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78198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原创)A商埠(b) 歆(xn)享 亘(gng)古及今 不落窠(k)臼B花蕾(li) 罹(l)难 荦(1u)荦大端 苇(wi)编三绝C盥(gun)沐 戕(qing)害 畏葸(x)不前 纵横捭(bi)阖D粮囤(dn) 栽脏(zng) 联袂(mi)演出 喁(y)喁私语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原创 ) A.部暑 老态

2、龙钟 幅员 以逸代劳 B.纹身 揠旗息鼓 妥胁 凤毛麟角 C.渲泄 恪守不逾 渡假 山青水秀 D.歉收 不容置疑 寒喧 计日程功 3、下列句中“而”的所表示的关系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序八州而朝同列。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C.弃甲曳兵而走 D. 顺风而呼4.对下面修辞手法判断正确一项是(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主人下马客在船A比喻借代对偶互文B对比借代比喻互文C比喻比喻借代 对比D比喻借代对偶对比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原创)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因为长句 C曲终收拨当心画

3、D潦倒新停浊酒杯6.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B.凝绝不通声暂歇 如听仙乐耳暂明C 轻拢慢捻抹复挑 商人重利轻别离D凡一百一十六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7、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是谁创造了历史,这个问题是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B.我们中学生应该懂得勤俭节约,要尽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浪费。 C.大家就工资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D.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予以严厉打击。8、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原创 张海霞)A散文的语言,从表面看来,自然朴素,浑然天成,而

4、仔细考察,就不难发现其苦心经营的妙笔。B不事渲染,却画面宛然;不求节律韵调,而自有一番动人的情韵跃动在字里行间。C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校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D、学习,不能一曝十寒,短期的努力不会让成绩一劳永逸。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A刘老根播出后,深受观众喜爱,赵本山决定狗尾续貂,拍摄续集。 B两个怄气的同学摒弃前嫌,他们说:“让我们握手言和,从此结为秦晋之好。” C贺鹏同学近来进步很大,和以前判若两人了。 D我们一家相敬如宾,其乐融融。 10、下列文学常识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中国四大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分别是:

5、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承恩的西游记。B.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文集野草以及多部杂文集。C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王维等。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是他的代表作。二、文段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一)社科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做1112题 用生命物质回报母亲一位18岁的残疾女孩一直被母亲照料着。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她,问她有什么

6、心愿,她说:“我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可惜永远实现不了,可是我依然想说出来我想做我妈妈的妈妈。”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这样的话,我也就可以有机会有能力,像母亲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好好照顾妈妈,就像妈妈照顾我一样。”这是一个感人的但也实现不了的愿望,但女孩不必为此而遗憾,因为医学证明,母亲在养育了你的同时,你也就在免疫和战胜疾病方面悄悄地回报母亲了。早在1996年,美国波士顿的塔夫茨大学医学院的戴安娜W比安奇就发现,即使在胎儿离开母亲后多年,其干细胞也还长期地留存于母亲的血液中。这是什么原因呢?是胎儿对母亲依恋之深,还是另有原因?后来的研究发现,如果母亲越体弱多病,胎儿的干细胞就越多。他们是在帮助母亲吗

7、?经过多年的研究后,现在可以说是了。胎儿把干细胞留在母体内是为了有一天能非常自然地帮助和回报母亲,主要是帮助母亲战胜疾病。美国的比安奇等研究人员获取了养育了男孩的患病母亲的疾病样本,确认这样的样本查出了Y染色体(只有男性胎儿才有),并分离出了胎儿的细胞。这就说明任何母体内的男性细胞都是来自其儿子。同时又确认了这样的男性细胞是从母亲血液中迁移到母亲患病部位的,而且在病变部位形成了新的健康组织,包括胸腺、肝脏、和子宫颈等部位。这表明胎儿干细胞在修复这些病变组织和治愈疾病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新的研究发现,胎儿回报母亲最令人吃惊的是其干细胞可以穿过母体的血脑屏障。所谓血脑屏障是大脑毛细血管与神经细胞交

8、换物质的地点,一般情况下很多物质难以通过大脑的毛细血管壁而进入大脑,但是胎儿的干细胞却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一旦进入大脑后,这些胎儿干细胞就可以分化成长为成熟的各种脑细胞。比如,胎儿干细胞可以成为成熟的神经细胞,在大脑中传递信息或把信息传递到全身。还有的胎儿干细胞可以发育成大脑中的胶质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等),它们起到支持、营养和修复神经细胞的作用,神经胶质细胞还参与血脑屏障的形成。因此,母体内胎儿干细胞将成为治疗母亲老年痴呆的重要基础。只是,迄今在母亲血液和其他器官中发现的胎儿干细胞数量还比较少,而未来的研究就是要发现到底有多少胎儿干细胞能进入母亲的

