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44873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150 大小:4.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亲,该文档总共1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1标 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桥8#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1、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31.1编制原则31.2编制依据31.3编制范围42、工程概况42.1设计概况42.2水文地质72.3周边管线情况73、施工风险分析及评价83.1 风险识别83.2 风险因素分析93.3 风险评价94、施工部署94.1施工组织机构104.2 施工筹划114.2.1 施工总体安排114.2.2 施工进度计划114.2.3 资源配置125、 施工方案135.1盾构掘进135.1.1盾构掘进施工135.2、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加固方案145.2.1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前地面加固措施145.2.2 盾构侧

2、穿红牌楼立交洞内加固措施175.3、红牌楼立交加固范围内二环路污水管道保护措施205.3.1盾构区间同二环路污水管道位置关系205.3.2盾构通过前对污水管道加固措施236、施工监测246.1 监测目的246.2 监测内容246.3 施工监测基准及预警值247、安全应急预案267.1 目的267.2 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267.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267.2.2应急救援机构和职责277.3应急救援措施287.3.1 立交桥倾斜、沉降(应急措施)287.3.4 地表塌陷应急措施297.3.5管线损坏应急措施307.4 应急资源327.4.1 应急救护物资327.4.2 应急联络电话33

3、7.5 应急救援响应347.5.1 应急响应等级347.5.2 应急响应程序357.6应急知识培训和演练357.6.1 应急培训357.6.2 应急演练36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2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1标(红高区间) 盾构侧穿红牌楼立桥8#墩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1.1编制原则根据红牌楼立交桥结构形式、立交桥8#墩同盾构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此处的水文地质条件等情况,确保盾构安全通过红牌楼立交。1.2编制依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成都地铁投融资项目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成都铁建【2012】24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

4、0-200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成都地铁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技术要求及管理办法(试行);富水砂卵石地层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管理规程(试行);成都地铁3号线土建1标工程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正式版)(详细勘察阶段);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红牌楼南站红牌楼站高升桥站高新大道站盾构区间平纵断面设计图;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红牌楼南站红牌楼站高升桥站高新大道站建构筑物加固措施图;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1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1标盾构区间重大危险源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成都

5、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1标段盾构区间沿线建(构)筑物调查报告;红牌楼立交桥主体工程竣工图电子版;本工程区间沿线建(构)筑物及管线调查资料及成都地铁1、2号线盾构施工经验。1.3编制范围本方案主要针对红牌楼站高升桥站区间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8#墩施工进行编制。2、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红牌楼站高升桥站区间设计起讫里程:左线ZDK21+613.318ZDK22+914.230(含车站主体结构厚度);右线YDK21+613.301YDK22+915.688(含车站主体结构厚度),其中红牌楼站高升桥站盾构隧道在Y(Z)DK21+685Y(Z)DK21+715范围内左右线侧穿红牌楼立交且处于21下坡位置。

6、红牌楼立交桥上部结构为单箱双室变梁高斜腹预应力箱梁,跨度为30+40+30,下部结构桥墩采用花瓶式薄壁墩。该桥分为左幅和右幅,区间隧道侧穿的左幅基础采用圆桩基础,桩径为1.8m,桩基为人工挖孔桩,桩长21m(外加承台埋深,则桩底距离地面约24m)。此处区间埋深11.4m,区间外轮廓6m,则桩底位于盾构隧道底部以下约6.7m。区间隧道侧穿的右幅基础采用矩形桩基础,桩尺寸为5.0m2.0m,桩长24m(外加承台埋深,则桩底距离地面约26m)。此处区间埋深11.8m,区间外轮廓6m,桩底位于盾构隧道底部以下约8.6m,矩形桩的长边与区间隧道走向基本平行,其具体结构见红牌楼立交桥主体结构竣工图附件1。

