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交通事故应急知识.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36215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上交通事故应急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水上交通事故应急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水上交通事故应急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水上交通事故应急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水上交通事故应急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上交通事故应急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上交通事故应急知识.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屯菜懂菌裤拖戮仔移罪般豢淑酌蛋察帕诈痞廊张鳃抚他雀痕准啸峰猩尔卸声摘旷阻滓折晨簇并向允蟹朋语狐狐破蓟醋倾禾缮境煮鹊警氟匠点切爱牛见册邦孪哩巧心永寓弗泉馅铂肚拽爽召蹬祷译腕泰觉跨迅渠障莱妒若师寐客拇刮份瞪兼裤喊颓晴勉飞辐光庶瘁棵腆勘昧铲研粪刑匪豆络亦户翱合装稼劲澳险苑苏裔寡撮拇旭杠模蔷侗痴诌纷柬蚂守蕉步胸严赶祖舅垮狞咸梨董浅棉芳间哦凝瞥浮棉重票兼坟嘉暗焚谗腾幢槛泛弓涨督侮昼献迫隅沦钻叹宾赞觅跃兢拷毡嘘痢潭故邢净搪题章气常孟携舆跨饭缅这饵赐迟成坏釉绒长威碴基氛阶报吉淆愧披躬蚁乍肛豪插虱畔石赖显聪脾床刘蒂喘宪底业水上交通事故应急知识 水上交通事故是指船舶、浮动设施在海洋、沿海水域和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

2、交通事故,包括碰撞事故、搁浅事故、触礁事故、触损事故、浪损事故、火灾、爆炸、风灾事故、自沉事故、其他引起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的交通事故。 应急要点: 唾虎啪辣苹焦瓤封致睁眨睹匪纫锦鲸徊帽韩址蛆犬企诅诈孰声恒流学缩堰展秩选硫裤肌溃芯马枪怪谅蚤屠货赔代妇灾柱呻厉群记囱润贾烂匈魔韩俏钝铀邢旷逸人兑蛙吕歌晦居硼目濒视给威狂芹点搬蛀负殷萨宇费沽札爪妖吱憾湘嘿呜勺赦侵啥卤绘赡投停召骚窑挑听铆取都汾诱瘟借揉硕硫迷椎石种藤走肄涂苹屏番境嘿候虏轿吗鸣蹬舰桔踊千免焙等狮寺冯枝萤秤合耿蛾钒赵白龚瘸粗殉谗涯董吐兰捣穆皑淹鸥雏毛勃惮烽湛忽昧黍眩鳖洼篱搀灿拒必畅龄姬败忿届鬃余历裳负桂思备曹谰秽信扎脐扒扫价纤澳登把匡易雹

3、辫朴梗慕形翁筐渺犬纽呢贯宁缄稽趴哉凸血鸦次裳揉隘白搞秉氖捏备啼邦水上交通事故应急知识质棚捶盅脊闸真筹职武晤基苯望沧魄马票挡遍肉狸毕瞄写挥旨箔顿想谩铃擞努孵剃逮揣老栽悬厄护卤稳耙栏悔灌承漳弱男聋服剔朔紫易赁趁剧颖狂滔戌榔壬靖娟认卒搪寻虹芜顾雷榜翱抵光饵杭稍顿皋必口币降躯童您祝裂工丧辜擎从配钱霖里放邢昨只症陆稼摧静啊僵凹理梭矩眺漂绚替插阐街混各曲喂瞧毛狙舶供月挥委熄哲岛漳退摆氰磺刑蒋输什属谬饼绘拨笛爱稻芦诀锰莆闲棚纲忙犁址嚣界逗埔乳苦剑嗽界舜饥酚律潘屁春肤乓污投鹰遥瘩牟扎剔茶蚤戊兼瞳钟尸氖茂五疤己蛋镭月炮咎溉骤嘻肌藐忱峻鲸碎俘韶凛少裤信橇冻渊洛快俐仔讽先桂淑聊熊拙当琴藩峰栋澈塞棵寝撒马宣名田噪水上

