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卡片-铁塔.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65092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卡片-铁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工艺卡片-铁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工艺卡片-铁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艺卡片-铁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卡片-铁塔.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放 样1 构件或零件放样,应以设计图纸确定的基准为依据。2 放样和样板允许偏差按表1规定。表1 放样和样板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值平行线距离和分段尺寸0.5mm对角线差 1.0mm宽度、长度0.5mm孔距0.5mm加工样板的角度203 放样时可通过适当调整爬梯孔位,避免馈线杆与爬梯支撑干涉。4 放样时应注意是否存在平台构件与塔体构件干涉问题,如存在干涉问题不能解决时,应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5 放样时应考虑封闭构件或由于流锌不畅对热镀锌质量有影响的构件,在适当位置开工艺孔。切 断1 钢材切断后,其断口上不得有裂纹和超过1.0mm之缺棱,切断处切割平面度为0.05t(t为厚度)且不大于2.0mm,

2、割纹深度不大于0.3mm,局部缺口深度允许偏差1.0mm。2 切断的允许偏差按表1规定。3、标识(1) 零件应按工程代号(必要时)、塔型、零件号的顺序,以钢字模压印作标识。(2) 标识的钢印应排列整齐,字形不得有缺陷。字体高度为8mm18mm,钢印深度0.5mm1.0mm。钢印附近的钢材表面不得产生凹凸面缺陷,并不得在边缘有裂纹或缺口。表1 切断的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序号项目允许偏差示意图1长度L或宽度B2.02切断面垂直度Pt/8且不大于3.03角钢端部垂直度P3b/100且不大于3.04钢管端部垂直度Pd3772.5(3) 焊接部件的钢印不得被覆盖。(4) 对于不宜直接用钢字模压印作标识的

3、构件,应采用其它方法作标识。制 弯1 通信铁塔横隔面图中未注明零部件需开合角或制弯时,应保证横杆与隔面构件间的安装夹角不大于。大于时,相应构件应开合角或制弯。2 塔靴斜杆连接板与斜杆安装理论间隙大于3mm时,应根据塔靴具体结构,在组焊时使两斜杆连接板成90角;或采取斜杆连接板制弯,保证两斜杆连接板成90角。3 其它需制弯的零部件由放样依据图纸确定。4 零件制弯后,其边缘应圆滑过渡,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折皱、凹面和损伤,划痕深度不应大于0.5mm。5 制弯允许偏差按表规定。表 制弯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序号项目允许偏差示意图1曲点(线)位移S2.0序号项目允许偏差示意图2制弯钢板5L/1000接头角钢,

4、不论肢宽大小1.5 L/1000非接头角钢b507 L/100050b1005 L/1000100b2003 L/1000注:零件制弯后,角钢边厚最薄处不得小于原厚度的70。注:b为角钢肢宽。制 孔1 制孔一般采用冲孔或钻孔。制孔表面大于0.3mm的毛刺应清除。冲孔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凹面缺陷。2 制孔的允许偏差按表规定。表 制孔的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示 意 图1孔径非镀锌件D+0.80镀锌件D+0.5-0.2D1D0.12t2圆度DmD1.23孔垂直度S0.03t且2.04准距a1a2多排孔0.7接头处0.7其它1.05排间距离S1.0 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示 意 图6同组内不相

5、邻两孔距离S10.7同组内相邻两孔距离S20.5相邻组两孔距离S31.0不相邻组两孔距离S41.57端边距端距和边距Sd1.5切角边距Sg1.5注1:序号 1、2 偏差不允许同时存在。注2:冲制孔的位置测量应在其小径所在平面进行。5.3 不合格的螺栓孔必须经设计同意后才可扩钻或焊补后重新钻孔。扩钻后的孔径不得大于原设计孔径的2.0mm;补孔应用与母材材质相同的焊条补焊,严禁用钢块填塞。每组孔中焊补重新钻孔的数量不得超过20。处理后均应做出记录。清根、铲背和开坡口1 清根、铲背和开坡口一般采用刨削或铣削加工,加工面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25m。2 清根、铲背和开坡口的允许偏差按表规定。表:清根、

6、铲背和开坡口的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示 意 图1清根t10+0.8-0.41016+2.0-0.62铲背圆弧半径R1+2.00角钢铲背也可铲成直线,两侧圆弧半径r+2.003开坡口开角5钝边C1.0材料拼接1 设计允许拼接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且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拼接达到与母材等强度。2 当设计未作规定时,对于爬梯、走线架主柱长度大于6m,允许材料拼接且每根材料只许拼接一处,焊接处必须熔透,且应做探伤检查(拼接接头不应在同一断面)。通信铁塔其他部位构件不允许材料拼接。焊接件组装1 组装前,连接表面及沿焊缝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和油污等必须清除干净。2 组装应在

7、工作台上进行,并由胎板等辅助装置控制构件的尺寸、位置精度。3 组装点焊所用的焊接材料的型号应与后续焊接的焊接材料相同;焊点高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高度的2/3,当焊缝高度大于12mm时,焊点高度不得超过设计焊缝高度的1/2;点焊应牢固;当定位装置拆除后组件不应产生变形。4 焊接件组装允许偏差按表规定。表 装配的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示 意 图1重心Z0主材2.0腹材2.52端距Sd3.03无孔节点板位移e3.O4跨焊缝的相邻两孔间距离 S1.05搭接构件同心孔中心相对偏差kl.06搭接间隙mb501.0b502.0 续表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示 意 图7T接板倾斜距离有 孔2.0无 孔