7、盾构左右线均侧穿桩基,盾构隧道管片外边缘距离左幅桩基(圆桩)外边缘最短水平距离约为1.6m,距离右幅桩基(矩形桩)外边缘最短水平距离约为3.5m。图2-1区间隧道与红牌楼立交平面位置关系图图2-红牌楼立交现状图 图2-区间隧道与红牌楼立交基础剖面关系2.2水文地质盾构过红牌楼立交范围隧道穿越地层为2-6-2稍密卵石、2-6-3中密卵石层,拱顶范围从上至下依次为1-1杂填土、2-2粉质粘土、2-6-1松散卵石、2-6-2稍密卵石,隧道拱顶主要为稍密卵石层,其地质情况如下:图2-4 红牌楼立交地质剖面图2.3周边管线情况为了保证盾构施工过程中地面建(构)筑物及管线受隧道施工影响降到最小,保证所有地

8、面建(构)筑物及管线正常、安全运行,结合设计图纸,我部对红牌楼立交加固范围的管线(临时设施除外)的现状进行调查,实地调查注浆施工范围存在以下管线:沿二环路布置的雨水管两根(砼1400);沿二环路布置的污水管1根(砼1200);沿区间走向的10KV电力排管一根(砼10001200);沿区间走向的给水管(铸铁600);沿区间走向的通讯排管1根(砼600300);沿二环路布置的通讯排管一根(砼500300),其管线的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图:表2.5 管线平面位置图施工前应对此类管线进行调查并在施工区域内进行标记,施工钻孔时需避开此类管线进行施工,确保管线安全,保证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秩序不受施工干扰。3、施

9、工风险分析及评价3.1 风险识别结合本工程的地理位置、工程地质、水文等特点,依照(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文)、成轨建司发【2011】18号文“关于执行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要求,识别出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时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有:立交桥沉降超限、立交桥倾斜超限、地面塌陷、管线破坏。3.2 风险因素分析由于红牌楼立交基础为摩擦桩且盾构区间距离桩基的最近距离约1.6m。当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时,扰动桩基周围地层,造成桩基承载力下降而引起立交桥沉降超限和倾斜超限。另外由于立交桥不均匀沉降引起立交桥结构开裂。根据盾

10、构侧穿红牌楼立交位置的水文地质情况,盾构通过地层主要以富水砂卵石为主,其自稳性差。当盾构掘进时扰动周围土体,造成地层出现疏松、孔洞等现象而最终传递到路面引起地面沉降塌陷。根据管线调查报告,红牌立交位置的地下管线众多而且包括众多地下主管道。盾构掘进扰动周围土体,导致地层沉降、孔洞而引起管道沉降超限,最终造成管线破坏。3.3 风险评价根据成轨建司发【2011】18号文“关于执行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施工期间各环节潜在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出本站孔桩施工的危险源情况如下表:表3-3-1 危险源评估表序号施工部位危险源名称危险源级别主要风险点及周边环

11、境情况备注1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立交桥沉降超限重大危险源由于盾构掘进扰动周围土体造成立交桥沉降超限。2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立交桥倾斜超限重大危险源由于盾构掘进扰动周围土体造成立交桥倾斜超限。3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立交桥开裂重大危险源由于盾构掘进扰动周围土体造成立交桥不均匀沉降引起开裂。4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地面沉降塌陷重大危险源由于盾构掘进扰动周围土体造成地面塌陷。5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管线破坏重大危险源由于盾构掘进扰动周围土体造成引起地层沉降和空洞,存在管线破坏的风险。4、施工部署4.1施工组织机构我公司成立“中铁八局集团公司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土建1标项目部”,经理部在现场全权代表我公司行使管理职能及

12、履行合同的义务和权利,确保工程按期、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确保施工总目标的实现。根据标段工程特点,项目经理部下设七部门,即工程部、安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机电部(盾构)、财务部、计划合同部、综合部,下辖五个工区。同时,聘请中国中铁成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盾构技术服务部35名有丰富盾构经验的专家作为本工程的高级技术顾问,对本工程施工作技术指导,解决本工程有关技术重点、难点问题。盾构施工组织机构图4.1-1:现场指挥:刘涛副总:江 荣地面加固技术负责:彭毅曾涛张赢高志涛掘进管理红 红 区 间: 马金龙柏晓锐测 量红高区 间: 张野、陈然褚亮 畅文浩李涛名总工:胡建副总:张斌试 验苏槐林刘明许锲李春江

