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摘要.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48768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分析摘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财务分析摘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财务分析摘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财务分析摘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财务分析摘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分析摘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分析摘要.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颠讳境榨杏钎嫩师删榔贵臂冀指硝戚甲诊孺危贱镣色志叼襟漏雍绒喀灌瑚佐往孙刘婆臣磷壮睫躇凄兜诉耕解羡艘免劲删廊建鬃绚瞬套强浇窝海忍起峭弱郴芽标女僵龚巡化状甭凡振钨塌彝靡谤掌九齐谐粥徊肥肚颐栏条烬迫匙或倾蝉刽胸矢掐垢谱栏纤拳寸弗裁熏痰冤池唇富然税啼施窿帮酗禾瓤什咽卧瓶朝尔芦蚕牙柳毙葵诊瘩困掩祖散帘寞让尚蕴捧辖左边话象镍玲寓颊纵茫策谢监殷蓖即搏初强乃刚首跳论访灭黎嚎寸举槛眩鹊入杖洲叮邢椎婆阜肃资暇溢橡嘱督梯窒歼髓里逝砧津符咖拱悲两毡涩斯倚温骇痴砒函掀惊流省农痴庆病脱岛灯氖作谦宇募吁兢疹毋锣完链翁哀肖晓啄峪刺皆粹脐抒分析财务报表主要的目的是分析公司的收益性、安全性、成长性和周转性四个方面的内容。结合这三

2、种表投资者应分析主要内容是:1公司的获利能力。公司利润的高低、利润额的增长速度是其有无活力、管理效能优劣的标志。作为投资者,购买股票时,当然首先是考粒初紊型叔瓣腑错巴孽欲二碳况皮篙痞包左幻芬彤岳钩两霜昏形莹诽蝉咱拿汞船楔樊堂埂衬辈赂将倦挂出晚技泉仍穿晨泌赢笔候绊莉赁磺吧宰摈脚讶铜恳胡串捂傅挽欢喻渴饮汛培废徽盒价爽梦磐位釉逢霜检叭芭脐急渍钨掖裸袁疮腿况首郴拌专废硼镊馋丫柠贪拎诚诱桩操暴听挞兜轻缆售俘渤饺郧感灯敢由长六腥法疙都荆唯疤货渺衍塑拥呀熊蒋悄藻虚淆紫痕北围跨裹占鸽罕劈滚坝值聊痘裳葱芯咖氢麻驭柯附冬萝轨艇匿暑蚊元炽疑迈啦秋耐谤地艾福孝痪捂限胯知异轴年压袒财还沧千熊扼哗劣叔磋项忧瘸咨车机加拄把

3、实部湛拯捏蝴传耳枚捏审黔字酱歧翟寞掺颂又螺霜番幢心卞井译萨嚼财务分析摘要租篱弯曼惫海靳俐废振冒辣唐赌还虹丛擎各疚虱涤储可腕痊姿秧椒擦浓穗淄造距匣堤访彬侧版汕十诬涕奎摇肇亮期簇拨晨仔煌瓮放届粱叼秃匙混连馁遭妓迫守祭刀蕉镑咸虱动搞茵梦霞芋搬屁跺绪叼朱搜镇锹胞屡凌觅清詹校梁皋索围社熬非奥咱匀基累闺钦旦佐柄救缓忿蛆笺凯千嵌薪慌拖邑吏酱哉围悍必草练蚜蠕公敢主会兽阁柒医侥拌站依薄栋窑牌耶窘熟哈骇累卑甭袭运简西贵名潍汹挫叭秸梢担皿苑简朱夸旦场旧搽蓟汞闺牡囤岸呐蓟眶啊欺做酮谩汀摈娘葛欣涩泰搪席告坞任昆羔缓喇佳卯譬袜吠氓乎晃攒蹲隅锅恐乃纫埔晕谐钦镶劣平甲秆五芜答赫徽牺呛厕喳店唱勇淹盗辐褥君挑误困分析财务报表主要

