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人口的分析和管理5.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55082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城市人口的分析和管理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城市人口的分析和管理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城市人口的分析和管理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城市人口的分析和管理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城市人口的分析和管理5.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城市流动人口的分析和管理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已经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流动人口是我国城市尤其是流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面临的一个难题。以北京市和武汉市为例,在北京尽管政府采取了证件管理等方式,但收效甚微,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仍处在管理的真空地带。在武汉政府应该在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中处于主导地位。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建议。关键字:城市,流动人口,住房,管理。1.城市流动人口的介绍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的确定不同学者略有不同。在中国一般认为在城市中未持有城市户口的非常住户人口。可分为一、在城市中从事短期、季节性工作的外地人口。二、到城市旅游、出

2、差、探亲、借读就学人口,其中前者是主要对人口城市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的人口。 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与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有关,一般大城市、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风景旅游城市等数量较大,可在百万以上,并且各大城市中流动人口居住时间较长。城市流动人口与城市的可持续稳定发展相关密切。城市流动人口可造成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例如由于城市经济变化、建设规模压缩,造成一部分流动人口没有工作,从而产生社会问题。大量的流动人口造成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加剧城市能源、水资源和副食品供应短缺,环境恶化,甚至犯罪率增加,传染病流行等城市社会环境问题。但是流动人口对城市繁华、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劳动力等有积极作用。因此

3、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性质和来源,对城市是否能沿着生态的道路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2.城市流动人口的分析 2.1人口流向城市的原因以北京市为例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流动人口离开家乡、进入城市的首要目的是赚取更多的收入(见表1),挣钱困难是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困难,收入因素将是决定流动人口去留的主要因素。尽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住房、就业和医疗需求,但比起赚钱的目的,他们更愿意在其他方面“委曲求全”。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调查中68的来京流动人口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教育水平),城市资源占有能力处于弱势,就业领域也相对狭窄(调查中60以上的来京流动人口集中在服务业和建筑业),大部分流动人口就业的优势就

4、是廉价的劳动力,与户籍人口相比,流动人口获得的工资要低的多,但因为“与老家比起来要强多了”,所以他们还是愿意在环境不好甚至是恶劣的地方工作。他们对于住房以及生活设施的要求也非常简单,简陋的民居甚至白天工作的店铺都可以成为夜晚栖身的场所2。表1 流动人口从老家出来和来北京的原因(%) 2.2城市流动人口居住情况以北京和武汉为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户籍制度的日益“松动”,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户籍墙”障碍日益减少,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镇之间的流动日益频繁。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公报显示,全国流动人口人数达到14735万人,与此同时,截至2004年底,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已达到458万

5、人。对于流动人口而言,居住状况关系着他们未来的发展。北京作为全国的首善之区,长期吸纳大量的流动人口,了解流动人口在北京的居住状态如何,是什么样的因素影响和决定其在北京的居住状态,不仅对北京自身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全国的流动人口管理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吴维平、王汉生(2002)通过对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流动人口基本上被置于主流的住房分配体制之外,对于那些没有当地户口的流动人口而言,获得房管局公房或单位公房的使用权或所有权都是不可能的,商品房的价格超出了大多数流动人口的承受能力,租房成为这些流动人口的最佳住房选择。同当地居民相比,流动人口在涉及住房条件的两个指数包括人均住

6、房使用面积和住房质量上都表现得更低。较之上海,北京的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要更差一些3。蒋耒文、庞丽华、张志明(2005)运用2000年0. 95抽样数据研究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研究表明,城镇流动人口(特别是乡城流动人口)在住房方面需要付出比当地居民更高的代价,其住房面积小,而且集体户流动人口的住房条件很差,农业户口性质对贫民窟居住发生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该研究否定了“乡城迁移人口多数首先选择居住在贫民窟”的假设4。张子珩(2005)通过分析流动人口住房供给和住房需求两方面的因素,提出受住房供给条件和需求能力的限制,流动人口比起城市户籍人口在住房的可获得性、住房条件和居住的社区环境等方

7、面都相对较差,因此,他们成为城市社会生活的最底层,他们未来的发展也因之受到影响5。段成荣、王莹(2006)利用北京市1997年外来人口普查数据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构造了流动人口居住隔离指数,指出城市流动人口与市民在居住地分布上的确存在着比较高程度的隔离情况,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明显较差,他们在居住地、居住形式和居住质量方面都面临不少问题6。雷敏、张子珩、杨莉(2007)以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区研究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流动人口的居住特点进行分析并从社会学角度对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的居住差异与居住隔离状况进行解读,指出这种差异和隔离是造成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困难的重要原因,需采取改革二元

