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89043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备课组 初一语文组 主备黄袓敏 审核初一语文组 课型 时间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提高概括课文的能力,有详有略的复述课文。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的描写景物。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知识链接学海拾贝1关于作者郭超人(19342000),男,湖北武穴人,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2关于背景 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停下来。这里

2、,就是登山队的大本营。参加这次登山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登上珠峰,为国争光。在大本营,他们战天斗地,与风雪搏斗,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尽早征服珠峰,他们争分夺秒,做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 为确保登顶成功,登山队进行了许多适应性的行军。登山队决定把夺取珠峰的战斗分成四个“战役”来进行,分别制定到达6400米、7600米和8300米的攀登高度,再返回大本营的计划,最后从8300米处突击顶峰。3月27日傍晚,登山队员完成了第一个“战役”,安全返回大本营。28日,另一批登山队员出发了,打响了第二个“战役”。这一次的难度明显比第一阶

3、段高,冰崩和雪崩随时都可能出现。登山队员十多个小时没吃饭,没喝水,硬是打通了通往北坳的大道。4月11日,队长史占春带领队员沿着副队长许竞打通的道路,终于上升到7300米的高度,为第三次行军到达8000米以上的进军路线,进行了必要的侦察并确定了初步方案。29日,登山队开始了第三次征服高度的战斗。行军过程中,有的人因为缺氧而晕倒,但困难吓不倒他们,经过两天的奋斗,他们终于安全到达7600米学习过程: 一、学 (一)自主学习,秀出风采-水滴石穿,夯实基础1给加点字注音耸立 缭绕 峰巅 摄氏度滞留 崎岖 窒息 轮廓2多音字注音组词济( )颤( )绕( )散( ) ( ) ( ) ( ) ( )3成语填

4、空养精蓄( ) 斩钉( )铁 异口同( ) 齐心( )力勇往直( ) 步( )艰难 头( )眼花 腰( )背痛4课文内容填空(1)即使有( )的体格,( )的精力,假如他的勇气不足忍受( )的大风雪,神经不敢( )崔巍悬岩的边沿,意志不能在死一样的昏睡病( )时奋勇前进,他仍将不能到达顶峰。(2)他们的四肢更加( )了,他们的行动更加( )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二)合作探究,交流碰撞-整体感知,成长心灵一、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交流展示。三、初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1、介绍珠穆朗玛峰。_2、朗读课文2遍,感知文章。(1)在题目上加一些信息来概括课文内容。_(2)复述印

5、象最为深刻,最令你感动的细节。_ 四、运动员登顶主峰的可分为几个阶段,复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_五、口语训练:讲述使你印象最为深刻、最令你感动的细节。二、展示 1、小组展示2、班级展示三、点评 :四、练一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缭绕(ro)巅峰(din)履践(l)B、匍匐(p)窒息(zh)轮廓(gu)C、崔巍(wi)砭骨(f)滞留(zh)D、支撑(zhng)蓄锐(x)巉岩(chn)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窒息(阻塞不通)砭骨(疲劳)B、崔巍(山高大雄伟)滞留(凝集不流通)C、履践(踩踏)巉岩(山势险峻)D、朦胧(月光不明)匍匐(爬)3、仔细体味下列语句,

6、写出其表达效果。(1)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极其困难,而且相当危险。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_(2)他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的状态,他的心理非常明白,他正在被人们称为“死亡地带”的高度上,窒息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他拉过身边的氧气筒,但是,他的眼前出现了正在向顶峰冲击的战友们的背影。他毅然把氧气放回原来的地方,自己昏昏睡去_第二课时导学目标:感悟壮举,品析形象,探究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品读细节,感悟壮举1、在突击顶峰的行动中,队员们先后克服了哪些困难?_2、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靠什么力量取得的?_3、口语训练:从_,我读出了_;从_,我

7、读出了_。二、关注幕后英雄,感受英雄本色。1、刘连满在登顶活动中有哪些可贵的行为?这些行为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_2、补充资料,进一步走近英雄:刘连满登山以后的情况:下山时,三名队员体力不支。所幸刘连满不但没死,而且经过休息后恢复了体力。又是他,把三位伙伴一个一个地护送下那个“第二台阶”。在整个冲顶的过程中,刘连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还多次救助了队员,差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是,这位英雄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待遇对此,他毫无怨恨。他对记者说他对当年的做法不后悔。他认为自己活得还可以,还有许多不如他的人。他说,生活上要从低水平看,工作向高水平看。还说,人不能都当官,都当官了,就没兵了他还说他得到了很多

8、人的帮助,包括一些不认识的人。刘连满的身世:刘连满是在苦水中长大的,从小就没有父亲,靠母亲讨饭把他养大。当母亲不能要饭了,他八九岁出去过流浪生活。所以刘连满特能吃苦,最容易满足,处处替别人着想。这是我国劳动者身上所具有的优良品质。这是一种最质朴的英雄本色。3、讨论:你怎样看待探险任务中中途退出的行为?_三、问题探究,拓展延伸1、辩论:对于探险,有人认为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有人认为是没有意义的冒险,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_2、你还知道哪些探险活动?_四、赏析景物描写: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找一找,读一读,写一写,并说一说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_五、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六、课堂作业

9、:1、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写四个人登山的故事,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B、登顶过程中,登山英雄们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克服寒冷、黑夜和缺氧这三大困难。C、作者叙述事件有详有略,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D、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这是反衬的手法。阅读“夜色浓重攀上最高峰的创举”。完成以下习题。2、为什么选文中几处提到珠穆朗玛峰、群峰在夜色中的黑影?_3、选文第四段中的词语“斩钉截铁”和“异口同声”有怎样的表达作用?_4、对于这三位登山队员来说,阻碍他们登上顶峰的最艰难的三个障碍是什么?_5、你认为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这些登山队员具有怎样的精神、意志?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