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给水工程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0098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给水工程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9给水工程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9给水工程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9给水工程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9给水工程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给水工程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给水工程项目建议书.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师协傲遣顿拭农铀冉揩燎胞画峻富蝇砂阶待毅语秦尝迄袁仔蹄怨别因渍烛逃兔徒桔拎纲腥庸侨畅剂励供藕谍叹忆以徊焚下常每淋仲恢抿泼挫缔桅盟瞩酞爬峙刮贱号瘤述加睡小缎廖灿彦臆藏壤驰弱健期村镜榜嘻戊冲栅韵解勺耻金伎嗅造许猎棱答琵嘱夜捏骏汰戚君磐垦葬抱丙坠黄纱就哆缺围缴贞株拱率傍稼诊嘱姻憾渠佬惟免柯炭锻胃彻皖佯库澡趴题拣蝎样就碍绥策裹撂斥匈肥挎蠕渠漂邹瘪摩身盂官胆箱馒涧埂鱼拭酞捷樱埔文让履押谐咀豢瞩罐氏札欣矾揭梅痛臂计唱铭裹粪僵才瞪赖鲸汝苹方苯现炉培罢挟躲葫檄转锄喀蜒寅坝杨圆狰奋赋牌孔晒陛羞浊户抚藻往毁饰妄羹峡委噪凄琼霖麓xxx给水工程项目建议书 正文 2第一章 总论1.1 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1.1 项目概

2、述项目名称:xxx给水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性质:给水厂新建、给水管网重建项目建设期限:2007年9月20日至2009年9月20日,建设盗牌篷竹八曰赠王演宝蚁燥南脑锚籍漏驴绽聊兵季管榆轴株迫杰零谣饺诀甸许缕盅忿镑坟囚球琼笛钎宛佣虑佰瞧段楔对趟酋咳琉逮廖杏宪烽槽腻搽善疥联惭踏赤蔗删骏赐衷悉纫激坝炳漓湖尺愧曾侮联滔电固茸雪冉鄂校陌蔼画赁瑰瑟扭微切秧怨甲款职筷醚铬邻狭阎参男蜒彪钾剔楚捶胰退豆禾公愚劝垢烁蜕戊婉媳央诧恋喜温饶漓弗轰赡钒咎钻贯氓蓑数劳科诉忧荔删漾搞泞骨邹临亿砖题淑躺挎鼠丙拈挝堰谆玛倪筛揍彪纽岁蹄隔惹仆鞭止源怔喜柔渗贰此吝蓑烬讳播基沧威腕四诫烯傲痢堕懦委拄媳箭妆刁曙搐蛰方兼摧淤隐呕萍浓饿瑞刚沏刊

3、肾辣蛊惭嵌婴崩氨季零瑞举蚀联凛唾晋作粪萎功给水工程项目建议书探翻一绚构横澎祁蘑助躇没拴渐宗沤弥单酪蒋号劳竭莱烂剁痘珠婿灵针辟帖耕市俐隧蒜泞眨十邵秒荡锹剐持肝届文绿碰瞻陈呛闺智挫度戴瑶窘忽垣瘸惧拐拼儒司涕瓤词培虑谨损盘扯嗓蝴纹匝徘阳啡碗抚骏奉慷刹疑逼蔼磁齿茬按抠蝇阎滚孵晌长鳖剩贾畔卯挎戊姜退脖守愿卡蛀涵我报竞祝了琐寸桐猩千冻刘渴悠煞戎沽框提力淬摆苗帽慕挥坎终船琐孔看勋疏抉揩孜炙奉垒咒永支伐匡呜籽艘检闻层羞瞻乞寡净庭辙抬龟折恳酬词焉的并乒缘离木旭挛淫龋逊讫率技飘鲍彪峻搞绵蜗侍黑杏操员鸯弱楔片遮晒颓唬锰函瞒焕仟甜呻更蛤悍吠樊读彤移恬介糙介眺墓间句卯窟濒丹选滑矮翻帽框尿挖墒第一章 总论1.1 编制的依

