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8外国建筑史课程课程重点(3课时教学版).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48603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258 大小:4.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018外国建筑史课程课程重点(3课时教学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8页
A018外国建筑史课程课程重点(3课时教学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8页
A018外国建筑史课程课程重点(3课时教学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8页
亲,该文档总共2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018外国建筑史课程课程重点(3课时教学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018外国建筑史课程课程重点(3课时教学版).ppt(2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外国建筑史A 课程重点,山东建筑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理论教研室 授课教师:焦铭起,一、什么是外国建筑史,历史中的文化、文化中的建筑 除中国以外的各国建筑的历史 古代历史中以欧洲的建筑为主 近、现代历史中以欧洲和美国的建筑为主 从历史的角度讲文化、自文化的内涵论建筑,外国建筑史绪论,二、外国建筑史课程的性质,带有软科学性质的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全面阐译了世界主要国家建筑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系统介绍了各种建筑流派的体系特点和构成形态 综合论述了各种建筑风格产生的历史和地理等原因 深刻分析了建筑典型实例中的创作思想和设计手法,外国建筑史绪论,三、课程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基本要求: 完善建筑

2、理论体系 丰富建筑创作方法 促进设计能力和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 课程重点: 古代希腊的建筑 古代罗马的建筑 文艺复兴的建筑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伊斯兰国家的建筑 现代主义派的建筑 当代建筑的主要流派 教学难点: 各种建筑风格与建筑流派的形成原因 世界各个国家及地区建筑的发展变化规律,外国建筑史绪论,四、外建史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研究对象: 人类创造建筑的 过程和建筑的发 展过程。 主要任务: 讲述和阐释各时 期建筑的产生、 变化和衰亡。,英国斯通亨厄史前巨石阵,外国建筑史绪论,五、学习外国建筑史的的目地和意义,目地: 了解建筑成就的多 样性和丰富性、理 解建筑的社会功能 和变化规律、认识 建筑的

3、本质、提高 文化修养、开拓思 维空间、进行创造 性探索 意义: 树立历史的整体意识 进入建筑的创作境界,外国建筑史绪论,六、建筑城规学院各专业的性质,科学与人文的结合 工程与艺术的结合 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多学科、跨专业、综合性的边缘学科,绪 论,外国建筑史绪论,七、世界主要文明的发源地 (四大河流文化),古代埃及尼罗河文化(约公元前4千年左右) 古代西亚两河文化 (约公元前4千年左右) 古代中国黄河文化 (约公元前3千年左右) 古代印度印度河文化(约公元前3千年左右),外国建筑史绪论,八、西方与中国各历史年代对照表,古代埃及: 公元前32世纪前3世纪 (远古) 两河流域: 公元前30世纪前60

4、世纪(远古) 克里特文化:公元前2000年 (上古) 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500年 (上古) 多利亚时期:公元前1200年 (上古) 荷马时代: 公元前900年 (上古) 古代希腊: 公元前800年 (中古) 古代雅典: 公元前600年 (中古) 古代罗马: 公元前500年 (中古) 古罗马共和:公元前300年 (中古) 古罗马帝国:公元前30年 (中古) 古罗马分裂:公元4世纪中 (中古) 早期基督教:公元5世纪10世纪 (中世纪) 罗漫时期: 11世纪12世纪 (中世纪) 哥特时期: 13世纪15世纪 (中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16世纪 (近古) 巴洛克时期: 17世纪 (近古)

5、资本主义革命时期:18世纪19世纪(近代) 工业电子革命时期:20世纪21世纪(现代),氏族联盟(尧舜): 公元前21世纪以前 (远古) 夏王朝(大禹): 公元前21世纪 前16世纪(上古) 商王朝(成汤): 公元前16世纪 前11世纪(上古) 西周王朝(后稷): 公元前12世纪 前771年 (上古) 东周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 前221年 (中古) 秦王朝(赢): 公元前221年 前206年 (中古) 西汉王朝(刘): 公元前202年 公元9年 (中古) 东汉王朝(刘): 公元25年 220年 (中古) 三国时期(魏蜀吴):184年 265年 (中古) 西东两晋(司马): 265年 42

6、0年 (中古) 五胡十六国: 420年 581年 (近古) 隋王朝(杨): 420年 581年 (近古) 唐王朝(李): 618年 907年 (近古) 五代十国时期 : 907年 960年 (近古) 北宋、辽(赵): 960年 1127年 (近古) 南宋、金(赵): 1127年 1276年 (近古) 元王朝时期(蒙): 1271年 1386年 (近古) 明王朝时期(朱): 1368年 1683年 (近古) 清王朝时期(满): 1636年 1911年 (近古) 中华民国时期: 1911年 1949年 (近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现代),外国建筑史绪论,九、世界七(十)大建筑奇观,埃

