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49133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143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亲,该文档总共1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1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XX 水泥水泥 XXXX 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15MW15MW 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 安安全全验验收收评评价价报报告告 X X 市市 XXXX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20092009 年年 4 4 月月 2525 日日 前言 前前 言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建设项目(工程)安全设施“三同 时”的规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做好机械、轻工、纺织、烟草、 电力和贸易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二字 200534 号文)等的有关规定,受 XX 水泥 XX 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X 市 XX 有限公司对其 15MW 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进行了安

2、全验收评价。根据安全验收 评价导则 (AQ8003-2007)的相关规定,评价报告内容包括: 1编制说明; 2建设项目概况; 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5定性、定量评价; 6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7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本评价报告在对该建设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安 全检查表法,对各单元进行了符合性评价;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辨识、 分析和危险性评价,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建议,作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该工程安全验收评价工作得到了 XX 水泥 XX 有限责任公司的领导及工程技 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协助;评价报告可能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提出宝贵

3、意 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X 市 XX 有限公司 2009 年 4 月 25 日 目录 I 目目 录录 第第 1 1 章章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1 1 1.1 评价依据 1 1.2 评价目的 8 1.3 评价范围 8 1.4 评价程序 8 1.5 评价类型 8 第第 2 2 章章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1010 2.1 建设单位简介 .10 2.2 厂址自然条件 .10 2.3 建设项目概况 .13 2.4 公用工程 .32 2.5 安全管理 .33 2.6 机组试运行 .35 第第 3 3 章章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636 3.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

4、及特性分析 .36 3.2 余热发电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5 3.3 建(构)筑物的危险及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60 3.4 作业环境有害因素分析 .60 3.5 行为性危险因素 .63 3.6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63 3.7 重大危险源辨识 .64 第第 4 4 章章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6666 4.1 评价单元划分 .66 4.2 评价方法选择 .70 4.3 评价方法简介 .70 第第 5 5 章章 定性、定量评价定性、定量评价7171 5.1 预评价及初步设计符合性评价单元 .71 5.2 总体布置及常规防护设施单元 .73 目录 I

5、I 5.3 建(构)筑物及消防单元 .76 5.4 锅炉单元 .81 5.5 汽轮机单元 .87 5.6 电气设备及其系统单元 .95 5.7 热控设备及其系统单元 103 5.8 化学水工单元 112 5.9 特种设备及强制检测设备设施单元 119 5.10 作业环境单元 .124 5.11 安全管理单元 .128 第第 6 6 章章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136136 6.1 安全不合格项整改措施建议 136 6.2 安全不合格项目整改情况 137 第第 7 7 章章 安全验收评价结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138138 7.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评价结论 138 7.2

6、电气部分评价结论 138 7.3 热控部分评价结论 139 7.4 特种设备及强检设备评价结论 139 7.5 应急预案评价结论 139 7.6 总体评价结论 140 目录 III 附件、附图 序号附 件 名 称页码 1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140 2 设计、施工、监理、调试单位资质及相关资料141153 3 XX 省发改委关于 XX 水泥 XXXX 水泥 XX 有限责任公司 15000kW 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核准的批复文件 154156 4 XX 市国资局XX 水泥 XXXX 水泥 XX 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建 设 15000kW 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用地项目预审意见 157158 5 XX 省电力

7、公司关于 XX 水泥 XX 有限责任公司纯低温余热 发电工程接入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通知 159167 6 关于成立公司生产安环管理处及机构组成和人员任命的决 定 168169 7 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170173 8 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174181 9 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及产品合格证182217 10 安全阀校验报告书218227 11 机组调试报告书228233 12 XX 省社会保险基金缴费专用票据(含工伤保险费) 234 13 消防验收合格证 235 14 安全不合格项整改反馈表236237 15 安全评价项目委托书 238 附 图 名 称 1

8、余热发电总平面布置图 239 2 汽轮发电机房平面布置图 240 3 汽轮发电机房建筑图 241 4 电气主接线图 242 5 系统热平衡图 243 6 AQC 锅炉工艺流程图 244 7 PH 锅炉工艺流程图 245 第 1 章 1 第第 1 1 章章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1.11.1 评价依据评价依据 1.1.11.1.1 法律文件法律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02第 70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01第 60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国家主席令1994第 28 号 国家主席令1995第 60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

