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等文文库书稿修订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00082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 页数:198 大小:85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士论等文文库书稿修订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8页
博士论等文文库书稿修订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8页
博士论等文文库书稿修订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8页
亲,该文档总共1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博士论等文文库书稿修订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士论等文文库书稿修订版.doc(1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摘 要困境、重构与突破:中国治理转型的模式研究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现由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的转变,过去30年的治理转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从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从集权到分权,从人治到法治,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成绩固然不容忽视,但基于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继续推进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的转变,并实现某种形式的治理转型突破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任务。中国30年的治理转型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仍然面临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官-民两极治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的强化和制度性紧张;党的转型与宪政发展之间的内在制度性紧张逐渐凸显;权

2、力-权力、权力-权利、权利-权利之间基本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日益凸出;非制度化博弈存在低层次徘徊;地方庇护网政治、既得利益政治、结构性腐败、权力-资本的非良性联姻等政治肿瘤尾大难掉;治理转型战略选择上长期合理性与短期合理性处于两难。现阶段的两极治理模式不仅不利于解决上述深层次问题,而且其本身就是上述深层次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不仅如此,中国30年治理转型所遵循的“技术性渐进变革模式”已经日渐凸显其局限性,难以有效解决上述深层次问题。而学术界诸多治理转型模式的设计,或者偏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本原则,或者未实现我国国情与现代治理基本价值创造性结合,或者不具有理论彻底性和实践

3、可行性,均难以满足指导治理转型实践的需要。为了寻求一个理想的治理转型模式,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深化治理转型所立足的基础情境:纵向上,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的演变史潮流所系,大势所趋;横向上,多层面的贫困并存和交织。整体上,中国深化治理变革的基础情境并不很理想,因而对治理变革的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后,本文界定并分析了中国实现治理转型突破的关键问题,即党的现代转型与宪政发展的良性互动。沿袭“全能型政党”建设的思路难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党多元化的思路既不现实也不合理。本文在“全能型政党”建设和政党多元化两种思路之外,提出了第三种思路:执政党的现代转型及其合法性重构,并认为党的现代转

4、型与宪政发展之间良性互动的发展是完全可能的。本文对中国治理转型的模式进行了重构,提出应该扬弃“官(政党-政府)-民(社会)”两极治理模式,抛弃治理转型的“技术性渐进变革模式”,建立“政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三极互动的治理模式,政党、政府与社会三极良性互动既是治理转型的路径,也是理想的现代治理状态;与此相应,中国共产党应该实现由“全能型政党”向“功能型政党”的现代转变。唯此,才能够促进政党彻底转型,实现政党权威在治理转型过程中以及在现代治理结构中的合法性重构,较好的保证治理转型过程的有序性和结果的彻底性,并最终实现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质的飞跃。关键词:治理转型模式;模式重构;党的转型;党的合

5、法性重构;三极互动模式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AbstractResearch on the Process and Pattern of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in China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 opening policy was implemented, our country has gradually transformed from traditional governance to modern governance. We have achieved great progress in this direction

6、, which includes five aspects: from unitary governance to pluralistic governance, from centralization to decentralization, from rule by men to rule of law, from regulation government to service government, from intra-party democracy to social democracy. Success is great, but for further progress of

7、Chinese society, we should advance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rom traditional governance to modern governance further, and at this time some kind of major breakthrough is needed to challenge us to press on in this direction. With the “party governance-civil society governance” analysis frame, this

8、paper reviews the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history from 1978 systemically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governance patter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pattern inherent in the past 30 year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we have made substantial success, but we are still being haunted by some engrained problems whic

9、h includes: the substantial intensification of “the bipolar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bureaucracy vs. civilian” with increasing conflicts; the deepening structure intension between the transition of CCP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le of constitution in China; the inner institutional relations tension of

10、power vs. power, power vs. rights, rights vs. rights; the low-level interaction and repetition of non-institutional game practices; the local patronage politics, structural corruption, the political influence of vested interest and the distorted combination between power and capital which gradually

11、becomes a cancer of the healthy transformation process. At last, it is difficult to balance between long-term rationality and short-term rationality in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These problems wrest with each other and contribute to the dilemma of presentday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Cont

12、emporary bipolar governance pattern (bureaucracy vs. civilian) cannot solve the dilemma fundamentally, on the contrary, it contributes these problems and the dilemma chiefly. Furthermore, the transformation pattern inherent in the past 30 years is so limited that it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

13、ime and resolve these difficult problems effectively. And there are some oriented mistakes in the alternative patterns of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which were designed by scholars which include: to stray away from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which be fixed as “the organic

