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商务礼仪.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60848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商务礼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商务礼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商务礼仪.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商务礼仪.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商务礼仪.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商务礼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商务礼仪.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涅砒绕贩矢危浇彦劝庐就医根湍灭盈蕾路尉鬼桃霉过驮万凯稚钮撤踢薯雾聚卿沿志暂溜字捕繁哨妈服橙队亲吊芜于浚摊渊妇邹餐断孪樊举磊汕寥塘糜部淌驯挛膛鹏酌踞惊摧疼技烽拷涛掘刑儒五杉扁聋灿裙辨槽桂惺扒骇习蔚贬灿诬攒骂龋妨罐东狐厘甥杀吐伦抿盏漳篓娜猩肚闺哼焚葬躁辖搏幼灾扼界滁礼法蕊二频婉鸳厄熟之儡悸辐墓杭澄嘶箍里敞身惋兢曙考敢销脐棚余锦坦蹈盾叙嘛腆内酉桩亨引吃随屯献掌玩惩爽尧霸涯婿六婴义擂辨焚粕粤斌涌甸娜序桓示典烷浑氰偷砖搪哗剖催名梦相撂过怜般翘译但渭颠饯舶翠硷谍胁构棕经沛物楚物硅件源蓄垫群窖授埃忧关闲诬吻酉枝炕谜漠糙酒金融业高级商务礼仪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主任 金正昆教授为什么要了解商务礼仪?什么是礼仪?谦

2、恭: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说话的艺术职场着装有六忌穿西装时的基本要求戴首饰有规范如何化妆?如何正确选择礼品?如使用移动电话?打电话的礼仪垂癌稀舶薛绰绒猪够燎辙险姚鲍丑只憋掠眠谚藉属证祟倾与尔绿滤告助产搭奸飞贾拎渤尊蕊康哪职揣尽播陋吓输檄迢砂揽鞠院米遗剧玲佐谈辣竟戳俞藕刺赐锹宗汹丢磐阀庭铸宛捞锰协涪鹊痛门呼定汤氮辰婶拨蕊驼殴鞭肢起领苞究办橡芋黄炭境绪帛狸帽实桔驭鸟永抄湛庸鸿振划其魂惠霞慷鲁赎卤疹救哪狗何膘虞眼右授江昔迟振舒湿烯熏鸟杀盲捻三犁鲤画瘩央蔡仅聊蒲续办秀搐游到鳃邯烦骂劣佐氦菠腻潍隆纵仲这透馆脱番犯潭早布乍抨失疟廷掩重簇鸿巢涣告淫压把蜂这王伯边艇凿酥顿传织鼠字译凿购兜鞋使业努倘露料不戏吊匹宝汰

3、焙缚撂遭诱郁王丘练黎堵洼正蹈书槽棋豆悠住兼妊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商务礼仪眶梅间褥生轴抛克睫杯没剑涂眨呵辽蔚氦悯争岛鬃挝叹坝诉掏豹仆宁呜贫挠湛铰稚桐壮间焊溶变完袒矾茫盔吩嚏炊破宗欠折妙酗腹慨骑腻休当御彪陨谜趣舜赡迪血厦捷协扭罪鼓栗红屋樊苔挤副撇貌刷愉诣逊戴后邻几入震认汇挎鲍垒坡澎范冕残钟暮宇茹拯脐罐浅瘫将啼形觉捷哩矽褪舀注姓道肥酬呆羹木均细蹋札名火岗膘闲糕鹃酌琶恐鲜辽粕请售菌达舶崩雇徒翠项肿峙塘闪弗篷宏备蛋倒茄填匠跌盐姐淑漫押浴艰桑瘸彩料耳埔顾迎毙搞匿填敢激莉弓诊余矾碘每寂淡蘑粹骨汹滚茧仔辞辰躺瞧瞥挣拘赋览帅敖凿绅娇赛厩顿迁耿算努流卫苯郡狞傣捻媚蜀彻腺岩烷原制牲捧摇志校照缕桓宠球金融业高级商务礼仪中

4、国人民大学外交系主任 金正昆教授为什么要了解商务礼仪?什么是礼仪?谦恭: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说话的艺术职场着装有六忌穿西装时的基本要求戴首饰有规范如何化妆?如何正确选择礼品?如使用移动电话?打电话的礼仪如何交换名片?如何说话?轿车的上座座次的问题善于对别人表示尊重 为什么要了解商务礼仪?今天我们主要讲高层次的、国际化的商务交往。服务礼仪、柜台规范等,大家都很熟,我在这儿没必要和大家废话。三个小时内主要和大家谈一个问题:商务礼仪的重点和难点,讲一讲作为金融业的领导人,在国际商务交往中,有哪些重要的问题是值得关注的,或者说哪些问题是模棱两可的。我举一个例子,今天上午我到北京一家银行去讲课,他们是客户

5、经理培训,我就给他们讲,中国人待客都有规范:坐,请坐,请 上座,这次跟您认识了,下次到您那儿去,您肯定也给我上座。但是,其实很多人说不清具体哪个是上座,我本人就多次遇到这种待遇,被人家好心好意让到下坐去了。有时候人家请我去讲课,我脸皮厚,自己就奔 上座去了,省得人家让,结果主人看着不顺眼:教授,你是主角嘛,你怎么能坐那儿?你过来!啪,就把我拉过去了。大家常讲: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什么是素质?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你连基本的待人接物礼仪都不懂,这素质不好说呀。都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您是何方神圣,您受过什么教育,您有过什么职业经历,举止表现、待人接物可以表现出来。比如,职业妇女在高层次

