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第三章 第1、3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15625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 第三章 第1、3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必修一 第三章 第1、3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必修一 第三章 第1、3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一 第三章 第1、3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 第三章 第1、3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考纲展示】 1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热点考向】 1细胞膜的成分及其功能 2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中心体、液泡、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 4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及相关实验设计分析,一、细胞膜的成分 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1)细胞膜主要由 和 组成,还含有少量的 。 (2)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 最丰富;功能越复杂, 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脂质,蛋白质,糖类,蛋白质,磷脂,2细胞膜的制备 制备细胞膜常选用 动物 细胞作材料,其 原因是该类细胞中无 。,哺乳,成熟

2、的红,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二、细胞膜的功能 1保障功能 将细胞与 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 相对稳定。,外界环境,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细胞需要的 进入细胞。 (2)细胞产生的 、 和废物排到细胞外。 (3)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 。,营养物质,抗体,激素,相对的,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通过细胞分泌的 间接传递信息,如激素的 信息传递。 (2)通过相邻两细胞的 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如精子 和卵细胞的识别与结合。 (3)通过相邻两细胞间形成 进行信息交流,如高等植 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化学物质,细胞膜,通道,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核膜: 层膜,把核内物质与 分开 核孔:实现

3、核质之间频繁的 和 核仁:与某种 的合成和 的形成有关,染色质,组成:由 (是 的载体)和 组成 形态:,染色质,染色体,双,细胞质,物质交换,信息交流,RNA,核糖体,DNA,遗传信息,蛋白质,2功能 细胞核是 库,是细胞 和 的控制 中心。,遗传信息,代谢,遗传,1.细胞膜的成分,(1)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中各组分的含量不同,这与细胞的功 能有关,如功能复杂的膜中,蛋白质数量多。 (2)细胞膜的组分也会发生变化,如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含量 下降,产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物质。,2细胞膜的功能,(1)糖蛋白(也叫糖被)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还与细胞识别作用 有密切关系。 (2)正常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产

4、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 物质,以此可以作为细胞是否癌变的指标之一。 (3)细胞膜对物质出入细胞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某 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 细胞。,例1 如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图示不能说明的是 ( )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 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 D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课堂笔记 选 由柱状图数据可知,在各种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相对较高,因此构成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5、,如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片层膜,反之就越少。蛋白质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作用有关,但从图中所给数据不能确定。,D,1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下列 不属于存在于正常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 ( ) A具有信息转换功能的受体蛋白 B具有运输功能的载体蛋白 C具有识别功能的糖蛋白 D具有运输功能的血红蛋白,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部。受体蛋白、载体蛋白和糖蛋白均存在于细胞膜上。,答案:D,1.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核仁和染色质都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 的重要特征。 (2)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周期中表现为周期 性的消失和重建。 (3)核孔的数量、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有关,代谢

6、旺 盛,蛋白质合成量大的细胞,核孔数量多,核仁较大。,2细胞核功能的实验分析 (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受细胞核控制。 实验分析:该实验无对照组,可将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去核卵细胞形成重组细胞进行培养作为对照。,(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实验过程,实验结论:蝾螈的细胞分裂、分化受细胞核控制。 实验分析: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前后对,(3)变形虫切割实验 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对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受细胞核控制。 实验分析: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前后对照。,(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伞藻嫁接实验过程,伞

7、藻核移植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实验分析:伞藻核移植实验可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帽”的形状。,例2 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 填标号,_填相应名称),(1)只有在_细胞中,使用_显微镜才可以 看到此图所表示的结构。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4_在_期消失。 (3)3_主要由在细胞质中翻译形成的物质以及 _一起组成,前者是通过 _进入 细胞核的。,(4)图中可见1_和 _的连通,使 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密切。 (5)细胞核的功能是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出的,下图为汉 麦林的地中海杯状藻实验,该实验可说

8、明(多选)( ),A决定杯状藻的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决定杯状藻的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杯状藻的藻杯的形态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 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 D(C)能再生一杯是因为(C)中含有由细胞核转录而来的 信息,课堂笔记 (1)真核细胞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且只有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染色的细胞切片才能看清楚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4核仁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消失,3是染色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其中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合成经核孔进入核内,1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分布最广泛的生物膜,外连细胞膜,内连外层核膜。(2)在地,中海杯状藻的近杯处切断,中间的茎可再生一杯

9、,说明地中海杯状藻中间茎内有相应的遗传信息。第二次切断后,中间的茎不能再生一杯,说明中间茎内开始时所具有的遗传信息并不能自己产生,这也体现了细胞核是控制其中间茎再生藻杯的主要部位,决定杯状藻的藻杯的形态发生的是细胞核,而不是细胞质。,答案 (1)真核 电子 (2)核仁 前 (3)染色质 DNA 2 核孔 (4)内质网 5 核膜 (5)AD,2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 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在显微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 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 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