14、 combination among leadership of CCP, popular sovereignty and rule of law”; devi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circumstances of our country or deviation of the essential value of modern governance, lack of creative combination of both; lack of theoretical insight or lack of practical feasibility; so, they

15、 cannot meet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future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find a proper patter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undamental circumstances of Chinas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author argues that China will transform from traditional governance to modern governance inev

16、itably as a historical trend, but the fundamental circumstances of China doom the process of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will be complicated and formidable. Subsequently, this paper ascertains and analyses the core problem that obsesses the long-term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The author argu

17、es that the core problem is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transition of CCP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le of constitution in China. The author does not argue that if the CCP insists the totalitarian party building route, the creative combination and well-orientated interaction of both will be

18、impossible and pluralistic party politics route has enough rationality nor has practical feasibility at present China.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third choice: transforming the leadership of CCP, and he argues that the creative combination and well-orientated interaction of both will be possible. F

19、inally, this paper restructures the pattern of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transform the bipolar governance pattern (bureaucracy vs. civilian) into tripolar governance pattern (bureaucracy vs. civilian, and CCP as the intermediary), and desert the tradition

20、al transformation pattern inherent in the past 30 years. Well interaction among bureaucracy, civilian societyt and the CCP is the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route and the ultimate modern governance pattern. Accordingly, the CCP should transform from an unlimited totalitarian party into a limited func

21、tional party. By that, we can advance the complete transition of CCP, remake the authority legitimacy of CCP both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and in the ultimate modern governance structure, make sure the orderly transformation process and the achievement of our ultimate pursuit, and realize the r

22、eal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governance to modern governance. Keywords: Process of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Pattern of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Restructure of Pattern; Transition of CCP; Legitimacy Remake of CCP; the Pattern of Tripolar-interaction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目录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I目 录VI第1章 绪

23、论1第1节 选题背景11治理的主体、客体、环境、需求发生了深刻变迁12治理转型领域仍有巨大的研究空间23治理转型研究是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3第2节 文献综述41. 核心概念辨析和界定42. 国内学术界对中国治理转型模式的研究53国外学术界对中国治理转型及模式的研究154中国治理转型模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7第3节 研究方案191 研究定位192 研究意义193 研究方法204 研究设想21(1)基本论点和思路22(2)研究重点难点22(3)主要创新点23第2章 治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24第1节 西方治理理论的兴起与应用241 西方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242 西方治理理论兴起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25

24、3 治理理论在西方社会的应用254 对治理理论的主要批评265 治理理论对分析中国治理转型的借鉴性27第2节 治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现状271 治理理论的引介282 治理理论的应用293 对治理理论的理论探讨和反思314 治理理论本土转化的努力33第3节 治理理论本土发展与转化的基本语境371 基于一般性中西比较的反思372 文化冲突视野下的治理转型413 基于社会转型的反思434 基于制度变迁的反思455 四种因素的交织:治理理论本土发展的基本语境47第4节 促进治理理论的本土发展471 建设性补充政治发展、行政发展研究的不足472 以治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中国治理转型的立足点49小 结50第3章

25、 中国治理转型的过程与困境51第1节 中国治理转型的历史起点511 贫瘠的传统继承512 全能性的政治社会结构继承52第2节 中国治理转型的基本背景531 经济的转型和变革532 社会转型和变革543 文化转型和变革54第3节 中国治理转型的历史演进(1978年-2008年)551 治理转型的初步探索阶段(1978年-1991年)562 以维护稳定为中心的治理转型阶段(1992年-2002年)573 治理转型新探索阶段(2003年至今)59第4节 中国治理转型的主要探索601政党治理探索602 政府治理探索623 社会治理探索63第5节 中国治理转型所取得的巨大成绩651 从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

26、652 从集权到分权653 从人治到法治664 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665 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67第6节 现阶段中国治理转型面临的深层次问题681 官民两极治理结构的强化和紧张682 党的转型与宪政发展的内在结构性关系更趋紧张683 权力-权力、权力-权利、权利-权利的制度性紧张694 非制度化博弈的低层次徘徊705 地方庇护网政治等政治肿瘤尾大难掉706 治理转型战略选择上短期合理性与长期合理性的两难71第7节 两极治理模式及其内在缺陷721 两极治理模式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治理模式722 两极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733 两极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73第8节 现阶段中国治理转型的基本模式及局限

