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72676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五章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五章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第五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目的与要求: 1了解阴阳易的概念及学习本篇的意义。 2熟悉伤寒论对瘥后复证、瘥后遗证的辨治情况。 3掌握枳实栀子豉汤证、牡蛎泽泻散证、竹叶石膏汤证的病机、证候、治法及方药4背诵395、396、397条。 计划学时: 学时,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2,第五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概述,谨慎起居节制饮食禁戒房事,伤寒热病谓之大病,诸病后期大邪已去病势已减疾病初愈气血未复阴阳未平脏腑未旺或有余邪调养护理尤为重要,调摄得当,正气的恢复加速病体的康复,则有助于,调摄失宜,起居失常饮食失节妄事劳作,

2、瘥后复证,瘥后遗证,阴阳易,更发热,食复,劳复,湿热壅滞水气证,脾肺气虚喜唾证,余热气逆气阴两伤,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3,第一节 瘥后复证,一、阴阳易(烧裈散证) 【原文】 傷寒,陰陽易之爲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裏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褌散主之。 【提要】阴阳易的证治。,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4,第一节 瘥后复证,【解析】 对本条的争议: 1、肯定:,易:作“交易”“换易”;“阴阳”作男女解。,易:作“变易”;“阴阳”作“房事”解。,2、否定:斥之为荒诞。,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5,第一

3、节 瘥后复证,二、瘥后劳复(枳实栀子豉汤证) 【原文】 393 大病差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 【提要】大病瘥后劳复,余热复集胸脘的证治。,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6,第一节 瘥后复证,【解析】,因机:大病新瘥,正气未复,强力作劳,余热复聚于胸脘,证候,身热不去胸脘烦热心烦懊恼胸中窒塞心下胃脘痞闷不适纳呆口渴,热病之后妄动多劳余热复聚热壅气滞,治疗:枳实栀子豉汤,清热除烦行气调中,栀子豉汤重用豆豉再加枳实、清浆水,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7,第一节 瘥后复证,三、瘥后更发热 【原文】 394 傷寒差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沈實者

4、,以下解之。 。 【提要】伤寒瘥后更发热的辨证论治,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8,第一节 瘥后复证,【解析】,因机:,证候,差以後更發熱,见脉浮,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治以发汗解表退热法,治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见脉弦细,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见脉沉实但热不寒或日晡潮热,伴不大便腹满硬痛等,治以承气汤攻下泻实,大病新瘥,劳复、食复或复感外邪等,而余热复作,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9,第一节 瘥后复证,四、瘥后食复 【原文】 398 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穀,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穀則愈。 【提要】大病新瘥,食复的调治。,2019/3/

5、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0,第一节 瘥后复证,【解析】,以病新差,人強與穀,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病脉已解除病已好转,分析,处理:,轻者适当节制饮食,重者可予健脾消食,食滞阳明胃肠 郁而生热所致,損穀則愈,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1,第二节 瘥后遗证,一、湿热壅滞,腰以下有水气证 【原文】 395 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提要】大病瘥后,湿热壅滞,腰以下有水气的证治。,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2,第二节 瘥后遗证,【解析】,因机:,证候,伴:大便不爽心烦口渴舌苔黄腻脉沉实有力等,从腰以下有水气,治疗:

6、,逐水泄热软坚散结,牡蛎、泽泻、商陆蜀漆、海藻、葶苈天花粉,病位病证病机,腰下肿甚大腹肿满下肢膝胫足跗皆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胁下痞坚,余邪未尽湿热壅滞,小便利止后服,病势虽减,余邪未尽,湿热壅滞,大病瘥后,,牡蛎泽泻散,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3,第二节 瘥后遗证,【鉴别】 大病瘥后发生浮肿,有虚、实之异,且以虚者居多。本证由湿热壅滞下焦所致,故属实,宜用牡蛎泽泻散逐水泄热。虚证多因脾肾虚弱,失于温运所致,临床除见全身肢体虚浮而肿外,多伴面色无华,气短懒言,大便不实,舌淡脉沉细弱等,治当健脾益气,培土制水,或温阳利水,方如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 问题:张仲景的利水法有哪些?代

7、表方剂?,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4,第二节 瘥后遗证,本方和十枣汤皆属逐水剂,均适用于水肿实证。然十枣汤力峻效猛,本方的作用较为和缓,且可软坚散结。 【临床应用】 适用于水肿、鼓胀等,证属湿热壅滞,水气郁结者。现代临床用本方化裁,治疗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之水肿、腹水等,具备本证病机且体质较壮实者。,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5,第二节 瘥后遗证,二、胸上有寒喜唾证(理中丸证) 【原文】 396 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 【提要】大病瘥后,脾肺虚寒喜唾的证治。,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6,第

8、二节 瘥后遗证,【解析】,因机:大病新瘥,胸上有寒,证候,喜唾久不了了,治疗:理中丸,温脾暖肺散寒化饮,干姜、人参 白术、 炙甘草,三阴病后阳气未复脾肺虚寒温摄失司,常口中泛唾痰涎稀沫,且久久不愈,伴口淡不渴畏寒怯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象缓弱等,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7,第二节 瘥后遗证,三、余热未尽,气阴两伤证(竹叶石膏汤证) 【原文】 397 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提要】 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气阴两伤,胃虚气逆的证治。,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8,第二节 瘥后遗证,【解析】,因机:傷寒大邪虽解,气阴两伤,余热内扰,证候

9、,虛羸少氣氣逆欲吐,治疗:竹叶石膏汤,清热和胃益气养阴,白虎加人参汤去知母加竹叶、麦冬、半夏,三阳病后余热未尽气阴两伤胃虚气逆,神疲体倦虚弱消瘦语音低怯气短息微温温欲吐噫气哕逆,伴发热不退多汗心烦口渴少寐尿黄舌红少苔脉细虚数等,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9,第二节 瘥后遗证,【临床应用】 适用于各种热病后期之发热、低热不退、呕吐、呃逆等,也用于中暑、口舌生疮、牙痛、头痛、眩晕、消渴等,证属余热未尽,气阴两伤者。 方中人参,一般可改用太子参或西洋参。 现代临床用本方化裁,治疗麻疹、流感、腥红热、乙脑、流脑、流行性出血热、肺炎、肺结核、败血症、小儿夏季热、外科手术后发热、癌肿发热、肿瘤放疗化疗后呕吐、产后感染、口腔炎、美尼尔氏综合征等病,具备本证病机者。,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20,第二节 瘥后遗证,复习思考题 1试述枳实栀子豉汤证、牡蛎泽泻散证、竹叶石膏汤证的病机、证候、治法及方药。 2请比较说明枳实栀子豉汤证与栀子厚朴汤证,竹叶石膏汤证与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的异同。 3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的病机是什么?应如何治疗? 4请归纳本篇内容,并说明其临床意义。,2019/3/14,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21,第二节 瘥后遗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