10、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 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解析:核膜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点,有利于生化反应的进行。在细胞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的核中无染色体,有丝状染色质;DNA分子不能通过核孔,而RNA和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通过;原核细胞的拟核不仅无核膜,而且它只是一个裸露的大型环状DNA分子,没有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也无核仁等结构。,答案:A,命题设计,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1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依靠细胞1分泌的化学物质 B细胞3与细胞2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与细胞1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不同 C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与靶细胞进行信息

11、识别的结构基础是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 D若细胞4是效应T细胞,则其与靶细胞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的,【解题指导】 选 细胞1是内分泌细胞,通过分泌激素与靶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细胞2和细胞3都是神经细胞,它们之间通过递质进行信息传递,因此细胞1与靶细胞之间以及细胞3与细胞2之间都是通过化学物质进行信息交流。化学物质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是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的。,B,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理论指导,1实验原理 (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选择动物细胞更易制备细胞膜。 (2)动物细胞在清水(低渗溶液)中易吸水涨破,细胞内的 物质流出,即可得到细胞

12、膜。,(3)哺乳动物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及各种具膜的细胞器, 避免了细胞膜与核膜、细胞器膜分离的麻烦,经离心 即可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2实验流程 制作临时装片:在洁净载玻片上滴一滴红细胞稀释液 后,加盖盖玻片 低倍镜观察:寻找观察点,并移至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高 倍 镜 观 察,前测:用高倍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两面凹的圆饼状,引流法: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 水纸吸引,后测:观察红细胞的变化:凹陷消失体积增大 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3实验的注意事项 (1)取得红细胞后应先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目的是: 使红细胞分散开,不易凝集成块。 使红细胞暂时维持原有的形态。,(2)操作时载

13、物台应保持水平,否则易使蒸馏水流走。 (3)滴蒸馏水时应缓慢,边滴加边用吸水纸吸引,同时用 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 (4)如果该实验过程在试管中进行,要想获得较纯净的细 胞膜,红细胞破裂后,还必须经过离心、过滤才能成功。,命题设计,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核逐渐退化,为携带氧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成熟的红细胞一般不含细胞器且取材方便,是研究细胞膜的好材料。 (1)将红细胞放入_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此过程依据的原理是_。,(2)红细胞破裂后,流出细胞外的物质主要是_,用_试剂可鉴定该物质。 (3)欲制备较为纯净的细胞膜,再用_方法分离提纯细胞膜。

14、(4)用口腔上皮细胞能否制备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请分析原因。,【解题指导】 (1)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如清水)中细胞会吸水涨破,可获得细胞膜。 (2)、(3)红细胞内的主要物质是血红蛋白,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欲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可通过差速离心方法提纯。 (4)口腔上皮细胞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用其制备得到的生物膜除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答案】 (1)清水 渗透作用 (2)血红蛋白 双缩脲 (3)离心 (4)不能。口腔上皮细胞中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制备的生物膜除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器膜和核膜等。,1(2009广东理基)细胞膜上一般不含 ( ) A胆固醇 B磷脂 C糖蛋白

15、 D血红蛋白,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次还含有少量糖类。血红蛋白分布于红细胞内。,答案: D,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双选) ( )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多糖组成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相同 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除此还含有少量糖类。功能越复杂的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减少有关。,答案:AB,3(2009海南高考)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 的一组酶是 (

16、) A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 B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 C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 D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解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所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破坏细胞壁,蛋白酶可破坏细胞膜结构。,答案:B,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 A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B高等植物细胞放入浓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 C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D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解析:高等植物细胞处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没有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答案:B,5(2010阳江模

17、拟)一同学将右图乙 伞藻的细胞核与伞部去掉,并将 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乙中,则存 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是( ),解析:根据甲乙图分析,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去掉核与伞部的乙伞藻中,因伞藻的伞形主要由细胞核控制,故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与B选项图形最相似。,答案:B,6如图为真核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1)核膜由_层磷脂分子组成,其外层核膜与_ 膜相连,从而加强了细胞核与细胞质的联系。 (2)细胞中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是 _。 (3)与RNA合成及核糖体组装有关的结构是 _。 (4)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_,可用_来 鉴定。 (5)若该细胞为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处于有

18、丝分裂的 _期。,解析:图中1是核糖体,2是染色质,3是高尔基体,4是核仁,5是核膜,6是核孔,7是中心体,8是内质网。核膜是双层膜,每层膜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外层核膜与内质网相连。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细胞周期中,只有间期才能有完整的核膜、核仁存在。,答案:(1)4 内质网 (2)6核孔 (3)4核仁 (4)蛋白质和DNA 双缩脲试剂、甲基绿 (5)间,7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 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 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

19、通过相邻两细胞的 ,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表示 , 请举例: 。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表示_。,(4)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是图_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 (5)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_有关。,解析:图A、B、C均属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运到全身各处,再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B表示两细胞直接通过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C表示细胞间形成通道,细胞中的信息分子由通道进入另一细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答案:(1)血液 受体 (2)细胞膜接触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3)通道 胞间连丝 (4)B (5)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