独卡农田水利工程可行研究性报告.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43164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89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卡农田水利工程可行研究性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独卡农田水利工程可行研究性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独卡农田水利工程可行研究性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独卡农田水利工程可行研究性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卡农田水利工程可行研究性报告.doc(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独卡农田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02 目 录1 总 论11.1 项目提要11.2 建设地点21.3 建设规模21.4 主要建设内容21.5 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31.6 建设期限31.7 综合效益31.8 结论与建议42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52.1 项目由来52.2 项目县基本情况62.3 项目区地质条件及评价9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2.5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73 市场或需求预测203.1 供求现状分析203.2 发展趋势分析203.3 市场定位213.4 生产规模与市场供求关系213.5 产品优势与市场风险224 项目区水量供需平衡分析244.1 项目区需水量分析24

2、4.2 项目区水资源现状分析254.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65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75.1 选址原则与要求275.2 项目建设用地规模与来源275.3 拟选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285.4 建设地点的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285.5 水资源平衡分析305.6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305.7 建设项目对当地环境的综合影响306 项目建设标准及规划设计方案326.1项目建设等级标准326.2 设计依据326.3 项目总体布局336.4 主要单项工程设计方案337、项目建设期管理487.1组织机构487.2工程建设管理487.3建设资金管理488 施工组织设计518.1 施工条件518.2、主体工程施

3、工548.3进度安排669、水土保持689.1水土保持规划的原则和依据689.2水土保持规划范围689.3水土保持防治措施6910环境保护7010.1评价依据7010.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7010.2环境保护目标7110.3环境影响预测7310.4环境保护对策措施7610.5 环境综合评价与结论7811、工程建后管理7911.1产权归属7911.2 项目运行管理机构、人员和管理制度8011.3 工程设施管护8111.4 管理体制改革情况8111.5水费征收管理8312 节能评价8412.1 概述8412.2 编制依据8412.3 工程能耗系统概况及特点8512.4 耗能分析8512.5 节能措施

4、8512.6 节能效果分析评价87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813.1估算依据8813.2投资估算9013.3资金筹措方案9014、招标初步方案9114.1绪言9114.2招标范围9114.3招标组织形式9114.4招标方式9114.5招标初步方案9115、效益分析9515.1经济效益9515.2 社会效益9615.3 生态效益9716、结论及建议9816.1结论9816.2建议98附表:1、估算书;2、设计图册。1 总 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名称报告一致)1.1.2 主管单位金川县水务局1.1.3 项目由来为稳定全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5、农业部计划选择部分产粮大县,建立优质粮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金川县属山区农业县,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阿坝州粮食生产重点县。由于区位和历史的原因,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经济基础脆弱。近年来,在中央、省、州的大力关怀和帮助下,金川人民发扬红军精神,苦干实干,贫困面貌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与全省、全国的差距仍然很大,依然属于全国、全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经济比较落后,以传统的农业经济为主体,工业基础比较薄弱。金川县农牧业生产状况较为粗放,几十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耕作制度和游牧放牧方式。农田基础设施普及率不高,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以

6、半山及高半山地区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更是如此。根据四川省阿坝州农田水利规划,(增加金川的相关农田水利规划资料)特别提出粮田建设,重点加强田间工程、技术培训体系等,建立稳产、高产粮田,保证灌区人民的生产自救,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1.2 建设地点项目粮田选址在金川县独松乡、安宁乡、卡撒乡共13个村 。 分别是独松乡正理塘村、卡拉塘村、嘎伍岭村;安宁乡末末扎村、八角碉村、炭厂沟村、安宁村;卡撒乡巴拉塘村、猫碉村、山更子村、脚姆塘村、布达村、色尔岭村。1.3 建设规模建设规模15461.47亩(其中:耕地面积10661.47亩,园地面积4800亩)。项目规划在独松乡、安宁乡、卡撒乡的基本农田

