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课我们的理想和责任(一).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70501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9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0课我们的理想和责任(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50课我们的理想和责任(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50课我们的理想和责任(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50课我们的理想和责任(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0课我们的理想和责任(一).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50课 我们的理想 和责任(一),基础盘点 考点自清,【考试要求】 考点39: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a 【考点分析】 本课时复习,学生要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什么、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是什么,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如何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知识梳理,1. 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人民生活水平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第一步:达到温饱水平; 第二步: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达到富裕水平。 (2)现阶段的小康水平总体小康,

2、(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原因) 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 会。 在中国,崇尚和谐更是一种浑厚、深沉的文化,扎根于民 族精神之中。 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和共同心愿。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含义、内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 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作,需 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当前,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积极解 决好教育、就业、

3、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人 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只要我们既着 眼长远,有立足当前,人人负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做贡 献,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能变为现实。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青少年的做法。 我们要增强主人翁意识,通过参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团队等工作,积极参与城乡经济发展、社会 建设和管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自己 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建设出 一份力,添一份彩。,网络构建,我国现代化进程,基础自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4、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这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 ) A. 共同理想 B. 最高理想 C. 物质追求 D. 精神追求,A,2.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赴美留学时立志要写出一篇实验物理论文, 但由于动手能力不强,后来转向理论物理研究,并获得诺贝尔 物理学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要对人生发展作出规划 B. 要坚定不移地为理想奋斗 C. 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具体理想 D. 要不断改变自己的人生选择和道路 3. 下列有关全面小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我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目标中的第一步 B. 它是低水平的

5、、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C. 它是总体的、初步的小康 D. 它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 康的统一,C,D,4. 2010年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上述统计数据说明某市( ) 改革开放取得了新的成就 已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目前实现的小康还不平衡 人民当家作主形式不断完善 A. B. C. D. ,B,5. 2010年10月9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决定开展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联动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的“六城联创”活动,这说明( ) 我国目前的工作重心是环境治理问题 六城联创有利于实现可持

6、续发展 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 B. C. D. ,D,二、非选择题 (10分) 6.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一直在寻梦、追梦。 (1)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什么措施实现了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 的梦想?20世纪70年代末,为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进 行了什么改革?(2分) 答案: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2)解决温饱,实现小康,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美好向往。据“相 关链接”概括我国小康梦的实现情况。(3分) 答案:我国现在已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分),【相关链接】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3)2010年十一届全国

7、人大常委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要 求按城乡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倍受争议的农民1/4选举权将 成为历史。我们该怎样行使好法律赋予我们的民主权利?(2分) 答案: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增强自己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2分) (4)梦无止境,有梦想就会有追求。现阶段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 什么?(3分) 答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分),解题指导 讲练互动,【例1】 (2011福建晋江)当前,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B. 建设和谐社会 C.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实现共产主义

8、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段目标的认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目标也是初级阶段的最终目标,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建设和谐社会”和其他选项在目标范畴上是不一样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共同理想”奋斗目标的一项指标。所以最佳答案是C。 答案 C,【例2】 (2011山东菏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9748元人民币,但仍排在世界第100位左右,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百姓生活水平仍待提高。这表明(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

9、合国力不断增强,现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我国现在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A. B. C. D. ,分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对现阶段小康生活水平的认识。从背景材料理解来看,我国在总体经济水平有所成果,但人均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现阶段的生活水平还只有达到总体小康。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实现了两次历史性跨越,达到小康生活水平。选项中说法比较片面,选项的发展目标还未达到,所以选B。做此类题目,应在理解材料的同时,要对选项进行分析。 答案:B,【例3】 (2010浙江台州) 重视民生保

10、障 维护社会稳定 材料一:国家确定307种基本药物实行零差价:零售价就是出厂 价,这大大地减轻了患者的医药费负担。 材料二: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的九年义务教育主要发展目标(见下表),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药品零差价是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哪些目标?(2分) (2)纲要有利于进一步保障我国公民的什么权利?(1分) 为实现上表中的发展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公民应尽哪些 义务?(2分) (3)党和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农村民生问题,请举一例并谈谈 其意义。(4分),分析:此题主题应是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材料中以“307种基本药物实行零差价”和“今后十年国家中长

11、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作为背景材料,从材料分析来看,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重视“看病贵”“就学难”的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考查学生和谐社会的含义、受教育权、以及民生工程的社会现象。本题可以从问题入手,“哪些目标”至少两个以上,再结合分值,可以肯定答案是两点;第二个问题,权利是一个并与教育有关的,公民应尽义务可以结合分值答两点;第三问,答案是与“农村”有关的,并要打出这一措施的实践意义。基本要答出积极向上意思,要用“有利于”“促进”“加强”等词。,答案:(1)公平正义、安定有序。(2分) (2)受教育权。(1分)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履行接受规定年限 的义务教育的义务。(2分) (3)如:家电下乡,减轻

