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海省安全生产条例考试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青海省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原则是()o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经济效益优先C.政府全权负责D.企业自主管理2 .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A.安全总监B.工会代表C.主要负责人D.技术负责人3 .从业人员超过()人的非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A.50B. 100C. 200D. 3004.特种作业人员离岗()以上重新上岗时,需经实际操作考试合格。A.3个月B.6个月C.1年D.2年5.重大危险源应急预
2、案演练至少每()组织一次。A.季度B.半年C.年D.2年6.以下哪类单位必须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A.所有企业B.国家规定的高危行业领域C.小微企业D.事业单位7.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必须()oA.由技术负责人独立完成B.安排专门人员现场安全管理C.夜间实施D.无需额外措施8 .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应()oA.保持常闭B.设置明显标志并确保畅通C.由保安控制开启D.仅在上班时间开放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遵循的原则是()。A.延迟报告以减少影响B.隐瞒不报C.立即如实报告D.仅内部通报10.本条例的施行日期是()。A. 2024年3月19日B. 2024年
3、5月1日C. 2025年1月1日D. 2025年5月29日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必须管安全”。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安全责任。3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安全生产经费纳入预算。4 .对离岗年以上或调岗的从业人员,需重新进行安全培训。5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应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和报告。6 .危险作业前需开展因素辨识分析。7 .学校、体育场馆等场所容纳人数不得超过数量。8 .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需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9 .生产安全事故救援、善后费用由承担。10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需明
4、确风险等级和措施。三、多选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 .安全生产工作坚持的方针包括()oA.安全第一B.预防为主C.综合治理D.事后追责2 .以下哪些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A.矿山B.金属冶炼C.危险物品储存单位D.从业人员80人的餐饮企业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括()oA.安全投入制度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绩效考核制度D.档案管理制度4.从业人员上岗前岗位安全检查内容有()。A.设备安全状态B.作业场地符合安全规范C,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D.工资发放情况5 .进行专项安全风险研判的情形包括()。A.复工复产B.工艺技术改变C.发生重大自然灾害D.日
5、常例会6 .人员密集场所需遵守的规定有()oA.不得擅自改变消防设施B.设置明显安全出口C.配备应急照明设施D.定期开展安全检查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约谈下级单位的情形包括()oA.发生较大以上事故B.未治理重大隐患C.安全生产考核不合格D.日常行政检查8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必须包括()oA.危险目标分析B.紧急处置措施C.设备器材储备D.财务审计报告9 .事故现场人员应()oA.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B.组织抢救遇险人员C.隐瞒事故细节D.优先保护设备10.违反本条例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形式有()。A.罚款B停产停业整顿C.刑事责任D.通报批评四、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6、1 .工会无权参与生产安全事故调查。()2 .微型企业可制定综合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 .劳动防护用品可用货币替代。()4 .安全总监直接管理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5 .承包单位无需服从发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协调管理。()6 .重大危险源警示标志应设置在隐蔽位置。()7 .新兴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不明确时,由县级以上政府指定部门。()8 .金融机构应优先信贷支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企业。()9 .事故调查可仅由应急管理部门独立完成。()10 .瞒报事故的单位负责人需承担法律责任。()五、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依据第18条)。2
7、说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依据第28-29条)。3 .生产经营单位发包或出租项目时需履行哪些安全管理职责?(依据第33条)。4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流程和现场处置措施是什么?(依据第55-56条)。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A(第3条)2. C(第4条)3. B(第20条)4. B(第25条)5. B(第31条)6. B(第22条)7. B(第32条)8. B(第35条)9. C(第55条)10. B(第66条)二、填空题1 .管生产经营2 .全员安全生产3 .本级财政4 .一5 .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6 .危险危害7 .核定8 .安全生产9 .生产经营单位10 .
8、管控三、多选题1. ABC(第3条)2. ABC(第20条)3. ABD(第21条)4. ABC(第26条)5. ABC(第30条)6. ABCD(第35条)7. ABC(第45条)8. ABC(第53条)9. AB(第55条)10. ABC(第60-63条)四、判断题1. (第6条)2. (第21条)3. (第23条)4. (第19条)5. X(第33条)6. X(第31条)7. (第9条)8. (第27条)9. X(第57条)10. (第55条)五、简答题1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责任范围与考核标准,编制责任清单,每年至少考核一次(第18条)。2 .双重预防机制:-风险管控:定期辨识风险、确定等级、制定管控措施清单(第28条);-隐患排查:建立制度、明确责任、定期排查、限期治理并记录通报(第29条)。3 .发包/出租安全管理:- 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或约定职责;- 统一协调管理;- 书面告知安全生产情况;- 对违法行为及时报告(第33条)。4 .事故报告与处置:-报告:现场人员一单位负责人一应急管理部门(立即如实报告);-处置:组织抢救、防止扩大、疏散人员、保护环境(第55-5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