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鲁迅自信、自我及绝望.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96775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鲁迅自信、自我及绝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五单元鲁迅自信、自我及绝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五单元鲁迅自信、自我及绝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鲁迅自信、自我及绝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鲁迅自信、自我及绝望.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信、自我及绝望,谈鲁迅的思想,本课重点,鲁迅的主要思想 鲁迅的自信观 鲁迅思想的当代意义,先看两段现实的资料: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负责的大中小学民族精神调查有一个问题是:“假如给你一个选择国籍的机会,答案是什么?”1152名上海中学生面对这一提问时,三成初中生选择想做外国人;36.9%的高中学生选择“加入美国籍”,还有14.9%的高中生选择“加入日本籍”。 美国时代周刊1月22日刊登封面文章指出,中国的和平崛起已成既定事实,21世纪注定是中国的世纪,美国应该抛开成见,更加积极主动地与中国合作,这样才有利于其自身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这个涉及到中国人的自信心问题 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吗专门讨论自信的问题。这篇杂文初中课本选入了,大家都已经学过,但在今天重新提起它仍然有独特的意义。有时候,旧文新解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

3、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认为中国的推动者不是那些官员和一些所谓的御用文化人,而是人民,那些真正做实事的人。从这篇文章看来,鲁迅是非常的自信, 对中国前途也充满希望。 鲁迅自己曾说自己的短文看似轻易,实际字字苦心经营。足见其对每一字的用心,这种以驳论见长的文章更能见其功力。能以极680多个字说出一个如此大的问题,这种驾驭文字的能力就足以见鲁迅的文学天赋了。 鲁迅的论证方式对于大家的写作也是很有帮助的,注意学习一下。进了大学,每年都有学年论文的,毕业也有毕业论文。或者,作为一个素质培养也对自己很有好处。,鲁迅的笔名

4、,这篇文章发表时署名公汗。说到鲁迅的笔名,也能说明一些鲁迅的特点。 鲁迅的笔名非常多,据统计鲁迅笔名共计181个: 一字笔名有16个:卂 飞 树 俟 独 洛 干 豫 L 干 敖 隼 旁 迅 直 庚; 二字笔名有116个:翁隼 唐俟 旅隼 朔尔 家干 苇索 杜斐 何干 一尊 余铭 译者 张沛 阿二 阿法 苗挺 直入 明瑟 罗怃 佩韦 周树 周悼 庚辰 庚言 孟弧 封余 荀继 茹莼 树人 候堂 飞斐 冬华 乐文 洛文 乐贲 乐雯 品音 记者 家斡 宴教 冥昭 焉于 黄棘 梦文 雪之 常庚 曼雪 崇巽 符灵 康郁 隋文 越丁 越山 越侨 越容 楮冠 鲁迅 尊古 游光 遐观 编者 虞明 豫才 燕客 霍

5、冲 孺牛L.S. 丁珰 丁萌 士繇 E.L. 及锋 之达 子明 丰瑜 元艮 元期 不堂 中头 中拉 长庚 公汗 风声 巴人 龙刚 尤刚 且介 且文 史赉 史癖 白舌 白道 令飞 自树 许遐 许霞 鲁行 迅行 独立 姜珂 洛丈 神飞 敖者 莫朕 桃椎 索士 索子 晓角 动轩 仲度 华圉 阿张 豫山 樟寿 豫亭 符买 俟堂; 三字笔名有37个:华约瑟 齐物论 唐丰瑜 唐元期 黄凯音 戛剑生 康伯(白)度 隋洛文 葛何德 董季荷 敬一尊 朝花社 编辑者 编纂者 纂述者 杜德机 何家干 何家斡 即鲁迅 张承禄 张禄如 周玉才 周动轩 小孩子 丰之余(瑜) 韦士繇 邓当世 白在宣 周树人 周樟寿 周豫才

6、 宓子章 赵令仪 某生者 倪朔尔 栾廷石 孺子牛 ; 四字笔名有5个:宴之教者 宴之敖者 ELEF 旅沪记者 楮冠病叟; 五字笔名有7个: 朝花社同人 中国教育社 奔流社同人 诸夏怀霜社 译文社同人 铁木艺术社 旅沪一记者; 六字笔名有1个:上海三闲书屋。,与这篇文章的特点一样,鲁迅有这么多笔名的原因正因为它的战斗性和攻击性,他不用笔名就难发表文章,他是新闻检查的重要对象。 另一方面,这些文章总能发表,也说明了一些情况。自由度还是有的。在收入且介亭杂文时,仍然能够全文出版,也能说明一些问题。,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

