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14482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24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亲,该文档总共1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建设单位: 长 江 航 道 局评价单位: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四月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目 录1.0 建设项目概况1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11.2 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已有工程回顾性评价21.3 建设内容31.3 项目建设方案比选91.4 与相关规划合理性分析112.0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33.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243.1 建设项目污染源分析253.2 环境

2、保护目标303.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363.4 环境保护措施403.5 事故风险分析453.6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493.7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494.0 公众参与514.1 公众参与的实施514.2 调查结果554.3 公众意见反馈和采纳595.0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606.0 联系方式61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0 建设项目概况1.0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1.1.1 项目建设地点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位于城陵矶至武汉河段内,全长约 53km,工程地理位置见图 1.1-1。河段左岸属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右岸属于湖北省咸

3、宁市。图 1.1-1 工程地理位置图1.1.2 项目建设背景长江干线航道是全国内河水运发展和建设的重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水 运的发展和建设。2011 年 1 月 21 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 号),意见提出要利用 10 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2011 年 6 月,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长江高等级航道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干线航道提前 5 年基本实现规划目标。2012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十二五”长江干线航道建设方案的批复(发改基础2012152

4、6 号),提出要加快长江水运发展,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突出重点、分布实施“十二五”规划航道项1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0 建设项目概况目,稳步推进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工程建设,航道通航条件明显改善。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已经列为“十二五”长江干线航道建设重点项目之一。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规划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的航道尺度 3.7(深)150(宽)1000(曲率半径)米,可通航由 3500 吨级油驳船组成的万吨级油运船队,利用自然水深通航 3000 吨级海船。根据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要求,长江航道局 2012 年

5、编制了长江干线航道建设规划(20112015 年),规划对城陵矶至武汉段航道通过实施赤壁至潘家湾河段、界牌河段、赤壁至潘家湾河段等长河段系统整治工程,巩固完善 3.71501000 米航道尺度。长江中游宜昌至湖口段,全长 900km,属平原河流,航道蜿蜒曲折,演变频繁剧烈,有近 20 处碍航浅滩制约着航道的通过能力。其中位于城陵矶至武汉航段的赤壁至潘家湾河段内就有 3 处碍航浅水道,分别是陆溪口水道、嘉鱼水道、燕子窝水道。三峡蓄水之后,这三个水道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利调整,为维持航道条件的稳定,这三个水道先后均实施了航道整治工程,然而,由于三峡工程的影响程度加深,加上整治工程本身力度偏弱,赤壁

6、至潘家湾河段的航道条件仍不稳定,需实施后续工程措施完善已建工程,巩固已取得的工程效果。长江航道局拟对赤壁至潘家湾河段实施航道整治工程。1.2 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已有工程回顾性评价本河段的已有工程包括陆溪口水道整治工程和嘉鱼至燕子窝河段整治工程。 陆溪口水道航道整治工程 陆溪口水道整治工程主要内容为:新洲筑坝工程、中洲护岸工程和直港进口挖槽工程。 在新洲右侧(靠直港)边缘修建一条鱼嘴坝,上端沿新洲边缘平顺上延,把头 位于挖槽区中上部;下端穿过窜沟,将窜沟出口封堵。 在新洲脊部建一条洲脊坝,上端在距鱼嘴顺坝坝头 766m 处两顺坝相连接,下端 仍穿过窜沟,对窜沟中部进行封堵。 格坝位

7、于洲脊顺坝和鱼嘴顺坝中间,全长 291.5m,其作用是连接两条顺坝,增强坝体稳定性和促进新洲头部淤积。 在窜沟上口部位建一条锁坝,坝长 690m,顶高程 16.2m。 在中港凹岸的中洲上半段修建护岸工程,阻止中港凹岸的崩塌,以保持中洲岸 线稳定。2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0 建设项目概况长江中游陆溪口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于 2003 年 6 月委托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 计院编制完成长江中游陆溪口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并报湖北省环境保 护局审批;2010 年 5 月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湖北省环境保护厅鄂环函2010294号文对本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进行了批复。