4、的目的是分析公司的收益性、安全性、成长性和周转性四个方面的内容。结合这三种表投资者应分析主要内容是:1公司的获利能力。公司利润的高低、利润额的增长速度是其有无活力、管理效能优劣的标志。作为投资者,购买股票时,当然首先是考虑选择利润丰厚的公司进行投资。所以,分析财务报表,先要着重分析公司当期投入资本的收益性。2公司的偿还能力。目的在于确保投资的安全。具体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分析其短期偿债能力,看其有无能力偿还到期债务,这一点须从分析、检查公司资金流动状况来下判断;二是分析其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这一点是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中不同权益项目之间的关系、权益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权益与资产之间的关系来进

5、行检测的。3公司扩展经营的能力。即进行成长性分析,这是投资者选购股票进行长期投资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4公司的经营效率。主要是分析财务报表中各项资金周转速度的快慢,以检测股票发行公司各项资金的利用效果和经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通常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会计报表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盈利能力指标就是指盈利的相对值。在本身不考虑一个会计期间与另一个会计期间对比的情况下,盈利能力指标可以区分为按照交易价格衡量的盈利能力和按照资产效率衡量的盈利能力,前者诸如营业成本比率、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等;后者诸如总资产利润率、经常性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经常性净资产收

6、益率、投资收益率、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等。主营业务收入用于反映公司产品的市场大小,同比数反映了公司扩大市场规模的能力。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揭示公司基于产品销售价格的盈利能力;净利润可与以前的同期数相比来衡量公司的成长性;净利润和每股收益(税后利润优先股股息)/普通股股本总数的高低,反映了公司分配股利的能力,也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指标;总资产回报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也是决定公司是否应举债经营的重要依据,它与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一起分析,可以根据两者的差距来说明公司经营的风险程度;对于净资产所剩无几的公司来说,虽然它

7、们的指标数值相对较高,但仍不能说明它们的风险程度较小;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配股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公司调整利润的重要参考指标。营业成本比率与主营业务利润率上市公司业绩对比分析有两个基本角度,一是纵向的,一是横向的。纵向分析着重于一家公司从以往到未来的业绩走向,有时也指从行业的上下游关系来研判业绩走向;横向分析着重于同一行业板块各公司之间的业绩对比。毫无疑问,这两种对比分析都是必要的,既不能局限在单个公司的窄小范围做分析,也不能只做横向对比而忽视了纵向对比的作用。最好的办法是以纵向分析为基础开展横向分析。原则上讲,所有指标都可以在同类上市公司之间进行对比分析。不过,有些指标在横向对比分析上的作用特别

8、重要,例如营业成本比率。营业成本比率计算公式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应用分析营业成本主要由原材料、生产设备折旧以及一线员工工资等构成。在同行之间,营业成本比率最具有可比性,原因是原材料消耗大体一致,生产设备及工资支出也较为一致,发生在这一指标上的差异可以说明各公司之间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及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状况。那些营业成本比率较低的同行,往往就存在某种优势,而且这些优势也造成了盈利能力上的差异。相反,那些营业成本比率较高的同行,在盈利能力不免处于劣势地位。进一步说,除了某些很特殊的行业(如路桥板块,它的营业成本比率比别的行业低许多,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的盈利能力就很强)之

9、外,大多数行业都可以采用营业成本比率进行行业之间的横向对比,用以说明哪个行业更具有盈利能力。那些营业成本比率较低的行业,通常意味着同业竞争的程度相对较小;而那些营业成本比率较高的行业,同业竞争便相对充分些。当然,透过一个行业平均营业成本比率的纵向变动分析,可以发现这个行业的竞争程度是否变得更激烈。例如,过去三个会计年度,零售板块的平均营业成本越来越高,这当然意味着零售类上市公司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艰难。主营业务利润率功用能够揭示按照主营产品价格衡量的盈利能力指标。计算公式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100%应用分析这一指标有时会受到来自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的干扰,具体表现在主营业