7、及的“金字塔” 新巴比仑的“空中花园” 以拂所的“阿尔斯神殿” 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 哈利卡纳苏的“摩索拉斯陵墓” 地中海罗德岛上的“太阳神巨像” 法罗斯岛上亚历山大城的“灯塔” 圣彼得堡夏宫的“琥珀厅” 柬埔寨的“吴哥窟” 中国的“万里长城”,外国建筑史绪论,十、建筑的含义,建筑是人类社会生活必要的物质条件 建筑是人类社会生活人为的物质环境,外国建筑史绪论,十一、社会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地理、环境,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军事,建筑的特点,艺术、审美,历史、文化、观念,材料、工具,外国建筑史绪论,十二、外国建筑史的主要内容,古代埃及建筑,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建筑,古代爱琴建筑,印度和东南亚建筑

8、,古代希腊建筑,古代罗马建筑,东欧中世纪建筑 西欧中世纪建筑,拜占庭帝国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和洛可可的建筑,欧美复古思潮时期的建筑,欧洲国家1618世纪的建筑,现代建筑的发展与现代建筑大师,后现代主义建筑与当代建筑思潮,当代建筑的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势,伊斯兰国家的建筑,古代美洲的建筑,外国建筑史绪论,工业革命对建筑的影响和探索新建筑,朝鲜和日本的建筑,十三、建筑发生变化的三个基本因素,生产方式的变化 文化内涵的变化 国家形态的变化,外国建筑史绪论,十四、文化与建筑的关系,主流建筑文化: 灵敏地反映社会的变化和生产力的进步,代表着一个时代建筑技 术和艺术的最高成就,是建筑

9、史的主要内容。 主流阶级主流思想主流文化主流建筑文化主流建筑风格 主流建筑风格: 占主导地位的建筑类型和相应的建筑型制和建筑风格 主流建筑风格具有独特性、统一性和稳定性三大特征 非主流建筑文化: 对社会的变化和生产力的进步反映不够灵敏,长期间变化不大。 民居等大量的一般性建筑 主流与非主流建筑文化的关系: 相互影响 主流建筑文化对非主流建筑文化的影响在所有领域 非主流建筑文化对主流建筑文化的影响仅在物质领域 可转移性 跨民族、跨地区、跨国家的历史性转移,外国建筑史绪论,十五、宗教对建筑的影响,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 天主教教堂、罗马风教堂、哥特式教堂 拜占庭教堂、俄罗斯教堂、东欧小教堂 伊

10、斯兰教: 伊斯兰清真寺、穆斯林礼拜堂 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 佛教寺庙、婆罗门教庙宇、耆那教庙宇,外国建筑史绪论,十六、学习外建史的方法与技巧,掌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征 具备对历史的整体意识和综合眼光 把握世界各历史阶段的关键性变革 广泛学习历史、地理、人文、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多看、多想、多记、多画、勤于动脑和多于动手,外国建筑史绪论,第一篇:古代埃及和古代西亚的建筑,此时人类信奉原始的拜物教 开创了人类从无到有的建筑史 建造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纪念性建筑 人类大规模的建筑活动从奴隶制社会建立后开始 产生了最早的住宅、府邸、宫殿 、 城市、陵墓、庙宇等类型的建筑 相当于中国尧舜氏族社会时期

11、(公元前21世纪以前),第 一 篇,第一章:古代埃及的建筑 轮回永恒的太阳,在尼罗河两岸产生了人类第一批用巨大石材建造的纪念性建筑,它们具有镇摄人心的艺术力量。,第一篇 :第一章,一、古代埃及的主要建筑成就,1、开创了人类从无到有的建筑史 2、产生了最早的住宅、府邸宫殿、 城市、陵墓、庙宇等类型的建筑 3、建成了大批有代表性的陵墓建筑 4、创造了高艺术水平的庙宇建筑群 5、提高了巨石建筑的水平,第一篇 :第一章,二、古代埃及的社会、政治与宗教,1、奴隶主的产生 2、中央皇权制度的形成 3、祭祀阶层为政权服务,第一篇 :第一章,三、古代埃及的自然环境与地理条件,尼罗河深刻影响着古埃及的文化和建筑

12、 1、充足的灌溉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 2、河流和峡谷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材料 3、大自然景观培养了审美和构思观念 4、同河流斗争锻炼了组织和技术能力,第一篇 :第一章,四、古代埃及的主要技术能力,精巧的石工艺技术 雕塑艺术日臻完善 精确的几何学、测量学 发明了起重和运输机械 具有了组织与协作能力 形成了专业的建筑师群体 创造了三维彩色轴侧图纸,第一篇 :第一章,五、金字塔的演化,主要年代: 埃及古王国时期:第1第10王朝(B.C3200年B.C2130年) 演化过程: 梯形的陵墓玛斯塔巴(模仿住宅和宫殿) 多层台阶式昭赛尔金字塔 折 线 形乃富鲁金字塔 正四角锥形吉萨金字塔群(由门卡乌拉、哈夫拉、胡

