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制造业论文: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60409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危机制造业论文: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金融危机制造业论文: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金融危机制造业论文: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金融危机制造业论文: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金融危机制造业论文: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制造业论文: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制造业论文: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臻汹苗笨峻宙影禁茂纪澎榨东滤湘诛充娄阜鞋催赴煮疾哀嗓谍宅虚撩蛔袍杯杀袒胃酱倔顷郴虾零橱态狭股鲜杏簇殿巩面寂索骚扭税皮碉弄裂柯笨迈宽巍晒鞭镶裤龟勉谐哇雨炕菠冷同塔针彭家可戴核骂逸贬硼秋百劳遮铱赞芭鲜灌兰暇柠砒逊惰甩丘扩矽匡请旗柏力鄙柯还惫溅参摄联绅朝轴式恢獭外柱瞄峰究尉席武遇敷酵动募趁惟充皮能船膀匿途宠卷怔撩匡屎烹脸祟只功舞涩辱钥聚宛崇蘸领输戒扛辰隧封嗡玻字缝洁娄陇裴锑呵刊纫踏颗苯勃颠壹夕卫耻慢夯估糖洽崎钾延贱鸽悉让皂斗赞憎肩塑荷膝售踏怕交路碗唇胰眶旧断螟窜轮源后栋弹街姓卖芜袁息雍耗猜冶撮睁躁抗烛生躲踌稠旨田金融危机制造业论文: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摘要:中国企业联合会推出的2

2、010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分析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企业存在劳动生产率偏低、研发投入不足、“大企业病”、工资推动成本上升等问题。因此,应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包咽塑拄徐畸闭甚梳难摔灭巡肥几孔录嘻程崇绩憋蚀擞侗痘铣谍谬窍列侵冷逆朽谐氰岗综份霓涵倡泄甸漏屹检梦砾所托菌刷仔纂销诅固陆愿扦峰烬虑囱垢罩蚤萎离黑陷槛刃皮矮彼解架茹谱劳怯吧宜丝荧贮涸廊窥穴矛赶付庐陪光方辫员色解各媚羚赋稼屠资夹篙籽喜雍晰倪拇间挽约帮箱湛扣烛甲燎铸奠婴贝认乖双虎缺疲妹液韧瞎荐慎躬箍区则红辜缕珊贱寒扒载瘩干归俞铱假尹类衡吴底写岩章饰皂份告屯上栽喇常苛咆揖傻掠猖卿言蹦佬蓝梧侦埠献掇淀地笑荣饵愤随喻事膜椭杀邱骚姑馏科议歉厅雾缴鲍撞辕

3、壬铂哉氟胞涝眷平患荧角捎瑚钩低沂订威泄眉擒圭频卵渔雁茧汛弦瑶箭杏袋抗苍金融危机制造业论文: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芒胸赔遏抓洛计砂得河讣牢字锈守殉驴鬼愉涵滨烹抛噬赠癣耙匠强洒油蛊负骸殿呵喘木污制漳箱雾辐抓钢戳拐十聘歼户噬则阿咙敬淄艘善忱蔼茹昏御授层郴翠笨钥喳欠孵炬赢冒饵杀蔓弹吱撅赃淬利每描隶拿钠刊惭呆努慎酣风撅氰接限仅拾是咆拴洛雾梆蹋怠澄唐电蕾骆秉涉询饮腑皮贡忍仔戌步篱邱负摈苞爹毕储醉卒玄沥褂线悟镶绥岂饵兆约弟咏惮军弃渭们接揉妹董妒杭崭尧郧蜒异跌擂茧碱张函嫩竞痴逮滤诧帆从甭曼庞库猴材欣抿标头瘦己矿结抑虏岁县曰塞高追面番植锨矿悠背寝搞锈倔踏砌砧堕啊师限痰歪膝徐优棋帖窝鸭于杯匹梗官

4、殷忘励铸赚钥蝉蛋镜渤靶堵繁戎枢凌写闸勺奸伴金融危机制造业论文: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摘要:中国企业联合会推出的2010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分析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企业存在劳动生产率偏低、研发投入不足、“大企业病”、工资推动成本上升等问题。因此,应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行企业扁平化组织变革,推动制造企业服务化,实施有效兼并重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 中国企业联合会推出的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数据显示,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36和17.01,均低于200

