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地理论0.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22354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地理论0.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心地理论0.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心地理论0.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心地理论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地理论0.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0 区位论,区位一词来源于德语“standort”,英文于1886年译为“location”,即定位置、场所之意,我国译成区位,日本译成“立地” 区位论是说明和探讨地理空间对各种经济活动分布和区位的影响,研究生产力空间组织的一种学说。,区位论思想起源于1718世纪政治经济学对区位问题的研究。当时一些学者试图阐明农业土地利用的类型。系统的区位理论形成于19世纪。1826年 J.H.von杜能发表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中,从经济地租出发研究,创立了农业区位论,为区位论中两个重要规律距离衰减法则和空间相互作用原理的出现提供了基础,从而奠定了区位理论的基础。以后A.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

2、业区位论、W.克里斯泰勒和A.廖什分别于1933年和1940年创立的中心地学说等,进一步发展了区位理论。,这一时期的区位论被称为“静态区位论”,包括在一定的假定前提下对影响生产分布的某个或某方面因素作抽象和孤立的分析,进行理论演绎的微观静态区位论;以及把贸易理论看作区位论的一部分,从区域整体的宏观角度出发,研究一般性的区域经济结构的宏观静态区位论。这种扩展了的区位论被称为空间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研究者开始从区域整体出发,对影响生产布局的各种因素应用数理统计、投入产出、线性规划等方法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建立可用于实际的区域模型,发展成为“动态区位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区位论的研究

3、中还引进了行为科学方法,把居住、采购、出行、娱乐、心理等因素也作为影响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杜能农业区位论及其发展,农业区位理论是区位理论的基础。通过抽象的方法,假设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孤立城邦来研究如何而已农业才能从每一单元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的问题。 市场为“点”,区位为“面”的区位模型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杜能环: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谷草三圃畜牧 达恩(E.Dunn)提出了一般均衡模型的农业区位论; 阿伦索(W.Alonso)等发展为城市土地利用理论。,杜能农业区位论及其发展,地租,距市场距离增加,竞租曲线,F,E,R=E(p-a)Efk R地租,k距离,E单位面积的产出, p市场价格,a生产费

4、用,f运费率,(1)杜能区位论的形成机制,阿伦索(W.Alonso)城市土地竞租曲线,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及其发展,(1)韦伯区位论理论构建思维,第一阶段:不考虑运费以外的其他的一般地区性区位因子,即假定除运费外,其他费用不存在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构建基本的工业区位框架。 第二阶段:把第区位因子劳动费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由第一阶段运费形成的最佳区位的变形。即研究运费和劳动费同时作用下所形成的最小费用区位。 第三阶段:分析了集聚(分散)因子对最小费用区位形成的作用。集聚(分散)因子使生产的一部集中于某地点(或者其它地点)而产生的利益,该因子也引起区位第二次变形的因子。,韦伯的区位三角,中心地理论及其

5、发展,市场为“面”,区位为“点”的区位模型,单一中心商品构成 的中心地分布结构,(1)克里斯泰勒的三原理,第一,市场原则:k3 各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关系,即1,3,9,27,81,由于每个中心地包含了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即一级中心地同时也是二级中心地,所以,一级中心地所属三个二级市场区内,只需在原来一个一级中心之外再增加两个二级中心即可满足三个二级市场区的需要。在9个三级市场区内,已有一个一级市场区,两个二级市场区,因此只需要6个三级市场区。,不同规模中心地出现的等级序列是:1,2,6,18, ,(1)克里斯泰勒的三原理,第二,交通原则:k4,市场区等级序列:1,4,16,64,,

6、中心地数量等级序列:1,3,12,48,,中心地理论及其发展,(1)行政原则,k=7,市场区等级序列:1,7,49,343,,中心地数量等级序列:1,6,42,294,,(2)廖什景观,案例:北京市零售商业规划杨吾扬,1912年推翻帝制后,一些被过去皇城阻隔的主要街道打通了。内城各部分的通达性增大,尽管紫禁城即故宫博物院和各皇家园林仍占据了城内的中心地方,但边缘商业中心还是兴旺起来了。东四、西单和前门外成为传统商业服务业的繁荣之处。前门往南的天桥,兴起了平民百姓的公共市场和游艺园。,商号、企业的大中小结合及土洋并存,形成了民国时代北京商业分布的一个特点。其另一个特点是城市两个商业中心前门和王府

7、井的出现。前者位于铁路车站附近,而后者则邻近高级住宅区。两个中心并不能相互替代,却能在货物品类和顾客门槛方面彼此互补。 无论是前门或是王府井,当时都不仅有其自己的K3系统的地方吸引范围,还拥有它们的被K4决定的高层次吸引区,二者的分界线是可以找出来的,它应是一条城内建成区自东南到西北的对角线。杨吾扬运用将K3与K4系统结合的方法,解答了北京近代商业结构的两个理论问题: (1)为什么被前门和王府井控制的两大吸引区恰恰在民国成立后明朗化? (2)我们应如何理解作为北京第三代商业中心是一个双中心?,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城区仍有6个主要商业服务业地片,每个地片占据一个大的正六边形顶端,且具有一个较

