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44772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9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1.1.2建设地点: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富蕴县、福海县、布尔津县、哈巴河县、阿勒泰市1.1.3主管单位:阿勒泰地区林业局1.1.4建设单位及负责人:建设单位:阿勒泰地区种苗站 负 责 人:XXX(种苗站站长)1.1.5设计单位及负责人:设计单位:阿勒泰地区林科所 负 责 人:XX (林科所所长)1.1.6建设规模: 2715亩1.1.7建设期限:2年(2010年-2011年)1.1.8建设性质:新建1.1.9

2、项目建设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957.1257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76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地方配套资金191.42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1.1.10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在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富蕴县、福海县、布尔津县、哈巴河县、阿勒泰市建设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面积共计2715亩,其中:繁育区165亩,移植区700亩,采穗圃1850亩。新建温室大棚165个,每个温室大棚的使用面积为1亩;种条库房6座(600平方米);机具库房6座(600平方米);微喷165亩;道路(砂石道路4米宽)总长12000米;防渗渠6000米;围栏16800米,购买种苗生产、检疫、病虫害防治等设备。1.1

3、.11项目目标:1、运用我区已选定的四个大果沙棘优良品种(向阳、楚伊、阿勒泰新闻、阿列依),开展2715亩的大果沙棘优良品种的生产性快速繁殖,并继续对其他大果沙棘杂种的各项生态与经济性状进行研究,提出更多适合我区沙棘产业化发展的主栽优良杂种。2、运用大果沙棘优良品种的生产性快速繁殖技术,为我区60万亩沙棘的规模化种植提供充足的优质壮苗。3、发展大果沙棘的良种繁育,为我区沙棘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繁育的落后与阿勒泰地区资源的优势、广阔的市场及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极不协调,严重制约着大果沙棘规模化市场的形成,目前急需解决扩建足够规模,能满足地区种苗市场需求的、且无病虫害的良种生产

4、基地。1.2 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1)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 林木种子(GB7908199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GBT10473-93;(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造林树种苗木(5)种子法(6)林木种子标准化资料汇编(7)大果沙棘育苗技术规程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产量指标 本项目建成后,正常年份可产优良苗木1650万株,优良穗条1295万根。(2)价格及其它指标 1温室大棚 30000.00元座 2土壤改良 300.00元亩 3库房 40000.00元座 4微喷 1500.00元亩 5防渗渠 70.00元米 6围栏 16.87元米 7

5、道路(砂石道路4米宽) 75.00元米 8. 草帘 1000元亩 9. 塑料布 1600元亩1.4 可行性研究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满足人们包括对优良生态环境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在内的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已成为必然。在荒漠化土地上营造生态型沙棘经济林,发展“沙棘经济”,恰好同时解决了上述两大问题,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一重大举措,不仅会成为我区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成功范例,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全面提升林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都具有非凡的意义。阿勒泰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形成了其从山区到河谷、平原丰富的珍稀

6、独特的沙棘种质资源。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的建设条件具备,组织管理先进,科技支撑体系完善,投资条件良好,市场前景看好,具有较强的良种供应和形成大果沙棘产业化的功能,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突出,正常年份可产优良苗木1650万株,优良穗条1295万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25万元,项目建设是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2.1项目背景阿勒泰地区野生小浆果类资源丰富,有6科、9属、21种,这些野生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但由于野生资源量少,分布又极为分散,不利于产业化、集约化经营,而且有些种类国内或区内没有进行过开发利用研究,因此开发利用步伐缓慢,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沙棘是经

7、济和生态兼用树种。我国野生的蒙古沙棘亚种主要分布在中、俄、哈、蒙交界处的阿尔泰山及其临近地区,阿勒泰地区广泛分布着野生资源其面积广种类多,俄罗斯无刺大果沙棘的选育材料也是从阿勒泰地区引进的,说明阿勒泰地区发展沙棘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可以通过沙棘产业来带动我区小浆果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其更好的发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作用。为实现我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阿勒泰地区将小浆果产业的发展作为林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特别是将大果沙棘产业的发展作为小浆果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从1998年开始引进,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0万多亩,而且地区计划近6年内

