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上海市公务员初任培训考试,发布复习整理汇总,包含课堂讲座教材等全部考试范围.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14143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9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对上海市公务员初任培训考试,发布复习整理汇总,包含课堂讲座教材等全部考试范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针对上海市公务员初任培训考试,发布复习整理汇总,包含课堂讲座教材等全部考试范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针对上海市公务员初任培训考试,发布复习整理汇总,包含课堂讲座教材等全部考试范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针对上海市公务员初任培训考试,发布复习整理汇总,包含课堂讲座教材等全部考试范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对上海市公务员初任培训考试,发布复习整理汇总,包含课堂讲座教材等全部考试范围.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复习资料汇总第一章 公务员制度1.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含义我国公务员制度,是指通过法律、法规,对公务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的人事行政制度。具体包括公务员的义务权利。职位分类、录用、考核、奖惩、职务升降、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制度。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通过和实施(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005年4月27日我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并于2006年1月1日开始施行。3. 公务员法的立法目的我国公务员法的立法目的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规范公务员管理;(2)保障公务员合法权益;(3

2、)加强对公务员监督;(4)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5)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4. 公务员法的立法依据公务员法的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公务员法规定了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即公务员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6.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管理原则公务员法规定我国公务员的管理原则主要有: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

3、、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国家对公务员实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7. 公务员义务的含义公务员的义务,是指法律关于公务员在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活动中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和限制。(三层含义:履行义务主体为公务员;必须依法履行义务;未能履行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8. 公务员权利的含义公务员的权利,是指法律关于公务员可以享受某种利益或可以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三层含义:只有公务员享有;依法享有;权利受法律保护)9. 我国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关系由于公务员具有双重身份,因此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也具有双重性,是在公民义务和权利的基础上具体化,具有局部的重要意义

4、和约束力。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两者的基本内涵精神是一致的,但因其表现在不同领域,又有一定区别。公务员所承担的公共职业赋予了他特殊的执行公务的权利,享有一般公民所不具有的特殊权利,也承担了对一般公民不必要的某些特殊义务。这是由公务员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10. 我国公务员义务的主要内容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2)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4)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5、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11. 我国公务员权利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3)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4)参加培训;(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6)提出申诉和控告;(7)申请辞职;(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12. 职位分类的含义特点及实行职务分类制度的意义职位分类是从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人事管理方法,是以“事”为中心的一种管理制度。它以职位为对象,按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

6、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把职位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作为人事管理基础的一种方法。其特点主要有:(1)以“事”为中心,即“因事择人”;(2)所依据的基本要素是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3)对各个职位进行客观分析评价,由此确定职位在分类中的位置,达到分类管理的目的;(4)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职位工作变化而变;(5)分类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人事管理科学方法。我国实行职位分类制度的意义主要有:(1)为公务员的选拔录用提供了科学依据;(2)使得公务员考核有了客观标准,培训有了科学依据;(3)为建立机关工作责任制、提高行政效率创造了条件。13. 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内容

7、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内容有:(1)划分职位类别。根据职位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具有职位特殊性增设其他;(2)设置职务序列。分领导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为国家级正副、省部级正副、厅局级正副、县处级正副、乡科级正副,非领导职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综合管理类可分为正副巡视员、正副调研员、正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3)设置级别。由低到高依次为二十七级到一级。14.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主要内容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主要内容有:(1)考试录用的适用范围(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2)考试录用的组织机构;(3)

8、考试录用的程序(发布公告、资格审查、公开考试、资格复审和考察体检、提出拟录用名单并公示、规定试用期)15.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主要内容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主要内容有:(1)内容和重点(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2)基本方法(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3)方式和程序(非领导职位定期考核采取年度考核,领导成员定期考核由主管机关按有关规定办理,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参加年度考核不定等次,只写评语);(4)结果及其法律效力(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16.我国公务员奖惩制度的主要内容P171)奖励的原则和条件,即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

9、为主的原则。2)奖励种类和奖励的撤销。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3)纪律的内容。4)法律和责任意识。5)处分的相关规定。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17.我国公务员职务任免制度P18任职包括通过考试录用已取得任职资格的公务员的任用,也包括在职公务员在部门内或跨部门的升任、降任和平级转任等。免职包括程序性免职和单纯性免职。我国公务员职务任免制度主要内容包括:1)任用方式,包括选任制和委任制,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2)任免的相关规定3)兼职的规定: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经过有关机关批准,不得领取兼职报酬。18.我国公务员职务升