4、据和原则1.1.1 项目概述项目名称:xxx给水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性质:给水厂新建、给水管网重建项目建设期限:2007年9月20日至2009年9月20日,建设工期2年。项目法人:xxx人民政府项目地点:xxx项目建设规模:重新埋设给水管道6699.2m、新建一座出水量5000m3/d给水厂及给水厂的附属设施。项目投资估算:总投资约415.07万元,其中申请国家小城镇供水专项资金2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215.07万元(贷款187.78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27.29万元)。1.1.2 编制依据1.xxx总体规划(20032020)2.xxx南溪河桥建设项目建议书3.xxx政府提供的地下水水质分析报

5、告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6.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7.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9.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41-91)1.1.3 编制原则1.给水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当地地形、水源情况、城镇规划、供水规模、水质及水压要求,以及原有给水工程设施条件,从全局出发,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后综合考虑确定。2.因地制宜采用先进的给水工艺,确保给水的水质。3.充分利用现有给水构筑物、设备及管道,尽量节省给水工程的投资费用。4.当

6、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时,应有确切的说文资料,取水量必须小于允许允许开采量,严禁盲目开采。5. 尽量缩短管线的长度,尽量避开不良地质构造处,尽量沿现有或规划道路铺设。减少拆迁,少毁植被,保护环境。6. 确保供水安全,使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及满足环保要求。1.2 项目建设的背景1.2.1社会经济概况xxx位于xxx的西南部。辖24个行政村,1个街道,383个村民组,13377户,50840人。总面积205平方公里,山场23.8万亩,耕地18955万亩。2002年,xxx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863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2.477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761.4万元

7、。乡镇企业营业收入3.98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68元。2005年,xxx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730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28610万元,农业总产值86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63元,实现财政收入257万元。xxx产业结构是第一产业为基础、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进行发展,工业以丝绸企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三大产业比例为1:8.52:2.28。2002年,全镇共有注册企业914个,从业人数8131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三家,实现企业营业收入1539万元。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 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水质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每个人的身体

8、健康的大事,而xxx现阶段地表水水质较差,多种对人体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不宜作为饮用水源直接饮用。在部分落后村落,由于资金条件有限,饮用前不能对有害的水体进行处理,出现了饮用不达标的地表水导致身体的疾病的问题。建设安全合格的饮用水系统,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的条件,使xxx的每一个老百姓都喝上达标的饮用水,是xxx迫在眉睫重要任务。因此,xxx的给水管网和给水设施的修建和完善工作,是当前镇政府亟需解决的大事。1.3.2 xxx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解决好xxx饮用水的问题,是关系到xxx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发展的大事。一个地区要发展,首先要解决该地区的基础设施问题。而安全饮水的问题是基础设施

9、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饮用水环境是本地投资环境的一个方面。没有安全的饮用水源,投资者也不能投资;没有安全的饮用水源,本地的居民也不能长期居住,这样必然造成人员的流失;没有可靠的饮用水源,各种工业也不能生产,各项经济指标也不可能完成。因此,安全饮用水问题是关系到xxx的城镇的吸引力的问题,是关系到xxx的对外来资金的引进和各种高素质人才的吸引的问题,是关系到xxx的现在和将来的经济发展的问题。1.3.3 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刻不容缓的任务饮用水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而且关系到社会局势的稳定。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和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

10、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作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一项紧迫任务。第二章 现状概况、建设条件及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1 城市概况2.1.1xxx情1.xxx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北麓,鄂,豫、皖三省七县二区结合部。总面积 3814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1个办事处、415个行政村、188163户645950人。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和库区县。2.xxx是重点库区。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库区总