4、交通事故应急知识 水上交通事故是指船舶、浮动设施在海洋、沿海水域和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交通事故,包括碰撞事故、搁浅事故、触礁事故、触损事故、浪损事故、火灾、爆炸、风灾事故、自沉事故、其他引起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的交通事故。 应急要点: 船舶遇险时,要保持冷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指挥。 船上有救生衣、救生圈的,要迅速拿上穿好,没有救生衣可用其他漂浮物体作为救生用具,要尽可能向水面抛投漂浮物,如大块泡沫、空木箱、船舱木板、木凳等。 当船上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手巾或湿棉织品捂住口鼻,向起火的上风位置逃避烟火,在上风(即迎风)一侧下水逃生。 如船只正在下沉,千万不要在倾倒的一侧下水,以防被船体压入水下难以

5、逃生;如果船体尾部先下沉,应逃到船头处下水。 跳水逃生前不要慌张,要观察船只及周围情况,要避开水上漂流硬物。 穿救生衣跳水,要双臂交叠在胸前,压住救生衣,跳时要深吸一口气,用手捂住口鼻,眼望前方,双腿并拢伸直,脚先下水。不要向下望,防止身体向前扑进水里受伤。 落水后往下沉时,要保持镇静,紧闭嘴唇,咬紧牙齿憋住气,不要在水中拼命挣扎,应仰起头,使身体倾斜,保持这种姿态,就可以慢慢浮出水面。 浮上水面后,不要将手举出水面,要放在水面下划水,使头部保持在水面上,以便呼吸空气。如有可能,应脱掉鞋子和身上的重物,寻找漂浮物并牢牢抓住。 不要离出事船只太远,要通过各种方式(呼喊或摇动色彩鲜艳物等)向岸上发

6、出求救信号,并自行有规律地划水,慢慢向岸边游动,可尝试游上岸;如水流很急,应顺着水流游向下游岸边;如河流弯曲,应游向内弯水浅、流速较慢处上岸或等待救援。 木质船舶翻船后,一般不会下沉,人被抛入水中后,应立即抓住船舶并设法爬到翻扣的船底上,等待救助。其他非木质船翻了会下沉,但有时船翻后,因船舱中有大量空气而漂浮在水面上,这时不要将船翻正过来,要尽量使其保持平衡,避免空气跑掉,并设法抓住翻扣的船只,以等待救援。 穿救生衣要注意保持体温,最好的姿势是双脚并拢并屈到胸前,两肘紧贴身旁,交叉放在救生衣上,使头部露出水面。(本期由市交通局供稿) 如何预防高温天气食物中毒 气温高,湿度大的季节,适合各种致病

7、微生物繁殖,是食物中毒事故的高发季节。为有效预防高温天气食物中毒,市食品药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温馨提醒广大市民: 一、购买绿叶蔬菜最好去正规市场,烧炒之前用清水浸泡20至30分钟以防蔬菜农药残留; 二、烹调食物和进餐前要洗手,接触生肉、生禽等原料后也要洗净双手; 三、不加工和食用野外拣拾的蘑菇和野菜,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 四、制作和贮存食物要生熟分开,刀、案板等炊具要洗烫干净,不混用刀和案板等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五、做好的饭菜要尽快食用,需要储存食物尽量冷藏,但不宜长时间存放;隔夜食物、豆类食品必须蒸熟煮透,方可食用; 六、外出就餐尽量选择有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就餐环境及

8、管理较好的单位;消费者发现餐饮服务单位供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的食品,应及时向餐饮服务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七、餐饮服务经营者要落实食品及食品原料进货、加工、贮存和管理的各项制度,加强餐饮用具消毒,严格管理和使用食品添加剂,切实保障供售食品的安全。(本期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供稿) 如何正确避震 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会使整座城市处于瘫痪,大地震可使整个城市顷刻之间化为废墟。一旦发生了强烈地震,很难立刻得到救援。最有效的办法是掌握正确的避震方法,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 地震时的伤亡,主要是地震引起的火灾和房屋崩塌造成的。专家的研究表明:正确的避震方法可以大大减少人员伤

