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0年代新诗(二).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96788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20年代新诗(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五章20年代新诗(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五章20年代新诗(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20年代新诗(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20年代新诗(二).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20年代新诗(二),郭沫若与女神,考试大纲知识点,一、郭沫若创作道路 了解:(1)郭沫若的生平和创作概况。(2)创造社成立的经过。(3)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 二、女神 识记:(1)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是中国的第一部具有真正现代意义的新诗集。(2)凤凰涅槃、天狗、晨安、炉中煤等是女神中的代表性诗篇。 了解:凤凰涅槃的思想意义与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分析:女神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赏析:天狗、炉中煤。,第一节 郭沫若的生平与创作,一、郭沫若的生平,郭沫若(18921978),郭沫若在新诗、历史剧、散文、小说等方面的著作十分丰富。尤以新诗和历史剧的创作,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

2、重大贡献。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不仅确定了郭沫若作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的形象,而且成为中国新诗走向成熟的纪念碑式的作品。,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人。 “郭沫若”是他1919年9月11日开始在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诗歌时启用的笔名,取自于他家乡的两条大河:“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青衣江)。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一)简历 :,(二)日本留学,1914年(22岁)到日本留学(比鲁迅晚12年),与鲁迅一样也是学医 。,(三)试笔,1916年开始文学创作,最初的 试笔即新诗,如死的诱惑等,并初步显示出浪漫主义的特点。如果鲁迅开始文学创作按怀

3、旧算,郭沫若的创作开始的时间则比鲁迅晚5年。,(四)爆发期,1919年,郭沫若在日本得知“五四”的消息之后进入诗情的“爆发期”,并开始在国内(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陆续发表作品。1920年,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等重要代表作发表后,郭沫若开始在文坛上引人注目。这些作品后来大多收入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1921年8月,女神(剧曲诗歌集)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比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早2年。 相关知识:时事新报学灯与晨报副刊、京报副刊、民国日报觉悟一起,被称为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五)结社,1921年6月(一说“7月”),与郁达夫、成仿吾等人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创造社”,主要成员还有

4、张资平、田汉等。 相关知识:1922年创办第一份刊物创造季刊,后陆续创办有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的副刊)和创造月报、文化批判等。,(六)彷徨之路,1922年在创造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发表天上的街市,这以后的作品(包括彷徨十首等)后结集为星空(诗歌、戏曲、散文集)出版。以后还出版有诗集瓶(爱情诗集)、前茅、恢复等。,(七)文艺与政治活动,1923年,郭沫若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与日本妻子安娜和三个孩子回国(比鲁迅回国晚14年,后多次返回日本,鲁迅从此不再回日本),同时活跃在文艺和政治两个大舞台上(鲁迅辞官后不再任官职)。,1924年4月再赴日本,同年11月回国。 1925年到广州任中

5、山大学文科学长,这期间创作聂嫈等3部历史剧。 1926年弃文从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兼行营秘书长。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七人主席团成员、总政治部主任与宣传委员会主席,经周恩来、李一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失败后流亡香港、上海、日本。 1928年倡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参加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并出版有前茅、恢复两部诗集。 1937年从日本秘密回国,参加抗日战争,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出版有诗集战声集。 1940年第三厅解散,另建文化工作委员会,任主任,创作有屈原等6部历史剧。 1949年后,任文联主席等行政职务,并创作有两

6、部历史剧。,二、郭沫若的作品,郭沫若一生著述甚丰,主要了解其诗歌、小说和戏剧中的下列作品:,(一)主要诗集 A女神1921年出版,共分3辑。 第一辑为三部诗剧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湘累。 第二辑为爆发期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等具有“五四”时代精神的作品; 第三辑为“五四”前后的作品。 B星空和瓶等“彷徨”时期的作品。C恢复和前茅等“革命”时期的作品。,(二)主要小说,创造社作家的小说以郁达夫为代表,郭沫若的小说也具有创造社小说的特点。注意相关知识的了解,如郁达夫的沉沦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以及创造社作家在抒情体小