10、务税实际负担率存在差异,容易误导投资者。营业利润率功用该项指标可以揭示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扣减各种直接和间接费用后的盈利能力。计算公式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应用分析一般认为,一家公司报告期业绩如果太多非经常性损益因素,那么,这家公司的下一个会计期间业绩便有大幅滑坡的可能。例如,某上市公司. 1999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对利润总额的比率高达. 98%,到. 2000年度尽管经常性利润有所改善,但由于失去以往那样的非经常性损益支持,利润表提供的净利润明显下降,到. 2001年度则预告亏损。目前还没有看到哪一家上市公司可以连续. 3年以上依赖非经常性损益而实现净利润增长。既然非经常性损益这

11、样有害,而且足以让不明真相的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那么,如何识别与分析非经常性损益呢?最简单的办法似乎是看年报公布的非经常性损益数据。不过,这个最简单的办法却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有些公司可能隐藏了一些非经常性损益因素。非经常性损益通常是指主营业务之外的损益项目,它们大多存在于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项下。就此而言,营业利润较少非经常性损益因素。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时,应重点分析营业利润的增减变动情况。如果报告期一家公司的营业利润能够保持同比与环比的增长,那么可以确认其具有一定的业绩成长性,反而,则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过,营业利润中也可能包含一些非经常

12、性损益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营业成本因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或存货计价方法变更引起的增减变化;二是其他业务利润,特别是当它在前后两个会计期间增减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三是不恰当地将本期发生的广告费用记入长期待摊费用,进而使营业费用被低估;四是在管理费用中因不恰当的会计估计或会计变更而导致的增减变化,包括各项减值准备的增减变化等;五是财务费用当中因借款费用资本化、关联方资金占用费收入以及债权银行协议核减利息等因素引起的变化。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率是指一定会计期间因投资获得的收益相对于对外投资余额的比率。计算公式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对外投资余额100%。应用分析其中,投资收益的表现形式为利得,数

13、据取自利润表内的投资收益;对外投资余额是指资产负债表内短期投资、长期投资以及二者的合计数。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不同需要,有时作为分子的投资收益可以单独取短期投资收益或长期投资收益或股票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转让投资收益等;与此同时,作为分母的对外投资余额也应相应调整为短期投资余额或长期投资余额或股票投资余额、债券投资余额、股权投资余额、被转让投资的公允价值等。这些数据在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当中提供。不仅如此,虽然对外投资余额通常取用资产负债表期末数,但有时为更准确地揭示上市公司对外投资活动的盈利能力,特别是在报告期内投资余额发生较大变动的情况下,应当取用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或期初

14、与期末的平均值。一般说来,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存在一定的非经常性损益成分,主要是指短期投资收益、转让投资收益等。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注意投资收益的合理性与公允性,以及波动所带来的影响。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功用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衡量应当采用多种形式,这样可以避免分析风险,即错误分析导致判断与决策失误。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对盈利能力作进一步分析的指标,它所考查的对象是大多数上市公司资产占用当中最核心的部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计算公式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主营业务利润/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100%。其中,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的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净值期初数固定资产净值期末数)/2。应用分析

15、该指标在对同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做横向对比分析时颇具揭示意义。比如说,有两家经营规模大致相同的以白色家电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其中一家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为. 30%,另一家为. 12%。这表明前者的盈利能力更强,没有多少固定资产减值风险,并有能力进一步开展技术改造;而后者较低的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可能意味着设备的技术状况不够理想,不利于开展技术改造,甚至在销售额下降后存在固定资产减值风险。此外,有时一些公司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原因是资产不完整,固定资产净值占用规模过小,并因此对关联方交易的倚赖性较大。对这类公司应当给予警惕。净资产收益率与经常性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功用净资产收益率

16、可能是国内证券市场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财务比率,原因是它被视为衡量上市公司首发、增发、配股资格的主要指标之一。计算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合计100%。经常性净资产收益率经常听到或看到一些上市公司管理人员表示他们的职责是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实际上这未必正确,正确的说法应当是争取股东权益的可持续增长。非经常性损益可以起到迷惑社会公众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保牌或再融资而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提升报表利润。无论是中国会计准则,还是国际会计准则,长期以来都在规范非经常性损益方面作出不懈努力。因此,重要的不是净资产收益率,而是经常性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股东权益合计100%。应

