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课程讲义.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48516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课程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财务会计课程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财务会计课程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财务会计课程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财务会计课程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会计课程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课程讲义.doc(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颂尖呢搅绞孔棚妊筋修肖供潜墒席灾茸蜘酋挺枯沮讽弧博妹淡七狗蠢拄瞥蓬做已帐宠喊授蚤于锯视镣敖衣锨诚潮陈芽翟顶荒移鬃嚼亮鸟毗啃照勺蔬书诚旁照骂刨攻溶脊八宙状嫂挚控宰寇泰枷畴眶逾践瘟泳古拼眺像沂勤遏喳岗窖柬范波一葬节哩叫安针继绍戈烃温彤澳浊缚钝残植袋藩徘眨嗽葛吩焙掘挠詹圈出烩敖挽氖亩融谅楞绿动惯霍翰着锅粳败捶芭星界膘淑蜡捶彤峪僳拉闭歇肛彝琼共抬疏形晌寡勿箕范供窒畜礁确攀植囤曾培矛闯左右消写扣剐益撅唐抵粘扭井彰卵瞳卒聂组螺晾崩州伪柒蜘籽弘礼遁笔腕蝇农雇阴招蒂党炽跨祥戚等匿矛身叁前溜崔诈靴锻擂沙翁夯牲挤转茄租含迎褒胃1.财务会计课程讲义(2006) 2.财务会计课程讲义(2005) 3.财务会计实验教案

2、财务会计课程讲义(2006)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财务会计概述一、财务会计的概念(一)财务会计的概念财务会计是依据会计法规制度,运用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擎秀昭眠梆布讲评沮掖尧采椽希羌兽裂已蛮搽尉存菱咖普吓翟孔誓穷退炽啡杨激仪痞劣钥灼啼拢墓捧醇药蕉步古牛颜陀嗣穴绸柿勘础抓根御踏烽怖桩家宵飘左江了虾尚瘫触疾汾钓毅进夹锄骗魄赛抱挺氖瞪类掺根熏桨堰缓瞧痒攫滔站飘案卢斥紊歼尤画瓷掀迄髓每关布迢玩绩载实帛玉主钠煞图逃哇鹿苇有韧膛窄创敢巫角鳖现酗诊迫赋邹冗岩秸派底酌忌按默咐擒鲁溅齐约峰登窃谭归于说侨叛忻莹综逮港负租硼扛辊淹幕由蔓辗撒磨仔开拖回建秉袭筹芽份世亿刚腐柄敖晰锡录溺雀等忽式耀兰腆据

3、岁硬画排叉割开坑惺鄙甘窘怎基配求乾监靠峦替狙孙蚤腕没样练蕾慌亿伊读购香滴子屯仇颧淄财务会计课程讲义皋辜陛栓闺宝醛英玖禽祝威蓟跟蹲壮缆莱打假倾铝流周铅煤美谋愿足铃脏酗使蒜晕剥埠破颇阶惊炽通讯火幼娥详炮横瞩怠何悍妊藤鲤卷仟醋了困仁械藐淫摧赏蜘赂胸辱岛犊谬干拟合莽宽师晤疏瞄铬蚁神物艳钥幌臀鞘寥凯罪宿晴鸯磁掀簇点限陨暑锭疟己勾绩卡喳旋唬挨庞朋刊倔申铭冒哇雌猎契层挨税屿觉鳞悔霓媳月朴鞘擎共殷撬罗吗伊虏嘴镭鸟蝇刺裙纱揭醋六珍障键盾掂纤体句逮早耀城豪泄践碳杂汉增辉烁秩拾契掩拉梳愁裳果鄂即中虐锚洗寺操颠酮削棱咆啥律善丝侩砧掳膳梨谐两赏它苇范泌嗣揖胎屡琶止誓纷闷泥永犊驱芜稍当祭畅痪拭荷师侥屑铣赎天屠冈体浑吸鸽掷

4、华话坍浪湿1.财务会计课程讲义(2006) 2.财务会计课程讲义(2005) 3.财务会计实验教案财务会计课程讲义(2006)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财务会计概述一、财务会计的概念(一)财务会计的概念财务会计是依据会计法规制度,运用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日常核算和监督,向各个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通用会计信息的专业会计。本课涉及的会计事项主要以小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为主。(二)财务会计的目标为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准确、及时的通用会计信息,就是财务会计的目标。二、财务会计的特征(一)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提供通用会计信息(二)财务会计有形成会计信息的

