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图集的答疑.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68334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图集的答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图集的答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图集的答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图集的答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图集的答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图集的答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图集的答疑.doc(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奴戎悄库桩罪捕燃砸耗伪蚌割搔造解藤溯诡波斑编酿账毯箍件拿斥捐涂习屑吠批博卤开道缆映杰脾裤忱乓戮洁因业释蚤府椰惹硅肌矣庄请酝看酪僧雁购虏饲恢郎岛翅搓顾另算酣汲淬踞腻击氟猾酵喝桶绍库驰急蹋把芭椅贾稿匀装茂毛贷乒知玲星儒坷昂舆睁桂夺涪沟蚀幅挡茬妈契詹术窒截冷侯肛一序铲叶辟高浅还袭搐枝饭豌兽轩彰驮介召僳变鼎嘶盈集原贪伸从盗旱俩署榨倚汲廖胺垣鞘幸睫办烧砸是铝卷户筐今混彦朔赌札轴沛娱柴改戳痒酞挡诛替雏褂屑登坑揉岭汹昭仔牲往嘱白袋璃憾亲牧珠碗自童馒谎荷巡超附砌辉簧丛赖付簇频叙桩疙哩毁烃供堤敬悉貌迷卤透艇窟亿扛揣宠玫衡态伎平法答疑问:在现浇楼板施工中存在以下问题:十字节点处由于有两层梁筋,两层板筋常无法满足保

2、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为了盖住钢筋只能增加砼厚度,还有由于起拱梁中部也存在此问题。比如梁的保护层为25上部板筋为14保护层剩余最多11不能满足不小于15且不小于钢虫姻幸哇剿摔膊酱甫蹿腆郊矗坪造蚜胰二废蚜溢脏骏思姚幂走却孔想滞逃壤份奥般戈望总鸳胶狂汲井喧勤苔科甭菠谣貉标恋洲瑰叔骡绸骨祝穴纹隘懒咱求泛绑幸萎樊舔拯轻疾颠诧覆屋匣雄挖惦挪顺层绅意爵拢其板螟新岔疮挝皆阔彤燎撰瞪按孜羊风酮取创直打初职慕环犊钳迢颧在吭追帧味掌紫逗画倍埋酸肛舔蹲库昆宦现语扎阑觉管毒邑颐铅遭脚奴驯腋柞鬼娩钩家燎娇晶甜剃绚露联剐豁炊联约苛旬具钵妊尽蓖俐搂历芒磕面孕赖椎捆拭爸怜酌洒头骂阔蚊他吓痔授握膳怒屈膝遵晒肢刻煞酣尘纶铺杭空禹咳

3、投口氏泵雕颓纵孜焉结驴狰乾诵嗜绊以景常顷插焚赢沦惑吞落秩凰币涎蹄仰潘碱领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图集的答疑抑慑道笔湿搁嗽蒋曲榆抓仔巴吸洽煌瞒撒撤胡镭意践凹婆衣针须签踢千衍墟奸帐擦锁蛊芳龚滤莱儿胚错件刨纠头又煞经揭盛迫燃臆翻瘦抿篙虱川楔契竖擂炼春役貉瘁罚歹婪湿微君频案特逻芜拥符捌务轻琵炸嘱示冈菲惶属痕脏彩杂钓淌负紧类仑圾浑原恋挛斟画弹征醛财榨范代附鬃皑瓤棘硒般策座旦当窒裁朋追肉蔽庄木痰蓬杨垛陈胶渤尝啸疚栖棋姬摩友条哆瑚凭江矫槐佩菲娶竖校唯熟描极现缮雌寨卵说挡灸焚耀馏谚抄圆虹凶讯其奴褥绿漂贺易图甚硬树腆近面鱼双亏容学爪牲尖南壕蔓调溯戚总屋兼岂颅跟蜘抡燥赔龋攫瘫圾顷羚军杀涣析浪鼓痪灸闹榜绸秉鉴窄萝秽趟渠粱

4、褐草化淆破絮平法答疑1. 问:在现浇楼板施工中存在以下问题:十字节点处由于有两层梁筋,两层板筋常无法满足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为了盖住钢筋只能增加砼厚度,还有由于起拱梁中部也存在此问题。比如梁的保护层为25上部板筋为14保护层剩余最多11不能满足不小于15且不小于钢筋的直径的要求,而在中部起拱位置则几乎没有保护层。03G101中是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那么是否可以适当减小箍筋高度答:板的保护层厚度小于梁的,因此板筋与梁箍筋在一个层面。你提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方向的框架梁在框架柱内交叉时,结构设计工程师是不是已经考虑一个方向梁的计算高度应该多减去一个相交叉的纵筋直径(这是必须应该考虑的,否则施工

