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慈济安养院庐江县庐城镇黄山北路塔山庐江县慈济安养院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90558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7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江县慈济安养院庐江县庐城镇黄山北路塔山庐江县慈济安养院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庐江县慈济安养院庐江县庐城镇黄山北路塔山庐江县慈济安养院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庐江县慈济安养院庐江县庐城镇黄山北路塔山庐江县慈济安养院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庐江县慈济安养院庐江县庐城镇黄山北路塔山庐江县慈济安养院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江县慈济安养院庐江县庐城镇黄山北路塔山庐江县慈济安养院环评报告.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庐江县慈济安养院项目建设单位: 庐江县慈济安养院编制日期:2015年1月编制单位:巢湖中环环境科学研究有限公司庐江县慈济安养院项目 2015年1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的名称,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

2、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庐江县慈济安养院项目建设单位庐江县慈济安养院法人代表慧光联系人孙康通讯地址庐江县慈济安养院联系电话13155106666传真邮政编码231501建设地点庐江县庐城镇黄山北路塔山立项审批部门庐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

3、庐发项2014533号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Q8411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占地面积23678m2建筑面积14567m2绿化面积9500m2总投资(万元)3000环保投资(万元)287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9.6%评价经费投产日期2015年12月1.项目背景及任务由来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老年人养老逐步乡向养老院转移,庐江县目前120万人口中,老年人近14.4万,占总人口的12%,为了积极发展老年人及残疾人公益事业,改善老年人及残疾人生活状况,庐江县慈济安养院投资3000万元于庐江县庐城镇黄山北路塔山新建“庐江县慈济安养院项目”,项目区东侧外8m处为塔山居民

4、点,南侧外为规划待用地,西侧外甘露寺大殿区,北侧外8m为塔山居民点,总占地面积为23678m2,总建筑面积14567m2,其中养老中心建筑面积8526m2,餐饮中心建筑面积3075m2,疗养中心建筑面积2490m2,景观廊亭476m2。项目于2014年12月30日取得庐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批复(庐发项2014533号)。本项目属于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行业代码Q8411),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允许类。但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将有污水、固体废

5、物、噪声等污染物的产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令)中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做好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污染,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含山瑞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15年1月8日委托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该建设项目的环评工作。我单位在接到委托后,按项目特点与专业要求,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针对本项目可能涉及的污染问题,从工程角度和环境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中的污染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尤其对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正负影响和效

6、益进行了客观的论述,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该环境影响报告表,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2.建设项目概况2.1项目建设概况项目名称:庐江县慈济安养院项目;建设规模:总占地面积为23678m2,总建筑面积14567m2,其中养老中心建筑面积8526m2,餐饮中心建筑面积3075m2,疗养中心建筑面积2490m2,景观廊亭476m2;建设单位:庐江县慈济安养院项目性质:新建;投资总额:3000万元;建设地点:“庐江县慈济安养院项目”位于庐江县庐城镇黄山北路塔山(经度:东经117.29、纬度:北纬31.27),具体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周边环境:拟建项目位于庐江县庐城镇黄山北路塔山。项目

7、区东侧外8m处为塔山居民点(125户,约375人),南侧外为规划待用地,西侧外甘露寺(约40人),北侧外8m为塔山居民点(15户,约45人),具体情况详见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和附图3(项目外环境关系图);占地面积:23678m2(34亩)。2.2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总面积为14567m2 ,其中养老中心建筑面积8526m2,餐饮中心建筑面积3075m2,疗养中心建筑面积2490m2,景观廊亭476m2,具体建设内容详见表1。表1 建设项目主体、辅助及公用工程组成一览表项目名称项目内容内容及规模主要环境影响因子施工期运营期主体工程养老中心养老中心总建筑面积为8526m2,分为养老中心A和养

8、老中心B,养老中心A建筑面积5205m2,养老中心B 建筑面积3321m2,养老中心为3层建筑,共计床位320个,并设有医疗、棋牌、书画、阅读、健身等综合服务功能室,具体位置详见附图2施工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扬尘固体废弃物、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等餐饮中心建筑面积3075m2,餐饮中心为3层建筑,具体位置详见附图2疗养中心建筑面积3075m2,疗养中心为3层建筑,疗养床位40张,一层设有医务中心,面积约80m2,具体位置详见附图2辅助工程景观廊亭总建筑面积约476m2,位置详见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具体位置详见附图2公用工程停车位地上停车位58个,位置详见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环保工程污水