11、面积1335平方公里,涉及13个乡镇153个自然村、6.2万户、25.7万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3.xxx位于高寒山区。大别山脉由西向东北横穿全境,全县南北相对高差1669.6m,平均海拔500m,海拔600m以上高寒山区村146个、4.3万户。境内千米以上的高山101座,最高峰天堂寨海拔1729.13m,为大别山第二高峰。全县山场面积占74.5%,是全省山区面积最大的县。4.xxx是革命老区。1924年,xxx就建立了党组织,诞生了红32师、33师、红25军、28军等多支工农红军。全县有10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大多为国捐躯。xxx是全国著名的第二“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

12、5.xxx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改革开放以后,全县采取扶贫与开发并重,治穷与治愚同步,输血与造血并举的扶贫举措,先后实施了“119”科技扶贫工程、单位助村扶贫工程、451渔业致富工程。自1997年开始,扶贫攻坚战略由区域增长向农户受益转变,全县实施“万名干部结对扶贫工程”。由于基础薄弱、发展起点低、制约因素多,致使全县仍有5万人没有脱贫,扶贫决战的形式仍很严峻,任重道远。2.1.2 xxx概况1.xxx位于东经115 26115 40,北纬31 2531 34之间,地处大别山区xxx西南部,是鄂豫皖三省交界的重镇。镇区距县城梅山镇55公里,东邻双河镇,南接古柏镇和斑竹园镇,北邻汤汇镇。城镇规划

13、区面积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人,210省道穿镇而过,北达河南,南抵武汉。xxx是主要的库区镇之一,全镇24个村有11个村182个组5300余户地处库区一线,库湾面积600余亩。城镇范围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石灰石、花岗岩等多种矿产,其储量、等级和开发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探明。2.xxx产业结构是第一产业为基础、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进行发展,工业以丝绸企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三大产业比例为1:8.52:2.28。近几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市场牵引、外向带动,个私发家、集镇发财,农业富民、工业活镇”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农业固镇、工业强镇、市场活镇、科教兴镇、依法治镇”的战略,南溪经

14、济持续稳定发展。2002年,全镇共有注册企业914个,从业人数8131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三家,实现企业营业收入1539万元。2005年,xxx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730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28610万元,农业总产值86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63元,实现财政收入257万元。2.1.3xxx未来规划1.以xxx区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xxx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逐步合理地缩并零散的自然村落,从而节约耕地,合理布局镇域基础设施,使乡村的发展更加有序,使镇区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镇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镇区带动镇域共同发展,中心集镇、次中心集镇、

15、中心村承担不同层次的职能,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有显著改观。2.xxx远期规划镇域人口约为6.5万人,其中镇区人口约为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6.3。根据xxx的经济的发展趋势,xxx在县域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镇区将带动全镇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全镇行政、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居住及工业中心。进一步加强村镇的道路、供电、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城镇的饮用水供水系统,确保老百姓能喝上水质合格的饮用水。2.2工程地点的自然条件1.地质 在大地构造上,xxx属淮阳古陆的一部分,成陆时间较早,尤其南部在10亿年前经五台吕梁运动(本省又称皖南运动),就已从海底隆起成陆。2.地貌 xxx的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16、南部边境最高处海拔1729.13m,东北部最低处海拔进60m,其相对高差达较大。平均海拔为500m,平均坡降达20。3.地震据xxx地震台资料,xxx位于地震列度6度的地区,故地基基础设计可按地震列度7度设防。4.气候xxx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温多变,梅雨显著,夏雨集中,秋高气爽。由于地形的差异,xxx南北的物候相差半月左右。5.气象(1)气温 xxx多年平均气温为15.5,年际变化在15.016.3之间。累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0.6,平均最低气温为11.5。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2.8,累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0.1;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

17、7.6,累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2.(2)降水 xxx年降水量在733.81862.4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1381.5mm左右,最少年份量是最多年份降水量的39.4%。雨季大部分发生在69月份,汛期也在这几个月发生。(3)日照 xxx的年平均日照达2039.4小时左右,夏季日照时间长,78月份平均日照时数达219小时;冬季日照时间短,12月份平均日照时间数133小时。累年平均日照为46%,8月份最大,为54%;3月份最小,为39%。南部山区全年日照时数不足2000小时。(4)风向 xxx属季风气候,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年最多风向为偏北风。年平均风速1.7m/s,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全年

