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华南城配套——晶城三路规划华南四路—道外界道路工程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79367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5.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华南城配套——晶城三路规划华南四路—道外界道路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华南城配套——晶城三路规划华南四路—道外界道路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华南城配套——晶城三路规划华南四路—道外界道路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华南城配套——晶城三路规划华南四路—道外界道路工程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华南城配套——晶城三路规划华南四路—道外界道路工程环评报告.doc(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工程内容及规模: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8自然环境简况:18社会环境简况:20环境质量状况22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2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24评价适用标准2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7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及预计排放情况33环境影响分析34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34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40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49结论与建议50评价结论50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附件1:2016年城建计划附图2:工程路线走向图 附件2:噪声类比监测报告附图3:2016年华南城配套道路雨水系统平面

2、图 附件3:大气类比监测报告附图4:2016年华南城配套道路污水系统平面图 附件4:审批登记表附图5:与路网关系规划图附图6:交通噪声贡献值等声值线图附图7 报告表全本公示截图 III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华南城配套项目晶城三路(规划华南四路道外界)道路工程建设单位哈尔滨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法人张振国联系人毕旭鹏通讯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建国街311号联系电话0451-87395041传真邮政编码150076建设地点哈尔滨市道外区华南城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 代 码类别:市政道路工程建筑代码:E4813占地面积(平方米)12950绿化面积(平方米)行道树214棵1300总

3、 投 资(万 元)1874.6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53评价经费(万元)1.5投产日期2017年10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工程概况华南城区域在2012年实施了晶城二路(华南一路-华南中路)、晶城三路(华南一路-华南中路)、华南二路(长江路-哈东第一大道)、华南三路(华南一路-华南中路)、华南中路(长江路-哈东第一大道)工程,在2015年实施了华南中路(长江路-哈东第二大道)、规划华南四路(长江路-哈东第二大道)、晶城四路(华南中路-华南四路)工程,为配合华南城的建设计划,2016年拟建设华南城配套道路项目,本项目是华南城区域的重要交通干道,是哈尔滨东部路网的

4、组成部分,不仅为哈尔滨市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出行环境,扩大城市吸引力,更促进了华南城的经济建设发展,为此哈尔滨市提出华南城配套道路项目的建设。1.环境现状概述现有道路概述本项目为新建道路,续接现有晶城三路自规划华南四路继续向南建设至道外区界,道路用地范围内环境现状为空地。道路两侧区域概述根据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总体规划(20102030),本项目道路两侧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均为商业设施用地,道路西侧区域环境现状为空地,道路东侧区域环境现状为华南城已建商品批发经营楼。2.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华南城,道路北起规划华南四路,南至道外区界,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米范围内现状均无环境敏感保护目

5、标,项目详细地理位置见附图1。3.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本项目新建晶城三路北起规划华南四路,南至道外区界路,道路全长425米,总占地面积12950平方米,主体工程为道路工程,配套建设照明、绿化、排水、交通设施等附属工程,工程内容详见表1。表1 工程概况一览表项目组成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工程规模主体工程道路工程道路北起规划华南四路,南至道外区界,全长425m,用地范围内现状无市政道路,全部新建,设计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道路规划红线宽度30m,设计行车时速30km/h,一幅路双向四车道布置,机动车道宽14m。道路总长(m)425红线宽度(m)30机动车道(m2)6489非机动车道(m2)2781人行道(

6、m2)2380配套工程照明工程道路两侧新建11米高双臂路灯26基。照明灯杆(基)26绿化工程道路全线两侧新植行道树214株,新植绿化带面积1300。行道树(棵)214绿化带(m2)1300交通设施全线道路新建地面标线,地上标志,显示牌,安全防护设施等交通设施。排水工程道路两侧新建雨、污水管线,分流体制。新建雨水管线(m)550新建污水管线(m)530征地拆迁工程征地本项目建设用地全部为政府划拨,无新增征地。征地面积()0拆迁本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现状为空地,无砼建筑物拆迁。拆迁面积()0土石方工程取、弃土石方工程不设取土场,路基填方与换填土方全部从市场直接购买商品石灰土;不设临时弃土场,弃土日产