27、性751 技术性渐进变革模式752 技术性渐进变革模式的优势763 技术性渐进变革模式的局限性76小 结78第4章 治理转型的基础环境79第1节 治理转型的纵向环境: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的演变791 多领域合一向多领域相对分离的历史演变792 行政性整合向契约性整合的历史演变793 治理转型的社会潮流冲击传统治理结构804 不同进程的复杂交织80第2节 治理转型的横向环境:多层面贫困的并存和交织841 多层次贫困的并存和交织842 多领域贫困的并存和交织89小 结90第5章 突破治理转型困境的关键:党的转型与宪政发展的良性互动91第1节 诺斯悖论视野下党的转型困境911 党的合法性困境912 诺

28、斯悖论视野下的政党转型923 政党建设的两个错误思路93第2节 宪政发展的潮流与困境94第3节 宪政发展与党的转型的交集97小 结100第6章 治理转型的文化资源和进路102第1节 分析框架:价值、制度、行为与救济机制102第2节 中华治理传统的内在矛盾与时代局限1031 中华治理传统的价值体系(“道统”)1032 中华治理的制度体系1073 中华治理的行为模式1124 中华治理的救济机制1145 中华治理传统的内在矛盾和时代限制115第3节 全能社会主义治理模式:强大与脆弱1171 全能社会主义治理模式的价值体系1172 全能社会主义治理模式的制度体系1193 全能社会主义治理模式的行为模式

29、1194 全能社会主义治理模式的救济机制1215 全能社会主义治理模式的衰败122第4节 西方宪政治理的的成功1231 西方宪政治理的价值体系1242 西方宪政治理的制度体系和行为模式1263 西方宪政治理的救济机制1274 西方宪政治理的成功原因128第5节 中国宪政尝试的失败及其原因1291 中国宪政尝试的价值体系1292 中国宪政尝试的制度体系1293 中国宪政尝试的行为模式1304 中国宪政尝试的救济机制1315 中国宪政尝试失败的原因131第6节 中华治理传统的现代价值1331 “道统合法性”和“民意合法性”的互补1332 从“以道驭势”出发重建中华治理传统1373 中华治理传统重建

30、的可行性与优势138第7节 中华治理传统的现代重建1391 新“道统”:中华治理传统现代重建的价值基础1392 新“政统”:中华治理传统现代重建的公共治理结构1443 新“民统”:中华治理传统现代重建的坚实基础145小 结146第7章 中国治理转型的模式重构148第1节 模式重构的标准与原则1481 目标标准:中国国情与现代基本价值的创造性结合1482 过程标准:整合、改革、发展的高层次平衡统一1493 模式重构的基本原则149第2节 价值和功能的选择与承担1501 承担“议统”功能1502 承担“官统”功能1513 承担“宪统”功能151第3节 三极互动模式与中共的创造性转化:一个构想152

31、1 “宪统”:中共转型为宪法性整合秩序的核心主体1522 “官统”:政府是公共物品供给的核心主体1543 “议统”:人民代表大会是民意表达和综合的核心主体1544 以“民统”为基础保持三极互动治理模式的开放性1555 “三极互动”模式的比较优势155第4节 两极治理模式向三极治理模式的过渡1571 治理转型的启动1572 治理转型的战略1593 治理转型的过程1624 治理转型的终点163小 结164第8章 结 论165参考文献167后 记181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1章 绪论第1章 绪论第1节 选题背景1治理的主体、客体、环境、需求发生了深刻变迁1978年以来,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我国的

32、经济社会转型: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伴随着这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转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多元态势,我国的治理主体、客体、环境、需求也发生了同样深刻而广泛的变迁。集中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治理主体方面。政党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所指的“政党”均特指中国共产党。、政府、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公共权威发生了深刻变化1,大量第三部门组织出现在治理的舞台上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政党与政府-人大、社会的关系调整已取得巨大进步,政党面对新形势的政策弹性和执政能力得到较大改善,但政党与政府-人大、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治理

33、主体之间不尽合理的结构性关系在维持社会稳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同时,也成为诸多治理难题产生的根源。(2)治理客体方面。一方面,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1978年以来30年改革和发展,既是经济持续发展繁荣的过程,也是问题和矛盾不断积累的过程;“财富积聚成为所有人的共识,也成为一切其他社会矛盾积聚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今天,中国社会的非经济因素政治、道德、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制约、腐蚀、扭曲、阻碍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试图建设一个和谐社会的时候,我们所缺少的不是费用,而是人们的和谐观念、大量的人才和基础社会结构” 3;在千年一脉的官民矛盾之外,两极分化、弥散性腐败、软政权化和分利集