13、 跟班负责人跟班技术跟班技术测量负责人试验负责人总指挥:刘宁 图4.1-1 施工组织机构图4.2 施工筹划4.2.1 施工总体安排盾构施工前,对红牌楼立交桥桩基及地下管线进行详细调查;掘进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盾构掘进中,将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参数进行掘进,保证安全、顺利掘进。1) 在红牌楼站设置盾构始发施工场地,安装2台45T龙门吊、2台16T龙门吊等配套设备,布置浆液拌和站、运输、供电、通风、冷却等系统,安排集土、加工、材料堆放场地、检修间以及办公、值班设施。16t龙门吊主要负责钢轨、临时材料的地面倒运和管片的吊运等。45t龙门吊主要负责碴土斗及其它材料的吊运和倒卸。2)

14、投入3台中铁装备土压平衡盾构机,其中侧穿红牌立交为2#盾构机和3#盾构机。 2#盾构机于2013年1月25日进场,2013年5月从红牌楼站北端左线始发,具体时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3#盾构机2013年1月25日进场,2013年5月从红牌楼站北端右线始发,具体时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3)盾构隧道正常掘进施工水平运输采用43Kg/m钢轨铺设单线、45T变频电瓶车牵引重载编组列车运输,按二列车编组,各满足一环掘进的出土与进料。垂直运输由16T门吊下料,45T门吊提升碴土与倾卸。4)隧道衬砌采用6块厚度300mm环形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幅宽1.2m用于区间隧道中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400m的地段,幅

15、宽1.5m用于区间隧道中平曲线半径大于400m的地段。管片组合方式为直线环+左转弯环+右转弯环,错缝拼装,组成外径6m,内径5.4m的圆形单洞隧道。三元乙丙橡胶条止水,同步注浆填充管片与地层空隙,根据需要及时进行二次注浆。5)联络通道施工在盾构转场、过站、离场时穿插进行。6)洞门施工与盾构退场及掘进协调穿插进行。7)施工全过程坚持监控量测跟踪,实施信息化施工,以控制地层变形和确保施工安全。4.2.2 施工进度计划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的里程为Y(Z)DK21+685Y(Z)DK21+715,侧穿范围长度为0m。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范围内实行不间断连续掘进,中途不停机,按每天9.5m掘进指标,计划3天

16、时间通过。侧穿红牌楼立交的起止时间根据盾构始发时间确定。4.2.3 资源配置1)主要设备配置表4.2-1 施工机械设备汇总表序号名称数量型号计划进场时间类别1 盾构隧道施工专用设备1盾构机2台外径6m2012年12月2交直变频电力机车8台45t2012年12月3电瓶车蓄电池组12组540V2012年12月4砂浆运输车8台8m32012年12月5管片运输车6节15T2012年12月6渣土运输车30台18m32012年12月7充电机24台 KCA-150/380V2012年12月8门式起重机3台45T2012年12月9门式起重机1台16T2012年9 月10砂浆搅拌站2套JS-750AH2012年

17、12月11通风机1台 SFD60-4-N0102012年12月12污水泵6台65LS1642012年12月13潜水泵4台Q4型2012年12月14滤油机2台/2012年12月15小型泵站2台/2012年12月16内燃空压机2台BH-12/72012年12月17二次注浆设备2套/2012年12月类别2 土、石方施工专用设备1普通挖掘机7台/2012年8月类别3 其它辅助设备1氧焊机3台/2012年4月2千斤顶2台YCQ802012年4月3千斤顶2台YCQ302012年4月4导链6台/2012年4月类别4 检验、试验设备3泥浆三件套1/2012年4月4湿温控制仪1/2012年4月5干湿温度计1/2