8、小的正六边形吸引范围。所有的区域性地片,皆拥有一个约700一80om的服务半径。于是,商业网点的等级序列,便自上而下分成了三级零售和服务业中心地:市级商业区、区级商业中心和街区(街巷和居民区)级商业点。3个最大的商业区王府井、前门大栅栏和西单围绕着新中国和新首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构成了全北京城、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市中心。这个三角地带不仅具有北京商业中心的功能,还形成为旅游、购物的中心场所。50年代末,东西长安街延长拓宽,提高了西单的通达性;且铁路客站由前门迁往东单附近,亦加强了王府井大街的区位优势。再过了十年,地铁一线经由前门。通过这些变化之后,北京的第四代商业中心已经形成,这是一个三足鼎立式的

9、三角形商业组合带。,城市核心:围绕天安门广场的三角地带。3个最大的商服中心中,王府井在规模、总营业额和单位营业面积方面居首位,西单居第二,前门则商店数量第一。王府井及其附近大宾馆云集,再加上距铁路站近便,顾客2/3是外地人和外国人。王府井的商业和服务业,其特色是高级、优质和专业化。西单位置优越并具大面积的城市腹地。建国后,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均建在北京的西郊和西北郊,人们收入高。西单顾客主要来自上述近郊区,以及西城居民。西单商品质量佳,层次齐全,逐渐成为北京当地居民乐于涉足的大零售商业中心,亦较符合克里斯泰勒模式中高级中心应具备的功能。前门一大栅栏及其附近商服地段,是一个至少有500年

10、历史的老商业中心,以具有中国风土特色见称。大栅栏还是供应城外和市外农民日用工业品的最大市场。尽管前门一大栅栏的商号数量远远超过王府井和西单。但前者的总营业额只分别相当于后二者的1/3和2/3。同其它高级中心相比,前门好象是个中级中心,然而,其风味饮食、地方特产、民间曲艺、旧书字画等是任何其它地方不能替代的。,中心城:包括北京过去城墙以内的所谓“城里”及其外缘的一部分,占有面积87.I平方公里和大都市区人口的一半(含城市核心)。经由了一个相当长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一些乡村用地和城区空地消失了。这个人口稠密的地带目前由一个完善的商业网提供服务,这里的商业和服务业单位达到200个/平方公里。就中心地结

11、构而论,本带是由围绕核心区的22个地方性中心地组成的。损害空间结构标准化的仍然是故宫博物院的居中区位。在城里有4个典型的中级中心,即东四、地安门、新街口和菜市口。但有些新中心像朝外大街,已在旧城的外缘近二环路成长起来。,新市区: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一般说来,它位于中心城外缘同三环路两侧之间,面积有158km2,人口超过200万。现今的新市区是由50一70年代的6个边缘集团粘合而成,是中心城外围市区扩展的必然后果。规划部门以往采用分散集团模式,促进了城市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减轻了城市核心的压力,并加速了城乡的结合。但1965年以后,伴随着大批住宅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商业和交通网未能及时跟上

12、,这种状况拖延了许多年。目前,此带商业网点的中心地格局正在由内向外延伸。这里还出现了不少大宾馆、贸易货栈、批发行业、自选商场及中型百货商店。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也仅有4到5个区中心散布在这个主要市区,商业单位的密度在50个/km2以下。这就是造成中心城商业区拥挤和交通堵塞的一个基本原因,在新市区和周边带交接的交通方便地段,一些新的商服中心已开始崛起,如公主坟和北太平庄。,杨吾扬论证了西单应成为将来的中心商务区。 依据比较分析,杨认为在现有的3个高级中心中,西单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1.西单正处于75okm2的大致圆形规划区中央,而且,西单中心地的通达性较中心城内它处均高。 2.为找市区的中心点,

13、必须考虑到人口在市内的空间分布。过去,一般用求重心的方法来解决。杨吾扬倡议用范力农定理(Varignons Theorem)求“铜心”使之合理、精确。根据全市区(城区和近郊中同建成区毗连的地段)112个小区的资料,解出了北京大城市区的范力农中心。该点落在西单路口北1.2km处,它即将成为西单商业区的组成部分之一(北京的城市重心位于西单西北约2.3km)。 3.对于一个特大城市且又是首都的成长而言,对外交通是一个决定因素。经计算,(l)总起来说,北京三大商业区中西单距铁路客站的平均路径最短,且距离各站远近差别不大;(2)从外来客流的观点而论,西单也是最适宜建成为北京市的一个为外地顾客服务的购物中

14、心区。,4.西单是北京城市道路网的主要节点之一。拥挤的街道和密集的购物点,一方面增加了商店的门槛人口,另一方面却造成了交通的混乱甚至堵塞。可以预期,所有的有利因素将促使西单的商业和服务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由此,杨吾扬将大城市区的未来商业中心和服务中心分为四级,根据克里斯泰勒的规则,每级的中心都覆盖着相应的吸引范围: (l)超级商业中心(CBD):西单及其附近(包括西单路口一缸瓦市一月坛一复兴门一西单路口以内及四角毗邻地段); (2)高级商业中心(市级):王府井、前门、东大桥、翠微路、北郊、海淀、木挥园等; (3)中级商业中心(区级):东四、菜市口、三里河等; (4)低级商业中心(街区级):各街道和居住区地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