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年处理量为25509.6吨的水吸收氨气工艺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56699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年处理量为25509.6吨的水吸收氨气工艺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年处理量为25509.6吨的水吸收氨气工艺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年处理量为25509.6吨的水吸收氨气工艺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年处理量为25509.6吨的水吸收氨气工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年处理量为25509.6吨的水吸收氨气工艺设计.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化化 工工 原原 理理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题目题目 年处理量为年处理量为 25509.625509.6 吨的水吸收氨气吨的水吸收氨气 工艺设计工艺设计 教教 学学 院院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20102010 年年 6 6 月月 1515 日日 I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设计题目:处理量为 3000(m3/h)氨气的工艺设计;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 3300 (m3/h) ,其中含空气为 95,氨气为 5(体积分数) ,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 0.02(体积分数)

2、 ,采用清水进行吸收,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 1.5 倍。 (20C氨在水 中的溶解度系数为 H0.725kmol/m3.kPa) 2、工艺操作条件、工艺操作条件: (1)操作平均压力 常压 (2)操作温度 t=20 (3)每年生产时间:7200h。 (4)选用填料类型及规格自选。 3、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完成干燥器的工艺设计与计算,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绘制吸收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和吸收塔的工艺条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II 目录目录 摘摘 要要_1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_2 1.11.1 吸收技术概况吸收技术概况_2 1.21.2 吸收设备的发展吸收设备的发展_2 1.31.3

3、 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_2 1.3.1 吸收的应用概况_2 1.3.2 典型吸收过程_3 第二章第二章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_4 2.12.1 吸收剂的选择吸收剂的选择_4 2.22.2 吸收操作参数的选择吸收操作参数的选择_4 2.2.12.2.1 操作压力的选择操作压力的选择 _4 2.2.22.2.2 吸收温度的选择吸收温度的选择_4 2.32.3 填料的选择填料的选择_5 2.3.1 填料层 _5 2.3.2 填料种类的选择 _5 2.3.3 填料规格的选择 _5 2.3.42.3.4 填料材质的选择填料材质的选择_6 2 24 4 液体分布装置液体分布装置_8 2

4、.52.5 吸收剂再生方法的选择吸收剂再生方法的选择_9 第三章第三章 吸收塔的工艺计算吸收塔的工艺计算_10 3.13.1 基础物性数据基础物性数据_10 3.1.1 液相物性数据_10 3.1.2 气相物性数据_10 3.2物料衡算,确定塔顶、塔底的气液流量和组成 _10 3.33.3 塔径的计算塔径的计算_11 3.3.1 塔径的计算_11 3.3.2 泛点率校核_12 3.3.3 填料规格校核_12 3.3.4 液体喷淋密度校核_12 3.43.4 填料层高度计算填料层高度计算_13 3.4.1 传质单元高度计算_13 III 3.4.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_15 3.53.5 填料层压

5、降的计算填料层压降的计算_15 第四章第四章 塔附属设备工艺计算塔附属设备工艺计算_17 4.14.1 塔附属高度的计算塔附属高度的计算_17 4.24.2 液体初始分布器和再分布器的选择与计算液体初始分布器和再分布器的选择与计算_17 4.2.1 液体分布器 _17 4.2.2 液体再分布器 _18 4.2.3 塔底液体保持管高度 _18 4.34.3 其它附属塔内件的选择其它附属塔内件的选择_19 4.3.1 填料支撑装置 _19 4.3.2 填料压紧装置_20 4.3.3 气体的进出口装置 _20 4.3.4 液体的出口装置 _20 4.3.5 除沫装置 _21 4.44.4 吸收塔的流

6、体力学参数计算吸收塔的流体力学参数计算_21 4.4.1 吸收塔的压力降 _21 4.4.2 吸收塔的泛点率 _21 4.4.3 气体动能因子_22 4.54.5 其他附属设备的计算与选择其他附属设备的计算与选择_22 4.5.1 吸收塔的主要接管尺寸的计算 _22 4.5.2 离心泵的计算与选择 _23 结论结论_24 主要符号说明主要符号说明_25 结束语结束语_2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_28 0 摘摘 要要 填料塔洗涤吸收净化工艺不单应用在化工领域,在低浓度工业废气净化方面也能很好地 发挥作用。工程实践表明,合理的系统工艺和塔体设计,是保证净化效果的前提。 此设计是在各种版本教材和资料的基