10、降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P20基本原则:1)德才兼备,以德为先;2)注重工作实绩;3)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主要内容:1)条件和资格,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职经历等;2)晋升的程序;3)晋升的方式;4)降职的条件19.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主要内容P221)培训对象和原则;2)培训类型和内容,包括新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在职培训;3)培训机构和师资;4)培训登记与评估。20.我国公务员交流和回避制度P24交流制度:1)交流的范围;2)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回避制度:1)回避的类型,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三种2)回避的程序:本人申请或利害关

11、系人申请,机关审查后做决定,也可以直接决定。21.我国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制度P26工资制度: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保险福利制度:福利制度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福利待遇;保险制度: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补偿。因公致残有伤残待遇;因公牺牲、死亡或者病故亲属享受抚恤优待。22.我国公务员辞退制度P271)辞职的程序和限制:不得辞去公职的有:一是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二是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三是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急需处理的;四是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

12、罪司法程序未终结;五是其他情形。2)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的辞职规定,包括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3)辞退的条件和程序:公务员辞退情况:一是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二是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三是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重新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四是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工作又不宜开除的;五是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4)辞职的限制性规定。23.我国公务员退休制度的特性P29退休制度可以形成人员更新机制,也可以使公务员老有所养

13、,保持在职公务员积极性,保持社会稳定。退休方式可以法定退休或者自愿退休。自愿退休:本人申请,且符合: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距离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三是其他条件。24.我国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P29申诉是指公务员对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意见并要求复核和重新处理的行为。控告是指公务员对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行为,向上级机关或者纪检、检察机关提出的指控。申诉控告制度有以下特性:1)权力保障性;2)权力制约性3)行为监督性;4)制度保障性主要内容包括:1)申诉的情形和时限:对处理不服30日内申请复核;对符合结果不满15日内向作出处

14、理的机关或其上一级机关申诉,也可不经过符合,自知晓30日内直接申诉。可以的包括:处分,辞退或者取消录用,降职,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免职,申请辞退、提前退休未批准,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其他。2)申诉处理期限:一般60日内,复杂情况可以延期30日3)控告的条件:认为机关及其领导侵犯合法权益的,可以告个人或者机关。4)行使申诉控告权所应当承担的义务。25.我国公务员职位聘任制度P301)职位聘任适用范围和条件:根据需要,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专业性较强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涉密不可。2)职位聘任的方式和聘任合同,可以公开招聘,也可以直接选聘,要签订书面聘任合同。3)建立人事争

15、议仲裁制度26.与国外相比公务员制度的相比,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P32331)坚持党的领导,不搞“政治中立”;2)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德才兼备是我国干部路线的核心内容;3)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4)坚持统一管理,不实行“两官分途”的做法。27.我国干部选拔的用人标准P33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28.我国公务员制度与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相比,有哪些新特点?P341)体现了分类管理的原则;2)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3)实行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4)具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5)建立廉政勤政的保障机制。29.我国人事分类管理制度确立的标志P34公务员制度的建立30.

16、我国公务员制度采用什么方式选拔优秀人才?P34采取公开考试、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录用的方式,并对共无言进行奖惩、培训、职务升降、晋级增资以及岗位调整;此外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领导岗位。第二章 公共管理基本理论1. 公共管理的相关概念P37-38(1)虽然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存在着公共事务和对公共事务管理的需求,然而对公共管理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却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2)公共管理是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推进社会整体发展、增进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通过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解和控制的社会活动。(3)公共管理的概念是从公共行政的概念发展而来的。2.