8、,在6个县(市)种植大果沙棘60万亩,总体建设目标是资源建设大发展,加工利用创名牌,科学研究新突破。在规模化发展大果沙棘的形势下,我们特别要抓好大果沙棘优良苗木的繁育工作,这是实现新形势下林业跨跃式发展的关键基础工程,应依据不断创新的林业新技术和新成果,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大果沙棘繁育基地,才能实现全面提高林产品产量、质量,推动林业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的目标。建立大果沙棘繁育基地是阿勒泰地区发展大果沙棘产业化的必由之路。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目前,阿勒泰地区种苗基地化建设十分薄弱,大果沙棘良种生产水平相对落后,与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生产的要求相去甚远,全地区的优良小浆果品种的使用率极低。在优良品

9、种建设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难以满足新世纪现代林业经济发展对良种壮苗的需求,只有加大在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才能为推动本地区大果沙棘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建设,注入强劲的动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3.1自然地理概况3.1.1地理位置阿勒泰地区位于祖国西北边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脉中段,东经8531-9101,北纬4459-4910处于沙棘天然分布的区域。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拟建于阿勒泰地区6县(市),阿勒泰市、青河县、福海县、富蕴县、布尔津县、哈巴河县。3.1.2气候条件阿勒泰地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温带寒冷区气候,其特点是:春旱多风,夏短炎热,秋凉气爽,冬寒

10、漫长。丘陵平原地带平均日照时数为27003100小时,光照和日照充足,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丰富的能源,太阳辐射量较高,全年平均在180卡/平方厘米以上,年平均气温高于4 ,10的积温为19003100,七月平均气温22,1月份平均气温-18。热量因子后水分指标也起决定性作用。大果沙棘适宜种植区在年降水量小于500mm的地区。阿勒泰地区年降水量114191毫米,年蒸发量14722178毫米,虽然这不利于大果沙棘生长但由于阿勒泰地区地表水丰富,有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两个水系,总径流量为12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25687.5立方米,有充足的灌溉用水。3.1.3土壤条件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

11、基地土壤多为沙土,土层深,PH值在7.0- 8.2之间,表层为8.2-8.7,下层为7.0-7.6。需增施适量有机肥,改良土壤。3.1.4自然植被 阿勒泰地区自然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规律,从北到南依次为:海拔2300米以上为高寒草甸草原生长着各种禾本草,海拔17002300米之间的高中山带,在阴坡有针叶林生长,阳坡多生长灌木丛,林隙地生长着多种和本草与杂草类,个别地方下层还有芒草发育,草群覆盖度85以上是优良夏牧场,13001700米之间为中山带,生长部分针叶林以及针阔混交林,阳坡生长绣线菊,9001300米的低山带,多生长绣线菊,野蔷薇,爬地柏,木贼等灌丛,以及耐旱的草木如盐柴类、蒿类及

12、各种旱生、丛生禾草,海拔600900米盆地丘陵区是全市主要农区;海拔485600米为平原区,该区多荒漠厂、自然植被有旱生蒿草、盐柴、假木贼,在河谷两岸生长着茂密的阔叶林和众多的林下植被,初步统计高等植物450余种,隶属67科、235属,以欧洲西伯利亚和古地中海植物种类为最多,木本植物37种。3.1.5水文条件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主要有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及吉木乃山溪三大水系,有56条河流,流域面积4.3万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达123.44亿立方米,占全疆的14.3%,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一条国际河流.水利开发潜力很大。水域面积大于1500亩的湖泊有21个,其中较大的湖泊有

13、乌伦古河,哈纳斯河,吉力湖,伊雷木湖等。3.2建设单位概况阿勒泰地区林业局森防种苗站现有管理人员8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作为独立核算的机构,基本上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4.1自然资源条件4.1.1地理位置阿勒泰地区位于祖国西北边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脉中段,东经8531-9101,北纬4459-4910处于沙棘天然分布的区域。4.1.2气候条件热量和水分状况对沙棘种植具有关键的作用,因此气温(积温)和降水量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因子。沙棘为温带植物,蒙古沙棘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温度8以下地区。阿勒泰地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温带寒冷区气候,其特点是:春旱多风,夏短炎热,秋凉