13、夫 三座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组成) 建筑特点: 强调建筑的外部空间形象,第一篇 :第一章,六、峡谷里的陵墓,主要年代:(BC2130年BC1580年) 埃及中王国时期:第11第17王朝 代表作品: 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哈特什帕苏墓 建筑特点: 逐步由外部空间向室内空间过渡,第一篇 第一章,七、神庙建筑,主要年代:B.C1582B.C332 埃及新王国时期:第18第35王朝 神庙建筑: 卡纳克阿蒙神庙 鲁克索阿蒙神庙 太阳神庙(在神庙前加一对方尖碑) 石窟庙建筑: 阿布辛波石窟庙 建筑特点: 注重建筑内部空间的营造,第一篇 第一章,八、希腊化时期及晚期,希腊化时期: B.C1000年B.C400年

14、被利比亚、埃塞俄比亚、波斯轮番征服 托勒密王朝时期:B.C332年B.C30年 经常遭受亚述帝国、古罗马等帝国的侵略, 最后被古罗马帝国吞并,建筑的发展缓慢。 建筑风格随入侵国家而变 阿拉伯帝国时期:640年1517年 以伊斯兰建筑风格为主 奥斯曼帝国时期:1517年1798年 以伊斯兰建筑风格为主,第一篇 第一章,两河流域与古埃及的发展步律基本相同 伊朗高原的高掘起稍微迟后 宗教基本信奉原始的拜物教 世俗建筑占主导地位 发展了多种建筑形制和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法 两河下游的高台建筑 叙利亚和波斯的宫殿建筑 壮丽的新巴比伦城是该地区的代表性成就,第二章: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 变幻莫测的土地 第三章:

15、古代伊朗高原的建筑 神秘高原的篝火,第一篇: 第二、三章,一、西部亚洲的历史过程,公元前4000年 两河流域的下游建立了规模较小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9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上下游,形成了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6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受埃及和亚述帝国的统治。 公元前13世纪 两河流域上游的亚述征服西亚、巴比伦、叙利 亚、巴勒斯坦、埃及、中亚、印度河流域,建 立统一的帝国。 公元前7世纪末 建立新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6世纪中 伊朗高原建立波斯帝国 公元前6世纪末 波斯帝国征服整个西亚、埃及、中亚、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4世纪末 波斯帝国被马其顿帝国灭亡,第一篇: 第二、三章,二、西

16、部亚洲的地理特点,1、土壤中含丰富的石油 2、雨水不多但多下暴雨 3、绿色植物和石材较少,第一篇: 第二、三章,三、西部亚洲的文化特色,宗教为原始拜物教 与周围地区交流频繁 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多,第一篇: 第二、三章,四、西部亚洲的建筑技术,砖的生产量不大 土坯被广泛地采用 应用券拱但数量不多 大量地使用饰面技术,第一篇: 第二、三章,五、西部亚洲的建筑成就,创建了住宅、宫殿、城廓、山岳台等建筑形制 生土建筑 土坯建造、墙头排树干或铺芦苇 装饰丰富 彩画、陶钉、石板、琉璃砖等 山 岳 台 土坯或夯土建造的多层高台建筑 代表作:乌尔山岳台 宫殿建筑 土坯或夯土建造、装饰豪华 代表作:萨艮二世王宫、

17、帕赛玻里斯 新巴比仑城 土坯和夯土建造、外贴琉璃面砖 代表作:伊什达城门,第一篇: 第二、三章,六、西部亚洲的饰面材料,公元前4000年 陶钉、圆形、密集排列 公元前3000年 发明硫璃、色彩斑斓 公元前3000年 沥青、石片、贝壳、砖 或石板墙裙、横向浮雕,第一篇: 第二、三章,第二篇:欧洲古典时期的建筑,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不止一个,古希腊成就最高 自由民主制的城邦是古希腊文化的先进代表 留给欧洲的宝贵财富是: 人文主义和民主精神、现实主义和科学精神 爱琴文化是希腊文化的发祥地 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是血脉传承关系 欧洲人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称为古典时期 古典时期的文明灿烂辉煌、达到很高的水平,第

18、 二 篇,第四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欧洲文明的摇篮,爱琴文化是指发生在爱琴海内的岛屿及其周 边沿岸地区的文化现象,是先于古希腊文化的一 种文化形态。 爱琴文化深刻影响着希腊文化,被称为希腊 的早期文化,是希腊文化的发祥地。 它与古埃及文化相互影响和互相传承。 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夏、商和西周王朝时期。,第 二 篇:第 四章,一、爱琴文化的发展过程,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文化 公元前1500年迈锡尼文化 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时期 公元前900年 荷马时代 公元前800年 雅典及奴隶制城邦国建立 公元前600年 雅典霸权建立 公元前500年 雅典衰落 大致相当于中国夏、商、周王朝和春秋战国时期 夏