8、户籍制度、将流动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实现混合居住等措施解决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促进他们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融合7。林李月、朱宇(2008)利用一项在福建省6个城市所做的问卷调查,探讨了两栖状态下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住状况及其制约机制这一重要问题,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两栖状态即循环流动的特性和过客心理比户籍制度和个人特征对流动人口在城镇居住状态的影响更为显著,而且这种影响使得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个人因素对流动人口居住状态的影响出现了“反常”现象8。对流动人口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不见得住房就越好,只有当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到达大专及其以上时,才能对其居住条件产生了积极的正面影响。此外,收入对

9、居住的影响也不显著,即收入越高者并不意味着住房条件越好。上述这些研究都为本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由于这些研究中所使用的数据年份距今较远,且专门针对北京市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研究的文章又几乎没有。北京作为每年吸纳流动人口最重要的地区之一,研究在京流动人口居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不仅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促使社会稳定有序地实现进步和发展,而且对于其他城市解决好流动人口居住问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一、这次调查的在京流动人口中,以2039岁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为主。初中水平的流动人口最多,占到一半以上,其次是高中和小学,大专及以上的比例仅为7. 77%。这些人中80%以上都

10、是农村户口,非农业户口的人不到二成。近七成的在京流动人口为已婚人士,未婚的比例不足30%,同居、离婚、丧偶的比例极低。 二、在京流动人口居住情况(一)在京流动人口以租房居住为主,农民原建房的居住比例最高从表2中可以看到,近八成的北京市流动人口都是租房居住,其中,第一次来京的流动人口中,有74. 8%都选择租房居住; 77. 68%的人在时间最长的一次住房中选择租房; 81.29%的流动人口现在居住在租住的房屋中。将近二成的流动人口由单位提供住房,其比例分别是21. 15%、18. 41%、15. 44%。仅这两种住房性质就占到流动人口住房性质的96%左右,其他类型的住房比例极低。由此可以看出,

11、在京流动人口租房居住的比例越来越高,从第一次74. 8%上升到现在的81. 4%,增长了6. 49%,而单位提供住房的比例则下降了6个百分点。(二)房屋使用面积小,居住空间拥挤,房屋费用缓慢增长表2显示,在京流动人口的住房平均可供使用面积为20平米,最小的仅为2平米,现在四成在京流动人口居住在10平米以下的房屋中, 71%的人居住面积低于平均面积,只有将近五分之一的流动人口房屋的可供使用面积超过20平米,差别很大。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居住面积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变化。在较小的住房空间内,平均居住人数约为4人,其中,超过三成的人都选择2人合住;其次是3人合住及1人独居,比例分

12、别为25%和19%左右。我们发现,随着居住时间的延长, 3人合住的比例不断上升,增长了两个百分点, 4人及以上合住的人比例则由第一次的23. 89%下降到21. 69%,下降幅度较为明显。此外,在京流动人口每月花在房屋上的费用逐年上升。第一次来京时有近三成的人每月的房屋费用在100元以下,而现在每月的房屋费用在100元以下的比例已经降到20%,与此同时, 100500元的比例明显,超过了60%, 5001000元的比例也超过了十分之一, 1000元以上的比例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三)房屋内设施简陋,居住质量不容乐观在此次调查中,我们调查了流动人口的居住质量。从图1中可以看到, 30%以上的北京

13、市流动人口居住的房屋内有自来水,比例最高,其次是厨房,其比例为15%,再次是厕所,其比例为12%,最后为洗澡间,仅为10%。通过对比流动人口现在住房和来京后第一次住房,不难看到,厕所及洗澡间的占有比例缓慢下降,均下降了4%,而自来水和厨房的比例波动不大。三.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留京意愿、收入、就业身份均与人均居住面积呈正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尤其是具有高中及以上的受教育程度对于居住面积有显著影响。户口状况显著影响在京流动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积,农业户口的在京流动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积比非农业户口的在京流动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积少1. 31平米,由于农业户口的在京流动人口在收入、住房条件等方面都比非农