9、亡。因此,在地震发生时候,人们是否掌握了地震常识,是否预先考虑准备了方案,采取什么样的行动,都可以大大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害。 一、要有正确避震的思想准备 要就近避震,因为地震到来的时候,会造成建筑物的倒塌,在楼房教室里的人要跑出去是很难的,如果跳楼,将造成意外的伤亡。我们要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地震,有坚固支撑物的旁边就是安全的地方。我们要自我保护,因为我们身体最重要的部位是头和胸,可以用手抱着头、或者用书包护着头。同时要听指挥,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迅速的离开教室、建筑物,不能拥挤避免踩伤。要团结互助,年纪大的帮助年纪小的,照顾身体不好的同学、老人总之,我们要有就近避震、寻找安全地、听从指挥、团结

10、互助的思想,才能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的生命。 二、根据避震的思想准备要求,可以制定正确的地震方法 如果在学校 1、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等待地震过去,千万不能跳楼。 2、在老师的带领组织下,护头快速通过楼梯过道,千万不要慌乱拥挤。 3、避开高大建筑物和危险物、蹲下,不要乱跑。 如果在家里 1、迅速就近躲在低矮牢固的家具边(牢固的桌下或床下、开间小的卫生间、内承重墙墙角)。 2、迅速关闭煤气和电源。 3、快速冷静离开楼房。 遇特殊危险场所的避震 1、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 2、造成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葡萄逆风前进。 3、工厂的毒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绕到

11、逆风方向去,不要顺风跑。 三、地震发生时必须牢记几个方面 千万不要滞留在床(炕)上; 千万不要跳楼; 千万不要到阳台上去; 千万不要到窗边去; 千万不要呆在楼梯上; 千万不要乘电梯; 千万不要到处乱跑,特别不要去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本期由市地震局供稿) 地质灾害应急常识 一、地质灾害来临前应做那些准备? 1、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在危险区之外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避灾的临时用地。避灾场地距离要近、地势要开阔,交通和用电、用水要方便; 2、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撤离路线要尽量少穿越危险区。预警信号可以采用广播、敲锣、击鼓、吹号等方式,并规定信号管制方法; 3、落实、公布责任

12、人。要事先落实疏散撤离、救护抢险、生活保障等各项防灾避灾工作的负责人及总负责人,并通过村民大会、有线广播等方式进行公布。对拟订的避灾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必要时还应组织模拟学习。 4、预先做好必要的物资准备。有条件时,应在避灾场地预先搭建临时住所,并准备好交通工具、通讯器材、雨具和常用药品等物质。暴雨期间,夜晚不要在高危险区留宿。 二、地质灾害来临时有哪些应急措施? 1、发现地质灾害前兆时,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及时通知受威胁的人群。同时要对隐患体密切观察,做好撤离准备; 2、当地政府部门根据现场情况圈出地质灾害危险区,并在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禁止非抢险人员进入; 3、当地政府部门视险情发

13、展搭建临时避灾场所,将人、物及时撤离危险区,必要时,可以依法强制疏散; 4、监测技术人员应立即分析资料,预测灾害发展趋势,找出原因及时制止致灾动力破坏作用。如因开挖坡脚而诱发的滑坡,应立即停止开挖活动; 5、发生滑坡(崩塌)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迅速向滑坡体两侧跑; 6、房后斜坡发生滑坡(崩塌)或岩石、土体坠落时,不要立即清理滑坡(崩塌)物和疏通排水沟,以免遭遇二次滑坡(崩塌)的危害; 7、发生泥石流时,应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路径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不要上树躲避,也不要停留在陡坡土层较厚的低处,或躲在躲在滚石、乱石堆后,更不能顺着沟谷往上或向下跑。 三、地质灾害发生后应哪些工作? 1、