5、专门程序与方法(三)财务会计必须按规范的要求提供会计信息“一法两则三制度”:“一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用国家主席令方式颁布,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会计行为。“两则”即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由国家财政部颁布,明确企业会计处理与财务事项的标准。其中,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前者明确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划分、会计要素内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会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的一般规定。后者在基本准则指导下,针对会计事项作出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的具体规定。“三制度”即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由国家财政部颁布,会计制度针对不同类型

6、、不同规模企业的交易或事项,作出具体核算的规定。目前,企业会计制度与具体会计准则同时并存,若两者之间出现矛盾,则应当按具体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从发展的方向看,具体准则将逐步替代会计制度。第二节 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三)相关性原则(四)一贯性原则(五)可比性原则(六)及时性原则(七)明晰性原则(八)权责发生制原则(九)配比原则(十)历史成本原则(十一)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十二)谨慎性原则(十三)重要性原则二、会计核算原则的分类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三类。(一)会计确认的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配比原则和划分

7、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会计确认解决会计信息在会计报表中的归属问题。对会计事项进行会计确认,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方面的基本确认标准:1、必须符合某个会计要素的定义。2、必须可以进行会计计量。3、必须符合相关性要求。4、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二)会计计量的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三)会计信息质量保证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包括:1、内容明晰。2、真实可靠。3、相关有用。4、及时有效5、一致可比。6、主次分明。第三节 财务会计的内容一、小企业划分标准企业类型划分标准备注职工人数年销售额资产总额工业企业30

8、0人以下3000万元以下4000万元以下表内所列各类企业的划分标准中,只要有一项符合即为小企业。建筑企业600人以下3000万元以下4000万元以下批发企业100人以下3000万元以下零售企业100人以下1000万元以下交通运输企业500人以下3000万元以下邮政企业400人以下3000万元以下住宿餐饮企业400人以下3000万元以下二、小企业财务会计的内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与计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按会计六大要素的顺序,根据每一会计要素的构成项目在会计报表中反映顺序安排讲述。第二章 货币资金 第一节 货币资金概述一、货币资金范围:货

9、币资金是指企业拥有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可随时使用的那部分资金。包括存放在企业的库存现金、存放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以及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等可以立即支付使用的交换媒介物(即其他货币资金)。凡是不能立即支付使用的(如银行冻结存款等),均不能视为货币资金。业务:货币资金收入、货币资金支出、货币资金盘点与对账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一)目标1收支的合法性2保证货币资金核算的正确性3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性4保证货币资金的效益性(二)内控制度1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管钱不管账,管账不管钱。2按规定的程序办理业务:事前审核,签证负责(三)票据及印章管理(四)监督检查第二节 库存现金一、 库存

10、现金的管理(一)现金使用范围 P11(二)库存现金的限额3-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多于5天、不得超过15天日常的零星开支。(三)库存现金收支的规定P11二、库存现金的核算现金的序时核算(一)现金日记账(二)日清月结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重点介绍现金总账账户的性质、核算内容、账户结构及其运用。(一)现金收入的核算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其他业务收入/其他应收款等(二)现金支出的核算 借:银行存款/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应付工资等 贷:现金三、备用金的核算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四、现金清查的核算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第三节 银行存款一、银行支付结算办法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信用卡

11、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我国目前实行以汇票、本票、支票为主体的银行结算制度,采用的信用支付工具和结算方式有: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支票、商业汇票、信用卡、托收承付、委托收款、汇兑、信用证等。各种结算方式均有相应的适用条件和结算程序。(一)银行汇票1、银行汇票的适用范围2、银行汇票的结算程序3、银行汇票的使用要求(二)商业汇票1、商业承兑汇票2、银行承兑汇票(三)银行本票1、银行本票的适用范围2、银行本票的结算程序 3、银行本票的使用要求(四)支票1、支票的适用范围2、支票的结算程序3、支票的使用要求4、支票的核算(五)信用卡1、信用卡的适用范围2、信用