7、保护区,其中:独松乡耕地1471亩,园地面积1200亩;安宁乡耕地2415亩,园地面积600;卡撒乡耕地6772.47亩,园地面积3000。1.4 主要建设内容本次工程农田灌溉项目抱括渠系灌区和微水灌区两部分。1、渠系灌区:控灌面积8978.47亩,拟新建和改造干渠40条,91.18km(其中:浆砌渠82.48km,引水管8.7km);拟新建和改造支渠68条,20.15km;拟新建和改造斗渠36条,7.63km。渠道配套建筑物有拦水坝2座,蓄水池19口,人行桥121 座,涵洞684m等。2、微水灌区:控灌面积6483亩,拟新建节水灌溉管道工程8处(其中:八角碉村1处,控灌800亩;炭厂沟村1处

8、,控灌720亩;巴塘村1处,控灌350亩;猫碉村1处,控灌500亩;山更子村1处,控灌1600亩;布达村2处,控灌800亩;色尔岭村,控灌1313亩)。配套建筑物有拦水坝8座(含进水口过滤设施、泄水冲砂闸、沉砂池等),蓄水池343口;引水管道辅设:PE75长10km,PE50长19.80km,连接蓄水池管道辅设: PE32 长58.14km。合计管道安装87.94km。1.5 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本工程估算总投资5906.3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4512.83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369.49万元,临时工程投资 89.18万元,独立费用投资350万元,基本预备费532.15万元,环境保

9、护工程投资25.84万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26.84万元。1.6 建设期限12个月。(由于工程规模较大,建设期可考虑3648个月)1.7 综合效益(1)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还考虑耕地以外的如林地、产业结构调整如种植葡萄、蔬菜等经济作物)项目区开发改造治理耕地面积1.3471(此面积与总面积不符)万亩(此面积与总面积不符),增加灌溉能力,改良土壤,增大复种面积,并对农作物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推广优良品种,使粮经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较大幅度增加;预计可增加粮食产量196.44万斤,增加经济作物产量958.54万斤。粮经作物产量共增加1154.98万斤,总产值将增加2303.86万元,年均新增利润348

10、.34万元,投资利润率达15.12%。 (2)社会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恢复灾区农业基础设施,有效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改变农民野外焚烧秸杆与滥施化肥的习惯,促进农业新技术普及推广,确保项目区粮食生产安全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生态效益:通过该项目实施,可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的淋溶损失,改善不合理的用肥结构,提高化肥和水资源利用率,控制土壤硝酸盐的增长和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减轻作物生理病害,减少农药使用量,促进优质无公害农业的发展。还能促进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料利用,特别是野外焚烧秸秆将得到有效控制,大气污染和资源浪费能较好解决,生态

11、环境将有明显的改善。1.8 结论与建议1.8.1 综合评价(1)该项目对恢复和提高金川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项目区具备建设的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条件;项目设计科学合理,经济适用,具有可操作性。(3)项目按田、水、路综合治理的原则实施,兼顾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4)管理措施严密,采用县场经济规律来运作,实行项目行政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负责制、合同管理、项目公示制、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等制度,完全能确保项目成功建设。1.8.2 结论意见实施该项目,能进一步促进金川县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和提高基本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

12、,结合测土配方施肥等综合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项目方案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选址正确,建设内容合理,切合实际,资金计划安排合理,经济、社会效益显着,宜尽快实施。2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2.1 项目由来(一)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低,严重挫伤了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由此,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核心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于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促

13、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金川县属山区农业县,全县经济主要是靠农业发展,工业及第三产业目前所占比例还较小。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主要的经济作物有黄豆、土豆、蔬菜等,另外在庭院、地角或非耕地上还种有花椒、核桃、梨、奥州苹果、葡萄、核桃等经济林木。金川县也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阿坝州粮食生产重点县。2010年,全县年国内生产总值3919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4310万元,第二产业9140万元,第三产业15740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580元。农业生产值4310万元。粮食总产量19000吨,年县财政收入7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2490元。根据2011年中央一号

14、文件精神,结合金川县种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内生产总值由我重新提供,金川县种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从如处得来的,是否改为水利发展规划。(全县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改为:4943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5543万元,第二产业11686万元,第三产业22205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164元。农业生产值6810万元。粮食总产量19639吨,年县财政收入22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3620元。)确定了金川县独卡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三)根据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规划,特具体提出是什么规划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重点加强田间工程建设,以期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建立稳产、高产粮田,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2.2 项