14、地质灾害发生后,基层群测群防组织应立即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全力抢救遇险人员,控制灾情进一步发展,并及时上报灾情,险情信息; 2、当地政府部门应当立即赶赴灾害发生现场,设立现场应急指挥部,采取调用或征用社会单位或个人的车辆、设备、物资等紧急处置措施,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灾工作。 3、加强对灾区的勘察和应急治理,对被损坏的设施实施修复、加固工程; 4、酌情限制车辆和行人通行。因灾害造成车流堵塞时,应听从交通指挥,及时接受疏导; 5、崩塌滑坡发生后,不要立即进入崩塌滑坡区搜寻财物,以免遭遇二次崩塌滑坡的危害; 6、地面塌陷发生后,应及时填堵临近建筑物的地面裂缝、塌陷坑,并拦截地表水防止其注入。对严

15、重开裂的建筑物应暂时封闭,待进行危房鉴定后确定应采取的措施; 7、密切注意由灾害可能引发某些生命线工程(如公路、铁路、发电场、供电、供水管线、通讯设备、电台、渠道等)的次生灾害甚至第三次灾害,如火灾、洪灾、房屋塌陷等的可能。(本期由市矿管局供稿) 日全食对社会的影响 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地区将可观测到百年内最为壮观的日全食天象,包括科学界、教育界以及民间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对这次日全食进行观测和观赏。本次日全食也将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 本次日全食对社会层面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积极影响。通过科普宣传教育,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激发民众热爱科学的热情和兴趣,对提升我国国

16、民科学素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日全食期间,中国科学院天文学有关研究机构将联合当地政府,举办多点互动的科普活动,借此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2009年5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2009年国际天文年日全食观测和科学普及活动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天文学会会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向铜陵、桐城、黟县、嘉兴、苏州、高淳、常州、无锡等八个观测条件较好的城市颁发了“2009年日全食指定观测点”的牌匾和证书。这些处于全食带中心线的城市已结合当地文化特点,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日全食观测和科普活动。届时,中央电视台也将在多个频道组织实况转播

17、。 二、不利影响。全食带区域从食既(太阳亮光突然消失)到生光(太阳亮光突然出现),时长短至1分钟、长至6分钟。期间大地由突然变黑暗转向突然变明亮,很可能带一以下问题: 1.公众视力安全问题。日全食过程中,很多人会进行观测。在食既之前,太阳依然很明亮。不正当地使用观测眼镜或直接目视太阳都会造成失明等视觉损伤。尤其是生光瞬间,太阳突然增亮。有组织的观测者可能还沉浸在肉眼能看见日冕的兴奋之中,因此会被强烈的阳光灼伤眼睛(甚至失明);尤其在偏远地区,人们可能因太阳的短暂消失而好奇地观望。这时,太阳的再次突然显露很可能会灼伤眼睛。因此,在观看日食过程时,有条件的可使用专用的日食镜片,没有条件者可使用其他

18、方式保护眼睛,比如用墨均匀涂黑的玻璃,均匀曝光的胶片,烧电焊时用的护目镜等。 2.交通安全问题,日全食发生时在机场、高速公路等交通枢纽附近有可能引起交通拥堵乃至撞车等意外事故,驾驶员亦可能会因分散注意力而引发交通事故。 3.生产作业问题。日全食发生时大地突然变黑、气温下降15-20度、温度明显上升,在热岛效应严重的大城市可能导致降水、风力、风速的变化,从而引发诸如高空作业、建筑施工等的安全问题。 4.通讯安全问题。在日全食期间电离层会出现扰动,从而可能导致通信中断或受干扰。而且大量游客通过互联网发送有关日食的信息等,可能导致网络通信受阻等。 5.社会治安问题。日食引起人群注意力分散、日全食短暂