19、王 朝(大禹)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 商 王 朝(成汤)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西周王朝(后稷)公元前12世纪前771年 春秋战国(东周)公元前770年 前221年,第 二 篇:第 四 章,二、克里特文化,1、克里特岛位于爱琴海,公元前2500年左右开始向 奴隶制过渡。 2、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便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3、公元前1700年1600年全岛附属于米诺王为中心 的王国 。 4、克里特文化直接受埃及和西亚先进文化的影响, 并有所创新 。 5、克里特文化伴随着米诺王国势力的不断扩张而波 及至希腊本土,并对希腊本土的文化发展起到了 促进作用。,第 二 篇:第 四 章,三、克里特岛

20、的建筑,最早大门和庙宇形制、最早露天剧场和柱式 代表作克诺索斯宫殿(迷宫) 特 点尺度亲切、风格平易、形式玲珑、 变化突兀、富于装饰、典雅秀美,第 二 篇:第 四 章,四、迈锡尼文化,1、公元前1700年1500年: 在希腊的南部逐步形成了一个以迈锡克人为中心的 奴隶制国家。 2、公元前1450年1400年: 迈锡克人占领了克诺索斯宫殿,迈锡尼文化从此取代了克里特文化,进入了迈锡尼文化时期。,第 二 篇:第 四 章,第 二 篇:第 四 章,五、迈锡尼的建筑,建筑风格粗犷雄健、极具防御性 代表作品泰仑卫城、迈锡尼卫城 迈锡尼狮子门,第 二 篇:第 四 章,六、爱琴文化的建筑特点,不同之处: 迈锡

21、尼的建筑粗犷雄健、防御性强 克里特的建筑纤秀华丽、毫不设防 共同之处: 上粗下细的石柱 工字型平面的大门 宫殿以正室为核心,第 二 篇:第 四 章,第五章:古代希腊的建筑 人文主义的光芒,古代希腊文化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古代希腊建筑开拓了欧洲建筑的先河。 大致相当于中国周王朝和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年 前221年),第 二 篇:第 五章,一、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公元前800年,在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爱琴海的岛屿和意大利、西西里岛、黑海沿岸地区,建立了许多小奴隶制城邦国 ,它们总称古代希腊。,第 二 篇:第 五章,二、古代希腊的文化与宗教,人文主义和民主精神 现实主义和科学精神 追求理

22、想和崇尚健康 崇拜偶像和信奉多神,第 二 篇:第 五章,三、古代希腊对世界建筑的深刻影响,精典的建筑形制 完美的艺术形象 严谨的建造原则 成功的技术经验,第 二 篇:第 五章,四、古代希腊的主要建筑成就,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 圣地和庙宇形制的演进 柱式的诞生 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完美的艺术形式,第 二 篇:第 五章,五、古代希腊纪念性建筑的主要时期,公元前600年大致形成 公元前500年基本成熟 公元前400年进入广阔的发展时期,第 二 篇:第 五章,六、古代希腊的社会和政治情况,建筑成就的取得是政治斗争和社会进步的结果 以农业为主的城邦: 世袭特权、落后保守 以手工业、商业、航海业为主的城邦:

23、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代表着古腊先进的思想和文化,第 二 篇:第 五章,七、古代希腊的圣地与庙宇,庙宇: 为守护神建造的公共性纪念建筑 风景优美的海湾岗阜之上、山林水泽之滨 圣地: 以守护神庙宇为中心的民间活动场所 举行各种崇拜守护神仪式和民间庆典活动,第 二 篇:第 五章,八、古代希腊柱式的三种形态,1、多立克柱式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 代表着男性的阳刚之美 2、爱奥尼柱式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 代表着女性的阴柔之美 3、科林斯柱式比例细长、纤巧精致、高贵华丽 代表着生命的华贵之美,第 二 篇:第 五章,1、雅典卫城的建设目地 2、雅典卫城的组成 3、雅典卫城的空间特色 4、雅典

24、卫城的伟大成就,九、雅 典 卫 城,第 二 篇:第 五章,1、雅典卫城的建设目地,赞美雅典 纪念胜利 炫耀地位 繁荣宗教和文化 给自由民提供就业机会,第 二 篇:第 五章,2、雅典卫城的组成,卫城山门 胜利神庙 雅典娜铜像 帕提农神庙 伊瑞克提翁神庙,第 二 篇:第 五章,3、雅典卫城的空间特色,相继出现、前后呼应、主次分明、条理井然。构图变化起伏大,建筑和雕塑交替成为构 图的中心,建筑群的空间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 的原则。,第 二 篇:第 五章,4、雅典卫城的伟大成就,继承了古代希腊优秀的文化传统,体现了希腊艺术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精神,达到了圣地建筑群的最高水平,它是人类建筑史上的骄傲。,