14、气爽,冬寒漫长。丘陵平原地带平均日照时数为27003100小时,光照和日照充足,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丰富的能源,太阳辐射量较高,全年平均在180卡/平方厘米以上,年平均气温高于4 ,10的积温为19003100,七月平均气温22,1月份平均气温-18。热量因子后水分指标也起决定性作用。沙棘适宜种植区在年降水量小于500mm,的地区。阿勒泰地区年降水量114191毫米,年蒸发量14722178毫米,虽然这不利于沙棘生长但由于阿勒泰地区地表水丰富,有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两个水系,总径流量为12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25687.5立方米,有充足的灌溉用水。4.1.3土地资源阿勒泰地区有可耕地160

15、0万亩,其中宜林地耕地1200万亩,草地14180.59万亩。据新疆荒考队资料,阿勒泰地区有宜农荒地1427.2万亩,宜林地957.4万亩,宜牧地10307.8万亩,营造沙棘林有足够的土地资源。4.1.4水资源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主要有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及吉木乃山溪三大水系,水域面积大于1500亩的湖泊有21个,其中较大的湖泊有乌伦古河,哈纳斯河,吉力湖,伊雷木湖等,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取水方便,基地用水可得到保证。4.2社会经济状况阿勒泰地区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下辖六县一市四个国营农牧场,全区有42个乡,11个镇,境内还有兵团农十师10个团场。全区总人口60多万人,由3

16、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安定团结,农业人口35.12万人,占总人口的59.25%,为发展大果沙棘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充足的人力资源。4.3科技支撑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在技术上由地区林科所负责技术指导和服务。阿勒泰地区林科所自1998年开始从事沙棘推广与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筛选出4个优良大果沙棘品种(向阳、楚伊、阿尔泰新闻、阿列依),全地区已累计种植大果沙棘面积达10万亩,对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和栽培技术及经营管理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并编制了自治区、地区大果沙棘育苗栽培技术规程,有多年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和种苗研究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经验为依托,有成熟的生产管理经验和能

17、力,对大果沙棘的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经营起到重要指导意义。另外,各部门、各行业也十分配合本项目的实施,政府和企业都希望沙棘产业能够在科学的技术指导下,迅速形成规模。这些都为进一步作好该项目的实施创造了条件。4.4政策保障 阿勒泰地区的大果沙棘产业化发展,是阿勒泰地委行署根据我区的自然条件优势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并纳入地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建设内容。为配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疆林业实现跨越式大发展,奠定坚实的良种建设基础,符合国家政策。到目前为止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产业已形成了政府领导重视,各部门相互配合,各级林业部门积极争取努力发展的工作局面,地区计划用6年的时间,在6个县(市)建设

18、大果沙棘种植面积60万亩,并引入企业在各县进行大果沙棘的精深加工,逐步形成地区大果沙棘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4.5供求分析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是资源建设大发展,加工利用创名牌,科学研究新突破。力争在全地区营造大果沙棘林60万亩,各县(市)都有加工企业,建立地区大果沙棘产业科技服务体系。2009年至2014年内在阿勒泰市营造沙棘林10万亩,哈巴河县营造沙棘林10万亩,布尔津县营造沙棘林10万亩,福海县营造沙棘林10万亩,富蕴县营造沙棘林10万亩,青河县营造沙棘林10万亩(具体见下表)。由于大果沙棘造林面积和规模的之大,在我区形成了大果沙棘良种苗木供应极大短缺,缺口巨大。在阿勒

19、泰地区五县一市建立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为阿勒泰地区和周边地州的育苗大户和国营苗圃提供优质价廉、品质纯正的沙棘穗条,市场前景看好,基地建成后生产的优质穗条可满足全地区每年的大果沙棘产业发展的需求。阿勒泰地区各县(市)大果沙棘规划种植面积统计表 年度县(市)2009年度(万亩)2010年度(万亩)2011年度(万亩)2012年度(万亩)2013年度(万亩)2014年度(万亩)合计(万亩)阿勒泰市1.61.61.61.61.6210哈巴河县3.33.33.410布尔津县1.61.61.61.61.6210福海县1.61.61.61.61.6210富蕴县1.61.61.61.61.6210青河县1.

