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民俗传承文化.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43721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受民俗传承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感受民俗传承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感受民俗传承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受民俗传承文化.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感受民俗 传承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教案夏李乡实验学校 王荣霞一、活动主题: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感受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底蕴,从学生熟悉的节日入手,引领学生重新认识、探索身边的传统节日,走进历史,以全身的视角,审视今天的生活,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二、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2、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调查等各种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写作形式来表现传统节日这一主

2、题3、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传统节日的由来,认识各种传统节日习俗的演变过程及各地丰富的民俗活动,从中体会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活动要求:根据兴趣,学生自由选择,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成立六个研究小组。各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制订活动计划。1、按着老师的指导的方法去访问、收集资料,并由各种传统节日习俗的演变过程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过节的。2、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过这些传统节日的,老师进行分类。3、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四、活动过程:(一)、交流汇报1、春节来历和习俗: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了解各地的活动内容异常丰富多彩、像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

3、、包饺子、燃爆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很盛行。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习俗。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始于南北朝,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笑语连连。奶奶告诉我-拜年是中国国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的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话语。中国还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呢。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

4、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现在过年我们还是吃饺子、全家围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初一早晨起来,穿上新衣服去给长辈拜年。2、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也称灯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正月十五这天夜晚,皓月高悬,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观灯、放焰火、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现在,元宵节这天我们也吃元宵、看灯展。3、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丰富有趣,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植树、放风筝等,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4、 端午节来

5、历和习俗:吃粽子,赛龙舟。5、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月饼、赏明月6、 重阳节的习俗: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二、写作指导:1、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对我国的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进行了汇报,归纳起来我们地传统节日就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在汇报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但了解了各个节日的来历,习俗,而且还联想到现在我们是怎样过这些节日的。在这些节日中你一定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把这个节日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活动写出来。2、先说一说你最喜欢的节日,为怎么喜欢?说出喜欢的原因。其中你最喜欢怎么?把你最拿手的说出来。(1)所说的活动一定突出这个节日的特色文化,当然要写到特色食物和民俗活动。如:春节贴春联、放鞭炮、除夕守岁、吃饺子、拜年等。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2)要把活动的过程说得具体、生动。节日里的活动很多,着重抓住能突出节日意义和气氛的一两种活动写出来,其它的一带而过。(3)还要说一说自己在这个节日里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知识。(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3、进行写作: 把自己刚才交流的内容写下来,写完后,自己先读一读,然后读给同桌听,让同桌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修改。最后把它抄在作文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