9、大脑和其他器官,怎样发现和挖掘它们的潜能,并促使它们在病变部位迅速生长为同一类型的细胞。所以,母爱如山,母恩难以报答,但是作为自然规律,儿女总会以不同的方式回报母亲,比如把自己的干细胞存到母体内。因此养育孩子并不仅仅只有投入和付出,还有孩子的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讲,做母亲总是值得的。11.文章最后一段说:“做母亲总是值得的”作者这样说的依据表述最准确的一项( )A胎儿会把细胞留在母体内,帮助母亲战胜疾病,增强免疫力。B.母亲养育孩子并不仅仅只有投入和付出,还有孩子的回报。C母爱如山,母亲养育孩子主要是出于爱和责任,并不希求孩子的回报。D母亲把孩子养育成人后,孩子也会用同等的爱回报母亲。12.对胎

10、儿可以用自己的干细胞回报母亲的原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母亲越体弱多病,胎儿的干细胞就越多。B.胎儿干细胞留存在母亲的身体中,说明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同时,也是为了有一天帮助母亲战胜疾病C.胎儿的干细胞可以穿过母亲的血脑屏障。D.胎儿的干细胞留在母亲的血液中,一旦母亲的哪个部位发生病变,这些干细胞就会迁移到患病部位,并在病变部位形成新的健康组织。(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16题。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

11、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时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翼、杨修等为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 ,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建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

12、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三国志魏书十九陈思王传)【注】注:“倩”同“请”驰道:也称御道,专供天子行车之道。司马门:即宫门,每门有司马主管。13下列两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属:写作 B.故遂定为嗣 嗣:继承人(立为太子) C.每进见难问 难:困难 D.而丁仪、杨修为之羽翼 羽翼:助手、辅助的人 1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张海霞 原创)A.(1)特见宠爱 (2)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B.(1)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2)几为太子者数矣 C.(1)舆马服饰不尚华丽 (2)礼尚往来D.(1)以修颇有才策,于是以罪诛

13、修 (2)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15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太祖甚异之 植既以才见异文帝御之以术 宫人左右,并为之说A两个“异”字意思相同,两个“之”字指代对象相同。B两个“异”字意思不同,两个“之”字指代对象不同。C两个“异”字意思不同,两个“之”字指代对象相同。D两个“异”字意思相同,两个“之”字指代对象不同。第卷(非选择题,共120分)三、文言句子翻译(18分)16把下面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4分)译: (2)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2分)译: 17、课内文言文翻译:(共12 分)(

14、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4分)译: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4分)译: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译: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共14分)红山楂 矫友田校园的西北角儿,有一小片山楂林。那是多年以前,一些毕业前的学生栽种的。到了秋天,那些山楂树上,就挂满了绿色的“弹珠”。渐渐地,那些绿色的小果儿,开始泛出红晕,像女孩羞涩的面孔,躲在叶丛中,注视着一些青春朝气的身影一些淘气的同学,在山楂果儿还未熟透的时候,便会偷偷采摘一把,然后带到教室里,像儿时弹

15、琉璃球一样弹着玩。即使那些喜欢吃零食的女生,也不屑将它们塞入口中;因为她们的口袋里,从来就不缺口香糖、话梅果儿。偶尔,她们只是相互恶作剧地将那些酸得发涩的山楂果儿咬碎,而后,将它们吐掉他的性格有些孤僻。总是喜欢独自到那片山楂林旁,静静地思考,或者阅读。每次,见到滚落在教室墙角的山楂果儿,他就会弯腰拾起,并将它们保存起来。尽管学校总务处的负责人,早已在山楂林旁竖上了“切勿采摘”的牌子,但是那些喜欢恶作剧的学生,仍会趁着晚自习的时候,悄悄下楼去采摘一天,他们的班主任带着一份通知书走进教室,她是一位身材胖胖,面容温善的中年教师。通知书的内容,是安排他们班在下午的时候,将那一片山楂林砍掉。听了之后,他