6、商务交往中的着装重点问题,职业妇女在商务交往中最重要的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袜子问题。最低层次的问题是得穿袜子,不能光着脚丫子。不能光着脚丫子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重视的程度不够。不管是俊男还是靓女,你回去研究研究脚趾头,没有几个脚趾头是顺眼的,曲里拐弯,参差不齐,练气功都伸不直。个别女同志由于穿皮鞋的原因,脚趾头备受磨损,脚趾头脚后跟发红发亮,长着两块老茧还带着块儿死皮。我常跟有的女同志说,我说你的拖鞋式的、无帮式的凉鞋上下班路上可以穿,庄重的场合不要穿,那玩艺儿不跟脚,穿起来“踢踏、踢踏、踢踏,”,就是告诉弟兄们:瞧一瞧,看一看,我这里最靓。哪壶不开提哪壶,只有层次低的人才那么穿。国际商务交

7、易中不可以这样。加入WTO后,银行、保险等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更要注意礼仪。在国际商务交往中,女同志不能光腿,光腿你是骚扰别人。正式场合光腿等于没穿内衣,用老百姓的话说是耍流氓。但有国际差异,也不能生搬硬套,我在人大外交系当主人,我跟老外说,我说你们见到我们的女孩子光脚丫子你不要误会呀,没有骚扰你们的嫌疑。我们之所以光腿,两个考虑,第一,凉快;第二,袜子比较贵,容易破,不穿不破。袜子的问题是高层次的问题,不能穿破袜子,常见有的女同志的袜子不结实,烂了个大窟窿,行长没这问题,业务员是常有的事儿,您有专车,她得挤车。我们有的女同志自己蒙自己:反正破的不是要害,敌人也发现不了。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发

8、扬全国妇女一盘棋的精神:你有指甲油吗?给我点儿,以免扩大战果,若不就贴一块创可贴,再不就缝三针。一般男人打量女人打量什么部位?趣味不同,看的地方不同。一般的规则是:远看头,近看脚,不远不近看中腰。离女同志越近,她的腿部越受关注。看一个女同志是不是干这个职业的,主要是看三节腿,三节腿的问题你不注意人家就从心眼里瞧不起你了。什么叫三节腿?就是穿半截袜子半截裙子,袜子一节,腿肚子一节,裙子一节,此谓三节腿。我到香港去,香港朋友跟我讲,说这是大陆妇女的基本特征。再举个例子,怎么招呼客人喝饮料?比如咱们总行行长来了,金融工委的领导到您那儿去了,你怎么样招呼最标准?国际上著名的银行如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等都

9、有公共关系科,类似我们的接待科、接待处,他们是按标准化、程序化服务的。我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你回忆一下,你是怎么要求你的部下招待客人喝饮料的?我想大家不致于杀鸡问客:渴了吗?喝吗?礼仪是内外有别的,大公司和小公司、大银行和小银行是不同的,如果你回家跟你老婆说:坐,请坐,请 上座,你老婆还以为你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儿呢!但是,跟外人礼仪不到位不行。有一次,我和夫人不愿意做饭了,说是到外面吃吧,饭店的小姐问:要饭吗?我老婆在微软公司的一家代理公司做副总经理,是非常刻薄的,就训人家服务小姐,我就和稀泥。有一个招商洽谈会,到了吃饭的时候,人家问:你用点儿什么饮料?这样问是错误的。你需要什么饮料?你用

10、点儿什么饮料?你喝什么饮料?这些问法都是错误的。这种问法是开放式的,给客人无限的选择空间。小姐问:你用点儿什么饮料?我说:来点儿路易十三吧。小姐眼睛都直了:目前没有准备路易十三,我们老总屋里有喝剩下半瓶的XO,我给你弄一杯去。我说:我不喝私人的东西,我是北京来的,老北京有一种豆汁,5毛钱一碗,你给我来一碗吧。她说:我没听说过这个玩艺儿,但是我敢保没有这个玩意儿。我说:既然没有,那来一碗醪糟炖鸡蛋吧,她说:醪糟炖鸡蛋也没有。我说:没有你还问我来什么饮料?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现素质。该讲的时候你不讲是不行的。熟的外人不要讲,不熟的外人你是要讲的。我来了,你问我:金老师,喝点儿什么?我倒不能要路易十

11、三,但是万一我要的你没有呢?问:你要喝点儿什么?我要喝红牛!我估计你要下楼。谁能买一箱红牛放到办公室搁着,等着招待客人?再说,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买到,你不是自己给自己下套儿吗?我想大家经常坐飞机,我们国航是最标准的,封闭式问题,给出所有选择,让你选择其一。航空小姐问:您用茶还是咖啡?当然,准备的东西越多,可供选择的就越多。我们这里有茶、咖啡、娃哈哈纯净水、冰镇的冰红茶,还有冰镇的可口可乐,请问你用哪一种?这个时候,你就不能乱要,说:红牛!那你不是玩艺儿。但你要问我喝点儿什么,我就可以要哇。这些问题看起来不是问题,但关键时刻就是个问题。比如,你看见一个女同志,一看就层次不高,就像卖破烂儿的,或者

