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项目建议.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81428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35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站项目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变电站项目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变电站项目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变电站项目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项目建议.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市110KV变电站工程项目 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某市110KV变电站工程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某市供电公司1.1.3承办单位概况某市供电公司是一个拥有总资产8.36亿元的国有中型(一)企业,现有职工375名,农电572名。拥有220KVA电站2座,主变容量607KVA,110KV变电站5座,主变容量36.67KVA,35KV变电站22座,主变容量46.955104KVA,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378.17km,10千伏配电线路1612.75km。公司实现了配电网自动化、调度自动化和管理信息自动化。近年来,某市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效益至上”的宗旨,强化安全生产机制建设,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和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三级安全网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为提高服务质量,公司将“彩虹工程”纳入了常态运行,坚持召开新闻发布会、社会监督员会、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制度,及时征求和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公司突出抓好个性化服务,投资30万元购买了电力综合服务车,对低压业扩客户实行“一站式”上门服务,同时在全省县级供电企业中率先建立了客户服务监控中心,实行24h服务。实现了业扩报装的全过程服务和事故抢修的快速反应机制,给客户及时提供了个性化、无障碍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广大客户的好评。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公司连续多年保持

3、“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被电力工业部授予全国供电系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1.2项目概况1.2.1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某市某镇纬三十五路以南,区二路以西。1.2.2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999.9m2,总建筑面积1600m2。变电站主变容量 250MVA,线 路:同塔双回线路,官路站新出两回线路供电LGJ-240导线5km。1.2.3建设期限本工程建设期限为9个月(2010年3月-11月)。 1.2.4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本项目总投资927.5万元。其中,工程费用771.1万元,其他费用112.2万元,预备费用44.2万元。1.2.5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927.5万元,单位自筹资金92

4、7.5万元。1.3编制依据1、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2、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3、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4、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5、某城市电网规划导则6、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7、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8、某电力“2008-2012年”滚动规划9、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1.4结论与建议1.4.1评价结论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项目建成后,某电网结构进一步完善,电能质量进一步提高,电能损耗将明显降低,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项目建成后,能够提高某市的供电能力和满足负荷发展的需求,完善110kV变电站站点布局,有效利用

5、和增加高压配网资源,缩短10kV供电半径,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降低线损。1.4.2建议本项目为社会公益性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和资金管理,以确保项目的正常建设和运行。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供电事业关系到广大企业及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我国电力事业,保障电力充足供应,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及企事业单位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是摆在各级政府、各

6、有关部门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电器设备及配电网络按一定的接线方式所构成,他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通过其变换、分配、输送与保护等功能,然后将电能安全、可靠、经济的输送到每一个用电设备的转设场所。变电站能力的增强,可以促进城市用电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城乡企事业单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某中心城区的“一城四区两翼”城市规划,随着某中心城区的建设,用电量急剧增加,用电单位逐年增多,而某区域电网内,地方小火电容量小,只有12兆瓦,主要依靠电网供电,已不能满足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某镇为某市北部经济发达乡镇,是某城镇建设的北向发展轴心,拥有食品、机械等龙

7、头企业,负荷增长较快。另从电网布局考虑,建设110kV变电站可为35kV后屯站、某某莱站等提供第二电源,以完善35kV电网结构,提高某北部供电区域内的供电可靠性。因此,为满足某北部用电负荷增长需求,某市供电公司根据某电力“2008-2012年”滚动规划,提出实施某市110KV变电站工程。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是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变电能力的需要某市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指导思想是,适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优化资源配置,开拓电力市场,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技术水平和自动化水平,解决电网电能损耗高、供

8、电可靠性低、电能质量差等问题,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发展战略要求,建成电网结构坚强、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安全、优质、高效运行的与某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地位相适应的、达到国内较先进水平的某电网。2、项目的建设是为满足用电负荷增长的需要某市的国民经济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较快的发展速度,目前已形成了由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纺织、服装、食品、建材等主要行业和门类构成的工业生产体系。2010年一、二、三产业结构将调整为56035;成为某湾区域性现代制造业与加工业的重要基地。随着用电单位的逐年增多,用电量急剧增加,而某区域电网内,地方小火电容量小,