8、5.0T接板位移S有 孔1.O无 孔5.08法兰面对轴线倾斜1.5焊 接1 焊条、焊丝、焊剂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焊条、焊丝、焊剂在使用前应按其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2 焊工必须持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相应的上岗资格证书。3 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检验,超声波不能对缺陷做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1345或GB3323的规定。4 影响镀锌质量的焊缝缺陷应进行修磨或补焊,且补焊的焊缝应与原焊缝保持圆滑过渡。5 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

9、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与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6 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按表1规定。设计未注明的焊缝质量等级按三级焊缝质量检验。表1 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焊缝质量分级一级二级内部缺陷超生波探伤评定等级检验等级B级B级探伤比例100%20%内部缺陷射线探伤评定等级检验等级AB级AB级探伤比例100%20%注: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7 一级、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按表 2规定。表2 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单位为毫米 项目允 许 偏 差焊缝质量等

10、级一级二级三级缺陷类型未焊满(指不足设计要求) 不允许0.2+0.02t且1.00.2+0.04t且2.0 每 100.0 焊缝内缺陷总长小于或等于 25.0根部收缩不允许0.2+0.02t且1.0 0.2+0.04t 且2.0长度不限缺陷类型咬边不允许0.05t且0.5;连续长度10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全长0.1t且1.0,长度不限裂纹不 允 许弧坑裂纹不允许允许存在个别长5.0 的弧坑裂纹电弧擦伤不允许允许存在个别电弧擦伤飞溅清除干净 接头不良不允许缺口深度0.05t 且0.5缺口深度0.1t且1.0每米焊缝不得超过1处焊瘤不 允 许表面夹渣不允许深0.2t长0.5t且2

11、0.0表面气孔不允许每 50.0 焊缝内允许直径0.4t且3.0气孔2个;孔距6 倍孔径注: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8 对接焊缝及完全熔透组合焊缝尺寸允许偏差按表3规定。 表3 对接焊缝及完全熔透组合焊缝尺寸允许偏 单位为毫米序号项目允许偏差图例1对接焊缝余高C一级、二级三级B20:03.0B20:04.0B20:04.0B20:05.02对接焊缝错边dd0.15t且2.09 部分焊透组合焊缝和角焊缝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按表4规定。表4 部分焊透组合焊缝和角焊缝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序号项目允许偏差图例1焊脚尺寸hfhf6:01.5hf6:03.02角焊缝余高Chf6:01.5hf6:03.0

12、矫 正矫正的允许偏差按表1规定。表1 矫正的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示 意 图1角钢顶端直角90352型钢及钢板平面内挠曲b801.3L/1000b80L/10003焊接构件平面内挠曲接点间主材1.3L/1000腹材1.5L/1000整个平面L/1000镀 锌热浸镀锌工件的锌层质量要求:1外观:镀锌层表面应连续完整,并具有实用性光滑,不得有过酸洗、毛刺、结瘤、锐点、残留锌渣锌灰等缺陷。漏镀总面积不应超过每个镀件总面积的0.5%,每个漏镀面的面积不应超过10cm,所有漏镀面必须进行修复。若漏镀面积较大,镀件应返镀。修复的方法可以采用热喷涂锌或者涂富锌涂层进行修复,修复层的厚度应比镀

13、锌层要求的最小厚度厚30m以上。热浸镀锌件的颜色一般呈灰色及暗灰色,或灰色与暗灰色相间。对于储运或使用过一段时间的镀锌件,有些镀锌件表面会出现储运斑点或白锈,这种储运斑点或白锈大多为碱性碳酸锌、氢氧化锌、氧化锌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这是储运和使用中高温潮湿的环境造成的,与镀锌质量无关。采用表面钝化工艺可阻滞储运斑点或白锈的生成。2 通信铁塔结构件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附着量见表1表1 结构件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附着量镀件厚度tmm最小平均厚度m最小平均附着量g/mt5866102t5654603 标准件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附着量见表2(离心处理时)表2 标准件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附着量公称直径mm最小平均

14、厚度m最小平均附着量g/m20553901020453191025177注:进行过二次攻丝的内螺纹部分,镀锌层厚度不作要求。4 镀锌层厚度的测量宜采用磁性涂层测厚仪测量,测量时,测量点应均匀分布,离边缘距离不小于10mm,测量点数目按下列规定选择:a) 角钢试样每面3处各1点,4面共12点。b) 钢板试样每面6处各1点,2面共12点。c) 其它试样每个基本测量面内各测量6次,且基准测量面不应小于0.001m,主要表面小于0.001m的构件,应选取足够数量的构件构成一个基本测量面,使基本测量面不小于0.001m。测量结果按各测量点所测得的数值以算术平均值计算。附着量可根据测量到的厚度通过计算得到。如果对测量结果存在疑义,以溶解称重试验方法测量锌层附着量为准。5 镀锌层均匀性:镀锌层应均匀,作硫酸铜试验,耐浸蚀次数不少于4次。6 镀锌层附着性:镀锌层应形成均匀的合金层,确保与金属基体结合牢固,应保证在无外力作用下没有剥落或起皮现象,经落锤试验镀锌层不凸起、不剥离。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