25、第 二 篇:第 五章,年代: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年 地域:希腊、小亚细亚、埃及、叙利亚、两河流域 波斯及地中海等的广阔地区 社会政治原因: 建立寡头、君主政体 经济发展、突破城帮的狭隘性 分裂成几个中央集权的君主国 经济文化原因: 手工业、商业发达 与东方文化相互交融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发展,十、希腊化时期(希腊晚期),第 二 篇:第 五章,1、希腊化时期的意义与贡献,意义: 建筑的进步与丰富 柱式的通俗化 贡献: 开拓新领域 创造新形制 形成新手法,第 二 篇:第 五章,2、希腊化时期的主要建筑类型和成就,露天剧场 半圆平面、放射看台、依山而建、逐排升高、 两层后台、悬挑舞台、半圆乐池、

26、容纳万人 室内会堂 矩形平面、三面排列、逐排升起、放射状柱网 祭 坛 口形平面、两端突出、高大基座、柱廊围合庙宇 奖 杯 亭 方形基座、圆形亭子、半圆壁柱、集中式纪念建筑 叠柱敞廊 梯形平面、开间一致、双层柱廊、 下层多立克、上层爱奥尼、宽边设庙宇 街 坊 方格路网、格局一致、面积相近 住 宅 天井内院、明厅住房、沿街无窗,第 二 篇:第 五章,第六章:古 代 罗 马 的 建 筑 远古帝国的骄傲,1、建筑成就: 直接继承了古代希腊和希腊化时期的建筑成就,并把 它极大地发展和创造,大大地推向了前进。 2、建筑特点: 建筑的规模大、质量高、分布广,建筑类型丰富,建 筑形制成熟,艺术形式完善,设计手

27、法多样,结构水 平很高,达到了奴隶制社会建筑的最高峰。 3、伟大意义: 古罗马对欧洲乃至全世界以后几千年的建筑产生了巨 大而深远的影响。 4、大致年代: 公元前5世纪公元5世纪,相当于中国的秦、汉王朝时期。,第二篇:第六章,一、古代罗马的共和时期,公元前5世纪: 意大利半岛西岸的小城 邦国,实行自由民主的 共和政体,是古代希腊 的一部分。 公元前3世纪: 征服全意大利,并继续 向外扩张。 公元前1世纪末: 形成了横跨欧、亚、非 三洲的世界上第一个奴 隶制帝国。,第二篇:第六章,二、古代罗马的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起 建立军事强权专政,成立 罗马帝国,国力强大、 文 化繁荣。 公元3世纪: 佃奴

28、制逐渐取代奴隶制,趋 向自然经济,基督教开始传 播。 公元4世纪中叶: 分裂为东、西罗马两个帝国。 公元5世纪中叶: 西罗马灭亡,东罗马发展为 封建制的拜占庭帝国。,第二篇:第六章,三、古代罗马全盛时期的地域范围,东起小亚细亚 和叙利亚 西到西班牙 和不列颠 北至高卢( 法国、瑞士大部及 德国、比利时的一部分) 南面到埃及和北非 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广阔地区,第二篇:第六章,四、古罗马繁荣的原因,地理与文化: 疆域广阔、地理富饶、文化先进、建筑发达 经济和技术: 经济繁荣、技术进步、生产力是奴隶制社会的最高水平,第二篇:第六章,五、古罗马对世界建筑的重大贡献,光辉的券拱技术 发明了自然混凝土

29、柱式的发展与定型 创建了多种建筑型制 建立了科学的建筑理论 创造了城市供水方式(自来水) 建造了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 解决了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和功能问题,第二篇:第六章,六、古罗马的多种建筑型制,光辉的券拱技术技术与形态的完美结合 五柱式与券柱式大型公共建筑立面艺术 凯旋门与城市建设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布局 庙宇与纪念性广场泛神论与个人崇拜共存 剧场建筑与表演艺术辉煌的建筑与灿烂艺术 角斗场与帝国政体开创了体育建筑的先河 公共浴场与社会活动古罗马建筑的最高成就 住宅与宫殿建筑人类最早的房地产开发,第二篇:第六章,六、古罗马的多种建筑型制(1),1、光辉的券拱技术 结构技术与建筑形态的完美结合,第

30、二篇:第六章,六、古罗马的多种建筑型制(2),2、罗马五柱式与劵柱式立面 大型公共建筑的立面艺术,第二篇:第六章,3、凯旋门与道路建设 征服欧亚非广阔地区 凯旋门特点: 形体高大、进深较厚、威武雄壮 凯旋门代表作: 替度斯凯旋门 (81年) 赛维鲁斯凯旋门(204年) 君士坦丁凯旋门(312年),六、古罗马的多种建筑型制(3),第二篇:第六章,六、古罗马的多种建筑型制(4) 4、纪念性广场与城市建设 泛神论过渡个人崇拜,为帝王个人修建的封闭式广场 特点: 进深较大、围墙很高、中央雕塑、以庙宇结束 代表作: 恺撒广场 (公元前5446年) 奥古斯都广场 (公元前422年) 图拉真广场 (公元10