18、012年4月9小土盒6个/2012年4月10天平2个200g/2000g2012年4月11抹子3个/2012年4月12三角灰刀3个/2012年4月13温度计1盒普通2012年4月14砂浆试模6组/2012年4月15钢板尺1把50cm2012年4月2)人力资源配置本工程规模大,投入劳动力多,为便于管理,将参与本工程的项目部全体人员分为管理层和作业层。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35人,其中包含安全工程师1名,专职安全员2人,地面巡查员1人。盾构作业队施工人员120人。盾构隧道掘进采取“12+12”劳动组织方式(2个掘进班和1个保养班,每个掘进班工作12小时,每个保养班工作4小时,保养班与每掘进班重叠工作4

19、小时)。3)材料计划加强型管片:20环(1.5m宽幅)。5、 施工方案5.1盾构掘进根据成都地铁3号线1标项目部盾构施工管理办法和成都地铁3号线地质水文情况并结合以往盾构施工经验,盾构施工参数如表5.1-1:表5.1-1 盾构掘进参数表掘进速度(mm)推力(t)扭距(KNm)刀盘转速(rpm)土仓压力(bar)405012001400300050001.00.60.8同时在施工中,及时根据反馈的施工监测数据,对于参数不断优化调整。5.2、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加固方案5.2.1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前地面加固措施盾构侧穿桥基础前,按照图5.2-1图示加固先对红牌楼立交基础周围进行钻孔注浆,注浆轮廓线按

20、两排进行布置,红牌楼立交左幅第一排距离承台外边缘0.5m,第二排距承台外边缘1.5m进行布置,第一排注浆孔轮廓线为10.6m8.9m,第二排注浆孔轮廓线为12.6m10.9m。每排注浆孔间距为1.5m,注浆孔数为30孔;红牌楼立交右幅第一排距离承台外边缘1m,第二排距承台外边缘2m进行布置,第一排注浆孔轮廓线为7m4m,第二排注浆孔轮廓线为9m6m。每排注浆孔间距为1.5m,注浆孔数为60孔;整个红牌楼立交地面注浆孔数共计90孔。打孔深度为盾构区间底部,根据此处区间的埋深,打孔深度为18m;根据在此处的地质情况,注浆范围为砂卵石地层,则注浆深度为区间顶部3m至孔底位置;注浆方式采用袖阀管进行注

21、浆,注浆参数如下:(1)孔径:91110mm。(2)水泥浆配合比:水泥:水=0.8:1,采用P42.5R号普通硅酸盐水泥。(3)钻孔允许偏差:水平偏差为钻孔深度的3%;(4)注浆方法:采用分段、多次重复注浆的方式,每一注浆段长度50cm;(5)注浆压力:注浆压力应适当控制,保证不发生地面降起、裂缝,最大降起不得超过3cm。参考压力范围0.40.8MPa;(6)注浆速度:30L/min;盾构通过时由地面注浆管进行跟踪注浆;盾构通过后根据监测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补浆;袖阀管注浆工艺详见端头加固方案里袖阀管注浆施工。图5.2-1 地面加固范围平面图图5.2-2 地面加固范围剖面图5.2.2 盾构侧穿红牌

22、楼立交洞内加固措施在Y(Z)DK21+685Y(Z)DK21+715范围内使用加强管片(B型管片),盾构通过后利用加强管片吊装孔作为注浆孔,打单根长3.5m钢花管对管片外3m范围地层进行注浆加固,确保盾构影响范围地层损失得到有效补充,其加固图示如下:图5.2-3 洞内加固范围剖面图钢花管施工作业时,考虑到盾构与红牌楼立交的位置关系,在红牌楼立交左幅影响范围内钢花管位置应避开桥桩基础进行施作。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监测要求和监测方案进行系统、全面的监控量测,实行信息化施工。洞内加固范围见图5.2-2,具体施工工艺如下:(1)施工流程图5.2-4施工流程图(2) 注浆孔位置确定 对于同一环(长度约