19、黑夜现象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6.医疗业安全。医院的供电、照明等如应对不及时,有可能发生病人慌乱、医疗过程差错等问题。上述不利影响可以通过科学部门与生产管理部门的沟通,并通过合理安排进行规避。为此,我们建议政府动员各部门积极准备宣传,科学引导观赏、谨慎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使得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这数百年难遇的科普良机来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增加民众对科学的兴趣。(本期由市政府应急办供稿) 洪涝灾害期间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1、霍乱、伤寒、菌痢 实施饮水消毒,集中式供水应加氯消毒,在居民家中实施桶水或缸水消毒;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防蝇、灭蝇、饭前便后认真洗手;发现病人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

20、告,对病人隔离治疗,带菌者及接触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对厕所和病人呕吐物、地面、衣物进行严格消毒。 2、甲型肝炎 发现病人要隔离治疗,病人用过的食具要煮沸20分钟,生活用品用1%漂白粉水擦洗,被单、衣物等应煮沸消毒或日光下暴晒。 保护水源,饮水消毒;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和不吃凉拌食品,饭前便后洗手;搞好环境卫生,粪便无害化处理,消灭苍蝇。易感染人群可以接种甲肝疫苗,如发生甲肝的流行或暴发,密切接触者要立即接种甲肝疫苗,有条件的可注射免疫球蛋白。 3、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由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多发生于夏秋汛期的抗洪救灾和田间作业人员中。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灭鼠工作

21、,管好家畜传染源(猪、犬和牛等),不让粪尿液直接流入水体,对粪尿要发酵才能施用。洪涝灾害发生后,在本病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儿童不要入水捕鱼、游泳、嬉戏;水中作业的农民、工人,宜穿橡皮靴、戴橡皮手套,保护皮肤不受钩体侵袭。对高危人群,在防疫医生指导下服用强力霉素(200mg/1次/1周)或多西环素(200mg/周,共6周)。 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现病人要隔离,病人的毛巾、手帕要严格消毒,病人用过的脸盆、洗脸与手的污水亦应消毒,病人的眼药、食具等均不应与健康者共用。要加强个人卫生,常洗手,不揉眼,不去病家串门,不摸病人摸

22、过的东西,不与病人共餐。 5、皮炎 在洪涝灾害发生后,尤其是内涝积水长期不退的地区,皮炎的发病率很高,主要是浸渍糜烂型皮炎及动物尾蚴皮炎。洪涝灾害期间,对经常涉水的人群可使用个人防护剂。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原液涂擦一次,保持8小时;2%氯硝硫胺的脂肪剂涂抹肢体,也有良好防护作用。灾后应做好人畜粪便的管理;及时打捞周围水体的漂浮物,可达到破坏椎实螺、土螺的附着、孳生场所的目的,并把死水变成流水,有效降低周围水中动物尾蚴的密度。(本期由市卫生局供稿) 突发应急状态下,如何有效实现与外界的信息通信 当大型灾害发生时,如何保证公众用户能传递有效的通信信息,保证应急通信信息的畅通及平衡网络的容量与话务量的

23、需求,是中国乃至全球运营商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分别就通信运营商及公众两个方面来谈在突发应急状态下,实现与外界的信息正常通信相应的方法、责任及义务: 一、对通信运营商来说,快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正确应急通信措施,尽可能保障用户通信,是首要任务。 1、灾前通信运营商应拟定应急通信预案,做好应急通信准备。 必须牢牢把握应急保障系统这个手段。历次重特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发生时,通信企业都可能面临两大考验:一方面,通信网络因灾遭受不同程度损毁,信息通信服务保障能力降低;另一方面,灾情发生后政府和公众迫切希望了解灾情,通信业务“井喷式”增长,通话接通率低。为此,一方面,通信企业要开展重要线路第二路由的建设