7、说方面的贡献等。 A自叙小说(受日本“私小说”影响的一种自传体小说,又称“身边小说”):主要有漂流三部曲等。 B寄托小说(在精神上与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一致):主要有牧羊哀话等。,(三)主要剧作,郭沫若最早的诗剧同时具有诗歌和戏剧的特点: A诗剧:主要有女神中的三部诗剧(凤凰涅槃也具有诗剧的特点)、星空中的孤竹君之二子等。 B历史剧:在20年代有3部:聂嫈、王昭君、卓文君,后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40年代有6部,其中,4部以“战国”为题材:屈原、棠棣之花(根据20年代的同名诗剧改编)、虎符、高渐离;2部以“元末”和“明末”为题材:孔雀胆、南冠草;50年代有2部:蔡文姬、武则天。,郭沫若的创作道

8、路是多变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五四”时期,主要作为浪漫主义的天才诗人。五四那种宽松、自由、充满朝气的环境,形成了郭沫若浪漫的人格与创作风格,他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自我实现程度很高。女神喊出了时代的真声音,震醒了一代青年,释放了被压抑的社会心绪,满足时代的精神需求。,三、郭沫若的创作道路,第二阶段,三四十年代,变为“诗人社会活动家”。因其文名簇拥到政坛,以相当多的精力投入社会活动。作为浪漫诗人的心理,性格被现实政治所束缚,创造力与时递减。创作告别了“五四”时期那种朝气,而逐渐强化了现实感,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和激情衰落。 第三阶段,中国内地解放后,郭沫若身居高位,杂务缠身,作品多

9、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四、郭沫若早期诗歌的思想来源:泛神论,因歌德而发现斯宾诺莎(神决不是人,而是实体自身、自然本身,神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为代表的西方16、17世纪泛神论哲学以及印度的泰戈尔及古诗人迦毕尔(14401518),由之再返观中国庄子及王阳明。 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 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 “我即梵”、“良知即天理”、“我即道”。,关于其“泛神论”的内涵有争论。如孙党伯(关于郭沫若和泛神论的关系问题,郭沫若研究第6辑)指出郭早期思想中误解和任意发挥“泛神论”的部分;黄曼君则认为是“五四”自然科学的时代精神以“人文化”为中介进

10、入其泛神论思想。,三个泛神论者,一 我爱我国的庄子, 因为我爱他的Pantheism, 因为我爱他是靠打草鞋吃饭的人。 二 我爱荷兰的Spinoza, 因为我爱他的Pantheism, 因为我爱他是靠磨镜片吃饭的人。 三 我爱印度的Kabir, 因为我爱他的Pantheism, 因为我爱他是靠编鱼网吃饭的人。,第二节现代诗歌的奠基之作:女神,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重要的诗集之一。 受到“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感召,同时又反映了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一)女神的写作与出版,女神分为三辑 第一辑由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组成,是以现代的想象重构古代的故事传说 第二辑是女的主体部分,

11、30首诗作,凤凰涅磐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都是名篇 第三辑有25首新诗。,(二)女神的主题内涵,1、反抗、破坏、创造的主题。 (1)“反抗”,源自人的解放与觉醒;“破坏”,基于现实的黑暗、冷酷、腥秽;“创造”,是人类得以前行的动因。 (2)“五四”精神:怀疑、批判、反抗、破坏、创造。 (3)凤凰涅磐 、女神之再生集中表现了上述主题。,2、“泛神论”的主题,“一切的一”中的“一”,指大自然普泛的本体(神); “一的一切”中的“一切”,指由“一”的本体衍生出的自然万物。 “一切的一”与“一的一切”,这是一种一切都融为一体,生命与万物物我无间的大和谐境界。(自我、自然与神三个元素融为一体),3、爱

12、国主义的主题,炉中煤、凤凰涅磐、女神之再生 。 “五四”是中国现代新型文化的青春期,郭的爱国也表现为对“青春中国”、“新中国”的向往与追求。,4、女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1)是“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 (2)是一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人形象。 (3)是一个热烈执着地追求美好理想和个性解放,充满着历史乐观主义精神的现代人。 (4)抒情主人公已越出了“祖国意识”,有了“人类意识”。,女神的思想价值,五四时代精神与诗人创作个性的高度融合统一。 破坏与创造精神: 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等 爱国主义精神:炉中煤等 个性解放思想:天狗等 劳工神圣的民主精神:地球,我的母亲等 自然的礼赞