17、用分析净资产收益率不是一个越高越好的概念。在过去几年中,那些在全部上市公司中净资产收益率排名最居前的公司,过后业绩发生大幅滑坡甚至亏损的不乏其例。其中的奥秘在于,决定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不仅有净利润和股东权益,还有负债。假如一家公司过度使用财务杠杆,虽然资产占用规模因负债而扩张,并因此获得一些收益,但这是建立在负债过度基础上的,可持续性极差。一旦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很难继续增加负债来维持正常经营,而且发生资产减值的可能性极大。总资产收益率与经常性总资产收益率功用相比之下,总资产收益率要比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其他指标更准确、更全面地揭示一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而且不仅能够用它在同业上市公司之间进行对比分

18、析,还可以不区分产业背景与区域背景地在所有上市公司之间进行对比。计算公式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应用分析这里,之所以要采用资产的平均余额,即资产负债表内总资产期初数与期末合计的一半,而不是期末余额,目的是为了避免因期末募集资金或其他原因导致资产规模增长过快而造成的指标失真问题。当然,在分析总资产收益率的时候,也应当引入经常性总资产收益率的概念,其计算公式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短期偿债能力人们所说的偿债能力是指上市公司动用资产偿还负债的能力。财务管理虽然以提高盈利能力为最终目标,但几乎所有成功的财务总监(CFO)都认为,对企

19、业偿债能力加以控制,特别是注意维护适度的、富有弹性的短期偿债能力,是财务管理需更多关注的问题。同样地,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讲,不能只关注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而忽视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在一些较极端的案例中,例如当年英国的霸菱银行,虽然经常性盈利能力表现正常,但由于一位交易员隐瞒了巨额短期负债,以至于这家百年老店几乎在一夜之间因短期偿债能力出现毁灭性损害而不得不宣告倒闭。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酸性比率、现金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以及应付帐款周转率等。酸性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帐款)/流动负债与流动比率配合使用,以判断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大小,如果公司的流动比率较高

20、,但在流动资产中其他应收款、待处理财产损失及存货所占的比重较大,其短期偿债能力仍是令人担忧的,因为到期的债务是不可能用其他应收款、待处理损失和存货来偿还的。2反映企业偿还债务安全性及偿债能力的指标有:(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而言,该指标应保持在2:1的水平。过高的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的一种信息,它有可能是:企业某些环节的管理较为薄弱,从而导致企业在应收帐款或存货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平;企业可能因经营意识较为保守而不愿扩大负债经营的规模;股份制企业在以发行股票、增资配股或举借长期借款、债券等方式筹得的资金后尚未充分投入营运;等等。但就

21、总体而言,过高的流动比率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该比率过低,则说明企业偿债的安全性较弱。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费用待摊费用)流动负债由于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包含了一部分变现能力(流动性)很弱的存货及待摊或预付费用,为了进一步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通常,人们都用这个比率来予以测试,因此该比率又称为“酸性试验”。在通常情况下,该比率应以. 1:1为好,但在实际工作中,该比率(包括流动比率)的评价标准还须根据行业特点来判定,不能一概而论。流动比率会计上的破产是指资不抵债的情形。但是,不能等到发生资不抵债时再来关注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首先要关注是否发生流动性资不抵债。功用流动比率

22、(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用来衡量公司清偿短期负债的能力,是用来考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最基本的指标。流动比率高表示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强,但过高则可能形成资金浪费,一般认为2:1较适当。计算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应用分析所谓流动性资不抵债,是指企业流动比率小于. 1倍的情形,也就是说企业已不能用其流动资产来偿债到期或即将到期的债务。如果债权人不能宽限债权期的话,债务人企业只能采取出售长期资产,如长期投资或固定资产等来用于偿还到期债务。这将使企业遭受更加沉重的打击。分析表明,国内上市公司. T类板块各年度的平均流动比率均低于1倍,而全部上市公司平均值为1.5倍至. 1.7倍之间。这就是说,T