15、目县基本情况2.2.1 地理位置金川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川西北高原的南缘,介于北纬31083158。东经1011310219之间,北连马尔康,南接丹巴,东靠小金,西与壤塘、道孚接壤,东西长104km,南北宽86km,幅员面积5354.58km2。全县现有耕地面积7.45万余亩。增加经济林地面积3.2万亩2.2.2 气候条件金川县属于高原季风气候,亚干旱区。气候特点是冬不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节分明;冬长春秋短,无春夏之分;日照长,温差大,立体差异突出,南北两地不均。热量资源从南到北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量从南到北并随海拔升高而增多。 冬半年(11月4月)天气晴朗、干燥、早晚寒冷、多阵性大风,降

16、雨稀少,日温差大,冬干春旱严重;夏半年(5月10月)降雨量增加;6、7月多洪灾,8月降雨偏少,多伏旱。冰雹、雪灾、洪涝、干旱、泥石流、滑坡是金川县的主要自然灾害。 1、气温金川县多年平均气温12.8,年极端最高气温37.8(1966年7月和1977年8月测得)。最低气温-11.1(1961年1月测得),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20.5C,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2.5,温度平均年较差值10.0,极端最高地表温度29,极端最低地表温度2.2。0的积温4674.9,10的积温3942.9。2、 日照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大,云雨稀少,晴天较多,因而日照丰富。据气象部门统计,金川县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17、为2129.7小时,多年平均最多月为12月,日照数192.1小时,最少月为6月,日照数为147.1小时。日照百分率全县多年平均48%,月日照百分率最大12月为61%,最小6月为35%。 3、 蒸发量、空气相对湿度由于金川县日照长,辐射强,对流作用显著,因而蒸发量大,多年平均蒸发量达1540mm为降雨量的2.3倍。年内五月份蒸发量最大199mm,12月份蒸发量最小58.3mm。金川县冬季受大陆内部干冷气团控制,空气湿度小,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3%;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水气渐多,空气湿度较大,就夏季6个月,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全年空气相对湿度为58%,最高月为9月,相对湿度74%,最

18、小月为2月,相对湿度41%。4、降雨量根据金川县气象局测得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16mm。最丰年(1993年)达939.5mm,最小年(1972年)456.2mm。59月我降雨量集中月,降雨量达560.5mm,占全年的83.37%;最少月为1月、12月3.5毫米,占全年的0.52%。最大一日降雨量为52.1mm(1971年7月9月)。多年平均降雨日数201.5天,多年平均大雨(25mm)日数为1.4天,有雨(0.1mm)日数达137.9天。综上所述,金川县降雨日数较多,降雨量较大,但在月份分配上分布不均,69月易发生洪灾,而冬春干旱却严重。5、霜冻金川县全年无霜冻期184天(海拔2200m以下)。

19、初霜一般出现在10月下旬,终霜出现在4月下旬。城关、要安宁两地基本无霜冻危害,但仍要受4月晚霜和9月的早霜影响。中下寨两地区和牧场初霜一般在9月初,个别年份在8月底,农作物受影响较大。在海拔3000m处及以上,无霜冻期仅有80天左右,高山牧场基本无绝对霜冻期。2.2.3 自然灾害状况1、 旱灾(1)春旱春旱主要发生在每年的3-4月,一般旱灾连续天数达30天以上。(2)伏旱秋干伏旱秋干主要发生在每年的7-8月,一般伏旱秋干连续天数达25天以上。2、洪灾洪灾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的6-9月,以夏季为多,暴雨、连日暴雨或连绵秋雨形成雨洪灾害,对农业生产建设,交通运输,人民生命财产危害极大。3、 泥石流泥

20、石流是山区经常发生的山地灾害,一般是在山地陡坡及沟槽中聚集着大量松散堆积层,由于降水,产生地表径流及地表水渗漏,减弱了堆积层和接触层的抗滑能力,随着雨量增大,促使堆积物的岩石碎块混合体滑行、滚动,伴着水流形成大规模的运动。据金川县水文站测得22年平均侵蚀模数79.88吨/km2.a,因金川县泥石流严重,大量沙石堆结在河口。4、 冰雹及其它灾害由于金川县地形复杂,自然植被差很大。夏春在热力和动力作用下,空气发生对流而形成雹云出现冰雹。冰雹每年都有发生,出现时间以5、6、9月最多,占全年冰雹日数的63%,一天中发中午两点到晚上九点出现冰雹的机率最大。持续时间一般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长的可达半小时。