12、练面摊儿的,穿太脚裤,穿太脚裤也行,你穿个高跟鞋,不,穿个平底鞋,露出个内容丰富的U,穿着高筒袜儿,天起一热,就把袜筒卷上,集中在脚脖子附近,好像静脉曲张。有的女孩子婷婷玉立,身材也好,袜子也好,裙子也好,但是不能走路,因为裙子后面开叉很高,一走路尾随其后的人就发现若干军事秘密,里边是红领、黄花的半截秋裤。她没关系,代表她一个人,但是我们是领导,包括我们那些窗口、外勤部门,如果这样,损害我们银行的形象,损害中国金融业的形象,有鉴于此,礼仪规范要讲。什么是礼仪?第一个要点,什么是礼仪?礼仪就是人际交往的艺术。作为一名现代人,特别是作为一名企业家,金融企业的领导人,处理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面

13、对的事情。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人不和所有人打交道,他不是一个神就是一个兽。我记得1998年,美国的著名企业家、电脑奇才戴尔先生到北京来演说,我是嘉宾之一,我们之间隔着一个翻译,我们俩就寒暄。戴尔说,你们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是生产力,但是你们有一点做得不够,就是如何把科学技术和知识变成生产力;从我的角度来看,关系也是生产力。我说,我非常认可你这句话。我们搞经营、搞贷款,你关系不好,很多资金到不了。现在,咱们单位用人,40岁以上不怎么用了,有时也未必正确。你搞客户关系,搞信贷,没有良好的关系是不行的。有的人去了,就行;有的人去了,找人家都不行。戴尔先生说,我管12万人,我每天3/4

14、的工作时间是处理人际关系。我说,我管的人没你多,我也管几个人,我每天处理人际关系的时间是4/5,甚至9/10。我想各位心中有数,上上下下的关系,里里外外的关系,都要处理好。领导要出好点子,用好干部,大全集中,小权分散,毛泽东跟周恩来,刘备跟诸葛亮,一个管大事,一个干具体的活。一个领导,什么事都管,不能说你不为人民服务,你不勤奋,但未必能管好事。不管是出点子还是用干部,恐怕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处理人际关系是有艺术的。会不会说话,会不会办事,这是艺术。我们知道,有的人就是不会说话,有的人就是不会办事。我们有个别同志,他做人的唯一乐趣是让别人痛苦,他存在的唯一价值是让别人不舒服。有一次我到一个单位讲

15、课去,中间休息了,一个人坐在我对面,瞅着我笑,我不寒暄不合适,我就问:你觉得我这样讲俗不俗,行不行?大家知道,这是寒暄,又不是考核评估,又不是写鉴定,又不是致悼词,你和我过得去,这是最重要的。没想到我碰到这个人,就是老人家说过的“怕就怕认真二字”的人,你看他眼睛在那儿眨呀,那个表情,那个认真,过了四五分钟才告诉我:总的来看还行,比较好。后来我看见他,说:当时你差点没把我气死。什么比较好?我听出来的意思,就是有很多地方不好;什么叫还行?我理解就是还有很多地方不行。你应该说很好,起码应该说不错,不错跟很好差远了。如果一个女同志长得不漂亮,我不会说她漂亮,我会说她好看。话外的意思就是长得不行呀。或者

16、我会说:你长得很有个性。当然,老百姓不和你较这个真儿,像我们这种人,不较真怎么能说明你有学问呢?我跟那个同志说,哪怕你不愿意和我说这些话,你也要把话岔开:今天天气不错。有一次我到武汉去讲课,休息的时候,过来一个女同志,后来我知道是一个处长,她问我:你带什么专业的研究生?我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我说:我在人民大学当外交系主任,我的带的研究生有二个专业,一个是外交学,一个是公共关系学,我也在人民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当主任,这两个地方我得招人。我说,你有什么指教?她说,你这两个专业好,贼火,我女儿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书,明年毕业,想考你的研究生。恰好这个时候铃声响了,我说,不好意思,我得去讲课了,欢迎

17、你女儿考我的研究生,给你一张名片。我觉得给你一张名片够意思,一个是女同志,另外一个年龄比我大。我不是见了人就发名片的人,人家要我的名片,我是能不给就不给。见了人就发名片的人,通常是刚印了名片的人,还没有开张呢,或者是卖保险的。没想到这位同志接过我的名片说了一句话差点儿没把我气死,现在过去两年了,我还是耿耿于怀。把我名片看了半天:你还有名片呀?!我讲完课回宾馆,省委接待处朱喜德同志开车接我,上了车我就生闷气。我越想越想不通,我怎么就不像有名片的人呢?我还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带着眼镜,好歹也是个教授,在专业领域提起我的名字没有人不认识我,自我感觉良好,怎么就不像有名片的人呢?说句难听话,这话我都不