9、经庐江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县河噪声减震安装,电梯房隔声等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置,食堂泔水收集后外售,医疗废弃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2.3项目总平面布置项目区主要建筑物为疗养中心、餐饮中心和养老中心,养老中心分为养老中心A和养老中心B,养老中心A位于位于项目区的东部,养老中心B项目区的东北部,疗养中心位于养老中心B的西侧,餐饮中心位于养老中心A的西侧,疗养中心的南侧,疗养中心和餐饮中心距离养老中心的距离较近,方便了老人的就餐及疗养娱乐。建筑物的楼层较低,均为三层建筑物,不影响采光。建筑朝向均面向主要景观,获得优良的景观视线。建筑朝向均朝东南,日照时间较长,采

10、光较好。2.4资源能源消耗本项目的资源消耗主要是水、电、天然气,具体消耗情况详见表2(本项目资源能源消耗情况)。表2 本项目资源能源消耗情况序号名称单位数量来源1水t/a24383由庐江县供水公司供给2电万Kwh/a15由庐江县电力公司供电系统提供3天然气m313797由燃气公司供给2.5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2.5.1交通体系安养院道路分两级:车行道(车行道6米),主要步行道(路面宽6米),次要步行道(路面宽4米),区内道路顺而不穿、通而不畅,能够杜绝穿越性交通。在项目区东侧和南侧分别设置入口。本项目地上停车位58个,位于疗养中心和餐饮中心之间。2.5.2供电本项目供电由庐江县电力公司供电系统提

11、供,全年用电量约为15万度。2.5.3给排水生活给水系统本项目住宅楼和商住楼全部为三层以下的建筑,由庐江县供水公司供给。消火栓给水系统道路每隔120M左右设地上式消火栓1个,为满足消防系统用水量要求消防系统设有消防水池,蓄水量按室内、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小时计,并在每层设置有一定数量的消火栓和建筑灭火器。排水本项目实行雨污分流,生活污水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庐江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县河。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方式,排至室外雨水管网,院区雨水管道尽量结合地形,沿主路埋设。雨水经室外雨水管道排入市政雨水管网2.5.4居民燃料本项目设计采用天然气作为主要燃料。全年天然气用量约为1

12、3797m3/a。2.5.5环保工程垃圾收集系统在安养院各建筑物内及楼前设置垃圾桶,将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进行处置。绿化绿化景观规划以住户的景观需求为目标出发点,整个地块绿地系统设计以展现住区多层次立体式绿化空间为目标,营造内外部环境交融、绿意盎然的现代化人居空间。具体布置如下:a、绿地系统布局引入“绿化墙”的概念,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即通过带状的道路绿化贯穿于住宅群体之间,把几大绿化节点相互有机串联并组成网状绿地系统。b、多层次绿化空间结构组织为中心步行休闲绿化空间组团绿化空间道路绿化空间三个层面体现。绿化和景观设计注重整体绿地率,使整个区域形成一个充满绿意的居住地,使绿化带、

13、绿化节点相结合共同形成一个绿化面域,从而为整个区域造出一个真正亲和自然的居住环境。2.6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拟建项目服务管理人员60人,三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365天。2.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表3 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项目名称指标单位总占地面积23678m2总建筑面积14567m2其中养老中心建筑面积8526m2餐饮中心建筑面积3075m2疗养中心建筑面积2490m2景观廊亭476m2容积率0.62建筑密度24%绿地率40%床位360张地上停车位58个3.建设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的建设不属于别墅区建设项目和低密度、大套型住宅项目,

14、不在国家限制和禁止供地项目之列。对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允许类,同时庐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庐发项2014533号文予以备案,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当地的产业政策。4.建设项目规划相符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规划相符性:本项目位于庐江县庐城镇黄山北路塔山,通过附件关于庐江县甘露寺佛光塔及慈济安养院项目选址意见的函,可知本项目符合庐江县的总体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选址位于庐江县庐城镇黄山北路塔山,符合当地的整体规划、环境保护等要求,交通便利,区