7、日清,全部拉运至先锋土场处置。取土场(处)0弃土场(处)0挖方量(m3)30924.7填方量(m3)7436借方量(m3)7436弃土量(m3)30924.7施工物料来源本工程不设沥青混凝土拌合站,从市场购买商品混凝土;二灰土、三灰碎石等路基填料不设临时取土场与采石场,全部直接从市场购买成品。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座)0取土场(处)0采石场(处)0交叉工程交叉工程工程北起规划华南四路,南至道外区界,中间无其他道路交叉。依托工程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处置本工程不设施工临时营地,施工人员每日施工结束后撤场,施工现场设临时管理板房。环保工程环境影响防护措施环保工程主要为施工期噪声防控与固废处置等方面,环保投资

8、总计10万元,占总投资0.5%。施工期污染防治(万元)10工程投资(万元)1874.62道路工程本项目道路工程为新建,续接现有晶城三路继续向南建设,道路北起规划华南四路,南至道外区界,全长425m,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次干路,道路规划红线宽度30m,设计行车时速30km/h,两幅路双向六车道布置(四车道通行,两车道临时停车),机动车道宽14m。本项目新建机动车道6489,非机动车道2781,新建人行道2380,新建挡土墙580m,道路走线示意图见附图2。照明工程道路两侧新建11米高双臂路灯26基。排水工程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新建雨水管线550米,新建污水管线530米,雨水排放至规划华南四

9、路雨水干线,最终接入黄家崴子雨水主干线;污水排放至规划华南四路污水干线,最终接入黄家崴子污水主干线,雨、污水管线工程量见表2,管线工程分布图见附图3。表2 排水工程量表路名管道类型管径长度(米)平均埋深(米)备注晶城三路污水d4003005.3d900顶管1306.5d400预埋10041000圆形检查井14座其中4座沉淀井总计530雨水d800403d10002003.6d12002044.4d600预埋3.52.8d800预埋143d1000预埋3.53.1d600预埋852.61000圆形检查井4座1.44米1.1米矩形检查井1座1.67米1.1米矩形检查井7座其中3座沉淀井1.90米1

10、.1米矩形检查井9座其中3座沉淀井总计550交通设施本工程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防护栏杆、交通监控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等内容。绿化工程本项目新植行道树214株,新植绿化带1700m2。二、工程设计1.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标准规划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规划红线宽度:30米计算行车速度:30km/h路面类型:沥青砼路面标准轴载:BZZ-100型标准车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设计年限:15年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10年主要线形标准线形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表3 线形主要技术指标项 目单位指标设计速度km/h30圆曲线半径设超高最小半径一般值m85极限值m4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11、150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m/平面曲线长度平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m80极限值m50圆曲线最小长度m25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25续表3 线形主要技术指标项 目单位指标设计速度km/h30坡最大超高横坡%2最大纵坡一般值%7极限值%8纵坡最小坡长m85凸形竖曲线半径一般最小半径m400极限最小半径m250凹形竖曲线半径一般最小半径m400极限最小半径m250竖曲线长度一般值m60极限值m252.道路平面设计平面设计道路路线设计要与沿线的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本次设计中心线为直曲线型,道路平面线路走向按规划路线。表4 平面设计指标及采用值 项目设计速度(km/h)3线形指标值规范规定值圆曲

12、线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150设超高最小半径一般值(m)85极限值(m)40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m)/曲线长度平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m)80极限值(m)50圆曲线最小长度(m)25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25超高横坡最大超高横坡(%)2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按照华南城配套道路项目现场实际情况和与哈尔滨市道路建设经验,确定纵断面设计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地质、地形、水文、地下水位影响、沿线各个路口的规划标高、冰雪地区限制坡度、桥梁净空等因素依据设计标准确定主线设计坡度及标高。纵断面设计依据城市道路规范,做到线形平顺、圆滑、视觉连续。表5 纵断面设计指标及采用值 项目设计速度(km/h)30线形指

13、标规范规定值坡度最小纵坡%0.3最大纵坡一般值67极限值98纵坡最小坡长m85凸形竖曲线半径一般最小半径m400极限最小半径m250凹形竖曲线半径一般最小半径m400极限最小半径m250竖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m60极限值m25横断面设计晶城三路道路横断面:3m(人行道)+2m(绿化带)+3m(非机动车道)+14m(机动车道)+3m(非机动车道)+2m(绿化带)+3m(人非机混行车道)=30m(规划红线)交通干线边界线宽度24m=2m(绿化带)+3m(非机动车道)+14m(机动车道)+3m(非机动车道)+2m(绿化带)图1 晶城三路(规划华南四路至道外区界)道路横断面布置图路面横坡:机动车道:1.