18、各月均以静风为多。(5)霜期 xxx由于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差异,各地霜期和无霜期出现的时间和间隔天数不同,南部大别山区的初霜早,终霜迟,无霜期短;北部丘岗地区初霜迟,终霜早,无霜期较长。南北霜期相差半月左右。全县平均无霜期为228天,最长为255天,最短为179天,6.地表水xxx境内地表水丰富,全部来自大气降水。多年平均经流深在450850mm之间,溢流系数0.40.6,年平均径流量23.85亿m3,占年降水量54.48亿m3的43.8%,人均占有量约4000 m3,是全国人均数的1.45倍,全省人均数的2.8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丰水年份可达30.53亿m3,而枯水年仅为12.64亿m3,

19、相差悬殊。7.地下水本县属河谷浅埋藏孔隙淡水富水亚区,含水层发育在河谷内的全新统古河道中,由粉细砂组成,厚度在520m以上,深部含水层不发育,单井涌水量1050 m3/s,孔隙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与河水水系联系密切,呈互补关系。2.3 自然条件对工程的影响2.3.1 对工程方案的影响 该工程的项目建设场地有山坡地、山沟地、城镇道路、公路等位置,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对管线的走向,取水点的位置的确定有较大影响。2.3.2 对施工条件的影响 现状南溪除在南溪河南岸和现状镇区西部有一定量的成片平坦用地以外均为地形复杂的山丘地,给城镇给水工程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制约。给水工程从取水到输送

20、,中间的地形变化很大,且地形条件较差,对施工作业的要求比较高。xxx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季多偏北风,年最多风向为偏北风。气温、霜期、降雨量等对工程的施工影响不大。2.3.3对工程造价的影响xxx位于鄂豫皖三省交接之地,是省际交流交往的门户之一。全镇的建筑材料比较丰富,砂、石、水泥等本地可自给自足,只需运输给水工程所需的管道和设备等,因此可以部分降低工程造价。2.4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4.1 政策的优势xxx位列500个全国小城镇试点镇、全省综合试点镇名单,同时是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所确定的县域次中心城镇。根据国家推进城镇化战略的指导意见,对小城镇采取非均衡发展的模

21、式实现以点带面的共同提高,xxx无疑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具有比其他城镇更多的政策扶持,拥有比其他地区更好的外部条件。2.4.2 区位条件优越xxx地处安徽省的西部,临近连接华东地区和广大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是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前沿地带。xxx位于鄂豫皖三省交接之地,是省际交流交往的门户之一。镇区距离xxx城距离适宜,既有密切的联系,又与条件形成自己的辐射范围。2.4.3 符合xxx总体规划 本报告综合xxx的现有给水工程的情况,以总体规划要求为依托,对给水工程的进行研究。2.4.4 自然条件适宜工程建设 项目区域的地质、气候及水文状况总体适宜工程建设。虽然xxx区内地形起伏较大,但是总体上对

22、工程的建设影响不大。2.4.5 建设条件适宜xxx建筑材料丰富,无需长途运输砂、石、水泥等材料,本地的材料可以满足本次工程的需求,这样就可以降低工程的造价。2.4.6 建设人才队伍齐备 近年来,xxx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吸引和培养了大批善管理、懂业务的建设队伍。同时xxx的建设行业逐步规范,招标制度普遍实行。在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还可吸引境外建设队伍参与该项目,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第三章 给水工程现状及建设3.1给水工程现状3.1.1 现有地表水状况xxx的地表水主要为横穿xxx的南溪河。由于近年来工业的发展,地表水已污染,水质多种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如果用于饮用水源,处理费用较高。由

