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自()起施行。A.2016年6月16日B. 2016年9月1日C. 2017年1月1日D. 2017年9月1日2.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应坚持的原则是()0A,严厉打击、零容忍B.预防为主、教育与惩戒结合C.全面预防、重点打击D.教育为主、预防为辅3.负责制定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宏观政策的部门不包括()oA.教育部B.国务院有关部门C.省级教育部门D.高等学校itself4.高等学校应当将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作为()的必要内容。A.学生入学教育B.教师培训和学生教育C.
2、校园文化建设D.科研项目申报5.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一般应当以()方式实名提出。A.口头B.书面C.匿名信D.网络留言6.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决定进入正式调查的,应当通知()oA.举报人B.被举报人C.项目资助方D.学校领导7 .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应当认真听取()的陈述、申辩。A.举报人B.证人C.被举报人D.学校领导8 .学术不端行为由多人集体做出的,调查报告中应当区别各责任人在行为中所发挥的()oA.作用B.时间C.地点D.手段9 .高等学校对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可以给予的处理措施不包括()oA.通报批评B.撤销学术奖励或者荣誉称号C.发放奖金D.辞退或解聘10.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的,还应
3、当按照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0A.表彰B.学籍处分C.奖学金D.荣誉称号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本办法所称学术不端行为是指高等学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公认的、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2 .高等学校应当建设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体系。3 .高等学校应当将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以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其中教师对其指导的学生应当进行学术规范、学术诚信教育和指导,对学生公开发表论文、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是否符合学术规范、学术诚信要求,进行必要的O4 .高等学校应当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建立对学术成果、学位论文所涉及内容的知识
4、产权查询制度,健全监督机制。5 .高等学校应当遵循学术研究规律,建立科学的学术水平考核评价标准、办法,引导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潜心研究,形成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6 .高等学校应当明确具体部门,负责受理社会组织、个人对本校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及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有条件的,可以设立专门岗位或者指定专人,负责学术诚信和不端行为举报相关事宜的咨询、受理、调查等工作,这体现了学校在受理举报方面的O7 .学术委员会可委托有关专家就举报内容的合理性、调查的可能性等进行初步审查,并作出是否进入正式调查的决定,这体现了学术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的职能。8 .调查组应当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形成调查报告,调查报
5、告应当包括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的确认、调查过程、事实认定及理由、等。9 .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学术委员会的认定结论和处理建议,结合行为性质和情节轻重,依职权和规定程序对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作出处理,同时,可以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等O10 .高等学校应当按年度发布工作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主体包括()0A.教育部B.高等学校itselfC.学术委员会D.学生会2.高等学校在教育与预防学术不端行为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有()oA.完善学术治理体系B.开展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C.建立知识产权查询制
6、度D.对学术成果进行评奖3.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制度应包括()oA.保存研究的原始数据和资料B.完善科研项目评审程序C.建立学术水平考核评价标准D.对科研项目申报材料进行保密4.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时的职责有()oA.调查、认定学术不端行为B.制定学术评价标准C.组织开展学术活动D.维护学术诚信5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应当符合下列条件()oA.有明确的举报对象B.有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事实C.有客观的证据材料或者查证线索D.举报人必须为实名6 .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可以采取的调查方式有()oA.查询资料B.现场查看C.实验检验D.询问证人、举报人和被举报人7 .学术不端行为包括()
7、oA.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8 .篡改他人研究成果C.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D.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申请学位等过程中提供真实学术信息8.学术不端行为认定为情节严重的有()oA.造成恶劣影响的B.存在利益输送或者利益交换的C.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D.有组织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9 .高等学校对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作出的处理措施有()oA.通报批评B.终止或者撤销相关的科研项目,并在一定期限内取消申请资格C.撤销学术奖励或者荣誉称号D.辞退或解聘10 .高等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过程中,主管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有()oA.直接组织或者委托相关
8、机构查处B.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C.撤销高等学校由此获得的相关权利、项目以及其他利益D.对举报人进行奖励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高等学校是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理的主体。()2 .高等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作用,支持和保障学术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调查、认定学术不端行为。()3 .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诚信,遵循学术准则,尊重和保护他人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4 .高等学校应当将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仅作为学生教育的必要内容。()5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只能以书面方式实名提出。()
9、6 .高等学校对媒体公开报道、其他学术机构或者社会组织主动披露的涉及本校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可以视情况决定是否调查处理。()7 .调查组的组成人员与举报人或者被举报人有合作研究、亲属或者导师学生等直接利害关系的,可以不回避。()8 .调查过程中,出现知识产权等争议引发的法律纠纷,可能影响行为定性的,应当中止调查,待争议解决后重启调查。()9 .经调查认定,不构成学术不端行为的,高等学校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10 .高等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推诿塞责、隐瞒包庇、查处不力的,主管部门可以直接组织或者委托相关机构查处。()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高等学校在预防学术不端行为方面应建立
10、的机制和制度。2 .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程序包括哪些主要步骤?3 .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措施有哪些?请简要说明。4 .高等学校如何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参考答案单选题1. B2. B3. D4. B5. B6. B7. C8. A9. C10. B填空题1 .学术准则2 .学术诚信3 .检查与审核4 .学术规范5 .创新性6 .组织性7 .决策8 .调查结论9 .处分10 .学风建设多选题2. ABC3. ABC4. AD5. ABC6. ABCD7. ABC8. ABCD9. ABCD10. ABC判断题1. 2. 3. 4. 5. 6. 9. 10. 简答题1 .高等学校在预防学术不
11、端行为方面应建立的机制和制度包括:建设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建立由主要负责人领导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完善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理的规则与程序;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作用;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建立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和学术发展制度;将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和学生教育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知识产权查询制度和学术规范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保存研究原始数据和资料,完善科研项目评审和学术成果鉴定程序;建立教学科研人员学术诚信记录等。2 .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程序主要包括:举报受理,对举报材料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交由学术委员会组织开展调查,学术委员会
12、可委托专家进行初步审查,决定是否进入正式调查;进入正式调查的,通知被举报人,涉及资助项目的可通知项目资助方;学术委员会组成调查组,调查组不少于3人,可包括纪检、监察机构工作人员,也可邀请同行专家参与;调查组成员与举报人或被举报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回避;调查可通过多种方式,如查询资料、现场查看、实验检验、询问证人等,听取被举报人陈述申辩,必要时可采取听证方式;调查过程中涉及知识产权等法律纠纷可能影响定性的应中止调查;调查组形成调查报告,包括责任人确认、调查过程、事实认定及理由、调查结论等;学术委员会审查调查报告,听取汇报,对被调查行为是否构成学术不端行为及性质、情节作出认定结论,并作出处理或建议学校
13、处理。3 .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措施有:通报批评;终止或者撤销相关的科研项目,并在一定期限内取消申请资格;撤销学术奖励或者荣誉称号;辞退或解聘;给予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等处分。对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还应按学生管理规定给予学籍处分。若学术不端行为与获得学位有直接关联,由学位授予单位作暂缓授予学位、不授予学位或依法撤销学位等处理。同时,学校可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对责任人获得的其他利益的处理建议。4 .高等学校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可通过以下方式:按年度发布学风建设工作报告,接受社会监督;主管部门对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情况进行监督,对推诿塞责、隐瞒包庇、查处不力的学校,主管部门可直接组织或委托机构查处;对未能及时查处并做出公正结论、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校,主管部门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并通报;对为获得利益有组织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学校,主管部门调查确认后撤销其获得的相关权利、项目及利益,并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