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 2016版06章 消化和吸收 人卫第八版 临床本科.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92778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课件 2016版06章 消化和吸收 人卫第八版 临床本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生理学课件 2016版06章 消化和吸收 人卫第八版 临床本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生理学课件 2016版06章 消化和吸收 人卫第八版 临床本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理学课件 2016版06章 消化和吸收 人卫第八版 临床本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课件 2016版06章 消化和吸收 人卫第八版 临床本科.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1 病例慢性胃炎 患者男性,大学二年级学生。经常饭后马上参加剧烈运动 (例如打篮球、踢足球等),运动时常感上腹胀满不适, 有时出现上腹痛,人体偏瘦。医生检查后发现有慢性胃炎 。 2 案例问题 患者偏瘦的原因? 消化系统的功能 运动时上腹部不适的原因? 消化系统功能的调节 3 学习目标 熟悉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了解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掌握慢 波电位的概念,慢波电位、动作电位与收缩的关系 熟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作用 熟悉胃肠激素的概念、生理作用,促胃液素、促胰液素、 缩胆囊素的分泌细胞、作用 了解唾液的作用、食管下括约肌;熟悉唾液分泌的调节 4 消化系统生理功

2、能 消化和吸收 消化(digestion) 机械性消化(mechanical digestion) 化学性消化(chemical digestion) 吸收(absorption) 内分泌功能 胃肠激素 免疫功能 5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 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具有自律性 具有紧张性 富有伸展性 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 对电刺激不敏感 敏感刺激:机械牵拉、温度、化学性刺激 6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 慢波电位(基本电节律) 在静息电位基础上,自发产生的周期性去极化和复极 化的节律性电位波动 Cajal细胞 动作电位 升支:Ca2+内流 降支:K+外流

3、慢波电位动作电位平滑肌收缩 7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外来神经 副交感神经 乙酰胆碱 促进 肽类物质 交感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 抑制 8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内在神经丛 肌间神经丛 粘膜下神经丛 完整的整合系统 完成局部反射 9 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AUPD细胞(amino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 cell ) 开放型细胞:感受食物成分和pH等化学刺激 闭合型细胞:感受机械刺激、温度变化、局部环境变化 胃肠激素 脑-肠肽 生理作用 调节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运动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营养作用 促进消化系统组织的生长 10 主要胃

4、肠激素的分泌细胞及其分布部位 胃肠激素分泌细胞分布部位 胃泌素G细胞胃窦、十二指肠 生长抑素D细胞胰岛、胃、小肠、结肠 缩胆囊素I细胞小肠上部 促胰液素S细胞小肠上部 11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和吞咽 12 唾液的分泌 作用 湿润和溶解食物 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为麦芽糖 保护和清洁口腔 排泄 调节:神经调节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副交感神经:量多稀薄的唾液 交感神经:量少黏稠的唾液 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案例问题 患者偏瘦的原因? 消化系统的功能 运动时上腹部不适的原因? 消化系统功能的调节 13 小结 14 知识点1: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记忆:消化、

5、吸收的概念 理解: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的作用、基础 知识点2: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记忆: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慢波电位的概念 理解:慢波电位、动作电位与平滑肌收缩的关系 应用:消化道平滑肌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 知识点3: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记忆:消化道的外来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理解:内在神经丛是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整合系统 应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 小结 15 知识点4:消化系统的内分泌功能 记忆:胃肠激素的概念、生理作用;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的 分泌细胞 理解: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的生理作用 应用:促胃液素分泌异常的临床表现 知识点5:唾液的分泌 记忆:唾

6、液的作用 理解:唾液分泌的调节 应用: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表现 第三节 胃内消化 16 病例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患者女性,26岁。因腹痛、腹泻入院。患者腹痛空腹时严 重,进餐后缓解,伴有脂肪泻、纳差、嗳气、腹胀。查体 上腹部剑突下偏右压痛。纤维胃镜见十二指肠球部、降部 多发性溃疡;胃基底部的黏膜组织活检可见胃腺体数量和 壁细胞密度增加;血清促胃液素水平1145 pg/ml (50150 pg/ml),静脉输入促胰液素,促胃液素分泌可增加3倍; 基础胃酸分泌量12 mmol/h (15 mmol/h);超声可见胰 腺有一直径约1 cm的肿瘤。医生建议患者使用抑酸药物进 行治疗。