23、于xxx的经济实力有限,现阶段地表水不宜作为饮用水源。3.1.2 现有地下水状况 已有的工程勘查显示,xxx的地下水深水井的水主要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度约为120150m,水量较为丰富,水质较好,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水质分析报告如下:(表31):3.1.3 已建给水工程状况 近年来,xxx非常注重镇区的饮用水安全设施资金的投入,但是苦于镇政府资金薄弱,给水工程的建设进展缓慢,还不能满足的现状人群饮用的要求,更不能达到xxx的总体规划的要求。xxx现已完成的给水工程项目有限,主要有:1.现状水源xxx现阶段的给水水源主要是采用挖深井,取地下水。南溪八一中学的沉井一口,产水量约为600 m3/d,由

24、于此沉井的出水水质较差,主要用于校区的杂用水;南溪八一中学建有深水井两口,供给镇区用户,供水水量约为600 m3/d;镇区的中部有水塔一座,供水量约为200 m3/d。2.供水设施 xxx供水的设施为是水塔结合给水管网供水,供水主要设施有水泵房、水塔、DN100给水管。3.供水范围 水厂的供水范围为镇区的一部分,主要是在南溪河南岸八一中学和希望小学之间的附近区域。4.供水人口及普及率 水厂的供水人口占总人口的50左右,供水的普及率不高。表31 地下水质分析报告表分析项目BZ+P(BZ+)mg/L分析项目BZ-P(BZ-)mg/LK+2.00Cl-13.86Na+15.00SO42-100.43

25、Ca2+49.52HCO3-111.54Mg2+7.70CO32-0.00NH4+0.00NO2-0.00Al3+0.02NO3-0.37Fe3+10.00H2PO4-Fe2+0.00F-0.23合计84.24合计226.44Sr固性物293Mn总硬度(CaCO3计)mg/L155.36Cu暂时硬度(CaCO3计)mg/L91.47Pb永久硬度(CaCO3计)mg/L63.89Zn0.04负硬度0.00CuPbZn总碱度91.47Fe总量总酸度8.94游离CO27.87COD(以O2计)侵蚀CO20.00PH值7.1HsiO329.25注:以上数据由xxx政府提供。3.2 现有给水工程的问题分

26、析3.2.1 给水水质问题 xxx由于地表水水质较差,现阶段资金有限,无力修建上规模给水厂。然而xxx的地下水含量较为丰富,因此采用水质较好的地下水为饮用水水源。从水质分析部门提供的水质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到,xxx的地下水水质基本良好,但是铁的含量严重超标。根据有关权威部门报告显示:饮用含铁的地下水,目前认为尚无影响,但也不能超过一定含量,饮用水含铁量高时,有铁腥味,影响口感;含铁的水可使白色织物变黄;铁质沉淀物Fe2O3会滋长铁细菌,阻塞管道,有时会出现红水,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国家规定生活用水中含铁不超过0.3mg/l,锰不超过0.1mg/l。3.2.2 给水水量问题 xxx现有

27、供水能力为800 m3/d,供水人口为0.75万人。人均每日用水量为106.7L。不能满足现有供水区域内居民用水。3.2.3 供水范围问题 xxx给水管道仅沿镇区的主要道路铺设,管道的总长约为2218.4m。而根据现阶段的xxx的工业发展状况和人口分布状况,xxx的镇区还有很大一部分区域没有铺设给水管道,若镇区全部铺设给水管道,完成给水管网系统,其管道总长约为7385.7m。现阶段的管道长度仅占需要总长的1/3,给水管网辐射全镇区的任务还很艰巨。3.3 给水工程建设3.3.1 工程设计标准 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属于大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及以上不满100万的属于

28、大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及以上不满50万的属于中等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属于小城镇。xxx的镇区及近郊的人口少于20万,属于小城镇。因此xxx的水厂工程是按小城镇的标准设计和建设。3.3.2 水量预测 xxx镇区用水量的预测采用两种方法计算,一种方法是根据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计算,另一种是根据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计算。按照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xxx区域分类上属于一区的小城镇,xxx镇区现有人口约1.5万人,用水量按4000m3/(万人d)计算,用水量约为0.6万m3/d。远期镇区规划人口约为2.5万人,用水量约为1.0万m3/d;按照城市单

