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管理蒋骁中华讲师网.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51890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信息化管理蒋骁中华讲师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蒋骁中华讲师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蒋骁中华讲师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信息化管理蒋骁中华讲师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息化管理蒋骁中华讲师网.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信息系统概述,关于管理的观点,现代信息和电信系统为有技能的管理者及其组织创造了巨大的机会。成功地管理信息技术需要综合的管理技能,诸如战略制定,长期规划和业务控制。成功的IT管理者首先要成为一个通才,同时也要具有突出的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技能。,Frenzel, C. (1999).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rd Edition,本章目的,学习现代信息系统概念 理解信息系统的一般作用 提出管理层面的问题,案例学习法,IS 案例通常有两类: 问题型或成功型 通常是案例中管理人员的视角 至少阅读案例两遍,与小组成员讨论。 采用某种方法论分析

2、案例。 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案例讨论。 记录案例中的重要体会或问题。,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2001 (Stephen Roach - Morgan Stanley),管理知识,计算机文化素养 信息系统文化素养 有什么区别?,1-6,领域中研究的问题,什么是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管理为什么重要? 谁负有管理责任? 管理方面的问题? 如何恰当的管理信息技术和实现效益?,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管理信息系统领域最感兴趣的是了解: 人和组织为什么和如何选择技术? (adoption and diffusion) 人和组织为什么和如何应用技术? (use and assimilation) 为什么技术改

3、变人和组织?如何改变? (impact and value) 为什么人和组织改变技术?如何改变?(structuration and development),(胡清),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管理信息系统学科是怎么回事? 管理信息系统学科是了解和管理人、组织和社会采用信息技术的互动过程和结果; 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的核心是系统,而不只是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不只是人(心理学),不只是组织(管理)不只是社会(社会学)。,管理信息系统学科,MIS本身的技术领域并不是计算机科学的延伸。而是管理和组织理论的延伸。 尚无一个中心理论。 引用和综合其他学科的内容和概念。 MIS的基本方法更多地是同组织的方法和表

4、现相关,而同计算算法的联系较少。(在工商管理研究方面) MIS注重应用计算机科学领域已经取得的技术能力。,管理信息系统学科,Adapted from Laudon & Traver (2001),正式与非正式系统,组织中的信息系统,MIS课程主要涉及的是组织中采用的、正式的、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组织中正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式的信息系统是结构化的,具有固定的和公认的数据定义。 信息系统正规化是因为信息处理是: 重复的 复杂的、范围广 涉及大量信息 组织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中正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采用信息技术能使 数据处理更快 处理、存储和检索更多的数据 信息质量更优(减少错误) 更先进

5、和集成的方案成为可能,定义的核心概念,社会技术系统:社会系统 + 技术系统 信息系统是人造之物,为人而造。 信息系统与组织的特定任务或职能有关 信息系统在特定的人们之间传递信息 信息系统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有规律地去安排一组元素,这类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元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被称之为系统。 要点理解: (1) 多要素:要素可以是简单体,也可能是子系统。 (2) 有结构:各部分有联系,又互相制约。 (3) 有功能。,系统的简单模型,系统的概念,系统的特征,(1) 整体性 整体功能不是组成要素的简单叠加; 对部分认识的总和不能代替对整体的认识(系统分

6、析)。 (2) 层次性 每层系统由下层要素或子系统组成,同时又是上层的要素。 分析系统可以用黑箱法分析下层要素,只研究其I/O及功能。,系统的特征,(3) 目的性 人工系统有其目的,系统通过负反馈修正行为而实现目标。 (4) 稳定性 稳定性靠负反馈,但是有一定的限度。 (5) 相似性 系统的存在方式、结构和演化过程有共性。,管理信息系统定义,定义一 (G.B.Davis 1982):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成的人机系统,它能为一个组织的运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定义二 (K.C Laudon 1998): 管理信息系统是组织为了提高内部效率,应对外部压力的一种基于信息技