23、1.5m)管片,既有注浆孔有6个(兼管片吊装孔),再增设10个注浆孔,增设注浆孔同既有注浆孔尽量沿环向均匀分布且避开封顶快、拼接缝和区间周围的障碍物。同时增设注浆孔同既有注浆孔必须处于同一断面上且位置管片钢筋网格中央位置,其注浆孔位置布置图如下: 图5.2-5 注浆孔布置立面图(3)开孔沿区间断面垂直方向进行开孔,开孔采用Z1Z200E工程钻机钻孔施工,工程钻机先用100钻头在管片上钻深10cm,然后用75钻头再钻10cm(图5.2-6),安装单向止水阀(图5.2-7),用堵漏材料对周边进行封堵。 图5.2-6 Z1Z200E工程钻机开孔 图5.2-7 安装单向止水阀 (4)钻孔 注浆管加工注

24、浆管加工:注浆管采用50mm、壁厚4mm无缝钢管, 安装方式为分段安装,50cm为一段,套丝连接,最后一段打完后,预留10cm以备接注浆管,钢花管总长度3.4m。 在距离管底3m范围内设泄浆孔,孔间距1015cm、孔径4mm且呈梅花型布置,花管在下管之前将泄浆孔用贴片或者胶布粘贴封孔。(图5.2-8) 图5.2-8 钢花管示意图注浆管安装 采用潜孔钻机在已开孔的位置继续钻孔,把管片钻透,插入50mm注浆管进行跟管钻进,钻进深度3m(不包括管片厚度),如图5.2-9:图5.2-9 注浆管安装示意图(3) 注浆 钢花管注浆浆液为0.8:1水泥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4-0.8mpa。注浆量根据注浆压

25、力来控制。 5.3、红牌楼立交加固范围内二环路污水管道保护措施5.3.1盾构区间同二环路污水管道位置关系根据红牌楼立交位置的管线调查情况,红牌楼站高升桥站盾构区间在YDK21+702.342位置左右线下穿二环路主污水管道。由于污水管道距离盾构区间距离较近,则需对此管道进行注浆加固处理。污水管道为DN1200混凝土管道,管道走线为顺二环路方向(同盾构左右线正交),管内水流流向为自西向东。经过污水管道产权单位相关人员现场核实,污水管道于1998年采用明挖施工,连接方式为平接并采用混凝土包裹接头。盾构区间左右线相交距离分别为6m左右且管道在盾构范围内的地面埋深为7.36m左右(管底),此处区间埋深1

26、1.8m左右,则同盾构区间拱顶最小垂直距离4.5m左右,其相对位置关系如下图:图5.3-1盾构区间同污水管道平面位置关系图图5.3-2 盾构区间同污水管道立面位置关系图右线区间外轮廓线左线区间外轮廓线污水管道污水井图5.3-3盾构区间同污水管道平面位置关系现场示意图5.3.2盾构通过前对污水管道加固措施盾构二环路主污水管道前,按照图5.3-4图示加固先对盾构区间左右线范围内的污水管两侧进行袖阀管注浆加固。为了确保钻孔注浆加固不破坏污水管道,先根据相邻污水井进行污水管道定向并向两侧外放50cm分别布置一排注浆孔。污水管线加固范围为区间外轮廓外放75cm。注浆孔间距1m,盾构区间左右线范围内污水管

27、道两侧各布置14孔(一侧7孔),合计28孔,注浆孔按梅花型错开布置。打孔深度为盾构区间中心位置,根据此处区间的埋深(埋深11.8m),打孔深度为15m;根据在此处的地质情况,注浆范围为砂卵石地层,则注浆深度为地面下4m至孔底位置;注浆方式采用袖阀管进行注浆。盾构通过时由地面注浆管进行跟踪注浆;盾构通过后根据监测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补浆;袖阀管注浆工艺详见端头加固方案里袖阀管注浆施工。图5.3-4 地面加固注浆孔布置平面图图5.3-5 地面注浆加固立面图6、施工监测6.1 监测目的在盾构下穿红牌楼立交8#墩时,通过对立交桥桥的沉降、倾斜、开裂和周边路面沉降的监测,为盾构施工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用以评