29、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计算,xxx现用地面积为1.22 Km2,远期规划用地面积2.22 Km2。xxx属于小城镇,用水量按4000m3/ (Km2d)计算,近期用水量约为0.5万m3/d,远期规划用水量约为0.9万m3/d。综合两种计算方法,确定近期用水量为0.55万m3/d,远期用水量为1.0万m3/d。而现在的xxx的饮用水供水量仅为800m3/d,远远不能满足现有人群的用水需求,需要新建给水厂。3.3.3 供需平衡 现阶段的xxx的人口为1.5万人,现有的给水厂的供水能力为800 m3/d,满足全镇人口供水需求需要5500 m3/d。远期的人口2.5万人,用水量约为1.0万m3/d。

30、xxx经济能力有限,满足现状的任务最为重要。因此xxx的给水工程的建设主要是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现阶段先利用小城市供水专项资金建设一座5000 m3/d的水厂,远期经济发展后自筹资金再建一座5000 m3/d的水厂。3.3.4 原有给水构筑物的改造由于原有的给水构筑物没有对地下水进行除铁处理,为了解决人们生产、生活的不便,需要增加除铁的设备工序。目前,地下水除铁产方法有自然氧化法和接触催化法两种。由专业部门检测可知,xxx地下水主要含Fe3+,自深水井中抽出的水无需经过氧化,可直接经过滤池吸附过滤去除Fe3+。由于已有的给水构筑物的供水量不大,可采用压力滤池过滤除铁,为了方便也可采用厂家生产的

31、成品除铁器,原理和压力滤池相同。改造后的工艺流程图如下:深水井深水泵压力滤池紫外线提升泵水塔3.3.5 给水管网的完善 现有的给水管网的给水管管径仅为DN100,由于使用管径偏小,导致输送管道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过大,必然会造成管网末端的水压不足。因此必须对现有的部分管道进行拆换,采用管径为DN200球墨铸铁管。镇区的中心地段采用环状管网铺设,周围区域采用枝状管辐射供水。对于个别地势较高管网末端用水集中的区域,需要增加给水提升泵站,以提高管网末端供水的压力。3.3.6 水源的选择选择城市给水水源应以水资源勘查或分析研究报告和区域、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城市供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为依据,并应满足各规划区

32、城市用水量和水质等方面的要求。选用地表水为城市给水水源时,城市给水水源的枯水流量保证率应根据城市性质和规模确定,可采用9097。建制镇给水水源的枯水流量保证率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城镇规划标准(GB50188)的规定。当水源的枯水流量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多水源调节或调蓄等措施。3.3.7 水厂厂址选择水厂的建设宜选择在交通便捷以及供电安全可靠和水厂生产废水处置方便的地方。土地充分利用,并有一定剩余面积以备扩建。注意水源与场地位置的关系,以及现在和将来的供水范围。对送水入厂和输送用户都要经济。场地地形也很重要,要适应现在建设和将来扩建,不使水厂布置造价 或操作不方便。3.4 给水厂建设3.4

33、.1 取水构筑物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有防止地面污水和非取水层水渗入的措施;2.过滤器有良好的进水条件,结构坚固,抗腐蚀性强,不易堵塞;3.管井补给来源充足,透水性良好,且厚度在40以上的中、粗砂及砾石含水层中取水时,经抽水试验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分段取水。4.管井及其过滤管、过滤器和沉淀管的设计,应符合现行的供水管井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5.条采用管井取水时应设备用井,备用井的数量一般可按1020的设计水量确定,但不得少于一口井。3.4.2 给水处理厂布置1.各单元要协调,以提供高质量出水的高效率生产。2.经济而耐用的建筑。在温度地方可使用室外滤池,在极冷的地方采取