9、只有12兆瓦,主要依靠电网供电,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提高本地区的供电能力和满足负荷发展的需求,而且对经济建设、吸引外来投资、带动周边土地增值等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某市概况及发展规划3.1某市概况3.1.1基本情况某是某所辖七区五市之一,位于某半岛西南部,某湾西北岸,东邻某、某,西连某某、某,南接某,北依某某,东南与某市区隔海相望。全市总面积1210 km2,总人口79万人。某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某某、某某、某某铁路横贯境内,某某、环某湾、同三高速公路、204国道纵横交错,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改革开放以来,某市进入全国综合实

10、力百强县市行列,随着某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主导产业体系,出口创汇连续多年居某省县市首位,是环某湾经济带上重要的工业加工、仓储物流基地。2008年完成全市生产总值477.2亿元,人均GDP达8116美元;三次产业比重为6.857.435.8;实现税收总额38.5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56元。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是某省首批小

11、康县(市)之一。3.2某市发展规划3.2.1经济发展规划随着某市挺进西海岸战略的实施,某进入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既是实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升级的黄金期,又是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和深刻变化的凸显期。根据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期间,某将在大制造、大物流、大商贸三大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半岛枢纽、制造基地、物流中心、千年商埠的功能更加突出,把某建设成为某半岛与某实现一体化的战略枢纽;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电子部件加工制造基地;延续商埠文化和海运文化、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到“十一五”末,某综合竞争力和人的全面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年均

12、增长2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全面实现“3211”目标,即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3.2.2城市总体规划根据某市总体规划,到“十一五”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4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0%,“一城四区两翼”发展布局更加完善,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化面积9平方米,基本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加快融入大某城市发展体系,突破县域发展模式,加速向某湾西北岸城市新区迈进。进一步加快新城区开发,有序推动东湖新区建设,不断集聚人气、商气。加快改造升级老城区,稳步实施片区综合开发和“城中村”

13、改造,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支撑力。把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有机结合起来,搞好新老城区的对接,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品味和竞争力,打造适宜人居、创业和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城市。新城区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主,完成道路、绿化等一批市政设施工程;老城区进一步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拓宽改造城市干道,到2010年完全实现老城区雨污分流,最大限度地扩大老城区绿地面积,进一步完善老城区的商贸中心功能。3.2.3城镇发展目标某市的城镇发展目标是以功能化、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建立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加强重点地段的更新整治,推动新区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3.3某市电网状

14、况与经济技术指标1、某市电网状况截至到2007年底,某市电网最大供电能力为61.2万千伏安,以220kV某站和匡正站为主供电源,高压电网以110kV和35kV为主,其中110kV变电站6座,35kV变电站22座。拥有110kV线路9条,35kV线路35条,10kV线路180条,长度1648.33千米;配电变压器5117台,容量1165230千伏安。某市电网内有热电厂一座,装机容量12MW,上网电力约10MW,主要依靠上级电网提供电源。某市2007年电源统计见表3-1某市2007年电源统计表表3-1 单位:MVA、MW、万kWh序号名称项目一大电网电源点电压等级主变台数变电容量最终规模1某站22

15、022403602匡正站22023605403小计4600900二地方电厂及新能源机组类型机组容量接入电压年均发电量1龙发热电CN26357000小计122、电网运行特点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某市电网电源由220kV某变电站和220kV匡正变电站供电。某变电站现运行有二台降压变压器,容量为212万千伏安(2008年6月扩建为218万千伏安),匡正变电站现有二台降压变压器,容量为218万千伏安,两站分别通过220kV某某匡、匡庄、崂某某以及某某高线与某、潍坊电网联接。110kV变电站6座,35kV变电站22座。拥有110kV线路9条,35kV线路35条,10kV线路180条,长度1648.33千米;

16、配电变压器5117台,容量1165230千伏安。目前,某市电网内有热电厂一座,装机容量12MW,上网电力约10MW。年发电量在7000万kWh左右。2007年全口径最大负荷341MW,同比增长14.8%。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5446.66小时。2007年某市全社会用电量185731万kWh,同比增长12.08%;网供电量182538万kWh,同比增长12.17%;售电量177055万kWh,同比增长13.08%。全网线损率完成3.01%;供电可靠率综合指标完成99.899%;综合电压合格率完成97.87%。3.4电网存在的问题根据某中心城区的“一城四区两翼”城市规划,随着某中心城区的建设,用电量