14、5%(双向)人行道:1.5%单向坡(当受建筑物、地物等控制时可取0.5%2%)3.道路结构设计路基工程本项目基础采用二(三)灰碎石结构。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土基回弹模量25MPa,设计弯沉值:270(1/100mm)。一般人行道基底压实度92(重型击实标准),允许停车人行道基底压实度93(重型击实标准)。路面工程道路路面采用沥青砼路面结构。机动车道结构新建道路结构一由上至下为:5cmAC-16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 7cmAC-25F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三灰碎石20cm二灰碎石20cm 二灰土总厚度72cm。人行道结构6cm彩色防滑步道板 3cmM10水泥干拌砂15cm

15、C15混凝土总厚度24cm。4、工程占地与土石方平衡工程占地本工程总占地面积12950平方米,永久占地面积12950平方米,临时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土地利用性质全部为国有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来源为政府划拨。临时占地主要为临时管理板房、物料临时堆场与施工机械贮存场,全部在施工场界内安排。土石方平衡本工程总挖方量30924.7m3,总填方量7436m3,不设取土场,填方所用土石方全部从市场直接购买商品土石方。本项目总弃土量为30924.7m3,主要产生于工程挖方与道路不良路段路基换填土方。本项目不设临时或永久弃土场,工程弃土每日清理,由施工单位拉运至先锋土场处置。本工程土石方情况详见表6。表6 土

16、石方平衡表挖方量填方量(m3)利用方量(m3)外借方量(m3)弃方量(m3)30924.774360743630924.75、征地拆迁工程本项目总占地面积12950m2,来源为政府划拨,无新增征地。道路建设用地范围内现状为空地,无砼建筑物拆迁内容。三、评价预测时段和内容本评价时段根据工程特点,进行道路施工期和运营期阶段影响评价(运营期分近期2018年、中期2024年、远期2032年),施工期主要预测施工废水、噪声、扬尘、弃土对环境的影响,运营期主要分析交通噪声与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四、交通量预测本评价在环境空气与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时采用的道路交通预测结果全部由工程建设方案设计单位哈尔滨市市

17、政工程设计院提供,详见表7至表9。表7 各特征年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pcu/h道路名称路段预测时段近期(2018年)中期(2024年)远期(2032年)起点终点晶城三路规划华南四路道外区界昼间233630113697夜间333430528交通量昼夜比为0.9:0.1表8 各类车型比例表 车型道路名称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晶城三路60%25%15%表9 各特征年折算车流量预测结果 单位:辆/小时道路名称路段预测时段近期(2018年)中期(2024年)远期(2032年)起点终点晶城三路规划华南四路道外区界昼 间173022302738夜 间247318391交通量昼夜比为0.9:0.1五、施工组织与

18、工期安排本项目计划总工期1年,现场施工6个月,预计于2017年10月底前竣工通车。道路工程施工高峰期总用工人数为20人,不设施工临时营地,施工人员每日施工结束后撤场。六、项目投资概况本项目估算总投资1874.62万元。七、环保投资情况:本项目环保投资主要为施工期污染防治等,总投资10万元,具体环保投资情况见表10。表10 环保投资估算序号项目资金(万元)1工程弃土清运52筑路建筑垃圾清运43洒水降尘0.54施工人员防护0.5合计10八、规划符合性分析1.城市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华南城项目所在的团结镇是哈尔滨市核心发展区城镇之一,重点发展农业生产、生