14、业户口的在京流动人口略逊一筹,因此,非农业户口的人均居住面积大于农业户口的在京流动人口。有留京意愿的与没有打算留在北京的流动人口相比,居住状况较好。收入对于北京市流动人口人均居住面积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当个人月收入小于2000元时,对于人均居住面积的影响并不显著,只有月收入超过2000元时,收入对于居住的影响才体现出来,即收入越高,居住面积越大。其次,从反映家庭因素的解释变量婚姻状况来看,只有在婚、同居会对在京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发生显著影响,离婚、丧偶的影响均不显著。与未婚的流动人口相比,在婚、同居的流动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积反而减少了,这说明对于在京流动人口来说,住房压力很大,居住状况不尽如人意,

15、即使结婚或者居住在一起,居住状况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最后,在社会融入的解释因素中,有无来往密切的人、与政府打交道状况和受到的服务待遇状况并没有对在京流动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积产生影响。看来社会融入作为一个影响居住状况的因素并不显著。四、结论和讨论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京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不容乐观,租房是大多数在京流动人口住房的首要选择,农民原建房的租住比例最高,他们的居住空间狭小,不足10平米的房屋中常常居住着34人,而其每月花在房屋上的费用却逐渐增加, 1000元以上的比例接近十分之一。他们的房屋中,设施简陋,国际上衡量住房质量和指标中,如自来水、厨房、厕所、洗澡间的比例都较低,在北京这样一

16、个冬季干燥寒冷的城市,取暖设施的使用情况也不尽如人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发现,北京流动人口的个人特征以及家庭状况是影响其在京居住状况的主要因素,其中,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留京意愿、个人收入、就业身份、婚姻状况均对居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社会因素诸如社会融入状况以及服务与待遇对于流动人口的居住没有产生影响。尽管流动人口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对于流动人口的居住面积有影响,但是影响并不像预想中的那么大,换言之,我们不能仅仅将流动人口居住状况差归结为他们本身的原因,流动人口居住条件的改善需要政府部门做出努力,因为比城市弱势群体还要不利的流动人口无力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自古“衣食住行”就是人们关心

17、的安身立命的根本,居住状况是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尺,而这些流动人口在城镇的居住状况却与他们对于城市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不相适应。在城镇化建设中,对流动人口不仅要关注“流”的影响,也要关注“留”的方面,城市的发展需要吸引一批优秀的流动人口定居在流入地,为流入地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对于流动人口而言,居住状况关系着他们未来的发展,改善流动人口的住房条件将有助于这个群体向上层社会流动,从而不断地、稳定有序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它不仅符合以人为本的思想,而且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也是至关重要的。武汉市流动人口住房存在的问题:2001 年、2002 年,武

18、汉市先后出台了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暂行办法、武汉市城镇中低收人居民家庭住房保障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这些政策、规定的制定与实施,构建了武汉市住房社会保障的体系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武汉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但是,武汉市庞大的流动人口家庭的住房问题没有被纳入住房社会保障中。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人口总数迅速增长。2000 年武汉市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当年武汉市常住本地半年以上、户口在外地的人口达到210. 3 万人;入住本地不满半年、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也达到9. 7 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26. 17 %和1.

19、 21 %。到目前为止,武汉市流动人口的数量已经达到了80 万。流动人口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在城市工作、消费,为城市纳税,但最基本的住房问题却得不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流动人口居住环境差,住房设施简陋根据2000 年武汉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流动人口家庭住房间数仅一间的占总人数的54.6 % ,一户住房建筑面积60 平方米以下的占到了总数的77 % ,住房内没有厨房可供使用的占到了总人数的37. 4 % ,没有洗澡设备的比例更是高达61. 1 %。总体而言,武汉市流动人口的住房面积狭小,卫生、采光、通风、环境条件等普遍较差。以服装制造业女工和建筑工为代表

20、的集体户流动人口一般寄居在工厂(工地) 的集体宿舍(简易工棚) 里,通常这样的居住形式会对流动人口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而家庭户流动人口同样面对住房面积狭小,住房设施得不到保障的困扰。住房、营业用房合在一起的家庭,流动人口子女晚上休息、学习时间都得不到保证。流动人口住房条件亟待改善,对住房存在着大量的需要。二、房价持续走高,流动人口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商品房在过去的几年,武汉市房地产处于一个上升通道,房价增长较为明显,由曾经的中部“价格洼地”一跃成为中部地区最高。2006 年,武汉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上升平稳,涨幅在10 个百分点左右。2006 年12 月武汉市全市商品住宅整体均价3918 元/

