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肇庆新区投资发展肇庆东站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13309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213 大小:18.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肇庆新区投资发展肇庆东站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3页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肇庆新区投资发展肇庆东站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3页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肇庆新区投资发展肇庆东站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3页
亲,该文档总共2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肇庆新区投资发展肇庆东站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肇庆新区投资发展肇庆东站环评报告.doc(2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32393239号号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 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肇庆新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肇庆新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编制时间:2017 年年 1 月月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I 目目 录录 概概 述述1 第第 1 章章 总总 则则.6 1.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6 1.2 编制依据11 1.3 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17 1.4 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3

2、1 1.5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32 1.6 环境保护目标33 1.7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34 第第 2 章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36 2.1 站前大道概况36 2.2 站前大道交通量预测41 2.3 站前综合体工程概况43 2.4 工程占地与拆迁44 2.5 施工组织及计划45 2.6 环境影响环节分析49 2.7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51 2.8 营运期污染源强分析55 第第 3 章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7 3.1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7 3.2 环境保护目标调查68 3.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8 3.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8 3.5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83 3.6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85 第第 4 章章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89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II 4.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89 4.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94 4.3 声环境影响评价107 4.4 固废影响评价131 4.5 生态影响评价133 4.6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138 4.7 环境风险评价141 第第 5 章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157 5.1 设计期环境保护措施157 5.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58 5.3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163 5.4 危险品运输管理和应急措施174 5.5 其他措施176 5.6

4、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要求177 第第 6 章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80 6.1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180 6.2 环保投资估算181 6.3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82 第第 7 章章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84 7.1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184 7.2 施工期环境监理189 7.3 环境监测计划192 第第 8 章章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结结论论 194 8.1 建设项目概况194 8.2 环境质量现状概述194 8.3 主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95 8.4 公众意见调查与采纳情况198 8.5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结论198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

5、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III 8.6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概述198 8.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可行性结论199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概概 述述 1、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高铁肇庆东站位于肇庆新区,是南广铁路、贵广铁路在广东并线后设立的第一站, 该站与广佛肇城际轨道鼎湖东站连为一体,实现高铁站与城轨站间的无缝对接换乘。 为承担肇庆东站、轻轨鼎湖东站旅客的中转和集散服务,能更好地配合 2018 年省 运会的举办,并能形成的新的商业中心,将直接刺激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健康快速 发展,进一步加快肇庆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步伐。肇庆新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决定实 施“肇庆东站站前

6、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 (以下简称“本项目” ) 。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总投资为 179358.54 万元,总占地面积 373334.6m2,总建筑面积 415234.6m2。本项目分为站前综合体和站前大道两个工程, 其中站前综合体工程(包括交通换乘枢纽、站前广场和新区客运站)位于高铁肇庆东 站以南,广佛肇轻轨鼎湖东站东西两侧;站前大道工程位于肇庆东站西面,分为焕章 大道至纵八路段、纵十一路至站前西路段两条路段。 站前综合体工程建设内容为:站前综合体工程建设内容为: (1)交通换乘枢纽位于城轨鼎湖东站东侧,用地面积约 27000m2,总建筑面积约 77600m2。主要设施包括

7、了换乘中心、公交站、配套商业、办公用房、出租车蓄车场和 社会车辆停车场等。 (2)站前广场位于城轨鼎湖东站东侧,占地面积约 41000m2,总建筑面积约 40000m2。 (3)新区客运站位于城轨鼎湖东站西侧,用地面积约 52000m2,总建筑面积约 44300m2。主要设施包括了候车厅、售票厅、长途站台及配套商业等。 站前大道工程建设内容为:站前大道工程建设内容为: 站前大道(焕章大道至纵八路段,纵十一路至站前西路段)全长 4.2 公里,总占 地约 380 亩(373334.6m2) ,为双向八车道 60 米宽的市政主干道,设计时速 60 公里。 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 60m,设置双向

8、八车道,横断面布置为:4.5m 人行道 (含 1.5m 树池)+3.25m 非机动车道+2.0m 侧分带+16.25m(0.75+43.75+0.5)机动车 道+8.0m 中央分隔带+16.25 m(0.75+43.75+0.5)机动车道+2.0 侧分带+3.25 非机动车 道+4.5m 人行道(含 1.5m 树池) 。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 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本项目为市政主干道、公交枢纽、市政广场和长途客运站复合型建设项目。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 保护管理条例 、 广东省建

