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归纳与类比.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57240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归纳与类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七章归纳与类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七章归纳与类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章归纳与类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归纳与类比.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归纳与类比 又一种逻辑类型。分为古典归纳逻辑和现代归纳逻辑。古典归纳逻辑由培根首创 新工具(1620年),归纳法是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的统称,逻辑上有时也把类比和假说划在广义的归纳法范围之中。归纳推理、归纳方法、类比和假说都属于归纳逻辑的范围。 第一节 归纳推理概述 一、归纳推理及其特征,硫酸(H2SO4)中含有氧元素, 硝酸(HNO3)中含有氧元素, 碳酸(H2CO3)中含有氧元素, 硫酸、硝酸、碳酸等都是酸, 所以,一切酸中都含有氧(O)元素。 归纳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演绎是由一般推出个别或特殊,归纳是由特殊或者个别推出一般; 演绎推理前提和结论的联系是必然的,归纳

2、前提和结论的联系是或然的(完全归纳除外); 演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论证,而归纳和类比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科学发现。,二、归纳推理的种类 传统上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一)完全归纳推理 推理的前提考察了全部,结论是必然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些社会形态是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的所有形态;所以,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完全归纳推理形式是: S1是(或不是)P, S2是(或不是)P, Sn是(或不是)P, S1、S2Sn是S的全部个体对象, 所以,所有

3、S都是(或不是)P。,应用完全归纳推理只要遵循以下两点,那么结论就必然是真实的: (1)对于个别对象的断定都是确实的; (2)被断定的个别对象之和是一类的全部对象。,(二)不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得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可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简单枚举法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相反情况,从而推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可用公式表示为:,S1是P, S2是P, Sn是P, S1、S2Sn是S中的部分,且没遇到反例; 所以,所有S都是P。,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数学归纳法

4、一书中讲述过这样的情况:“从一个袋子里摸出来的第一个是红玻璃球,第二个是红玻璃球,甚至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都是红玻璃求的时候,我们立刻会出现一种猜想: 是不是这个袋子里的东西全部都是红玻璃球?,但是,当我们有一次摸出一个白玻璃球的时候,这个猜想失败了。这时候我们会出现另一个猜想:是不是袋里的东西全部都是玻璃球?但是当有一次摸出来的是一个木球的时候,这个猜想又失败了。这时我们又会出现第三个猜想:是不是袋里的东西都是球?这个猜想对不对,还必须继续加以检验,要把袋里的东西全部摸出来,才能见个分晓。”,(4)科学归纳推理 是根据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属性,并且通过考察它们之间存在的因果

5、联系,从而将这种情况推广到该类事物全体的推理。,科学归纳法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S1是P, S2是P, Sn是P, S1、S2Sn是S类中的部分且与P有因果关系, 所以,所有S都是P。,第二节 求因果联系方法 古典归纳逻辑的五种逻辑方法: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剩余法、共变法。 由于这些方法是穆勒提出的,所史上也叫“穆勒五法”。 求同法的公式:,场合 先行(或后行)情况 被研究现象 (1) A,B,C a (2) A,C,D a (3) A,D,E a (4) A,C,F a 所以,A与 a可能有因果联系。,山西吉林局地多种动物异常 疑祸起转基因玉米2010年09月21日13:05新华网

6、 大老鼠消失、母猪爱生死胎、狗肚子里都是水,此外,羊也出现异常情况。全国闻名的生猪集散地,很多村子的养猪业已经变得萧条。而这些出现异常的动物,几乎都吃过同一种玉米先玉335。,考察几个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企业,尽管情况各不相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企业的领导都在关心、培育、使用人才上做得好,于是我们可以得出:领导在关心、培育、使用人才上做得好与吸引和留住人才有因果联系。,某人一天晚上喝了几杯浓茶,看了两个小时书,结果失眠了;第二天他又喝了大量咖啡,看了两个小时书,结果又失眠了;第三天他吸了许多烟,还是看了两个小时书,结果又失眠了。于是,他认为看了两个小时书与他失眠有因果联系。,看两个

7、小时书与失眠并没有因果联系: 喝了几杯浓茶、喝了大量咖啡、吸了许多烟这些不同现象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刺激神经使神经兴奋的东西,才是他失眠的真正原因。,求异法的公式是: 场合 先行情况 被研究现象 正面 A,B,C a 反面 - B,C - 所以,A与 a可能有因果联系。,选择两块条件相同的试验田,一块种老品种,一块种新品种,土、肥、水、管等完全采取相同措施,结果发现老品种产量远没有新品种大,由此得出结论,采用新品种是增产的原因。 求同求异并用法的公式是:,场合 先行情况 被研究现象 正事例组 (1) A,B,C a (2) A,D,E a (3) A,C,E a 反事例组 (1