21、 平方米,而武汉中心城区的武昌中心区和江岸区、江汉区、汉阳中心区的整体均价达5000 元/ 平方米,有些片区还出现了8000 元/ 平方米以上的楼盘,这些区域的住宅总价让绝大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即使光谷中心区、南湖片区、青山片区、宝丰片区、新华西片区、二七片区等区域的楼盘均价也都在4500 元/ 平方米左右,这些二线区域的住宅总价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也是差强人意,更何况收入较低的流动人口,首付三成和沉重的月供压力是他们无力负担的。三、商品房市场上供应的住房面积结构不合理,住房面积普遍偏大在商品房市场上,与价格结构相比,住房的面积结构更加偏离了流动人口家庭的收入结构。从表1 中可以看出,武汉市商品

22、房90140 平方米的房型占43. 95 %以上,140 平方米以上占41. 40 % ,两者合计在85 %以上。由于住房面积普遍偏大,即使单价不高,总价也会远远超出流动人口家庭的购买力,使得他们只能望房兴叹。四、经济适用房对于流动人口的“不经济”武汉市是全国从事经济适用房建设最早的城市之一。从1998 年到2002 年,武汉市经济适用房累计竣工近500 万平方米,解决了6 万多户中低收人家庭的住房问题。其中,2000 年,全市经济适用房竣工量56为126. 69 万平方米,2001 年竣工量为102. 98 万平方米,2002 年竣工量为102. 79 万平方米,共计332. 35 万平方米

23、,三年占同期全市住宅竣工量的22. 95 % ,超过了原规定的15 %以内的目标。五、武汉市现有五个经济适用房项目:武昌“汇东汇丰家园”、江汉“香缇美景一期一组团”、武昌“佳馨花园”、口“百姓之春”和青山“绿水花园”。面市的5 个项目,公开销售的经济房一直供不应求,其中“佳馨花园”供求比例高达110。武汉市自2004 年10 月对购买经济房实行“资格证”制度以来,共有1. 7 万余户中低收入家庭拿到资格证。可见,武汉市经济适用房房源存在严重不足。自2005 年实行经济适用房摇号销售制度以来,许多武汉市拿到“资格证”的城镇户口居民还不能买到经济适用房,更不用谈城市化进程中流入武汉市的外来人口了9

24、。表2 武汉市2007不同户型商品住房备案具体情况3.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3.1城市人口的管理以北京为例对于北京市:提高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效率的对策探讨实证分析的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即证件管理作为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手段收效并不显著,流动人口的主要需求是获得在户籍地无法得到的经济利益,为了这一目的他们在就业和生活上均可以“因陋就简”。尽管证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连接流动人口与政府管理部门的作用,但以证件管理为核心的流动人口管理目的与以赚钱为目的的流动人口需求不一致是管理低效的主要原因。政府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努力寻找可行的办法。简化证件办理手续、降低收费金额,以

25、及2005年随着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的废止,就业证和健康证制度的取消,反映流动人口证件管理领域发生了变化。事实上,从就业证和健康证这两种证件的办理情况来看,即使在要求办理的时期,流动人口办理的比例已经非常低,管理部门希望借助于办理这两类证件来掌握流动人口的就业信息以及控制其就业领域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暂住证和婚育证制度的继续,一方面反映了管理部门对于证件管理思想的依赖,另一方面也是在没有更好的政策出台之前的政府部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基础。然而,作为管理的双方,政府和流动人口的目标如果不一致,流动人口缺乏证件办理的动机,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流动人口信息的缺失和管理的困境。在没有更好

26、的方式取代证件管理之前,想办万方数据法提高流动人口的证件办理率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通过行政手段查证的方式在北京这样流动人口规模庞大的城市是不可行的,如果相关证件能够与流动人口自身的利益联系起来,提高证件办理的动机,对于提高流动人口的证件办理率不失为一个积极的途径。流动人口在城市的权益保障问题已经引起了上至中央下至大众的广泛关注。但调查数据仍然显示,没有参加任何保险(占被调查者的80)、没有得到和当地市民一样的待遇(占84),以及没有得到过政府提供的任何服务(占90以上)是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尴尬处境。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政府在很多基础性的服务领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通过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以达到提高

27、流动人口证件办理率的目的也是可能实现的。提供的服务应该是流动人口所需要的,尤其是那些存在迫切需求的方面,如收入和就业领域就可以作为管理部门工作的突破口,将证件的功能扩大到工作信息的优先提供和一定水平的保险与经济保障等。此外,考虑将居住、健康和教育等与流动人口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的服务纳入相关证件的功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证件办理的主动性。在这一方面,很多城市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如广州市的IC卡管理改革等。从政府的职能看,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一方面是要协调不同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也是要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虽然管理部门提供的任何服务都不可能令所有流动人口满意,可以预见到基础性的服务对于经济条件较