17、急剧增加,用电单位逐年增多,而某区域电网内,地方小火电容量小,只有12兆瓦,主要依靠电网供电,已不能满足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3.5电网规划总目标根据某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某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建成电网结构坚强、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管理科学、供电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安全、优质、高效运行的某电网。优化电网结构增加110kV变电站布点,实现以110kV电网输电为主网架,35kV电网输电的电网结构,适当增加35kV变电站布点,配套建设改造35kV线路,以满足供电区域内的用电需求。变电站全部实现双电源供电。综合建设10kV配电线路,城区内10kV配电网实现配网自动化,建设改造10kV配

18、电线路,以适应负荷增长及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线损率。优化电压等级某电网主要以500kV 、220kV送电,110/35/10kV输配电,坚持客户申报容量超2000千瓦,要自建35kV变电站的原则。今后某电网内新建35kV变电站,应考虑升压为110kV变电站的可能性。位于中心城区、负荷集中的工业园区及部分农村变电站,供电区域内负荷增长较快,建35kV变电站时考虑能够升压为110kV变电站的条件。“十一五”及今后发展期,控制35KV电网发展,除220kV变电站周边,不再建设公用35kV变电站。为减少一级变损,提高输电能力,在负荷集中地区,110kV变电站尽量采用110KV/10KV输配电。提高电网

19、技术装备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四新”成果的开发和利用,某电网技术装备水平应超前规划,以节约用地、少占农田、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提高电网的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十一五”规划期内,将14座常规控制保护的110kV、35kV变电站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逐步将20座变电站的镉镍蓄电池组直流电源系统进行改造。“十一五”、 “十二五”规划期内,逐步将31台S7型无励磁变压器更换为低损耗有载调压变压器,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电能损耗。3.6电力需求预测1、负荷数据现状2007年,某市全市农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05%,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92%,城

20、乡居民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1.23%,其他事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79%。20002007年某市用电统计见表3-24620002007年某市用电统计表表3-2单位: 万kWh,MW,%序号项目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年均增长率1农村用电量358214044844250521776486076803877408618013.362网供电量5734863802779808959510398013339716261518253117.993售电量6221167535819099432710989013114215527517705516.114全口径

21、最大负荷117136154178200.724629734116.515网供最大负荷109.27121.36149.7176198.724329333817.5120002007年某市分行业用电统计表表3-3 单位:万kWh序号项目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年均增长率1全社会用电总计67695729008962210303312030014122716571918572915.512全行业用电合计560816077377316897529467211236113053114714314.813第一产业2824327137333637342828023402

22、38204.414第二产业48945521606755478378812229906211752413113415.125第三产业43125342183357737100221049796051218916.0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合计116141212712306132812562828866351883858618.717乡镇居民4317459650635620869810531141751644121.038乡村居民72977531724376611693018335210132214517.199全行业用电分类5608160773773168975294672112361130531147

23、14314.8110农、林、牧、渔业282432713733363734282802340238204.4111所占百分比(%)5.045.384.834.053.622.492.612.0612工业48235512626555876134789989691211533312829914.9913所占百分比(%)8684.3584.7984.8383.4486.2588.3669.0414建筑业71089819962244222421502191283521.8715所占百分比(%)1.271.482.582.52.351.911.681.5316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519973110312

24、9717所占百分比(%)0.550.870.850.6981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65163051256119所占百分比(%)0.690.560.390.0320商业、住宿和餐饮业515245784284616321所占百分比(%)5.444.073.283.3222金融、房地产、商务及居民服务业87615751133112123所占百分比(%)0.931.40.870.60324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282427412573304725所占百分比(%)2.982.441.971.642、电力及电量预测按某市经济发展规划,2000年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8%,2006年2010