8、 嘉鱼至燕子窝河段整治工程 嘉鱼至燕子窝河段整治工程主要内容为:复兴洲头及左边滩守护工程,复兴洲头及左边滩采用护滩带、护岸、封堵窜沟的工程措施,防止洲头低滩的切割、后退,有利于 复兴洲头高滩部分岸坡的稳定,防止复兴洲左边滩鱼高滩之间残留窜沟继续向上游发 展,维持嘉鱼左汊和中夹的分流比,以维持嘉鱼水道左汊现有航槽的稳定;燕子窝新滩 守护工程,燕子窝新滩采用护滩带的工程措施,并在心滩头部前端设置 300m 防冲墙, 防止心滩头部的冲刷后退;燕子窝右槽进口护底工程,燕子窝右槽采用护底带的工程措 施,控制右槽的冲刷,以维持左槽的稳定。长江中游嘉鱼至燕子窝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由湖北省环境科

9、学研究院于 2004 年 8 月编制完成,湖北省环保局 2004 年 10 月 25 日以鄂环函2004 340 号文予以批准,本项目于 2010 年元月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湖北省环境保护厅于2010 年 2 月对本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进行了批复,1.3 建设内容1.3.1 建设规模整治目标:赤壁至潘家湾河段整治目标为:在已建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工程措施, 完善已建工程,并遏制航道不利变化趋势,改善航道条件。 建设标准航道等级:级航道。 航道尺度:3.7m150m1050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水深保证率为 98%。通航代表船队:通航由 3500 吨油驳组成的万吨级油运船队;利用自然水深通航 30

10、00吨级海船,并延长通航期。 设计参数设计水位:当地航行基面上 1m,陆溪口水道为 14.178m(黄海高程,下同),嘉鱼 水道为 13.56m,燕子窝水道为 13.21m。施工水位:设计水位上 3m。3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0 建设项目概况1.2.2 工程建设方案 1.2.2.1 航道整治方案 0 方案一 陆溪口水道 中港左岸高滩守护工程:在中港弯顶端已建守护工程的基础上下延对中洲未护高滩岸线的守护,长度 1007m。左岸护岸加固工程:对左岸 1936m 长的已建中洲护岸进行加固。 嘉鱼水道 护县洲左缘高滩守护工程:对护县洲左缘高滩进行守护,维持当前中夹进口宽

11、度,守护长度 1696m。复兴洲洲头低滩护滩带工程:在复兴洲洲头低滩修建一纵一横两道护滩带,适当恢 复低滩高程。0 JT#1 护滩带轴线长 1068m,轴线 30 米范围内抛石 1.5m 厚; 0 JT#2 护滩带轴线长 240m,轴线 30 米范围内抛石 1.5m 厚。 0 JT#3 护滩带轴线长 350m,轴线 30 米范围内抛石 1.5m 厚。 左岸护岸加固工程:对左岸蒋家墩至石家村一带 1200m 长的已建护岸进行加固。 燕子窝水道 燕子窝心滩头部护滩带工程 在已建护滩带防冲墙前沿,修建一纵两横护滩带,通过轴线抛石适当抬高水下低滩 高程,加强对分流区宽浅断面形态的控制。0 YT#1 护

12、滩带轴线长 1735m,轴线 30 米范围内抛石 1.5m 厚; 0 YT#2 护滩带轴线长 271m,轴线 30 米范围内抛石 1.5m 厚; 0 YT#3 护滩带轴线长 534m(包括 200m 的勾头段),轴线 30 米范围内抛石 1.5m 厚。 右槽已建护底带修复加固工程:对右槽进口水毁较严重的两道护底带进行修复加 固,恢复已建护底带的功能,维持其稳定,限制右槽的进一步发展。0 YD#1 护底带加固工程轴线长 531m,轴线抛石体顶宽 3m,顶高程 10.55m(黄海 高程); 0 YD#2 护底带加固工程轴线长 420m,轴线抛石体顶宽 3m,顶高程 10.55m(黄海 高程); 右

13、岸护岸工程:守护护底带根部岸线,守护工程长 877m。 4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0 建设项目概况左岸护岸加固工程:对左岸上河口至七家村一带 2656m 长的已建护岸进行加固。平面布置图见图 1.2-1。 方案二 陆溪口水道0 中港左岸高滩守护工程:同方案一。 0 左岸护岸加固工程:同方案一。 嘉鱼水道 护县洲左缘高滩守护工程:对护县洲左缘高滩进行守护,维持当前中夹进口宽度, 守护长度 1461m。护县洲护滩带工程: JT#1 护滩带:轴线长 713m(包括 200m 的勾头段),轴线 30 米范围内抛石 1.5m厚;0 JT#2 护滩带:轴线长 751m,轴线