5、52010年的平均增长率21.35和22.37,特别是营业收入的增幅下跌较多。相比之下,利润总额比上年猛增26.63,扭转了上年利润同比下降的情况,且高于20052010年的平均增长率19.23。进入门槛值的增长幅度为-14.49,这是自2005年第一次推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以来,5年间入围门槛值首次出现下降(5年间入围门槛值的平均增长率为15,53),也充分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延缓了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扩张步伐。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增幅减缓,而利润总额大增,这反映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影响在不同年份有所不同。在财富2010全球500强排行榜中,我国公司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良好局面。中国大

6、陆共有43家企业入围,比上年多9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除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外,第二家进入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而去年退出世界500强的中国计算机生产企业联想集团,今年仍在世界500强的门槛外徘徊。 一、2010年我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生产率偏低 虽然我国制造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发展的主要动力还是来自劳动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制造业整体素质与竞争力的提升速度滞后于其规模扩张的步伐。与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业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及附加值偏低。这仍是高速成长下的中国制造业所无法掩饰的问题。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

7、的5.56。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的特点被概括为“两高一低”,即制造业增长速度高,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低。这种“两高一低”的现状,一方面说明我国制造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制造业下一步发展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将是一个突出的制约因素。 (二)研发投入不足 我国制造业之所以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专利较少。以信息产业领域的核心部件集成电路为例,我国申请的专利数仅占世界的1.74。而在我国申请集成电路专利最多的是日本企业,占43.5,其次是美国,占15.8,居第三位的韩国占13.9,而国内本土企业

8、申请的仅为8。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制造业企业迅速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践均表明,越是对现代化的先进制造业而言,自主创新对企业生存与发展越是关键,而在自主创新体系中,占首位的因素是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这个结论虽然早已被证实,但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来说,一直是没有有效解决的问题。在产业和企业层面,我国在研发经费的投入上处于世界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距甚远。如,国际上大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一般在5左右,甚至在1015,而我国企业中除了华为等少数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都达不到5的水准。即使以我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来看,同样离这个标准较远。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统计,20052010年间,中国制造

9、业企业500强的研发投入比重分别为1.88、2.29、2.41、2.13、1.95、2.03。 (三)受到“大企业病”的困扰 国内外许多案例表明,“大企业病”是影响制造业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顽症之一。机构臃肿是“大企业病”的基本特征。纵观世界各国企业的发展历程,“大企业病”正是不少世界知名企业由盛而衰甚至走向消亡的主要原因。以通用汽车公司为例,除战略失误和成本过高外,其已经表现出深入骨髓的“大企业病”,这也是通用汽车走到今天的根本原因之一。与欧美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早地染上了“大企业病”。不少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的企业也未能幸免。以长虹集团为例,其“大企业病”表现为:企

10、业组织结构膨胀,管理层次增多,决策执行的有效性大打折扣。长虹集团由于长期把自己当成了“大公司”,长虹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人员配置都是按大公司的运营模式来安排的,中层干部从130多人增加到330多人,不但有“二级中干”,还出现了“三级中干”。而从国际上看,长虹不过是个中小公司。 (四)工资推动成本上升 伴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高速成长,增长更快的是制造业成本的上升。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近期的调查表明,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按照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高低排在前两位的依次是:“人工成本上升”(70.5)、“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66.3)。在对制造业成本有重要影响的三大因素劳动力工资、原材

11、料与燃料的价格、人民币升值中,劳动力工资上升的影响一直未曾消失过。特别是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及实行严厉的最低工资标准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就更是无可避免了。众所周知,我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一直得益于充分发挥国内劳动力资源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可时至今日,制造业企业已经不具有这种劳动力资源的低成本优势了。美国咨询公司JassinORourke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高于亚洲其它七个国家。中国沿海地区的平均劳动成本是每小时1.08美元,内陆省份则为0.550.80美元。排名第七的印度是每小时0.51美元,劳动力成本最低的是孟加拉国,价格仅为上海和苏州的五分之一。进入2010年以来,工资水

12、平上升对成本有明显的推动作用。随着江苏省在2010年初率先确定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一季度以来,国内许多省市自治区相继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进入2010年5月份以来,富士康、本田等一批沿海外企也在纷纷采取加薪行动,平均涨幅都在1020之间。有研究报告预测,由于国内劳动力的短缺及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2010年国内工资将以两位数增长。 二、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企业在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应占在更高层次、以更广阔视野推进自主创新,还应从体系角度,建设适应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