16、蓦地站了起来,不解地问:“张老师,为什么要砍掉那些山楂树呢?”他莽撞的举动,令同学们感到有些惊讶。而张老师并没有生气,她只是温和地一笑,解释道:“因为经常有一些不自觉的同学,去采摘山楂果儿,并扔得到处都是,校领导对此很恼火”下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拥向那一小片山楂林,惟有他呆在教室里。有些同学发现他的眼里竟闪动着泪花从此,那片山楂林从校园里消失了。他变得愈加沉默了。时而,同学会发现他失魂落魄地站在那一个空荡荡的角落,在思考着什么。年终的联欢会,眼看就要举行了。为了将联欢会办得隆重一些,几名班干部经过磋商,决定将班费全部用来装饰教室,而食品和饮料啥的,则由同学们自备。联欢会那天,各式各样的水果、饮

17、料和小食品摆满了桌子。他带来的礼品,竟是一兜大煞风景的山楂果儿。几个舍友都清楚那些山楂果儿的来历,那是他在同学们砍完山楂树之后,独自到现场,一个一个从地上捡起来的。然后,他将那些山楂果儿洗干净,放在更衣橱里“捂红”的。没有一位同学,愿意去拿一颗酸酸的山楂果儿吃,尽管它们已经红得那么诱人。同学们竞相登台表演节目,待到他上台的时候,他说他要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多年以前,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小男孩,他们一家只靠山上的那片山楂林子维持生计。每天,他的父母都要上山侍弄那一片山楂林子,期待着秋天果儿红时,能够有个好收成。果儿熟时,他的父母就会将采摘的山楂果儿挑到几十里的山外卖掉,再用所得的钱维持生活和孩子的学

18、费。然而几年后,山楂果儿的身价陡然跌落了,很少有人喜欢吃山楂了。在山楂红了的时候,小男孩再也见不到父母那挂满汗珠的笑脸。天蒙蒙亮的时候,父亲便挑着一担山楂果儿到山外去了。当天黑父亲赶回来时,筐子里的山楂果儿常常是原封不动。父亲经常蹲在那一片山楂林旁,一袋接一袋地抽着旱烟。终于有一天,父亲狠了狠心说:“咱们把那山楂树砍了吧”母亲苦苦哀求道:“咱不能犯傻呵,山楂林可是娃儿的学费。俺想过了,咱可以把山楂果儿做成糖葫芦卖,或许还能多卖几个钱哩。”于是,母亲学会了做糖葫芦。晚上,她忙着做糖葫芦;白天跟丈夫一起,扛着插满糖葫芦的草靶,步行几十里到小镇上卖。就这样,那些山楂果儿养活了他们一家,也把那男孩送入

19、了大学。然而在去年冬季一个风雪交加的一天,扛着草靶的母亲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倒了,再也没有醒来讲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哭了;继而,他拿起一颗山楂果儿,塞入嘴里咀嚼起来,说:“你们也许不知道,她就是我的母亲”此时,张老师站了起来,她也拿起一颗红山楂吃了起来,眼里噙着泪花说:“这红红的山楂果儿,就是父母的心呵!来,让我们重新体味一下父母的心吧!”转眼之间,那一兜红红的山楂果儿,被同学们抢光了。最后一个节目是张老师的,她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大字:“我是你们的老师,也喜欢你们叫我一声妈妈!”(选自当代)18、作者为什么要以“红山楂”为题?试从情节结构和小说主题两方面加以分析。(6分)

20、19、简要概括张老师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并分析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8分)五、诗歌鉴赏:(共9分)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20.阅读唐代严维丹阳送韦参军,请你体会并分析“秋”字在诗中的作用。(5分)答: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注释: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丑奴儿:即采桑子。 层楼:高楼。21.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愁”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中“愁”在上下两片中的寓意分别是什

21、么?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六.名句默写(一句一分,共11分)22、琵琶行中表达与琵琶女同病相怜、一见如故的诗句是: 杜甫的登高中颔联是: ,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沧海月明珠有泪,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七、语言运用:(共8分)23、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有语病,请找出并进行修改。(4分)“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活动。这项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部分组成,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有专家认

22、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之源,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是教育主旨以人为本的回归。第( )句,修改意见:第( )句,修改意见:24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做报告。下面是张田甜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八、写作(60分)23、著名作家王蒙曾在把你的时间精力投放在什么地方中说“我说天才就是集中精力的本领。很简单,能把你所有的精力集中在某

23、一个两个点上,你肯定再笨也能把这个事办好,能办得比别人出色。”请你就王蒙先生的这一观点,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自拟题目,观点正确、鲜明,紧扣材料。2、用心选择论据,所用事例要典型。3、注意观点与论据的有机结合。4、书写清晰工整,不少于800字。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答案一、基础知识1.选C(A歆应写作“xn”,“亘古及今”的“亘”应读作gn;B“花蕾”应读作li,“苇编三绝”的“苇”应写作“韦”;D项“栽脏”的“脏”应写作“赃”)2、答案:D。(A、署、待;B、文、偃;C、宣、渝、度、清;D、暄)3.A (A是并列关系,B、C、 D都是表修饰关系)4.A 5.