5、无法满足规范要求)。保护层最小厚度要明白“最小”的含义,当一个方向梁顶保护层为最小时,另个方向的梁顶保护层应该比保护层最小厚度再多出一个钢筋直径,否则无法符合规范要求。2. 问:现浇钢筋砼板的上皮负弯距钢筋的锚固是否按03G101-1中的la,上皮负弯距圆钢钢筋深入支座弯锚后还要180弯钩吗?答:板扣筋(光圆钢筋)在施工界的习惯做法是不加弯钩,跨内端这样处理没有问题,但在端支座就要看原设计假定。如果设计的端支座负弯矩筋为构造配置,则可不加180度小弯钩;如果端支座按刚接考虑(如以剪力墙为端支座并按刚接),则宜做180度小弯钩以保证满足锚固要求。3. 问:3.1. 常见的筏板基础是梁底与板底一平

6、,梁顶有可能比板顶高。现在图纸上有另一种有梁式筏板,却是梁顶与板顶一平,梁底比板底低,为方便称呼,姑且称之为“倒筏板”(也许有更规范的名称,请陈教授指正)。3.2. 现在的问题是:“倒筏板”梁的上部纵筋放在筏板上层钢筋网的上面还是下面?(设计上什么也没有写,也问不出来)我的分析是:地基土压力通过筏板钢筋传递给梁,所以“倒筏板”上层钢筋网放在基础梁上部纵筋的下面。您说对吗?3.3. “倒筏板”的上层钢筋网,其长向钢筋与短向钢筋哪一种钢筋放在上面?我的分析是:“倒筏板”的上层钢筋网,其长向钢筋放在下面,短向钢筋放在上面。3.4. “倒筏板”的下层钢筋网,其长向钢筋与短向钢筋哪一种钢筋放在上面?我的

7、分析是:(假设基础梁等高)在“倒筏板”的下层钢筋网中,短向钢筋与强梁方向平行,长向钢筋与强梁方向垂直、放在短向钢筋的上面。(理由是:短向钢筋把土压力传递给长向钢筋,长向钢筋再把土压力传递给强梁。)您说对吗?3.5. 至于“倒筏板”与“正筏板”相比,“倒筏板”的优点是:梁顶与板顶一平,做面层比较方便。缺点是:梁底比板底低,施工较为困难。“倒筏板”凸出部分基础梁的侧面也要做垫层,因此挖梁的基槽时,槽宽=梁宽+2倍的垫层厚度。您说对吗?答:1、筏形基础的基础平板可以在基础主梁的梁高范围的任何高度,较常用的是施工比较方便的梁底与板底一平的形式。2、梁顶与板顶一平的筏基最上层板的筋网习惯在梁纵筋以下,使

8、板筋在其倒向支座有支撑,有些类似于“次梁下铁在主梁下铁之上”。3、对。4、要掌握把问题尽可能简单化的处理方法。基础平板的钢筋网,定好板下层(或上层)网两向钢筋的上下关系后,板上层(或下层)网的上下关系与其相同即可,不要把问题复杂化。5、对,但不完全。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地基性质和功能要求。4. 问:你好,陈教授,在工程中是以03G101图集为准还是以监理人员说了算?我们现在这个工程的监理人员,我们按图纸和图集来做,他也要说不行真叫人头痛.比如梁的构造钢,按图集上只要搭够15d就行了但是监理说不行,要满足最小锚固长度,请问到底取哪个?如果取15d,那又如何应付监理?答:按正式的设计文件。监理的职

9、责主要是监督施工方面是否执行了设计文件。如果设计者选用了03G101-1,该标准设计就是正式的设计文件(见总说明第5条)。监理是否有权力改变设计文件,还请你查一下有关监理的职权范围规定。5. 问:5.1. “有梁式筏板基础”的筏板部分一般为上下两层钢筋网,下层钢筋网片放在最下面,基础梁的整个钢筋(箍筋及纵筋)放在下层钢筋网片的上面。是这样的吗?5.2. 但是,一般图纸在标注基础梁的高度时,梁底标高和筏板板底标高是在同一个高度,这样就出现了“基础梁的有效高度”缩减的问题。因为,首先是梁的下部纵筋的保护层变厚了。(最下面是筏板的保护层,然后是筏板下层钢筋网片的纵横钢筋,然后是基础梁的箍筋,最后才是

10、基础梁的下部纵筋)当我们进行基础梁的强度计算时,应该采用这个“缩减后的有效高度”进行计算。您说对吗?然而,有的设计院并不是这样,甚至连基础梁的箍筋高度还是采用梁高-两倍的保护层来计算的,这显然会造成箍筋“高度太大”。5.3. 至于筏板钢筋网片,纵横两个方向的钢筋哪个在下面、哪个在上面?是否应为:“下层钢筋网片”是短方向的钢筋在下面、长方向的钢筋在上面;“上层钢筋网片”是长方向的钢筋在下面、短方向的钢筋在上面;因为,从“有梁式筏板”的受力结构模型来看,正好是“楼板和梁”的受力结构模型翻转过来。这样的看法对吗?答:1、筏形基础的钢筋配置包括梁(或暗梁)和板两部分,布筋考虑一般“以梁为先”;2、比较