14、30 米范围内抛石 1.5m 厚。 0 JT#3 护滩带:轴线长 1030m,轴线 30 米范围内抛石 1.5m 厚。 左岸护岸加固工程:同方案一。 燕子窝水道 燕子窝心滩头部护滩带工程:同方案一。 右槽护底带工程: 0 YD#1 护滩带:轴线长 535m,轴线抛石体顶宽 3m,顶高程 11.21m(黄海高程); 0 YD#2 护滩带:轴线长 562m,轴线抛石体顶宽 3m,顶高程 11.21m(黄海高程); 右岸护岸工程:守护工程长 877m。 左岸护岸加固工程:同方案一。平面布置图见图 1.2-2。 1.2.2.2 配套工程 航标工程设置建筑物专用标 19 座,其中浮标 12 座,岸标 7

15、 座,具体为:陆溪口水道段本期工程为护岸及护岸加固,已建航道整治工程未设置专用标,本次统一考虑。鱼嘴区域设置 3 座浮标,中港弯顶护岸段设置岸标警示牌两座;鱼水道段设置 6 座,即复兴洲洲头JT#1 护滩带头部及根部(靠右侧一定距离处)各设置 1 座,JT#2 护滩带和 JT#3 护滩带勾头拐点各设置 1 座;嘉鱼中夹护县洲左缘护岸工程首尾各设置 1 座岸标警示牌(标示护岸区间);子窝水道段设置 8 座,即燕子窝心滩 YT#1 护滩带头部及根部(靠右侧一定5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0 建设项目概况距离)各设置 1 座,YT#2 护滩带头部设置 1 座,YT#3 护

16、滩带头部(向下游一定距离处)设置 1 座;右槽 YD#1、YD#2 护底带右岸侧根部各设置 1 座岸标(标示护底带位置),另0 YD#2 护底带左根部设置 1 座;左岸护岸加固工程区设置岸标一座。 0 临时工程 施工期专用航标 本工程施工期应临时设置施工专用标志,明确施工水域和通航水域,保障施工正常开展和船舶安全航行。设置施工专用标志 24 座,其中,锥形浮标 17 座,岸标 3 座,禁 航标 4 座。 临时道路及码头 根据本航道整治工程方案及工程量计算,本工程使用了大量的预制混凝土块和框架,考虑到工程区域鱼类保护区较密集,本工程不设置临时预制场,对于这些材料主要 采用购买的方式,因此在施工区

17、附近应有临时道路供材料的转运。施工期临时码头拟设置 6 座,具体为:陆溪口水道:设置 1 座,即中港左岸高滩守 护工程处设置 1 座;嘉鱼水道:设置 3 座,即复兴洲洲头低滩设置 1 座,护县洲左缘高 滩守护工程设置 2 座;燕子窝水道:设置 2 座,即燕子窝心滩头部设置 1 座,燕子窝水 道右槽 YD#1 护底带右根部设置 1 座。1.2.3 工程组成及主要工程量推荐方案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陆溪口水道:实施中洲已建护岸加固工程及未护高滩的守护工程,在中港左岸已建 护岸的基础上,加固其结构,并下延完成对中洲高滩的守护。嘉鱼水道:主要实施:护县洲左缘高滩守护工程:对护县洲左缘高滩进行守护, 遏制深

18、泓逐渐偏向中夹,威胁左汊稳定的不利趋势,维持当前中夹进口宽度;复兴洲 洲头低滩护滩带工程:在复兴洲洲头低滩修建一纵两横护滩带,适当恢复低滩高程。改 善目前左汊进口浅滩宽浅的不利形态。燕子窝水道:具体实施:燕子窝心滩头部护滩带工程:在已建护滩带防冲墙前沿, 修建一纵两横护滩带,通过轴线抛石适当抬高水下低滩高程,加强对分流区宽浅断面形 态的控制;右槽已建护底带修复和加固工程:对右槽进口水毁较严重的两道护底带进 行修复加固,恢复已建护底带的功能,维持其稳定,限制右槽的进一步发展。拟建项目由主体工程、配套工程、辅助工程和环保工程组成,详见表 1.2-3。6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

19、告书1.0 建设项目概况表 1.2-3航道整治项目工程组成表序号工程名称工程内容一、陆溪口水道护岸加固,长度 1007m。左岸护岸加固工程:对左岸 1936m 长的已建中洲护岸进行加固。二、嘉鱼水道对护县洲左缘高滩进行守护,守护长度 1696m。护滩带:JT#1 护滩带轴线长 1068m;JT#2 护滩带轴线长 240m;JT#31主体工程护滩带轴线长 350m。对左岸蒋家墩至石家村一带 1200m 长的已建护岸进行加固。三、燕子窝水道护滩带工程:YT#1护滩带轴线长1735m; YT#2护滩带轴线长271m;YT#3 护滩带轴线长 534m。护底带修复加固工程:YD#1 护底带加固工程轴线长