9、和国防震减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家主席令2008第六号 国家主席令1997第 94 号 国家主席令1997第 88 号 国家主席令2007第 69 号 1.1.21.1.2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44 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09 年)国务院令第 549 号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 375 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 393 号 国务院令第 493 号 国务院令第 352 号 1.1.31.1.3 地方法规地方法规 XX 省安全生产条例 XX

10、 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5 年 3 月 31 日 XX 省劳动保护条例XX 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第 1 章 2 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订 1997 年 11 月 14 日 关于加强对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 “三同时”监察管理的通知 XX 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2000 年 12 月 13 日 XX 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 理规定 XX 经贸安全字200183 号 2001 年 2 月 15 日 1.1.41.1.4 部门规章部门规章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原劳人护198736 号 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105 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

11、工作的 决定 国发2004 2 号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 见 国发2006 24 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 安全卫生工作的通知 安监管办字2001 39 号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 法 国家经贸委令第 13 号 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 第 2 号 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国家电网公司 2005 年版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 5 号 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 督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1998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 故措施要点 电力工业部1994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国电发200058

12、9 号 第 1 章 3 要求 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公司 2003 年版 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国家电网总2003413 号文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质检锅2003 207 号 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试行) 能源安保(1990)1110 号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总局令字2006 92 号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 分) 建标2006 102 号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检验大 纲 锅监委1995001 号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 管理规定 公安部令第 61 号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电安生1994227 号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13、安监总局令200816 号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 号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140 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 17 号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国质检锅200157 号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 长令第 1 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 3 号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改投资20031346 号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原劳部发199556 号 第 1 章 4 关于切实加强电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 督管理的紧急通知 国

14、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安 监总局、国家电监会特急 发 改能源2005 1690 号 关于做好建设项目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协调2006124 号 关于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安全 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安监总厅字2005 43 号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 理工作的通知 安委办字2005 48 号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 导意见 安监管协调字2004 56 号 1.1.51.1.5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7 建

15、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 分 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 分 物理因素 GBZ2.22007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 第 1 章 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GB50007-2002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1996 安全标志GB28941996 安全色GB28932001

16、消防安全标志 GB134951992 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0434198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钢制压力容器GB1502005 等壳式换热器GB1511999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 全标识 GB72312003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1996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J658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000 年版)GB50057199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 年版)GB500112001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1993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199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

17、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1993 工业锅炉水质GBl5762001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761985 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 第 1 章 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 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199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3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程 GB5006093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

18、B50058199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2007 年版) GB500521995 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 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5005095 水泥工厂设计规范 GB 502952008 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 GB/T1691197 1.1.61.1.6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 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第 1 章 7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烟道式余热锅炉设计导则 AQ80032007 JB/T760394 生产经

19、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 制导则 AQ/T90022006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 条件 DL/T 4782001 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T 6472004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 程 DL5053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2004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T50682006 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规范DL/T5339200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0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

20、电厂部 分) DL/5009.12002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 53902007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发电厂和变电所电 气部分) DL4081991 第 1 章 8 水泥工业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JCJ1097 1.1.71.1.7 项目文件项目文件 XX 水泥 XX 有限公司 3200t/d+4000t/d 熟 料生产线 15MW 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初步设计 报告 (X 市 XX 工程有限公司) 2008 年 1 月 安全评价项目委托书 1.21.2 评价评价目的目的 安全验收评价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21、理”的方针, 为建设项目安全验收提供参考依据,对未达到安全目标的系统或单元提出安全补 偿及补救措施,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1.31.3 评价评价范围范围 本次安全验收评价范围是:XX 水泥 XX 有限责任公司 15MW 纯低温余热发电 工程的生产系统新增部分,即:一、二期四台余热锅炉及一台汽轮发电机组成 套设备、辅助装置和各专用系统的安全设施,总平面布置、作业环境、机组试 运行状况以及安全管理等。 环保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以政府部门的批准文件为准。 1.41.4 评价程序评价程序 安全验收评价程序包括:前期准备;编制评价计划;进行现场检查;编制评 价报告;进行现

