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史小飞.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25909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史小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史小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史小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史小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史小飞.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课标解读1课标要求1.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1.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3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1.4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2.1.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1.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1.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2.2能力目标2.2.1建立在反射弧的结构基础上完成反射的过程2.2.2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唯物主义观点二、教材分析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生物

2、教材“必修三”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中的一个命题热点。主要包括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兴奋的传导以及高级神经调节三部分内容。其中兴奋的传导是本部分的重要内容。兴奋的传导,包括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两部分内容。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一部分,教材结合插图讲述了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电位变化、电位差和局部电流的形成,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这一部分,介绍了突触的结构,然后讲述了兴奋怎样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最后讲述了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为了更好地发挥互动式教学的最大优势,教师应适当补充关于研究兴奋传导的实验材料的选择,以及具体的实

3、验方法,将这部分知识还原到科学史的研究背景中去认识。其重难点如下:1.教学重难点1.1教学重点1.1.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1.2人脑的高级功能。1.2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2.课时:5课时三、学生情况分析 “关于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由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已有详细的介绍,本节不再详细阐述,而是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基础。”这是教参上提出的。但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对初中这部分内容能记住的很少。四、教学策略情境导入 知识回顾 引导探讨 资料分析 实际应用 视频或游戏反射和反射弧 等知识对神经表面电位差实验中出现的电位变化作出正确的判

4、断和分析,并展开想象,作出可能的推测。关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这部分知识学习 ,要突出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关于人脑或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受损后出现不同症状资料 、有关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反射控制的资料分析 着重介绍其中一个言语区的功能以及该言语区损伤可能出现的症状,其余的三个言语区可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 五、教学过程1教学流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上一章的内容,导入本章内容回顾旧知识引发兴趣多媒体展示一:思考:1. 什么是神经元?2. 神经元由哪些结构组成?3. 认识神经元的结构简图。多媒体展示二:思考:1. 图中,有多少个神经元?2. 这些神经元构成一个?它由几个部分组成?3

5、. 在此基础上再给一个刺激的话,就能完成?4. 有多少种,怎样区分?思考回答:提示及板书(黑体)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反射弧一般都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缺一不可)。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阅读、提取信息能力和迁移能力多媒体展示三:思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如何传导?思考回答1神经纤维上传导(双向性)(1)未受刺激时:膜外正电位,内负电位(2)某部位受刺激生兴奋时,该部位膜外由“正”“负”膜内由“负”“正”(3

6、)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4)兴奋以电流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阅读课本、归纳知识点的能力多媒体展示四:思考:1. 突触的构成?2. 在下图中标出突触的位置。3. 在突触处,兴奋是如何传递的?信号是如何转换的?4. 为什么兴奋在突触处传递具有单向性?思考回答:(1)突触的定义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2)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3)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释放作用(4)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小体内近前膜处含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递

7、质。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其中的突触小泡就释放递质进入间隙,作用于后膜,使另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培养学生自学,获得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认图、填图能力思考:憋尿和排尿分别受哪些中枢的控制?阅读分析归纳: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补充知识:1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中央前回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复杂精细程度有关。神经系统是人和高等动物的主要的功能调节系统, 思考讨论回答:言语区(1)运动性失语症 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2)听觉性

8、失语症 听不懂听觉性失语症培养学生识图能力总结总结能力2板书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之间的关系 (内含有细胞核) 神经元 突 (短而分枝多)起 (长而分枝少) 神经纤维 (非神经元结构) 神经 结缔组织膜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和结构基础 反射=刺激+反射弧(完整) 3、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兴奋区域(动作状态)的膜电位: ,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 ,这样就形成了 。 电流方向在膜外由 流向 ;在膜内由 流向 。(填字母:“A”兴奋部位;“B”未兴奋

9、部位)兴奋的传递方向跟膜 (填“内”或“外”)的电流的传递方向一致。形式:以 (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特点: 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 结构 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 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类 轴突 型型 轴突 型过程:突触小泡(含 ) 突触(突触前膜 ) 下一个神经元递质的种类: 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信号的变化: 特点: (即从轴突到 或 )中枢神经系统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 中枢脑 小脑有维持 的中枢脑干有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 中枢、 中枢等。下丘脑有 调节中枢, 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脊髓有调节躯体运动的 中枢言语区5