15、域环境质量良好,大气环境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纳污水体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环境容量较大,选址较为合理。5.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位于庐江县庐城镇黄山北路塔山,无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1地理位置庐江县位于北纬30573133,东经1170111734,地处皖中,周边与居巢区(巢湖市)、无为县、枞阳县

16、、桐城市、舒城县、肥西县毗连,面积2352平方公里。项目位于于庐江县庐江镇塔山北麓甘露寺内。项目区东侧外8m处为塔山居民点(125户,约375人),南侧外为规划待用地,西侧外甘露寺(约40人),北侧外8m为塔山居民点(15户,约45人)。1.2地形地貌1.2.1地形地貌庐江县县域总面积2348km2,境内有低山、丘陵、圩区和湖泊,山丘起伏,圩畈相间,素有“东丘、南岗、西山、北圩”之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貌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沿湖平原圩区,地势较低,海拔为6-10m,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6.7%;东南西部低山丘陵区,海拔在100595m,占全县总面积的18.0%;中部丘陵地区,起伏和缓,圩、岗

17、、畈错杂分布,面积占全县的54.3%。境内地形多样,山明水秀,适合多种经济的发展。1.2.2地质庐江地质构造古老而复杂,地层有南北两相之分。城北丘阜区出露有上元古界到中生界较全的沉积岩系;砖桥丘陵区拥有庐枞盆地广泛的火山岩系堆积;县境西部柯坦、浮祥山一带,隐伏着下元古界变质岩系。1.2.3地震根据安徽省地震烈度区划简图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该地区的地震烈度为67度。市区主要坐落在一、二级阶地之上,海拔高610m。 1.3土壤植被由于地貌复杂,土壤类型多样,气候温和,形成庐江县植被资源丰富,既有常绿阔叶林,又有落叶阔叶林,以落叶林为主。根据二类森林资源清查统计,全县有土

18、地面积23.48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3.4万公顷,占总面积14.5%,森林覆盖率为22.9%。但是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圩区多沿道路村庄分布,少数丘岗山地有连片分布。1.4气象及气候气温:2011年至2013年平均气温为16.4,年最高气温39.3(2013年8月10日),年最低气温-7.4(2011年1月16日)。降雨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170.5毫米,最大年降水量为1024.3mm,最小年降水量565.7mm。年内降水量集中在48月,7月份降雨量最大。 风向:城市主导风向以东为主,次之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其余季节主导风向均为东风。据庐江县气象部门统计,多年平均风速为2.2m/s。

19、1.5地表水系庐江县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河流主要有杭埠河、县河、白石天河、塘串河、兆河、西河、金牛河、马槽河、罗埠河、瓦洋河、黄泥河、罗昌河、柯坦河、界河等14条。其中境北杭埠河、境东兆河、境南界河为跨县界河。县河基本东流,经庐江县城南,汇入黄陂湖;县河越城路桥下至东大河口处,河道长约1.6km,河底宽度约为2.0m,东大河河至外环南路处,河道长约1.9km,河底宽度约为3.0m。1.6生态环境庐江县的陆域植物区为温带到亚热带过渡种群,植被类型为落叶、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植被带。本项目周边区域无原生自然植被,人工植被主要有泡桐、水杉、枫杨、刺槐等。农业植被有水稻、棉花、麦、花生、油菜及各类瓜果

20、蔬菜等。庐江县境内野生动物达两百多种。其中,兽类有野猪、豺、野猫、水獭、黄鼬、狐、狸、野兔、猪獾、豪猪、鼠、穿山甲、刺猬、蝙蝠等,鸟类有雉、鸦、鹰、燕、鸽、夜枭、鸬鹚、鹭鸶,秃鹫、野鸭、鸳鸯等,鱼类有青鱼、草鱼、鲤鱼、鲫鱼、鳊、鲢、鳙、鲚、银鱼、鳗、麦穗鱼、鳡、团头鲂、马口鱼等。本项目评价区域内未发现珍稀动植物存在。2.社会环境概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2.1社会经济结构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庐江县划属合肥市以后,县委、县政府县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个副中心、两个基地”战略定位,奋力推进“三年大变化、五年进百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新阶段。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