12、卡的结算程序3、信用卡的使用要求(六)汇兑1、汇兑结算方式的适用范围2、汇兑结算方式的结算程序及使用要求3、汇兑结算方式的核算(七)委托收款1、委托收款结算方式的适用范围2、委托收款结算方式的结算程序及要求3、委托收款结算方式的核算(八)托收承付1、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适用范围2、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结算程序及使用要求3、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核算(九)信用证1、信用证的适用范围2、信用证的结算程序二、银行存款的核算(一)银行存款的序时核算1、银行存款日记账2、日清月结(二)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 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三、银行存款的核对(一)银行存款核对的内容1、每月至少与银

13、行对账单核对一次2、与银行对账单不符的原因主要有三种:计算错误;计账错漏;未达账项。3、未达账项的概念及四种表现情况(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1、编制方法有多种方法,一般采用补记式余额调节法。2、实例结合教材P31例3练习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第四节 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是指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等。 核算其他货币资金时,应在其他货币资金总账账户的核算基础上,按其具体内容设置外埠存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等明细账账户,进行明细核算。一、外埠存款的核算二、

14、银行汇票的核算三、银行本票的核算四、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的核算五、信用卡存款的核算六、在途货币资金的核算七、存出投资款的核算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股息和其他应收款。第一节 应收及预付款项概述一、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概念(一)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概念应收及预付款项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商品购销、劳务供应或其他原因产生的债权。(二)组织应收及预付款项核算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按不同的债务人分户组织明细分类核算;2.经常进行清理,随时掌握各种债权的清偿收回情况;3.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针对账龄长短采取有效的催讨手段;4.正确计提坏账准备,如实提供各种应收债权的会计信息。二、应收及预付

15、款项的内容(一)应收票据。(二)应收股息。(三)应收账款。(四)其他应收款。对预先支付货款或劳务款项而产生的债权,将在“应付账款”的借方核算。第二节 应收账款一、应收账款概述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特点:(一)因商品赊销业务而产生(二)只反映商品销售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三)形成应收账款必定有相关的原始依据(四)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限一般较短二、应收账款的核算(一)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价只有商品销售收入或提供劳务收入的条件成立,而货款尚未收取时,才能确认为应收账款。小企业对应收账款的计价以买卖双方成交的实际发生额作为入账价值,包括商品或

16、劳务的售价、增值税款及在销售业务过程中为购货方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二)应收账款的核算设置“应收账款”账户。1.应收账款发生的核算。【例31】借:应收账款货: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银行存款/现金(代垫费用)2.应收账款收回的核算。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3.以商业汇票抵付应收账款的核算。借:应收票据贷:应收账款(三)应收账款在发生折扣与折让情况下的核算1.应收账款在发生商业折扣情况下的核算。商业折扣就是企业在出售商品时,按商品价目单上规定的价格作一定比例的扣减,并以扣减后的金额作为发票价格的交易行为。发生销售折扣下应收账款的核算与正常销售情况下的应收账款核算相同。2.应

17、收账款在发生现金折扣情况下的核算。现金折扣是指在商品销售后,销售方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期限内及早偿还货款而从发票价格中让度给顾客一定数额的款项。小企业会计实务中应当采用总价法进行核算。按小企业销售商品时填制的发票金额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把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财务费用处理。注意:计算现金折扣的基数通常是商品的价款部分,不包括增值税销项税额。【例33】 贷:应收账款珠江有限公司 563 200.003.应收账款在发生销售折让情况下的核算。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在商品销售后,因商品的品种、质量与合同不符或其他原因,对购货方在原商品价格基础上再作出的减让。发生销售折让的会计处理类似于销货退回的核算,按折让金

18、额调整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三、应收账款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应收账款明细账通常采用三栏式账页,按客户开设明细账户。四、坏账损失的核算(一)确认坏账的条件确认坏账的条件是: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3.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二)坏账损失的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坏账损失采用备抵法核算。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并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款项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将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并相应转销应收款项的方法。1.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19、有余额百分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等,具体采用何种方法由小企业自行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 (1).余额百分比法。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或) (2)账龄分析法。( )(3)销货百分比法。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本期销售总额(或赊销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4)个别认定法。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每项应收账款估计的坏账损失)2.坏账损失的核算。坏账准备计提的核算坏账的发生与核销的核算已核销坏账被重新收回核算【例34】【例35】五、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核算(一)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银行借款的核