24、 D 6【答案】A 是:这 ( B暂时;忽然,一下子C形容词,轻轻地;动词,轻视D名词, 字;动词,说)7.答案:C. 8、D 9、C 10.B二、文段阅读11、B(A、偷换概念,根据第二段“胎儿把干细胞留在母体内”而不是“细胞”;C、D均属无中生有、妄加猜测。)12 D(A、B、C三项均属答非所问)13.C14.C 崇尚 【A.(1)被,受;(2)我 B.(1)几,(2)多次 D.(1)因为,(2)把】15B(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惊异。异: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特别(被)看重。之,这是指曹植。之,这里指曹丕)三、文言翻译16(1)(孩儿)开口就能析明事理(论理),提笔就能写成文章,只(只是)请

25、父亲当面试试就知道了,(我)为什么请人代笔呢?(每一个分句1分,共4分。关键词:顾,副词,只。倩人,请人代笔。必须译出。)(2)曹植却喝得醉醺醺的不能接受命令,曹操于是很懊悔的罢免了他。(每一个分句子1分,共2分。关键词:受命:接受命令。罢:罢免。)参考译文:陈思王曹植,字子建。他十多岁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数十万字辞赋,他还擅长写作。太祖读了曹植的文章之后曾问他:“你是请人代笔的吧?”曹植跪下答道:“(孩儿)出口就能谈论,提笔就能写出文章,只请父亲当面试试,(我)为什么请人代笔呢?(或“看是否请人代笔?”)当时,恰逢邺城铜雀台落成,曹操把儿子都带上台去,让他们各自作一篇赋。曹植落笔如飞,转眼即成

26、,而且写得很值得欣赏,太祖对曹植的才能惊叹不已。曹植天性随和,不让人敬畏,他使用的车马以及自身的装束打扮也都不追求华丽。每次去见曹操,曹操都故意用疑难问题来刁难他,但曹植都能应声而答,因此颇受曹操宠爱。太祖去攻打孙权,派曹植留守邺城,并告诉曹植说:“我以前作顿邱令时,只有二十三岁。想想当年的所作所为,我至今也不后悔。你如今也二十三岁了,(你)能不努力吗?”曹植一方面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受到另眼看待,另一方面,还有丁仪、丁廙、杨修等人的辅佐。太祖犹豫不决,几次想把曹植立为太子。然而曹植做事我行我素,言行上又不注意修饰,饮酒也没有节制,而以后成为文帝的曹丕却暗用权术对付曹植,宫女及太祖身边的人都给他

27、说好话,因此曹丕被立为太子。曹植曾经私自驱车行驶于“驰道”(古代专供天子行车所用的道路)之上,开启魏王宫司马门而出,(这在当时是严重的违法犯禁行为)。太祖知道后非常生气。守卫司马门的官也因罪被处死。从此以后太祖加重了对诸侯的法制禁令,而曹植也日渐失宠。太祖一方面担心自己死后出现祸患,一方面因为杨修很有才华而且足智多谋,更是袁绍、袁术的外甥,因此捏造罪名,把杨修杀了。曹植心里更加不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关羽围困,太祖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兼征虏将军,想派他去解救曹仁。为此太祖专门敕令告诫曹植,曹植却因喝得酩酊大醉而不能受命,曹操于是很懊悔的罢免了他。17(1)况且天下没有变小变弱,雍州的地势

28、,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个样子。 (2)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3)认真地兴办校教育,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地讲给老百姓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参考答案:18、(6分)全文围绕“红山楂”展开叙事,由“玩山楂和拾山楂”“砍山楂和护山楂”等一系列情节构成,“红山楂”是全文的线索;(3分)红山楂是母爱的写照,凝聚了父母的爱心,闪烁着血色母爱,还闪动着能使冰冻之心变温暖的人性美的火花。3分)19、(8分)第一问答案要点:(1)