20、61.61.61.61.6210合 计11.311.311.4881060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5.1.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全民动手,有力促进林业的跨越式发展。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的重要发展机遇,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发展以大果沙棘为主的小浆果产业,使林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服务。 5.1.2建设原则1、坚持全面

21、规划,分步实施。2、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处理好保护发展与利用的关系。3、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做好计划、规划衔接。4、坚持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遵循市场规律,适应市场供求变化原则。5、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沙棘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效益。6、利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筹集资金。国家、地方、集体、单位和个人相结合,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全社会办林业,多路进军,多形式并举,全面推进地区大果沙棘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7、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把大果沙棘产业建设与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紧密结合,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当前

22、利益的关系。5.2项目建设目标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二年建成,实现以下目标: 1、运用我区已选定的四个优良大果沙棘品种(向阳、楚伊、阿勒泰新闻、阿列依),开展2715亩的大果沙棘优良品种的生产性快速繁殖,其中:繁殖区165亩,移植区700亩,采穗圃1850亩,并继续对其他大果沙棘杂种的各项生态与经济性状进行研究,提出更多适合我区沙棘产业化发展的主栽优良杂种。2、运用大果沙棘优良品种的生产性快速繁殖技术,为我区60万亩沙棘的规模化种植提供充足的优质壮苗。3、该项目建成后第二年开始盈利, 温室大棚扦插育苗繁殖区165亩,年生产苗木1650万株左右,按照0.5元/株计算,苗木年创造利润8

23、25万元。5.3项目建设规模及布局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总面积2715亩,基地建设本着“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合理布局、讲求实效”,的宗旨,结合我区大果沙棘产业化发展对优质种苗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到良种繁育基地的立地条件及基础设施条件,将该良种繁育基地划分三个区,其中繁育区面积165亩;移植区面积700亩;采穗圃面积1850亩。具体分布见下表: 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规模布局表项目地点繁育区(亩)移植区(亩)采穗圃(亩)合计(亩)阿勒泰市40200600840布尔津县25100250375哈巴河县25100250375福海县25100250375富蕴县25100250375青河县251

24、00250375合计650700185027155.4项目建设内容5.4.1培育工程5.4.1.1繁育区:由温室大棚和喷灌系统组成。由于我区的高寒气候,无霜期短的特征,当地的植物在一年内生长量很少,自然条件下植物的繁殖结实时间较长,结实率很低,甚至不能发育成熟。建立温室大棚(温室大棚165个,每个大棚使用面积1亩),可延长生长时间60-90天,利于苗木生长,为移植区提供优良苗木。该区面积为165亩,其中,阿勒泰市40亩,哈巴河县25亩,福海县25亩,富蕴县25亩,布尔津县25亩,青河县25亩。灌溉方式为喷灌。5.4.1.2移植区:该区用于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育苗选优、定植,面积700亩,具体为阿

25、勒泰市200亩,哈巴河县100亩,福海县100亩,富蕴县100亩,布尔津县100亩,青河县100亩。为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规模化种植提供优良苗木,该区灌溉方式为渠系灌溉。5.4.1.3采穗圃:采穗圃建园品种为阿勒泰地区林科所已筛选的向阳、楚伊、阿勒泰新闻和阿列依(雄株)四个优良品种,通过二次选优,筛选出适应当地的大果沙棘优质穗条,为进一步繁殖提供品质纯正的种条资源。该区面积为1850亩。其中:阿勒泰市600亩,哈巴河县250亩,福海县250亩,富蕴县250亩,布尔津县250亩,青河县250亩。5.4.2附属工程5.4.2.1土壤改良工程:项目区土壤类型为棕钙土,土壤盐份含量适中,有机质含量偏低,

