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之亮氨酸.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16256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基酸之亮氨酸.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氨基酸之亮氨酸.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氨基酸之亮氨酸.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氨基酸之亮氨酸.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基酸之亮氨酸.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氨基酸之亮氨酸,尹贤洙,名称,中文学名:亮氨酸、白氨酸 化学结构名称:-氨基-甲基戊酸、-氨基异己酸 英文名:Leucine 英文简写:L、Leu,分子式,化学式:C6H13NO2 分子式:(CH3)2CHCH2CH(NH2)COOH 相对分子量:131.18,物化性质,L-亮氨酸为白色结晶或结晶粉末,是一种非极性氨基酸,味微苦, 溶于水,20、25时溶解度分别为23. 7g/L和24. 26g/L, 溶于乙酸(10.9g/L)、稀盐酸、碱溶液及碳酸盐溶液, 微溶于醇( 0. 72g/L ),不溶于醚,,物化性质,加热到145-148时升华,293-295时分解, 相对密度为1. 29(18)

2、, 比旋光度为+14. 5至+16. 0, 等电点为5. 98。,L-亮氨酸的特性,L-亮氨酸为白色有光泽的六面体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 味道:略有苦味。 温度于145148时升华。 熔点:332(消旋体),293295(左旋体分解)。,L-亮氨酸的特性,酸碱性:饱和溶液pH值约为5.5 6.5 相对密度:左旋体的相对密度为1.293克/立方厘米。 在烃类存在下,在无机酸水溶液中,性能比较稳定。,L-亮氨酸的特性,每克溶于约40ml水和约100ml醋酸。 微溶于乙醇,溶于稀盐酸和碱性氢氧化物和碳酸盐溶液。 不溶于乙醚。,L-亮氨酸的特性,L-亮氨酸是常见十八种氨基酸中的一种,也是人体八种必需氨

3、基酸之一, 由于L-亮氨酸和L-异亮氨酸、L-缬氨酸的分子结构中都含有一个甲基侧链而被称为支链氨基酸(Branched chain amina acids, BCAA)。,生产方法,氨基酸的制造是从1820年的水解蛋白质开始的。 其提取顺序是L-胱氨酸,L-组氨酸,L-亮氨酸,L-精氨酸, 1908年日本人Ikeda发现谷氨酸钠是鲜味的强化剂,开始了工业化生产氨基酸的历史。,生产方法,1957年日本开始运用微生物进行谷氨酸发酵生产,从此揭开了微生物发酵方法生产氨基酸的历史新篇章。 20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关于L-亮氨酸生物合成以及其代谢调节机制相继阐明。这为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亮氨酸定向育种及酶

4、法生产L-亮氨酸提供了理论基础。,生产方法,L一亮氨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 化学合成法、 提取法(蛋白水解法)、 酶催化法、 微生物发酵法等。,生产方法-化学合成法,亮氨酸化学合成法有A.Strecker, n-卤代酸氨解、相转移催化等几种方法。 虽然化学合成法原理简单,价格低廉,但操作复杂,反应条件苛刻,产物多,产率不高,并且有的方法涉及到有毒物质。 化学合成法得到亮氨酸是消旋的DL-亮氨酸,为了得到L-亮氨酸,必须进行光学异构体的拆分。因此化学合成法很少用于L-亮氨酸的生产。,生产方法-提取法(蛋白水解法),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在酸性条件下,将L-亮氨酸含量较高的蛋白质水解,得到各种氨

5、基酸的混合物,经分离、纯化、精致等工序获得L-亮氨酸产品。 我国大部分厂家采用蛋白质水解法生产L-亮氨酸和L-胱氨酸。,生产方法-提取法(蛋白水解法),蛋白质水解法生产L-亮氨酸的优点是生产设备简单,技术要求不高,并且L-亮氨酸在蛋白质中的含量较高。 但是蛋白质水解法生产的缺点是费时、污染严重、收率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大规模生产受到限制。,生产方法-酶催化法,生产L-亮氨酸通常是利用转氨酶转氨给一酮基异己酸而生成L-亮氨酸。 将相关的酶和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共价结合在膜上,让底物缓缓地经过膜而进行酶催化反应生成L-亮氨酸。,生产方法-酶催化法,获得突变株常用的几种方法如下: 选