9、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本项目必须执行环境 影响评价制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5 年本) ,按单项等 级最高的类别(新建市政主干道)确定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本项目 的建设单位于 2016 年 10 月委托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即组织环评技术人员对项目选线及沿线环境概况进行了详 细踏勘,协助建设单位开展了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 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特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环评技术导则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进行了详细的工程分析、现场调查、委托监测、预测计算与分析,编

10、制了肇庆东站 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 (初稿)及简写本。随即,建设单位开展了本项目公众参 与的第二次公告和报告书简本公示,随后开展了公众意见调查工作。上述工作完成后, 结合公众意见,项目组对报告书进行了修改完善,于 2016 年 1 月编制完成肇庆东站 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送肇庆市环境保护局鼎湖分局审批。 3、建设项目的特点、建设项目的特点 本项目为新建交通综合体及城市道路项目,主要工程特点为: (1)新建交通综合体主要分为肇庆东站交通换乘枢纽、肇庆东站站前广场及肇庆 新区客运站;其中,交通换乘枢纽位于城轨鼎湖东站东侧,枢纽站用地面积约 27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

11、 77600 平方米。主要设施包括了换乘中心、公交站台、配套商 业、办公用房、出租车蓄车场、社会车辆停车场等;站前广场位于城轨鼎湖东站东侧, 总占地面积约 41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 40000 平方米;新区客运站位于城轨鼎湖 东站西侧,用地面积约 52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 44300 平方米。主要设施包括了 换乘中心、长途站台、售票大厅、候车厅及配套商业等。 (2)新建城市道路为站前大道(焕章大道至纵八路段,纵十一路至站前西路段) ; 项目全长 4.2 公里,总占地约 380 亩(373334.6m2) ,为双向八车道 60 米宽的市政主干 道,设计时速 60 公里。站前大道(

12、焕章大道至纵八路段)起点位于焕章大道,终点位 于纵八路;站前大道(纵十一路至站前西路段)起点位于纵十一路,终点位于站前西 路。沿线与长利大道、横十三路、新区中路、新区联路等规划路相交。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 (3)本项目建成后,能承担高铁肇庆东站、广佛肇城际轻轨及肇庆新区客运站旅 客的中转和集散服务;另外,项目可形成的新的商业中心,将直接刺激当地的消费, 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快肇庆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步伐,符 合肇庆地区长远的发展需求。 4、本项目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本项目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 (1)施工期间造成的环境问题:)施工期间造成的环境问

13、题: 大气方面:施工扬尘和散状物堆场的扬尘、物料拌合、沥青摊铺对环境空气的 影响;各类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等。 噪声方面:施工噪声主要为施工设备噪声及运输车辆交通噪声。施工设备噪声 主要是各类施工机械运行等所产生的噪声。 废水方面: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来自暴雨的地表径流、桥梁施工废浆水、施工机 械含油废水、地面冲洗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等,桥梁施工对周边水体的不利影 响是本次评价所关注的重点。 生态方面:施工期沿线设置一定数量的施工便道、施工场地、施工营地等,会 造成一定程度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 社会:施工队伍进入会导致周边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 (2)营运期环境问题

14、:)营运期环境问题: 废水:交通换乘枢纽、新区客运站、站前广场等运营期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及商 业废水经过预处理后排入区域市政污水管网中,最终纳入肇庆新区水质净化中心处理 达标后排放至横槎涌中,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站前大道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降雨冲刷路面产生的道路径流污水进入周边水 系影响水体水质,但仅限初期雨水导致水体 SS 增加的影响等,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 较小。 废气:交通换乘枢纽、新区客运站、站前广场营运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停车场 汽车尾气及进出交通枢纽及新区客运站车辆的尾气; 站前大道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道路上行驶车辆的尾气。 噪声:交通换乘枢纽、新区客运站、站前广场周边和站

15、前大道沿线一定范围内 居民点,对其正常的生产与生活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是本次评价所关注的重点 之一。 社会:项目建设有助于增加经济发展动力,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 环境风险:主要是若发生装载危险品的车辆应交通事故泄漏,可能会污染沿线 水体,危害大,但事故概率低。 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产业政策:本项目为城市综合体及城市快速路建设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 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2013 年修正)中的鼓励类第二十二条“城市基础设施”中 的 “4、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同时,本项目也符合广东省产业结构调