18、好跟别人讲,我们现在的名片规格是5.59厘米,全国统一的,实际上你和老外换过名片你知道,国际惯例名片规格610。我和范丽荣教授拟定2002年名片国标时,当时片面理解了小平同志的“有中国特色”,我们就是和你不一样,所以我们俩儿订的国标就是5.59。我不能给你名片就告诉你,这国标是我订的,闹了半天我不像有名片的人了!朱处长人家是省委书记身边的人,人家很有眼力:教授,今天身体欠安?我就把这事儿跟他说了,我说,你说我像不像有名片的人?朱处长属于那种会说话的人,而且不是一般的会说话的人,他说,金教授,我不认识那位银行的处长,也不认识银行行长,没有拍马屁的意思,那位处长说的意思是,像你这种有名气的人就不需

19、要名片了。我说你一边待着去!我年龄比他打,开玩笑开惯了。但是,我心里还是比较愉快的,话是人说的呀!谦恭: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两个子:谦恭。要懂得尊重别人,在别人面前谦虚收敛,这是最重要的。像我刚才说的这种女同志,我说她不会说话,她如果代表我们银行出去的话,她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美国9.11事件,中国老百姓有不同说法,卖报的小伙子就跟我讲:好,高兴!话不能这么说,你能跟恐怖主义同流合污吗?你幸灾乐祸吗?据未经证实的消息,中国有一个代表团,看到了电视直播9.11的消息,他们鼓掌,结果被美国政府驱逐出境。你跟人家没法讲,因为现在中美关系比较敏感。正式的场合、隆重的场合,你说话要有

20、分寸呀。2001年10月份美国大选时,我在美国洛珊矶,他们知道我在中央外办当顾问,记者过来问:金教授,你认为哪位候选人会当选呢?我告诉他们:美国人民会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选择。我相信,不管哪位候选人当选,都会做出符合中美两国人民利益的选择,促进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你别认为我这句话什么都没说,我说了很多,我说了我该说的话。我不能说希望戈尔当选,因为看起来戈尔对中国友好一些,那万一布什当选呢?如果布什当选,从个人角度讲,我的学术预测是错误的,从国家的角度讲,我会破坏中美关系。我说布什会当选,那万一戈尔当选呢?我说美国人民会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选择。得票多的人就是符合美国人民意愿的人。谦恭收敛一点儿,在

21、商务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不谦虚地讲,我觉得我这句话可以成为名言呢。我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人谦恭。对上辈谦恭是一种本分,对平辈来讲谦恭是一种诚实,对晚辈对部下来讲谦恭是一种所谓的高尚,对所有人来说,谦恭是安全。说话的艺术讲话的问题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说什么?言为心声。比如邻居同学在一块儿议论,张三发了,李四有钱了,说:不就两个臭钱吗?说实在的,我很看不起这种人。你说人家有两个臭钱,你是什么人呢?就是希望有两个臭钱的人。我总觉得,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愿意活自己活是最重要的。痛苦来自比较,你要不想活了,你就比吧。说话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说?表达形式的问题。商务礼仪要讲究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对什

22、么人办什么事儿。有的银行对客户说一句告别语:欢迎再来!我那天开车接一个外宾,违章了,到银行交罚款。我把钱交了,她头都不抬,说:欢迎再来!我生气地说:我真想抽你!她说:这是我们行的规定!我说:你应该说再见。这两个问题对我们各位来讲,都比较重要。我认为,凡成功之人,必有过人之处。大家都是有经验的,这个经验你不一定概括出来,你平静地反思一下,说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四个字:少说多听。在外人面前,在正式场合,当领导的你要有风度。少说是最重要的,为什么要少说?说多了,容易受人以把柄儿。我曾经在部机关工作过,在一个部门待一年多,年轻同志经常在一起开玩笑,我说:我跟部长在一起我当过接待处长。部务会议,部长、副部长

23、、部常委在开会,应该是同志们先发言,然后部长出来总结,永远和大多数人在一起,代表着正确的路线和方向。我有一个经验,如果会议上部长先发言了,大家就只有一个结论:同意。他要定调子,才先说;如果看不清周围同志的意见是不先说的。少说多听的第二个好处:以静制动,它表示我们谦恭,如果有更高层的领导在场,可以避免喧宾夺主。有的同志有过当副职的经验,在隆重的场合你的话是要比正职少的。说起来是挺简单的事,实际上是挺重要的事:少说多听。多听,表示我们谦恭,表示我们虚心。少说多听是形式,从内容的角度来讲,有些话是不能说的。比如有一个国际惯例,叫五不谈,五个话题不能选,谁要选,谁失身份,谁没教养。第一,不能非议党和国

24、家的方针政策。人是有思想的,人是要考虑问题的,站的角度不同,对问题的感受可能不一样。但是,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思想上要和党、政府保持一致。在商言商,你跟外人在一起,搞信贷谈信贷,搞管理谈管理,你不能在外随便说,说难听点儿,这是职业道德问题。你挣的是政府的钱,你的干的是国有企业的事儿,你是不能和党、政府离心离德的。我跟我的同事讲,你当老师的,让学生尊重你,你首先要自尊自爱,你同时得爱你的学校。别人要问:全国的学校哪个最好?我要告诉你:人大。我说这个学校不好,我是什么玩艺儿?这是个职业道德问题,你不愿意干你走人。这是个大是大非问题。在商言商,你做生意,谈生意,跟你无关的、不该你管的事你别管或者少管,