19、态旅游与商贸综合性产业。根据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总体规划(2010-2030),华南城项目已被列入该规划项目,属南部商贸区。因此,华南城项目的建设符合各级城市发展规划要求,而本项目为华南城配套建设园区道路,可有助于华南城尽快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尽早完成招商引资与后续建设内容,同样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2.与路网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哈尔滨市华南城路网规划图”,本项目为华南城规划路网道路,道路设计路线、规划红线宽度与路网规划一致,符合路网规划要求。本项目与华南城路网规划图关系见附图3。九、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鼓励类”中第二十二类“城市基础设施”

20、中第4条“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本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道路工程,位于声环境质量2类功能区与环境空气二类区,环境现状为空地,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为已建华南城路网道路带来的交通噪声与机动车尾气。本项目采取类比分析方法评述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现状环境质量,大气环境现状质量类比华南城配套道路项目晶城一路道路工程环境现状监测报告有关数据,环境噪声现状质量类比华南城配套道路项目晶城一路道路工程环境现状监测报告有关数据。一、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本项目与晶城一路同处华南城,周边环境现状一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类比“晶

21、城一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报告”有关数据分析得出,监测单位为北京新奥环标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晶城一路环境空气现状监测为一期监测,监测日期2016年3月24日30日,连续监测7天,监测因子为NO2、CO、TSP,监测数值取NO2、CO的02、08、14、20时小时监测值与NO2、CO、TSP的日均值。共布置2处监测点位,详见表11。表11 晶城一路道路工程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位序号监测点位方位1#临近华南中路监测点晶城一路西侧2#临近规划华南四路监测点晶城一路西侧监测数据详见表12至表14,统计情况详见表15至表16。 表12 NO2小时值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g/m3采样日期采样时间1#2#24

22、日02:0003:000.020L0.020L08:00-09:000.020L0.02114:00-15:000.0350.03320:00-21:000.0240.02325日02:00-03:000.020L0.020L08:00-09:000.020L0.02214:00-15:000.0220.02420:00-21:000.0230.02426日02:00-03:000.020L0.020L08:00-09:000.0230.020L14:00-15:000.0260.02620:00-21:000.0230.023续表12 NO2小时值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g/m3采样日期

23、采样时间1#2#27日02:00-03:000.020L0.020L08:00-09:000.020L0.020L14:00-15:000.0260.02420:00-21:000.0230.02328日02:00-03:000.020L0.020L08:00-09:000.0260.02114:00-15:000.0300.03020:00-21:000.0230.02329日02:00-03:000.020L0.020L08:00-09:000.0240.02414:00-15:000.0280.02620:00-21:000.0250.020L30日020-03:000.020L0.02

24、0L08:00-09:000.0230.020L14:00-5:000.0270.02520:00-21:000.0210.021表13 CO小时值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m3采样日期采样时间1#2#24日02:00-03:001.031.1308:00-09:001.041.0514:00-15:000.980.9920:00-21:001.001.0125日0:00-03:000.670.6708:00-09:000.750.7514:00-15:00.840.8420:00-21:000.630.7126日02:00-03:000.980.9808:00-09:000.760.

25、7614:00-15:001.021.0220:00-21:000.860.8627日02:00-03:001.071.1708:00-09:001.121.0214:00-15:00.940.9420:00-21:001.021.02续表13 CO小时值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m3采样日期采样时间1#2#28日02:00-03:001.041.0408:00-09:000.920.9214:00-15:000.860.8620:00-21:001.191.1929日02:00-03:001.001.0008:00-09:001.131.0314:00-15:000.980.9720

26、:00-21:000.840.8430日02:00-03:001.010.9908:00-09:000.980.9814:00-15:001.041.0420:00-21:001.101.07表14 日均值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采样时间1#NO2(mg/m3)TSP(mg/m3)CO(mg/m3)24日0.0210.1011.0125日0.0210.0980.7226日0.0250.1060.9827日0.0220.0970.9728日0.0230.1031.0529日0.0250.0980.9530日0.0210.1031.06采样时间2#NO2(mg/m3)TSP(mg/m3)CO(mg/m