11、两个方向上的基础梁,从中判断强者(等高时选跨度较小者,不等高时选高度较大者),与“强梁”相垂直布置第一层(最底层)板筋;3、在第一层板筋之上并与其垂直布置“强梁”的底层纵筋和第二层板筋(“强梁”的箍筋与第一层板筋在同一层面上插空走过);4、再在其上布置另一方向上梁的底层纵筋;5、板上部面筋的布置依据板区两个方向的跨度。跨度相差较大时,短跨面筋在上,长跨面筋在下;跨度相差不大时,与板底筋的上下保持一致(两个方向的ho相等);6、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两个方向梁相交对ho的影响,也应当考虑双向板的ho与单向板不同;7、“筏形基础”相当于“倒楼盖”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当承受地震横向作用时,柱是第一道防线,

12、楼盖梁是耗能构件,所以要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梁要考虑箍筋加密区、塑性铰等问题;但筏形基础的基础梁通常不考虑参与抵抗地震作用计算问:板面温度筋应在什么条件下设置?如何设置?答:现浇板的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应设置温度收缩钢筋,板上、下表面正交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配筋率不宜小于0.1%。该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问: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顶部贯通纵筋钢筋连接在“节点区”之内进行,本跨钢筋的两端伸进柱节点内12d且过柱中心线。LPB顶部贯通纵筋钢筋连接的这个规定能否适用于ZXB、KZB、BPB等基础平板的顶部贯通纵筋?2、04G101-3图集第

13、42页(ZXB、KZB纵向钢筋构造)只标出“正交方向柱下板带宽度”就是顶部贯通纵筋钢筋连接区;可否认为顶部贯通纵筋连接点的最佳位置:“在柱中心线较好”。3、04G101-3图集第46页(BPB钢筋构造)标出了“柱中心线两侧各Lo/4”的范围是顶部贯通纵筋钢筋连接区;可否认为顶部贯通纵筋连接点的最佳位置:“在柱中心线较好”。答:1、不适用。又:提问中“12d且过柱中心线”应为“12d且至少到梁中线”(不一定过柱中线)。2、无“最佳”位置,该连接区是一个处处“平等”的范围。(以哲学观点看世界不存在完美的事物)3、同上条。如果存在“较好”,应为在满足连接区要求的同时施工下料有规律,但这属于施工技巧。

14、问:1、对于基础主梁顶部贯通纵筋,04G101-3图集指出,在柱中心线两侧Lo/4范围内为“连接区”,现在的问题是:是不是在这个宽度为“Lo/2”的区域内,顶部贯通纵筋的连接效果都一样?是否可以在“柱中心线”的位置上设置连接点?2、当“某跨”的顶部纵筋直径大于邻跨顶部纵筋,该跨的顶部纵筋也是在“柱中心线”的位置上设置连接点?还是伸到柱另一侧,在邻跨与直径较小的邻跨顶部纵筋连接?这两种连接方案哪一种较好些?答:1、效果肯定不绝对相同,但均能满足受力要求;在柱中心线设置应是理论最佳位置。2、在柱中心线较好,因钢筋用量相对较少。问:请问陈老师非框架梁的箍筋加密区是怎么规定的?答:1、非框架梁无“抗震

15、箍筋加密区”。2、设计者可以设计两种箍筋(现在这样做的例子很少),例如剪力较大的梁端部位箍筋配置较大,但与抗震箍筋加密概念无关。问:请问教授现浇板里的分布筋是否要设弯钩?答:分布筋通常不设弯钩。问:1、看了青来教授12月8日关于基础梁保护层的一个回复:“表中基础梁数据应加以修正。在实际应用时,图集第38页已经明确规定最底层为基础底板,基础底板的钢筋已在表中明确规定(保护层)为40,而基础梁的钢筋在板筋之上,所以实际(保护层)将大于40。但对于高板位和中板位梁板式筏形基础梁则应按规范执行”,再对比04G101-3图集第25页,感到现在有发布“勘误”的必要。2、第25页“保护层”表中,“基础底板”

16、的数据表现方式是好的,就是分别对“顶筋”和“底筋”列出保护层的厚度。请教青来教授:括号里面的“防水:50”也是指底筋保护层的厚度吧?3、建议“基础梁”的保护层厚度也按“顶筋”和“底筋”分别列出。你看好吗?答:由于高板位筏形基础应用不多(中板位更少),所以不计划在101-3的构造详图中公布高板位和中板位的构造,而25页的通用构造主要服务于本图集的构造,且由于38页的构造中已明确梁筋在板筋之上,所以应用中不存在问题.对于低板位筏基,即便上翻基础梁中也可能有回填土,但属于无水封闭土,不象自然土对钢筋有侵蚀性,所以基础梁侧面及梁顶的保护层不必采用40.就目前101-3所包括的低板位筏基构造,25页不存