17、 公共物品的特征P38(1)公共物品有两个重要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是说当某人对某种公共物品进行一定量的消费时,不会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也进行等量的消费。消费的非排他性是说某公共物品不仅供其占有者消费,而且无法排斥占有者以外的人进行消费。(2)按照社会物品的消费有无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征,可以区分四种社会物品:典型的公共物品消费上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典型的私人物品消费上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准私人物品消费上具有排他性质的非竞争性物品;准公共物品消费上具有竞争性的非排他性物品,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3)公共物品一般应采取公共管理的方式,私人物品一般应采取市场竞争

18、的管理方式。3. 公共权力的作用P38公共权力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1) 维持社会生活的秩序稳定,保证人们的生存和发展。(2) 保障制度有效供给,克服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3) 引导社会发展,阻隔和化解社会外部的压力与挑战。4. 公共治理的本质P39公共治理的本质是:如何协调各种个体、群体和利用各种机制促使其共同行动。5. 公共行政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标志P391887年威尔逊的论文行政之研究发表。6. 公共管理学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区别P40(1) 研究主体的对象范围:公共管理学把研究主体的对象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和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方面。传

19、统的公共行政学主要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特别是官僚机构的研究上。(2) 学科理论基础:公共管理学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吸收当代各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更多地依赖于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并日益与工商管理学相融合。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主要建立在政治学基础上,尤其是将官僚体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作为其理论基础。(3) 学科研究焦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内部取向”: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公共管理学“外部取向”: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的研究。这使得战略管理、公共管理的政治环境、项目执行、绩效评估、公共责任制及公共管理伦理这样一些在传统公共行政学中没有的或不被重视的主题成为公共管理学的核心主题。(4)

20、 学科内容体系:公共管理学根据实际需要,纳入了大量的公共行政学没有涉及的理论主题。(5) 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研究,又是规范研究,案例分析是其核心研究方法;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囿于普遍适用的“行政原则”、过多局限于规范研究。7. 中国最早的行政管理学研究专著P4020世纪30年代:1935年张金鉴出版的行政学理论与实践;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行政管理开始向公共管理转型,1997年,公共管理学成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下设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5个二级学科;2001年2月,中国第一个有关公共管理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21、教育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8. 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特征P41(1) 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综合性多学科背景;独立性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范畴和体系。(2)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理论性有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应用性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3) 实证性和规范性的统一。实证性爱“试点”,追求经验科学的经验和事实验证;规范性会追问“应当如何”,力求提供规范性建议。9. 公共部门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区别P43根本区别在于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二者在管理的服务方向上有根本性的区别:(1) 两者目的不同。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2)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相比效率意识不强。(3) 公共管理更

22、强调责任。(4) 公共管理人事管理系统更加严格和复杂。(5) 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和公共性十分明显。10. 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P44市场失灵:市场均衡状态偏离帕累托最优配置。(1) 不完全竞争;结果:形成不同程度的垄断。(2) 外部非经济性;产生原因:缺乏产权和存在交易费用。解决办法:通过公共机制提供制度供给。(3)公共产品;市场提供会出现“搭便车”现象和心理。解决办法:公共供给:公共事业投资;举办社会福利事业;提供福利性转移支付公共政策。(4)经济稳定;市场经济的自发波动会使社会总供求失调,引起经济危机。公共管理:通过宏观财政、税收、货币金融公共政策保证经济稳定增长。(5)内部非经济性;指不属于

23、交易内容,没有在合同中反映出来的成本。是由道德风险决定的市场失灵。(6)不完全信息;造成信息不对称,使买者或卖者利益受损。(7)最优发展路径。不能依靠市场自发选择,需要通过国家产业、科学技术等公共政策来进行选择。11. 政府失灵的几种情况P45(1) 政府内生性失灵。政府内生地寻求自身经济利益。政府成员谋私。(2) 政府外生性失灵。政府及其成员因主客观原因不能或没有把握全部决策信息而造成决策失误。(3) 政府体制性失灵。分政府决策、组织、时滞三种体制性失灵。决策投票表决悖论;组织两级政府之间、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关系不协调;时滞大大小小会议讨论的决策时间成本。12. 公共管理的客体包括P46

24、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从公共管理的社会经济对象来看,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和政治管理三大方面。经济管理包括:对社会经济量、经济行为和市场结构的管理;社会管理包括:社会保障、对公共资源用于社会目标的有效利用(包括公共资源的利用和公共环境的建设)、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公共管理的目的性任务);政治管理:包括战略管理、决策管理(是政治管理的核心阶段)、程序管理、项目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内容。13. 宏观调控的概念P48指政府从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协调和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目的出发,通过运用宏观经济公共政策调整宏观经济变量而影响市场变量以引导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公共管理活动。是一种对市场经济的间接调节

