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1. 名词解释内环境【答案】答: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是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绪论-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内环境【点拨】内环境的稳态,简称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体温、血压、pH等)在各种生理活动的调节下达到动态平衡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2. 问答题试述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及其意义。【答案】(1)血流量大,主要分布于肾皮质,血液供应十分丰富。(2)两套毛细血管网的血压差异大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皮质肾单位的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短而粗,使肾小球血液灌注量大于流出量,形成的肾小球毛细
2、血管网压力高,有利于肾小球滤过和原尿的生成。 管周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细而长,阻力大,血压下降较多,形成的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血压较低,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和排出-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肾血液循环的特点及调节3. 问答题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答案】答: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 搏出量:搏出量增加时,主要引起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轻度升高,脉压加大。(2)心率:心率变化主要影响舒张压。心率加快,舒张压明显升高,收缩压轻度升高,脉压减小。(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以影响舒张压为主。外周阻力加大,舒张压明显升高,收缩压轻度升高,脉压减小。(4)大动脉管壁的弹
3、性贮器作用:大动脉的弹性扩张和回缩具有缓冲血压的作用。老年人大动脉管壁弹性减小,缓冲血压的功能液弱,导致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结果使脉压明显增大。(5)循环血量的变化:循环血量不变,血管容积增加时,引起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脏搏出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循环-血管生理-动脉血压-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4. 名词解释中心静脉压【答案】答: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412cmH2O。【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循环-血管生理-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中心静脉压【点拨】中心静脉压的临床意义:(1)中心静脉压是判断心血
4、管功能的一个指标,反映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2)是临床上输血和输液常用观察指标。如中心静脉压偏低,常提示血容量不足;若超过16cmH2O,或有进行性升高趋势时,提示血容量过多或伴有心功能的减弱,则应停止输液进行观察。5. 单选题下列选项属于内脏痛的特点的是( )问题1选项A.定位不精确B.刺痛C.必有牵涉痛D.钝痛【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痛觉【解析】定位不准确是内脏痛最主要的特点,对刺激分辨能力差。故本题选A。【点拨】内脏器官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所产生的疼痛称为内脏痛。内脏痛的特征: 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 定位不准确(最主要特
5、点),对刺激分辨能力差; 对扩张性刺激和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刺激敏感,而对切割、烧灼刺激不敏感; 常伴有牵涉痛。6. 名词解释应激反应【答案】答:应激反应是指当机体遭受各种伤害性刺激时,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糖皮质激素,浓度急剧升高,机体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防御性反应。【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内分泌-肾上腺内分泌-肾上腺髓质激素【点拨】应激反应是以下丘脑一腺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加强为主,使血液中ACTH和糖皮质激素浓度明显升高,以增加人体对伤害性刺激耐受能力,提高生存能力。应急反应是指当机体遭遇紧急情况,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时,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与去
6、甲肾上腺素急剧加,即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被动员起来的一种全身性反应。因此,机体的“应急”和“应激”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实际上,引起“应急反应”的各种刺激也是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两种反应同时发生,共同提高机体抵御伤害性刺激的能力。7. 单选题呼气末肺内压( )问题1选项A.大于大气压B.小于大气压C.等于大气压D.等于胸内压【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运动【解析】肺泡内气体的压力称为肺内压。平静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呼气停止。故本题选C。【点拨】肺内压的周期性变化:(1)平静吸气初,肺内压低于大气压12mmHg,气体入肺(吸气)。(2)
7、平静吸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吸气停止。(3)平静呼气初,肺内压高于大气压12mHg,气体出肺(呼气)。(4)平静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呼气停止。8. 填空题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_,和心肌细胞膜上的_受体结合,可使心率_,心缩力_。【答案】【答案】去甲肾上腺素,1,加快,增强【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循环-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点拨】心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NA或NE)。去甲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1受体结合后,使心肌细胞膜对Na和Ca2的通透性增高,对K的通透性降低,导致心率增快、房室传导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能力増强、心输出量增多。交感神经对心脏的
8、兴奋作用可以被1受体阻断剂普纳洛尔阻断。9. 填空题肾小球滤过的机械屏障是_,电学屏障是_。【答案】【答案】滤过膜,糖蛋白【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和排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过膜及其通透性【点拨】滤过膜构成的屏障有机械屏障和电荷屏障两种: 机械屏障由滤过膜上三层结构的微孔组成; 电荷屏障由各层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10. 名词解释突触传递【答案】答:突触传递是指突触前神经元的信息传递到突触后神经元的过程。【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突触传递【点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化学性突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两种,化学性突触传递又分为定向突触传递和非定
9、向突触传递(又称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其中最主要的传递方式是化学性突触传递。11. 多选题发热的生理机制是( )问题1选项A.调定点升高B.冷敏神经元兴奋C.热敏神经元兴奋性降低D.散热中枢兴奋E.产热中枢抑制【答案】A;B;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能量代谢与体温-体温-体温调节【解析】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调定点上移,则出现发热。在发热初期,由于实际体温仍位于37C,低于升高的调定点,此时冷敏神经元活动明显增强,热敏神经元活动受到抑制,通过加强产热和减少散热,引起畏寒、寒战、皮肤血管收缩等反应,使实际体温逐渐上升,直至达到新的调定点39C为止。此时产热和散热反应在新的调定点达到平衡,即出现调节性