13、及力的精神:太阳礼赞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三)女神的艺术特色,1、在诗的形式上,冲破一切旧形式的束缚,为诗歌的革新与创造树立了榜样。 郭沫若的诗歌主张: “诗的本质专在抒情,抒情的文字便不采诗形,也不失其为诗”,主张诗歌形式上应“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 同时又认为“情绪的世界便是一个波动的世界,节奏的世界”,“虽没有一定的外形的韵律,但在自体是有节奏的”。,2、积极乐观的浪漫主义特色。 3、借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充分利用想象。 4、象征手法的普遍运用。 5、情感的夸张: 形象的夸张: 意境的夸张: 这些都反映了五四的狂飙突进精神。,6、语言丰美华赡,广泛运用从远古神话到现代科技的各种典

14、故、术语,丰富了诗的语汇。 7、缺陷:教材p103,(四)女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和贡献:,1、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了冲破封建樊篱、扫荡旧世界的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是鲁迅所张扬的“摩罗诗力”的具体展现。,2、奇特雄伟的想象扩大了新诗的表现领域,创造了全新的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诗的抒情性与个性化的本质得到了充分重视与加强。,3、创作形式自由多变,大量采用比喻、象征手法,以人格化的 目然为主,也化用古代神话、历史故事甚至西洋典故,形象选择巧妙、恰切而新颖,证明新诗在艺术上足以充分表现新的时代与生活,在许多方面超过了旧诗词。,(五)凤凰涅槃,凤凰涅槃 “象征了中国的再生,同时也是我

15、的再生。” 1、凤凰的形象 诗借凤凰“借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传说,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诗人笔下的凤凰形象壮美而崇高。她大胆否定旧现实的一切,扬弃因袭的旧我,严厉斥责浅薄猥琐的群丑,热烈向往新鲜、净朗、华美、芬芳的新世界,体现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和战斗的乐观主义气概。它是年青诗人的化身,也是民族和祖国的象征。可以说。凤凰涅槃是民族觉醒的诗的宣言。,2、艺术特色 想象瑰奇,色彩明丽,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诗作把宇宙万物和自我融汇在一起,造成一种万物同源、和谐一致的境界,既表现诗人与祖国人民溶合为一的愿望,也具有浓厚的泛神论色彩。 在诗歌形式上,它彻底打破了旧诗格律的镣

16、铐,借鉴西方自由体诗,形式自由奔放,实现了诗体大解放。 大量采用设问、排比、反复、重奏的手法。,炉 中 煤 眷恋祖国的情绪,(一)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二)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的卤莽? 要我这黑奴底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能重见天光。,(四)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家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摸样!,天 狗,(一)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

17、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二) 我是月的光, 我的日的光, 我是一切星球的光, 我是X光线的光, 我是全宇宙的energy底总量!,(三)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地球,我的母亲!,地球,我的母亲! 羡慕的是你的孝子, 那田地里的农人, 他们是全人类的褓姆, 你是时常地爱顾他们,地球,我的母亲!

18、 我羡慕的是你的宠子, 那炭坑里的工人, 他们是全人类的Promeoheus(普罗美修士) 你是时常地怀抱着他们。,地球!我的母亲! 我想除了这农工而外, 一切的人都是不肖的儿孙, 我也是你不肖的儿孙。 199年12月末作 选自女神泰东图书局一九二一年八月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滚滚的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 力的Rhythm哟! 选自女神泰东图书局一九二一年八月版,女神的历史价值:

19、,1、五四时代精神。反封建以及改造社会的要求。“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2、形式上创新。自由体诗的创立,典范性。 3、时代的需要和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六)郭沫若的其他诗集,1、星空(1923)、瓶(1927)、前茅(1928)、恢复(1928) 2、无论是其诗情和形式,都不再有女神之光彩。 “彷徨”在星空下,在瓶中诉说爱情的誓言,举着战斗的前茅,却无法恢复诗人的真诚与激情。,星空(1923年出版)是五四退潮后,郭沫若苦闷、彷徨、探索的情感体现。“有的是鲜红的血痕,有的是净朗的泪晶,可怜的幽光之中含蓄了多少深沉的苦闷”献诗。反映出历史彷徨期作家的复杂与多变性。诗歌的情感时而高昂、时而沉静、时