25、和管理过程。14. 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P48运用宏观经济公共政策:(1)调节商品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使短期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和实现有序竞争;(2)调节要素市场价格参数和供求关系,使长期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3)调节产权市场参数和供求关系,使经济的制度关系和政治关系保持稳定、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与保值和有利于公平与效率均衡关系的出现。15. 公共规制的主要内容P48公共规制通过直接干预经济主体行为而影响市场活动,是一种对市场经济直接调节和管理的过程。其内容有:(1)运用反垄断和促进有效竞争法干预市场行为,保持市场竞争的合理性;(2)运用产业和收益公共政策干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价格以及投资

26、行为,促进行业利润率或收益率的平均化;(3)运用公共经济政策及法律和行政措施调解各种外部性问题,尽可能地使私人收益与成本趋向社会收益与成本的水平。16. 转轨时期的中国政府公共管理实践面临的挑战P52(1)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并非是自发演化而成,而是靠政府力量建立起来的。因而中国公共管理还面临着培育市场发育的历史任务。(2) 中国刚刚建立起来的公共管理体制还很脆弱,还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强大惰性制约,仍有许多方面不能适应市场体制发展的需要。需要深化政府体制改革。(3) 公共管理的质量依存于一支高效廉洁奉献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总之,要实现公共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建立与市场机制发展同步、高

27、效、精简的新政府管理体制,政府需要不断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公共管理体制来解决。17.公共政策的概念P54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通过广泛参与以及在众多备选的计划和方案中作出选择,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政治和技术过程。18.公共政策的功能P541、规范和导向功能。2、控制和协调功能。3、分配功能。19.影响公共政策设计和制定的主要因素P551、制度因素。2、文化因素。3、环境因素。4、自身因素。20.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原因P56执行偏差是指执行主体在执行公共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公共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公共政策现象。原因有:1、执行主体的

28、利益驱动。2、执行主体的认知和能力缺陷。3、政策执行的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4、执行的监控体制缺失。21.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P581、正视利益冲突,采取措施,从根源上解决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问题。2、加强沟通和协调,完善和健全公共政策执行的管理体制和沟通体制。3、建立完善的公共政策执行监控体系。22.成本效益分析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P591、当两种政策方法的效益相等时,政策成本越小的政策方案越优。2、当两种政策成本相同时,政策效益越大的方案越优。3、政策效益与政策成本的比率越大越好。23.政策终结的障碍P611、心理上的。2、组织上的。3、利益集团的。4、成本上的。24.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主要目

29、的P621、利用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与“效率原则”,改善并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2、针对某些政府职能和政府业务,委托或终止,以此缩小政府活动和政府职能的范围。25.非政府公共部门的特点P621、组织性。2、民间性。3、非营利性。4、自主性。5、志愿性。6、非宗教性。7、非政治性。8、公益性。9、合法性。26.非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优势和劣势P63优势:1、创新能力强。2、弥补“公正的遗憾”。3、风险承受能力强。4、便于社会沟通。5、适应性和灵活性强。劣势:1、“经济人”问题。2、委托代理中监管不足问题。3、交易费用问题。4、志愿失灵问题。27.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存在的问题P661、独立性

30、不够。2、资源不足。3、人才不足。4、法制不健全。28.发展非营利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功能的对策P671、增强非营利公共部门自主性。2、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突破对非政府公共部门害怕的心理障碍。3、拓展非政府公共部门财政资源。4、加快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生活保障。29.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的具体差别P681、资金来源方面的。2、行动的法律依据方面的。3、行为目标方面的。30.绩效管理的概念P68是指通过一套绩效测量和评估的方法对组织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从而达到认识和控制组织自身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31.绩效考核法概念P71又称全方位绩效考核或多源绩效考核法,主要有用于对组织中个体绩效评估

31、。32.预算的分类P71.72从形式方面看:预算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从内容方面看:预算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从主体方面看:预算分为总预算、地方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从时间方面看:预算分为经常预算、临时预算、追加预算和非常预算;从程序方面看:预算分为概算、预算草案、法定预算和分配预算。33.中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原则P72中国预算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的原则,国家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旗)、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34. 审计的分类P74以审计主体性质为标准:分为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以审计主体的从属关