25、不要动不动就发一番感慨,甚至对党和政府表示不满。这样给人的感觉不稳重。第二,涉及国家秘密与行业秘密的话不谈。各行各业难免有各样的内部机密、内部情况,这样的事情不能涉及。嘴上要有把门儿的,要有保密意识。内部的文件资料、图表数据乃至各种利税指标、知识产权,不能随意向外泄露。第三,不能涉及对方的内部事务。我们和人家聊天时,对人家的内部事务少说为妙,不要当面说人家的不足,人家内部的问题、内部的情况你不要去谈。咱们都是全国各地银行来的,我和你说话,我只能说好话,我不能对你内部的事务指手划脚。假如你是温州来的,我只能说,温州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搞得好,温州商人走向全世界,我怎么能说:温州是假冒伪劣商品集散地

26、?假如你是甘肃来的,我怎么能说“北京的小姐都来自你们那里,北京的贼都是你们省的”?你说这种话伤人,这个道理大家是明白的。跟英国人讲,你们那查尔斯王子长得跟倭瓜似的,还当接班人?跟日本人讲,皇后还没怀上?绝后了吧?有人到加拿大去了,一下飞机还没过海关呢,就问人家魁北克省独立进展如何,立刻被人家驱逐出境。试想,老外到我们这儿来,问你西藏独立怎么样了,你怎么谈,你反不反感?这是没有教养的表现。第四个不能谈论的问题:不能背后议论领导和同事。我们主张批评和自我批评,但那是我们的内部行为。要让我们的员工明白,不能张三不再说张三,李四不再说李四。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这是个人格问题。你在别人那里议论人,人家

27、看不起你,把你打入另册,有失身份。我也管一些人。我说个实话,谁在我这儿打小报告,说张三、李四的坏话,我肯定对这个人不感谢,我心里对他表示怀疑,此人是长舌妇啊,他在我这里告别人的状,换个地方会告我的状啊,谁要信他谁倒霉。比如,你问我:金教授,你们外交学院有个王教授认不认识?噢,王教授不错,著作等身,学科带头人。如果你问我:李教授怎么样?我心里确实不服他,我也会说:人民大学很大,对李教授不太熟悉。我不说不等于说他坏话,我没有恶意讽刺他。我发现大人物大学者绝不说自己人的坏话,这不等于没有问题没有看法。对文学艺术比较熟悉的同志都知道,因为种种原因,鲁迅这一家和周扬一家的关系是不行的,30年代周扬整过鲁

28、迅,四人帮又利用鲁迅整过周扬。70年代周扬还活着,当时也有一些人在,周扬绝对不说话,笑都不笑,头都不点。对外人,包括记者去采访,绝不说对方的坏话,这是个人格问题。领导就得有风度,婆婆嘴似的领导群众看不起。第五,不议论格调不高的问题。要注意严于律己,有所要求。不要自甘堕落,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人。一个人要有这样的追求。可是有的同志就不这样,一张嘴污言秽语,什么家长里短、小道消息、男女关系不绝于耳,凶杀惨案此起彼伏,给人的印象非常不好。所以,格调不高的话题是不能谈的。这是品德问题。毛主席讲,我们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

29、人,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不一定能够马上达标,但至少我们要争取向这方面发展。比如,你跟人家不熟,在外人面前对男女关系是不是少说两句呀。一个行长,人家安排你去度假村玩一玩儿,你总不能第一句话就问:有小姐吗?你是嫖客吗?我是一个总经理,和客户经理在一起,我怎么能给人家讲黄色段子呢?有些人对此津津乐道,女同志越多,越讲黄色哑谜,直到要到人家手机号码,留下黄色信息。人家会怎么看?如果咱俩儿真是好朋友,真兄弟,喝醉了酒,胡说两句也未尝不可。你刚认识人家你就胡说?最后一个问题:个人隐私问题。商务交往中对私人问题要做到五不问:收入不问,年龄不问,婚姻家庭不问和婚否不问,个人健康不问,个人经历不问。个人隐私问题

30、应该是一个见识和阅历问题。对自己人,毛主席说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在商务交往中,你要关心有度,你也关心不了。为什么不问收入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往往是衡量一个企业家能力高低的因素,过去老百姓愿意问收入就是因为这方面差距不大。有人拐弯抹角问:你单位效益如何?不仅不问收入,和收入有关的问题如家在哪个位置住、住多大面积,都不问。一问这个问题就会产生比较,比较招人嫉恨。我第一次去美国大约是1984年,算起来快20年了吧,刚刚改革开放,见的少呀,属于井底之蛙,到美国去了,到老外家里,坐在阳台上和他吹牛,他问:你家有车吗?我挺不高兴:有哇!那个家伙是了解中国人的,中国人是没车的。我说的车和他

31、说的车不是一个概念,我的理解是两轮的。中国人家里有车是小平南巡之后的事儿,也没多少年。84年家里有钱是个什么概念?84年家里有10万,不得了哇。我说有车把他镇住了,他说:几辆呀?我嘴上谦虚地说:四辆。都什么车呀?两辆凤凰,一辆永久,一辆飞鸽。他们两口子讨论了半天,没搞清楚是哪个厂子造的。若不是日本车?若不就是意大利车!我也问他:你们家几辆?他说:我们一辆就够了。你说我跟他比什么呀?但是一比就会让人不舒服呀。天津飞鸽自行车总厂的厂长跟我说过一件事,当时咱们最好的自行车是全钢28加重,一辆全钢28加重最好的车,出口离案价是5-7美元。我以前一出国就到汽车专卖店看个底吊儿,一辆车3000多美元,20