10、体温升高。故本题选ABC。【点拨】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的工作原理。下丘脑前部PO/AH(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中的温度敏感神经元起着调定点的作用。正常调定点为37C。12. 多选题刺激近球细胞释放肾素的因素有( )问题1选项A.入球小动脉血压下降B.血Na升高C.血K升高D.血Na降低E.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答案】A;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与排出-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肾的结构特点【解析】肾素主要由近球细胞分泌,是一种蛋白水解酶。人体失血,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对入球小动脉的牵张刺激减弱,入球小动脉血压下降,管壁上的牵张感受器兴奋:肾血流量减少,流经致密斑
11、的Na量也减少,使致密斑感受器激活。以上两者均可促进肾素的释放。故本题选AD。【点拨】肾素的分泌和释放还收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肾素释放增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可刺激近球细胞分泌肾素。13. 单选题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最大幅值取决于( )问题1选项A.刺激强度B.膜内外的Na、K浓度C.阈电位水平D.刺激作用的时间【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和过程【解析】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的特点。要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所给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若刺激未达到一定强度,动作电位就不会产生(无);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强度时,所
12、产生的动作电位,其幅度便到达该细胞动作电位的最大值,不会随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强而增大(全)。动作电位之所以有“全或无”特征,其原因是刺激强度只决定膜电位是否能达到阈电位水平,一旦达到阈电位,动作电位的爆发程度如去极化的幅度和速度等则是由钠通道性状本身和离子所受电-化学驱动力大小所决定,而不再与刺激强度变化相关。故本题选B。【点拨】动作电位的特点:(1)“全或无”现象;(2)不衰减传播;(3)连续刺激不融合-脉冲式发放。14. 单选题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问题1选项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肾小囊内压【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与排出-肾小球
13、的滤过作用-有效滤过压【解析】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指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内液胶体透压是促使超滤液生成的动力。故本题选A。【点拨】有效滤过压有下列因素决定:(1)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促使超滤液生成的力量。(2)肾小囊内压:对抗超滤液生成的力量。(3)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对抗超滤液生成的力量。(4)肾小囊内液胶体渗透压:促使超滤液生成的力量。但在正常条件下,肾小球滤过液蛋白质度极低,可以忽略不计。15. 单选题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纤维是( )问题1
14、选项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D.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内分泌-肾上腺内分泌-肾上腺髓质激素【解析】肾上腺髓质只接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支配,当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故本题选A。【点拨】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时的效应相似,交感神经与肾上腺髓质这种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称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应急反应是指当机体遭遇紧急情况,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时,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急剧加,即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被动员起来的一种全身性反应。16. 单选题
15、下列激素中,由腺垂体分泌的是( )问题1选项A.催产素B.肾上腺素C.血管升压素D.促甲状腺激素【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内分泌-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腺垂体激素【解析】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催乳素及垂体促激素(腺垂体分泌TSH、ACTH、FSH及LH四种促激素)。故本题选D。【点拨】催产素、血管升压素属于神经垂体激素。肾上腺髓质组织中含有嗜铬细胞,可分泌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它们均属于儿茶酚胺类化合物。17. 问答题简述胰岛素的生理学作用。【答案】答:(1)糖代谢: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 (2)脂肪代谢:促进脂肪的合成与储存,降低血脂。 (3)
16、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 (4)电解质代谢:促进钾、镁等进入细胞,参与细胞物质代谢。【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内分泌-胰岛内分泌-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点拨】胰岛素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是调节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18. 多选题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 )问题1选项A.肺通气B.肺换气C.外呼吸D.组织换气E.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答案】A;B;C;D;E【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肺通气-呼吸的全过程【解析】呼吸的全过程包括3个环节:(1)外呼吸:即肺毛细血管血液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过程:(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内呼吸:即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之
17、间的气体交换(组织换气)以及组织细胞内氧化代谢的过程。故本题选ABCDE。【点拨】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呼吸的生理意义:(1)维持机体内环境中O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保证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2)有助于体内酸碱平衡的维持。(3)呼吸系统的功能与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紧密连接。19. 问答题简述血液凝固的激活途径和基本步骤。【答案】答:(1)血液凝固的激活途径包括内源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其中,内源性凝血途径由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由因子启动。 (2)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包括: 生成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 凝血酶形成; 纤维蛋白形成。【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凝血过程20. 名词解释最适初长度【答案】答:最适初长度是指能产生最大肌张力的肌肉初长度。【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基本功能-骨骼肌的收缩功能-骨骼肌收缩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点拨】前负荷是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前负荷决定肌肉收缩前的长度,即肌肉初长度,进而影响肌肉收缩力。能产生最大肌张力的前负荷称为最适前负荷。最适前负荷时,肌初长最佳,肌肉收缩产生最大肌张力;在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再增加前负荷,肌初长过长,肌肉收缩力反而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