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33134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2).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姓名:冯柏昌学校:凉州区武南铁二小学科:小学语文版本:人教版第七册课题:去年的树授课时间:2013年10月17日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凉州区武南铁二小 冯柏昌【教材简析】本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个凄美感人的童话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第二年春天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当鸟儿如约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文章在简单朴实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无私奉献”等深厚的人文精神。【设计理念】语文教学,应秉承“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

2、话过程”这一新课改理念,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以阅读为主、以自学为主”的“三为主”教学思想,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通过自读自悟、角色对话、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优美朴实的语言、鸟与树之间的真挚情感和凄美婉约的意境,让学生在自我演绎的过程中理解文章内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文章内容,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在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中体会鸟儿的心理,培养语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信守诺言,珍惜友谊”的品质,体会人与动物、植物之间的和谐发展。【教学重点】在感情朗读中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教学重点、难点】领悟童话故事

3、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导读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课件:(1)一只鸟儿正站在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上尽情欢唱,歌声婉转动听。(2)这只鸟儿站在一个光秃秃的树根上低声悲鸣,歌声如泣如诉。2.师导语激趣:同学们,同样的一只鸟儿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叫声,你们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吗?板书课题: 去年的树【设计意图:上课伊始,以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调到学生感官,引发学生强烈的猎奇欲望,激发了解文本内容的兴趣。】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填空内容: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经过千

4、辛万苦的寻找,最后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因为它们。2现在你们知道同样的一只鸟儿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叫声了吗?3. 导入文本学习。【设计意图:根据所给提示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在帮助学生把握全文内容。本文篇幅不长,但故事情节曲折,直接说出内容大意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而给予一些必要的提示,学生稍加整理语言,即可在初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达到整体感知的学习目标。】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1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课文中多次写到了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你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吗?(1)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2)鸟儿又回到这里,找他的好朋友树来了。(3)“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2那么

5、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读读书,把这些重要的词句画下来。3交流。(1)“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一句。朝夕相处、日夜厮守,多么快乐的日子呀!读。(2)分别时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听出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了吗?(伤心、难舍难分。)自由找朋友练读、指名、男女生读。(3)小结:分别时是那么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朝夕相处的 。4了解鸟儿寻找好朋友树的艰辛历程。(1)鸟儿分别向哪些人打听树的下落?结果如何?自学本段。(2)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小鸟、大树:“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坚决、肯定)“再见了,小鸟

6、!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请求、期盼)小鸟、树根:“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着急)“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同情、伤感)(鸟儿向山谷里飞去。)小鸟、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难过)“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平淡)(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小鸟、小姑娘:“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伤心)“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稚嫩)5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设计意图:以读代讲、以情促悟,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认识,激起情感,调动学生内心深处对文字的一种感觉,并把这种感

7、觉渗透在表达中,渗透在朗读中,达到以情代读的目的。】四、引导想象,自主发展出示课件1导入: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读课文的最后一段。2引导提问: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了?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3读到这儿,你想说什么?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4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如果大树有知的话,你想

8、他会对小鸟说些什么?【设计意图:适时填补空白,发挥想象,引导学生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去触碰文本的情感主线,达到学生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五、想象拓展1.这篇童话非常感人,鸟儿和树这一对好朋友,以纯洁、真挚、荡气回肠的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你们还有什么话想对鸟儿、树,伐木人,或者作者说,先想一想,再写下来。学生在练习纸上写话,可自主选择一项或多项:我想对鸟儿说: 。我想对树说: 。我想对伐木人说: 。我想对作者说: 。我想对()说: 。2.学生交流所写的话。【设计意图:“你想对谁说什么”的写话设计,意在引发学生与各种角色进行多向对话,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课内走向

9、课外,课堂走向社会,真正体现大语文观。】六、总结课文生命的精彩,不仅由于美好的回忆,还充满了许多遗憾。也许正是有这些遗憾,才让记忆更加深刻,生命的色彩更加丰富。文中的大树和小鸟永远不能相见了,但相互牵挂的那份情感永远在我们的心底流淌。因为有了爱,有了彼此的牵挂,世界才是这么美好。(红笔连线画出心形图案)【设计意图:优美真切的总结,伴之心形图案的勾画,调动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与文本内涵的统一,将课文情感推向了最后的高潮。】七、布置作业设置余念,布置练笔:鸟儿明年还会来吗?那时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评判意识,即跳出课文去审视,用自己的眼光去理解课文内涵,内化感受人与动物、植物和谐发展的真谛。】附:板书设计去年的树树鸟儿树根小姑娘门山谷里火柴火信 守 诺 言珍 惜 友 谊 【设计意图:故事围绕“鸟儿”与“树”这两个主人公之间的约定展开,通过鸟儿和“树根”、“门先生”、“小女孩”的三组对话,表现了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谊”的品质,而这种人间真情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真诚的渴望,心形图案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