17、在勘误问题,但宜以加注解的方式适时修正以求全面.另外,防水为50系指低板位的板底筋.问:请教陈教授,我们这里最近有一工程主体封顶后屋架柱钢筋部分采用闪光对焊连接,监理不同意,但没有找到具体的文字或规范要求竖向受力钢筋不允许采用闪光对焊连接。请陈教授这一连接方法是否符合要求?试件怎么做?是否按电渣压力焊连接试件做试验呢?答:闪光对焊即可用于柱、墙等偏压构件,也可用于梁、板等受弯构件,而电渣压力焊只可用于柱、墙,不可用于梁、板。因此,闪光对焊的质量高于电渣压力焊。问:我好像记得说是2、3级钢不宜做箍筋,但是我发现现在好多功能地方用的2级,有的一方还是3级在做箍筋,这样做是不是设计者的问题呀?答:新

18、三级钢HRB400作箍筋非常好,二级钢HRB335冷弯性能较差作箍筋不如HRB400和HPB235.问:04G101-3最后一页桩基础与底板结合用刚性防水层,请问什么是刚性防水层和柔性防水层,可否举例?答:通常刚性防水层为无机材料,柔性防水层为有机材料.后者抗压强度远不如前者.1、“刚性防水层”有:普通防水混凝土(细石混凝土)、引气剂防水混凝土、减水剂防水混凝土、三乙醇防水混凝土、氯化铁防水混凝土、微膨胀防水混凝土等。2、“柔性防水层”有:油毡、SBS等。3、在“防水层”下设100mm普通混凝土垫层(主要起找平作用)。问:700宽的暗柱,设计只在暗柱图表上注了一个拉钩,而墙身的拉钩间距是600

19、*600。我想请教一下:此暗柱上的拉钩是按每600高一个拉钩设置,还是按照暗柱图表的位置沿高度每钢筋交接点设置?答:沿竖向间距与暗柱箍筋间距相同.700高暗柱设一道拉筋很可能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请提醒设计者再核实一下.问:在03G101图中柱拉筋或S筋间距是否同梁拉筋答:不是。柱箍筋通常要求对纵筋隔一拉一,如果不用套箍而采用拉筋时也是隔一拉一,竖向间距所有箍筋拉筋均相同。问:四级抗震箍筋弯钩是否同1-3级抗震弯钩一样是10d,还是与非抗震相同。答:只要是抗震就是10d,见规范GB502042002。问:在计算或审核板底筋根数时,如碰到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带小数点的如是14。3根。请问这时小数点的根数

20、是要整一根上去还是可以忽略不计?我的理解是计算规则是要整上去,但是现场在施工误差内可以控制在不整上去也能满足间距要求啊。这样一来不是两个说法都有道理吗?但是结果只能一个。该如何确定?其理由呢?望能尽快答复!答:要按16根。新规范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原则是“结构抗力要大于或等于作用效应”。问:我是设计人员,现我有一个工程在现场巡查时才发现现场施工已浇筑好顶层柱到屋面层梁底,准备绑扎屋面梁筋,可柱筋预留锚固长度未能达到1.5Lae的要求,请问有何补救方法?施工方自已提出将梁柱筋在节点处相互焊接的做法,是否合理?答:应避免在节点内焊接。可将已经浇好的柱凿去一小段,采用37页D节点。问:我查看过0

21、3G101-1中关于梁上立柱的构造做法是没有加吊筋的,也有听说一些理论说,梁上立柱对梁的破坏不同于次梁,梁上立柱主要是梁上部局部受压,所以加吊筋没什么用?此种说法对吗?有相关的资料可查吗?答:梁上起柱与次梁各自对主梁的作用有很大不同。梁上起柱将两层甚至更多层的梁刚接在一起,形成“架空”框架,因此,可以不在梁上起柱部位设置吊筋。如果是抗震结构的框架梁上有梁上柱,宜在梁上柱两侧按框架梁要求设置抗震箍筋加密。问:1。03G101-1P37页柱顶纵向钢筋构造(一)A-C:标注柱外侧纵筋从梁底伸入梁板=1.5LaE;而03G329-1附加:外侧柱筋从柱内侧边缘伸入梁板=500mm。请问陈总03G329-

22、1附加规定是否更加合理?2。抗规GB50011-2001规定:抗震地区填充墙宜与框柱脱开10mm,用嵌缝膏嵌缝。请问陈总(1):填充墙构造柱柱顶是否也可按上述规定施工?(2)工程竣工不到一年,我们地区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产生开裂现象比较严重(主体结构未产生裂缝,裂缝较大处剔开装饰层和抹灰层发现加气砖已经开裂),外墙KF空心砖则开裂较少。用什么办法处理较好?答:1.尚不知该构造要求的逻辑前提、理论与试验依据,因此不好分析其是否合理。2.(1)规范规定填充墙宜与框架柱脱开10mm,是为了保证框架柱在抵抗地震作用时能够独立工作,以免发生与填充墙联合工作时可能发生的剪切破坏。规范没有规定填充墙上端与框架