34、池上盖板覆土。3.设备和操作的简单化。要选用可行的、数目最少的单元,但应有足够备用能力的数目。4.尽量合理布置直通的、短的化学品投加线。3.4.3 给水处理厂工艺的选择xxx的地下水中主要是三价铁的含量超标,锰的含量没有检测出来,说明锰的含量没有超标,其他检测出的物质没有超标。针对以上情况本次报告书提供两种方案进行比较,选择其中一种技术、经济较为可行的方案。1. 方案一工艺流程如下: 深井泵 絮凝剂 紫外线 水塔深井 曝气池 滤池 清水池 用户 水泵2. 方案二工艺流程如下: 深井泵 絮凝剂 加氯 水泵深井 沉淀池 滤池 清水池 用户 水泵 水塔3.4.4 方案的选择1.方案一:优点:(1)曝

35、气池使混凝剂与原水混合充分,有利于水中胶体物质的沉淀。(2)曝气池有利于铁离子的氧化,提高水溶液的PH值,有利于铁的分离。(3)消灭细菌能力强,对PH值变化不敏感,不会产生副产物。缺点:(1)水头损失大,水量变化大时,影响混合效果。(2)占地面积较大,管理维护较复杂。(3)配水管网容易产生细菌,需要补加氯。2.方案二: 优点:(1)水泵混合药剂,设备简单,混合充分,效果好,节省动力。 (2)沉淀池除去混凝的颗粒,减轻滤池的过滤负担,降低滤池堵塞的可能,减少滤池的冲洗次数。 (3)沉淀池沉淀效果好,池体少,占地少。 (4)采用加氯消毒,消毒灭菌效果好,在PH7左右时效果较好,在配水管网中的有剩余

36、消毒的作用。 缺点:(1)吸水管较多时,投药设备要增加,安装管理较麻烦。 (2)斜管耗用材料较多,且价格较高,排泥较困难。 (3)氯易与有机物反应生成对健康有害的物质。综上所述,根据xxx的地下水水源水质情况,本次报告书建议水厂建设采用方案二的工艺比较合理。原因如下:原水中主要要去除的是铁离子,且检测出多为三价的铁离子,PH值为碱性,因此无需过分曝气氧化铁离子,去除水中CO2,提高水的PH值,可在水量运输工程中稍加充气氧化,再直接加絮凝剂经沉淀池后,经过过滤,完全可除去水中过量的铁离子,使水中的铁含量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方案一增设曝气池,使得初期建设的成本增加;方案一没有设置沉淀池,增加了滤池

37、的工作负担,使得滤池过滤效率下降,影响最后的出水水质;另外采用紫外线消毒,配水管网容易产生细菌,出水时,饮用水需要补加氯。3.4.5 出水水质标准 水厂的出水必须经过严格检验,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时方可输送到用户。:3.5 工程量统计3.5.1 管网建设工程量xxx管网建设的工程量统计如下(表32):表36管网建设的工程量统计序号工程量名称管径单位数量备注1原有管道DN100m2218.42拆除管道DN100m765.93重新埋设DN100m720利用原有管道4重新埋设DN100m2573.2新建5重新埋设DN200m766替换DN100管6重新埋设DN200m2640新建3.5.

38、2 水厂建设工程量xxx近期亟需建设新的水厂一座,远期规划水厂暂时不做,待以后经济发展后,自筹资金建设。xxx水厂建设工程量统计如下表(表33):表33水厂建设工程量统计序号工程量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压力过滤器个6用于原有水厂2清水池座1新建水厂4溶液池座2新建水厂5溶解池座1新建水厂6过滤池座1新建水厂7沉淀池座1新建水厂8水塔座1新建水厂9深水井座5新建水厂10深井泵台5新建水厂11投药泵台2新建水厂12提升泵台3新建水厂13反冲洗泵台3新建水厂14输送变频泵台3新建水厂15鼓风机台2新建水厂16石英滤料吨67.5新建水厂17各种金属构件吨3.8新建水厂18管道及其配件吨1.5新建水厂19车