21、冰雹状如葫豆、豌豆大小,最大可达核桃大小。据历史记载,1937年6月,沙耳、庆宁、金川镇等地区发生雹灾,其持续时间达20分钟,农作物和经济林木损失严重,颗粒无收。 另外,项目区还有霜冻、低温、秋绵雨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牧业的生产也有一定影响。2.2.4 土壤状况项目区土壤属河流冲击土类、山地褐色土类,土壤肥沃,宜耕性好,宜种性广,适宜小麦、玉米,黄豆、土豆、蔬菜等生长。2.2.5 社会经济情况金川县是一个民族杂居区,境内有藏、汉、回等民族,全县辖 23个乡镇,108个行政村,30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0591户,其中农业总户数11344户。总人口72542人,其中农业牧业人口61025人;农业

22、劳动力34332个。总人口中藏族人口52216人,占总人口的71.98%;回族人口3599人,占总人口的4.96%;汉族人口15570人,占总人口的21.46%;其他少数民族1157人,占总人口的1.59%。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5人。全县现有农耕地面积7.4518万亩。金川县是以农业为主的产粮大县。2010年,全县年国内生产总值3919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4310万元,第二产业9140万元,第三产业15740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580元。农业生产值4310万元。粮食总产量19000吨,年县财政收入7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2490元。同上2.3 项目区地质条件及评价1、地形地貌金川

23、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省西北高原南缘,阿坝州西南部。境内山高谷深,河流纵横,海拔在19604000m之间。金川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以大金川和独松沟为界,地形呈两种形态。以独松沟以北,大金川以西呈山原地貌,海拔在25004000m以上。这里主要属高寒区,为金川的牧区;以独松沟以南、大金川以东呈高山峡谷地貌,地形陡峭,沟谷深切,高差悬殊,相对高差达2002500m。区内山体切割破碎,岩石裸露,阶地、冲积扇广为发育且面积较大,是金川县主要的农业生产区。金川境内主要出露三叠系杂谷脑组上段、侏倭组及新都桥组地层,以石英砂岩、板岩、炭质板岩、千枚岩为主。第四系地层也发育,以黄土类粘土、粘土夹块

24、石、块石夹沙壤土为主。项目区内位于四川盆地北西缘阿坝高原的南部,属深切割的高山峡谷地区。工程地区位于新扎沟与大金川围夹的哥尔山地段,河谷地貌受岩性构造控制、沿河断续分布有1V经阶地,各级阶地第四纪堆程物厚度达2119米,V级阶面高出河水面达214375米,河谷多为V字型。区域内物理地质作用以岸坡、山脊岩体风化卸荷、蠕变、崩塌为主,局部有滑坡、泥石流等。2、地层及岩性项目区区域内除沿河谷及斜地地带广泛分布各种成因类型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处,出露基岩地层相对较单一,由老至新分析如下:三迭系中流杂谷脑组上段(T2Z2):中至厚层、块状、少数薄层细粒变质长石英砂岩,石英河岩,岩屑砂岩等夹粉砂质板岩、绢六板

25、岩,含石岩板岩或千枚岩,厚度297936米。三迭系上统侏倭组(T3zh):薄、中至厚层,少数块层细粒变质长石英砂岩,变质屑砂石,细砂石、粉砂石与粉砂质板岩,千枚状板岩,含炭千枚岩或板岩呈不等厚韵律互层,厚度4571449米。第四系地层,包括物理地质作用、水流、冰川作用形成的堆积层,其岩性主要有黄土类粘土、粘土夹块碎石、块碎石夹沙壤土、砂卵石夹漂块石等。3、区域地质构造独卡项目区在构造上位于北西向断裂带与北东向龙门山构造带之间的金汤弧形构造带。构造形迹以紧密律状弧形褶皱为主,大中型断裂构造不发育。项目区处在大金川河左右两岸,核部山露最老地层为三迭系杂谷脑组段厚块状变质砂岩,两翼有侏倭组与新都桥砂