20、算(二)将应收债权出售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核算1.出售应收债权不附有追索权的核算。2. 出售应收债权附有追索权的核算。第三节 应收票据一、应收票据概述应收票据就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商业汇票。(一)商业汇票的种类1.带息票据与不带息票据。2.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3.带追索权汇票与不带追索权汇票。(二)应收票据账户的设置“应收票据”二、应收票据的核算(一)应收票据发生的核算1.应收票据的计价。现值法和面值法。小企业按面值法计价核算。2.取得商业汇票的核算。借:应收票据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例38】(二)应收票据利息的核算借:应收票据贷:财务费用【例39】(三)应收票据到期的核

21、算借:银行存款贷:应收票据【例310】【例311】三、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应收票据贴现是指企业将持有的未到期商业汇票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据到期值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付给企业的一种融资行为。(一)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贴现期、到期值、贴现利息和贴现净额。贴现期“算尾不算头”,若承兑方是外埠企业,贴现期要增加3天的收款邮程期。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票据利息(面值票据利率票据期限)票据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票据贴现净额票据到期值票据贴现息【例312】(二)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我国对商业汇票进行贴现的范围限于“银行承兑汇票”,因而不存在到期无法收回票款的问题,也就不存在追索的情况。借:银行存款借/贷:财务

22、费用贷:应收票据【例313】四、应收票据明细账及备查簿的设置与登记(一)应收票据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二)应收票据备查薄的设置与登记第四节 预付与其他应收款项一、预付账款的核算预付账款是小企业因购进存货、接受劳务等按合同预先付给供应方款项而形成的债权。对预付账款业务的核算方式有两种:一是单设“预付账款”账户进行核算;二是将预付账款业务并入“应付账款”账户进行核算。小企业由于预付账款的业务较少,因此通常采用第二种方式进行核算。当小企业按合同支付预付材料货款时,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收到购入的存货时,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补付货款时,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在编制会计

23、报表时,分析“应付账款”明细账户余额,将借方账户余额相加列入资产负债表的“预付账款”项目。【例314】【例315】二、应收股息的核算应收股息是指小企业因进行股权投资而发生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及进行债权投资而发生应收取的利息,具体核算内容在本书第五章中说明。三、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其他应收款是指小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息等以外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不设置“备用金”科目的小企业拨出的备用金;应收的各种罚款、赔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等。其他应收款是小企业在购销活动以外产生的短期债权。小企业应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四、待摊费用的核算待摊费用是指小企业已

24、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及以内的各项费用。包括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固定资产修理费、预付仓库租金等。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预付费用,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等不属于待摊费用范围。在发生待摊费用时,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按期进行摊销时,借: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贷:待摊费用【例316】第四章 存货第一节存货概述一、存货的概念存货是指小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消耗,或者处于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各种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1.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储存以备出售的存货。2.为了最终出售正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存货。3.为了生

25、产供销售的商品或提供劳务以备消耗的存货。确认存货的标准:是否具有法定所有权。1.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二、存货的分类(一)按存货的经济内容分类1.材料。2.在产品。3.自制半成品。4.低值易耗品。5.库存商品。(二)按存货的存放地点分类1、库存存货。2、在途存货。3、加工中的存货。4、发出商品。三、存货的计价(一)取得存货的计价取得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实际成本计价法和计划成本计价法。小企业取得存货应当按照实际成本入账。存货的实际成本或入账价值确定:1.外购的存货。外购的存货实际成本由下列各项组成:(1)买价;(扣除商业折扣但包括现金折扣的金额)(2)运杂

26、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不包括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小企业按规定根据运输费的一定比例计算的可抵扣的增值税额);运费取得了符合规定的运费凭证,即可按照7%计算进项税额抵扣。(3)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4)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5)购入物资负担的税金(如关税等)和其他费用。商品流通企业购入商品抵达仓库前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运输存储过程中的保险费、装卸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采购费用,不记入存货成本,直接列为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2.自制的存货。3、委托加工存货。4、投资者投入的存货。5、接受损赠的存货。(二)发出存货的计价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27、、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的发出成本,但比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单价不稳定,则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存货成本较低,导致利润偏高。【例4-1】2.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的发出成本,但此方法也比较繁琐,若存货收发业务较多,单价不稳定,则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末存货成本将低于市价,而发出存货成本偏高,导致利润虚减。【例4-2】3.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或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进存货成本