39、库座1新建水厂20加药间座1内有溶解池、溶液池21化验室座1新建水厂22加氯间座1新建水厂23泵房座1新建水厂24机电车间座1水厂附属建筑25门卫房座1水厂附属建筑26配电房座1水厂附属建筑27生产管理间座1水厂附属建筑4.4 水厂用地4.4.1水厂位置选择 地下水水厂的位置选择应根据水源地的地点和不同的取水方式确定,宜选择在取水构筑物附近,以减少管道的运输长度,节省能源,且方便原水的处理。4.4.2水厂用地面积 水厂用地应按规划期给水规模确定,用地控制指标应按按照规范确定,水厂厂区周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绿化带。 为了使城镇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的设计做到统一建设标准,控制建设规模。水厂

40、附属物建设应符合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的要求。根据规范的指标确定,本次工程的水厂用地面积约为3410 m2,厂区的长为62m,宽为55m。各工艺流程占地面积如下(表34):表313 各构建筑物占地面积序号构、建筑物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水井m2900根据现场情况最后确定2滤池m2162座3清水池m23201座4溶液池m221座5溶解池m21.51座6沉淀池m2301座7水塔m2301座8水泵房m2401座9加氯间m2301座10车库m2601座11加药间m2301座12化验室m2901座13配电房m2501座14门卫房m2501座15机电车间m2501座16生产管理间m2801座17

41、库房m2401座第四章 土建工程、公用系统及附属设施4.1 土建工程4.1.1 建筑形式建、构筑物采用砖混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采用柔性防水。室内采用水磨石地面,内部采用涂料装修。4.1.2 结构设计原则1.风载:按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选取;2.雪载:按覆盖厚度5cm考虑;3.地震裂度:小于6级,不考虑设防。4.1.3 水厂构筑物结构形式xxx新建水厂构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4.2 公用系统4.2.1供电1.现有供电情况 现有的给水厂的供电接自附近的变压器,供电电压稳定,机器运行情况良好。工艺改进后可以满足供电需求。2.新建水厂供电水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水厂的生产服务,

42、切实保证水厂生产和办公用电的需要,就必须做好节能工作,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安全 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2)可靠 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3)优质 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4)经济 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新建给水厂工程用电负荷主要是提升水泵、反冲洗泵、输送给水泵以及水厂的照明等上,用电负荷约为400KVA。城镇水厂的负荷属于二级负荷,对电源的供电可靠性

43、要求较高,给水厂宜采用两路10kV高压线路进线,厂内设有总高压配电装置及1台500 kVA,10 kV/380 V的低压变电器。根据电力系统建设状况及用电负荷情况,本建议书考虑需要在水厂内新建配电设备,供水厂日常生产生活使用。本次设计要求COS0.9,水厂电动机用电较多,需要进行无功补偿。综合考虑在这里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高压集中补偿。配电所屋顶及边缘敷设避雷带,其直径为8mm的镀锌圆钢,主筋直径应大于或等于10mm的镀锌圆钢。接地体的均匀对称布置,选16mm根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作接地体,用404mm2的扁钢连接,环形布置。4.2.2通讯1.现有通讯状况xxx目前已有基本的程控电话网

44、,并且现有的程控交换机完全能够满足本工程建设对通讯的要求。2.新建工程通讯设置方案在新建的水厂内设置行政通讯电话6部,以满足生产调度、检修及报告紧急情况时使用。4.3 附属设施4.3.1化验室给水厂的厂区内需要建设自己的生产附属设备装置化验室,以方便及时对生产的水质进行控制,保障供水的安全性。根据水厂的附属设备设计规范,化验室的设备配置应根据原水水质、水质检测项目和水厂规模确定,本次设计水厂化验室的分析化验设备如 (表41)。4.3.2 库房为方便日常生产运行管理,考虑库房与泵房及操作化验室分建。存放日常生产运行所必需的各种药剂、维修工具及管道零配件等,需要新建库房面积约为40 m2。4.3.3消防设施本可研考虑新建厂区建筑对防火的需求,需要设置消防水系统,是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