6、育营养缺陷型菌株,切断或改变平行代谢途径; 选育抗结构类似物突变株,解除反馈抑制和阻遏; 选育细胞膜通透性突变株,使目的产物分泌到细胞外,使细胞内终产物的浓度达不到引起反馈调节的浓度; 应用基因工程、代谢工程的手段有目的改造微生物菌株,使其高浓度合成目的产物。,生产方法-微生物发酵法,微生物发酵法是高效、环保、节能、易于控制的方法。在工业生产时,微生物发酵法分为六个步骤: 浓缩段一次中和段氨解段脱色段二次中和段精制段,生产方法-微生物发酵法,一 浓缩段 原料:蒸汽 将一次母液通入浓缩罐内,通入蒸汽,温度120,气压-0.09Mpa,浓缩时间6h,结晶。 终点产物:结晶液(去一次中和段),生产方

7、法-微生物发酵法,二,一次中和段 辅料:硫酸,纯水 结晶液进入一次中和罐,通入硫酸,纯水,温度80,中和时间4h,过滤 终点产物:1,滤液(回收利用)2,滤渣(去氨解段),生产方法-微生物发酵法,三, 氨解段 辅料:氨水,纯水,蒸汽 滤渣进入氨解罐,通入氨水,纯水,蒸汽,温度80,氨解时间3h,过滤。 终点产物,1,滤液(回收利用)2,滤渣(去脱色段)(胱氨酸),生产方法-微生物发酵法,四,脱色段。 辅料:蒸汽,纯水,活性炭 滤渣进入脱色罐,通(投)入蒸汽,纯水,活性炭,温度80,脱色时间2h,过滤。 终点产物:1,滤渣(回收利用)2,滤液(去二次中和段),生产方法-微生物发酵法,五,二次中和

8、段 辅料:氨水,蒸汽 滤液进入二次中和罐,通入氨水,蒸汽,温度80,中和时间4h,过滤。 终点产物,1,滤液(回收利用)2,滤渣(即L-亮氨酸粗品,去精制段),生产方法-微生物发酵法,六,精制段 辅料:蒸馏水,蒸汽(组氨酸盐酸盐) 用蒸馏水冲洗上段工序产品并离心甩干,送入烘干机,通入蒸汽烘干,包装,入库,烘干温度100,烘干时间3H。 终点产物:L-亮氨酸成品,生产实例-以玉米麸质为原料,玉米麸质脱水干燥玉米麸质粉乙醇抽提玉米朊水解水解液中和、脱色脱色液除酪氨酸滤液106-110, 20h; 浓缩浓缩液酸溶沉淀氨解亮氨酸粗品重结晶L-亮氨酸成品。 玉米麸质粉制备:玉米麸质含有大量水分, 固形物

9、约占20%-30%, 需经脱水、干燥方可制得玉米麸质粉。 玉米朊制备:取玉米麸质粉, 用90%-95%的乙醇溶液抽提, 抽提液蒸发浓缩回收乙醇, 用水沉淀即得玉米朊。,生产实例-以玉米麸质为原料,水解:取玉米10kg, 工业盐酸27L, 水9L, 装入水解罐中, 保温106 -110 20h, 至水解液呈红棕色。 中和、脱色:搅拌水解液使之冷却, 缓慢加入7mol/L的NaOH溶液, 中和至pH3后, 再加入约2kg活性炭, 搅拌保温70-80, 30min进行脱色, 过滤取滤液得脱色液。 使脱色液为浅黄色透明溶液。,生产实例-以玉米麸质为原料,去酪氨酸:将脱色液冷却并不停搅拌, 加入少量酪氨