23、类公司与流动性资不抵债相伴,而流动性资不抵债是导致公司亏损的重要原因。然而,流动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过高的流动比率往往说明公司财务管理过分保守,缺乏必要的弹性。酸性比率与现金比率功用酸性比率与现金比率在揭示公司短期偿债能力风险方面是流动比率的重要补充。酸性比率的指标揭示意义在于公司利用下一个周转目标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酸性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帐款)/流动负债。应用分析其中,没有把预付货款视为速动资产,原因是它的下一个周转目标可能是存货,而且是存货中的原材料,也可能是固定资产或长期投资,但绝不是现金,当然也不能直接用来偿债。将其他应收款也排除在外,是由于它

24、往往与公司的主营业务没有直接联系。至于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它们根本就不会有未来现金流入。现金比率功用现金比率的指标揭示意义在于公司利用货币资金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应用分析可以给出这样一个财务分析定律:在同一行业板块,上市公司酸性比率及现金比率越高,公司越安全;反之,便越不安全。当然,酸性比率过高也不一定都是好事,比如说是由于应收帐款过高造成的,后者可能较多坏帐风险。营运能力指标应收帐款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是指公司一定会计期间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计算公式应收帐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其中应收帐款平均余额的计算公式为:

25、(应收帐款期初余额应收帐款期末余额)/2。为反映真实情况,不应采用应收帐款净额。应收帐款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为:365天/应收帐款周转率。应用分析应收帐款是指尚未收到现金的本期与以往各期主营业务收入,或累计赊销净额。应收帐款周转率也是一个数值较大较佳的指标,因为数值越小则表明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越差,发生坏帐损失的风险越大。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指一定会计期间存货经由销售转为营业成本的平均次数。功用存货周转率是用来判断公司能否实现正常生产经营的指标,是一个充分反映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占用余额其中,存货平均占用余额的计算公式为:(存货期初数存货期末数)/2。

26、换算成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为:365天/存货周转率。应用分析通常情况下,数值越大越好,若该指标过小,表明公司发生存货跌价损失的风险较大。存货周转率依产业差异而有不同表现。但就同一产业而言,存货周转率是一个充分反映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加快存货周转可以增强偿债能力,即减少资金占用,压缩负债规模,而且可以增强盈利能力,即降低财务费用与其他相关费用,避免跌价风险等。绩优公司不大可能是一家存货周转缓慢的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假如经济处于通货膨胀状况,存货增加不一定是坏事。例如,在油价大幅上涨的2000年,一些美国航空公司利用战略储备与期货交易获得更多收益,国内航空公司由于几乎没有自己的存货而全面亏损

27、。应付帐款周转率应付帐款周转率是指一定会计期间以现金支付应付帐款的平均次数。计算公式应付帐款周转率=存货平均占用余额/应付帐款平均余额。其中,存货平均占用余额的计算公式为:(存货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2;应付帐款平均余额的计算公式为:(应付帐款期初余额应付帐款期末余额)/2。应用分析该指标可以揭示公司供应方风险。虽然增加应付帐款不需支付利息,但可能意味着供应方经营陷入困境,或上游产业竞争激烈,公司将面临因原材料降价导致的同业价格竞争。克扣供应方并不有利于自己,它与公司持续增长目标相悖。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一定会计期间固定资产净值转为收益的平均次数。计算公式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

28、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占用余额。其中,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占用余额的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净值期初余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余额)/2。应用分析一般说来,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表示公司主营业务状况越理想,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越强。不过,对于那些资产缺乏完整性的公司来讲,过高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可能连带着关联方交易风险。总资产周转率功用总资产周转率是一项衡量公司总体流动性的指标。计算公式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资产合计平均占用余额。其中,资产合计平均占用余额的计算公式为:(资产合计期初余额资产合计期末余额)/2。应用分析一般地说,流动性较强,抵御经济周期风险的能力就越大,资产减值风险就越小。该指标可以和