16、整 指导目录(2007 年本) 中的鼓励类第十九条“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的“2、城 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本项目的建设与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相符。 (2)影响分析:本项目建成后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交通噪声、汽车尾气等对环境 的影响,建设单位将对超标敏感点安装隔声窗,同时加强道路两侧绿化减缓其影响。 (3)公众参与:综合本项目公众调查的意见来看,由于本项目为道路建设性质的 项目,被调查公众认为本项目的建设会改善当地的交通环境,缓解当地的交通压力。 因此,整体上公众对其均表示支持,无公众反对该项目的建设。 (4)综合结论: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符合肇庆新区的规划需求, 能促进肇

17、庆新区的发展,完善肇庆新区的开发与建设,带动该区域的经济建设,对推 动地方经济建设、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地方居民出行条件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其 建设期间和建成通车后对道路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建设单位只要合理开发, 遵守“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完成各项报建手续,切实执行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 治措施,则本项目带来的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真正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 可持续发展。在此前提下,本项目的建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是可行的。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 图图 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站前大道站前大道 站前综合体站前综合体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

18、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 章 1 章 总总 则则 1.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1.1.1 项目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相符性分析项目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相符性分析 1.1.1.1 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为市政主干道、公交枢纽、市政广场和长途客运站复合型建设项目。经分 析(见表 1.1-1) ,本项目分别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2013 年修 正版) 、 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 、 广东省优化开发区产业发展指 导目录(2014 年本) 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201

19、1 年本) 中的鼓励类或允许类项目,不属于限制或淘汰类项目。项目用地不属于禁止 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 和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 中的禁止或限制用 地项目。 本项目符合国家、广东省和珠三角地区的相关产业政策。 1.1.1.2 项目选线与环保法律法规、规划与政策相符性项目选线与环保法律法规、规划与政策相符性 1、与、与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 相符性分析相符性分析 经对比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 陆域生态分级控制图(见图 13.3-4) ,确认本项目沿线选址均位于集约利用区的范围内,不穿越严格控制区。本项 目建设

20、过程中将建设配套的绿化景观带,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城市绿化率,符合集约利 用区的控制要求,因此本项目选线与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 相符。 2、与、与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 年)相符性分析年)相符性分析 经确认,本项目沿线选址所在区域位于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 2020 年) 引导性开发资源利用区范围内,属于引导性开发建设区。本项目建设过程中 将建设配套的绿化景观带,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城市绿化率,符合引导性开发建设区的 开发要求,因此本项目的选址和建设与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 年) 相符。

21、 3、与肇庆市环境保护规划相符性分析、与肇庆市环境保护规划相符性分析 经查肇庆市环境规划技术报告中的西江流域片区分镇结构性生态控制区划分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 结果,本项目所在的区域均为引导开发建设区,因此,本项目的选址满足肇庆市区域 生态保护分区控制划分及控制要求的要求,项目的建设与肇庆市环境规划技术报告 相符。 4、与饮用水源保护规范相符性分析、与饮用水源保护规范相符性分析 经查肇庆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保护区划分方案 (粤府函1999481 号) 、 部分 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 (粤府函201515 号),本工程均不在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内,不属于相

22、关法律规定的限制范围。因此,本项目选址符合中华人民 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 。 5、与肇庆新区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与肇庆新区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 项目站前综合体、站前大道占地均位于肇庆新区总体规划适建区中,不涉及占用 生态红线范围;站前综合体属于肇庆新区近期建设规划区域内,站前大道属于肇庆新 区交通系统规划中的主干路之一,因此项目建设符合肇庆新区总体规划(2011- 2030) 相关规划要求。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 图图 1.1-1 项目与肇庆新区区域空间管制关系图项目与肇庆新区区域空间管制关系图 本项目本项目本项目本项目本项目本项目 肇庆东

23、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 图图 1.1-2 项目与项目与-肇庆新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关系图肇庆新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关系图 本项目道路站前大道站前大道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表表 1.1-1 建设项目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一览表建设项目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一览表 站前综合体工程 产业政策站前大道 交通换乘枢纽站前广场新区客运站 对应目录 鼓励类-二十二、城市基础 设施-4、城市道路及智能 交通体系建设 鼓励类-二十七、综合交通 运输- 1、综合交通枢纽建 设与改造 / 鼓励类-二十四、公路及道 路运输(含城市客运)-3、 汽车客货运站、城市公交站