10、酸晶体, 静置24h, 使酪氨酸结晶。 抽滤取结晶, 洗涤得酪氨酸粗品, 精制后得成品, 保留母液。,生产实例-以玉米麸质为原料,浓缩、结晶:将上述母液用稀HCl调pH至2.5, 然后减压浓缩, 待有大量氯化钠结晶析出时, 抽滤, 滤液再浓缩, 直至体积为10-15L为止, 抽滤, 合并滤饼(氯化钠和亮氨酸混合结晶)。 滤液用碱液调至pH3.3, 不断搅拌, 并加少量谷氨酸作品种, 待谷氨酸析出结晶, 抽滤得谷氨酸粗品, 精制后得成品。,生产实例-以玉米麸质为原料,酸溶沉淀:将上步的合并滤饼(氯化钠和亮氨酸混合结晶), 加入3mol/L的盐酸溶液7.5L, 加热搅拌, 70-80保温0.5h,

11、 抽滤除去氯化钠结晶, 滤液为亮氨酸盐酸盐溶液, 体积大约为13L, 然后按其体积的10%往滤液中加入邻二甲苯-4-磺酸, 使完全形成亮氨酸磺酸盐析出, 过滤取滤饼, 滤液按同样方式操作, 使滤液加入邻二甲苯-4-磺酸后再无沉淀析出为止。 合并滤饼, 用少量蒸馏水搅匀, 抽滤, 如此洗涤2次, 得亮氨酸磺酸盐结晶。,生产实例-以玉米麸质为原料,亮氨酸游离:将亮氨酸磺酸盐结晶加入7mol/L的氨水中和, 使溶液中和至pH6-8, 保温70-80搅拌1h, 静置冷却结晶,抽滤取结晶并用少许蒸馏水洗涤2次, 得亮氨酸粗品。 重结晶:按重量比1/40加蒸馏水, 将亮氨酸粗品加热使其溶解, 再加入1%活

12、性炭脱色。 使脱色液的色度和澄明度经检查合格后, 进行减压浓缩, 直至体积为原体积的1/4为止, 搅拌、冷却、结晶, 抽滤得亮氨酸结晶。 母液再脱色再浓缩结晶, 合并结晶, 干燥后得亮氨酸成品。,来源,亮氨酸最好的食物来源包括糙米,豆类,肉类,坚果,大豆粉,和全麦。 由于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氨基酸,这意味着身体不能自己生产,只能通过饮食获得。,来源,从事高强度体力活动和低蛋白质饮食的人,应该考虑采取亮氨酸补充。尽管有独立补充形式,但是最好还是与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一起摄入。因此,选择混合型补充剂更为方便。 天然品存在于脾脏、心脏等中,并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各种动植物组织中,腐败分解后可游离而出。,用

13、途,营养增补剂:一般多用于面包、面类制品。 配制氨基酸输液及综合氨基酸制剂,降血糖剂,植物生长促进剂。 用作香料,可改善食品风味。,生理功能,生理功用: 属于必需氨基酸,成年男子需求量2.2克/天。为婴幼儿正常生长及成人维持正常氮平衡所必需。 生理限量: 1.占食品中总蛋白质量的6.4%。 2.可安全用于食品。,生理功能,作为氨基酸输液及综合氨基酸制剂。 用于幼儿特发性高血糖的诊断和治疗。 并适用于糖代谢失调、伴有胆汁分泌减少的肝病、贫血、中毒、肌萎缩症、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神经炎及精神 病。,生理功能,由于它很容易转化为葡萄糖,因此亮氨酸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 亮氨酸缺乏的人会出现类似低血糖的症