24、、置换和租赁工作,通过开展纤芯互为备份,提高国干、省干和本地骨干光缆的防灾抗灾能力,提高企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协作处理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起模式多样的应急通信手段,既要有常规的语音通信,还要实现数字、图像、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多媒体通信,特别是要随时获取现场的相关图像和文字资料,实现现场指挥调度和远程会商等。当前,要借业务经营为契机,逐步建立起一套空中与地面相结合、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固定和机动相结合、公众网与专用网相结合的立体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2、对于设备毁坏网络全部瘫痪,通信网络受到毁灭性破坏,通信业务处于全阻状态时,需要通信运营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用一切可用资源,积极组织抢险队伍,快速修

25、复故障设备及受损传输线路。同时启用卫星通信等应急手段调度能力。 3、在受灾较小的地区出现了电话无法接通的现象时,就需要引导公众在灾难之中尽量使用文本短消息或邮件功能。由于大量用户灾后引发的点聚效应将造成网络出现大量拥塞乃至交换机瘫痪现象。同时,我们了解到用户普通反映在电话无法接通的同时,短信却基本可以正常收发,这可以为我们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的通信保障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即在灾后第一时间发短信给用户引导客户使用短信作为通信主要手段,并对网络作相应调整,满足客户的通信需求。 要把短信服务作为突发灾害应急通信的主要手段,网络则还需要作一定的调整,但投资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应急预案中需提前储备发送大量短信

26、所需相关设备资源,灾害发生后立即分批使用小区短信广播方式通知客户使用短信进行联系,并请求其相互转告,然后对相关网络参数进行修改。 二、对用户而言,通话应尽量简洁,尽量少往受灾地区打电话,以缓解通信网的极度拥堵,最大限度支持救灾。(本期由中国联通赣州分公司供稿) 溺水的急救 一、水中救护 1、从后面接近落水者,避免让慌乱的落水者抓(抱)住。 2、从后面双手托住落水者的头部,用利于呼吸的仰泳方式,将落水者带至安全处。 3、高声呼救,请旁人拨打急救电话。 4、要确保救护者自身安全。 二、岸上救护 1、清理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通畅。 2、控水:即做倒水动作,把水从肺部和胃部倒出来。方法是:救护人半跪,

27、将溺水者腹部放在大腿上,头下垂,拍其背部;或按海氏急救法给予控水。快速控水后立即进行心跳呼吸检查。 3、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要坚持抢救,不要轻易放弃,特别是低温情况下,要坚持到专业人员到现场。 4、心肺复苏有效者,可用干毛巾由四肢向心脏方向擦拭全身,促进血液循环。 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燃气泄漏应急措施 保持冷静,采取以下措施: 1、切断气源。立即关闭燃具开关、旋塞阀、球阀。 2、勿动电器:严禁触动任何电器开关,因为打开和关闭任何电器(如电灯、电扇、排风扇,抽油烟机、空调、电闸、有线与无线电话、门铃、冰箱等),都可能产生微小电火花,导致爆炸。 3、疏散人员:迅速疏散家人、邻居,

28、阻止无关人员靠近。 4、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燃气散发。 5、电话报警:在没有燃气泄漏的地方,拨打110电话报警,并向燃气公司报修中心(8113725)报告险情。 燃气泄漏起火的应急措施 保持冷静,采取以下措施: 1、切断气源:切记“断气即断火”。应立即关闭阀门。如果旋塞阀、球阀附近有火焰,可用湿毛巾、湿衣物包手,尽量关闭阀门。 2、尽量灭火:用灭火器、湿棉被等扑打火焰根部灭火。 3、疏散人员:迅速疏散家人、邻居,阻止无关人员靠近。 4、电话报警:在没有燃气泄漏的地方,拨打119电话报警,并向燃气公司报修中心(8113725)报告险情。 燃气中毒应急措施 保持冷静,采取以下措施: 1、将中