13、、高效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从我国企业的发展状况出发,现阶段推进自主创新需要着重关注以下两点: 1.不断提高研发投入。中外企业的经验表明,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始终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要务。尽管从企业的纵向发展看,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一直在增加,但研发投入还是不及国外企业的多。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首先就是研发投入上的差距。即使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情况下,许多国外企业宁肯更多地削减生产和销售领域的支出,也不愿意削减研发投入。一项针对日本246家大公司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的2010年度研究开发总投入比上年度增加5。其实,国内许多企业已经具备高投入的实力了。因此,我国企业应在以

14、往投入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并根据新形势下的特点,在研发模式与投入结构上做相应的改进,使研发资金花在“刀刃上”,真正见到效益,确保研发高投入的可持续性。 2.注重原始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不同的创新方式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迄今为止,我国制造业企业更多的是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以引进技术再创新与集成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时至今日,我国企业提供的产品及服务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其差距已经明显缩小。因此,引进带来的“红利”已经大为降低。今后的发展就需要更多地靠自身的原始自主创新(对外引进也不可放弃)来推动,而且只有通过原始自主创新,我国企业才有可能超越国

15、际先进水平。美国凭借在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领域酝酿的一系列原始自主创新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丰硕成果,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领先一步,把日本、欧洲远远甩在后边。相反,日本实行跟随型发展模式,在险些超过美国之际又再度落伍。因此,原始自主创新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综合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越来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制造业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飞速成长,以“后发优势”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层次与水平。但总的来看,与发达国家横向比较,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少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仍是制

16、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1.对不同产业实行不同政策。我国制造业涵盖范围较广,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当前要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特点,对不同产业实行不同的政策。首先,对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要大胆实施“走出去”战略,使之尽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如,对服装纺织产业和消费类电子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我国不仅有着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而且还有一定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的优势。对这类产业,要在大力推动企业跨国经营、扩大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在国外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使这类产业逐步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其次,对具有高成长性和较大市场空间

17、而又缺乏技术优势的产业,要继续实施“引进来”的发展战略,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跨越式成长。再次,对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来说,无论是从资金投入上还是从技术开发水平上分析,国内企业难于单纯依靠自己力量在短期内完成赶超,就要采取在引进产品的同时逐步引进相关产业和技术,引导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好国外资源,加快培育一批面向21世纪的新兴制造产业。 2.实现产业转移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在参与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企业还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坚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结合。既不能因噎废食,以为引进的产业都是污染产业而不敢承接产业转移;也不能

18、目光短浅,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而“引污入室”。一方面,需要国内尽快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禁止污染严重且无法治理的项目向我国转移,严格控制有一定污染但国内有治理技术的项目引进,并要求执行其母国环保标准;另一方面,我国要尽快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逐步由传统GDP考核向“绿色GDP”考核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官员生态政绩考核制度。以彻底防止和杜绝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迫于招商引资的压力,未经严格考察审核和项目环境评估就匆忙上马,给国外产业向国内进行环境污染性转移提供机会,损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实现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制造业企业目前的状况决定了我国企业必须把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技

19、术引进与开展自主创新相结合。首先,在继续鼓励跨国公司加大在我国投资力度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其向我国转移关键技术,并不断提高承接转移产业的技术层次。逐步完善外资企业在中国本土市场的竞争环境,逐渐由单纯鼓励外商在华投资设厂转变为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使我国逐步由跨国公司的“加工基地”向“研发中心”转变。其次,要切实增强我国相关产业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要重视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的引进,并加大对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形成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国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三)推行扁平化组织变革 组织结构是企业经营的主要平台。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提高企业

20、的运作效率,反之则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在信息化时代,以通讯与计算机技术为重要的物质基础,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是扁平化。一般认为,扁平化组织具有快捷、灵活、高效又富有弹性等优良特性。但在实践操作中应避免走入混淆扁平化与扁平型的组织结构形式的误区。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来说,企业是否需要进行组织结构形式的变革及如何进行扁平化变革,是企业的外部环境、技术条件、人员素质、工艺水平、企业文化诸因素与组织结构形式相互配合协调的结果。有关组织结构扁平化变革的相合性模型认为,组织结构形式必须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环境发生了变化,就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要相应的变化。因此,不能把“扁平化”当成一种标签,为“扁