7、 17 案例问题 患者十二指肠溃疡产生的原因? 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患者为何不出现胃溃疡? 胃粘膜的保护机制 患者胃酸分泌增多、胃腺和壁细胞增加的原因? 促胃液素的生理作用 输入促胰液素后,促胃液素分泌增加是否正常? 胃肠激素的相互作用 都有哪些药物可以抑制胃酸分泌? 胃液分泌的调节 18 学习目标 熟悉胃液的成分、分泌细胞、作用 掌握胃酸的分泌机制 掌握消化期胃酸分泌的调节 熟悉刺激胃酸分泌的内源性因素 了解抑制胃酸分泌的因素 熟悉胃运动的形式 掌握容受性舒张的概念、机制、意义 熟悉胃排空的概念、排空时间及影响因素、调控机制 19 胃内消化 12L 储存食物 初步消化食物 化学性消化:胃液 机

8、械性消化:胃运动 食糜(chyme) 20 一、胃液的分泌 胃的分泌细胞 外分泌细胞(外分泌腺) 贲门腺、幽门腺:碱性黏液 泌酸腺 壁细胞:盐酸;内因子 主细胞:胃蛋白酶原 黏液颈细胞:黏液 内分泌细胞 G细胞:胃泌素;细胞:生长抑素 肠嗜铬样细胞:组胺 21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盐酸(胃酸) 基础胃酸分泌 质子泵(H+-K+ ATP酶) 抑制剂:奥美拉唑 碳酸酐酶 抑制剂:乙酰唑胺 餐后碱潮 22 盐酸的作用 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酸性环境 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 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引起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23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胃蛋白酶原 自我

9、激活(正反馈) 在强酸环境发挥作用 内因子 保护和促进维生素B12吸收 黏液 黏液颈细胞、贲门腺、幽门腺、上皮细胞 保护作用: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胃黏膜屏障 黏膜的细胞保护作用 24 消化期的胃液分泌 头期 胃期 肠期 神经调节 迷走神经 胆碱能机制 胃泌素机制 局部反射 体液调节:促胃液素 25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头期 神经调节:胆碱能机制;神经-体液(胃泌素)机制 持续时间长,分泌量多,酸度和酶含量均很高 胃期 神经调节:迷走-迷走反射;局部反射 体液调节:胃泌素 量最大,酸度和酶含量也很高 肠期 体液调节:胃泌素,肠泌酸素 量少,酸度不高,消化力不很强 26 调节胃液分泌的神经和体液

10、因素 促进胃液分泌的主要因素 迷走神经:乙酰胆碱 组胺 阻断剂:西咪替丁 促胃液素 抑制胃液分泌的主要因素 盐酸:负反馈 脂肪 高张溶液 27 二、胃的运动 胃的运动形式 紧张性收缩 容受性舒张 迷走神经:肽类物质 蠕动 磨碎食物,与胃液混合 将食糜推入十二指肠(胃排空) 28 胃排空及其控制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混合食物:46小时完全排空 胃排空的控制(间断进行) 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 迷走-迷走反射;局部反射 促胃液素(延缓胃排空) 十二指肠内因素抑制胃排空 肠-胃反射(局部反射) 肠抑胃素:促胰液素、抑胃肽、缩胆囊素 两因素互相消长,互相更替 29 案例问题 患者十二指肠溃疡产生的

11、原因? 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患者为何不出现胃溃疡? 胃粘膜的保护机制 患者胃酸分泌增多、胃腺和壁细胞增加的原因? 促胃液素的生理作用 输入促胰液素后,促胃液素分泌增加是否正常? 胃肠激素的相互作用 都有哪些药物可以抑制胃酸分泌? 胃液分泌的调节 30 小结 31 知识点6: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记忆:胃液的成分、分泌细胞、生理作用;胃酸的分泌机制 理解:胃粘膜的保护机制 应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胃液分泌与消化不良;胃与巨幼红细胞性贫 血 知识点7:胃液分泌的调节 记忆:消化期胃液分泌调节的分期、特点;促进胃液分泌的内源性因素 ;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 理解: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应用:消化性溃疡治