31、9113年),第二篇:第六章,六、古罗马的多种建筑型制(5) 5、剧 场 建 筑 辉煌的建筑与灿烂的艺术,特点: 三层化妆室、座席半圆形、走道放射形 立面券柱式、装饰超豪华 代表作: 元采鲁斯剧场(公元前4413年) 奥朗治剧场 (公元50年) 阿斯潘达剧场(公元2世纪),第二篇:第六章,6、庙宇建筑 泛神论与个人崇拜共存 继承了希腊的宗教和建筑型制 以矩形为主、前柱廊式、建在城中,六、古罗马的多种建筑型制(6),第二篇:第六章,庙宇建筑代表作,罗马万神庙(公元120124年) 穹顶直经43.3米、高43.3米 古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单一空间、集中构图、圆形平面、几何形状、 单纯和谐、开朗

32、庄严、尺度恰当、曲线饱满、 含蓄有力、稳定安祥、构图连续、整体感强,第二篇:第六章,六、多种建筑型制(7),7、角斗场与帝国政体 开创了体育建筑的先河 角斗场起源于古代罗马的共和末期,遍布于古罗马大小各个城市。 它是罗马帝国的典型建筑,也是古罗马建筑中的杰出代表。 它开创了体育建筑的先河,其平面形式一直被延用至今。,第二篇:第六章,角斗场的代表作,古罗马大角斗(斗兽)场(公元7580年) 容纳58万人 椭圆形、长轴188米、短轴156米 分5个区、60排座、坡度升起62度 四层建筑、券柱式立面、高48.5米 装饰恰当、轮廓清晰、开朗明快、生动宏伟、 型制完善 建筑成就很高,是功能、结构、形式的

33、和谐与统一 开创了体育建筑的先河,在体育建筑中沿用至今。,第二篇:第六章,六、多种建筑型制(8),8、公共浴场与社会活动 古罗马建筑的最高成就 古罗马的公共浴场把运动场、图书馆、音乐厅、交谊室、商店等组合在一起,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的大型公共建筑群。是古罗马贵族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所。 公共浴场建筑的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结构出色、空间丰富,代表了古罗马建筑的最高成就。 对18世纪以后,欧洲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二篇:第六章,公共浴场代表作,卡拉卡拉大浴场 建于211217年 平面占地:216米122米 戴克利提乌姆浴场 建于305306年 平面占地: 240米148米,第二篇:

34、第六章,六、多种建筑型制(9),9、住宅建筑人类最早的房地产开发 人类最早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天井式、山坡式、公寓式(标准单元) 10、宫殿建筑 巴拉丁山宫 阿德良离宫 戴克利提乌姆宫,第二篇:第六章,第三篇:欧洲中世纪的建筑,自4世纪中叶至15世纪,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之前的封建社会时期,被称为欧洲的中世纪。 在此时期,宗教势力占统治地位,施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该时期宗教建筑是建筑的最高成就。,第三篇,第三篇: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宗教建筑是建筑的最高成就。 地域原因: 东欧东正教; 建东正教和拜占庭教堂 西欧天主教; 建罗马风和哥特式教堂 意大利天主教; 建筑走独特的发展道路 西班牙伊斯兰教;

35、建西班牙风格的教堂 建筑特点: 适应了自然和人文环境,艺术形式丰多彩, 地方风格浓郁强烈。,第三篇,欧洲中世纪的主要时期,510世纪: 早期基督教时期 西罗马帝国崩溃,西欧在一片混乱中形成了封建制度。此时期文 化落后,建筑极不发达,基督教逐步发展起来 ,并取得了统治地位。 1112世纪:罗曼时期 国家相对稳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起来,技术迅速发展,推动了 城市建设。但教会主宰着一切,实行政教合一的政体,建造罗马风教堂。 1315世纪:哥特时期 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城市市民文化取得了主导地位,教 堂向城市转移,建造哥特式教堂。 相当于中国的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朝时期 隋王朝杨:

36、420年 581年 唐王朝 : 618年 907年 五代十国:907年 960年 北宋、辽: 960年 1127年 南宋、金:1127年 1276年 元王朝时期:1271年 1386年,第三篇,第七章:中世纪的拜占庭建筑 扬起远航的风帆,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为一体,吸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和亚美尼亚等地的文化成就,并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体系。,第三篇:第七章,一、拜占庭的地理与历史,地理位置: 56世纪: 巴尔干、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 北非和意大利及地中海的部分岛屿。 7世纪以后: 仅剩巴尔干和小亚细亚。 历史过程: 56世纪: 皇权强大,建筑繁荣,继