14、状,如头痛,头晕,疲劳,抑郁,精神错乱,和易怒等。,生理功能,但是和任何东西一样,过量摄入亮氨酸也会造成副作用,大量摄入已知与糙皮病,维生素A缺乏症等问题有关系,并会引起皮炎,腹泻,精神失常等问题。 饮食中含有过多亮氨酸还会增加体内氨的数量,并破坏肝,肾功能。 因此,除非咨询过医生,否则肝或肾功能受损患者不应该采用大剂量的亮氨酸,这会导致病情恶化。,药品用途,氨基酸类药。 氨基酸输液及综合氨基酸制剂。 用于幼儿特发性高血糖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糖代谢失调、伴有胆汁分泌减少的肝病、贫血、中毒、肌肉萎缩症、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神经炎及精神病等。 糖尿病、脑血管硬化及伴有蛋白尿及血尿的肾脏病患者忌用。 胃及

15、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品服。,质量标准,旋光度+14.5+16.5 含量 98.5101.5% 重金属(以Pb计) 0.002% 铅 10mg/kg 干燥失重 0.2% 氯化物0.1%,产品注意事项,包 装:牛皮纸袋或纸桶包装,每袋(桶)净含量为25kg,还可根据用户需要包装。 运 输:轻装轻卸以防包装破损,防日晒雨淋,不能与有毒,害物同运。为非危险品。 贮 存:本品应贮存在阴凉、干燥、清洁、遮光的环境中,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以免污染。,测定-酸碱度,溶液酸度测定: 取本品精密称定0.50g ,加入蒸馏水50ml,加热使溶解,放冷至室温, 依法测定,所测得的pH值应为5.5 6.5 。,测

16、定-透光度,溶液透光度测定: 取本品精密称定0.50g ,加入蒸馏水50ml,加热使溶解,放冷至室温, 照分光光度法,在430nm 的波长处测定透光率,不得低于98.0%。,测定-氯化物,氯化物检验: 取本品精密称定0.25g , 依法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 (0.02%)。,测定-硫酸盐,硫酸盐检验: 取本品精密称定1.0g, 依法检查,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测定-铵盐,铵盐检验:取本品精密称定0.10g ,依法检查,与标准氯化铵溶液2.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测定-重金属,重

17、金属检验: 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 依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测定-砷盐,砷盐检验: 取本品2.0g,加水5ml,加硫酸1ml与亚硫酸10ml,在水浴上加热至体积约剩2ml ,加水5ml,滴加氨试液至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加盐酸5ml ,加水使成28ml, 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0.0001%)。,测定-热原,热原测定:取本品,加氯化钠注射液制成每1ml中含20mg的溶液, 依法检查,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 注射10ml,应符合规定(供注射用)。,测定-其他氨基酸,其他氨基酸测定: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 中含4mg 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上述溶液适量,加水释稀成每1ml

18、 中含20g 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水冰醋酸(3:1:1 )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喷以茚三酮的丙酮溶液(1 50),在80干燥5 分钟,立即检视,供试品溶液所显杂质斑点的颜色,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0.5 %)。,其他测定,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 干燥3 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0.2 %。 炽灼残渣: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遗留残渣不得过0.1 %。铁盐取本品1.5g ,依法检查,与标准铁溶液1.5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1%)。,含量测定,方法名称: 亮氨酸测定电位滴定法 应

19、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亮氨酸的含量。本方法适用于亮氨酸 。 方法原理: 供试品置锥形瓶中,加无水甲酸与冰醋酸溶解后,照电位滴定法,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读出高氯酸滴定液使用量,计算亮氨酸的含量。,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加无水甲酸1ml 溶解后,加冰醋酸25ml,照电位滴定法,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3.12mg的C6H13NO2。 仪器设备: 电位滴定仪,含量测定,试剂:1.水(新沸放置至室温) 2.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3.结晶紫指示液 4. 无水甲酸 5 .冰醋酸 6.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含量测定,操作步骤: 精密称取供试品约0.1g,置锥形瓶中,加无水甲酸1mL溶解后,加冰醋酸25mL,照电位滴定法,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记录消耗高氯酸滴定液的体积数(mL),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3.12mg的C6H13N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