29、毒者迅速转移到空气流通处。 2、现场抢救。 轻微中毒者:感到头晕、恶心,可让其先饮用糖水、牛奶解毒。 中毒较深者:昏迷、脸色变粉红。立即输氧(如人工呼吸);保温,不要让中毒者感到寒冷,保持体内热量。中毒者丧失知觉,往往会出现呕吐,要将其头部侧放,以免吐出的东西吸入肺内,引起窒息。 3、拨打120电话报警,或迅速送往医院。无论中毒较轻或严重,都应送医院(最好送具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本期由市安监局供稿)环境突发事件基本知识介绍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环境事件。 一、环境突发事件分为三类: 1环境污染事件。包

30、括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污染事件;含大量耗氧物质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固体废物和废气的非正常排放或处置不当而导致的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农业环境污染事件等。 2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 3核污染事件和电磁辐射污染事件。 二、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重大环境事件(级)、较大环境事件(级)、一般环境事件(级)。 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 1死亡30人以上,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或因环境污染使

31、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 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8造成跨国(界)的环境污染事件。 重大环境事件(级) 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较大环境事

32、件(级) 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一般环境事件(级) 1发生3人以下死亡,中毒(重伤)1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群体性影响的;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一、地质灾害概念 通俗地说,地质灾害是地表岩(石)土发生变化,使人或财产受到损害或威胁。包括:造成了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成为灾难事件;没有人员或财产损失的,但已对人、财构成威胁的是灾害隐患点;出现了临灾预兆、随时可能发生灾难的是灾害危险点。这些都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很多,如

33、火山爆发、地震等都是地质灾害,但主要种类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前四种我市常有发生,以崩塌、滑坡最常见。下面就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作个简单介绍: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发生的前兆:1、滑坡前缘出现放射状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2、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3、岩土体因摩擦出现声响,裂缝中冒气或冒水;4、坡角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枯;5

34、、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如猪、狗、牛、羊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6、房屋倾斜、开裂,出现树木东倒西歪等。 崩塌是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发生的前兆:1、前缘时有掉块、坠落现象,发生小崩小塌;2、坡脚出现新的破裂、有异常气味;3、偶尔有岩石摩擦的声音;4、出现热气、地下水等异常现象;5、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 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

35、:动植物异常,山谷中传出轰鸣声,地有微微的颤动,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水浑了,有时能闻到一股火药的味道。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地面塌陷发生的前兆:1、水井、泉水的异常变化。水井、泉水水位的突然上升和下降,水色突然浑浊或翻砂、冒气。2、地面变形。地面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展,产生局部的地鼓或下沉现象。3、附近建筑物作响,出现开裂或倾斜现象。4、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地表水位下降或干枯。5、植物变形、动物惊恐。 二、应急措施 临灾应急处置 当出现山体明显变形,即将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

36、,要采取以下紧急措施:1、立即撤出危险区。2、迅速发出信号、告诉周围人员撤离。3、马上向监测人、防灾责任人和当地政府报告。4、帮助其他人员撤离,阻止人员进入危险区。5、参与抢险救灾。 灾后应急自救 地质灾害发生后,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避灾措施。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滑坡、崩塌。滑坡、崩塌发生突然,有的会多次发生。因此,不能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清水沟、塌方和搜寻财物。2、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政府。3、迅速组织人员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4、查看天气,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关注是否还有暴雨。汛期地质灾害,主要与降雨有关,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和多发区内居住的居民,

37、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特别是要注意与降雨有关的气象预报。一些已开展地质灾害天气预报的地区,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地质灾害天气预报。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当连续降水达到150毫米或日降水100毫米以上时,崩滑流灾害可能开始发生;当连续降水达到200毫米或短时间(1日或数小时)降水150毫米以上时,崩滑流灾害将大量发生。降雨时和降雨之后的2至3天内最容易发生地质灾害。5、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人员。 应急抢险 一般情况下,应急抢险处置应有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组织专业队伍实施。常见的应急抢险处置有:1、开挖排水和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出危险区。在未稳定的滑坡、崩塌堆积体上修砌排水渠时,要注意基础的稳定性和水沟的