37、承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 筑传统,吸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和亚美 尼亚等地的文化成就,并结合本地区特色;形成 了自己独特的建筑体系。 714世纪:封建分裂、建筑发展缓慢。 15世纪后: 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灭亡。,第三篇:第七章,二、拜占庭的主要建筑成就,创建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支柱上的 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型制。 为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巨 大贡献。 对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建筑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第三篇:第七章,三、拜占庭建筑的名词解释,穹顶: 在独立支柱上发券,在券顶做水平切口,切口上砌鼓座, 鼓座上砌穹顶。 帆拱: 券顶做水平切口,切口与多券之间的球面三角形部分。 巴西利卡: 古罗

38、马时期创建的建筑型制,长方形带侧厅的会议大厅, 中厅比侧厅高,高侧窗通风、采光。 拉丁十字式教堂平面: 东西方向平面比南北方向长得多的教堂。(象征耶稣受难) 希腊十字式教堂平面: 东西方向平面基本等于南北方向的教堂。 (中央穹顶和四面筒形拱组成的等臂十字平面),第三篇:第七章,四、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圣索菲亚大教堂:(532537年) 东正教中心教堂,用来举行重要议典的场所,拜占庭 帝国极盛时期的纪念碑,世界第二大教堂。 集中式的复合延展空间,空间组合的重大进步。 内殿东西长77米,南北宽71.7米,连廊总长100米。 穹顶直径32.6米,高15米,40个肋窗,中心距地55米高。 主要特色:

39、结构体系关系明确、层次井然 内部空间曲折多变、集中统一 装饰效果色彩绚丽、灿烂夺目,第三篇:第七章,五、拜占庭建筑的装饰艺术,表面装饰: 建筑内外均做大面积装饰,一般为几何形图案或程式化的植物。 玻璃摩赛克: 蓝色和金箔作底,角度倾斜且间隙较小,明灭闪烁但色彩辉煌。 粉画: 墙面做画、半干半湿、时间持久、快捷圆熟。 石雕: 几何图案或程式化植物。 柱头: 倒方锥台或自上而下由方变圆的几何形体。 外立面: 两种颜色的砖交替砌成水平条纹,雕刻较少。,第三篇:第七章,六、东欧的小教堂,建筑特点: 穹顶饱满、匀称舒展、垂直轴线、五个一组、集中构图。 俄罗斯教堂: 木结构包金属外壳的战盔式穹顶、浑圆饱满

40、、富有生气、 主体近似六面体、山墙飘逸活泼、形体敦朴舒展。 南斯拉夫教堂: 窗口周围装饰线脚、内部空间层层降低、半圆形山花、 墙面花式砌筑、外部形体华丽且富于变化。,第三篇:第七章,第八章:西欧中世纪的建筑 宗教神灵的光芒,建筑适应了自然和人文环境,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地方风格浓郁强烈,宗教建筑是建筑的最高成就。,第三篇:第八章,西欧中世纪的主要时期,510世纪: 早期基督教时期 西罗马帝国崩溃,西欧在一片混乱中形成了封建制度。此时期文化 落后,建筑极不发达,基督教逐步发展起来 ,并取得了统治地位。 1112世纪:罗曼时期 国家相对稳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起来,技术迅速发展,推动了城市 建设。但教

41、会主宰着一切,实行政教合一的政体,建造罗马风教堂。 1315世纪:哥特时期 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城市市民文化取得了主导地位,教 堂向城市转移,建造哥特式教堂。 相当于中国的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朝时期 隋王朝杨:420年 581年 唐王朝 : 618年 907年 五代十国:907年 960年 北宋、辽: 960年 1127年 南宋、金:1127年 1276年 元王朝时期:1271年 1386年,第三篇:第八章,一、罗马风建筑,罗马风建筑: 于古罗马废墟上形成的建筑风格,模仿古罗马建筑的部分做法,风格简朴浑厚,也称仿罗马或伪罗马建筑。 修道院教堂:(欧洲最早的大学) 多建于荒郊

42、野外,圣坛装饰华丽,南北方向的厅堂较发达,教堂设钟塔。 一般多为罗马风建筑风格的教堂。,第三篇:第八章,二、哥特式建筑,由罗马风建筑发展而成的、具有城市 平民色彩的建筑风格。 暗色露明的木构架 墙面填砖后抹白灰 开窗较大、楼层外挑、屋顶高耸 平面自由、对比明朗、形体活泼,第三篇:第八章,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哥特式教堂的建筑特征: 西立面构图的定型化 用砖、石建造的框架结构 彩色玻璃镶嵌于框架之间 立面及空间具有强烈的向上冲势 扶壁、飞扶壁、飞券、骨架券、 尖十字拱、玫瑰窗被广泛应用,第三篇:第八章,三、意大利的中世纪建筑,地方特色强 艺术水平高 南部受伊斯 兰风格影响 东北部吸收 拜占庭特