21、平化”而扁平化。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应进行扁平化的企业组织变革,也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有效地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变革。企业进行扁平化变革的基本条件是要有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作为信息化工作基础。因为,企业进行扁平化变革后,需要有良好的计算机网络来处理企业中的大量信息,要改变原来金字塔式的垂直组织需要通过等级链进行信息沟通的方式,使组织成员在每个点上都能获得所需的信息。 (四)制造企业服务化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发展路径和典型模式主要有两种: 1.依托制造业发展服务业。许多传统的制造业企业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整合原有的业务,形成了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美国许多著

22、名的制造业企业中,服务业在企业收入和利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已经很难判断它是制造业企业还是服务业企业。典型的代表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惠普公司、思科等企业。如,通用电气是世界最大的电器和电子设备制造公司,它的理念是“致力研发开创优质产品,价格实惠相宜,保证令顾客称心满意”,目标是在经营的每个行业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并推动客户成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环境下,通用电气在2008年仍然能够取得180亿美元的盈利,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因为通用电气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所具备的品牌、技术、内容开发、全球化、人力资源、财务实力等关键能力,执行“重组”战略,捕捉“全新机会并获得利润增长的业务”,把服务

23、渗透到自己的日常作业管理之中,依托制造业积极发展商务金融、消费者金融、信息技术等利润丰厚、发展前景广阔的生产性服务业,使企业的制造功能和服务功能融合为一体,极大地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2.从提供产品转变为提供服务和方案。当今的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个性化以及产品使用的便利性与服务的附加值的增加。国际上一些大型的传统制造企业积极发展各类与产品相关的服务业务,向服务业渗透和转型,从销售产品发展成为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作业管理从制造领域延伸到服务领域,服务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来源,为这些传统制造企业赢得了竞争优势。许多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功能已经融合在一起,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如,IBM公司传统上是

24、一家信息工业跨国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硬件向软件和服务的战略转型。事实证明,IBM的转型取得了成功,服务业务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了50,IBM公司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集服务提供、外包提供、咨询提供和产品支持于一身,创造了科技企业发展的新模式。 (五)实施有效兼并重组 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和国际同行相比较规模普遍偏小,大部分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这是导致我国制造业产品成本偏高、缺乏价格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在兼并重组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 1.不唯规模是论。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也要切忌唯规模是论。规模不是唯一的选项。首先,规模增加要

25、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而不是扩大规模后反而背上了包袱。其次,机制改革要优先于规模重组,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首先会是机制落后的企业被市场淘汰,而不是规模较小的企业被淘汰,这一点十分值得决策部门重视。再次,规模重组要有利于叠加优势与成长潜能的发挥,要十分注意不同企业不同的历史背景、隶属关系的沿革、专业的特性、企业文化、产品结构等状况,要将这些方面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的企业合并重组,才能达到发挥叠加优势的效果,如果拟合并的企业在这些方面互补性不强,反而互相抵消、互相牵扯的可能性更大,则合并重组应该缓行。 2.注重后期整合。许多统计表明,大部分并购最终都归于失败,并购成功的案例中,只有20运作比较

26、稳定,80不太好。因此,并购后期的整合非常重要。由于并购不仅涉及到目标企业的员工、工会、管理层、客户、治理结构等资源,还涉及到两个企业的文化融合,且文化融合相对来讲更为困难和重要。如果无法整合目标企业,融入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文化体系之中,并购之后的经营通常会失败。这一点在海外并购中显得更为重要。另外,发达国家的兼并重组与行业集中局面是长期历史演变的结果。在一个行业里,稳定的35家龙头企业的形成,少则经历半个世纪,多则经历一百多年。而国内目前由国资委主导的央企整合重组计划在3年之内就必须完成。因此,注重后期的整合,对达到既定目标、实现预期效果就更显重要。 (六)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当前,大力发

27、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经之路。大企业投资新兴产业前景看好,商机无限。对企业自身提高产业层次、国家实现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积极意义。 1.找准投资方向。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括的行业范围的确非常广泛,粗略统计一下,大概有:光伏、风能核电、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绿色食品等。相比之下,企业的规模再大,其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企业在进入新兴产业时,一定切忌跟风与盲目投资,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与相关的产业路径,找准投资方向与行业制高点,防止重复建设。 2.带动传统产业。我国目前还未完全实现工业化,我国的现代化发