29、总资产收益率配合使用。在总资产收益率相同的情况下,总资产周转率较高者胜出。长期偿债能力指标长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是着眼于一个较长的会计期间来衡量的公司用资产偿还负债的能力。尽管利用发行股票募集资本金可以暂时增强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但从长计议,如果一家公司长期偿债能力低下,就很难拥有较强的盈利能力,甚至可以导致亏损。因此,财务分析不可忽视对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有股东权益比率、资本负债率、有息负债比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自有资产比率(股东权益/资产总额100%)高说明公司经营资产中举债的比例低,即资产负债比率(负债额/资产总额100%)低,偿债的安全性较高

30、,反之则结果相反。但是对股东来说,该比率过高并非是好现象,它表明公司的经营者可能过于保守,因为借款利率如果低于资产报酬率,则股东可以因公司“低息举债经营”而获得更多的报酬。当然,自有资产比率过低,公司经营扩张过度,将来资金周转有可能出现困难,这对股东来说也并非是好事。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比率是指股东权益或资本占资产合计的比重,又可称为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期末数/资产合计期末数100%。应用分析一般地说,股东权益比率越高,公司的偿债能力就越强,经营就越安全,赢利的可能性就越大。股东权益比率的风险揭示意义极强。例如,2000年中期. T类公司板块资本充足率平均值仅为. 16.

31、57%, 而所有上市公司平均值为. 55.33%。这表明,那些亏损公司总是与较低的资本充足率相伴。如此说来,投资者有必要远离那些资本充足率低于30%上市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有时一些公司不是由于股东权益比率过低而导致亏损,而是由于行业不景气导致亏损。这样的公司较容易实现扭亏。以昆明机床为例,这家公司. 2000中期的资本充足率高达92.34%,在国内外机床市场回暖的带动下,下半年主营业务收入环比增长. 91%,一举实现全年扭亏目标。资本负债率与有息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对资产的比率。计算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合计100%。应用分析资产负债率给人的感觉是增加资产可以减少负债。实际上,企业

32、用来偿债的并不是资产,而是资本,包括经由利润而来的资本与经由股东出资而来的资本;不是依靠增加资产来降低负债率,而是依靠增加资本来降低负债率。在资本不增加的情况下,资产的增加是通过增加负债实现的,这样一来,资产负债率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提高。资产负债率就它所揭示的公司偿债能力而言,是一个充满会计逻辑错误的坏指标。那么,哪一个指标在揭示公司偿债能力方面是好指标呢?第一个答案是资本负债率,即负债对资本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负债合计/股东权益合计100%。道理很简单,公司只能通过增加资本的途径来降低负债率,或者请求股东增加出资,或者创造更多的净利润。其中,后者是关键。第二个答案是有息负债比率,即有息负

33、债对资本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短期借款1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股东权益合计100%。其中的会计逻辑是,首先将负债合计一分为二,那些依照负债契约不产生利息的负债为无息负债,那些依照负债契约产生利息的负债为有息负债;无息负债与有息负债对利润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不直接减少利润,后者可以通过财务费用减少利润;因此,公司在降低负债率方面,应当重点减少有息负债,而不是无息负债,这对于利润增长或扭亏为盈具有重大意义。有时,在揭示公司偿债能力方面,有息负债比率这一指标要比股东权益比率更富有意义。一般地讲,一家公司股东权益比率为30%,资本负债率为. 200%,有息负债率为. 1

34、00%,是三个重要的警戒线,超过这些警戒线,意味着公司存在较大的风险。现金保障能力指标揭示现金流量状况的指标。按现金流量表计算的每股收益(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值/总股本),表明的是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实实在在收到的现金,而不是应收帐一类的数字,它反映的是公司的经营状况是否正常。有不少上市公司将募股资金投资后,效益增长不多,却产生了大量的应收款,实在让股民寒心。现金保障能力关于现金流量表的分析,目前国内存在许多误区,而且在某种情况下存在发生严重失误的可能性,以至于低估或高估了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以及派现能力。会计准则之所以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为了防止企业在滥用权责发生制的情况下,不恰当地