21、总值 180.22亿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12.2 %;一、二、三产比重分别由2011年的25.9:40.6:33.5调整为2013年的22.2:46.8:31.0,二产比重提高6.2个百分点,其中:全县工业化率由2011年的32.2%提高到2013年的39.3%,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2013年,全县分别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4.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7亿元和财政收入23.3亿元,比2011年年均分别增长19.7 %、53%、16 %和24.7 %。先后获得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国家21个现代农业改革与发展试点县(全省唯一)、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

22、县等荣誉称号,2013年进入中部百强县。2.2教育概况区教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各级各类教育取得了明显成绩。“两基”工作不断巩固、提高,各类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普通高中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招生数不断增加,质量稳步提高;幼儿教育、民办教育、成人教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按照“保证必需、突出重点、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积极争取上级扶助奖励资金,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2007年全区共新创市级示范学校1所、区级示范学校3所,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省级示范学校3所,市级示范学校8所,区级示范学校13所,示范学

23、校的带动作用更为明显。2.3卫生概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实施,共有62.59万人参加,参合率达92.2%,发放医药费补偿2586万元,补偿率达41%,在全省位居前列。15所乡镇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11个社区卫生中心(站)及34所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正在积极实施。“十五”期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络建设初见成效。全区现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38个,从业人员1519人,医院床位1319张。法定传染病报告平均发病率为l13.09l0万,合格碘盐覆盖率达100%。2.4文物保护汤池镇(又称东汤池),古称“东坑泉”,汤池镇因温泉而得名。此泉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公元前164年,汉文帝始建庐江国

24、时就曾有“坑泉”分东西之说。宋神宗时,王安石被贬舒州,途径此地,曾入池沐浴,留下千古绝唱:“寒泉时所咏,独此沸如蒸。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发兴,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更忆骊山下,高欠然雪满塍。”清代桐城派散文家戴名世也曾来此濯足并作温泉记。三国周郎、小乔沐浴温泉,扶琴雅颂,并留有“曲有误,周郎顾”之佳传。汤池温泉堪称华东一绝。热田面积大,水温高(63),水量大(日涌量达4000吨),化学成份稳定,且富含有十多种对人体保健有益的化学元素。境内旅游景点诱人,山青、水秀、湖美、瀑迭、花奇、树珍、石古、崖悬,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汤池风景名胜区”。60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63峰72景,分布着九寺十三庵。自

25、八十年代起,省、市、县十多家单位纷纷慕泉而来投资开发建立干休所和康复中心等。目前上海、苏州、合肥等地客商拟在汤池投资建设。本项目所在区域范围内没有涉及相关的文物保护等敏感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本评价特委托庐江县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5年1月对项目区域环境质量进行现场监测。1环境空气1.1监测项目监测因子:SO2、NO2、TSP、PM10。分布位于项目区域上风向470m处(蔡小店居民点)、项目区下风向350m处1.2监测点位设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按照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和监测点监期间的主导风向,确定在评

26、价范围内布设了2个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情况见表4,布点具体位置见附图4(项目监测布点图)。表4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布点及监测项目编号监测点名称相对方位监测项目1#蔡小店居民点ENSO2、NO2、PM10、TSP2#项目区下风向350m处WSSO2、NO2、PM10、TSP1.3监测频率庐江县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5年1月对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现场监测,监测点位分别位于项目区域上风向470m处(蔡小店城居民点)和项目区下风向350m处,监测点位详见附图4(项目监测布点图)。1.4分析方法各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详见表5(具体分析方法)。表5 具体分析方法污染物名称分析方法S

27、O2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HJ482-2009)NO2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479-2009)PM10空气质量 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 6921-1986)TSP重量法(GB/T 15432)1.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及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见表6(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汇总表)。 表6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汇总表 单位:mg/m3 项目点位 PM10TSPSO2NO2项目区域上风向470m处(蔡小店城居民点)0.0830.1120.1520.1860.0170.0210.0320.035项目区下风向350m处0.0760.1270.1620.1910.0

28、180.0230.0330.0361.6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指数采用单项指数超标倍数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Sii种污染物分指数; Cii种污染物实测值(mg/m3) CSii种污染物评价标准值(mg/m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指数一览表详见表7。表7 环境质量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指数一览表 项目点位 PM10TSPSO2NO2项目区域上风向470m处(蔡小店城居民点)0.550.750.510.620.210.260.210.23项目区下风向350m处0.510.850.540.640.230.290.220.24由上表可知,评价区内SO2、NO2、PM10和TSP污染指数均小于1,符合环境空