2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2013 年修 正版) 所属类别鼓励类鼓励类允许类鼓励类 对应目录 鼓励类-十九、城市基础设 施及房地产-3.城市道路及 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 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 导目录(2007 年本) 所属类别鼓励类允许类允许类允许类 对应目录 鼓励类-二十一、城市基础 设施-4、城市道路及智能 交通体系建设 鼓励类-二十六、综合交通 运输- 1、综合交通枢纽建 设与改造 鼓励类-二十四、公路及道 路运输(含城市客运)-3、 汽车客货运站、城市公交站 广东省优化开发区产业 发展指导目录(2014 年本) 所属类别鼓励类鼓励类允许类鼓励类 对应目录 鼓励类-六、

25、基础产业-(五 )城市基础设施-4.城市道 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鼓励类-六、基础产业-( 三)交通运输-综合交通运 输-1.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与 改造 /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 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 录(2011 年本) 所属类别鼓励类鼓励类允许类允许类 对应目录未列入目录中未列入目录中未列入目录中未列入目录中 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 2 年本) 所属类别不属于禁止用地项目不属于禁止用地项目不属于禁止用地项目不属于禁止用地项目 对应目录未列入目录中未列入目录中未列入目录中未列入目录中 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 2 年本) 所属类别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不属于

26、限制用地项目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2.1 全国性法律法规依据全国性法律法规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改通过,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

27、则(2000年3月20日起施行);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二次修订,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改通过);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10)中华人民

28、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改通过);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订通过)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

29、会议修订通过,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第三次修订通过);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 (19)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环发199886号,1998年2 月6日发布); (20)建

30、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文,1998年11月18日发 布); (21)关于核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办 200325号,2003年3月25日发布); (22)关于贯彻落实清洁促进法的若干意见(环发200360号,2003年4月4日 发布); (23)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 的通知(环发200394号,2003年5月27日发布); (2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2005年12月3日发布); (25)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2006年8月6

31、日发布) ; (26)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184号, 2007年12月1日发布); (2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境保护部令第5号,2009 年3月1日起施行); (28)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 2010144号,2010年12月15日发布); (29)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国发201135 号,2011 年 10 月 17 日发布) ; (30)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5号, 2012年1月10号); (31)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规划环

32、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环发 201249 号,2012 年 5 月 3 日发布) ;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 (32)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201277 号,2012 年 7 月 3 日发布) ; (33)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发201298 号, 2012 年 8 月 7 日发布) ; (34)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14 号,2013年2月27日发布); (35)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 201386号,2013年8月

33、5日发布); (36)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337 号,2013 年 9 月 10 日发布) ; (3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违法项目责任追究的通知 (环办函2015 389 号,2015 年 3 月 18 日发布) ; (38)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517 号,2015 年 4 月 2 日发布) ; (39)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631 号,2016 年 5 月 28 日发布) ; (4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2015年6 月1日起施行); (41)国家危险

34、废物名录(2016年本)(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自2016年8月1 日起施行); (42)道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 (水利部、交通部水保200112 号) ; (43)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交通部20035 号令,2003 年 5 月 13 日) ; (44)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 (交环发2004314 号) ; (45)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交通部第 9 号令,2005 年 7 月 12 日) 。 1.2.2 地方性法规依据地方性法规依据 (1)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试行)(粤环监20008号,2000年 9月11日发布); (2) 广东省环境保

35、护条例(2015年1月13日通过第一次修正,2015年7月1日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5 起施行); (3)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4年7月6日通过,2012年7月26 日通过第四次修订); (4)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年1月14日通过,2012年7月26 日通过第二次修正); (5) 广东省实施办法(1997年12月1 日通过,2004年7月29日通过第二次修正); (6) 关于同意实施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粤府函201129号, 2011年1月30日发布); (7) 关于印发的通知(粤环201114号,2011 年2

36、月14日发布); (8) 关于同意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的复函(粤办函2009459号,2009年8 月17日发布); (9) 关于印发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的通知(粤水资源200919号,2009年9 月14日发布); (10)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007年7月1日起施行,2010年7月23日 通过第一次修订); (11)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粤府2012120 号,2012 年 9 月 14 日发布); (12)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办法(粤府2012143号, 2012年12月7日发布); (13)关于印发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

37、0年)的通知(粤环201313 号,2013年2月18日发布); (14)关于印发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配套环保政策的通知 (粤环20147 号, 2014 年 1 月 27 日) ; (15)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 年) 的通知(粤府20146 号,2014 年 2 月 7 日发布); (16)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生态严控区保护工作的会议纪要 (省政府工作会议纪要201417号);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6 (17)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规范生态严格控制区管理工作的通知 (粤环函 2014796 号,201

