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议论文的结构布局.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41053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68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议论文的结构布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二语文议论文的结构布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二语文议论文的结构布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议论文的结构布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议论文的结构布局.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作文系列训练,议论文的结构即写作中的布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例如:3岁的小孩:我最喜欢我的奶奶。(论点)因为她从来不打我。(论据)所以我最喜欢她。(结论),所谓的结构布局是指通过某种合理的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引论,本论,结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凤头,猪肚,豹尾,常见议论文结构模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对比)式、总分式、综合式等,并列式,大体有两种情况:1、分解论点,分论点平行,构成并列。2、论据并列,例:说谦虚 吴晗 引论:总述“谦受益,满招损” 本论:由三个分论组成“并列式”结构 分论一: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分论二:认识并不

2、一帆风顺 分论三:认识永无止境 结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练习:,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一、理想是奋斗的起点。 二、理想是奋斗的目标。 三、理想是奋斗的动力。,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个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请用并列式结构写一篇议论文。(列结构提纲),这三个并列的分论点是从中心论点分解出来的,又反过来支撑着中心论点,只要依次证明分论点成立,也就论证了中心论点,这便是并列式(“从

3、横向展开”),注意: (1)考虑轻重程度及其相互关系。重在前,无轻重按顺序。 (2)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在开头。 (3)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层进式,设问导思,是一条向纵深拓展的路,其路线为(基本模式):是什么(概念)为什么(原因)怎么样(方法)会怎样(意义、作用、结果),要钻牛角尖,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会怎样,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 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 “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也可以

4、简化为问题式的五步法: 提出问题(由材料提出,存在什么问题即是什么) 分析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即为什么) 问题的严重性(危害即怎样,其实属于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联系材料从不同角度说明如何解决问题) 说明方法的意义(会怎么样) 层进式结构中各部分顺序的安排要符合逻辑,病例: 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 第一部分:怎样才能实现远大理想。 第二部分:什么是远大的理想。 第三部分:为什么要树立起远大的理想。,病例2:(材料作文) 材料:石墨在一定条件下(略)可以变成金刚石 拟题:石墨变金刚石的启示 结构:一段:我们要促成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防止向坏的方向转化。 二段:论述事物的变化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

5、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三段:论述事物变化的种种可能:小变大,弱变强,软变硬。,调整为: 一段:摆石墨变金刚石的事例,提出“事物是可以变化的”论点 二段:论述事物变化的种种可能:小变大,弱变强,软变硬。 三段:论述事物的变化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四段:指出我们要促成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防止向坏的方向转化。,对照(对比)式,在论证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思)来烘托某一种事物(或意思),就是对照式。 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因此写作中往往是对一个方面用墨多些,做为论述的重点,另一方面却起烘托、陪

6、衬的作用。 掌握这种结构的关键在于从对比中阐明主张,让事物在比较鉴别中得到论证。,为“班门弄斧”叫好,“班门弄斧”通常是贬义的,是“不自量力”的意思,为常人所否定。 确立观点:敢于在“班门”(权威)弄斧,突破常规思维,不为传统观念束缚,好! 正面论证:处女作的发表;普通人的发明创造;甚至于科学家的新发现,正是敢于在“班门”弄斧而又有所突破的结果。 反面论证:如果人人都不敢在“班门”弄斧,“班门”永远是至高无上的,“班门”终将消失;正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取消“后浪”,长江就成了一潭死水,最终摆脱不了干涸的命运。人类社会也是一样,没人“班门弄斧”,社会就不可能进步。 总结全文:有所发现,有所

7、发明,敢于向“班门”弄斧应给予鼓励,这样才能与日俱新,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新基本模式为: “立论入据结承迭据归纳”,第一步:立论。即在文章开篇首先明确提出论点,给人以论点鲜明的印象。当然,也可以说明论证的背景、缘由等有关前提,通过简单引述,提出论点。 第二步:入据。即在上面提出论点后,第一次进入用论据阐述。这一步定位的论据最好选用史实,一般应是较古老的历史论据。有时可以是寓言、传说、历史掌故、名人轶闻轶事等。 第三步:结承。即在第二步阐述论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其具有的一般意义,进行小结。在此基础上,要随之联系现实生活,对论点加以阐述,承上启下,为下一步论证做准备。 第四步:迭据。即

8、在上文小结承转之后,再一次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论据,进行论证。选用的事例要新,最好是当前媒体中新出现的典型事例。这些论据实际上与第二步中的历史论据形成推进和迭加的关系,故称之为“迭据”。这样,一古一今,一旧一新,选择的论据,角度有变化,为论点提供了扎实有效的证明事例。 第五步:归纳。在前面双重的事实论据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以进一步揭示论点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全文加以总结。,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讲了一个小故事:“我上中学时,有一天校长拿着一张一米见方、角落上面有一个黑点的白纸走进教室,问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一个小黑点!他摇摇头说:难道你们没有一个人看到还有一大片的白纸吗?-那年我七岁,这课让我终生难忘。”,这个文题就应该写成引申性的议论文,因为材料中的人或事无需我们进行评价。它只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问题这个道理。所以作文时就没有必要大谈安南及其老师。,本文的观点可为: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眚岂可掩大德;一丑岂可遮百俊;看问题要全面;要抓主流- 论证时可谈怎样看待社会上的黑暗面如腐败等,也可谈怎样对待人才身上的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