26、在耕作前应对生产区进行土壤改良,以大量施用厩肥为主要措施,在种植前按1000千克亩的施用量均匀施足底肥。此外,鉴于项目区土壤中砾石含量较高,在生产过程中应逐步予以清除。5.4.2.2灌溉工程:该基地修建防渗渠6000米,其规格是0.50.5米;微喷165亩,采用节水灌溉以利于苗木生长。喷灌灌溉和管理区用水水源为机井取水,供水水质经检验符合(GB574985规定)国家饮用水标准,最小服务水头20m。机井取水通过变频给水设备利用树状管网向管理区和喷灌系统供水。5.4.2.3道路工程:该项目区的道路本着满足良种生产运输,加强对外联系的原则,由一条4米宽的砂石路面贯穿整个区域以利于车辆进出通行,达到方

27、便生产运输的目的,其道路总长度约为12km。5.4.2.4土建工程:在基地的生产管理区设计种条库房6座,面积600平方米,主要用于储存穗条、种苗;机具库房6座,面积600平方米,主要用于存放农机具、化肥、农药等,为提高基地苗木生产能力;在移植区和采穗圃设置围栏共计16800米;在该区配套建设温室大棚165座,每座建筑面积1亩,温室大棚165亩。5.4.2.5设备购置:根据生产管理的要求,需配备科研培训设备、生产设备、运输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等。为更好的选育良种,通过科学精测、科学试验、科学种植,筛选出适生高产的良种。第六章 组织管理与人员编制6.1组织机构阿勒泰地区林业局森防种苗站为本项目建设

28、单位。为了保证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管理顺利地进行,成立由地区林业局及地区森防种苗站有关领导组成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对基地建设进行协调、指导。地区林业局森防种苗站具体负责管理基地日常工作。6.2 项目管理6.2.1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管理建设单位按国家批准的建设项目组织设计,严格按设计组织施工。初步设计应按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设计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由自治区林业厅组织审核批准,报国家林业局备案。施工单位必须依据批准的设计文件,严格按照规程实施,不能二次转包,保证施工质量。土建、设施、设备等大型单项工程实行招标和监理制。设计文件一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否则必须由建设单位

29、委托原设计单位提出变更,报原批准部门重新审批。6.2.2资金管理本项目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配套可通过自筹、联建或吸引个人、集团投资解决资金问题。建设项目的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单独建帐,独立核算,建立严格的检查和审计制度,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改变资金的性质和用途。6.2.3信息管理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工程实施进度、资金使用、信息反馈等报表、报告及总结等,加强与全疆各地州的信息交流,以提供最新的苗木信息。 工程建设完成后,基地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6.3人员编制根据基地生产经营特点、技术和管理水平,结合自治区林业行业有关

30、标准,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新疆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设主任1名,负责基地建设日常工作,基地经营具体技术业务由阿勒泰地区林科所兼管,不再增编人员,根据基地生产需要,再聘用临时工。第七章 保障措施7.1组织保障成立由阿勒泰地区林业局牵头,阿勒泰地区森防种苗总站有关领导组成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对项目的实施和运营有可靠的组织保证。7.2技术保障有院所多年林木良种繁育和种苗研究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经验为依托,地区种苗站有一些骨干技术力量,地区林业局有各方面的技术专家,对项目的实施建设和运营,有可靠的技术保障。7.3信息保证 地区林业局有自己的信息网站,对种苗市场的变化能做到及时掌握,并拟出相应的对

31、策,使生产的良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7.4资金保障实施本项目后,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有可靠的资金保障。项目的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改变资金的性质和用途。第八章 项目建设进度计划8.1建设期限大果沙棘基地建设期为2年,即2010-2011年。 8.2项目建设进度根据建设大果沙棘繁育基地项目的性质、内容和特点,本着先巩固后拓展、先生产和基建、先硬件后软件的顺序,在充分做好前期组织、设计、技术和资金准备等工作的基础上,一次性进行设计。2010年主要完成项目前期勘察设计工作,繁育区、移植圃和采穗圃的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完成其它剩余项目建设,包括其它土建工程、整地、栽植