7、础上、在吸收原理的支持下,由本人编辑设计而成 的,其中的各种物性数据全部来自于其他各种版本、各类于吸收有关的图书、教材之上,它 们仍保持着客观物质的特性。在选材和计算理论上,也有着与其它吸收设计相同的基本原理。 首先,在此设计中讲述了吸收技术的概况、发展以及应用,当今吸收技术的发展状况; 再讲述怎样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来确定吸收方案,如吸收剂的选择、吸收流程的选择、解吸 方法选择、设备类型选择、操作参数的选择等内容;在计算环节,先要集众家之所有-查出 所有相关的物性数据,由此计算出相应的理论结果,确定出理论上吸收的工程图。 关键词: 水 填料塔 吸收 氨气 低浓度 1 第一章 绪 论1 1 1.

8、11.1 吸收技术概况吸收技术概况 气体吸收过程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 各组分在特定的液体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 实际生产中,吸收过程所用的吸收剂常需回收利用,故一般来说,完整的吸收过程应包 括吸收和解吸两部分,因而在设计上应将两部分综合考虑,才能得到较为理想的设计结果。 作为吸收过程的工艺设计,其一般性问题是在给定混合气体处理量、混合气体组成、温度、 压力以及分离要求的条件下,完成以下工作: 1.根据给定的分离任务,确定吸收方案; 2.根据流程进行过程的物料和热量衡算,确定工艺参数; 3.依据物料及热量衡算进行过程的设备选型

9、或设备设计; 4.绘制工艺流程图及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 5.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 1.2.2 吸收设备的发展吸收设备的发展 对于吸收过程,能够完成分离任务的塔设备有多种,如何从众多的塔设备中选择合适类 型是进行工艺设计的首要任务。而进行这一项工作则需对吸收过程进行充分的研究后,并经 多方面对比方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一般而言,吸收用塔设备与精馏过程所需要的塔设备具有 相同的原则要求,用较小直径的塔设备完成规定的处理量,塔板或填料层阻力要小,具有良 好的传质性能,具有合适的操作弹性,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安装、操作和维修等。 但是吸收过程,一般具有液气比大的特点,因而更适用填料塔。此外,填料塔阻力

10、小, 效率高,有利于过程节能。所以对于吸收过程来说,以采用填料塔居多。近年来随着化工产 业的发展,大规模的吸收设备已经广泛用于实际生产当中。具有了很高的吸收效率,以及在 节能方面也日趋完善。填料塔的工艺设计内容是在明确了装置的处理量,操作温度及操作压 力及相应的相平衡关系的条件下,完成填料塔的工艺尺寸及其他塔内件设计。在今后的化学 工业的生产中,对吸收设备的要求及效率将会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日益完善的吸收设备会逐 渐应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中。 1.31.3 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1 1.3.1 吸收的应用概况 吸收操作广泛地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其在工业上的具体应用大致有以

11、下几种: 2 (1)原料气的净化。为出去原料气中所含的杂质,吸收可说是最常见的方法。就杂质的 浓度来说,多数很底,但因为危害大而仍要求高的净化率。例如用水或碱液脱除合成氨原料 气中的二氧化碳,用丙酮脱除裂解气中的乙炔等。 (2)有用组分的回收。如从合成氨厂的放空气中用水回收氨;从焦炉煤气中以洗油回收 粗苯(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蒸气和从某写干燥废气中回收有机溶剂蒸气等。 (3)某些产品的制取。将气体中需用的成分以指定的溶剂吸收出来,成为溶液态的产或 半成品。如制酸工业中从含盐酸、氮氧化物、三氧化硫的气体制取盐酸、硝酸、硫酸;在甲 醇|(乙醇)蒸气经氧化后,用水吸收以制成甲醛(乙醛)半成品等。

12、 (4)废气的治理。很多工业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及二氧化 氮) 、汞蒸气等有害成分虽然浓度一般很底,但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甚大而必须进行治理。这 类环境保护问题在我国已愈来愈受重视。选择适当的工艺和溶剂进行吸收,是废气治理中应 用教广的方法。 当然,以上目的有时也难于截然分开,如干燥废气中的有机溶剂,能回收下来就很有 价值,任其排放则会然大气。 1.3.21.3.2 典型吸收过程典型吸收过程 煤气脱苯为例:在炼焦及制取城市煤气的生产过程中,焦炉煤气内含有少量的苯、甲苯类 低碳氢化合物的蒸汽(约 35)应予以分离回收,所用的吸收溶剂为该工业生产过程中的 3 /mg 副产物,