20、 531m,YD#2 护底带加固工程轴线长 420m。右岸护岸工程:守护工程长 877m。左岸护岸加固工程:护岸加固 2656m。航标工程:设置建筑物专用标 19 座,其中浮标 12 座,岸标 7 座。2配套工程临时工程:方案一共设置施工专用标志 24 座,其中,锥形浮标17 座,岸标 3 座,禁航标 4 座;设置 6 座施工期临时码头。生态补偿包括生态修复及生态护岸、施工期污水收集处理、事故3环保工程应急设施、固废收集、增殖放流包括青鱼、草鱼、鲢、鳙、鳊、黄颡鱼、胭脂鱼、中华鲟、南方鲇等总计 80 万尾。本工程的主要工程量汇总见表 1.2-4。表 1.2-4工程量明细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

21、(方案一)整治建筑建设期维护1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土m324003502削整边坡(填方)m211705403水上抛石(丁坝)m36916969174护岸无纺布m218648705沉 D10 型排m2189173906排上抛石m3928121371257排边缘抛石m30756708水上抛护坡石m329090409备填石m3110417010铺石m310072011浆砌块石m36266012铺黄砂(陆上)m311705013碎石反滤层m315217014钢丝网垫(23mm)m3117054015安装 PVC 管m117054016预制透水框架m323391117017抛设透水框架件6497403

22、248718预制沉排梁m3536019安装沉排梁根1701020钢筋加工(透水框架)t206610321钢筋加工(沉排梁)t3507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0 建设项目概况1.2.4 施工工艺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沉 D 型排、抛石、抛透水框架等部分,其中沉排需采用专用施 工船舶进行施工,如下:一、水上沉 D 型排 定位在沉排过程中采用 GPS 进行定位,确保排体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入水,并保证符合排 体搭接要求。排体沉放 把预先加工好的排布卷入卷筒,排头固定:在沉放过程中每通条排头通过绑系系排梁进行固定。排头固定后,排布通过卡排梁平铺于沉排船工作平台上,然后在平台上将

23、砼块系结于排布上。为了避免排布强度不够引起排体损坏,排垫上系结一定量的砼块后 即可松开卷筒和卡排梁,绞动铺排船,让排体沉入河底,当卷筒上排布剩下 3m 左右时, 卡紧卡排梁,将卷筒上的排布退出,卷入下一段排布,两排布进行对接缝合,然后,卷 紧排布,松开卡排梁,继续下一段排布沉放,如此反复进行排体沉放,直至达到设计的 排长为止。二、水上抛石 本整治工程的水上抛石主要包括:抛石填槽、排上抛石(主要控制平整度和到位率)和抛石护脚(主要控制边坡和到位率)。 抛石精确定位根据测定的漂距及网格的位置,计算定位船位置,将运石船开到抛石区停靠于定位 船上,然后利用 GPS 精确定位。对于护岸的抛石护脚时,在断

24、面上应设置施工控制导标辅助定位船定位。抛石块石抛投采用机械,机械抛投时,每个工作面安排一台至两台反铲挖机,每台挖机 负责一艘运石船的抛投,一个工作面根据情况挂 13 艘运石船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 中根据两边网格抛投量大小对船位进行调整,抛石过程中应做好安全工作。移位石驳船通过连接锚缆绞机移位,每次小移动 1.5m,以保证块石抛投覆盖均匀,不留 空缺。施工中,对于浅水区域内大船无法抛投的部位,采用小船进行抛投和水位上涨后 再抛投两种方法解决。抛石应均匀,到率应大于 90%。8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0 建设项目概况在水上抛石施工完后要及时安排水下地形测量,以检查抛石

25、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三、抛投四面六边透水框架 框架抛投以(2.5m9.4m)15m分区进行,抛投两层,每层抛投量按每 m2 抛投 1.5架控制,其实际的抛投数按相对于设计要求的5 架来控制小网格内的抛投量施工。抛 投时要求将 34 架两两对角绑扎在一起,以尽量避免框架见相互嵌套,提高框架架空 率好抗冲能力,减小框架在水中的漂距。抛投时定位船垂直水流方向定位于设计抛投网 格的上游,抛投船顺水流方向挂靠于定位船上进行抛投。四、陆上护坡 岸坡处理为陆上施工,施工顺序为:岸坡开挖、削整(夯实、平整)边坡,挖筑基平台、铺设反滤层,最后铺砌砼六边块或钢丝网格护面。按设计要求削坡、夯实、平整边 坡,铺反滤层