29、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2地表水环境2.1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2.1.1地表水监测断面本次地表水的监测选择在位于庐江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处、庐江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500m处和庐江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1500m处,布设的监测断面详见附图4(项目监测布点图)。2.1.2采样与分析时间庐江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对所选地表水监测断面于2015年1月对县河进行了监测。2.1.3水质监测项目根据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状况及本项目废水污染物特征,地表水水环境评价因子选用pH、CODCr、氨氮、BOD5共4项。2.1.4分析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检测分析方法见表8(

30、具体分析方法)。表8 具体分析方法污染物名称分析方法pH玻璃电极法GB/T6920-86CODCr重铬酸钾法GB/T 11892-89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BOD5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2.1.5监测结果地表水环境质量检测结果具体见表9(地表水监测结果一览表)。 表9 地表水监测结果一览表 单位:mg/L(pH无量纲)水 体断面pHCODBOD5NH3-N县河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处7.1328.28.556.45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500m处7.1127.97.856.72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1500m7.0829.07.543.862.2地表

31、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2.1评价标准纳污水体县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2.2.2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指数超标倍数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Sii种污染物分指数; Cii种污染物实测值(mg/l) CSii种污染物评价标准值(mg/l)pH值标准指数计算式:式中 SpH,j- 单项水质参数pH的标准指数;pHj-pH值实测值;pHsd-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pHsu-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2.2.3评价结果表10 地表水评价结果一览表水 体断面pHCODBOD5NH3-N县河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处0.0650.941.434.3城市污水处理厂排

32、污口下游500m处0.0550.931.314.48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1500m0.040.971.262.57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县河监测断面水质中BOD、NH3-N全部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这说明县河水体现状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难以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的要求,县河超标的主要原因为沿河居民生活污水排入所致。3噪声3.1监测点布设本评价共布设5个监测点,分别位于项目东、南、西、北侧边界外1m处和项目区东侧塔山居民点处,详见附图4(项目监测布点图)。3.2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1天,每个点昼夜各测一次等效连续A声级。

33、3.3监测结果及分析庐江县环境保护监测站2015年1月26日对项目进行了现场监测,详见表11(噪声监测结果表)。 表11 噪声监测结果表 单位:Leq dB(A)监测时间序号监测地点昼间夜间执行标准1.261#项目区东侧外1米处56.547.42类2#项目区南侧外1米处56.347.12类3#项目区西侧外1米处56.047.02类4#项目区北侧外1米处55.644.82类5#项目区东侧塔山居民点处57.348.92类由表11噪声监测结果表中可以看出,区域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要求。4、生态环境现状由于项目区选址在庐江县庐城镇黄山北路塔山,地表植被较少

34、。施工期的开挖、土地平整等工程的实施会破坏施工区域的微地形,并使区域地表性质发生改变,但由于施工过程中修建挡土墙、排水沟,场地周边用围墙保护,避免水土流失,现状生态环境较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项目位于庐江县庐城镇黄山北路塔山。项目区东侧外8m处为塔山居民点(125户,约375人),南侧外为规划待用地,西侧外甘露寺(约40人),北侧外8m为塔山居民点(15户,约45人),主要保护目标见表1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和附图5(敏感目标保护图)。表1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名称方位距离规模环境功能保护级别地表水县河S2500m小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

35、8-2002)中类水质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要求大气环境塔山居民点E8m125户,约375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怡和园WS135m154户,约462人甘露寺W5m约40人蔡小店居民点WN470m85户,约255人塔山居民点N8m15户,约45人声环境塔山居民点E8m125户,约375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怡和园WS135m154户,约462人甘露寺W5m约40人塔山居民点N8m15户,约45人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根据

36、项目环评标准确认函,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详见表13。表13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项目SO2(g/Nm3)NO2(g/Nm3)TSP(g/Nm3)PM10(g/Nm3)环境质量标准限值1小时平均日平均均1小时平均日平均日平均日平均500150200803001502、地表水环境质量:纳污水体县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详见表15。表1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指标pHCODCrBOD5NH3-N类标准值(mg/l)6-93061.53、声环境质量: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中