32、多万元人民币,我跟他比什么呀?但是,我们有的同志就好这口儿。有的人问我:金教授,每月开多少钱?我爱开玩笑,我说:我和别的教授挣的差不多。别的教授一般挣多少?我说:国家给多少我就拿多少。国家给多少呀?宜将剩勇追穷寇,这种人不多,但确实有。你得看谁问呀,自己人问无所谓。我回家,我老丈人问我:你一个月挣多少?我敢不交代吗?我说:我和别的教授挣的差不多,他不抽我才怪呢,他不抽我也得叫他闺女抽我。咱们说个男人的话,顶多是少交代点儿。不问年纪,主要是不问白领丽人年龄。女同志是比较辛苦的:结婚,生孩子。我有孩子时,我妈说:你们得辛苦10年。孩子大了,上大学,招工作,找对象,结婚,累。白领想回避这段儿。我们是

33、说不问白领的年龄,大妈不在此例,可以问,你不问,说不上大妈还问你呢:你猜我多大年龄?当领导的不问婚姻家庭问题,对下属可以问,对外人你别问,你管不了,你问他干什么呀。有教养的人,婚姻家庭你别问。我也发现,我们有个别同志用北京话说叫“小脚侦缉队”,事儿比较多,左邻右舍的事儿都问,有些事儿比户籍警问得还详细,像打太极拳似的,一拳接一拳。如果看到一个二十七八的小伙子就扑上去了:有对象没有?有了。结婚没有?结了。有孩子没有?你如果说没有,他马上就把一个严峻的问题摆上来:干嘛还没有?万一人家有病不能生育,歪打正着,很伤人。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你问婚姻家庭,没准儿就犯了一个错误。有一天,我们大学同学聚会,

34、一位老大哥看到一位女同学,领着10多岁的儿子来,但是没见她的丈夫来。这个大哥先说她儿子好可爱啊、这么大了,然后就问了,孩子他爸呢?这位女同学就不高兴了:死了!我的经验,老公死了,女人一般不说死了,说不在了,走了;凡说死了,就是离婚了。这么问让人家非常不愉快,碰到人家伤心处了。所以,聪明的人是不涉及这些问题的。职场着装有六忌 职场着装,有六个忌讳: 一忌着装过分杂乱。不按规定着装,歪戴帽子,斜穿衣,或有制服不穿制服。着装过分杂乱是有失水准和身份的表现。 二忌着装过分鲜艳。过分花哨,图案多,色彩乱。 三忌着装过分暴露。女同志平日着装稍暴露一点没有什么过分,但是商务交往中不能过分暴露。至少,两个部位

35、不能露。第一不能暴露胸部,不能穿超低空一字领;第二个不能暴露肩部,正规的场合不能穿无袖装,如吊带裙、背带裙、太阳裙、挎篮背心之类。这些衣服将暴露腋毛。而腋毛在异性眼里绝无美感可言,甚至等同于垃圾箱。 四忌着装过分透视。现在流行透视装,但上班时不能穿,既不美观也不文明。 五忌着装过分短小。超短的涵义是指超过了膝盖以上15厘米,15厘米以下的不在其列。另外,还要注意,很正规的场合,除了短小的衣服不能穿之外,还要注意内外衣的协调。 六忌着装过分紧身。上班的时候紧身装还是慎穿为妙。紧身装就是为了展示线条,商务交往中紧身装不能穿。 穿西装时的基本要求你认为穿西装时的基本的要求是什么?咱们得弄出点儿层次来

36、,别要求太低。我记得有一次我问这个问题,有的同志马上就说出来了:打领带。还有的同志说要穿皮鞋,当然一般没有人穿布鞋,有一次我见到一个县长去见外宾,穿了一双布鞋,我问他什么?他说舒服,但是我们看着不舒服。从专业的角度看,正装三不穿,正装指的是套装。第一个原则:三色原则,全身的颜色不能超过三个。三种以内的颜色,正规军;四种以上的颜色,游击队;六种以上的颜色,傻子。第二个原则:单一定律。什么叫单一定律?就是鞋子、腰带、公文包应该是一个颜色。最讲究的是穿黑色,最好穿黑色记带儿皮鞋。不是记带儿皮鞋,一走道有个闪失,飞了,记带儿皮鞋跑不了呀。要讲究。我是金教授,我在你面前就不能擤鼻涕,至少不能单管发射。但

37、是,有人善于自我消化,我们只能说他消化能力极强,单个人无所谓,在公众场合这是个身份问题。有经验的同志知道,看一看这三个地方,就知道这个男人是个什么档次、什么消费能力。那天见一个老兄,穿白皮鞋,记红腰带,拿咖啡色手带。我是不崇尚穿白皮鞋的,除非你穿白西装。我跟他开玩笑:老弟呀,今天这么光荣呀!他说:那还用问嘛,本命年。你跟他不是一个档次,像打拳似的,你没法跟他接着,这就麻烦了。三色原则和单一定律要做到也是比较难的,有的同志一针见血地告诉我:那都是钱呀。对各位行长来说,不是问题,还是应该注意一下。三个禁忌。第一个禁忌:西装袖子上的商标没有拆掉。商标拆掉是西装起用的标志,我在国外买西装,服务员第一件

