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会计基础).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55122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总论(会计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一章总论(会计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一章总论(会计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总论(会计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总论(会计基础).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概述,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的会计产生与 发展 1、原始社会:会计的雏形 “结绳记事”,“刻契记数”(“刻木记数”) 2、西周:会计一词产 生 “会计”两字在西周时期开始运用,基本含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合核算。 “会计”命名的出现:是我国会计理论产生、发展的一种表现。 “会计机构”的出现: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突破进步,3、北宋:四柱清册的产生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 这为我国通行的收付记账法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式会计方法的精髓。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突破性进展。 4、清朝:专门账簿的产生 “龙门账”“天地合账”,(二)我

2、国会计经历的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19561958年 以表代账 2、第二阶段:19651968年 精简会计科目 3、第三阶段:19932006年 与西方会计接轨 4、第四阶段:2006 与国际会计趋同,(三)国外的会计产生与发展 1、1494年 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帕乔利的“簿记论”奠定了现代会计基础. 对借贷复式记账法作了系统的介绍,介绍了以日记账、分录账和总账三种簿为基础的会计制度,以后相继传至世界各国,为现代会计的发展定了基础。(卢卡帕乔利也因此被称为“现代会计之父”) 2、1543年 意大利曼佐尼 进一步论述了借贷记账法,(四)会计的概念 四层含义: 本质是经济管理活动 主体

3、为单位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主要作用是反映和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二、会计的职能 (一)基本职能 1.进行会计核算 三步骤:确认;计量;报告 三形式:记账;算账;报账 2.实施会计监督 两特点:货币监督; 体现在事物发生的前、中、后 两职能关系 (二)其他职能: 管理方面、预测、决策、分析、控制等,三、会计对象 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一)会计对象 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特定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过程:投入;运用(循环周转);退出。,(二)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

4、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等。 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企业的财物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3、债权债务的发生、增减和使用 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 债务则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等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

5、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 4、资本的增减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6、财务成果的计算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

6、为盈利或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1.它是会计活动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又称 “会计实体”。 它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和会计处理的立场,它要求会计主体在处理经济活动时,独立地反映主体本身的经济活动,而不反映与主体无关的投资者的经济活动。保证准确提供会计信息。,法律主体即法人,是指在政府部门注册登记,有独立的财产、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实体。 2. 与法律主体(法人)的关系,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一般是会计主体。另外,一个企业是一个会计主体,其

7、内部独立核算的单位也可以是一个会计主体;企业集团是一个会计主体,但通常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其下的各个企业既是会计主体也是法律主体。,二、持续经营 1.定义: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下去。 2.作用:是使用各种会计核算处理方法和原则的基础 例:企业购入一台设备,原价为24000元,按其性能可使用10年,10年后无残值,则该设备平均每年应计多少磨损?,三、会计分期 1.又称为“会计期间” 2.会计分期的作用 (1)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利于企业据以结算盈亏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情况的财务信息。,(2)

8、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差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等会计处理方法。,3. 我国会计期间的划分 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以一年为一个会计期间称为会计年度,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短于一年,统称为会计中期。,四、货币计量 1.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成果在会计上进行反映时,一律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2. 单位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四项基本前提的关系 第二节完,第三节 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又叫应收应付制 收付实现制又叫现收现付制,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运用 某企业7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要求按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计算利润 1.销售产品60 000元,款存银行。 2.销售产品15 000元,款未收。 3.预付712月份保险费12 000元。 4.本月应计提短期借款利息3 200元。 5.收回上月销货款18 000元。 6.预收销货款8 200元,2个月后交货。,权责发生制下的利润(应收应付) 60 00015 0002 0003 200 69 800 收付实现制下的利润(实收实付) 60 00012 00018 0008 200 74 200 第三节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