12、农民的生活负担,有利于实现共同富 裕,有利于社会稳定等等。(4分),即学即练,1. 近年来,不少大学生应聘到农村当“村官”,这表明( ) A. 只有到农村走艰苦创业之路,才能真正成才 B. 到农村去是当代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C. 当代青年要把个人志向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 D. 只有农村能为当代青年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C,2. 2009年国家对农民的补贴将比去年增加171亿元,还计划 在未来三年里投资8500亿元用于城乡医疗改革。这样做有 利于( ) 建设和谐社会 彻底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实现共同 富裕 早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A. B. C. D. ,C,3. 【重视民生问题 构建和谐社

13、会】 2010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处处强调民生,处处体现民意,关注民主成为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亮点。温总理在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1)你认为当前特别值得关注的民生问题有哪些?(2分)破解这 些难题的途径有哪些?(4分) 答案:就业问题、上学问题、住房问题、食品安全、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或答环境问题、安全问题。(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两点以上即可得2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挥政府

14、的职能;坚持对外开放;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等。(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两点以上即可得4分),(2)近年来,国家为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有哪些?(4分) 答案: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贫困生进行补助等。(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两点以上即可得2分,若学生答出具体方面的措施也可给分,如教育方面、医疗方面、住房方面。),(3)温总理在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 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你是怎样理 解的?(4分) 答案:说明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

15、民服务;中国政府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国是一个法制社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正义等。(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种观点以上即可得2分),跟踪训练 素能提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我国( ) A. 未来十二年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B. 未来五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宏伟蓝图 D. 共同理想实现后的美好蓝图,B,2. 发展未有穷时。帮助1.5亿人口脱贫致富,

16、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的根本举措是( ) A. 缩小城乡差距,协调人们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B. 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C. 完善分配制度,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D,3. 上海世博会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以中国汉字“世”字为创意原 形(右图),既寓意美满幸福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 我、他”的人类社会。可见,会徽隐含着( ) 人民安居乐业的憧憬 和谐社会的思想 共同富裕的原 则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A. B. C. D. ,A,4.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修改后的选举法规定,我国城乡居民按相同

17、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首次实现了“同票同权”。我国城乡居民选举实行“同票同权”,其意义主要在于( ) A.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 有利于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 有利于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D. 能根本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A,5. 下表是2010年我国财政预算报告中的“民生帐单”。,这一“民生帐单”体现了我国( ) A. 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B. 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 C. 民生问题已完全解决 D. 人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D,6.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

18、是 _的小康。( ) 低水平 不全面 发达 发展很不平衡 A. B. C. D. 7.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努力实现国民收入增长和经济 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 入明显增加,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 高。这有利于( ) 更好地实现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维护社会公平 实现全 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 B. C. D. ,D,D,8. 下表反映了某市张强一家出行方式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 因有( ),该市经济的发展 该市居民收入的增加 全面小康的 实现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A. B. C. D. ,C,二、非选择题(共24

19、分) 9.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某班开展了以“迎接十二五, 共创幸福生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共同完成 下列内容。(14分) 【“十一五”创辉煌】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十一五”都将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五年。这五年,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增强。 (1)请举出一个“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具体事例。(1分) 答案:菜篮子更加丰富了、住房更加宽敞了、存款越来越多了(一个例子即可得1分),(2)“十一五”时期各项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简要回答这一精神的作用。(2分) 答案:伟大

20、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或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十二五”谋新篇】 “十二五”规划被冠以“民富五年”之称。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不仅是中国发展的新目标,也是亿万中国人的新愿景。 (3)保障和改善民生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材料中“新目标”和“新 愿景”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写出其中两项具 体内容。(4分) 答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

21、然和谐相处。,“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今后五年,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4)为什么“十二五”规划要强调“深化改革开放”?(2分) 答案: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分)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社会将是一番怎样景象?(5分) 答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各方面制度更加

22、完善;对外更加开放)(或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0. 为了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的成就,小明同学制作了一张 手抄报,但有些内容不完整。请你将它补充完整。(10分),答案:成就篇:社会主义(1分)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分)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分)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等(1分)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分) 展望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分)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对外更加开放(1分)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践行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网上搜索等(1分) 树立远大的理想,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创新能力;积极锻炼身体,不断提高身体素质(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