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03802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的语句。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启示与教育。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的语句。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教学难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启示与教育。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节课继续来深入理解课文。二、精读课文,理解文本1、还记得作者再次踏上德国土地,发出一声怎样的

2、赞叹吗?生齐读。师板书:多么奇丽的景色 多么奇特的民族男女生分读相关语句。2、感受“景色的奇丽”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1)配乐师范读这两个句子,大家一边听一边看文字,一边展开想象,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一会儿请你描述一下。(2)全班交流。(3)师: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这奇丽的景色?出示图片(4)师:欣赏了哥廷根奇丽的景色,让我们带着对这奇丽景色的欣赏和赞美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吧。学生练读,指名读,评价。(5)指名学生

3、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景色的奇丽。师板书: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出示图片,理解三个词语的不同。(6)你所知道的还有哪些描写花的词语?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看来你们平时读书的时候很注意积累一些优美的词语。老师也积累了一些描写花的词语,出示课件,生齐读。师:看来,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方法。(7)这么美的花,这么多的花,让我们应接不暇。让我们同位之间互相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同桌互相读。3、感受“奇特的民族”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

4、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1)学生自由朗读。师: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小组交流,全班交流。(2)说说有关笑的四字词语还有哪些。“莞尔一笑”换成其它笑的词语可不可以?指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指导读出作者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的语气。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指名读。师:这段话中,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是哪个句子?(3)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如果给“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配上关联词,你会配:只有才能 因为所以 之所以 是因为?板书: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

5、学习,我们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所以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是理解课文的好方法。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予人方便,自己方便。”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呢?指生说。(如果学生思维不活跃,教师可以抛砖引玉,先说一个例子。)师:联系生活实际,也是理解课文的好方法。三、补充资料,深化主题1、出示补充资料: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仍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决不会沾上一点尘土。 节选自季羡林重返哥廷根思考:从这段文字中你又有了怎样的体会?学生交流。师:

6、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资料补充,我们更好地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理解课文内容除了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之外,多搜集有关的资料也是一种好方法。2、师:都说时间能改变一切,可是在这里,时间却仿佛失去了魔力。50年过去了! 1980年,季老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了(生接读)不禁感慨: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师:那么,到底什么东西变了,什么还是没有改变呢?请同桌交流交流,看看谁说得最好?用下面的句式:_变_了,但_依旧_。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挑选出精品全班交流。想想:什么变化了?唯独什么没有改变?“美丽”指什么?师: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呀,才让季先生把这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3、出示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师:感叹之余,作者内心又涌起另一种情思。请读课文的最后一句。(生读)4、出示句子:“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作者陶醉于鲜花之中,触景生情,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这是一个怎样的梦?梦中他在思念什么?引导学生朗读。四、拓展练习,读写结合。请同学们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对课文的感悟,以梦见了续写一段话 。五、交流谈话,推荐书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