13、即焦煤油的精制品称为洗油。 回收苯系物质的流程包括吸收和解吸两个大部分。含苯煤气在常温下由底部进入吸收塔, 洗油从塔顶淋入,塔内装有木栅等填充物。在煤气与洗油接触过程中,煤气中的苯蒸汽溶解 于洗油,使塔顶离去的煤气苯含量降至某允许值(0.5 f u u 以下公式为修正计算公式: 1.4 1 9.50.5 GG f u K aK a u 1.4 3 1 9.50.1917.6798.186/Kmolmh kpa 2.2 1 9.50.5 LL f u K aK a u 2.23 1 9.5 0.19123.46129.300/kmolm h kpa: : 14 则 (H 为溶解度系数) ; 1

14、11 G GL K a K aHK a = 1 11 8.1860.725 29.300 =5.909 3 /()Kmolmh kpa 由 OG YG VV H K aK aP = 2 130.402 7.679 101.3 0.785 0.6 =0.701m 3.4.23.4.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由 0.701 11.3217.936 OGOG ZHNm 取上下活动系数为 1.5 故 故取填料层高度为 10m. 1.51.5 7.9369.52Zm 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45 页表 5-16 散装填料分段高度推荐值查得: 塑料阶梯环 h/d815 max 6hm 取 h/d

15、=9 得 h=9 0.6=5.4m 故 填料层需要分为二段,分别高度为 5m。 3.53.5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填料层压降: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降采用 Eckert 关联图计算, 其中横坐标为: =0.0265 0.5 0.5 1.181 0.769 998.2 VL VL W W 15 查得 1 5-18 表 1 89 P m 纵坐标为 22 0.20.2 2.56989 11.181 1.004 9.81998.2 VP L L u g =0.094 查图得 3-2 Eckert 图 790/ P Pa m z 填料层压力降790 107.9()PkPa 16 第四章第四章

16、塔附属设备工艺计算塔附属设备工艺计算3 3 4.14.1 塔附属高度的计算塔附属高度的计算 取塔上部空间高度可取 1.5m,塔底液相停留时间按 5min 考虑,则塔釜所占空间高度为 1 2 5 60 151.349 18 0.805 0.60.785 3600 998.2 hm 考虑到气相接管所占的空间高度,底部空间高度可取 2.5m,所以塔的附属高度可以取 4.0m.填 料层在中间高度取 0.6m. 所以塔高为 4.0 100.614.6mH 4.24.2 液体初始分布器和再分布器的选择与计算液体初始分布器和再分布器的选择与计算 4.2.14.2.1 液体分布器液体分布器 液体分布器可分为初

17、始分布器和再分布器,初始分布器设置于填料塔内,用于将塔顶液 体均匀的分布在填料表面上,初始分布器的好坏对填料塔效率影响很大,分布器的设计不当, 液体预分布不均,填料层的有效湿面积减小而偏流现象和沟流现象增加,即使填料性能再好 也很难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因而液体分布器的设计十分重要。特别对于大直径低填料层的 填料塔,特别需要性能良好的液体分布器。 液体分布器的性能主要由分布器的布液点密度(即单位面积上的布液点数) ,各布液点均 匀性,各布液点上液相组成的均匀性决定,设计液体分布器主要是决定这些参数的结构尺寸。 对液体分布器的选型和设计,一般要求:液体分布要均匀;自由截面率要大;操作弹性大; 不易

18、堵塞,不易引起雾沫夹带及起泡等;可用多种材料制作,且操作安装方便,容易调整水 平。 液体分布器的种类较多,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多以液体流动的推动 力或按结构形式分。若按流动推动力可分为重力式和压力式,若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多孔型和 溢流型。其中,多孔型液体分布器又可分为:莲蓬式喷洒器、直管式多孔分布器、排管式多 孔型分布器和双排管式多孔型分布器等。溢流型液体分布器又可分为:溢流盘式液体分布器 和溢流槽式液体分布器。 根据本吸收的要求和物系的性质可选用重力型排管式液体分布器,布液孔数应依据所用 填料所需的质量分布要求决定,喷淋点密度应遵循填料的效率越高所需的喷淋点密度越大这 一规律。 分布点密