22、场复查;完成评价报告;组织评审。详细情况见图 11。 1.51.5 评价类型评价类型 安全验收评价。 第 1 章 9 前期准备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划分评价单元 选择评价方法 定性、定量分析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做出评价结论 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图 1-1 安全验收评价程序框图 第 2 章 10 第第 2 2 章章 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概况概况 2.12.1 建设单位简介建设单位简介:略:略 2.22.2 厂址自然条件厂址自然条件:略:略 2 2. .2 2. .1 1 地地理理位位置置:略:略 2.2.22.2.2 周边环境周边环境 :略:略 2 2. .2 2. .3 3 交交通通运

23、运输输:略略 2 2. .2 2. .4 4 地地质质条条件件 建设场地属于 X 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度地带。在大地构造环境上,XX 地区 属 XX 优地槽褶皱带的 XX 复向斜中部。第二松花江河谷及山间谷地发育有第四 系松散堆积物,主要为冲洪积、坡积、残积作用形成的粘性土、砂土、角砾、 圆砾、卵石,堆积厚度约 320m 不等。 建设场地主要地层以页岩、石灰岩为基岩地层组成。地基类型属于中软-中 硬场地土,局部为坚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二类。 依据 XX 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图,XX 市城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 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 0.35s,设计地震烈度分组为

24、第一组。 场地标准冻深为 1.7m,场地土冻胀类型为冻胀土,冻胀等级为 3 级。 2 2. .2 2. .5 5 气气象象条条件件 表 21 主要气象参数 序号项目名称参数 1年平均气温 4.1C 2年平均最高气温 22.3C 3年平均最低气温 -18.0C 4极端最高温度 36.1C 5极端最低温度 -42.6C 6最大冻土深度 18.7cm 7最大积雪厚度 450 cm 第 2 章 11 8年平均降雨量 772.5 mm 9最大日降雨量 188.8 mm 10年平均风速 2.5 m/s 11年平均相对湿度70 12主导风向西风 13雷暴日 140 2.32.3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2

25、 2. .3 3. .1 1 项项目目简简介介:略略 2 2. .3 3. .2 2 项项目目规规模模 该工程采用四炉一机的设备配置方式,即:窑头、窑尾配置余热锅炉各一 台,一期2台余热锅炉、二期2台余热锅炉,4台锅炉共用一套额定功率为15MW 的汽轮发电机组。 2 2. .3 3. .3 3 运运行行方方式式 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经同期装置并入厂区变电站主变的6.3kV侧,电站运行方 式为:并网不上网(供厂内生产用电) ,见附件。 2 2. .3 3. .4 4 余余热热资资源源 根据 XX 水泥 XX 有限责任公司的一期 3200t/d 和二期 4000t/d 熟料生产线 的建设指标和实际运行

26、监测数据,3200t/d+4000t/d 熟料生产线的余热废气资源, 能够满足一台功率为 15MW 汽轮发电机热媒介质的需要。 表 22 废气余热资源表(3200t/d 生产线) 项目PH 排放废气AQC 排放废气 废气流量(湿性气体)103Nm3/h231.000167.000 锅炉入口温度 330360 锅炉出口温度 20086 含尘量 g/Nm38030 (依据干性气体)废气成份 Vol% N2 58.377.6 O2 4.320.4 H2O7.02.0 第 2 章 12 表 22 废气余热资源表(3200t/d 生产线) 项目PH 排放废气AQC 排放废气 CO230.4 表 23 废

27、气余热资源表(4000t/d 生产线) 项目PH 排放废气AQC 排放废气 废气流量(湿性气体)103Nm3/h270.000174.000 锅炉入口温度 350360 锅炉出口温度 19183 含尘量 g/Nm38030 (依据干性气体)废气成份 Vol% N2 58.377.6 O2 4.320.4 H2O7.02.0 CO230.4 2 2. .3 3. .5 5 总总平平面面布布置置 该工程是利用3200t/d+4000t/d新型干法水泥窑生产线窑头、窑尾余热资源, 建设一套纯低温余热发电站,电站厂房布置在水泥熟料生产线之中。 表24 总平面布置主要指标表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 注 1电

