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二中课堂教学与管理模式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80086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61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乐二中课堂教学与管理模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昌乐二中课堂教学与管理模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昌乐二中课堂教学与管理模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昌乐二中课堂教学与管理模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乐二中课堂教学与管理模式课件.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昌乐二中 课堂教学与管理模式,昌乐二中概况,山东省昌乐县二中创办于1959年7月,学校占地26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现有113个教学班,7600名学生,609名教职工。近年来,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科研领先,全面发展,全员育人”的办学指导思想,以“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为办学宗旨,积极引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大力实施文化治校方略,全力打造一流教育品牌,被誉为“全省领跑的学校”。 2005年高考再创奇迹,一千四百多人考入本科院校,四百七十多名学生被北京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先后有省理科状元张涛涛、市文理科状元刘峰、王凤、杨涛等18人荣获潍坊市“鸿启”奖学金。

2、2005年潍坊市政府颁发的第三届教学成果奖,昌乐二中获15项大奖。41名同学在数理化生、英语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励,268名同学获省级奖励,学校被授予“山东省奥林匹克竞赛优胜学校”。 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高校招生优秀考点”、“山东省优秀中学生团校”、“山东省招飞先进单位”、“潍坊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潍坊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70多种省市荣誉称号,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光明日报、中央教科所新教育杂志、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开辟专栏争相报道昌乐二中的经验做法,先后有北京、河北、江西、安徽、江苏、吉林、内蒙古等20个省市800多所学校前来参观学习,名

3、校效应轰动全国。,教学理念,1、“ 教孩子三年,要为孩子的三十年着想”! 2、 “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昌乐二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昌乐二中模式,是一个高效课堂教学概念,也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简称“271课堂法则”。昌乐中学这个“271课堂法则”是经过反复听课和研究,他们结合黄冈、洋思、杜郎口的经验,并结合张雄飞教授的“诱思探究”,博采众家之长,又依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反复实践和提炼,逐渐形成了昌乐二中模式的特色教学。 学生在传统课堂上,20的时间全效学习状态,70的时间内学生没有实现优质高效的吸收利用,10的时间内效果极低。究其原因,是传统的课堂始终被老师主宰着,学生自

4、主学习的能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抓住的核心就是,把45分钟的70还给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等提高课堂效率。,“271法规课堂教学”,“271法规”的最大特点:“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我的课堂我作主”的理念。 “271法规”的价值趋向:促进教师工作的转变,变备教材、教法为备学生、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 昌乐二中“课堂模式” 10305,既预习、互动、测评三环节。 “即一堂课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

5、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成果测评是课堂效果的关键环节,应该是在老师的监督下,在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测评,可以是教师事先设计问卷,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协作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向教师提出,由教师就各组共性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目标来归纳提升。,昌乐二中模式的具体表述:,(一)课前 学生分组 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教师和班长、学习委员、课代表一起,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宜为人),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 教师备课 学期初,备课组长制定学期教学进度,分解备课任务并落实到每位老师(主备人)。 备课组老师利用

6、学期初的预备周和备课组活动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备课进度以超前两周为宜。 每位老师在备学生、备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每节新授课的预习提纲(或预习课教学设计)。同时,备好新授课教学设计,特别要把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考虑周全,要多设计几种方案。 备课组活动前,由主备人提前将超前两周的预习提纲(或预习课教学设计)及新授课教学设计一并印发给本备课组老师认真审阅,以便备课组活动时,主备人陈述备课思路、过程及方法后,本备课组老师能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充实优化主备人的教学设计,形成备课组集体授课的共用教学设计。 预习提纲的使用 预习提纲需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 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多少,可

7、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形式。 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难易,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部分时间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方法进行。 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二)课堂,新授课实行“”时间划分教学模式,分别为预习、互动、测评。 课堂前段分钟:进行组间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相同的不重复提出。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所用时间最好控制在分钟以内,但又要让各小组充分发言)。 课堂中段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

8、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课堂后段分钟:要求学生迅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并举手代表本小组提出一个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最想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酌情解答,或请学生回答。评出优胜组和最佳答题手。布置作业。公布或分发新的预习提纲。 预习课的教学模式 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

9、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 预习课是针对内容难度偏大的章节而设计的。,(三)课后,知识梳理作业。各小组成员进一步复习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未弄懂的问题以及新发现的问题,并进行组内交流汇总,由组员轮流抄写在小组专用本子上,交授课老师批阅或进行小组间交流、评价。 强化训练作业。由于许多简单的知识在预习和新授课时已解决,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选择习题,做到少而精。学生写在作业本上,按时上交授课教师逐一批改。 依据预习提纲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