32、系为标准: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以审计对象为标准:分为对国家机构的审计、对政党社团的审计、对事业单位的审计和对企业单位的审计;以审计内容为标准:分为对财税部门执行预算的审计、对银行经营国有资金的审计、对国家机构使用行政经费的审计、对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拨款的审计、对企业经营国有资产和资金的审计、对使用国有资金进行基本建设的审计、对使用国有资金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审计;以审计的范围为标准:分为全面审计和专项审计。35. 公共财政管理模式P79公共财政管理的经典模式、公共财政管理的企业模式、公共财政管理的治理模式。第三章行政法治的理论与实践1.依法治国与行政法治的关系P83依法治国是行政法治的前提没有

33、依法治国,就没有行政法治;行政法治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依法治国运用到行政法的领域,便表现为依法行政,实行行政法治。它将我国的国情及当前的政策与人类社会朝着民主、法治方向发展的普遍趋势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保证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方向。2. 行政合法原则的内涵与外延P84-85行政合法原则的内涵:法律优先,又叫做法律优位,其基本内容是,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规定;法律保留,其基本内容是凡是宪法、法律规定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便不得以其他形式规定行政合法原则的外延:行政权法定;行政行为依法进行;遵守法定程序;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3、行政适当原则的含义,如何理解行政适当原则P

34、85行政适当原则的含义:又称行政合理原则,其要求是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客观、适当,符合法律的基本原则及法治的精神,行政机关运用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应当把握一定尺度,做到与客观情况相一致。如何理解行政适当原则:符合立法的目的和宗旨具有正当的目的。符合法律的精神,体现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原则。符合人情事理,即符合自然和社会规律,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而作出一定的行为。4行政公开原则的含义及其表现领域P85-86行政公开原则,是指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活动必须向社会公共公开,以便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行政公开原则的表现领域:行政组织法领域;行政行为法领域;行政公开是行政程序的核心原

35、则之一,也是行政程序法应有之义气。行政监督法既包括行政机关的自身监督,又包括外部主体对行政机关的监督;行政救济法领域。5.行政行为的特征P86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6.行政行为的法律功能P86赋予或剥夺权利;科以或免除义务;证明或确认关系。7.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p87主体适格;对象适格;内容合法;依据适格;程序合法;意思表示真实。8.行政立法行为的含义与特征P87-88行政立法的含义:广义是指有关行政的立法总称,狭义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在行政职权范围内制定、修改、废止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文件的行为。行政立法是行政性质和立法性质的结合,其特征是:行政立法主体的法律限定性;行政立法程序

36、的法律限定性;行政立法内容针对的对象具有普遍性,而不是针对特定的事和人;行政立法结果具有规范性和反复适用性;行政立法行为一般具有不可诉性。9.行政立法的特殊原则P88合法原则;权限相符原则;相对人参与原则。10.行政立法的主体P89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11.行政立法的类型P89-91主动立法;行政机构根据行政需要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受托立法;常译委任立法是指行政立法主体依据特定法律的授权,或者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的专门授权,依据法定程序,代为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

37、的行为;补充立法;也称延伸立法,是对法律的一种补充规定,也是行政机关因执行法律而订立的实施条例或细则。12.行政许可行为的含义与特征P91含义: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应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申请或请求,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或批准等形式,赋予其从事法律、法规一般禁止事项的权利和资源的具体行政行为。特征:(1)行政许可是对国家一般禁止活动的解禁行为,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2)行政许可是一种赋权行为,表现为行政机关赋予相对人某种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相对人因行政许可行为而免除一般法律规定的不作为义务,可以行使某种特定权利或获得行使某种权利的资格。(3)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而发生的行政行

38、为,作为行政许可相对人的个人和组织要获得对某种禁止的解除,取得某种资格或行为能力,就必须向主管行政许可机关作出相应的意思表述,其形式就是许可申请书。(4)行政许可是一种采用许可证。执照。签发批准文件等形式的要式行政行为。13.行政许可的原则P91-92(1) 许可法定原则(2) 许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3) 许可搞笑、便民原则(4) 听取意见原则14. 行政许可的程序及其具体要求P92-94行政许可的程序:(1) 申请。申请许可必须符合法定条件:第一,申请必须向有权颁发申请事项许可证的行政机关提出。第二,申请的事项必须是法律规定应经有关行政机关许可的事项。第三,申请人必须具有申请许可事项的行