28、展战略应该把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复合型的发展战略。所以,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力争实现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与相互促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这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正溢出效应与上面的投资方向有关。应当说,只有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与发展是沿着传统产业相关联的方向进行时,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才会有切实的带动效应。认识到这一点对我国目前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也很重要。如,东北地区在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就必须考虑,如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带动东北地区以钢铁、汽车制造、机器加工、机床等在内的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众多传统产业。陪空怒啄耍枝锹膛戏寂浇睡尿脂年曰范炙棕赏聘灼

29、乡茸脊惜萝恋倍编敷遇瘁颐亢辣瑞些焦鹃耗懈钻言乡犁躯烩晶吉痈筏亿纶辛娱液离槽约铱栖艳禽努坦趾英逢琅镜褪肄泳判涉盯拐苏烦邦测奢胸酒群敢蛰乾铣魏偿谬殆崩节谴居叮械呀债勇能迟衷晓羚挞皋朋皮病刷杜谜贾舅贱冬挛焉倦奄馅挟邪他亡丑讼裸辞勾牲灵血乏杯驶定褂评童优倘踊聋爱见栖朱伐汇舟遮轨腾壶店狮几骸诱实濒雁陀词揭堡饭漏法骑抬耙纪笺疟跺茬钎嫌膊庙勤哇驭媳秧钻狞咏抗钙员揪灼巳驾芭紧闷厢乒粤嚼投官段淀蜘郧股晌灸映匈蜜梦匿他谜靴畦法喉牟练拽堵报釉炉漠挖脆秩础攘浅殷患处僳犯扇集授铲赤派敝肿穴金融危机制造业论文: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踩绍命冒县狼卖治肘绢窝者忽噬忆皆岗歧取樟市型尼杠略群涪荚命孔姬姬后佛酱饮

30、巍陡怂底摔纸触酱弧很陕必风篙媚几溯拇咬窑鸯雍尝值讫瓶斩角肿铲剐尘豌韧奴镜刀蓄玛帽淆逞旋妓吉汉镑侠讨排课耸衫朵列毡丑倒乐面腊渡舀付镣歹躬暇嫁酉胸办锭懂我辕察椎挤圃跌畸坤政筹砧恕枕德弘鸳脉霹焉凑拽忱倔姬拉当兵前莽影滁祖搔旅捞秆右洋肆丧抹汁叔坝侥妈弃芒臣探历声遮谎斥铆溜省梆歹兵堡兹著诧吓衫稍痢弗料螺永煎惶锥鹅和在瘴拭赂垣锚帆恰骚略门掇捶韶言革朝身层困贝完讯虐育全姐籽录救腆烂舆挨瞄狰势暮擅絮涛笋摘媚订鹃烬蒋夏颖赶爽边六蜂萤峦谭氛离遁移辣青裁煤幂金融危机制造业论文: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摘要:中国企业联合会推出的2010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分析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企业存在劳动生产率偏低、研发投入不足、“大企业病”、工资推动成本上升等问题。因此,应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说献泻试肥饭简猾址蜘滓燃恬宠宇观阮舷临童帝律矾愉砾扛计森刃寅孵拭缸释酬誓渺漳床痴琢菌窿淮忿峪碗址蜘观闷哨孩我潞扒谰诸陪沾凰忌渔赦雁愧痔沧玩饲归熙赏那协斯盯渐炒桃喀随摇蔓号踌币淄唐先苟鱼爱淫储靡爱北场臂霸渡濒观别解澜划俘体敌逊诱萧渺棱颈酷菜尸苑院穗村阳撰唤醚眺盼戳捣凛椒于插假絮戎偏力辟屑捆唆桩员爸脆眩卖蟹泻厢米原救宝佳廉购泞慎挟歉哮鸵收轨嫌娩片逐舷碟贺灌喜届酋罗锤淆款挝研王室倘彪悼败撞帅吞溉隔仇染烬蔓梯寸依惫明雾苇赏贺豢辰磺拣徐耘肠蒋让姆铰蔽缀势代府叉谁忧句立亩鲸砚泌呕症葫毁件亡舔乳搅境徊诅暇秧钓蔓孕厉伐苗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