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图形图像处理学分:4计划学时:64适用专业:摄影摄像技术1 .前言1.1 课程性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设置在大一,面向的是大一学生。课程主要是对平面图像的后期处理。它集理论实践于一体,是学生将来直接用于摄影图像后期处理的基础实用技术。与该课程前后相关联的课程有摄影基础、构成基础、数字暗房等。图像图像处理是一门非常注重操作实践的课程。目前侧重于商业人像摄影的后期处理。面对的职业岗位精准对接商业摄影后期修图师。通过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商业人像修图的要求、操作步骤等知识和技能。1. 2设计思路依据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教学过程
2、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分析岗位所需职业能力、职业目标与职业要求,围绕职业工作需要的核心能力,突出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考核。因此课程结合商业摄影后期修图师的职业要求设计阶段性练习,以项目练习为依托,分阶段分步骤,递进式的方式使学生能扎实掌握每一阶段的技能操作。本课程的学分为4,总学时为64学时,建议学时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并相应调整课时计划。序号内容讲授实践小计1项目一人像的皮肤和形体的处理412162项目二画面背景处理和调色工具应用412163项目三cameraraw导图和案例分析412164项目
3、四人像摄影调色全过程案例分析41216合计1648642.课程目标2.1 总体目标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结合商业人像后期修图的职业能力需求设置课程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商业摄影人像后期的发展概况,了解商业人像后期修图流程,掌握商业人像后期修图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修图师的职业素养。时代变化、技术日益陈新。目前的软件操作从技术上已经简单化、易操作。未来会更加“一键化”。从过去的技术技能竞争到未来的思维创意竞争。职业课程在使学生掌握应要的职业技能外,更要重点引导思考,未来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培养有创意、懂合作、会沟通、会制作的人才。2. 2具体目标2. 2.1知识目标1 1)了解商业人像摄影后期
4、发展概况;2 2)了解商业人像后期的操作流程和技巧知识。3 .2.2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操作PS软件;(2)能够利用软件处理人像的皮肤和调整形体;(3)能够处理人像的背景和调色应用;(4)能够进行CanIeraraw导图流程和分析案例;(5)能够完成人像调色全过程。2.2.3素质目标(1)通过课程的学习,能胜任后期修图师的职业;(2)提升人像审美能;(3)能对商业摄影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对以后的实践进行能力筹备;(4)能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操作能力、沟通能力;(5)培养多变的思维能力。4 .课程内容与要求内容教学任务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设计参考学时人像的皮肤和形体的处理人像后期发展概况人像审
5、美皮肤的处理形体的处理(1)人像后期发展概括:(2)个体的审美判断;(3)人像皮肤的修饰;(4)人像妆容的修饰;(5)人像服装的修饰;(6)人像五官的修饰;(7)人像形体的修饰,项目发布老师演示学生实践老师指导学生实践学生总结老师总结16画面背景处理和调色工具应用背景的处理调色工具的应用(1)白色背景的处理;(2)背景断层和渐变的处理;(3)抠图;(4)可选颜色;(5)曲线;(6)色彩平衡;(7)色相/饱和度VS自然饱和度;(8)亮度对比度;(9)色阶:(10)黑白;(11)颜色查找。项目发布老师演示学生实践老师指导学生实践学生总结老师总结16cameraraw导图和案例分析cameraraw
6、导图流程和工具cameraraw导图窠例分析(1)灰色直方图;(2)曝光和影调关系的调整;(3)色相、饱和度、明亮度的调整;(4)曲线调整;(5)分离色调;(6)镜头矫正;(7)效果;(8)局部调整和渐变;(9)输出和批量处理;(10)预设(三)案例解析项目发布老师演示学生实践老师指导学生实践学生总结老师总结16人像摄影调色全过程案例分析cameraraw导图皮肤和形体修饰背景处理调色处理(1)室内纯色背景女装广告案例;(2)“老人与海”男装杂志内页照片案例。项目发布老师演示学生实践老师指导学生实践学生总结老师总结165 .实施建议5.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1)修图师的自我修养XX著,中国邮
7、电出版社,2018.10;(2)自备教程资料。4.2教学建议(1)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引导,详细的案例解析教学,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从易到难逐步提升难度,案例学习中让学生了解初级修图师、中级修图师、高级修图师对各项能力的不同要求。了解商业人像中商业档次和需求不同,人像的后期处理也不同。(2)课堂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的学情,合理设计教学的难度。通过案例演示学生操作,掌握技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思考。实践中尽可能个性化辅导,培育审美。(3)注重职业情境的创设。以多媒体、录像、项目分析、角色扮演、项目设计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在项目实践中,将理论知识打散,然后系统的安排
8、到多个趣味的实践课题之中。使理论从实践中来,同时又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在反复的练习中获得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创造力的开发。(4)注重课程思政融合,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摄影摄像技术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劳动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深耕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坚定“四个自信”。(5)教学设计必须重视实践,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贯彻“基础为专业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表现和表示能力,又有创造精神的设计人才。本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且课程偏向实践,建议课程以实践为主
9、理论为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指导,学习操作练习。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本课程操作性强,学习效果即可展示,考核由平时成绩、项目专业成绩组成。具体比例如下:(1)平时成绩30乐包括考勤(590、课堂提问(10%).每堂课上完成作品的质量(15%)o(2)作品创作60%作业完成情况(20)%以及作品的质量(40%)给分。(3)课程小结10%学生根据学习情况,总结自身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并根据课程给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慕课资源或选取网络资料如:微视频、图片等课程资料,也可依托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拍摄素材,进行课程教学。4.5教学条件配
10、备建议电脑机房、多媒体设备、能快速处理设计的电脑、最新版PS软件。4.6其它说明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学习者为一年级学生。高职类学生对实践操作类课程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课程学习案例和项目齐头并进: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个项目设计的整体流程和设计思路、掌握操作要求。专业基础课一个老师给一个班多个学生上课,案例教学中的技能类学习主要通过老师演示指导;项目化教学融入职业背景、引导学生在商业模式下做设计操作,明确客户需求,制作达到商业标准等,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的引导。教学过程,先完成一个案例教学,然后练习一个小项目(模拟项目也可)。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方式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课内案例和项目老师都穿插实践点评分析。课后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提出能力进阶要求,让学生课后思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