37、2类区标准,详见表16。表16 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功能类别噪音限值依据2类 昼间夜间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60dB(A)50dB(A)污染物排放标准1、污水排放:项目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详见表17。 表167 本项目废水排放执行标准 (单位:mg/L)序号项目三级标准标准来源1CODCr500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BOD53003pH6-94NH3-N5动植物油1002、废气排放:运营期食堂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型的最低去除效率75%和标准限值(2.0mg/m3)要求,详见表14所

38、示;表14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规模中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备最低去除效率(%)753、噪声排放: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限制要求,详见表18;运营期噪声排放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2类标准要求,详见表19。 表18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Leq dB(A)昼间夜间7055 表19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Leq dB(A)声功能区昼间夜间2类6050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产生生活污水经含庐江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县河,指标纳入污水处理厂,因此本项目无需申请总量控

39、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施工期、运营期生产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简述:施工期主要分析土建施工和楼房建设等环节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噪声、扬尘、建筑垃圾和施工废水等污染物的产生。本项目正常运营时,会产生一定的废气、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噪声等,详细说明见表20。产污环节分析:表20 项目主要污染工序及特征表阶段种类来源污染物排放位置特点施工期噪声运输、施工机械噪声施工路段间断性大气运输、施工机械扬尘施工便道线污染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构造物施工COD、BOD、SS、石油类施工场地点污染固体废弃物施工现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施工场地营运期噪声交通噪声,商业及人群活动噪声,电梯运

40、营噪声等噪声项目区连续性污染大气汽车尾气HC、NOX废水生活污水COD、BOD、SS固体废弃物项目区一般固体废弃物工程土石方平衡根据项目勘查报告,项目需开挖水塘,用于景观欣赏,面积约为6750m2,本项目工程总挖方32150m3,回填16143m3,外运土方2507m3。项目土石方平衡情况见表21(工程土石方平衡表)。 表21 工程土石方平衡表 单位:m项目开挖回填调入调出数量来源数量去向mmmmmm整体回填3353/雨污管网63503450/道路开挖123009340/水塘开挖135004500小计3215016143/2507渣土部门2.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分析2.1大气污染源项目建设不同施工

41、阶段的主要大气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列于表22中。由表20可见,项目建设期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是扬尘和机械尾气。在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产生扬尘的环节均较多,即粉尘的排放源较多,特别在地面以下构筑物施工阶段,且其中大多数扬尘排放源的排放持续时间较长,如建材堆场扬尘和车辆行驶产生的道路扬尘等各个施工阶段均存在。表22 不同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建筑施工阶段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平整场地1.场地、道路扬尘2.推土机、铲车、卡车运输扬尘、碳氢化合物、NOx、CO挖土1.裸露地面、土方堆场,土方装卸过程,道路扬尘等2.挖土机、铲车、运输卡车等扬尘、碳氢化合物、NOx、CO建筑物构筑阶段1.建筑

42、堆场、建材装卸过程、混凝土搅拌、车辆行驶2.运输卡车扬尘、碳氢化合物、NOx、CO 2.1.1扬尘施工期扬尘主要来自车辆来往行驶、构筑物拆迁、临时堆场、作业面施工等几个过程,扬尘的排放与施工场地的面积和施工活动频率成比例,还与当地气象条件如风速、湿度、日照等有关。施工期的扬尘按同类项目的监测数据进行类比分析计算,施工工地扬尘浓度约为0.50.7mg/m3。2.1.2烟粉尘钢筋焊接、除锈打磨以及内饰墙打磨过程中会产生焊接烟尘以及打磨粉尘,打磨点、焊接工位均为临时点,焊接一般置于室外、打磨点一般处于室内。据类比分析,焊接点、打磨点的烟粉尘浓度约为12002000mg/m3。2.1.3柴油燃烧废气及汽车尾气打桩机动力装置、临时发电机一般采用柴油作为燃料,燃油烟气直接在场地内无组织排放,主要污染物包括HC、SO2、NO2、碳烟。根据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柴油机尾气排口各污染物排放浓度约为HC1800mg/m3、SO2270mg/m3、NO2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