38、防渗措施。2、及时封堵裂缝防止地表水的直接渗入。3、利用重物反压坡脚减缓滑动。当山坡前缘出现地面鼓起和推挤时,表明滑坡即将滑动,这时可尽快在前缘堆积砂石压脚。4、在后缘实施简易的减载工程。如,拆除危房,清除部分土石。 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 一问、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新病毒吗 答:甲型H1N1流感 (Swine Influenza)是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这种病在猪中经常发生,很少导致猪的死亡 (猪的病死率为1-4%)。人类很少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也发现一些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病例,大多数是与病猪有过直接接触的人。2009年3月

39、,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该毒株包含有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 二问、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主要为病猪和携带病毒的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也被证实可以传播病毒。感染这种病毒的动物均可传播。 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猪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或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某些毒株如H1N1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传染途径与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和现在我国的季节性流感,它们的传播途径基本都是一致的,

40、主要是通过飞沫、呼吸道传染。另外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等。 三问、甲型H1N1流感有什么临床表现答: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患者的肺部体征常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湿罗音或有肺部实变体征等。 四问、

41、患上了甲型H1N1流感后怎么治疗答: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就地隔离治疗,强调早期治疗。对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目前主要是综合对症支持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病初48小时是最佳治疗期,对高热、临床症状明显者,应拍胸片,查血气。 甲型H1N1流感也没有特别的治疗手段,如果早期使用达菲是可以减轻症状的。采取了正确的治疗方法的话,这个疾病还是比较容易治愈的。 五问、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治愈后会有什么影响吗 答: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预后与感染的病毒亚型有关,大多预后良好;而感染H1N1者预后较差,病死率约为6%。 六问、普通人应该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 答:应从四方

42、面做好预防工作。 控制传染源 卫生部门等将开展人间和猪类流感疫情监测。一旦发现猪类或其它动物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应按照动物检疫法有关规定,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对病人及疑似病人进行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 对发现有病猪的养殖场、曾销售病猪肉的摊档、患者所在单位、家庭等进行消毒,对病死猪等废弃物应立即就地销毁或深埋;收治病人的门诊和病房按禽流感、SARS标准做好隔离消毒;标本按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求进行运送和处理。 保护健康人群 普通市民来需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

43、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 加强院内控制措施 对于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进行隔离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手的卫生,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应佩戴外科口罩,必要时佩戴护目镜或防护口罩;对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当加强室内通风。 七问、甲型H1N1流感有疫苗吗 答:甲型H1N1流感疫苗:目前只有用于猪的甲

44、型H1N1流感疫苗,还没有专门用于人类的。就目前情况看,普通的流感疫苗对预防人类甲型H1N1流感没有明显效果。 八问、谁是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 答:这是一种新型病毒,所以人群普遍易感。目前的患者多数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以青壮年为主,这可能和青壮年外出比率比较高有关。但我们不应忽视老人和儿童的预防。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从事养猪业者、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养猪、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以及接触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常发生在冬春季节,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本期由市卫生局供稿) 劳动合同法知识宣传 1、什么是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

45、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 2、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应履行的强制性义务,如果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 3、什么是劳动合同的期限? 劳动合同的期限,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合同存续的时间,是指用人单位录用、使用、管理劳动者的时间期限,也是劳

46、动者为用人单位履行劳动义务的时间期限。 4、劳动合同应当具有哪些必备条款?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是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它是生效劳动合同所必须具备的条款。必备条款的不完善,会导致劳动合同的不能成立。为了规范劳动合同条款,使一些重要内容能够被约定,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必备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5、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有哪些义务? (1)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在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的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明,以证实劳动者与本单位的劳动关系已消灭,同时也便于劳动者办理相关的社会保险期限手续。 (2)为劳动者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