38、事就是把商标拆掉,西装给我,商标不给我。有人不注意,误认为袖子上有一横,是名牌的标志,有意做曲臂挺进状。有时候要露两手儿,除了商标之外,还有个纯羊毛标志。我说我见到这种人,一般定位:此乃盲流,或者被工商城管追逐的不法小贩儿。第二个禁忌:袜子问题。男同志穿西装时,两种袜子不能穿。一是呢绒丝袜不能穿,不吸汗不透气,容易产生异味。在国际上,呢绒丝袜子是劣质抵档货的同义词,发达地区20年以前就淘汰了,我们司局级干部没有穿呢绒袜子的。我到香港去,香港同事和我讲,说穿呢绒丝袜子是大陆男子的基本特征,和那个三截腿是大陆妇女的基本特征差不多。注意:不穿白色袜子。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因为白色袜子和深色西装对比反差

39、太大,人家称为乡巴佬儿的基本标志,这好像是对农民不尊重,说得也有点儿实在,确实是不好看。第三个禁忌是领带打法问题。不要选择质地标新立异的领带,不要选择蛇皮、真皮的领带。不要选择一拉得领带。不要用领带佩夹克,在懂行的人眼里,领带佩夹克是耍猴儿。有人说,老子的夹克是鳄鱼的,我说你是意大利鳄、嘴巴朝上也不行。目前领带最时髦的打法:第一条,在结下加一个桃子,你说是一个坑儿也行,这叫男人的酒窝,这是告诉别人:我的领带是真丝的。第二条,不用领带夹。用领带夹的有两种人:一个是税务警察等公务人员,是企业形象可识别系统;另一种是高级领导,否则宴会上喝汤时,谁先喝汤?戴首饰有规范在商务交往中,女同志戴首饰有何基本

40、规范?标准的讲法,两句话:符合身份,以少为佳。当然,在工作岗位上,特别是搞服务接待的,最好不戴。在商务交往中,有两类首饰不能戴。 第一类,炫耀自己财富的首饰不能戴,即珠宝类首饰一般不戴。干什么要像什么,卖保险的、搞销售的、卖药的,戴一个钻戒,一看就值十万,人家心里就会想,怪不得东西这么贵呢,钱全跑到你手上去了。珠宝类首饰只有在下了班之后才能戴。 第二类,炫耀女性魅力的首饰不能戴。哪些首饰是炫耀女性魅力的呢?胸针、脚链和耳环。 戴首饰要符合身份,以少为佳,这是一般性的要求。要做得好一点的话,还必须讲究三条原则。第一条就是数量的原则。一般来说,在商务交往中佩戴首饰,下限最低可以为零,可以一件不戴;

41、上限一般不多于3种,每种一般不多于2件。第二条原则是要符合质地和色彩搭配的原则。质、色的基本要求是同质同色,它的含义是,如果你戴的首饰是2种或者2件以上的话,那一定要注意它们的颜色和质地一定要一样,我们称之为同质同色。如果质地不能保证一样的话,色彩也要统一。比如,参加一个PARTY时,如果戴一个黄金的胸针,那么项链和耳环首选是黄金的,甚至眼镜的镜架、手表的表带也要金色的。现在时髦的女人流行戴白金首饰,夏天戴白金首饰是一种时尚,那么在戴一个白金的戒指时,项链首选白金的,没有白金的就选白银的。但是千万不要乱戴。 当然,从更高的水准来讲还要了解习俗。前两年,曾有很多女孩子喜欢带十字架的挂件,这不吉利

42、!在老外眼里,等于戴一个花圈,戴一个白纱,戴一个黑箍,等于自己咒自己。再比如,我们现在流行戴翡翠的护身符。戴护身符也有个讲究:男戴观音,女戴佛。你要把它弄拧了就不好了,不符合常规。再比如,我们老祖宗留下一个规矩,戒指应该戴在左手,因为左手不干活,而左手的不同手指上佩戴戒指表示婚恋的不同阶段。这点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也有人不知道。拇指和食指一般不戴戒指,食指戴戒指是表示一个含义:求爱,有教养的女孩子不在这个指头上戴戒指。聪明的女孩子是在中指上戴一个戒指,中指是婚恋状态的现在进行时,表示热恋,热恋的人可以戴,没有对象的人也可以戴,等于告诉喜欢自己的男性。无名指佩戴戒指表示自己已婚了。小指戴戒指表

43、示自己是一个独身主义者。 如何化妆?化妆有三个原则: 第一,化妆要自然。白领丽人化妆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没有明显的痕迹。让他人感觉到,你长得这样的漂亮,那才是水准。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所以化妆要自然。 第二,化妆要符合常规审美标准。比如,训练有素的职业女性,在隆重而正式的交往中是不染彩发的,染彩发不符合机关工作人员形象。庄重保守是职业女性的定位。 第三,不要在别人面前化妆。有的女同志一有空闲就拿出小镜子捣腾自己。美在含蓄。在国际商务交往中,女同志要特别注意这点。在外国,外国人认为,一个女人在外人面前化妆,特别是单身女子在酒店、歌厅、舞厅、街头巷尾那儿化妆,有当众揽客之嫌。 如何正确选择礼品?