38、4 年 7 月 3 日发布) ; (18)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部分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通 知 (粤府函201515 号,2015 年 2 月 2 日发布) ; (19)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第五阶段国家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 工作的通知 (粤环201528 号,2015 年 3 月 27 日发布) ; (20)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广东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的 通知 (粤环20164 号,2016 年 1 月 8 日发布) ; (21)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 知(肇府函2013495号,2013年12月13日发布

39、); (22)关于印发的通知 (肇空气综治办20144号,2014年2月10日发布); (23)肇庆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保护区划分方案(粤府函1999481号,1999年 10月29日); (24)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肇府201325 号,2013年9月5日发布); (25)关于印发肇庆市环境规划纲要的通知(肇庆市环境保护局,2006年6月) ; (26)肇庆市建筑和市政施工场所扬尘防治实施细则 ; (27)肇庆市施工场所扬尘防治方案 。 1.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6) ; (2) 环

40、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08) ;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2.3-93) ;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 ;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 ;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19-2011) ; (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 (8) 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HJ/T393-2007) ;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7 (9) 开发建设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08) ; (10)

41、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GB04-2010) ; (11)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18-2010) ; (12)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15190-2014) ; (13)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HJ 2034-2013) ; (14)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HJ/T192-2015) ; (1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 (环办2013103 号) ; (16)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10年 7 号) ; (17)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3 年第 59 号,2013 年 9 月

42、13 日发布) ; (18)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4 年 第 92 号,2014 年 12 月 31 日发布) 。 1.2.4 产业政策、规划产业政策、规划 (1)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 (国发2005第 40 号,2005 年 12 月 2 日发 布) ; (2) 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 (发改产业2004746 号,2004 年 4 月 30 日发布) ; (3)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2013 年修正版,发改委年第 21 号 令,2013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 (4) 关于发布实施(2012 年本)

43、和 (2012 年本)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298 号,2012 年 5 月 23 日发布) 。 (5) 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 (粤发改产业2008334 号, 2008 年 3 月 17 日发布) ; (6) 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4 年本) (粤发改产业2014 210 号,2014 年 4 月 11 日发布) ; (7)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 (粤府200635 号) ; (8)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 (2008 年 1 月) ; (9) 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09-2020

44、 年) (粤府办201042 号, 2010 年 7 月 30 日发布) ;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8 (10)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粤府201635 号, 2016 年 4 月 20 日发布) ; (11)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粤环201651 号,2016 年 9 月 22 日 发布) ; (12)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粤府2012120 号); (13)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肇府20118 号) ; ; (14)肇庆市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10-2020 年) (肇府办2010 65 号) ; (

45、15)肇庆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 ; (16)肇庆市鼎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 1.2.5 项目有关依据项目有关依据 (1)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2)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3 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 1.3.1 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 1.3.1.1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本项目站前大道于跨越横槎涌,站前大道西侧为长利涌、站前综合体西南侧 3.68km 为西江。经查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粤府函201129 号)及广东省人 民政府关于同意实施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 (粤府函2011

46、29 号) ,西 江项目附近河段主要功能为饮工农,水质保护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根据肇庆市鼎湖区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 ,长利 涌水质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横槎涌水质目标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 经查肇庆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保护区划分方案 (粤府函1999481 号) 、 部分 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 (粤府函201515 号) ,项目附近的饮用水源 为西江后沥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和九坑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其中西江后沥水厂饮 用水源保护区位于项目长利涌及横槎

47、涌上游,九坑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不在项目所 在流域内。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9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图图 1.3-1(a) 项目周边水系图项目周边水系图 站前大道站前大道 站前综合体站前综合体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1 图图 1.3-1(b) 项目所在区域饮用水源保护范围示意图项目所在区域饮用水源保护范围示意图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2 1.3.1.2 环境空气功能区划环境空气功能区划 根据据肇庆市鼎湖区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 ,项目所在地属于二类环境空 气质量功

48、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CO、TSP 及 PM10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图图 1.3-2 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1.3.1.3 声环境功能区划声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肇庆市鼎湖区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 ,项目站前综合体及站前路所在 区域为 2 类区;但根据现场踏勘情况,项目站前综合体周边已建成南广铁路、贵广铁 路及广佛肇城际轨道交通,属于交通干道沿线区域,因此站前综合体周边声功能区为 4 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4a 类标准。本项目位于肇庆新区, 沿线区域为居住、商业和工业混合区,属 2 类声环境功能区。 本项目站前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道,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所规定的交通干道范畴。根据(GB3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