25、年平均增长率为15%。到2011年2020年平均增长13%。20102020年用电量预测见表3-420102020年用电量预测表表3-4 单位:万kWh年份2010年201120122015年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25.2128.0530.4640.659.66最大负荷410.73451526.9641.9919.37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自然资源4.1项目选址1、地理位置某市地处某半岛西南部,某湾西北岸,某某河谷盆地南缘,位于东经1193812012,北纬36003630。东南连接某、某市,东北连接某、某,西北部连接某某和某某市。2、区域位置本项目位于某市某镇纬三十五路以南,区二路以西。4.2自

26、然资源某市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受海洋气候影响,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湿润度适宜,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9,年平均降水量725mm,年平均风速4.1m/s,年平均气压1005.5hPa,年平均相对湿度71%,年平均日照时数2573h,无霜期183245d,最大积雪深度13cm,最大冻土深度50 cm。4.3交通条件某镇位于某市北部,距市中心11公里,周边与某某北镇、某某莱镇、某某东镇、北关街道办事处和某某市交界。该镇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北依某某高速公路,距18号出入口1.5公里,南邻某湾高速公路,距铁路某站10公里,距某港码头60公里,某前湾港38公里,距某

27、国际航空港28公里。并有某某公路、某某平公路、李陆路纵横穿越境内,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5.1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999.9m2,总建筑面积1600m2。变电站主变容量 250MVA,线 路:同塔双回线路,官路站新出两回线路供电LGJ-240导线5km。工程组成见表5-1工程组成一览表表5-1项目项目组成110kV变电站工程110kV变电站新建变电所,远期、本期主变容量均为:250MVA,综合楼内设有各级配电装置、电气设备等。变电所规模一览表表5-2项目主变压器110KV进线35KV出线10kv出线110kV变电站工程本期250MVA2回10回远期5.2工程

28、设计依据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公司发布的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2、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7、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试行) SDJ 226-19878、高压线路用有机复合绝缘子技术条件JB 5892-19919、高压架空线路绝缘地线用盘形悬式瓷绝缘子JB 9680-1999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

29、85.3工程建设方案5.3.1、场地环境地形地貌110KV变电站项目位于某市某镇纬三十五路以南,区二路以西。场区地形平坦,四周较为宽阔,进出线走廊宽阔,不受其它线路影响。地震设防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5.3.2平面布置1、配电装置布置半户内布置方式就是除主变压器以外的全部配电装置集中布置在一幢主厂房不同楼层的电气布置方式。该种布置方式结合全户内布置变电所节约占地面积,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设备运行条件好和户外布置变电所工程造价低廉的优点。方案比较:与

30、全户内布置变电所比较配电装置的布置方式和运行条件相同,区别主要在于主变压器的布置方式。由于半户内布置方式将主变压器安装在户外,取消变压器室,即减少土建工程量,缩短建设周期,又降低了对通风散热、消防灭火系统的资金投入,从而降低了变电所的造价,变电所本体投资可降低8%16%。对于变压器户外布置,可以通过选用低损耗、低噪声自冷式变压器,并在布置时考虑尽量远离噪声敏感区或通过厂房、道路、绿化等屏障来降低噪声影响。实际证明,上述措施都可将变电所的噪声控制在5055dB。基于上述主变压器户外布置不仅便于安装和维护,而且还利于散热和消防等特点,在地理位置限制较少的非中心城区,在无重污染源,噪声又满足环保要求

31、的情况下,建设半户内布置变电所较全户内布置变电所具有一定的优势。与户外布置变电所比较半户内布置与户外布置变电所相比,其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占地面积缩小。半户内布置方式将各级配电装置的布置在兼顾流程合理性的同时由平面型向立体型发展,向空间要面积,使得相同规模的变电所所区占地面积可减少13%左右。设备安装运行条件良好。110 kV设备布置在户内,运行条件大为改善,外界自然条件(台风、大雾等)的影响可基本不考虑,大气环境污染对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构支架的安全的影响也可减小到最低程度。特别是对于防误系统,由于没有了风吹雨淋对锁头的锈蚀,变电所可以采用最为简单可靠的电磁锁防误系统,从