28、站区域占地面积m24014 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m21983 3建筑系数%49.4 4绿化系数%17.6 5绿化面积m2706 第 2 章 13 详见附件余热发电平面布置图 。 1.场地标高场地标高 1)3200t/d生产线AQC锅炉0.000m标高相当于总图0.000m标高 327.000m,PH锅炉0.000m标高相当于总图0.000m标高330.000m; 2)4000t/d生产线AQC锅炉0.000m标高相当于总图0.000m标高 327.000m、PH锅炉0.000m标高相当于总图0.000m标高330.000m; 3)T/G厂房0.000m标高为327.000m,室内外高差为0.3m

29、; 4)冷却塔0.000m标高为332.000m; 5)区域场地按西高东低留出1.0左右的平整坡度。 2.锅炉布置锅炉布置 结合现有熟料生产线风机系统的工艺流程,管道连接顺畅,运行阻力小, 锅炉布置不占用维修空间。 1)3200t/d熟料生产线AQC锅炉布置在烧成窑头北侧,PH锅炉布置在烧成 窑尾和煤粉制备之间; 2)4000t/d熟料生产线AQC锅炉布置在烧成窑头北侧,PH锅炉布置在窑尾 与增湿塔之间,详见总平面图。 3.3.汽机汽机厂房及水冷却系统布置厂房及水冷却系统布置 汽机房跨度21 m,双层布置,底层布置锅炉给水泵、凝结水泵等辅机设备, +3.400m层做为中间夹层布置有油箱、汽封凝

30、汽器等,汽轮发电机布置在 +7.000m运转层。汽轮机为纵向布置,为满足机组凝汽器检修抽芯的需要,汽轮 发电机中心线距汽机房E轴线为10m。考虑汽轮发电机组检修就位所需高度要求, 装设一台20/5t电动双梁双钩桥式带控制室起重机,设检修主起吊口,跨距 19.5m。起重机轨顶标高为14.5m,屋架采用钢屋架结构,屋架下弦17.6 m。 电气控制室跨度为7.0 m,4层布置。底层(0.000米层)和中间层 (3.550层)做为电力室,同时底层布置有楼梯间和采暖换热机组, +7.000 m 层设有DCS装置I/O柜等控制设备,并布置有值班室,屋顶+12.000m层布置有闪 蒸器。 主厂房布置于二线窑

31、头西侧;冷却塔采用双曲线型,布置于熟料生产线以 南,化水车间布置于主厂房以南,详见总平面图。 第 2 章 14 4.厂区道路厂区道路 汽轮发电机房、冷却塔车间周围设置贯通的环形道路,用于生产、消防、 检修。在厂房入口设置车间引道,冷却塔设置通道。锅炉区域利用原生产线道 路。 5.排水系统排水系统 该电站区域所占场地面积较小,在车间外侧局部增加雨水明沟,利用原有 排水系统排出厂外。对于锅炉、水处理中和池等局部产生的少量工业废水通过 管道接入原有排水系统。 2 2. .3 3. .6 6 建建(构构)筑筑物物布布置置 1.主要建(构)筑物主要建(构)筑物 该工程中建(构)筑物包括汽机房、电气设备间

32、、2间PH锅炉房、2间AQC 锅炉房、沉降室、化学水处理间、冷却塔等,见表25。 2.汽机房汽机房 汽轮发电机主厂房柱距为6.0m,总长36.0m,跨度28m。主厂房采用汽机房、 电气控制室二列式布置。 电气控制室跨度为7.0 m,4层布置。底层(0.000m层)和中间层 (3.550层)做为电力室,同时底层布置有楼梯间和采暖换热机组, +7.000 m 层设有DCS装置I/O柜等控制设备,并布置有值班室,屋顶+12.000m层布置有闪 蒸器。 表25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结构形式层数 高度 (m) 建筑面积()耐火等级 1 1PH锅炉房 管道支撑 钢构 2762 2 2PH锅

33、炉房管道支撑 212 3 1AQC锅炉房钢构支撑 312.5161 4 2AQC锅炉房钢构支撑 310.5170 5 汽轮发电机厂房钢混排架 319.82670 二级 6 化水车间钢混 14299 第 2 章 15 表25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结构形式层数 高度 (m) 建筑面积()耐火等级 7 冷却塔钢混 合计 3362 3.PH锅炉房锅炉房 锅炉基础采用独立基础。管道支撑利用原有建筑物进行支撑,对于窑尾塔 架上的大风管,采用在窑尾塔架上做斜支撑,直接支在塔架上,不在地面另设 钢结构支架。 4.AQC锅炉房及沉降室锅炉房及沉降室 沉降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独立基础,AQC