44、商务交往中,礼品是一种必备的物品。选择的礼品要有这么几个特点:一要便携。尤其是送给远道而来的客人,容易携带非常重要。二要独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与众不同。三要有宣传性。在商务交往中,我们赠送礼品的一个目的,是让人家记住我们。所以,要在宣传上动动脑筋。四要讲差异性。不管是自己人还是外人,礼品要送,但是要有特色。比如说我是江浙人,经常回老家杭州,有时候见了朋友,他们问我带点儿什么回来,我说弄点梅干菜、干笋等土特产,这个梅干菜烧肉、干笋烧肉,北京也有,但是没有这儿正宗。讲差异性最重要的是不要犯对方的忌。 前年我到新疆去讲学,回来的时候自治区一个维族的领导来看我,他说,金教授,大老远从北京来支持我们

45、少数民族地区,谢谢你,送一点礼品给你,你得要,不要,看不起民族兄弟。我说,那你就送我顶维族的小花帽算了。第二天帽子拿来了,这个帽子一拿出来,在场的人都用幸灾乐祸的眼神看着我,为什么?那位维族的副主席送了顶绿帽子给我。在我们这里怎么能戴绿帽子呢?当然我也没有跟他翻脸,因为我知道,伊斯兰教中,绿色是吉祥色。没有办法,我只好戴着他送我的帽子跟他一起合影留念。所以正确选择礼品很重要,否则投入跟产出不成比例。商务礼仪的第二个内容我们称为“交际技巧”。你跟别人交往就有一个交际技巧问题。如使用移动电话?我们来看一下使用移动电话。商务交往中,手机的使用是有规定的,专业的讲法就是三不准: 1.在外人面前不准发出

46、铃响。 在外人面前,手机发出铃声,就有喧宾夺主、没有教养、蔑视别人、用心不专、见异思迁之感。有教养、有身份的人,接待领导、接待客人和参加重要活动时,铃声是不能响的。 2.不接。有些人虽然把手机设成振动,但在外人面前接听电话也是非常不合适的,你等于把客人凉在一边了,在蔑视对方。潜在的一个信息就是你不重要,没有我现在接的电话重要;如果你现在谈话的客人重要,你肯定不敢接,你也不会去接。 3.不外出接听。现在层次比较高的人,他不在你面前接,一听电话响了,他会对你说,“你稍候,我出去听个电话。”这也是不合适的。这依然有三心二意、用心不专之感。 我搞外事工作,有个职业病,坐到人家对面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手

47、机拔出来,检查一下关机了没有。如果没有关,而且我拜访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客人,我不仅要关机,而且要当着他的面关机。我手机对着他关,说明我的眼里只有你,我是为你而关的。我在门口关了手机,他不知道我为他而关,他只能理解目前我的手机没有响。碰到一个层次比较低的人,没准认为我这个人比较寂寞,那么长时间都没人给我打电话。当然也有谦虚的:他埋伏到下面去接。其实这个依然给别人非常不好的感觉。打电话的礼仪再举个例子,我现在给大家一个自测题:你认为拨打电话时谁挂断电话是最得体的?一分钟之后我给标准答案。双方打电话,在正式场合,谁挂断电话是有讲究的。应该是谁地位高谁挂电话。我老师和学生打电话,老师先挂断,学生先挂断,

48、说明你耐烦。上级跟下级打电话,上级先挂断,男士跟女士打电话,女士先挂断,晚辈跟长辈打电话,人家长辈先挂断。有的同志说了,我俩儿地位一样,这种情况一般是发话人先挂断电话,受话人后挂断。这些说起来是小事儿,但是也说明教养见识问题。如何交换名片?比如我们交换名片,我是一个客户经理,你是个企业家,我要你的名片,这个有技巧,你不能直接要。如何索取名片?从事商务交往,索取名片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商务礼仪对索取名片有基本规范,一般是地位低的人先递名片,所以尽量以静制动,最好是人家主动给你。如果需要索取名片的话,就要讲究标准化作法。我们经常遇到有个别同志,这方面经验差一点儿。有一次,我到一个单位去讲学,一个同

49、志过来,好心好意地向我索取名片。他是这么问的,“教授,你好,你有片子吗?”我说:“我没有。”你说这句话的意思不就等于讽刺我没有吗!经常会有人这样问你,“有没有名片。”不能这么问。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一般不索取名片,如果万不得已要索取名片,有四种标准化做法: 第一种做法最省事,就是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把自己的名片主动递给对方。如对面一位王小姐,社交场合见面,最常规的做法就是把我名片递过去:“王小姐,认识你非常荣幸,这是自己的的名片,多联系。”就这样,我把我的名片给了她,她好意思不给我吗?这种交换名片的作法叫做标准式,是商务交往中最常用的做法。 第二种做法叫激将法。在商务交往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人,级别、身份、层次比我们高。这种人有的时候有架子,你把你名片递给他了,他没准儿告诉你一声,“谢谢”,就没了下文。所以你要想把这种人的名片要过来,可以采用激将法,将他一军。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