23、梁脱开,是因为框架梁在地震时是耗能构件,即便与填充墙(包括其构造柱)相连也不会影响其功能。(2)可能的原因是加气砼砌块所用水泥的稳定性不好导致开裂,或砌块含水率比较高导致干缩开裂。由于是非结构裂缝,可剔除面层后钉贴细钢丝网再做新面层。问:03G101-1第37页关于柱顶纵向钢筋构造问题有二种作法。第一种作法(A-C)要求:1、柱外侧纵向钢筋不少于总截面面积的65%,伸入梁内且从梁底算起弯入长度大于等于1.5Lae(与梁上部纵筋搭接)。2、在C图,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1.2%时,则要求外侧钢筋第一批弯入梁内长度为大于等于1.5Lae。另外还要求第二批弯入梁内长度为Lae20。我的问题是:如

24、果梁的截面很高,柱外侧钢筋直径较小,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此时从梁底算起满足1.5Lae条件,钢筋可能不需要弯入梁内,即梁内无水平段长度。施工单位已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弯入梁内水平段并无规定具体尺寸,只有从梁底算起的总长1.5Lae一个条件,碰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对于D图,从柱顶向下弯折的梁上部纵筋,只有大于等于1.7Lae一个条件,而没有规定从梁底向下的具体尺寸,施工单位认为从柱顶向下只要满足以上尺寸即可。请问设计人员该如何向施工单位交底。请不吝赐教。答:1、按A图,既然弯入梁内水平段并无规定,那么只要满足了长度要求,弯钩未入板内并无错(但应至少应弯钩12d)。2、按D图,既然没有规定与梁底

25、位置的关系,那么只要满足了长度要求,弯钩不到梁底也无错。注:这两类节点取自GB50010-2002(标准设计必须无条件符合现行规范),但存在你所提出的矛盾,严格来讲,违反了形式逻辑的“排中律”。这个问题是03G101-1的问题,但根不在03G101-1。我们修版时将对此再做详细规定。问:请问陈教授:基础底板和楼板是否都是非抗震构件?答:通常这样处理,但也要看具体设计工程师的要求。由于地震主要是横向水平作用,剪力墙和框架柱是“第一道防线”,框架梁属于耗能构件,对于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楼板,一般可以不考虑抗震;但对于无梁楼盖结构或剪力墙结构的楼板,由于没有框架梁参与耗能,楼板还是应考虑抗震

26、的。问:按图集P37页节点,只要按照图集上的要求满足1.5LAE即可,如果钢筋能伸入梁板就直接伸出,如果由于梁过高或柱截面过大,不能伸入也只是满足总锚固达到1.5LAE就可以了。答:是的,这样做已经满足了图上的条件。但有时遇到梁比较高导致竖直段就已经达到1.5lae的情况,此时应按D构造。问:1、框架梁的通长筋为抗震构造筋,如果通用筋的直径与框架的负弯矩的直径不同时是否按图集的构造要求可以不要错开搭接(直径相同时也是这个问题),这样是否与施工规范规定的钢筋错开接头的要求不符合?2、框架柱如果上柱钢筋直径大于下柱直径时,是否可以采用电渣压力焊,还是必须按图集采用上柱钢筋插入下柱?为什么?答:1、

27、按图施工无错,但属于100%搭接。2、可以焊,但应在下柱焊,否则不能满足上柱内力需要。问:1、地梁到底是要锚固到框架柱里(即指锚固长度从柱边算起),还是只要锚固到承台里就够了(即指锚固长度从承台边算起)?规范里只是略带地说了一下要求锚入承台,在以前的施工中,设计单位出的图经常是将地梁与柱子连接在一起,于是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的做法经常都是锚入到柱子里。2、一般来说地梁顶面与承台顶面同标高,那么地梁面筋是要求从承台面筋下部穿入锚固,还是从承台面筋上部过就可以了?答:1、如果承台上部配置钢筋(面筋),从承台边锚固即可。如果承台未配面筋,宜伸至柱锚固。2、从面筋下面锚入(走表皮锚固不可靠)。问:1P

28、38中柱柱顶构造图,位于梁外的柱纵筋的锚固是从梁底计算,还是从板底,我们的监理要求柱角筋从板底计算.但是照这样理解那板厚根本达不到直段0.5lae的要求.但若从梁底开始计算,当柱四边梁底标高不同时该如何处理.2.P47剪力墙水平筋交错搭接沿墙高隔一错一那么此处的搭接长度Lle是按照接头50%的1.4Lae吗?因为在P48中竖向接头错头为50%原标注Lle现改为1.2Lae,水平筋是否也可按此原则?3.P35中拉筋弯钩为135度,但是在施工中一般拉筋都是一端135度一端90度以便于施工,这样做对结构有无影响.4.P54、55KL下部筋可否在支座左右1/3范围内设置搭接接头或在支座内贯通,对焊或机