34、锅炉进入蓖冷机内的风 管支撑利用窑头框架,采用植筋方式做钢结构支撑。对在老结构上较大的开洞, 以及承受较大荷载的梁板进行加固处理。 5.化学水处理间化学水处理间 为新建单层厂房,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水箱采用整板基础。 6.冷却塔冷却塔 为双曲线冷却塔,钢筋混凝土结构。 2 2. .3 3. .7 7 生生产产过过程程 采用复合闪蒸技术补汽式热力系统。整个系统工艺流程是一个完整水汽循 环利用过程。在熟料生产线窑尾、窑头各设置一台余热锅炉,用于与废气的热 量交换,热交换后产生的过热蒸汽导入汽轮机进行做功,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向 外输出电能。做过功的蒸汽经凝汽器冷凝成凝结水,经凝结水泵进入冷却塔, 冷却

35、后的水循环使用。通过锅炉给水泵增压进入AQC锅炉省煤器进行加热,经 省煤器加热后的高温水分六路分别送到AQC炉汽包、PH炉汽包和闪蒸器内。进 入四台锅炉汽包内的高温水在锅炉内循环受热,最终产生过热蒸汽,四路过热 蒸汽汇集后进入汽轮机。进入闪蒸器的高温水通过闪蒸汽化原理产生一定压力 的饱和蒸汽进入汽轮机后级辅助做功。做过功后的蒸汽经过凝汽器冷凝后形成 凝结水重新参与系统循环。循环过程中消耗掉的水由纯水装置制取出的纯水补 充到系统中。生产过程框图见图22。 第 2 章 16 图22余热发电生产过程框图 1.主蒸汽系统主蒸汽系统 从生产线余热锅炉来的压力1.15MPa、温度329的主蒸汽,通过主蒸汽

36、管 道经主汽切断阀后分为两路,分别进入左右两边主汽联合汽门,经调节后接入 汽轮机。为满足汽机正常运行和事故启停的要求,设置汽机主蒸汽旁路系统, 旁路系统容量为余热锅炉主蒸汽最大蒸发量。旁路由主蒸汽压力自动调节阀、 减温减压装置、减温水管道及汽水管道组成。当汽机入口压力超过主汽压力调 节阀设定值时,调节阀自动打开一定开度,部分蒸汽经减温减压后进入凝汽器, 以保持汽机入口压力的稳定。由于主蒸汽参数低、流量大,旁路分别通过管道 接入凝汽器左右两端。 2.补汽系统补汽系统 循环使用 含尘气体 热水 预热器出口 (原有) PH锅炉 (新增) AQC锅炉 (新增) 蒸汽 篦冷机出口 (原有) 含尘气体 汽

37、轮机 (新增) 窑尾风机 (原有) 窑头电除尘器 (原有) 纯水装置 (新增) 窑尾电除尘器 (原有) 低压闪蒸器 (新增) 发电机 (新增) 凝汽器 (新增) 冷却塔 (新增) 热水 蒸汽 给水 循环使用 含尘气体预热器出口 (原有) PH锅炉 (新增) AQC锅炉 (新增) 蒸汽 篦冷机出口 (原有) 含尘气体 汽轮机 (新增) 总降压站 (原有) 窑尾风机 (原有) 窑头电除尘器 (原有) 纯水装置 (新增) 窑尾电除尘器 (原有) 低压闪蒸器 (新增) 发电机 (新增) 凝汽器 (新增) 冷却塔 (新增) 热水 蒸汽 给水 第 2 章 17 从闪蒸器来的压力0.13MPa、温度107的