7、思想家。 鲁迅幼年受过诗书经传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接触过底层农民生活。1898年考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入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开始接受西方文化教育,信奉达尔文的进化学说。1902年赴日本留学,初学医,后弃医从文。1909年8月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2年应蔡元培邀请,在南京临时政府任佥事,5月随政府迁居北平。1918年用笔名“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20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10月,定居上海,开始了“左翼”十年的战斗生活。1936年10月19日,积劳成疾,与世长辞。 鲁迅一生文学创作近四百万字,翻

8、译五百多万字,古籍整理六十多万字。主要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他的著作已译成英、日、俄、法、德等五十多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198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鲁迅全集16卷本。,鲁迅成就非凡,据说曾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与鲁迅同时代的法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对鲁迅的阿Q正传评价相当高。 在思想的深刻性与文学的才华方面,至今或许也没有能超过他的作家。从开始写作至今,在中国的影响就不说了,在世界的影响,特别是对亚洲的日本、韩国、东南亚诸国的文学界和思想界的影响不可估量的。,鲁迅的绝望与当前中国的自信心,鲁迅今天的意义在于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

9、神、民族精神非常重要。 鲁迅一方面反对悲观,一看到别人消极就要出来批驳,特别是那些与权力接近的精英化文人,他尤其厌恶,总要和他们唱反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一个典型。鲁迅批梁实秋,批胡适。因为他们的观念不同。中国知识分子在20世纪初有两套现代模式,一种是苏联式社会主义的现代,另一种是英美式资本主义。鲁迅倾向于前者,胡梁是后者。胡梁不赞成人民大众的力量,强调富人和精英才是真正的历史推动者。胡适五鬼闹中华就是穷字居首,认为穷是中国弱的根源,并排斥穷人。当然是有他的道理的。但在任何时候,观点都可能因为权力关系使知识分子变成仇敌。,说到自信,就要说到鲁迅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现代理想。鲁迅那一代知识分子

10、,包括鲁迅、老舍、陈独秀、胡适、梁实秋,更早的一代梁启超、康有为、魏源、章太炎等,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共产党高级领导的理想都是要建立欧美式或苏联式的现代国家。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1900),可见中国第一代现代知识分子对少年中国,即现代中国的期待。他坚持的典型现代进化论观,封建是老的,资本主义是新的,是少年,中国要成少年之国。,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

11、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人与少年人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所有的资本主义的都是少年的,所有封建的都是老年

12、的,可以体会出早期现代知识分子的急切心理。 鲁迅作为第二代现代知识分子,他的理想也是要实现中国的现代,他弃医从文就是因为要改造“国民性”,即从精神上改变中国的“封建”面貌,实现真正的、全面的现代,而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现代。鲁迅一生为此理想奋斗,看他16卷的文集就明白了,阿Q正传、祝福、故乡等,都表现了对改造国民性的急切和难度。,灯下漫笔(P236,1925,鲁迅全集1)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地位,至多不过是奴隶,黄巢,五胡,张献忠,自己由奴隶称了王马上把别人当奴隶来奴役来杀,由此推出历史实际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张献忠,鲁迅称之为“为

13、杀人而杀人”。张献忠在明末入四川自立为王,大杀特杀,先让士兵大杀平民,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没有平民可杀了就让士兵互杀,或者使几队士兵互斗,或派暗探监视兵丁,稍听见不合意之语便杀其全家。做奴隶不得,于是要有一个能做稳奴隶的主子。奴隶做了主子也和以前的主子没一点区别,都是要奴役别人,恶性循环让鲁迅更加悲观。,所以鲁迅一直绝望,他发现国民性的改造实在太困难了。从他的整个创作来看,尤其是后期的创作,鲁迅是个悲观主义者。 第二本小说集彷徨中的在酒楼上就反映了他在呐喊之后的开始犹豫,不能确定中国的希望在什么地方,自己的愿望能不能实现,只把自己的努力比喻成苍蝇转了一