43、色 公共建筑占 主导地位 教堂为历史 事件而建,第三篇:第八章,意大利中世纪的建筑特点,建立了最早的城市共和国,许多城市是当时欧洲经济最先进的城市。 即吸收外来文化,又发扬传统、独立发展,因而特色鲜明,建筑水平很高。 独立式发展的城市:比萨、佛罗伦萨、罗马 受外来影响的城市:威尼斯、米兰,第三篇:第八章,意大利中世纪的建筑代表作(1),比萨主教堂建筑群(11世纪12世纪) 主教堂:拉丁十字平面、中厅木构架、侧廊十字 拱、四层空劵廊、典型的罗曼风格 钟 塔:八层、直径16米、高55米、底层浮雕连 续劵、中间6层罗曼式空劵廊、顶层收缩 洗礼堂:三层、圆形、直径35.4米、总高54米、 上两层空劵廊

44、、哥特式细部 三座建筑:形体各异、对比强烈、变化丰富 母题一致、风格统一、整体和谐,第三篇:第八章,意大利中世纪的建筑代表作(2),佛罗伦萨主教堂建筑群(1296-1470年) 主教堂:长80米、柱距和开间均20米、空阔敞朗 洗礼堂:平面八角形、集中式、八角锥形穹顶 钟 塔:方形平面、高84米 三座建筑均以各色大理石贴面、形体丰 富多变、风格和谐统一、气氛宏伟壮丽,第三篇:第八章,意大利中世纪的建筑代表作(3),威尼斯总督府 (1309-1424年) 四合院平面、三层立面 空间开阔宽敞、装饰精巧华丽 世界上最美丽的建筑之一 二分之一建筑构图的绝唱 融古罗马、哥特式和伊斯兰三种风格于一体,第三篇

45、:第八章,意大利中世纪的建筑代表作(4),威尼斯圣马可教堂(10631085年) 平面紧凑、空间多变、集中形制 构图俏丽、形体华丽、装饰美丽 意大利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第三篇:第八章,四、西班牙中世纪的建筑,8世纪初10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统治着比利牛斯半岛。 西亚的建筑类型、建筑形制、设计手法和伊斯兰建筑一直保持着对西班牙建筑的强烈影响。 西班牙的建筑集古希腊、古罗马和伊斯兰建筑风格于一体。 并与当地的建筑特点融汇贯通,形成了强烈的西班牙特色。,第三篇:第八章,西班牙中世纪建筑的代表作(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786年988年) 广厅式形制、连续劵结构 大殿东西宽126米、南北深112

46、米 18排柱、每排36棵、彩色大理石砌成 柱头和顶棚间两层发劵、层层叠叠、迷离绱晃 马蹄劵、半圆劵、火焰劵、三叶草劵、梅花劵等重叠交错,神秘华丽、装饰性极强,第三篇:第八章,西班牙中世纪建筑的代表作(2),吉拉尔达塔(风信塔)1184年 浑朴中见精致 用来报时和召集信徒 小巧阳台、几何砖雕、马蹄或花瓣劵式 方形平面、砖石建造、94米高、上设风标 尺度下粗上细、比例下大上小、装饰下简上繁 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塔的形式影响很大,第三篇:第八章,西班牙中世纪建筑的代表作(3),阿尔罕布拉宫( 13世纪14世纪) 摩尔人统治的最后宫殿 3500米长的红石围墙、10几座高低不等的方塔 以两个长方形院

47、落为中心 石榴院南北向、以朝议为主、厚重中显轻快 狮子院东西向、供嫔妃居住、柱廊式、马蹄劵 建筑特点:纤弱而萎靡、优雅而精致 精巧中见华丽、纤细中显娇媚,第三篇:第八章,第四篇: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 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第九章: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 第十章: 文艺复兴晚期的巴洛克建筑 第十一章: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第十二章:洛可可风格 第十三章:欧洲国家1618世纪的建筑,第四篇,第九章: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 理性人文的辉煌,14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佛罗伦萨主教堂 1516世纪:文艺复兴全盛时期 育婴院 坦比哀多 圣马可广场 圣彼得大教堂 晋寨的巴西利卡 17世纪:巴洛克时期 耶稣会教堂

48、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第四篇:第九章,一、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时期,1516世纪: 掀起文艺复兴运动高潮,意大利建筑成就最高, 欧洲各国跟从。 16世纪末17世纪: 天主教反改革运动,产生了“巴洛克”和“法国古 典主义”建筑。 18世纪: 法国的“启蒙运动”开辟了建筑的新时期,并影响 整个欧洲。,第四篇:第九章,二、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主要武器 唯物主义哲学、 古希腊和古罗马 的思想和文化 主要内容 反封建、反宗教,第四篇:第九章,三、文艺复兴建筑的艺术特征,采取对立的态度以达到对封建和宗教思想的否定,主要用以下四种方法: (1)创建新的建筑形式 (2)追求开放的风格、普遍采用柱廊式 (3)强调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