10、、人脑的高级功能具有 、 、 和 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运动性书写中枢(即 区)又称“书写中枢”,位于颞中回后部接近中央前回。运动性语言中枢(即 区)又称“说话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底部之前。听觉性语言中枢(即 区)位于颞上回后部视觉性语言中枢(即 区)又称“阅读中枢”。3配套练习1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2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能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

11、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3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以一个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将A不会发生偏转 B发生一次偏转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C在强光下瞳孔缩小 D草履虫从盐溶液处游向清水5猫在饥饿时对纸片都感兴趣,饱食后,老鼠的叫声也常常不能引起猫的反应。这说明A猫的行为刺激来于身体内部 B鼠叫不是猫行为刺激因素 C饱食后的猫,其神经系统变得

12、迟钝 D猫的行为是内外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6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D效应器的兴奋性7聋哑人要理解同伴的“手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依靠的中枢是 ( )A躯体运动中枢 B视觉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 D语言中枢8某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不能写字但能看书看报,那么受损的是A运动语言中枢和书写中枢 B听觉语言中枢 C视觉语言中枢 D感觉语言中枢9(多选)分别刺激下图I、II、III、IV四处,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AI BII CIII DIV11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

13、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据图回答:(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_。图乙是图甲中_ 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 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 _。(3)图丙中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称为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_点可产生兴奋图丙中共有突触_个。(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高尔基体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_融合,通过A细胞的_作用,进入突触间隙。(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

14、,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六、教学反思 虽然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如果人类不思考,上帝就该哭了。所以我认为,作为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教学反思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下面就我对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教学反思进行一下总结,恳请大家批评指正。本人一直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而且考虑到这里有很多经典实验,可以供学生分析,这样不但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能使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得到加强。在具体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准备用实例加问题的方法推进,希望能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创设出一种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的场景。但是到了课堂上才发现,自己准备的“司空见惯的例子”,竟然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以至于弄

15、得自己手忙脚乱,在第一个班讲的时候课堂气氛很沉闷,我和学生的积极性都不高。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发现存在下列问题:1、 开头关于反射弧的结构分析,以及后来的关于Na+、K+离子学说的分析,由于自己对这部分只是认识不足,备课不充分,导致上台后思维停滞,讲起课来罗罗嗦嗦,一句话重复好多遍,自己急的时讲不明白,学生急的是听不懂,也导致后面的收尾有些匆忙,拖堂3分钟,这说明上课前的备课一定要注意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能大意!事先的准备还有不足。2、 有的地方本来可以让学生多分析的,但是因为课时紧,内容多,很怕话题交给学生就收不回来,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没有大胆去做,这一点也暴露了自身的经验不足,以后还

16、有多改进,多给学生活跃的环境。3、 由于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概念抽象费解,虽有书上的绘图形象地表达,但图是静止的,刚开始授课时,按书上的讲解学生一脸茫然,感到困惑难懂。课后,我及时反思并去查找有关资料,将这一生命活动进行直观化的处理,将神经元、细胞体、突起等做成活动教具,黑板上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将抽象变为直观,增强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有效地解决了教材中的难点,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本节课的反思及时写到教案中,到下次教学时继续采用此方法,大大节约了备课时间。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又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技艺。4、 在处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7、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没有很好的区分两个过程,对于两者之间的联系更是处理得很模糊。课后,我认真地分析了一下教材,并且查了大量的资料,发现这两个过程的重点是要突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以及“突触的结构”,完全可以把这两个过程变成另外两个模型:其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用“投石入水”来解释,平静的水面受的石头冲击后,受击的地方水面下沉,导致旁边的水面的水朝这个区域过来补充,因此膜外电流方向由“未兴奋区”向“兴奋区”,膜外正好相反,形成一个局部电流。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可以用接力比赛来模拟,前一个运动员带着接力棒冲向后一个运动员,而后一个只能在接到前一个的接力棒后才能继续这个传递过程。如此一来,具体,生动,形象,又是学生常见的场景,很容易被接受和理解。注作者:何其凡 单位:增城中学 邮箱: 电话:1380280349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