32、、及设备购置等项目。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1估算依据根据国家、自治区工程造价有关规定,结合当地造价水平,并参照相应技术经济资料进行投资估算,估算依据:1、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阿勒泰地区单价估价汇总表2、设备单价采用市场现行价格3、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投资估算的2计取;4、勘察设计费按工程投资估算的3计取;5、工程监理费按工程投资估算的2计取;6、工程招标费按工程投资估算的0.2%计取;7、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与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之和的3计取。9.2投资估算新疆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为957.1257万元,其中繁育区建设费用618.9万元,移植区建设费用92.9

33、24万元,采穗圃建设费用155.012万元,其他费用为90.2897万元。详见工程投资估算表。9.2.1繁育区建设费用繁育区设施费用为618.9万元。详见下表:繁育区建设费用一览表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温室大棚座165300004950000库 房座1240000480000微 喷亩1651500247500草 帘亩1651000165000塑料布亩1651600264000整地、采条、栽植亩16530049500病虫害防治亩16520033000合 计61890009.2.2移植区建设费用移植区设施费用为92.924元。详见下表:移植区建设费用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规格数量单价

34、(元)合计(元)1围栏1.1围栏米6道刺丝282001.2338401.2水泥桩根1515180厘米59040236001.3加强柱根2020180厘米506030001.4顶桩根2020180厘米506030001.5围栏安装米4700294001.6水泥桩运输安装根6901069002防渗渠元宽0.5米,高0.5米1650701155003道路元砂石道路4米宽6000754500004抚育管理元70050350005病虫害防治元70020140006整地栽植元7002501750007森林防火设备60000合计9292409.2.3采穗圃建设费用采穗圃设施费用为155.012元。详见下表:

35、采穗圃建设费用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规格数量单价(元)合计(元)1围栏1.1围栏米6道刺丝726001.2871201.2水泥桩根1515180厘米151040604001.3加强柱根2020180厘米1206072001.4顶桩根2020180厘米1206072001.5围栏安装米121002242001.6水泥桩运输安装根175010175002防渗渠元宽0.5米,高0.5米4350703045003道路元砂石道路4米宽6000754500004抚育管理元185050925005病虫害防治元185020370006整地栽植元1850250462500合计15501209.2.4其它费用总计

36、902897元。包括:1、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投资估算的2计取,为173367元;2、勘察设计费按工程投资估算的3计取,为260051元;3、工程监理费按工程投资估算的2计取,为173367元;4、工程招标费按工程投资估算的0.2计取,为17337元;5、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与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之和的3计取,为278775元。9.3投资计划 项目总投资957.1257万元,2010年投资770.986万元,占总投资80.55%;2011年投入186.1397万元,占总投资19.45%。 9.4资金筹措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957.1257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765.7万元

37、,占项目总投资的80;地方配套资金191.42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第十章 效益分析10.1生态效益分析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程,通过生产大批量的优质穗条和种苗,供应地区营造60万亩的沙棘林造林所用苗木,不仅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提前培育成林,加快林业后备资源的培育,同时能有效改善我区的生态环境,优化生存空间,改善农林生产经营条件,增强防灾减灾的能力,促进农林业的持续稳定高产,发挥巨大的生态屏障作用,而且能为把我区建设成为生态强区提供种质基础,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10.2社会效益分析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程,通过引种、驯化、保存、收集和优化、创

38、新优良种质资源,即可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可保证树种改良、品种更新换代的可持续性;通过发展高效林业,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并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和稳定农村经济,减轻城市就业压力,促进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实现乡村社会和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10.3经济效益分析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建成后,正常年份可产优良穗条1295万根,优良苗木1650万株,按照每株0.5元计算,可实现年产值825万元。10.4综合评价与结论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以种苗市场为导向,顺应现代林业的发展趋势,通过高新技术手段建设高标准、高效益的林木良种生产基地,主要以生产穗条为主,同时供应