32、而避免了采用微机防误系统在无人值班变电所远方操作时易出现走空程序的状况。设备户内布置虽然安装空间比较狭窄,但也具有不受气候影响的优势,利于提高工程的安装进度。控制电缆长度短。由于变电所配电装置的集中布置,缩短了监控室至各级配电装置的距离,降低了控制电缆的用量,经比较,相同规模的变电所半户内较户外可节约20%。并且电缆长度的缩短,也有利于变电所监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的提高。适宜于无人值班变电所的管理。配电装置集中布置更利于无人值班变电所的管理,对变电所进行图象监控,防盗、消防自动报警都比较容易实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较好。如果变电所的所址与进出线方向配合的好的话,半户内变电所从正面看,可以做到看不

33、见任何电气设备,达到全户内变电所的视觉效果。即便是无法达到上述理想状态,较之户外布置构支架林立,导线交错的状况,也要显得简洁美观的多。投资适当增加。半户内布置方式变电所与户外布置方式变电所相比,投资增加大约仅为工程总投资额的5%8%。2、电工构筑物布置根据进出线规划及所址地形情况,电工构筑物布置如下:110kV室内控制保护室、GIS配电装置室布置在站区中部东侧,为一座两层楼结构,一层设配电室,二层设主控及通讯室,并联电容器,10kV消弧线圈接地成套装置放置于户外主变压器布置在二层楼西侧,站区大门设在东侧,进站道路自站址东侧的道路接引,站内设环形道路。110kV配电装置进线采用软母线,进线间隔宽

34、度约为8米。5.3.3控制、保护及直流控制方式:本工程的控制、信号、测量采用计算机监控方式,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按无人值班有人值守方式设计。保护装置:继电保护均采用微机保护,这些保护的信息都以通信方式接入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装置:10kV馈线装设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10kV馈线具有低周减载功能。直流:采用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蓄电池采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单母线分段接线。5.3.4电气主接线电气主接线是由高压电气设备连成的接收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是发电厂和变电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安全可靠供电至关重要。因此设计的主接线必须满足如下基本要求:满足对用户供电必要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接线

35、简单、清晰,操作简便。必要的运行灵活性和检修方便。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具有扩建的可能性。为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本工程中110kV、35kV、10kV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为2台变压器并联运行,主要负荷可采用双回线供电。35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本期采用单母线接线,安装2回出线。35kV出线至35kV穿墙套管亦采用电缆。10kV采用单母线扩大分段接线,本期分2段。每台主变各接一段,每段5回出线。10kV全部采用电缆出线。在每台主变压器低压侧设置一组接地变压器及一组无功分档投切并联补偿电容器。5.3.5直击雷保护在110kV各回进线侧及10kV各段母线上装设氧化锌避雷器作为雷电入侵波保护;在各台

36、主变110kV中性中点处,装设一只YH1.5W-72/186W型氧化锌避雷器作为中性点绝缘保护;在变电站内敷设以水平接地体为主,垂直接地体为辅的外缘闭合的复合地网。5.3.6电气照明本站电气照明设工作照明系统和事故照明,工作照明由站用电380/220三相四线制系统提供,主控室及各级配电室采用荧光灯和白灯混合照明,屋外照明采用投光灯和庭园灯,在楼梯、过道及主控制室、配电室内装设事故照明灯,在门卫室内设两台手提式应急灯,在各楼道入口处均设有荧光灯式应急灯(出入口指示)。5.3.7电缆敷设全站电力、主控制电缆的敷设方式为电缆沟,电缆穿管。主要电气设备选择一览表表5-3 电压等级电气设备110KV35

37、KV10KV高压断路器WM14-110ZN23-25ZN-10隔离开关GW4-110GGW4-35GN8-10电流互感器LCWB-6-110LGZ-35LMC-10电压互感器YDR-110TDJJ-35TSJW-10绝缘子ZSW-110ZSW-35/400ZSW-10/500母线LGJQ-150LGJ-185LGJ-150主变压器SFSZ9-50000/110站用变压器S9-200/105.3.8土建工程1、功能布置主控配电楼共二层。一层布置配电室、警卫室等;二层布置主控室。2、建筑结构主控配电楼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基础拟采用柱下独立基础。主控配电楼耐火等级为二