14、个圈子又回到原地。,散文诗野草中表现出的绝望思想更直露: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影的告别1924),在民国时期就有许多人右翼或中间派文人说他是虚无主义者,包括他弟弟周作人也公开这么说,而且是在鲁迅逝世的第二天报纸采访时说的。他们的评价相当有道理。任何事情,鲁迅总能敏锐地看到其弱点,然后失望。这样一件件地否定,一天天地绝望,希望自然越来越少。实际事情总是有好有坏,发展起来也不会象想象的那么差,好的一面也在起牵制作用。鲁迅对人的苛刻在这方面的极好

15、的例证。,鲁迅的伟大,鲁迅虽然一直绝望,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斗争。这也是他一直受世界思想界关注重要原因。直到现在,日本学者都非常重视鲁迅的思想。 日本学者对鲁迅的研究一直很深入就是一个证明,日本出现了一大批研究鲁迅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回注到中国,当真给中国文学评论界和思想界以世界级的哲学启示。最有名的是竹内好,有一本书近代的超克,就是他的专著,里面的思想就是由鲁迅而起。,现在中国的自信心如何呢? 现在的情况是中国的经济力量不断增强,发展之快让整个西方乃至中国自身都非常意外。不管有多少阴暗的地方,付出了多少代价,就从经济力量而言,用“膨胀”来形容是不过分的。 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式的现代,其核心都是发

16、展经济。经济的发展来说。个体意识是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源前提,经济增长又造成个人意识的膨胀,个人意识的膨胀又推动经济的更快发展,这是一个循环(当然是良性还是恶性不好随便下结论)。,1984第23届美国洛杉矶奥林匹克运动 金牌:15枚 1988第24届南朝鲜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 金牌:5枚 1992第25届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 金牌:16枚 1996第26届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 金牌:16枚 2000第27届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 金牌:28枚 2004第28界希腊雅典奥运会 中国获金牌:32枚 2008北京:51枚,比如中国体育的发展,奥运会金牌一次比一次多,那么多冠军的出现,一方面是经济的原因,另一方面

17、是个人意识的作用,取得好成绩个人能取得非常大的收益。从中国在奥运会上的金牌数量也看得出来,基本是随时经济力量增强,金牌数也不断上升。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的投入增大,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个人的收益大大增加。 比如刘翔。本来就是华师大的一个学生,得金牌前还住在曹扬新村一个老式的二室套房内,拿金牌后马上区政府送一套大房子,然后各种奖励、品牌代言,年收入要以千万计了。,从体育的发展也能看出中国经济上的进步。 讨论中国人的自信在今天的意义是什么?90年代末一本书叫中国人可以说不,轰动一时,就反应了经济实力增强下中国人自信心大增的问题。 那本书当时不少人进行讽刺,认为是盲目自信。但在今天,中国人更自信了,敢于对

18、好多国家说不了。这就是自信心的问题。 但中国人真的自信起来了吗?,回到最初的两段现实的资料: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负责的大中小学民族精神调查有一个问题是:“假如给你一个选择国籍的机会,答案是什么?”1152名上海中学生面对这一提问时,三成初中生选择想做外国人;36.9%的高中学生选择“加入美国籍”,还有14.9%的高中生选择“加入日本籍”。他认为原因在于学校教育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的不足和家庭影响。 美国时代周刊1月22日刊登封面文章指出,中国的和平崛起已成既定事实,21世纪注定是中国的世纪,美国应该抛开成见,更加积极主动地与中国合作,这样才有利于其自身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后一则消息

19、是不是可以作为中国自信心的切实依据? 力量越强,自信心就不由自主地膨胀起来。中国的自信现在不仅是可以说不,还要反对西方的现代化模式,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现代化模式。就是不但要自信,而且要摆脱西方控制,形成自己的,或者庸俗一点,“中国特色”的现代。一些学者就提出要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建构新的中国式现代化模式。日本人的思路也是在这儿,当然比中国早了几十年,从鲁迅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了。日本的思想界之所以看重鲁迅,就因为鲁迅的绝望。鲁迅对英美式的现代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现代他都不满意。他总觉得要被别人、被别的国家控制,他要寻找自我。因为现代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建立自我的过程,对于个人如此,对于国家,则是建