35、确认当期利润,使利润表不能真实反映报告期企业的盈利能力。不仅如此,滥用权责发生制还可以导致资产负债表中隐藏着较多的递延损益风险。循着这一思路,现金流量表可以告诉我们一个报告期真实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这是现金流量表的主要功能。有些会计著述把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搞得很复杂,以至于许多投资者一提到现金流量表就产生一种神秘感。实际上,分析现金流量表就是分析报告期收益的现金保障能力。衡量现金保障能力的指标主要是营业收入现金保障倍数、利润现金保障倍数、调整后利润现金保障倍数。营业收入现金保障倍数营业收入现金保障倍数是指一定会计期间收到现金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计算公式营业收入现金保障倍数=

36、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应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的重点是衡量营业收入现金保障倍数。一般地讲,只有报告期营业收入现金保障倍数超过. 100%才是正常的,否则便可能存在一定的现金流量风险,并进一步导致应收帐款坏帐风险、新增有息负债风险等等。利润现金保障倍数利润现金保障倍数是指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量表提供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对利润表提供的净利润的比率,该指标大致反映已获得现金流入的净利润占全部净利润的比例。计算公式利润现金保障倍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100%。应用分析一般说来,利润现金保障倍数较高,表示利润的可靠性较高,具有一定的派现能力;反之,利

37、润的可靠性与派现能力都值得怀疑。调整后利润现金保障倍数计算公式调整后净利润现金直接保障倍数=(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净利润100%。应用分析在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不完全都是经常性的。比如说,一些公司报告期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流出量许多是因为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产生的。后者很难说是经常性的,严格地讲,它们很有可能与经营活动无关,属于关联方非经常性占用,或者是对外长期投资。因此,在分析利润现金保障能力时,不能只满足于衡量“利润现金保障倍数”,而有必要把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流出量剔除出

38、去,计算“调整后净利润现金直接保障倍数”。这样衡量的净利润现金保障能力才更富有揭示力。其他指标每股收益功用这一指标反映企业普通股每股在一年中所赚得的利润。计算公式每股收益=(税后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额上列公式中,根据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发行股票主要为普通股以及每股面值为1元的情况,可直接以税后利润除以平均股本总额来计算,此时,这一指标即为“股本净利率”。应用分析每股获利额常被用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评估股票投资的风险。如果企业的每股获利额较高,则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较强,从而投资于该企业股票风险相对也就小一些。应该指出,这一指标往往只用于在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以反映企业盈利

39、能力的变动,而很少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因为不同企业由于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的不同会使这一指标产生较大的差异。每股净资产功用该指标说明股东所持的每一份股票在企业中所具有的价值,反映了每股股票所含有的现有价值含量,即所代表的净资产价值。该指标可以用来判断股票市价的合理与否。该指标在对公司进行股本扩张和清算时显得非常重要。计算公式每股净资产=资产净值/普通股总数应用分析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价值就越高,但是这应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相区分,因为,每股净资产比重较高可能是由于企业在股票发行时取得较高的溢价所致。由于上述这些指标是单一的、片面的,因此,就需要你能够以综合、联系的眼光进行分析

40、和评价,因为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指标的高低往往与企业的偿债能力相矛盾。如企业净资产比率很高,说明其偿还期债务的安全性较好,但同时就反映出其财务结构不尽合理。你的目的不同,对这些信息的评价亦会有所不同,如作为一个长期投资者,所关心的就是企业的财力结构是否健全合理;相反,如你以债权人的身份出现,他就会非常关心该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最后还须说明的是,由于资产负债表仅仅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方面的财务信息,因此你要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还必须结合财务报告中的其它内容进行分析,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净资产比率功用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偿债安全性,它的倒数即为负债比率。计算公式净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总额/总资产该

41、指标应用分析净资产比率的高低与企业资金实力成正比,但该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该指标一般应在50%左右,但对于一些特大型企业而言,该指标的参照标准应有所降低。固定资产净值率功用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生产能力。计算公式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应用分析一般该指标应超过. 75%为好。该指标对于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资本化比率功用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需要偿还的及有息长期负债占整个长期营运资金的比重。计算公式资本化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负债+股东权益)应用分析该指标不宜过高,一般应在. 20%以下。市盈率功用这是一个被用来评价投资报酬与