29、和蔼;(2)富有爱心。(一点1分,两点2分)第二问:推动情节的发展,写张老师通知砍山楂林以及故事结束后的言行,使小说展开自然,线索更清晰。烘托母亲的形象,揭示红山楂的内涵。深化主旨,使本文的感情不仅超越了母爱,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大美 (每点2分,三点6分)五、诗歌鉴赏20.(5分)表面上“秋”是写时令,实际上是表达了当时作者的情绪,(2分)作者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千种离情,万般愁绪。(3分) 赏析: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世间的“生别离”而浩叹、而惆怅。发而为诗,便出现许多传世的佳作。严羽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

30、、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沧浪诗话诗评)因为这一类作品一般都感情真实充沛,极少造作,故最易打动人心。 丹阳送韦参军是一首送别的好诗,它感情真挚深厚,造语清丽流畅,读之余味无穷。 首句“丹阳郭里送行舟”,交代了送别的地点丹阳的内外城之间,友人出行的方式由水路乘船。古代城防有内外两道,内为城而外为郭。丹阳是江城,故郭里也能行船。次句“一别心知两地秋”,交代送别的时间秋天。“一叶落而知天下皆秋”。“两地秋”之语,并不是说两地秋色有何不同,而是说同样秋色,而人已分两地。惜别之情,溢于言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句中隐含着的“愁”字。“愁”字可以被分解为“心”、“秋”两字,故诗人往往用“秋

31、心”、“心上秋”之类的辞藻来暗指“愁”字。本句“一别心知两地秋”,明写秋而隐写愁,耐人寻味。 第三、四句写别后的情景。“日晚江南望江北”,点明友人远行的方向江北。兰舟已逝,离情难舍。天色向暮;连成群的寒鸦也纷纷飞尽,各自归入巢中。但是,诗人仍在江畔伫立,久久地凝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望中之景,然而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合为一体。友人远去,相见无期,鸟儿飞尽,无踪可寻。天地间显得多么空阔、多么寂寞。只有那无尽的江水在无言地流淌,恰如诗人心中无限的忧愁。 这首诗的特点是感情深挚自然,情景高度和谐,妙语连珠,余韵无穷,的确是唐人送别诗中的精品。 补充: 这首七绝是作者抒写他给韦参军

32、送行以及送走之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首句“丹阳郭里”交待了送行地点在丹阳的外城边。“行舟”表明友人将从水路离去。此时,千种离情,万般愁绪,一齐涌上诗人心头。“一别心知两地秋”,“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所以“两地秋”是双关语。诗的后两句写送走之后对韦参军的深切思念。“日晚江南望江北”这一句转接自然,不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江南”、“江北”,对比照应,突出了江水的阻隔。丹阳在江之南,“江南”“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线,也是作者目送方向。

33、“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忧思绵绵,“日晚”暗示思念时间之久,见出友情之深。由“望”自然而然地带出末一句“寒鸦飞尽水悠悠”。这一句写望中所见。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由于思念,站在江边长时间的遥望着,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点点,给人增添愁思。可是,就连这使人感伤的寒鸦此时此刻也“飞尽”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水悠悠”包含着无限思念的深情。这首小诗妙语连珠,情景交融,真切自然,既能把诚朴真挚的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中,又能在抒情中展现画图,做到辞有尽而意不尽。21.(4分)上片的“愁”是登楼赏玩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的愁是关心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34、。(一点1分,两点给2分)全词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社会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郁激愤感情。(2分)(第一问需要注意上片“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两句和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一句,还要结合词人身世和经历进行深入思考。第一、二问都需要结合词人当时的处境来答题)【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

35、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

36、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

37、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

38、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六、名句默写参考答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择其善者而从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七、语言运用:23、答案:第句,在“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后加上“举办”。(2分)第句,去掉“多”或“近

39、”。(2分)24(共4 分)(1)“两位”删去,或改为“二人”、“两人”、“两个”。(2)“他”改为“杨先生”。(3)“拜读”改为“看”。(4)“大作”改为“作品”。每找出并改对一处给1 分;只找出而未修改或修改不恰当的,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合理程度酌情给分。八、作文:作文评分标准:1、立意符合材料主旨:天才就是能集中精力(或专注)的人。观点正确、鲜明,所用事例准确,结构完整,即为36分以上。2、在第一点的基础上,事例典型,结构清晰,有层次性就可以给到3645分。3、在第二点的基础上,事例新颖,论证方法运用恰当灵活就可以给到4650分。4、在第三点的基础上,在语言表达、论证方法、论据运用三个方面有任何一项很突出者就可以给到50分以上,能打到50分以上的作文及时复印2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