28、定立交桥在盾构侧穿立交桥期间的安全性及盾构侧穿立交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对可能发生的危及施工、周边环境安全的隐患或事故及时、准确的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6.2 监测内容1)立交桥沉降监测;2)立交桥倾斜监测;3)立交桥周边路面沉降监测;4)日常巡视(立交桥是否有开裂、立交桥周边管线是否有异常等)。6.3 施工监测基准及预警值红牌楼立交桥的监测控制基准和预警值应由工程设计方根据工程的设计计算结果、周边环境中被保护对象的控制要求等确定。监测工作实施过程中,根据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确定适合本工程的监测控制基准和预警值要求如下:(1)满足设计文件要求,不能超过设计容许值;

29、(2)满足监测对象的安全要求,达到保护的目的;(3)满足规范、规程要求;(4)满足被保护对象的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本工程采用的监测控制基准和预警值如下表:表6.1 监测控制基准序号监测项目判定内容控制基准1地表沉降累计值和单日变形量累计值:隆起10mm、下沉30mm;单日变形量:隆起3mm、下沉3mm2红牌楼立交桥8号墩沉降累计值累计值:5mm;3红牌楼立交桥8号墩立交桥倾斜倾斜值倾斜值:2/1000备注:1.单日变形量为本次量测值和上次量测值的差值; 2.监测控制基准依据为成都地铁BT项目施工监测管理办法(暂行)。3.桥墩沉降控制值与倾斜控制值为桥梁设计单位提供。表6.2 监测预(报)警值指

30、标预(报)警等级预(报)警状态描述黄色预警累计值达到控制基准的60%;或单日变形量达到控制基准;或在现场巡视显示工程结构及周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橙色预警累计值达到控制基准的80%或单日变形量连续两次达到控制基准时。或在现场巡视显示工程结构及周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红色报警累计值达到控制基准的100%或单日变形量连续三次达到控制基准时。或在现场巡视显示工程结构及周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的具体监测方法见盾构侧穿红牌楼立交8#墩施工监测实施方案。7、安全应急预案7.1 目的在盾构机过区间红牌楼立交施工前,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保障措施,实现对风险的控制,防患于未然。针对潜在的风险,建立完善的安

31、全事故应急预案,尽可能地减少事故产生的损失,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此,我项目部将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施工实际,在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完善相应的各种意外情况下的各类应急救援预案和详细的汇报流程,落实应急救援需要的人员、设备、材料等资源配置,建立应急救援领导机构,明确参加抢险员工的职责和任务,健全紧急信息沟通渠道,加强单位间的协作与配合,提高协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7.2 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7.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根据工程风险,建立健全应急反应体系,保证工程顺利进行。1)应急反应组织管理机构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应急反应指挥部,下设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应急处理技术组、

32、应急处理监测组、应急处理物资设备组、应急处理保卫组,并组建抢险突击队、义务消防队和医疗救护队等。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 长:刘宁副组长:翁雪松、何佳、刘涛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工点技术负责人、班组负责人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1)应急救援的指挥职能(2)发生事故后立即赶赴现场,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制定相应措施,组织力量救援;(3)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及时上报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和集团公司安质部等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并视事故的严重情况立即拨打120等;(4)召开事故分析会,做好事故的处理工作,及恢复生产工作;(5)组织开展员工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应急救援演

33、练。配备必要的防护、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确保完好;(6)制定本单位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承建项目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反应指挥部总指挥 刘宁应急救援工作小组:何佳、刘涛、翁雪松 应急处理技术组 组长: 胡建应急处理监测组组长:伍月应急设备物资组组长:张平应急处理保卫组组长:张继诗设备保障队医疗救护队抢险突击队联络调度李海霞疏散引导防护组图7.2-1 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图对外协调组张俊刚7.2.2应急救援机构和职责表7.2-2 应急救援小组分工及职责序号小组名称小组负责人小组成员主要职责1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刘 宁(13980719260)翁雪松何佳刘涛负责事故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分析、