26、,并将削坡土清除坡外。护坡应从基平台开始,由低处向高处逐步铺砌, 要求嵌紧、整平,厚度达到设计要求。1.2.5 投资及工期 0 工程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 49671.83 万元,环保设施投资为 1675 万元,占总投资的 3.37%。 建设工期根据工程方案及相应工程量,主体工程施工工期约 8 个月,为满足施工准备、配套设施建设、试运营等需要,工程建设期为三年,其中施工期为两年,试运行期为一年。1.3 项目建设方案比选环境方案比选见 1.3-1。9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0 建设项目概况表 1.3-1赤壁至潘家湾水道工程两方案环境比选项目方案一方案二环境要素比选结果

27、工程范围均跨越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州区核心区、护县洲及复自然保护兴洲缓冲区及试验区方案一优于方22区占用核心区水域面积 0.276km ,缓冲区占用核心区水域面积 0.276km ,缓冲区案二22220.533m ,试验区 0.805m ,占用核心区0.621km ,试验区 0.8273km ,占用核心面积相当,缓冲区及试验区面积略小区面积相当,缓冲区及试验区面积略大生底栖生物占用河床面积 0.878km2,底栖生物损失占用河床面积 1.192km2,底栖生物损失量方案一态量略小略大略优1影水生植物护滩工程均位于水下,不出露,对水生植物影响均有限。护岸及护岸加固工程对两方案响水生

28、植物的影响方式、程度相同。相当陆生植物两方案施工场地布置方案相同,利用现有简易码头作为停泊基地,对陆生植物影两方案响有限。相当鱼类“三两方案场”及鱼类对鱼类洄游通道影响较小对鱼类洄游通道影响较小相当洄游饮用水源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影响方式、程度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影响方式、程度两方案水保护区相当。相当。相当占用水域面积约 1.614kkm2,对水环境占用水域面积约 1.724kkm2,对水环境扰方案一2环施工期扰动影响范围较小。动影响范围略大于方案一。略优境营运期两方案均达到了守护效果,与无工程相比,航道条件均有所改善,与水环境影响两方案不大相当3环境空气影响范围均为施工基地附近居民点,影响对

29、象、程度相当两方案相当4声环境影响范围均为施工基地附近居民点,影响对象、程度相当两方案相当5社会环境均有利于河势稳定,改善航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两方案相当两个方案各具优点和不足之处。总体来看,两个方案对河势影响、分流比效果、防洪、排涝及环境空气、声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基本相当。相对而言,方案一对保护区的占用面积小于方案二;方案二对对已建工程的稳定不利。综合各方面比较,推荐方案一。10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0 建设项目概况1.4 与相关规划合理性分析1.4.1 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为航道建设项目,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30、员会 2011 年 3 月 27 日以第 9 号令公布、2011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中“第一类 鼓励类”中“二十五 水运”的“2、沿海深水航道和内河高等级航道及通航建筑物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1.4.2 与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1.4.2.1 与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2000 年2020 年)相符性分析根据交通部批复的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032 号),长江干线 航道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是通过系统建设、精心养护和科学管理,到 2020 年将长江干 线航道建设成为一条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现代化航道,更好地服务长江水系航运,

31、 促进流域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长江干线航道规划范围从云南水富至上海长江口(50 号灯船),全长 2838 公里。 根据各段航道的自然条件和特性,通过预测分析流域经济发展对航运的需求,结合合理 船型及船舶营运组织的论证,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2000 年2020 年)关于本项 目所在的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的建设标准为:级航道标准,通航由 3500 吨级油驳组成 的万吨油运船队,可利用航道自然水深通航 3000 吨级海船。规划批复认为:长江干线 航道整治滩段点多、线长,部分河段仍处于变化和调整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认识和 掌握河道演变的规律,结合河道治理工程的进展,及时调

32、整碍航水道的分类和近期建设 重点,优化航道建设方案。本河段受地质天然节点、人工矶头、河势控制工程以及已建航道整治工程的联合控制,近几十年来岸线基本稳定,河道格局变化不大,总体河势格局比较稳定,而且上游 河势稳定,为本河段实施整治工程奠定了前提及基础条件。综上所述,实施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符合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的 总体目标和建设规划要求。1.4.2.2 与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2006 年2020 年)相符性分析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2006 年2020 年)关于本项目所在的长江中游(宜昌至湖口)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的建设标准为:航道尺度 3.7(深)150(宽)1000(曲率半径