34、团化4等成为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另一方面,社会阶级阶层格局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化,治理对象变化深刻:社会阶级阶层格局由“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演化为十个社会阶层5;出现了大约五千万人的新社会阶层6;两极社会定型化,一端是拥有大量财富为特征的强势群体,另一端是以拥有众多人口为特征的弱势群体,中间阶层则发展相当缓慢7;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深入,社会日益开放、多元,以行政控制手段为主的治理结构越来越难以为继8。(3)治理环境方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普通民众的民主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日渐增强,维权活动蔚然成风并有发展为维权政治之势 以2008年上半年为例,按照程序的维权活动著名的有:北大教授申请公开高

35、速公路收费信息,清华学者申请公开汶川地震烈度信息,学者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申请公开华南虎照信息,等等;而在六月份的三起暴力事件,翁安事件、闸北袭警事件、张家界被强制拆迁户自制炸弹炸政府办公楼事件,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显示了官民关系的紧张,也可以归入暴力维权的范围;一文一武,意味深长。公共生活的领域随社会转型而大幅度扩展,但摆脱了传统伦理束缚的个人出现“权利义务失衡的自我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在一味伸张个人权利的同时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并且“公共生活的衰退更为明显,个人在公共领域也表现得更加自私”,老实等于无用成为不争的事实,无奈的个体只有通过改变自己或子女来适应新的时代潮流9。随着治理视野的开阔和价

36、值观念的转变,党政权威的政绩合法性难以为继,政党在治理结构中的合理定位与转型、有限而有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成为未来之选。随着中国日益深入的融入人类文明发展主流,以宪政民主法治为核心的世界治理发展潮流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治理发展,并在国际上形成一种软压力。不仅如此,在选择治理转型的战略和策略时还要考虑到如下事实:一方面,作为一个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的超大型复杂社会系统,激进变革的风险和成本加大,需要稳健、持续的治理转型,但行政性控制产生的“延时效应”既带来了机会也蕴含着挑战10;另一方面,既得利益集团的出现,思想上对激进和保守两极徘徊历史的反思,国外激进变革的负面教训,等等,促进了渐进变革意识的

37、普及,摆脱左与右的两极循环,“脱两极化”的渐进变革成为主导的变革思路11。(4)治理转型需求方面。上述三个方面的深刻变迁汇成一股要求现行治理模式结构性变迁的巨大社会需求:它要求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法治,在制度层面上重新调整权力与权力、权利与权力、权利与权利关系;它要求转变社会文化管理体制,破除有关制度障碍,扩展民间组织成长发育的空间,促进第三部门及公民社会的健康发育,积极培育基础性的社会公共价值,促进公共生活领域的健康发育;它要求真正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实现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战略转型,以新的领导方式来应对和处理各种问题。2治理转型领域仍有巨大的

38、研究空间 相对于治理变迁的深刻性、广泛性以及巨大的需求而言,中国治理转型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改革理论远远落后于改革实践” 12。例如,应该用什么理论框架来把握中国的治理转型过程?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治理转型比较,它的主要内容与核心问题是什么?中国治理转型面临的特殊困境是什么?实现治理转型突破的关键在哪里?影响我们对治理转型思考和行动的文化资源有哪些?采取什么样的治理转型模式最有利于治理结构平稳、持续、彻底的转变?如何消解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社会矛盾或将其建设性的转化为治理转型的持续动力?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现行的领导方式与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定

39、位自身在治理转型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定位自身在未来治理结构中的位置才能够既有效推动治理结构的现代转型同时又有利于加强自身合法性?等等。这些重大理论问题迄今缺乏透彻的理论分析,这为本选题提供了充分的研究空间。3治理转型研究是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新的突破,社会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更大幅度的调整;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很大程度上妨害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社会-文化体制改革的调整 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滞后的问题,学术界是有争论的,但是主张政改并不滞后的学者并不占主流,而且大多出于意识形态需要的辩护,而非认真地学术探讨;虽然对于如何改革争议很大,但

40、是主流学者基本都认可政改的滞后。改革的深化和攻坚亟需理论的指导,“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之初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在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年之后,我们不能再继续固守“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主义策略;“改革难题的根本解决在于改革理论的确立” 13,我们需要深入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深入把握改革的动力、阻力、环境,深入把握改革的常量、变量,并上升为理论来为下一步的改革提供高屋建瓴地指导。本选题定位于宏观的治理转型研究,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经过30年发展,研究客体(我国现阶段的治理模式以及过去30年治理转型的进程)的内在矛盾已经展现的比较充分,而且与治理转型相关的专题性研究、经验性研究已具有一定积累,甚至比