34、处理、制定整改措施,恢复生产等工作的总体指挥协调。2对外协调组张俊刚(13881881612)蒋彬事故报警,对外协调、沟通、接待,信息发布等。3应急处理技术小组胡 建(13088000795)工程部成员担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技术处理,从技术方面提供处理意见。4应急处理监测小组伍月(13990166537)盾构监测组人员担负盾构机过建构筑物过程中的全程、全天候监测工作,担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监测工作。发现监测的建筑物出现异常情况时第一时间报告值班的项目领导。5应急处理保卫小组张继诗(18671759822)何全昌负责对受安全威胁的人员进行疏散到安全地带,确保无受安全威胁的人员后,再对

35、受安全威胁的财产实施转移,转移至安全地带。6应急处理突击队作业工区工长各工区班组长、突击队、义务消防队队员担负施工现场各类重大事故的处置任务。7物资保障组张 平(13808050218)张丽蓉配备足够的救援物资,事故发生后,按照现场救援所需在第一时间送达现场。8设备保障队张 宏(15982364227)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负责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并在事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组织机械设备达到现场。9通讯联系组李海霞(15882285679)值班调度负责项目内部通讯联系,把现场各种情况及时通知到责任人,责任部门。10疏散引导防护组景荣(13981828687)值班班长值班技术人员事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组织

36、危险区域的人员撤离,维持现场秩序,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险情蔓延扩大。7.3应急救援措施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理,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按照职责要求到达规定岗位,立即启动预案,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因识别的危险源含有共性与个性特点,现针对危险源的具体事项采取不同应急救援措施。7.3.1 立交桥倾斜、沉降1)当立交桥发生轻微倾斜或沉降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现场人员应及时处理,中止施工,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及采用注浆加固等有效措施,跟踪监测,控制事态的发展;2)当立交桥发生较为严重倾斜或沉降时,项目部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同时采取注浆加固等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

37、进一步发展,并按汇报程序向业主、监理工程师和相关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汇报;3)当立交桥发生严重倾斜或沉降时,要首先保护好现场,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抢救并立即向成都地铁公司上报事件的地点、初步原因、范围、估计后果。如有人在建筑物内时,则应立即疏散人员到安全场所,同时应急领导小组指挥抢救人员赶赴现场,按各自职能组织抢险。4)若伴有火灾发生,遵循消防预案有关规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最快速度切断火源,断绝着火点,控制火势直至扑灭火灾。并做好现场的有效隔离措施,及火灾的善后处理工作。及时、有组织地分类清理、清运火灾垃圾,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当发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学品泄露后,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采取适当防护措

38、施后及时清理外运,或采取隔离措施后及时委托环保部门处理、检测,以求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7.3.2地表塌陷应急措施当路面出现塌陷时,应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1)、立即停止盾构掘进,对塌陷路面区域用路栏将其封闭,同时另行开辟出半幅通道,并及时向交警部门报告请求疏解交通,设置好必要的交通警示标志,还要派专人协助交警维护交通,保持交通畅通。 如果整个路面大开裂,车辆无法行驶,应即封闭交通,并在道路两端设置告示牌和封路标志,并派人员指挥交通。 (2)、立即组织向事故现场调配所备用的抢险机械设备、抢险物资及人员。 (3)、当险情危及重大设备及人身安全时,人员、设备尽快撤离危险区。当灾情出现人员伤

39、亡时应立即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同时送往就近医院抢救。 (4)、当坍方段有渗水时,采用塑料管对渗水进行引流处理,防止渗水软化坍方土体,引起连续坍方事故。 (5)、人工配合机械对塌陷路面进行开挖,探明地下管线情况,如果涉及到管线、建筑物时,按照管线应急处理方案和建筑物应急处理方案中相关措施进行执行。(6)、根据塌陷区域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回填材料进行回填。同时在塌陷周围进行钻孔注浆加固地层,防止塌陷进一步扩大。在回填和钻孔注浆过程中,要避开周边区域的地下管线,防止对地下管线造成损坏。(7)、对沉降区域周边道路铺设钢板,以保障道路行车安全。h、加强在此期间的路面监测频率,查看塌陷周边区域路面沉降趋势