26、岩分布,其中次级褶回发育,形态复杂,分布与周山一金川一德惠体。区内低强度地震活动频繁。第四纪仍有构造活动,据地震统计资料分析成果,地震与断裂构造有较密切的关系。与工程区较近的构造地震为松岗断裂带。其特点是地震活动次数多、震级低、未发生过中强以上地震。从宏观地质背景上看,区内属外围强震带的坡及影响区,不具备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条件,按国家地震裂度区划图,工程区地震基本裂度为7度。4、区域水质条件水质是评价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标准,质量不好的水,它的量也失去了意义。据有关资料显示和调查结果,县境地表水,化学类型单一,水质良好,多属重碳酸钙型,总硬度为10159度,矿化度0.10.4mg/L,PH值6

27、.87.2,六种有害物质(氨、氮、酚、汞、砷、六价铬)除县城八步里和咯尔乡部分村外均在允许浓度内,属硬化水,水质较为良好。金川县属高原山区县,河流纵横,植被遭到了一定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一到汛期,河水浑浊,其浑浊度随季节变化,丰水期高,枯水期一般在1度以下,色度均在5以下,江水基本无色。崇化项目区内总体水质状况较好,高于类水质,无超标指标。5、天然建筑材料项目区水利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为土料、砼骨料、块石等,本阶段对上述材料进行了详细调查。土料可取自于渠道附近低矮山坡,运距短,储量丰富,平均厚度达2.03.0m,储量满足设计要求,以黄色至棕黄色砂壤土为主,土质较均一。料场经试验得其最优含水量

28、15.40%,最大干容重1.68g/cm3,粘聚力c=22.5kpa,摩擦角=20.0,渗透系数K=3.50E-6cm/s,现有土料满足设计要求。工程区内砼细骨料如中、细砂储量丰富,可在项目区区内采取,储量满足设计要求;砼粗骨料多,储量及质量均满足要求;项目区块石料也很丰富,完全能够满足改造渠道所需总量。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和环境要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农田水利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要

29、求粮食生产在中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可耕地面积约占世界总量的9,却养活着占世界总量20的人口。到2030年末,我国人口将接近15亿,粮食供应保障工作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确保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必须加大农业投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和粮食单产,确保粮食安全。3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要求依据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金川县是产粮县,实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提高项目区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从而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因此,金川县独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农业发展政策、

30、产业政策及布局规划要求。4 项目建设符合金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金川县是农业县,受“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业要上新台阶,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举措。首先,随着人增地减,土地资源逐年减少,金川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加之灌溉设施多年失修,地内节灌渠系配套差,旱灾发生频繁等原因,耕地质量逐年变差。水田大多位于沿河两岸,缺少排灌设施,由于雨季受洪涝灾害、旱季无水灌溉的影响,耕地质量逐年变差,加之近十几年来,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大多实行粗放种植,耕地质量更加变差。这些地区曾是金川县的“粮油之仓”,现在农业生产条件相当差,如果不对现有粮田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对农业生产注入更多的科技含量,将严重影响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第四,区域经济中与粮食密切相关的产业如养殖业、食品加工业等都受粮食生产制约。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提高全县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金川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5 农田水利建设是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防止农业污染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需要据全县典型农户抽样调查,与八十年代相比,现在农民施肥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忽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氮磷钾肥投入比例不合理,作物营养失调,抗逆性降低,农产品品质差,产量低

32、,土壤地力弱并逐渐衰退,农村环境污染加重。项目实施能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减少化肥、农药对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节本增效显著。6 项目建设是恢复农业生产,灾后重建的需要“512”汶川大地震对金川县农业基础设施毁损严重,导致金川县粮食减产,当地农民收入减少,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活。通过项目的建设,恢复在地震中损害的农田基础设施,恢复农业生产,增加收入,有利于当地群众从灾难中站起来。2.4.2 项目区建设的必要性2.4.2.1 项目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金川县独卡农田水利工程区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受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天然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极少,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的50、60和70年代。经过

33、几十年来的运行,特别受金川地形、气候、自然灾害等的影响,多数工程带病运行,运行状况不良。工程管理多年来均采取群众轮流进行管护,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协会,工程管理相对薄弱。金川县独卡农田水利工程区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受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天然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极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扬红军精神,艰苦创业,水利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蓄引提能力大大提高,对抗御自然灾害,保证工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工程措施不力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等客观因素造成了季节性,区域性的干旱缺水,同时对水资源缺乏保护和合理利用及水污染等人为