39、为能力,申请人须符合法定的条件与标准,以满足国家行政管理对相关行为主题的要求。第四,申请人必须有明确的申请许可的意思表示,即以许可申请书的形式予以表示。(2) 审查。行政机关在收到申请书后,须在法定期限内依照法定权限对申请进行审查核实,不得无故拖延,损害申请人的利益。审查分为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3) 核发与拒绝核发许可证。行政机关在对许可申请审查完毕后,应及时作出审查决定,说明给予或不给予许可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及相应的理由,对于不给予的决定,应告知申请人有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4) 行政许可的注销、撤销、吊销。(5) 行政许可的收费。(6) 行政许可救济。15.行政许可失效

40、的三种形式P93(1)注销(2)撤销(3)吊销16.行政处罚行为的特征P94(1)行政处罚的主题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只有依法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才能实施行政处罚行为。(2)行政处罚的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3)行政处罚的前提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4)行政处罚是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的一种法律制裁。17.行政处罚的原则P94-95(1)处罚法定原则(2)处罚公正公开原则(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4)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原则(5)一事不再罚原则18.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P95-96种类:(1)警告(2)罚款(3)没收违

41、法所得、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设定:(1) 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法律”指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2)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3)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的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4)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国务院部委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19. 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P96简易程序,又称当场处罚程序,是指在某些条件具备的前提下,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程序

42、。适用简易程序必须符合下述条件:(1)违法事实确凿(2)有法定依据(3)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20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的行政处罚。20.行政征收含义与特征P98-99含义:行政征收是行政主体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家和社会利益的需要,凭借国家行政权,以强制的方式取得行政相对人一定金钱或实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从本质上讲是国家在正常的情况下合法有效地获取行政相对人的财产的行为。特征:(1)执行的主体是行政主体(2)行政征收具有强制性(3)行政征收的法定性21. 行政征税含义及构成要素P99含义:行政征收,也称“税收”,是指税

43、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凭借其行政权力依法强制无偿地向纳税义务人收取钱款的行政行为。构成要素:(1)纳税人,又称课税主体(2)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客体、税源(3)税率,税率是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比例,是对征税对象计算税额的尺度,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4)税目(5)计税依据(6)纳税环节(7)纳税地点(8)纳税期限(9)起征点和免征额(10)违法处理22. 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体制P100税收管理体制是指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收管理权限的制度,其总的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体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1993年1月1日起实施,2001年4月28日修订)确定的。税收的

44、立法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只有在其授权的情况下才能对税收问题作出规定。税收的执行机关只能是国家税务主管机关,在中央一级是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地方是指地方各级税务机关。23. 我国目前税款征收的方式P101(1) 查账征收(2)查定征收(3)查验征收(4)定期定额征收(5)委托代征(6)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征收24.行政行为程序的特征P102(1)行政程序是针对行政行为而言的,是行政主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行为的程序。(2)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是矛盾统一的,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不存在没有程序的行为,任何程序又都是针对一定行为的程序。(3)行政程序的基本是方式、步骤、次序、时限的

45、有机统一。(需注意:行政复议程序属于行政程序,行政诉讼是司法程序)25.行政程序的类型P102(1)内部行政程序与外部行政程序(2)抽象行政程序与具体行政程序(3)法定行政程序与自由行政程序(4)行政立法程序、行政执法程序与行政司法程序(3)事前行政程序与事后行政程序26.行政程序法的含义P103行政程序法,是指有关行政行为的程序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合,它的调整对象是行政行为的步骤、方式、次序、时限。27、行政复议的含义、原则和法律关系行政复议是指法定的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按照法定程序依法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行政复议的主要原则:1、合法、公正、公开、

46、及时和便民的原则。2、合法性与适当性全面审查原则。3、一级复方原则。4、复方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行政复议的法律关系是指在行政复议中,行政复方机关与复议参加人以及其他参与人之间,为了解决行政争议,根据行政复议法律规范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中起主导作用,是行政复议活动的核心。28、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P107-108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三)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五)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六)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