38、饱和蒸汽,通过蒸汽管道经汽机 补汽调节阀后进入汽轮机做功。为满足汽机正常运行和事故启停的要求,低压 蒸汽系统也设置有旁路,当汽机补汽入口压力超过补汽压力调节阀设定值时, 调节阀自动打开一定开度,部分蒸汽直接导入凝汽器,以保持汽机安全稳定运 行。 3.凝结水系统凝结水系统 汽轮机排汽通过凝汽器冷凝后,凝结水经凝结水泵加压通过管道进入汽封 凝汽器,在汽封凝汽器中通过主蒸汽联合调节阀及汽机高压端轴封泄漏的部分 蒸汽将凝结水加热,充分回收了热能,加热后的凝结水再通过管道与闪蒸器下 降管来水汇合,作为锅炉给水泵入口给水。凝结水系统设有2台凝结水泵,一用 一备。每台凝结水泵容量为机组最大凝结水量的110%

39、。 4.锅炉给水系统锅炉给水系统 根据原水水质和机组的水汽质量标准,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采用逆流再生 阳阴离子交换加混床二级除盐系统,出水水质好,对进水水质适应性较强。系 统工艺流程如下:生水生水箱机械过滤器逆流再生阳离子交换器除碳 器中间水箱逆流再生阴离子交换器除盐水箱主厂房。 自汽封凝汽器来的凝结水与闪蒸器的出水汇合后进入锅炉给水泵,经锅炉 给水泵加压后通过锅炉给水母管送往AQC锅炉省煤器,提高锅炉给水温度后作 为余热锅炉的给水。锅炉给水系统设有2台锅炉给水泵,一用一备。每台锅炉给 水泵容量均为机组对应的最大锅炉给水量的110%。 5.室外热力管网系统室外热力管网系统 室外热力管网系统是指A

40、QC锅炉、PH锅炉连接点至汽轮发电机厂房连接点 间的蒸汽、给水及回水管道。主要管道基本走向见总平面布置图。 2 2. .3 3. .8 8 主主要要生生产产设设备备及及其其系系统统 2.3.8.12.3.8.1 窑头余热锅炉(窑头余热锅炉(AQCAQC)系统)系统 一线AQC锅炉取风需在篦冷机中温段开孔取风 ,同时从篦冷机余风风管引 一根风管至余热发电取风管,在锅炉取风管上增设冷风阀,共同用于调节进入 AQC锅炉风温。 在篦冷机余风至电除尘的管道上,新增一个电动百叶阀(一线原取暖炉设 第 2 章 18 计上有此阀门) ,用来控制或切断直接入电除尘废气流量,确保了大部分的高温 废气经过沉降室沉降

41、流经AQC锅炉后进入电除尘,最大限度的利用篦冷机的余 热用于发电。 1.1.废气管道风速废气管道风速 3200t/d AQC锅炉系统管道设计工况风速v=12.3m/s、4000t/d风速 v12.8m/s;AQC锅炉前热风管直径为=3350mm,风管厚t=8mm,出AQC锅 炉风管直径为=2800mm,风管厚t=6mm,材质选用Q345A钢板。AQC锅炉沉 降室、篦冷机至AQC锅炉热风管道、沉降室至AQC锅炉热风管道采用内部捣打 料以防磨,捣打料厚度为35mm。 2.2.管道支座、管道阀门和膨胀节管道支座、管道阀门和膨胀节 1)管道支座 一线篦冷机至沉降室段风管利用窑头+14.200m+14.

42、466m平面设置2个固 定支座,沉降室入口采用加强钢结构。自沉降室至锅炉间管道设置一个固定支 座。自AQC锅炉至原锅炉回风管风管设1个固定支座,2个活动支座。 二线篦冷机至沉降室段风管利用窑头+8.800m平面设置1个活动支座, +14.600m平面设置2个固定支座,沉降室入口采用加强钢结构。自沉降室至锅炉 间管道设置一个固定支座。AQC锅炉回风管设1个固定支座,3个活动支座。 2)阀门 (1)一线AQC锅炉系统共设五台电动阀门: 在锅炉取风管上安装一百叶阀,用来控制锅炉入口风量; 在篦冷机至电除尘入口间管道上安装一百叶阀,用来控制或切断直接进 入电除尘废气流量; 在锅炉出口废气管道上安装一电