28、好的流动人口不一定会有足够的吸引力,但是目前冲突与矛盾主要还是集中在收入水平低、生活与工作环境差的流动人口。他们不仅是流动人口中的“主力军”,恰恰也是这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适度的调节和控制人口规模是未来发展的基础之一,但是如果对现有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流动人口的状况和信息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一切目标的制定都是缺乏依据的。在深入分析流动人口需求的基础上,以服务的思想形成新的管理模式,通过提供针对性强而切实有效的服务来提高流动人口证件办理率,是改变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低效局面的可尝试的途径2。3.2城市人口的管理以武汉市为例 对于武汉市:一、明确政府和社会责任,建立更为合理的住房

29、保障体系实行住房保障、提供公共住房是政府和社会全体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由于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但要全社会公正地对待流动人口的住房保障问题,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认识到任何社会阶层都是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每个社会成员对社会总利益的扩大都有一定的贡献,他们有权利作为社会成员享有舒服的居住条件,分享社会繁荣的成果。建立流动人口住房保障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流动人口这一社会低收入阶层的利益,而且也为了其他人的福利的最大化。因为社会稳定可以使全体社会成员以较低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对于一个不断走向富裕、不断走向公正的社会,人人享有一定的住房是全民性的社会生存权利。为每一阶层建立合理、长

30、期和稳定的住房保障体系,是一个公正社会的必然要求。二、提高流动人口住房的可支付能力流动人口住房消费问题的实质,是流动人口实际住房消费能力与其住房需求之间的矛盾。政府应该不断地创造机会,以提高流动人口的住房消费能力为首要任务,为流动人口提供劳动技能培训,提供各种就业机会,提高流动人口家庭收入,要授之以渔并最终解决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三、规范房屋租赁市场租赁市场是整个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租房比例一般占全部家庭的30 %40 %左右。目前,中国存在着以流动人口、新就业城镇人口和暂时买不起房的中低收入家庭为主体的大量租房群体,而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和居民收入快速提升,许多家庭正在或已

31、经开始住房消费升级,拥有大量的租赁房源。但是我国房地产租赁数量和比例较低,租赁市场发展缓慢,政策性租房体系没有形成,针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性租房体系基本不存在。流动人口收入低、流动性强特点决定他们大多居住在廉价的出租屋里,因此,加强房屋租赁市场对于流动人口来说意义重大。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出租屋的管理,对出租屋进行综合评估,建议由租赁管理机构订立多层次租金指导价,并将其作为纳税的依据,一方面确保有流动人口负担得起的住房,另一方面避免一些出租屋随意抬价和偷税逃税,侵害流动人口和国家的利益。另外,要严格控制私人出租屋加建扩建的现象,对居住质量不符合条件的私房严禁出租,保证流动人口基本的居住条件。

32、四、 逐步将流动人口纳入廉租房的分配对象根据目前的规定和各地的做法,廉租房的分配对象主要是具有城市户口的双困难户家庭,这种比较狭窄的范围规定,在廉租房体系的培育初期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转型,流动人口成为了新的一个不可忽略住房弱势群体,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群体将不断扩大。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流动人口纳入廉租房的分配对象应该成为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核心内容。在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上,政府必须处于主导地位,各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也要明确工作职责,将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纳入城市住房建设发展规划,建立覆盖面更广、更为合理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要从增加流动人口收入着手,提

33、高流动人口住房消费的同时扩大住房供给,多层次、多渠道地为流动人口提供适合他们的住房9。参考文献:1杨小波,吴庆书.城市生态学M.科学出版社,2006.2宋健,何蕾.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低效的原因和分析J.人口学刊,2008(5):15-17.3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J.社会学研究, 2002(3): 92-110.4蒋耒文,庞丽华,张志明.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 2005(4): 16-27.5张子珩.中国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 2005(2): 16-20.6段成荣,王莹.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 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6): 4-7.7雷敏,张子珩,杨莉.流动人口的居住状态与社会融合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4): 31-34.8林李月,朱宇.两栖状态下流动人口的居住状态及其制约因素以福建省为例J.人口研究, 2008(3): 48-56.9王瑞.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2):56-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