20、而欢乐、时而郁闷。诗歌在技巧上更加圆熟,情感越发含蓄、深沉。,瓶(写于1925年)又恢复了女神似的火山般的激情和奇诡的想象。体现的是一种浪漫的为爱情献身的精神。这里的爱情,可以理解为诗人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追求。“梅花在我的诗中,会结成五个梅子,梅子再迸成梅林,啊,我正是永远不死”。诗人以一个女性为对象,倾诉自己的追求。,前茅(写于1923年,1928年出版)是无产阶级战斗的序曲,恢复却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号角。郭沫若后期诗歌逐渐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传声筒,一种标语口号式,显得艺术性不足。如“在工农领导之下的农民暴动哟,朋友,这就是我们的救星,改造全世界的力量”(我想起了陈涉吴广)。,郭沫若强

21、调诗歌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联系的同时,提出文艺必须充当政治的“留声机器”。(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论集续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62页)以后,进一步宣称“我高兴做个标语人,口号人,而不必一定要做诗人”(我的作诗经过,郭沫若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209页)“二十世纪的中华民族大革命哟,快起!起!起!”(黄河与扬子江对话),这些诗歌直白,不含蓄,带有纯粹的标语口号性质。郭沫若的后期诗歌出现了思想与艺术失衡的现象。,第三节 历史剧创作另一座高峰,(一) 提出“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通过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发掘历史精神,关注现实社会。“剧作家的任务是把握历史的

22、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 史实与虚构相结合。历史事件大真小虚。 (二)融入五四精神和现实精神到历史剧创作中,对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构置,(三)历史剧的主观性与抒情性,崇高悲剧美的体现 历史剧中人物融合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创作主体介入古人古事,通过古人古事与现实对话、交流,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抒情性,同时由吻合了时代精神,具有现实性。 带有诗剧的抒情色彩。 对古典悲剧美学传统的继承,冲突严肃庄重、格调高昂悲壮,富有悲剧的崇高感。,(四)代表作:早期有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主要是要在历史人物的身上,灌注五四时期追求人的尊严、反封建礼教与专制的精神。40年代后创作的棠棣之花、屈原

23、、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六部历史剧,主要是借古讽今,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歌颂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表现反侵略、反投降、反独裁,争取民族、自由、人权的时代主题,符合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屈原是最有影响的历史剧。剧中塑造了屈原高洁爱国、矢志不渝的战斗品格。同时也塑造了具有正义感和爱国心的婵娟,出卖祖国和人民利益的南后,趋炎附势、卖身求荣的宋玉等正反形象。借古讽今,抨击了国民党政权的黑暗统治。,棠棣之花:歌颂了聂氏姊弟的爱国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突出了主张统一,反对分裂的政治主题。 虎符:歌颂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揭示了生命的崇高意义。 高渐离:歌颂了反抗专制暴政的决心和勇气,在反抗

24、和复仇的英雄悲剧中诠释了“杀身成仁”的人生意义。 孔雀胆:是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人性中妥协忍让的弱点所带来是的爱情和人生的悲剧。 南冠草:写的是明末少年民族英雄夏完淳聚兵反清,最后壮烈殉国的故事。歌颂了为民族利益而牺牲的英雄。,(五)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点,1、强调主观性和抒情性。 屈原中“雷电颂”,几乎是自我倾诉 2、浓郁的诗意 外在形式上的吟诗、歌舞场面的插入(如屈原以橘颂贯穿全剧,第二幕出现九歌场面,第三幕有“招魂”);内在表现为强烈的抒情性。 3、戏剧冲突的营造 不仅靠紧张曲折的情节、尖锐的性格冲突,更有层层推进的感情之流。,【思考题】,1以胡适的诗歌为例,简述初期白话新诗的特点。 2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理想内涵和艺术特征。 3结合作品,谈谈闻一多诗歌理论中“三美”的基本构成。 4简述女神的基本内容。,5为什么说郭沫若的女神开了一代诗风? 6试论郭沫若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7解释湖畔诗派、新格律派和象征诗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