20、立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但这个自我意识在哪儿,如何建立,甚至这个属于中国的自我意识是什么鲁迅都不知道,一直在绝望中寻找。 说到底,还是建立文化自我的问题。 那么多孩子想成为外国人,不就说明问题了吗?,1、 自信与“自我”,染发。行为艺术。要区分真自我和假自我。就比如当前,大家为了突出自我,都要表现得“另类”,这是比较极端的表现自我的方式,可称为“超”自信。在网上报道有一群青年,做一个行为艺术,用4根钢钩穿过背部的皮肉把自己吊起来,称为“人体悬挂”,象挂猪肉一样。他们自称人体悬挂是一种行为艺术,是挑战自我、证明自我的一种方式。其实,这种自我是真的自我吗?,看看西方,这样的自虐行为早就出现。这是被滥

21、用的自我。就是说,从鲁迅的角度看来,这样的自我是西方的自我,而且还是变态的自我,不是中国的自我。这也是自以为自我,实际是丧失自我,是不自信的表现。,2、自信力与妄自尊大 、自恋,芙蓉姐姐。她居然还“红”了,去日本表演,新浪请她做客,据说芙蓉姐姐还要为移动代言了。不少大型的歌舞晚会和活动也请芙蓉姐姐,她还在日本自称自己是中国的国宝。这样的人是自信吗?,这是自恋,畸形的自信。背后就是西方消费文化下的出名心理,以各种方式炒作自己。出名的好处是什么?可以赚钱。 2008年7月,芙蓉姐姐北京开个人演唱会,上等票价200元,与港台一线明星相当.,现在又出现不少模仿者,出现了芙蓉哥哥,芙蓉姐夫,还有其他木子

22、美、竹影青瞳之类靠发裸照、宣扬性解放出名。这样的人是真的自信吗?,木子美,竹影青瞳,3、 经济上实力增强是否一定与精神文化上的自信、自强同步。,青年一代的饮食消费和文化消费内容:可乐,汉堡,麦当劳、肯得基,好莱坞电影、日本漫画,韩国偶像剧。,世界各地的城市有什么差别?,日本东京、韩国首尔、中国上海、美国纽约,日本东京、韩国首尔、中国上海、美国纽约这些世界上最繁华的现代城市,居然没有什么差别,都被同一化了。 这样看,孩子向往国外的生活,实际是向往美好的未来。整个中国的未来。那就没什么好指责的了。反而是一种追求进步的表现。 整个经济化发展道路的问题。 从外表到内在的精神、消费都同一化,都成了美国。

23、孩子希望做外国人也没什么奇怪的了。这正是鲁迅的绝望,也是日本学者的绝望。,竹内好也同样绝望,他研究鲁迅,很赞赏鲁迅的否定一切怀疑一切的绝望思路,他认为日本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化,或者放弃了自己的文化。这些学者想保存日本的民族传统文化,但经济力量和西方的意识形态已经占据了国民的头脑,他们很绝望。所以鲁迅的绝望很得他们的共鸣。 这些理论返注到中国,中国学者竞相引用,竹内好被中国学者大力追捧,正直接反映了中国人自信力的增强。它反映了中国学者已经有了建立文化自我的自觉,开始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温鲁迅的现实意义,鲁迅一直拒绝被控制也许正是他高度自信的表现。 今天我们的自信力大大增强是不争的事实,或者这就是鲁迅这篇文章今天的意义。 如何对待文化入侵的问题。鲁迅的绝望和抵抗正是如何保持自我的问题,如何保存自己的文化的问题。时时要保持警惕,哪种是真正的自我,哪种是被异化的自我。或许,正象鲁迅的绝望一样,事实的发展不会象他想象的那么差,但保持一种警惕还是必要的。 总之,不但经济上要自信,文化上的自信也要增强。,参考书目,鲁迅呐喊、彷徨、杂文选集 汪晖反抗绝望 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总结,鲁迅的主要思想。国民性的思考。 鲁迅的自信观。绝望中的寻找。 鲁迅的当代意义。民族自我的寻找与保持问题。,作业,思考一下现代化发展与民族自我的保持问题。 预习沈从文翠翠(边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