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高考调研》高考政治(新课标)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三3.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45096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版《高考调研》高考政治(新课标)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三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4版《高考调研》高考政治(新课标)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三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4版《高考调研》高考政治(新课标)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三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版《高考调研》高考政治(新课标)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三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版《高考调研》高考政治(新课标)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三3.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高考调研单元解读 单元解读 1.本单元既是第一单元的深化,又是理解后面两个单元的基础。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的传播和继承的过程渗透着文化创新的精神。因此,文化传播、传承与创新是三位一体,紧密联系的。,2.近三年高考中,选择题主要考查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继承与发展等;非选择题主要考查了文化创新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目前,各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高考可能

2、利用有关文化交流以及文化建设的素材,考查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知识。,3.备考中,要以“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为主线,既要从横向理解文化多样性,加强文化交流,又要从纵向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方向,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同时,关注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的有关新举措,与教材知识结合,切实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考点2)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3.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 (1)态度:

3、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4.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考点3) (1)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2)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二、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考点4) (1)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2)其他途径: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2.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考点5) (1)传播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 (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3)大众传媒的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

4、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3.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考点6) (1)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2)促进外域文化的传入和中华文化的发展。 (3)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各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本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2.判一判 (1)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2)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是一回事。 () (3)大众传媒的发展意味着旧的传媒将被淘汰。 (),【点拨】 民族文化与世

5、界文化之间是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的关系。,3.下列活动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是。 唐朝玄奘西行 中国服装出口到欧洲 习近平同志出国访问 中国在土耳其举办“中国文化年”,材料一 第13届亚洲艺术节将于2013年11月在美丽的“春城”昆明隆重举行。本届艺术节以“七彩云南、文化中国、魅力亚洲”为主题,以“共享、展示、交流、和谐”为宗旨。亚洲艺术节得到了我国及亚洲其他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国文化艺术团体的积极响应。届时将有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几十个艺术团体参加演出。十几年来,亚洲艺术节已成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集中展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文风貌的重要窗口,成为展示亚洲优秀文化艺术成果、促进亚洲文化交

6、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知名国际品牌。,材料二 目前,我国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先后与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格局已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渠道逐渐拓宽。近年来,中国在50多个国家举办了近200多个不同规模的中国文化节、艺术节,无论艺术观念还是表现形式,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世界当代艺术舞台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成为推动国际文化艺术发展的力量。,问题探究 1.亚洲艺术节上,各国文化异彩纷呈。来自不同国家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令人赏心悦目。结合材料谈谈各国文化交流有什么

7、意义?,【提示】 (1)对文化发展的意义: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博采众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3)对国际政治的意义: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减少隔阂,增进共识,促进世界和平。,2.“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

8、共处,取长补短。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提示】 (1)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考向预测 (1)中外文化交流是近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也是近年来的高考热点。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以及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是高考

9、的重要考向。 (2)在备考中可能会结合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交流、大众传媒等相关知识设置角度进行考查。复习备考应全面开发角度,全方位掌握。,创新训练 1.由文化部主办的亚洲艺术节,自1998年首届举办以来,已先后举办12届,现已成为亚洲地区知名的区域性国际艺术节。亚洲艺术节促进了中国和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这一活动 ( ) 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使中华文化成为亚洲主流文化 体现了文化的继承性 A. B. C. D.,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知识的理解。“亚艺节”的举办,体现了尊重文化多样性;活动中各国文化交流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因此选。

10、表述错误;材料未体现。,2.文化交流有多种途径,下面符合的是 ( )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活动 旅游活动 A. B. C. D.,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途径,以上四种途径都可以促进文化交流。,3.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现代母亲节,最早的母亲节起源于古希腊,如今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有母亲节。美国人视康乃馨为献给母亲的花,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上述文化现象说明 ( ) A.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 B.文化具有差异性和包容性 C.文化具有稳定性和创新性 D.文化具有融合性和科学性,答案 B 解析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有母亲节,但各国的母亲花各不相同,体现了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故选

11、B项。,核心考点题眼突破 核心考点1 文化的多样性 【真题调研】 1.(2012天津)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知识。A选项虽然表述准确,但没有体现出我国的云南映象与澳大利亚观众之间的联系,因为A选项只强调“不同”没

12、强调“共通”。B选项虽然表述也没错,但仍然与题干大意没有关系,因为如果有了“巨大的反差”,那就说明不了澳大利亚观众能接受我国文化。D选项表述上就有问题:题目只说“澳大利亚观众”认可了我国的云南映象,而没有说世界上其他国家也认可该剧。所以选C:不同人民在文化上有了共性,才能产生共鸣。 【答案】 C,【题眼突破】 1.关于文化多样性的三个“W” (1)是什么(What):内涵: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 表现: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形成及其包含的文化韵味,深切感受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为什么(Why):文化多样性的作用:对人类社会来说,正是有了文化的多样性,

13、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要理解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怎么样对待文化多样性(How):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有多种 文化有内容、形式的差异,也有性质、层次、功能的区别,这些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多样性除了可以体现在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

14、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体现出来。,2.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1)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 (2)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相互区别开来。,(3)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如果失去了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也就不存在了。 (4)民族性与世界性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迁移训练1 福州的三坊

15、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 )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解析】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保护文化遗产不是重要途径,故A不选;B项说法错误,不是经济价值;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故C不选;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文化遗产自然属于民族文化,故选D。 【答案】 D,核心

16、考点2 文化交流与传播 【真题调研】 2.(2012山东)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 ) 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B. C. D.,【解析】 本题以全球的“汉语热”为背景,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的民族性、教育的作用等知识。“汉语热”与孔子学院遍布世界,让中国的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说明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故项正确;项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出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汉语能走向世界,说明文化既

17、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项正确;项正确,正是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传播了中华文化。 【答案】 D,2.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相

18、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文化交流是双向的 文化交流活动不只是为了传播本民族文化。文化的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3.进行文化交流的意义和态度 (1)意义: 对文化发展的意义: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博采众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对国际政治的意义: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减少隔阂,增进共识,促进世界和平。,(2)态度: 进行文化交流,首先

19、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迁移训练2 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 )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传播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解析】 本题以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出版为背景,考查文化多样性、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等知识。A项错误,材料的做法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华文化,并不能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故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并没有西方饮食文化的传播;C项强调通过材料做法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正确;D项本身错误,差异并不能因为一本书的出版而减少。 【答案】 C,请做:课时作业(二十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