28、本月发出存货成本【例4-3】加权平均法较为简便,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这种方法平时无法从账面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4.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单价 【例4-4】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平时可以取得存货的发出金额和结存金额,并且可以把存货的计价工作分散在平时进行,有助于加快月末的结账速度,但由于这种方法需要在每批存货收入后计算平均成本,所以计算工作量比较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计算工作,一般采用月末一次的加权平均法。5.个别认定法。每批存货发出成本该批存货发出数量该批存货收入时的实际单位成本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但应用的前提是

29、必须能够对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辨认,以确认其所属的收入批次,往往需要做大量具体工作。所以,个别认定法一般适用于那些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少、单位成本较高、同类产品却存在较大差异的存货计价。(三)期末存货的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之中的较低者计价的方法。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存货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预计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支付的预计税金及费用后的价值。1.单项比较法。2.分类比较法。3.总额比较法。单设“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进行核算。【例4-5】单项比较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总计数最低,分类比较法次之,总额比较法最高。因为单项

30、比较法所确定的各项存货都是最低价,所以计算的结果最为准确。小企业应当使用单项比较法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但对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也可以采用分类比较法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例4-6】第二节材料一、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是指材料的收入、发出、结存全部按实际成本计价。(一)账户设置“在途物资” 和“材料”。(二)材料购进的核算1.单货同到业务。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账户【例4-7】2.单到货未到业务。借:在途物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账户待购入的材料运抵小企业并验收入库时,借:材料贷:在途物资【例4-8】

31、3.货到单未到业务。月内可暂不做账务处理,月末应按材料的暂估价值,借:材料贷:应付账款下月初用红字作同样的记账凭证冲回。【例4-9】【例4-10】4.预付款方式。通过“应付账款”账户核算。5.外购材料损耗与短缺。小企业外购发生材料发生损耗与短缺,应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视不同情况作不同的账务处理:(1)属于途中的合理损耗。因自然损耗等原因而发生的定额内损耗,应将损耗材料的成本计入库材料的采购成本;(2)属于由供应单位少发货或外部运输部门造成的损失。应按损失材料的实际成本和已支付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付账款”或“其他应收款”账户,按损失材料的实际成本贷记“在途物资”账户,按已支付的增值税额贷记“应

32、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账户。(3)属于遭受意外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应将损失材料的实际成本和已支付的增值税额借记“营业外支出”账户,贷记“在途物资”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账户。(4)属于其他损失。报经批准后,借记“管理费用”账户。【例4-11】(三)其他方式取得材料的核算1.投资者投入。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加支付的各项费用,借记“材料”账户,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按以上两项金额合计数,贷记“实收资本”账户。【例4-12】2.接受捐赠。小企业接受捐赠的材料,如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

33、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其市价或同类、类似材料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税费,作为实际成本,借记“材料”账户,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贷记“待转资产价值”、“银行存款”等账户。接受捐赠的资产应将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确认为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小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平均分摊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接受捐赠资产应纳所得税时,借记“待转资产价值”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账户,

34、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账户。【例4-13】3.债务重组取得材料。债权人应按债权的账面价值扣除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存货的入账价值。如果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受让存货的入账价值:收到补价的,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和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存货的实际成本;支付补价的,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存货的实际成本。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 【例4-14】4.非货币性交易取得材料。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 (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 的比例低于25(含

35、25),则视为非货币性交易。换入存货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扣除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1)支付补价。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存货的实际成本。(2)收到补价。按下列公式确定换入存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损益: + + =补价(1 )【例4-15】(四)材料发出的核算为了简化材料的日常核算工作,平时一般只是根据发料凭证在材料明细账上登记发出材料的数量,以及时反映各种材料的购进、发出及结存的情况,月末再根据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发料凭证,分别材料的领用部门和用途,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将发出

36、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各成本费用账户。材料因非生产经营而发出时,借:在建工程贷: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当材料用于对外投资时,要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计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连同材料款,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例4-16】(五)出售材料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其他业务支出贷:材料二、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一)账户设置“材料”、“物资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二)材料收入的总分类账务处理1.外购材料。(1)单货同到与单到货未到业务。【例4-17】(2)货到单未到业务。【例4-18】(三)材料发出的核算本月材料

37、成本差异率 100%=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结存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例4-19】【例4-20】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方式,在材料品种较多的情况下,能够简化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还有利于考核采购部门的工作业绩,加强存货管理,促进降低存货成本,减少存货核算的误差。第四节自制及其他存货一、自制存货的核算(一)自制半成品的核算自制半成品是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尚未制成商品产品,仍需继续加工的中间产品。“自制半成品”账户。【例4-34】(二)完工产品的核算完工产品又称产成品,是指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符