40、。7.3.3管线损坏应急措施(1)通讯管线应急处理措施当在盾构掘进时造成通讯管道出现破坏时,立即执行以下程序:a、停止施工, 对通讯管线破坏区的道路上进行围护、交通疏散。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探坑,以确定管线的准确位置、走向及其他情况。b、立即上报监理、设计、业主、交通管理部门,同时上报通讯管线产权公司,对通讯管线进行抢修。d、通讯管线产权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抢修,经理部立即组织抢险物资、机械、人员配合专业队伍进行抢修。e、对管线断裂周边路面采用钢板进行预加固,以保障行车安全。f、配合管线主管单位制定、执行相应措施。g、待抢险完成后,加强路面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二次注浆加固。(2

41、)给水管线应急处理措施当在盾构掘进时造成给水管道出现破裂、断裂时,立即执行以下程序:a、停止施工, 在给水管涌水附近筑围堰,迅速起用排水设施,将积水排至附近下水管道。b、对给水管道破裂和断裂区的道路上进行围护、交通疏散。c、立即上报监理、设计、业主、交通管理部门,同时上报自来水公司,对供水管抢修。d、自来水公司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抢修,经理部立即组织抢险物资、机械、人员配合专业队伍进行抢修。e、对管线断裂周边路面采用钢板进行预加固,以保障行车安全。f、配合管线主管单位制定、执行相应措施。g、待抢险完成后,加强路面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二次注浆加固。(3)雨(污)水管线应急处理措施

42、当在盾构掘进时造成雨(污)水管道出现破裂、断裂时,立即执行以下程序:a、停止施工,迅速与管线主管单位取得联系,对水进行堵截、导流,并报告监理、设计、业主、交通部门。b、沉降异常或塌陷区的道路进行围护及交通疏散。c、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探坑,以确定管线的准确位置、走向及其他情况。d、根据管线断裂的涌水情况,对该区段实施地层加固,打设注浆孔,注浆加固地层,防止软化土层造成更大范围的路面塌陷。 e、对管线断裂周边路面采用钢板进行预加固,以保障行车安全。f、配合管线主管单位制定、执行相应措施。g、待抢险完成后,加强路面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二次注浆加固。(4)电力(通讯)管线应急处理措施当在盾构掘进时造成

43、电力管道出现损坏时,立即执行以下程序:a、当地层下沉导致管线开裂时,立即停止施工并迅速报告产权单位进行抢修。b、对电力(通讯)管线损坏区的道路进行围护及交通疏散。c、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探坑以探测管线位置及其它情况。d、配合管线主管单位制定、执行相应措施;对电力(通讯)管线损坏区加密监测频率:3次/d,当电力(通讯)管线变形值稳定后继续施工。7.4 应急资源7.4.1 应急救护物资为对付可能发生的隧道突发事件,要事先准备一定数量的应急处理用的材料、机具。设专人进行管理,确保抢险物资设备能随时投入使用。本标段主要应急救援物资见表7.4-1。表7.4-1 主要应急救护物资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 注1发电机200KW1根据施工进度可增加配备发电机30KW1根据施工进度可增加配备2水泵5.5kw4根据施工进度可增加配备3门式起重机45T2隧道开挖施工时4汽车吊25t15装载机16挖掘机17叉车18防汛车辆1经理部人员接送车辆,出现险情时专用9指挥车辆2平时领导用车,出现险情时专用10灭火器干粉若干按工地防火规定配备,出现险情全部投入11对讲机4用于平时的工程测量,应急时优先投入12急救床1临时急救躺卧13担 架2地下、地面各配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