33、)米,可通航由 3000 吨级驳组成的万吨级船队,利用航道自然水深通航 3000 吨11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0 建设项目概况级海船。该段航道治理的总体思路是:在加强原形观测、科学研究和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航道演变规律,抓住河道治理的有利时机,采取维护管理和治理工程并重、河势控制与航道整治结合等综合措施,近期以解决航道碍航和不畅为目标,通过系统治理逐步改善中游航道的通航条件并达到规划标准。赤壁至潘家湾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全面落实了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中关于长江中游宜昌至湖口段规划航道建设标准及整治思路,通过航道整治后,赤壁至潘家湾水道达到航道规划尺度要求,

34、符合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2006 年2020 年)。 1.4.2.3 与长江干线航道建设规划(2011-2015 年)相符性分析长江干线航道建设规划(20112015 年)关于城陵矶至武汉段航道的规划建设 方案是:通过实施赤壁至潘家湾河段、界牌河段、赤壁至潘家湾河段等长河段系统整治 工程,巩固完善 3.71501000 米航道尺度。其中“赤壁至潘家湾河段全长 55km,规划陆溪口左岸护滩,集中水流于航槽内,减少水流分散,改善直港水流条件,增加航道 水深。嘉鱼燕子窝护滩加固是为稳定和巩固现有洲滩格局,维持航道现有水深条件, 保持两汊分汊格局,稳定主航道。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陆溪口左岸护滩;

35、嘉鱼燕子 窝护滩加固。”本项目建设内容为:陆溪口左岸护滩;嘉鱼燕子窝护滩加固及部分重点位置护岸 加固。相对于长江干线航道建设规划(20112015 年)规划建设方案,工程总体建设 方案基本与长江干线航道建设规划(20112015 年)一致,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 整治期工程已经纳入长江航道“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中,本项目的建设符合长江 干线航道建设规划(2011-2015 年)要求。1.4.2.4 与长江干线航道建设规划(2011-2015 年)规划环评相符性分析长江干线航道建设规划(20112015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及 执行情况长江干线航道建设规划(20112015 年)环

36、境影响报告书对规划项目的环境影响 评价提出了总体要求,本项目环评中落实情况见表 1.4-1。本项目工程范围内涉及的重要敏感目标包括:长江新螺段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航道跨越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嘉鱼四大家鱼产卵场等,针对长江干线航道 建设规划(20112015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项目环评要求及预防和减缓环境影响 的措施,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在项目环评中均有所体现,较好地落实了长江干线航12长江中游赤壁至潘家湾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0 建设项目概况道建设规划(20112015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对项目环评的要求。表 1.4-1规划环评对项目环评总体要求落实情况序号长江干线

37、航道建设规划(20112015 年)环境影响报告执行情况书对项目环评要求一充分考虑环境敏感区因素,避免对生态敏感区和饮用水源保护的影响,提出规划调整建议及控制要求。涉及自然保护区的航道建设具体项目实施阶段,应进行本项目涉及长江新螺段白暨豚国家1专题论证,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同意,落实补偿措施。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专题论证涉及缓冲区、核心区的,还应提请临时调整功能区划。涉及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三场、重要湿地的建设内容,2实施前应进行充分论证,对种质资源保护区有影响的, 对于项目涉及的长江嘉鱼四大家鱼建设前应取得主管部门同意。采取生态的建设方式,降 产卵场进行了进行了专题论证。低对生境的不利影响。涉

38、及水源保护区的建设项目仅存在临时性的悬浮物影3响,实施前应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强化施工期保护措施以保障供水安全。二减缓环境影响的原则性措施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相关要求。取水 针对水厂取水口,提出了施工作业应1口附近的水下作业应避开取水时段并缩短连续施工时 避开取水时段并缩短连续施工时间间,取水口周围设防污屏。的要求,同时布设防污屏。合理制定施工场地位置,避开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主体工程安排在枯水期完成。2等。统筹安排施工时段,滩险整治、护岸工程和筑坝应提出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处理要求。在枯水期完成。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不得随意排放。海事部门应加强船舶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无船舶污水偷3排现象发生;交通部门要针对船舶污染,加大防治力度,已纳入环保措施。切实解决船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