8、) ,E,F (2) ,G,D (3) ,H,E 所以,A与 a可能有因果联系。,正事例组(后八十年) : 有共产党,空前团结,冲破难关,面貌焕然一新; 有共产党, 革命不断胜利,面貌焕然一新; 有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国家昌盛,面貌焕然一新; 有共产党 ,人民地位、生活提高,面貌焕然一新;,反事例组(前八十年 ): 没有共产党,丧权辱国,面貌没有焕然一新; 没有共产党,战乱不断,面貌没有焕然一新; 没有共产党,国家贫弱,面貌没有焕然一新 ; 没有共产党,人民饥寒,面貌没有焕然一新。 所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有因果联系。,共变法的公式是: 场合 先行情况 被研究现象 (1) A1,B

9、,C a (2) A2,C,D a2 (3) A3,D,E a3 (4) A4,C,F a4 所以,A与 a可能有因果联系。,对物体加热,温度越高,物体的体积越是膨胀,于是可以由此得出结论:对物体加热是物体体积膨胀的原因;给植物施肥越多,植物长势越好,于是可以由此得出结论:给植物施肥是植物长势好的原因,剩余法的公式是: 复合现象A、B、C与复合现象a、b、c有因果联系; A与 a有因果联系; B与b有因果联系; 所以,C与 c可能有因果联系。,已知铀会发出放射线,几块发出很强放射线的沥青矿石含铀并且测出了它们的含铀量;现在发现,这几块沥青矿石发出的放射线比其中所含铀发出的放射线要强许多倍,由此

10、可推知:其中定有一种新元素与另外的放射线有因果联系。居里夫人发现这种元素就是镭。,第三节 概率推理 考察的某一类事物会发现,该类中有的具有某种属性,有的不具有这种属性。 表示事物有多大的可能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推理就是概率推理。,赌盘: 在一个圆盘的直径两端标上“00”数字,“00”两旁的圆周上依次标上0136数字,让一个小圆球随机地沿着圆周快速滑动,当圆球自动停止时,它能够有多大的可能性停留在某一个我们事先选择的数字上呢?,由于圆球可能停留在圆周38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数字上,因此,每一次圆球停止时,它只有138的可能性停留在某一个我们事先选择的数字上。 赌客只能猜0136数,两个数被庄家吃了。

11、 概率的古典定义:一个事件A出现的概率是A出现的情况与全部可能情况的比率。,概率的古典定义实际上等于假设了全部可能情况都具有同等程度的可能。 许多情况下我们计算某一事件的概率时遇到的情形是:某一个事件出现的全部可能情况并不具有同等程度的可能。,对某种导弹的命中率进行概率计算,命中和不命中两种情况并不具有同的程度的可能,我们并不能说“命中”的概率是12,“不命中”的概率也是12。显然,这种情况下使用概率的古典定义是不行的。,概率的频率定义是某一个事件出现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之比率。 设某一事件为A,A出现的次数为V,A出现V次需要的总次数是N,A出现的概率是P,那么A的概率就是:P( A )=VN

12、,第四节 类比推理 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从而得出两个对象类似;然后由其中一个对象还具有某一属性,推出另一对象也具有这一属性。,惠更斯曾把声与光两类现象类比,由二者都是直线传播、都有反射、折射、干扰等等共同属性,并且由声是波动的推出光也是波动的,类比推理的一般形式 A对象具有属性a、b、c; B对象具有属性a、b、c 由此可知A对象与B对象类似; 又知A对象具有属性d; 所以,B对象可能也具有属性d。,在整个动物界,人与猴的相同属性是比较多的。因此,有些研究人性的专家就通过观察和研究猴的一些本性来推知人的本性。,类比推理可作为科学发现的方法使用,也可作为一种论证方法。 在动物界相互残杀

13、同类的现象不多见,但是,在猴类中却存在着为了某种贪欲残杀同类的现象。把这些研究成果返回来审视人类,由此便可以发现人性的许多不足。,第五节 假说 根据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以已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并且根据一些推理对于所研究现象做出的初步解释。 三个特点:根据性、创新性、尚未确证性,几种有名的假说原始星云假说 地球形成的大陆漂移假说 人类起源的进化假说等等。 这些“假说”都推动了各自领域的研究,得出了科学结论。,发现和创新要形成科学论断或科学理论,必须经过假说这个环节。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如果人们要等待建立起定律的材料纯粹化起来,那来这就是在此以前要把运用思维的研究停顿下来,而定律也就因此永远不会出现。”,第一步,假说的提出。 第二步,由假说推出一些结论。 推出关于已知事实、未知事实的结论。 第三步,验证假说推出的结论。验证的结果假说可能受到支持,以至于转化为正确的论断或科学的理论。也可能被否定或部分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