19、度计算: 按 Eckert 建议值,D750 时,喷淋点密度为 170 点m2,所以设计取喷淋点密度为 170 点m2。 总布液孔数 。 22 0.7851700.785 0.617048.04nD 17 取布液孔数为:48 点 布液计算: 由 43 151.394 18 L7.581 10/ 3600 998.2 s ms 取 =0.60 ,H=0.2 m 4 3 0 47.581 10 4.11 10 20.785 48 0.602 9.81 0.2 s L dm ng H 取 0 5dmm 由计算得,设计布液点数为 48 点,直径为 5 mm 4.2.24.2.2 液体再分布器液体再分布

20、器 液体在乱堆填料层内向下流动时,有一种逐渐向塔壁流动的趋势,即壁流现象。为提高 塔的传质效果,当填料层高度与塔径之比超过某一数值时,填料层需分段。为改善壁流造成 的液体分布不均,在各段填料层之间安设液体再分布器,以收集来自上一填料层来的液体, 为下一填料层提供均匀的液体分布。在填料层中每隔一定高度应设置一液体再分布器。 在通常情况下,一般将液体收集器与液体分布器同时使用,构成液体收集及再分布装置。 液体收集器的作用是将上层填料流下的液体收集,然后送至液体分布器进行液体再分布。 液体收集再分布器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液体收集器与液体再分布器 各自独立,分别承担液体收集和再分布的任

21、务。另一类是集液体收集和再分布功能于一体而 制成的液体收集和再分布器。 液体再分布器有与百叶窗式集液器配合使用的管式或槽盘式液体再分布器、多孔盘式再分 布器和截锥式液体再分布器。最简单的液体再分布装置为截锥式再分布器,其结构简单,安 装方便,一般多用于直径小于 0.6m 的填料塔中,以克服壁流作用对传质效率的影响。 由于此次设计填料层高度为 10m 需分段,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多孔盘式液体再分布器。为 防止上一填料层来的液体直接流入升气管,应于升气管上设盖帽。 4.2.34.2.3 塔底液体保持管高度塔底液体保持管高度 塔底液体保持管高度可以根据液体的流率及布液孔的直径选定。由化工单元过程及设 备

22、课程设计匡国柱 史启才编 北京化学工艺出版社 P277 式(6-65)可知: 塔底液位保持管高度与所需的布液孔直径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2 2 4 Vd nkgk 布液孔直径为 4mm,液体保持管高度为 =0.068m 4 22 47.581 10 22 9.81 0.785 48 0.0050.60 s L hg d nk 18 k 为孔流系数,其值由小孔液体流动雷诺数决定,在雷诺数大于 1000 的情况下,可取 0.60-0.62。液位高度的确定应和布液孔径协调设计,使各项参数均在一定范围。 对于重力式排管液体分布器,液位保持管的高度由液体最大流率下的最高液位决定,一 般取最高液位的 1.1

23、2-1.15 倍。 故液体保持管高度为 1.151.15 0.0680.07979hhmmm 4.34.3 其它附属塔内件的选择其它附属塔内件的选择 填料塔的内件主要有填料支承装置、填料压紧装置、液体分布装置、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 等,还有封头、管法兰、筒体等。合理地选择和设计塔内件,对保证填料塔的正常操作及优 良的传质性能十分重要。 4.3.14.3.1 填料支撑装置填料支撑装置 填料支承装置的作用是支承填料以及填料层内液体的重量,同时保证气液两相顺利通过。 支承若设计不当,填料塔的液泛可能首先发生在支承板上。为使气体能顺利通过,对于普通 填料塔,支承件上的流体通过的自由截面积为填料面的 50

24、%以上,且应大于填料的空隙率。此 外,应考虑到装上填料后要将支承板上的截面堵去一些,所以设计时应取尽可能大的自由截 面。自由截面太小,在操作中会产生拦液现象。增加压强降,降低效率,甚至形成液泛。由 于填料支承装置本身对塔内气液的流动状态也会产生影响,因此作为填料支承装置,除考虑 其对流体流动的影响外,一般情况下填料支承装置应满足如下要求: (1) 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支持填料及所持液体的重量(持液量) ,并考虑填料空隙中的持 液量,以及可能加于系统的压力波动,机械震动,温度波动等因素。 (2) 足够的开孔率(一般要大于填料的空隙率) ,以防止首先在支撑处发生液泛;为使气体 能顺利通过,对于普通