27、3)24日0.0210.1131.0125日0.0210.1090.7926日0.0250.0950.9827日0.0220.1020.9728日0.0230.1071.0529日0.0230.1010.9730日0.0220.1081.06表15 空气污染物小时值监测数据统计 监测点污染物小时浓度监测值浓度范围(mg/m3)最大值超标数超标率(%)1#NO20.020L0.0350.03500CO0.631.191.19002#NO20.020L0.0330.03300CO0.671.171.1700表16 空气污染物日均值监测数据统计 监测点污染物日平均监测值浓度范围(mg/m3)最大值超

28、标数超标率(%)1#NO20.0210.0250.02500TSP0.0970.1030.10300CO0.721.061.06002#NO20.0210.0250.02500TSP0.0950.1130.11300CO0.791.061.0600现状监测评价方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监测结果统计分析要求以列表的方式给出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的不同取值时间的浓度变化范围,计算并列表给出各取值时间最大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并评价达标情况,评价结果见表17至表18。表17 各监测点最大日均浓度监测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比例表监测点位NO2(g/m

29、3)CO(mg/m3)TSP(g/m3)监测最大值标准限值占标百分比%超标率(%)监测最大值标准限值占标百分比%超标率(%)监测最大值标准限值占标百分比%超标率(%)1#258031.301.06426.5010330034.302#258031.301.06426.5011330037.70表18 各监测点最大小时浓度监测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比例表监测点位NO2(g/m3)CO(mg/m3)监测最大值标准限值占标准限值的比例超标率(%)监测最大值标准限值占标准限值的比例超标率(%)1#3520017.501.191011.902#3320016.501.171011.70由表17、表18的评

30、价情况可知,晶城一路所在区域设置的各监测点位的NO2、CO小时监测值与NO2、CO、TSP日均监测值均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均未出现超标现象,晶城一路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良好。类比晶城一路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同样良好。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本项目环境噪声质量现状类比“晶城三路(华南中路规划华南四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报告”有关数据分析得出,监测单位为北京新奥环标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晶城三路(华南中路规划华南四路)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日期为2016年3月18日19日,昼、夜各监测两次,监测点位详见表19,附图5。表19

31、声环境现状监测点位置序号监测点名称监测点距道路中心线距离(m)1#拟建晶城三路临近华南中路侧距现有华南中路中心线外60米(距民生路中心线30米处)2#拟建晶城三路临近规划华南四路侧距现有规划华南四路中心线外50米各监测点位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20。表20 噪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dB(A)监测点位监测数据(Leq)(3月18日)昼间时段1昼间时段2夜间时段1夜间时段21#46.449.138.540.42#45.947.437.134.9监测点位监测数据(Leq)(3月19日)昼间时段1昼间时段2夜间时段1夜间时段21#52.552.039.243.22#46.847.637.43

32、6.1根据表20的现状噪声监测结果,将各监测点位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列于表21。表21 噪声现状评价结果一览表序号监测点位昼间最大值夜间最大值执行标准达标情况昼间夜间1#拟建晶城三路临近华南中路侧52.543.26050昼夜均达标2#拟建晶城三路临近规划华南四路侧47.637.46050昼夜均达标根据表21的最大现状监测值分析结果,晶城三路(华南中路规划华南四路)各监测点位的昼、夜间环境噪声监测值均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要求,类比晶城三路(华南中路规划华南四路)可知本项目所处区域的现状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一、地理位置哈尔滨位于东经1

33、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是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约5.384万平方公里,辖9区7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辖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 项目所在地位于道外区,道外区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辖区,位于哈尔滨市的中东部。位于北纬45204620,东经1261512730之间。城区东与阿城区、宾县接壤,西与道里区以滨洲铁路为界,南接南岗区、香坊区,北与松北区、呼兰区毗邻。全区总面积618.6平方公里。二、地形地貌哈尔滨市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9县(市)多山及丘陵地。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

34、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三、气候气象哈尔滨地处中温带,属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大干旱,夏季短暂多雨,秋季冷凉霜早,冬季漫长寒冷。城区多年平均气温3.5,全年1月为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为-19.7,极低值为-41.1;全年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3.1,极高值为39.1。无霜期平均135天,通常9月末见霜,5月上旬还有晚霜。哈尔滨历年地层冻结深度,平均为1.9m。松花江冰冻厚度为1.21.5m,历年平均封江日期为11月下旬,开江时间为4月上旬。哈尔滨市年降雨较适中,有降雨记载以来年最多降雨量为1014.9mm,最少为346.8mm,多年