34、因素,加重了干旱缺水和洪涝灾害影响,致使农业灌溉用水严重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节水措施,配套设施不全,无调蓄能力工程区的水利工程现状,已建水利工程多为土沟毛渠,受自然、技术、经济的影响,建设标准低,节水措施不全,或完全没有,渗漏严重,工程输水能力低下。另外,项目区水利工程均为单一的引水式工程,无调蓄能力,水源受季节和气候影响较大。水源来水量大时,用水矛盾相应较少,来水量少时,出现的问题就较多。目前,项目区涉及3个乡13个村,就有末末扎村、八角碉村、炭厂沟村、巴拉塘村、猫碉村、山更子村、布达村、色尔岭村共8个旱山村,极度缺乏水利设施。水问题成为制约工程区经济发展的瓶颈。2、工

35、程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低工程区的水利工程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种种原因,境内分布不合理,高半山河坝差异较大,河坝水利工程相对较多,而高半山相对较少,甚至没有工程设施。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水利规划,修建的目的任务不明确;二是在工程安排布局上,未完全根据区域情况,以及客观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田土分布;三是在高半山地,因地势较陡,无法修建引水渠等工程;四是县域经济困难,没有能力解决高半山地区的基础设施。3、病险工程增多,输供水能力下降工程区90%以上的水利工程建于5070年代,由于时间的推移,且受金川地形、气候、自然灾害等的影响绝大部分工程已老化,目前均带病运行,运行状况不良。

36、普遍存在工程输供水能力下降。4、政策法规难配套,管理体制不完善从整体来看,适用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法规偏少、不配套。尤其是地方性法规难制订,制订了也难执行,导致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矛盾较多,阻力较大。由于山区群众意识落后,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有抵触,目前还未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现有工程管理大多数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即受益户轮流管理。管理体制不全不完善,严重阻挠着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水利建设必须从认识上更新观念,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改善水利管理的体制,从领导的决策,政策的执行,任务的分工,到工程的合理性,工程设施的完备性,工程质量的可靠性,认真规划,精心设计

37、,认真管理,精心施工,分期建设,建一处完善一处,建一处成一处,不留后患,这样真正才能为全面实现小康提供水源保证。2.4.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区内自解放以来相继建成了大大小小渠道设施90余条,长100余公里,有效灌溉面积达0.7万余亩。由于项目区受近十几年区域性自然灾害的影响,已建工程受到严重破坏,渠道淤积,排灌不畅,渠系建筑物损坏等总是给工程区工作带来很大的隐患。田间灌溉渠道设施建设较薄弱,农业灌溉用水田间损失较大,灌溉耗时较长,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之工程区干支渠骨干工程尚未续建配套,缺水已明显成为该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当地水利灌溉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且依靠降雨维持灌溉,一遇干

38、旱季节,当地灌溉水量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作物产量。由于干旱造成的损失远超过项目区配套所需的资金。为了扭转项目区缺水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制约的局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减少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急需对项目区进行续建配套与加固改造的建设。近年来,随着实施新农村战略和大力开展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用水量逐步加大,现有的水利设施更加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现有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和新建一批灌溉设施,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2.5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5.1 党政重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作为促进金川县农业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县委、县府主要领导经

39、常深入基层,研究、指导、检查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项目的实施工作,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金川县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的主要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针对农田水利的建设项目,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项目申报和建设工作,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2.5.2 技术成熟金川县水务局有多年实施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经验,探索并掌握了节水灌溉技术、田间灌排及中低产田土改造经验。已建立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基地,通过近几年来地力检测和试验研究,已试验出技术含量高且适合各种作物在不同土壤上的专用配方肥,因其具有省工节本、施用方便、供肥平稳持久、增产增收显着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欢迎。2.5.3 力量较强目

40、前,金川县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农技人员从事非专业工作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变,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农技推广队伍承担起全县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重任,对项目实施提供了保障。2.5.4 项目区建设条件具备项目区耕地集中成片,交通设施健全,有利于规模化种植,对全县今后农业产业化发展将奠定良好基础。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居于全县中上水平,具备实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条件。1、可靠的水源条件为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独卡工程区地处河坝、半山区,水资源较丰富,开发潜力很大。一是境内溪河纵横交错,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大部分地区