25、填料塔,支承件上的流体通过的自由截面积为填料面的 50%以上, 且应大于填料的空隙率。此外,应考虑到装上填料后要将支承板上的截面堵去一些, 所以设计时应取尽可能大的自由截面。自由截面太小,在操作中会产生拦液现象。增 加压强降,降低效率,甚至形成液泛。 (3) 结构上应有利于气液相的均匀分布,同时不至于产生较大的阻力(一般阻力不大于 20Pa) ; (4) 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安装和维修。 (5) 要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常用的填料支承装置有栅板形和驼峰形及各种具有气升管结构的支承板。 由设计条件,本次设计中选用栅板形支承板。 19 4.3.24.3.2 填料压紧装置填料压紧装置 为防止在上升气

26、流的作用下填料床层发生松动或跳动,保持操作中填料床层为一恒定的固 定床,从而必须保持均匀一致的空隙结构,使操作正常、稳定,故需在填料层上方设置填料 压紧装置。 填料压紧装置分为填料压板和床层限制板两大类。对于散装填料,可选用压紧网板,也 可选用压紧栅板,在其下方,根据填料的规格敷设一层金属网,并将其与压紧栅板固定;对 于规整填料,通常选用压紧栅板。设计中,为防止在填料压紧装置处压降过大甚至发生液泛, 要求填料压紧装置的自由截面积应大于 70。 填料压板自由放置于填料层上端,靠自身重量将填料压紧,它适用于陶瓷、石墨制成的 散装填料。它的作用是在高气速(高压降)和负荷突然波动时,阻止填料产生相对运

27、动,从 而避免填料松动、破损。由于填料易碎,当碎屑淤积在床层填料的空隙间,使填料层的空隙 率下降时,填料压板可随填料层一起下落,紧紧压住填料而不会形成填料的松动、降低填料 塔的生产能力及分离效率。 床层限制板用于金属散装填料、塑料散装填料及所有规整填料。它的作用是防止高气速 高压降或塔的操作突然波动时填料向上移动而造成填料层出现空洞,使传质效率下降。由于 金属及塑料填料不易破碎,且有弹性,在装填正确时不会使填料下沉,故床层限制板要固定 在塔壁上。 为了便于安装和检修,填料压紧装置不能与塔壁采用连续固定方式,对于小塔可用螺钉 固定于塔壁,而大塔则用支耳固定。 本次设计的填料塔采用押金网板,设置自

28、由截面积为 85%。采用支耳固定。 4.3.34.3.3 气体的进出口装置气体的进出口装置 填料塔的气体进口装置尽量使气体分散均匀,同时还能防止塔内下流的液体流入气体管路 中。常用的办法是使进气管伸至塔的中心线位置,管端为向下的 45o切口或向下的缺口。这样 气体从切口或缺口处折转向上。由于这种进气管不能使气体分布均匀,所以只能用于直径在 500以下的塔中。对于直径较大的塔,进气管的末端为向下的喇叭口,对于直径更大的塔, 则应采取气体均布措施。 气体的出口装置既要保证气流畅通,又要能除去被气体夹带的液体液雾。目前常用的除雾 装置有折板除雾器和丝网除雾器。折板除雾器,这种装置较简单,除雾效果较好

29、。丝网除雾 器,这种装置效率高,可除去直径大于 5um 的液滴。 4.3.44.3.4 液体的出口装置液体的出口装置 填料塔的出口装置既能使液体通畅引(排)出外,还要保证形成对塔内气体的液封,并能 防止液体夹带气体。常用的液体出口装置可采用水封。本设计中塔内外压差较大时,可采用 20 倒 U 形管密封装置。 4.3.54.3.5 除沫装置除沫装置 由于气体在塔顶离开填料塔时,带有大量的液沫和雾滴,为回收这部分液相,经常需要在顶设置除沫 器。常用的除沫器有以下几种:折流板式除沫器,它是一种利用惯性使液滴得以分离的装置,一般在小塔 中使用。旋流板式除沫器,由几块固定的旋流板片组成,气体通过时,产生