41、较丰富了,能够支撑一定的宏观研究。第2节 文献综述1. 核心概念辨析和界定治理。治理是一个涵义驳杂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其内涵差异很大。国外学者对治理概念的界定以罗德斯(R.Rhodes)、斯托克(Gerry. Stoker)、基斯冯克斯伯根(Kees Van Kershergen)和佛朗斯冯瓦尔登(Frans van waarden)为代表, R.Rhodes列举了六种不同的治理定义14,Gerry Stoker提出了五种有关治理的不同观点15,基斯冯克斯伯根(Kees Van Kershergen)和佛朗斯冯瓦尔登(Frans van waarden)提出了“治理”的九种用法16。国内学

42、者以俞可平、毛寿龙为代表。俞可平在详细分析了多种治理定义后,提出“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 17;毛寿龙则认为“治道,就是人类社会治理公共事务、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模式” 18。本文综合二人的观点,认为,治理是人类形成并运用权威维持公共秩序,处理公共事务,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模式。治理模式与治理结构。治理总是以一定的治理模式具体呈现。治理模式是指构成治理的主要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结构性安排。治理模式可以区别为传统治理模式和现代治理模式。毛寿龙认为,传统治理模式以“无限政府、人治政府、专制政府、集权政府和封闭政府”为特征,现

43、代治理模式以“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民主政府、分权政府和开放政府”为特征19。治理结构,不同的治理主体以一定的价值理念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权力与权力、权利与权力、权利与权利安排所形成的维持公共秩序、处理公共事务的基本关系。治理结构是治理模式的核心。中国的治理结构主要体现为党(特指中国共产党)、政府与社会三者的基本关系。治理转型。治理转型(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特指治理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本文所指的治理转型与胡鞍钢所讲的“治理转型”、毛寿龙所讲的“治道变革”内涵基本一样。治理转型的核心是治理结构由传统到现代的变迁。对治理转型的研究既可以宏观的研究治理转型的过程、路径、

44、模式、治理结构的变革,也可以微观的研究一个社区、一个单位的治理变迁。本选题定位于宏观的研究治理转型的过程、模式,核心是对中国治理结构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研究,因而本文所用的治理转型概念主要指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的转变。中国治理转型。中国的治理转型特指从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作为整体的社会转型重要组成部分,以高度集权的传统治理模式为起点,以建立成熟稳定高效的现代治理模式为最终目标的治理变迁过程。中国治理转型包含三方面主要内容:政党(中国共产党)治理的变革和发展,政府治理转型和发展,社会治理转型和发展。20本选题对中国治理转型的研究集中在从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转型过程中,及在治理转型基本完成后的“现代

45、治理”运行中政党(中国共产党)、政府与社会三者的基本关系。治理转型模式。模式既可以指对事物发展内在规律的高度提炼概括,也可以指对某一事物主要变量的结构性安排。治理转型模式不仅指从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演变过程中所遵循的路径,也包括治理转型终极意义上现代治理已经基本形成后相对稳定的目标状态;即,完整的治理转型模式不仅要考虑治理转型进程所遵循的路径(path or route),也要考虑治理转型的最终目标,它应是路径和目标的高度统一。路径和目标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路径强调过程性,目标强调相对稳定性。就中国治理转型的模式而言:中国治理转型的路径是指以现阶段的治理模式为起点,以现代治理为终点的治理转型的途

46、径和路线,强调治理转型的过程应该如何走;中国治理转型的目标是指,伴随整体社会转型的基本完成,在治理转型过程的“终点”,我国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现代治理模式是一种什么安排,强调我们理想的最终模式。 对治理转型模式的探讨可以有所侧重:例如宪政民主说、儒家王道政治说基本上侧重于治理转型的目标,对于路径则较少涉及;而增量民主说、国家基本制度建设说则主要是对治理转型路径的一种解释或建构,基本未涉及治理转型的目标。治理转型的路径和目标也可以相对统一,例如合作主义国家模式说不仅是一种路径建构,同时也是一种目标建构,而党内民主说既可以是一种路径,也有可能成为一种最终的目标。探讨中国从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的治理转型,由于其独有的复杂、艰难和漫长,有必要明确区别治理转型的路径和治理转型的目标,而不是笼统的将二者混为一谈;没有路径支持的目标建构远水不解近渴,没有目标指引的路径建构则容易在纷繁复杂的实践湍流中迷失方向。理想的治理转型模式应是路径和目标的高度统一。2. 国内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