41、可新建水源工程,避开污染水源和不安全饮用水源,采取强化处理措施后解决饮用水源;二是境内已建成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可扩建或利用现有水利工程,采取渠道引水或管道引水方式来解决。根据工程区水资源分布情况,本次可研计划项目工程的水源基本可靠。2、逐步发展的农村经济为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近10年来,工程区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年前的几百元增加到现在的3369元注意与金川县的2010年国民经济现状要一致。农村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也提高了群众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近年来国家在农田水利、饮水安全、防洪排涝、水土保持、以及土地整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投入,对加快农田水

42、利工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3、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领导重视为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各工程区长期缺水,群众饱受缺水之苦,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扶贫攻坚,治水为先”的正确决策,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作。成立了金川县农田水利综合建设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在县水务局设立办公室,落实专人办公;以后已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纳入政府阶段性和年度目标考核,逗硬奖惩。并且农民对兴办水利积极性相当高,为项目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各地区群众在项目建设中,尽最大努力投工投劳集资,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本次可研计划建设任务,均是按照“统筹规划、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以项目区田间工程和小

43、型项目区的节水改造为重点,优先安排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节水潜力大,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优先解决受益区群众生存、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建设积极性,为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3 市场或需求预测3.1 供求现状分析世界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93亿,比目前增长50。 世界农业仍将面临能否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的重大挑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农产品(包括粮食和畜牧产品在内)总产量的增长率逐年下降,世界人均产量出现下降。世界性耕地质量退化问题日趋严重,可耕面积不断下降,粮食单产增长缓慢,世界粮食需求将持续增长,因此,世界未来的粮食供求矛盾将十分

44、突出,粮食安全状况堪忧。农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可耕地面积约占世界总量的9,却养活着占世界总量20的人口。我国人口到2030年末将接近15亿,未来粮食供应保障工作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粮食供求开始进入紧平衡阶段,主要是由于粮食产量逐年减少,粮食供给能力逐渐弱化,当年的产量仅够口粮消费,加之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产需缺口势必逐年拉大。近年来,我国年粮食需求总量4.85亿吨左右,据累计粮食缺口在6000万吨至7000万吨左右。近几年来,粮价总的趋势是稳步上涨,说明粮食供给偏紧,有专家分析,这是进入新的粮食偏紧前夕的一个信号。金川县粮价上涨的原因是: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45、,粮食单产增长缓慢,而另一方面与粮食有关的产业保持持续增长,如酒类、溶剂、制药、删除饲料、食品工业等,需求增加。3.2 发展趋势分析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带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农田基本建设,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和趋势,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抗灾减灾能力,从而稳定提高粮食的单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确保粮食安全。 金川县河流属大渡河流域水系,县境内大小河流溪沟共计37条,流域面积大于50 km的河流有15条,多年平均流量大于5m/S的河流有7条。主要河流有大金川河及一级支流杜柯河、卡拉足沟、撒瓦脚、西里寨河、卡撒沟、曾达沟、炭厂沟、独松沟等

46、。其中大金川河流域面积为43424 km,杜柯河流域面积为17716 km。丰富的水源、良好的水质,能基本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地生产用水。金川县是粮食主产县。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实施后,可进一步提高金川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能为市场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多的优质无公害农产品。3.3 市场定位3.3.1 公益性、服务性基础建设项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以改善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田间工程建设完全是为了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服务于“三农”的公益性项目。因此,该项目为公益性、服务性项目。3.3.2 产品份额与价格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所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仍以市场为导向,受价值规律调控供求关系,做到以市场确定生

47、产规模,以价格为杠杆调整产品结构。3.4 生产规模与市场供求关系3.4.1 市场潜力巨大金川县幅员面积5354.58km2。全县现有耕地面积7.45万余亩。现有的改造优质农田2余万亩,仅占耕地的26.85%,全县至少还有5万多亩基本农田需要改造,因此,本次建设1万多亩农田水利工程远未达到社会发展需求。增加经济林地的叙述。3.4.2 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很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区的农民,他们在土地治理过程中,除了工程措施外,还会得到农业科技先进技术、优良品种使用、管理方法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加之测土配方肥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作物针对性,市场供求关系又相对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较大,项目区粮食增产幅度可达10%以上。3.5 产品优势与市场风险3.5.1 市场巨大,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实施农田水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