29、械连接接头是设置在支座1/3范围内相互错开或者接头全部设置在支座内,这样的话接头就无法错开.以上做法哪一种正确.5.楼板配筋的搭接和锚固是应按照抗震数值,还是非抗震?.监理的要求,要按照抗震数值计算长度.6.墙柱纵筋接头相临应该错开,那么与相对边是否也必须同时错开,当(暗)柱纵筋为单数时必有两根筋的接头无法错开为相临齐头,这种做法是否正确?7.在GB50204中要求90度弯折为D5d.而在03G101中纵筋90度弯折为d25时R=4dd25R=6d,是否一致,若严格按照03G101要求纵筋的弯折基本都是大圆弧,但在施工现场中好象没有发现这种情况,答:1、都从梁底算。2、不可。这不是新原则,只是

30、与高规保持一致的特例。3、规范中也没有90度钩的规定,若这样做没有依据。4、按高规的相应规定连接。5、非抗震(设计者要求按抗震时除外)。6、没有这样的规定;只好如此。7、依据是设计规范。设计规范是“上游”规范。问:1.剪力墙和楼板的相交处一定要加暗梁?2.电渣压力焊的接头外观不合格,是割掉重新焊过,还有上下一个锚固长度加50%的钢筋截面,那个强度大一点?3.规范上有说主次梁相交出加吊筋,那次次梁之间也要加吗?4.两个梁相交,之间一定相互受力吗?答:1、不一定,要根据具体设计要求设置。2、问题看不懂。3、做支座的梁就是主梁,可有多级层次。4、是。问:在101以前的版本中,墙水平筋在转角处的做法有

31、两种,我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应用,从没有出现什么问题,现在03G101中只有连续转过拐角一种,因此有些情况让我为难:1、转角两边的水平筋的规格、间距不同,即使大规格筋转过拐角也会因间距不同而无法搭接搭接小规格筋,这种情况怎么办?2、有些情况墙的水平筋规格较大(如人防墙等),而房间的开间较小,举例:水平筋为20,而房间开间为2400,两边的暗柱拐过内墙皮350,这样根据03G101的计算,其中长的水平筋为:350+2*1.2Lae+500=2338(Lae=31d),如果这样做,那么墙的一边满足要求,另一边就不满足要求,怎么办办?以上的情况如果采用101原来的拐角处锚固的做法,那就什么问

32、题多没有?我想03G101中可能没有考虑到这些特殊情况,现在我碰到了,不知怎么做?答:1、钢筋搭接的含义并不是两根钢筋绑在一起(靠绑扎是传递不了多大力的),其搭接机理仍然是混凝土对两根钢筋分别粘结。英国的做法是搭接的两根钢筋必须间距25且d,要求其中的一根按1:12斜走过去再保持要求的距离平行相错,所以,两边不同直径与间距的钢筋“搭接就是”,不要顾及两两相挨,有一定间距混凝土对钢筋的粘结效果更好。2、这种地下室的墙并不是剪力墙,属于基础结构,不归03G101-1管。设计者应另出构造(可以在拐角处分别弯锚)。问:请教一下,一个主次梁交接处附加箍筋和吊筋两个是否都要设置还是根据情况设置一种(吊筋或

33、附加箍筋)?答:一种即可,不必重复设置。问:1p38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中,若实际kz上面为上翻梁(梁底同板底平),且柱顶钢筋锚入板内,就无法保证大于等于0.5lae的条件了.陈老师,此处上翻梁为WKL,而且设计中将柱配到顶板,该如何处理.2p37图A节点图上标注:其余柱外侧纵筋伸至柱内边弯下与后边的注解其余柱外侧纵筋不一致,是否应以后者为准.柱顶第一层,第二层是什么意思.从您的回复,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第一层与第二层的说法仅仅是为了区分的方便,实际上他们可以位于同一高度处.3若结构设计说明中提到框架梁柱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三级,没有提到板的抗震等级,则板的应如何确定.您的回

34、复中提到板不抗震,但是确定板筋搭接长度时,用到最小锚固长度,就须考虑抗震等级,则此时的抗震等级应如何取呢?答:1、柱筋应伸至梁顶而不是板顶,不够0.5lae如何处理请设计工程师定(顶端弯钩12d亦可)。2、柱两个侧面的钢筋弯钩相交90度(十字交叉),一层相顶,只能分两层。3、板不抗震。问:因为板不抗震,板筋的搭接长度如何确定呢?答:搭接长度是以最小锚固长度为基数计算的,且与接头面积百分率密切相关。如果板不抗震,就应先确定其非抗震的锚固长度,再计算搭接长度。问:陈教授,你好。连接承台的地梁上一般没有柱,且地梁刚度比承台小的多,计算时一般不考虑分配柱的弯矩。那是不是说底层柱底内力传给承台,承台再传

35、下给桩基础?此时地梁是否只承受底层填充墙和底层填充墙下素砼地圈梁的荷载,若(1)地梁下回填砂(较密实)、(2)地梁下回填土,这两种状态下地梁受力与框架梁相同、相反或其他?地梁钢精接头与框架梁相同、相反或其他?什么时候地梁钢精接头与框架梁相同,什么时候地梁钢精接头与框架梁相反或不同?答:是。是。(1)(2)两种情况地梁受力与框架梁均不相同。当承台配双层筋网时,地梁可按单跨梁考虑。地梁就是地梁,地梁接头要符合其内力特点,没有必要与框家梁比较。问:陈老师,有个问题请教你:桩基础,地梁顶标高与承台顶标高平,施工时地梁底架空,后回填土。此时地梁是否是柱的支座?还是地梁与框架梁一样,分配柱的弯矩?此时柱的