7、术的解决方案。,信息系统在企业中,(K.C Laudon),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定义三(Stephen Haag) 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系统的规划、开发、管理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运用,其目的是帮助人们完成与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相关的一切任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定义四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系列人与工具之间的交互活动,并且这些活动能施行数据和信息管理功能,功能包括数据收集、创建、编辑、处理和存储;包括信息的选择、汇集、表示和使用。,定义的核心概念,信息系统具有一般系统的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人、组织的业务流程、信息。,定义的核心概念人机过程,处理和传递可由人或设备执行,人和硬件/软件共同完成:

8、。,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IS概念模型揭示系统原理 从某一角度说明系统的主要特征。它并不表示某个系统的物理形态和实施技术,是有助于理解系统的一种表述手段。,结构: 描述元素的构成和关系,基于系统功能元素元素的结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不只是信息技术,基于组织职能/角色的系统结构,基于管理活动的系统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内涵的演变,数据处理 (DP) 管理信息系统 (MIS) 1964 IBM promoted the concept as a means of selling disk files and terminals 决策支持系统 (DSS) 1971 (狭义)定义的区分: MIS: Orga

9、nizational/group - general DSS: Individual - specific 办公自动化 (OA) 1964 人工智能 (AI)/ 专家系统 (ES) - 1990s 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量投资,概念系统的类型,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演变,(吴力文),数据,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置及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数字、字符、文字、图形、声音、图像、都可以作为表示数据的媒体。),信息,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加工为特定形式的数据,对接收者有意义,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信息的价值:一是解决目前的问题,二是未来使用的价值。,信息,信息是

10、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的价值由具体情况决定。数据只有在适当的情形下,才是信息;时过境迁,对于决策,数据便无信息的意义了。,要点:,经过加工人工或者机器的处理 有用/意义用处因人、因情景而异,数据与信息有相对性(不可利用的数据形式/可利用的数据形式)。 可以鉴别的符号即一种信号,包括声音、图形、图像、表情、味道等多种信息媒体。 非随机噪声是随机信号,不是数据。,数据和信息的相对性,数据是记录下来且可鉴别的符号。 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数据被处理后仍是数据。 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解释。,数据到信息的转换,知识,认知,信息系统与企业环境,信息革命正在改变组织及其当前和未来的经营方式 不可忽视的管理挑战的环境

11、: 理解目前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作用 识别和捕捉新的信息技术带来的商业机会 全球化经济: 分权化的管理和控制 全球市场和本地市场竞争 全球化的工作团队 全球化的配送系统,信息系统与企业环境,知识型组织和知识经济的出现: 从产品向服务或产品与服务相结合的趋向 生产率被视为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例如以时间为基础的竞争,更短的产品生命周期 知识被看作是最重要的资产,但经常受到员工知识水平的限制 以知识为基础的产品具有最高的价值需要大量的学习和知识来生产和支持的产品,IT的战略角色,要使IT成为组织的一个战略工具,需要: 分析组织所应用的6种主要的信息系统(IS) 辨认并描述这6种IS之间的关系 区分战略

12、IS与非战略IS 确定IS如何支持企业战略 理解成功的战略IS创建所面临的困难,关于竞争力的信息系统战略,低成本领先 产品差异化 市场细分 密切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用信息系统取得竞争优势,日本管理者与西方管理者的比较,如何看待IT管理,对信息技术管理的不同认识,M. Bensao and Michael Ear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tember-October 1998.,改进业务过程时, 怎样让技术适合我们的想法?,技术解决方案 认为技术提供最聪明、便宜的改进手段。,恰当技术 识别出工作绩效的目标,再选择帮助人达到目标的技术,技术支持工作者。,组织里信息技术的用户和专家应该怎样结合?,系统服务-用户关系 为技术专家提供企业目标教育,培养了解技术、具有商业头脑的 CIOs,组织上融合 通过专家和用户的岗位结合、IT职能的轮转,让负责不同职能的高级主管全面管理,来促成角色的整合。,问题,西方企业做法,日本企业做法,如何设计改善组织绩效的系统?,系统设计 尽可能设计技术上乘的系统,要求员工们去适应系统。,人本设计 设计能利用员工具有的隐性和显性知识的系统。,问题,西方企业做法,日本企业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