39、优良种苗,为阿勒泰地区的大果沙棘产业化建设服务,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有助于解决本地区对大果沙棘良种的需求,对推动地区大果沙棘产业化进程,实现大果沙棘良种化、质量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意义重大。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是集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于一体的利国利民项目,对推动我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该项目在建设技术上切实可行,项目建设具有完善的组织管理和科技支撑条件,良好的建设基础和明朗的市场前景,项目建成投产后,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显著,辐射服务功能较强,立项条件成熟,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建议早日批准立项,尽快付诸实施。沙棘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一、概述

40、 (一)、项目提出背景 吴起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毛乌素沙漠的农牧过渡地带,全县土地总面积3791.5公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使沙棘成为当地生长历史最久,资源最为丰富的灌木植物。由于沙棘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繁殖迅速、自生萌蘖,保土护坡、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多种功能。因此,在1998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我县始终把沙棘作为退耕还林的先锋树种,大面积种植。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种植保存沙棘面积188万亩,其中成林125万亩,挂果面积100万亩,成为全国沙棘面积最大县。从沙棘本身来看,他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适宜多层次开发利用。沙棘全身都是宝,是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身的优良

41、树种。近年来通过抓点示范,强化抚育、管护,全面推行沙棘艺化管理,沙棘长势迅速良好,挂果量增加,群众受益明显,已将成为我县富民强县优势产业之一。因此,加强对沙棘的后期管理,重点是沙棘病虫害防治,是实现沙棘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非常重要举措。(二)、项目的目的、意义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延安视察工作时指出“现在陕西的经济主要依靠能源,开采完了,怎么办?从长远看,还是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条,保证农民长期致富,我建议你们开发沙棘,延安的沙棘面积大,其用途很广,可以到饮品、化妆品,特别是沙棘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很大,你们要大力开发,为农民增收再拓新高。”总书记是指示为延安发展农村经济指出了

42、一条科学的路子。特别是吴起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又是全国沙棘面积最大县,必须立足县域实际,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大念沙棘“致富经”,加快沙棘开发步伐,着力培植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几年来,结合县情实践证明,沙棘产业发展将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预计在2015年,农民通过采收沙棘果、叶可获得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元左右。但是由于气候干旱和沙棘林龄老化,种植密度过大,林分结构不够合理,从客观上形成了有利于病虫害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加之,周边地区沙棘木蠹蛾危害严重,导致沙棘病虫害大面积发生,严重阻碍了我县沙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吴起县沙棘病虫害防治技术推

43、广项目将重点从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病虫发生的规律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因此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为我县沙棘产业发展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市场分析(一)、项目技术攻关的必要性 连年的干旱少雨,致使沙棘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低下,加之病虫害防治工作未及时跟进,我县沙棘林受灾面积较大,形式严峻。经过调查,我县发生病虫害面积166716亩,中度以上45137亩,其中发生病虫害面积超过1000亩以上的乡镇有街道办5983亩,吴起镇26153亩,薛岔乡72190亩,白豹镇7021亩,庙沟乡2227亩,吴仓堡乡7495亩,周湾镇11061亩,长城

44、乡8146亩,五谷城乡17594亩,沙棘病虫害一旦发生极难根治,现有是沙棘资源将会枯竭,新建沙棘原料基地也将受到严重危害。如不进行有效的治理,防治沙棘林病虫害,沙棘林毁灭将会破坏生态环境,其次,以沙棘为原料的产业的企业发展势必受阻,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因此,我们需要引进先进的防治沙棘林病虫害技术,培养实用型人才,运用于沙棘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沙棘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刻不容缓!(二)、项目的市场需求分析由于气候干旱和沙棘林龄老化,种植时密度不够合理,随着林龄的增加,林分密度愈来愈大,从客观上形成了有利于病虫害发育的环境条件,导致了病虫害发生。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当前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我们组织建立综合防治沙棘病虫害的技术措施体系,在合理运用科学的营林措施的基础上,通过生物、物理、化学手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实现沙棘资源的三大效能和人类健康服务,最终建立有效控制沙棘木蠹蛾虫害的综合技术体系。三、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现有工作基础(一)、国内外技术现状、专利等知识产权情况分析俄罗斯(前苏联)研究沙棘的病虫害已有90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苏联解体前为第二阶段,解体后为第三阶段。在第一阶段,沙棘病虫害的研究与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