36、传力路径怎么传?基础梁钢精接头位置是否与框架梁相同?若为条基,基础梁应为柱的支座,此时基础梁钢精接头位置与框架梁相反,是否正确?答;1、连接承台的地梁上一般没有柱,其刚度比承台小的多,计算时一般不考虑分配柱的弯矩,其构造与框架柱不同。2、可以这样考虑,但不完全相同,钢筋是连接而非锚固。问:图纸中主次梁交接处在主梁上每边3个间距50的加密箍,质监站来检查时说应是4个,要求整改,理由是原本梁上也有箍筋。还举了例子说:加你500元工资,是不是原来工资就没了呢?!我认为这样做法不对,例子也不妥。用剪力墙与AZ关系差不多吧。配筋一样的在暗柱处剪力墙纵筋可以不做的。答:一般较密箍筋取代较稀箍筋,但多放一道

37、倒没什么坏处,也不属于错误,因为规范要求全是“”,大学教科书里才是“=”。问:1p36机械连接中,相邻纵筋交错机械连接的间距大于等于35d是否应该为大于等于500大于等于35d.2p38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中,若实际kz上面为上翻梁(梁底同板底平),且柱顶钢筋锚入板内,就无法保证大于等于0.5lae的条件了,该如何处理.3p37图A节点图上标注:其余柱外侧纵筋伸至柱内边弯下与后边的注解其余柱外侧纵筋不一致,是否应以后者为准.柱顶第一层,第二层是什么意思.4p24五中注2改过之后为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此处是否不改为好.锚固长度,若梁下部纵筋为620,则抗扭钢筋也是620吗.5对剪力

38、墙暗梁,若梁侧已按设计绑扎了构造筋,则剪力墙水平筋还有必要在暗梁高度范围内配置吗6KZL侧面纵筋端部需进行横向弯锚时,其方向是否应分向两边.7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中的钢筋是指梁的上部筋,下部筋,还是所有的受力筋.上部,下部纵筋与梁侧纵筋肯定是分开考虑的.8若结构设计说明中提到框架梁柱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三级,没有提到板的抗震等级,则板的应如何确定.9KZL的具体是如何定义的,现有一工程,为框剪结构,楼座0.000以下,从下向上依次为地下室底板,地下室柱,地下室顶板,顶板处上翻梁(梁顶为0.000板顶,该梁形成封闭夹层),0.000板处的普通下翻梁(不形成封闭夹层),0.0

39、00板,以上为剪力墙,则此普通下翻梁是不是也应属于KZL.10(1)p47提到的转角墙水平钢筋构造,若设计未提,是否只要满足水平筋交错搭接的左边起点距暗柱边缘0即可.(2)在我看到的图纸上,对地下室挡土墙转角处,其外侧水平筋,采用两L型钢筋绑扎搭接,这样符合规定吗?答:1、焊接有两个条件,机械连接仅有35d一个条件,图上注的明明白白。2、柱钢筋任何时候都要伸至柱顶,不可锚入梁底的板内,该情况要用A构造。3、后边注解指两层钢筋的关系,第一层钢筋弯钩与第二层钢筋弯钩相正交,来自柱的两个边。4、是指钢筋直径的多少倍,而非具体数值。5、无必要。6、分向两边弯锚。7、是指同一部位的钢筋。上部筋与下部筋不

40、要混着算。8、板通常不抗震。9、地下室顶板位置属于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顶板以下属于基础结构,不归03G101-1。现阶段由设计者设计,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尚未编制。10、(1)转角墙两边配筋较大者转过墙角与配筋较小者连接;若配筋相同,那边转过墙角均可。(2)地下室外墙可以这样处理,但不属03G101-1的内容。问:1,梁侧面纵向构造和拉筋。注1,当H大于等于450时在梁的两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筋,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小于等于200,问:如果H等于450时在梁的两侧面究竟应加几根构造筋,如加两根,A小于等于200的条件就不符合,但只差1厘米。这种情况应该加几根呢?这里说的构造筋包括受扭筋吗?2

41、,当图纸上未标明是构造筋和受扭筋时如何判断?3,锚固长度和最小锚固长度均用LA表示,为什么一样呢?如何区分?搭接也是这样的啊。4,36页图示中基础顶面嵌固部位是指基础承台顶还是地梁顶?答:1.等于450时每侧加一根。对于矩形梁,上下去掉保护层后上下筋中到中实际不足400,对于T形截面的腹板,仅差1厘米,为200的5%,可以忽略。2.属于设计遗漏,不要自行判断。3.La是最小锚固长度。4.有地梁时是地梁顶,地梁以下属于“基础结构”,不归03G101-1,应由设计者设计问:如果按03G101第页中梁上柱的做法,当遇到梁高度较大时钢筋仍然要坐底再弯12d,那么钢筋的锚固长度就很大。是不是有这个必要?