43、动闸板阀,以满足窑系统运行而锅炉系 统故障临时检修时完全切断气流; 在篦冷机尾部余风风管至余热发电取风管之间连接一根风管并安装一电 动百叶阀,用于调节入锅炉风温; 在锅炉取风管道上安装一掺入冷风用电动蝶阀,用来在窑工况波动时调 节入锅炉风温。 (2)二线AQC锅炉系统共设四台电动阀门: 第 2 章 19 在锅炉取风管道上安装一电动百叶阀,用来控制锅炉入口风量; 在篦冷机至电除尘入口管道上安装一电动百叶阀,用来控制或切断直接 入电除尘废气流量; 在锅炉出口废气管道上安装一电动闸板阀,以满足窑系统运行而锅炉系 统故障临时检修完全切断气流; 在锅炉取风管道上安装一掺入冷风用电动蝶阀,用来在窑工况波动

44、时调 节入锅炉风温。 3)膨胀节 风管上均安装织物膨胀节来吸收风管在各种工况下产生的膨胀,减轻膨胀 对风管支架的反力。 表 26 电站主要设备表 序号 主机 名称 产品型号、规格、性能 生产 厂家 备注 1 余热锅炉 产品型号:QC174/360-14.8-1.15/349 额定蒸发量:D14.8(t/h) 额定蒸汽压力 P1.15(Mpa) 最高蒸汽压力 P1.8(Mpa) 额定蒸汽温度:t=349() 给水温度:46.7() 锅炉入口烟气温度:360() 锅炉入口烟气量:174000(Nm3/h) 南通锅 炉厂 数量:1 套,用 于 4000t/d 生产 线,安装在尾头。 2 PHJ 型余

45、 热 锅炉 产品型号:Q270/350-26.25-1.25/333 额定蒸发量:D26.25(t/h) 额定出口蒸汽压力 P1.25(Mpa) 过热蒸汽温度:t=333() 过热器受热面积:1890 蒸发受热面:11200 给水温度:167() 水压试验压力: 进口烟气温度:350() 进口烟气量:270000(Nm3/h) 排烟温度:200() X 市锅炉 厂湖州 分厂 数量:1 套,用 于 4000t/d 生产 线,安装在窑尾。 第 2 章 20 表 26 电站主要设备表 序号 主机 名称 产品型号、规格、性能 生产 厂家 备注 3 余热锅炉 产品型号:QC167/360-14.3-1.

46、15/349 额定蒸发量:D14.3(t/h) 额定蒸汽压力 P1.15(Mpa) 最高蒸汽压力 P1.8(Mpa) 额定蒸汽温度:t=349() 给水温度:44.6() 锅炉入口烟气温度:360() 锅炉入口烟气量:167000(Nm3/h) 南通锅 炉厂 数量:1 套,用 于 3200t/d 生产 线,安装在窑头。 4 PHN 型余 热锅炉 产品型号:QC231/330-18.6-1.25/312 额定蒸发量:D18.6(t/h) 额定出口蒸汽压力 P1.25(Mpa) 过热蒸汽温度:t=312() 过热器受热面积:1128 蒸发受热面:6507 给水温度:167() 水压试验压力:2.2

47、5(Mpa) 进口烟气温度:330() 进口烟气量:231000(Nm3/h) 排烟温度:200() X 市锅炉 厂湖州 分厂 数量:1 套,用 于 3200t/d 生产 线,安装在窑尾。 5 汽轮机 形式:补汽式冷凝机组 设计功率(发电机输出端):15MW 排气压力:0.00573MPaA 入口蒸汽压力:主蒸汽 1.15MPaA 补汽 0.130 MPaA 入口蒸汽温度:主蒸汽 329 补汽:饱和温度 入口蒸汽流量:主蒸汽 73.95t/h 补汽:2.6t/h 南京汽 轮机厂 数量:1 台 6 发电机 型号:QFW-18-2 额定容量:18MVA 额定电压:6.3kV 频率:50Hz 励磁方式:同轴交流无刷励磁 功率因数:滞后 0.80 励磁系统:带 PMG 无刷型交流励磁机 绝缘等级:F 级(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 极数:2 极 转速:3000rpm 冷却方式:全封闭水冷热交换器式风冷 南京汽 轮机厂 数量:1 台 第 2 章 21 2.3.8.22.3.8.2 窑尾余热锅炉(窑尾余热锅炉(PHPH)系统)系统 增湿塔布置在高温风机之后, PH锅炉从窑尾废气管道取风,再回到高温 风机之前的窑尾废气管道。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