35、平均545.7mm。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6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80,暴雨多集中在七、八月份。该区属于西风带,常年风向以西风最多,次为南风,平均风速为4.1m/s;历史最大风速达37.0m/s,年平均大风日数为40.9天,大风多出现在45月份。哈尔滨市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变化在500mm850mm,平均750mm,一年中49月份蒸发量最大,占年蒸发量的80,其中又以5、6月份为最大,为同期降雨量的45倍。冬季蒸发量最小,12月至第二年的1月份最低,浮动在5mm17mm之间。四、森林、植被哈尔滨市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张广才岭西北麓,小兴安岭南坡。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

36、、胡桃楸,以及柞、椴、榆、杨、桦等。其中红松以材质优良享誉国内外,水曲柳以花纹美丽驰名。此外,还有黄太平、大秋果、苹果、葡萄等温带果木林,以及特种经济林、黑豆果等。野生果树中有豆淀果、猕猴桃、五味子、山葡萄、东方草莓等。五、水文情况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蚂蚁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市地区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哈尔滨市主要地表水体为松花江。松花江流量受季节变化影响,年径流量变化呈双峰型,水量丰富。径流量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冬两季流

37、量相对较小,冬季枯水期径流量最低。依据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规定,本项目相关松花江流域属类水体。六、地质地震哈尔滨地区整体地质结构属于第四纪地层结构,土壤呈混状、中密、无冻胀性。自表层至83米深为第四纪人类生活层,自83米至910米为白恶纪下统,910米以下为花岗岩结构。哈尔滨地区总体处于地壳相对稳定的地段,目前尚未发现第四纪全新式断裂。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可知哈尔滨市地震基本烈度为度。社会环境简况:一、区划及人口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是我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建文中心,也是我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

38、,同时哈尔滨市还是国家级历史建文名城,是国内冬季冰雪旅游的著名城市。哈尔滨市辖9区7县,代管2个县级市,是国内幅员面积最大的省会城市。2014年户籍总人口994万人。 该项目所在地道外区是总面积618.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0.62平方公里,郊区面积577.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34公顷。总人口80.86万人,由汉、满、回、朝鲜、蒙古、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藏、维吾尔、锡伯、俄罗斯等20个民族组成。二、经济发展2015年末,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9052万元,同比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956万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309312万元,同

39、比增长4.6%,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522445元,同比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2908784万元,同比增长7.5%。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1:32.2:65.7调整为2.1:30.4:67.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23.7%、7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1.5、4.8个百分点。三、社会事业至2015年末,我区共有科技企业115户,其中,民营企业110户。全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1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4项,共实施科技攻关2项,市技术创新项目4项,市级星火计划1项。从市财政争取科技发展基金400万元。全年专利授权数426件。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至2015年末全区共

40、有普通中学32所,在校学生23547人,其中,高中7所,在校生7658人,初中25所,在校生1588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1692人;小学28所(另有教学点30所),在校生2245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初中毕业生合格率100%。初中毕业升入高中的比例为98%,2015年考入重点高中2130人,其升学率67.4%。高考录取2082人,录取率达到92.41%。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2663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290人,小学专任教师数1713人。全区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20千册、体育场馆2个,其中,公共体育场馆1个。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积极开展体育惠民工作,至2

41、015年末,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和“市民上冰雪“活动浇建冰场40块,中心冰场2块。围绕体育惠民工程,今年共安装各类健身器材658件,其中,全区共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2套、118件。新农村体育示范点4个、12件;乒乓球台3付、6件;篮球架1付、2个;棋牌类园区2个、15件;省农村体育健身路径工程25套、400件;更换7套、105件。积极组队参加市体育局举办的各项少儿运动会比赛,获得奖牌214块,其中,金牌118块,银牌44块,铜牌52块。在市少儿田径锦标赛上,我区以总分870分的成绩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文化生活、工作不断丰富。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为广大农民朋友送去春联及文化器材。分三批次向街道、社区、镇、村下拨乐器、音响、电脑和图书等文化器材,进一步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