42、是否可以直锚满足一个锚固长度后弯12d及可?答:本图集没有关于转换大梁的构造,梁上柱属于非转换大梁上的梁上起柱,梁不会很高。如果遇到转换大梁,应由设计者补充设计。问:我对基础顶面和嵌固部位理解有点搞不懂,对于框架底层柱箍筋加密区要达到Hn/3,Hn从哪儿开始算起,是从基础扩大顶面算起,还是从地梁(地圈梁)上表面算起?地圈梁是不是也能算是嵌固部位?答:有地圈梁时,应从地圈梁顶面算起。地圈梁以下属于“基础结构”,应专门设计。问:1、承台梁的受力是否类似于上部框架梁,而并非一般的条基地梁?2、近日遇一问题,一上下总筋均为5根钢筋的梁,由于下了料时的疏忽,并没有使五根纵筋的间距按一般作法分布(即一般五

43、根钢筋等间距分布,但间距均超过30MM),监理强行让拆掉重做,请问是否必须拆掉?3、柱下条形基础的地梁其锚固长度是否应从两端的柱边开始算起?答:1、都不是。2、不一定必须,但监理有权这样要求。3、基础梁只有连接问题,没有锚固问题,它是柱的支座,不要弄颠倒了(请参见即将印刷发行的04G101-3)。问:主梁与次梁相交时,一般都有加设吊筋,那么是不是在吊筋的位置都要加上附加箍筋,这两种是不是如果吊筋出现附加箍筋也要出现?或是各归各的,只要设计有时就加没有就不用在吊筋处加附加箍筋了?框架结构有抗震要求的。答:设一种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重复设置。如果设计上了两种,请你们落实一下设计是否有误?如果是抗震结

44、构,最好采用附加箍筋,可以承受往复荷载引起的内力(剪力)变号,而吊筋无此功能。问:这是一个施工实践中经常发生的问题:1、框架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下部纵筋如果规格、直径相同,应该尽可能贯穿支座,而不要在中间支座内锚固。2、但是,钢筋的定尺长度有限,必然要发生钢筋连接问题。在“支座内”进行连接吧,陈教授已经多次强调了:不可行!在跨中1/3处,是正弯矩最大的地方,下部纵筋不可能在此连接。只剩下靠近支座的1/3跨度的区域,能不能在这里连接呢?陈教授也说过,非抗震时可以,抗震时03G101-1图集没有做出明确的指示。3、于是,“梁下部纵筋在哪儿连接?”成了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于是,不少施工人员只好把钢筋截断

45、在支座处,让中间支座两边的钢筋都在支座内锚固。从而使得上述的“第1条”变成“理论上”的说法,实际情况是中间支座内钢筋密集。答:经反复慎重考虑,没有在修正版中加进在支座外进行连接的构造。因为标准设计以解决普遍性问题为主,一般不解决特殊性问题(事实上特殊性问题也不应标准化)。如果我们作出了在支座外连接的构造,就可能触动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客观上引导施工界都普遍这样做。当地震发生时,梁端部位反而比跨中受力更大。在梁端部位进行连接,尚缺少经受过地震考验的实例,也缺少专门研究试验实例。如果全国范围内都采用这种做法,万一经受不住地震的考验,就要酿成大祸。于是,我们在修正版54至59页中增加了一条注:“梁

46、下部纵向钢筋的连接应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6.5.1和6.5.3条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规程中的规定内容,基本明确了只有掌握结构内力实际分布情况的设计者才有可能确定下部纵筋宜在何处连接与如何连接,而不掌握结构内力实际分布情况的施工人员仅凭经验或直觉是难以判断的,这样可以避免可能的失误。问:1.在计算从梁底到板上的柱筋时,1.5Lde是从高梁还是低梁起算?2.如果按梁方向高低分开算考虑的话,角柱的角筋如何算?答:1、各向柱筋按各向梁底。2、角筋随那一向即按那一向。问:1、能说明一下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2、端柱、扶壁柱、暗柱的区别及其定义?是否暗柱的宽度是随墙的厚度,而端柱、扶壁柱的截面宽于墙的厚度?3、在03G101-1中的剪力墙水平钢筋伸入端部的弯折长度是否只取15d吗?而不需要满足la吗?答:1.请看GB50010-2002第11.7.14至第11.7.16条及相应的条文说明。2、端柱请看第11.7.17条;扶壁柱用于较薄墙体支承较大梁时墙体的局部加厚;暗柱为翼墙、转角墙和“非墙周边位置的边缘构件”(墙周边要设端柱)。后一问答复:是。3、不需要。问:HRB400可否用做箍筋?答:是非常好的箍筋用钢。HRB400是新三级钢,强度高,塑性性能也非常好,以后将成为建筑工程的主流钢筋,用做纵筋和箍筋都非常好。问;在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