38、级。上部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3、围墙、大门柱围墙、大门柱为砖混结构。4、主变防火墙主变防火墙采用单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填充多孔砖墙,基础为钢筋砼条形基础。5、电缆沟室外电缆沟:混凝土底板,砖砌体沟壁(过道路部分采用混凝土沟壁).室内电缆沟: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沟壁。电缆沟盖板均为钢框钢筋混凝土盖板,电缆支架热镀锌。5.3.9给排水及消防1、给水系统从市政管网引接,供水管管径采用DN100球墨铸铁管及DN32PP-R管。2、排水系统站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雨水通过雨水口和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排水管道收集至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事故油池经油水分离后将油回收

39、利用。3、消防部分本工程采用化学灭火器消防。因是无人值班,为便于监测,及时发现火情,建筑物内均设置火灾探测器,并将信号送至地调及警卫室,警卫室内设置一台火灾报警器,发生火警时,由门卫负责操作灭火装置。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的规定,建筑物按中危险级考虑。4、主控配电楼配一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系统为智能型火灾报警器,以智能感烟探测器,智能手动报警按扭及消防声光报警器,对火灾事故进行自动探测报警。系统电源为两回独立回路的220V交流电源(不应经过漏电保护开关,并可自动切换),系统内自备12V直流备用电源一套。火灾报警信号由火灾报警器发出,经监控主机屏传送至地调。声光

40、报警器的声强在1.0m范围内为85db110db。所有穿墙,穿楼板孔洞均做防火封堵,采用3M防火板(15m2)及防火堵泥等材料。5.3.10通风空调根据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92要求,不经常有人值班的空调房的夏季计算温度不宜高于32,屋内配电装置的夏季室温不宜超过40,变压器室室温不超过,电抗器室室温不超过55。5.4劳动安全卫生措施1、防火、防爆变电所的火灾和爆炸危险性主要潜在于带油的电气设备中,如主变压器,油浸式电抗器,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等。此外,电缆沟、电缆隧道、电缆夹层等处的电缆由于散热或隔热情况不良,导致电缆燃烧而引起火灾,并沿着电缆燃烧漫延到其他地方,使得事

41、故扩大。变电所的总布置设计,按工艺要求及按防火要求考虑了间距或隔离措施,站内建筑设施区也都按防火要求设计成相应耐火等级的建筑物。2、防毒、防化学伤害变电所中毒与化学伤害主要来源于电气设备中的SF6气体经电弧燃烧后的分解物,蓄电池的酸、碱液体以及变压器油或其他电气设备的绝缘油等,这些由于都装在电气设备内,有外壳防护,平时一般不会造成对人身危害,主要是设备事故或设备检修时,要注意采取防护措施,防止这些分解物和液体扩散和对人身的伤害。3、防电伤、防机械伤害和其他伤害防电伤:110kV变电所中有大量的高、低压电气设备,保证电气安全,除了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还应考虑设备的防雷电伤害,更重要的是保障人身安全

42、。本工程对电气安全的防电伤工作有如下考虑:(1) 保证电气设备带电距离满足设计规程要求;(2) 隔离开关、开关柜等选用微机五防装置和带电气或机械闭锁装置的设备,防止误操作;(3)各带电设施房间或出入口,均设计有可以上锁的门或加网栏隔开,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防机械伤害:变电所内回转机械不多,机械伤害主要表现在高空坠落和不小心造成的碰撞,因此,在设计中要注意在有坠落危险的地方,配置可靠的栏杆和检修维护平台;生产建设与站内道路设置有必要而足够的照明,以防夜间操作维护时因照明不够而造成意外的事故。此外,电缆沟孔等的盖板也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完好无缺,这些都是保障安全,防止机械伤害的关键环节。安全通道和安全

43、出口: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要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进行设计,主控制室、屋内配电装置等均应设置两个以上的出口,并有相应的安全通道引到建筑物外。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6.1项目区域环境现状本项目位于某市某镇,目前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大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噪声环境质量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二级标准要求。6.2环境保护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2、污水排放综合标准 (GB8978-1996)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1993)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GB12523-90)6.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6.3.1污染因素分析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在整个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土地平整、打桩、回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