30、旋转运动,造成一个离心力场, 液滴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塔壁运动实现了气液分离。适用于大塔径净化要求高的场合。丝网除沫器,它由 金属丝卷成高度为 100-150 的盘状使用。安装方式多种多样,气体通过除雾沫器的压强降约为 120-250Kp, 丝网除沫器的直径由气体通过丝网的最大气速决定。 根据本吸收特点及要求,本吸收操作选用金属丝网除沫器。 4.44.4 吸收塔的流体力学参数计算吸收塔的流体力学参数计算 吸收塔的流体力学参数主要包括气体通过填料塔的压力降、泛点率、气体动能因子等,此 外,还应了解塔内液体和气体的分布状况。 4.4.1 吸收塔的压力降吸收塔的压力降 由 4.5.2 离心泵的选择计算

31、 全塔压降 12 7900 145.5572.778118.32()ppppppa 4.4.24.4.2 吸收塔的泛点率吸收塔的泛点率 填料塔的泛点率是指塔内操作气速与泛点气速的比值。操作气速是指操作条件的空塔气 速,泛点气速采用贝恩霍根关系式计算。尽管近年来,有些研究者认为填料塔在泛点附近 操作时,仍具有较高的传质效率,但由于泛点附近流体力学性能的不稳定性,一般较难稳定 操作,故一般要求泛点在之内,而对于易起泡的物系可低至。50%85%:40% 吸收塔操作气速为 2.949m/s ,泛点气速为 4.267m/s 所以泛点率为 2.949 0.691 4.267 f 对于散装填料,其泛点率的经

32、验值为:=0.50.85 所以符合。 f u u 21 4.4.34.4.3 气体动能因子气体动能因子 气体动能因子是操作气速与气相密度平方根的乘积,简称 F 因子,其定义为 V Fu 故吸收塔内气体动能因子为 气能因子在常用的范围内。 0.5 3 2.9491.1813.205/ v Fum s kg m 从以上的各项指标分析,该吸收塔的设计合理,可以满足吸收操作的工艺要求。 4.54.5 其他附属其他附属设备的计算与选择设备的计算与选择4 4.5.14.5.1 吸收塔的主要接管尺寸的计算吸收塔的主要接管尺寸的计算 1、气体进料管 由于常压下塔气体进出口管气速可取 1020,故若取气体进出口

33、流速近似为/m s 16m/s,则由公式可求得气体进出口内径为 2 4 V qd u 43000/3600 257.58 0.785 16 V q dmm u 采用直管进料,由化工原理第三版 王志魁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P381 查得 选择热轧无缝钢管,则2736.5mmmm (在符合范围内) 22 43000/3600 15.70/ 0.785 (0.2730.0065 2) V q um s d 气体进出口压降: 进口: 22 1 11 1.181 15.70145.55 22 puPa 出口: 22 2 11 0.50.51.181 15.7072.77 22 puPa 2、液体进料管 由

34、于常压下塔液体进出口管速可取,故若取液体进出口流速近似为 2.6m/s,则13/m s: 由公式可求得液体进出口内径为 2 4 V qd u 49640.064 0.036 998.2 3600 0.785 2.6 V q dm u 采用直管进料,由化工原理第三版 王志魁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P381 查得 22 选择热轧无缝钢管,则422.5mmmm (在符合范围内) 22 49640.064/(998.2 3600) 2.50/ 0.785 (0.0420.0025 2) V q um s d 4.5.24.5.2 离心泵的计算与选择离心泵的计算与选择 计算过程如下: 管内液体流速: 2.5

35、0/um s 则雷诺数 5 4 0.037 2.50 998.2 9.20 10 1.004 10 e L du R 0.25 0.31640.0102 e R 局部阻力损失:三个标准截止阀全开 ; 1 3 6.419.2 三个标准 90弯头 ; 2 3 0.752.25 管路总压头损失 2 2 () 2 122.50 (0.010221.45)7.90 0.0372 9.81 f lu H dg m 填料塔压降: 12 7900 145.5572.778118.32()ppppppa 其它阻力压降较小可忽略。 扬程 8118.32 107.1017.91 998.2 9.81 ef P HzHm g : : 流量 2 151.349 18 2.73/ 998.2 L L W Qmh 查 王志魁 编化工原理P382 附表二十二 ,选型号 IS50-32-250 泵合适,该泵扬程 20.5 米,流量 3.75 立方米/小时,转速 1450 转/分钟。 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