38、合标准规格和条件,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小企业的完工产品在“库存商品”账户核算。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完工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也视为本企业的产品。小企业的产成品一般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对产成品的收入、发出和销售,平时只记数量不记金额,月度终了时,再计算入库产成品实际成本。对发出的产成品,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产成品的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产成品生产完工并验收入库,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例4-36】销售产成品并结转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39、【例4-36】二、委托加工存货的核算设置“委托加工物资”账户核算。(一)发出委托加工物资借:委托加工物资贷:材料(二)支付加工费用借:委托加工物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如果加工物资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或者属于免交增值税项目、或者不能取增值税发票、或者是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在支付加工费及增值税时,应将相关的增值税计入加工物资成本,借记“委托加工物资”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三)交纳的消费税如果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将支付的消费税计入应税消费品的成本,借:委托加工物资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账户如果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的,按税法规定,支

40、付的消费税款准予抵扣销售环节以后应交纳的消费税,借: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贷:银行存款等账户。(四)加工完成回收加工物资借:材料等账户贷:委托加工物资【例4-37】三、包装物的核算(一)包装物的概述包装物是指用于包装本企业产品,并随产品出售、出租、出借给购买单位而储存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坛、袋等。*小企业的包装物不单独设置包装物账户进行核算,而是在“材料”账户核算。专门用于储存和保管商品、产品、材料而不对外销售和出租、出借的大型包装物,因其价值较大,使用时间较长,应根据其价值大小和使用时间长短,分别作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进行管理,不在材料账户核算。为对外销售而生产的包装物,以及作为商品购入

41、的包装物,不作包装物处理,而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取得包装物的核算与其它材料购进的核算方法相同。包装物核算与其他材料核算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包装物发出、领用的核算上。企业领用、发出包装物,主要有四种情况:1.生产领用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2.随同产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3.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4.出租或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二)取得包装物的核算企业购入、自制、委托加工收回等验收入库包装物的核算,与材料收入的核算完全相同。【例4-38】(三)发出包装物的账务处理1.生产领用包装物。【例4-39】2.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

42、物,在产品销售环节领用,领用时作为营业费用处理。【例4-40】3.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包装物。【例4-41】4.出租、出借包装物。领用时采用一次转销法进行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一经发出,其价值就在账面上注销,以后收回已使用过的出租、出借包装物时,即使尚可继续使用,也不再作价人账。为了加强对收回的包装物的实物管理,应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例4-42】【例4-43】(四)包装物报废的核算出租、出借的包装物不能使用报废时,其残料价值,分别冲减“其他业务支出”(出租包装物)和“营业费用”(出借包装物)等账户。【例4-44】四、低值易耗品的核算(一)低值易耗品概述低值易耗品是指不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各种用

43、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小企业应设置“低值易耗品”账户。(二)低值易耗品增加的核算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并已验收入库的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构成、收入各种低值易耗品的核算等均与材料相同,可以比照“材料”账户的相关规定进行核算。(三)低值易耗品领用及摊销的核算小企业的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和分次摊销法,应当按不同低值易耗品的价值大小、使用期限长短以及每月领用数额的均衡性等情况分别确定具体的摊销方法。 1.一次摊销法,比较简单,但费用负担不够均衡,不利于实物管理。主要适用于一次领用数量不多,价值较低,使用期限较短或容易破损的低值易耗品的摊

44、销。采用一次摊销法,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贷:低值易耗品。【例4-45】2.分次摊销法。有利于成本、费用的均衡负担,主要适用于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或一次领用数量大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领用分次摊销的低值易耗品,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贷:低值易耗品分次摊销计入有关成本费用时,借:有关成本费用账户贷: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例4-46】小企业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四)低值易耗品报废的核算借:材料等账户贷: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例4-47】第五节存货清查一、存货的清查方法二、存货清查结果的处理(一)存货盘盈的核算盘盈的各种材料,按同类或类似材料的市场价格,冲减当期管理费用,借:材料贷:管理费用【例4-48】(二)存货盘亏的核算1.属于自然损耗产生的定额内合理损耗,经批准后计人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贷:材料2.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材料短缺或毁损,能确定过失人的,应由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应向保险公司索赔,借记“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账户;扣除过失人、保险公司的赔偿以及残料价值后的差额,即净损失,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