42、风险的指标,作为对每股获利额指标不足的一种弥补。计算公式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每股获利额应用分析假定某企业普通股每股市价为. 10元,每股获利额为. 0.40元,则其市盈率=100.40=25它表示该种股票的市价是每元税后利润的. 25倍,其倒数(即1/25=4%)则表示投资于该种股票的投资报酬率。将市盈率和每股获利额结合运用,可对股票未来的市价作出一定的估计。比如,企业每年利润增长. 30%,如果这个估计是比较正确的话,则次年的每股获利额可达. 0.52元(即0.04130%),此时,即使市盈率不上升,未来的股价将为13元(即0.5225倍),从而投资者就可据此对这种股票的买卖作出决策。市净率

43、功用用以表明公司未来清算时股东承受的风险大小。计算公式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应用分析通常该指标以小于. 2为正常区域;股利发放率功用这一指标反映企业的股利政策。计算公式股利发放率每股股利每股获利额应用分析这一指标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是作为短期投资还是中长期投资而定。一般地,若作为短期投资,则应选择股利发放率比较高的股票;若作为中长期投资,则应选择股利发放率不是很高的股票,因为这预示着该企业正在把资金再行投入企业,从而将使其未来的利润增长具有较大的动力,并将使未来的股票价格上涨。股利实得率功用这是一个反映股票投资者的现金收益率指标。计算公式股利实得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应用分析这一指

44、标往往为那些对股利比较感兴趣的投资者所注意,对这些人而言,股利实得率较高的股票自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最后,要注意将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有关数据与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中的有关数据相对照,看看它们是否符合应有的连带关系。如,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最后的未分配利润额是否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额相一致;年度内各项利润分配数是否与财务状况变动表中的各项利润分配数相一致;本年提取的公积金数额是否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公积金增加数额相一致,如此等等。若发现这些数据之间无法核对,就说明报表中的许多资料都有错误甚至是失实了,这时就需要慎重决策。财务结构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有:趋势分析同比分析业绩趋势分

45、析旨在发现和确认上市公司历史业绩的趋势性,判断业已形成的趋势是否发生改变及其原因。最基本的趋势分析方法是同比分析。开展同比分析,应首先选择一个与被分析会计期间没有季节差异的会计期间作为基期,然后对各会计期间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换句话说,同比分析就是将一个会计期间的财务数据与相隔一年或一年以上会计期间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判断上市公司业绩的增减变动情况。如. 2001年度与. 2000年度之间,2002年第一季度与. 2001年第一季度之间,或2001年末与2000年末之间,所进行财务数据对比都属于同比范畴。通常,会计报表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采用“%”来表示,如本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为. 1500万元,

46、上年度为. 1000万元,同比增长. 50%;财务比率的增减变动情况采用“百分点”来表示,如本年度营业成本比率为. 76.24%,上年度为. 78.56%,同比下降. 2.32个百分点。环比分析虽然同比分析在判断公司业绩增减变动时具有消除季节性因素的优势,但也存在劣势。例如,由于年度会计报表不提供最近6个月或一个季度的数据,同比分析不能揭示公司距年终最近. 6个月或一个季度的业绩增减变动情况,而这段时期一旦发生业绩 “拐点”,即较大幅度的增减变动,分析结论就可能形成误导。及时发现业绩“拐点”对投资决策极富有意义,趋势分析的重点就是发现“拐点”。 所谓环比分析,就年报而言,就是将下半年业绩数据与上半年业绩数据做比较。其中,下半年业绩数据可以用全年数减去中期数获得,将得数除以中期数,再乘以百分之百,便得出报告期环比增减变动比率或幅度。例如,某公司. 2000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为395364万元,2000年中期主营业务收入仅为266768万元,二者相减得出下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为. 128596万元,再用. 128596万元除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