12、疗药物的作用靶点 小结 32 知识点8:胃的运动形式 记忆:胃运动的形式、作用;容受性舒张的概念 应用:胃运动功能障碍与消化不良 知识点9:胃排空及其控制 记忆:胃排空的概念、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理解:胃排空的控制 应用:胃排空异常与消化不良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33 病例急性胰腺炎 患者男性,37岁。因上腹部疼痛8小时入院。自诉晚餐大 量饮酒后约3小时突然发作上腹疼痛,呈持续性、伴阵发 性加重,向后腰部放射,取前倾位可减轻疼痛;伴有恶心 和呕吐,呕吐物含有胆汁。体检结果:轻度发热,轻微黄 疸,中度腹胀,腹壁紧张,但腹式呼吸尚存;上腹部压痛 、反跳痛;肝浊音界可扣出,肠鸣音减少。血白细胞总数 升

13、高,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大;尿淀粉酶和血清淀粉酶 增高;胰腺超声可见胰腺中度肿大,周围可见渗出阴影。 34 案例问题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胰液分泌的调节 35 学习目标 熟悉胃液的成分、分泌细胞、作用 掌握胃酸的分泌机制 掌握消化期胃酸分泌的调节 熟悉刺激胃酸分泌的内源性因素 了解抑制胃酸分泌的因素 熟悉胃运动的形式 掌握容受性舒张的概念、机制、意义 熟悉胃排空的概念、排空时间及影响因素、调控机制 36 一、胰液的分泌 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小导管管壁细胞 水、HCO3- 腺泡细胞 胰淀粉酶 胰脂肪酶 蛋白质水解酶 胰蛋白酶原:肠激酶

14、;自我激活(正反馈) 糜蛋白酶原 37 胰液分泌的调节 神经调节 迷走神经 腺泡细胞 酶含量很丰富 38 胰液分泌的调节 体液调节 促胰液素 小导管管壁细胞 分泌大量的水和HCO3- 最强刺激物:胃酸 缩胆囊素 腺泡细胞 促进胰液中各种酶的分泌 最强刺激物:蛋白质分解产物 39 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HCO3- 胆盐(胆汁中最重要的成分) 胆色素 胆汁的作用 促进脂肪的消化:乳化脂肪 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混合微胶粒 中和胃酸,促进胆汁自身分泌:胆盐的肠-肝循环 40 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神经调节 迷走神经 体液调节 促胃液素 促胰液素 缩胆囊素 胆盐 41 四、小

15、肠的运动 紧张性收缩 分节运动 使食糜和消化液充分混合 有助于吸收 对食糜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蠕动 将食糜向小肠远端推进 蠕动冲 42 案例问题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胰液分泌的调节 43 小结 44 知识点10:胰液的分泌 记忆:胰液的成分、分泌细胞、作用 理解:胰液分泌的调节 应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知识点11: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记忆:胆汁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应用:胆汁异常与脂肪泻 知识点12:小肠的运动 记忆:小肠的运动形式 理解:分节运动的生理意义 第七节 吸收 45 病例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患者男性,24岁,腹痛、腹泻、恶心、呕

16、吐伴消瘦6个月 。曽按胃炎、肠炎治疗无效,后给予抗结核治疗1个月, 病情继续恶化。检查结果:明显消瘦、贫血貌、皮肤粗糙 。血液检查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浆白蛋白 和球蛋白减少,周围血象中红细胞大小不等。小肠造影显 示不完全肠梗阻;胃镜检查可见肠粘膜下血管显露、肠黏 膜轻度炎症,黏膜腺体轻度增生及炎症。骨髓涂片检查结 果为巨幼红细胞贫血。 46 案例问题 患者出现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原因? 红细胞的生成 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 吸收的部位 47 学习目标 熟悉吸收的主要部位及原因 了解吸收的途径 掌握糖、蛋白质的吸收形式、机制,脂肪吸收的途径 48 一、吸收的部位和途径 吸收的部位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巨大的吸收面积 环状皱襞 绒毛 微绒毛 绒毛运动 食物停留的时间较长(38 h) 食物已被消化为适于吸收的物质 49 吸收的途径 跨细胞途径 细胞旁途径 50 二、小肠内主要物质的吸收 糖的吸收 单糖(葡萄糖) 继发性主动转运 蛋白质的吸收 氨基酸 二肽、三肽:转运效率更高 继发性主动转运 51 脂类的吸收 长链脂肪酸 淋巴途径 短链脂肪酸 血液途径 52 小结 53 知识点13:吸收 记忆:吸收的主要部位、途径;糖、蛋白质吸收的形式,脂肪吸收的 途径 理解:小肠成为吸收主要部位的原因;糖、蛋白质吸收的机制 应用:小肠吸收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