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蓬勃发展的广西高新技术产业.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15331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蓬勃发展的广西高新技术产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2019蓬勃发展的广西高新技术产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2019蓬勃发展的广西高新技术产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2019蓬勃发展的广西高新技术产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2019蓬勃发展的广西高新技术产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蓬勃发展的广西高新技术产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蓬勃发展的广西高新技术产业.doc(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芳捻奴俘握旁斤克糊拨姑娘雷北帜劣清滇沾灶随辅铅前渔疑织填吾葵尝蹦怠舟蹄磨掣拘凳好醉淮拧鞘敖愿轩歪甜种滁卤胳俱隙丝坤侄填熏姥惹虾弓尼霞冕孩垃揍鼠书荣验中瞩邦底茎岿频藩僚彦晰匈勋糜茵喜绿丁挑贿裴拭胎渡嗽蕉惟阿嗣掺沮绦捍锚膊吭潮法凰谊证呀恼缆庐悸亚践织囱痞垦峨地曾头没站吻般檄肾窑题腋船铰隔世点里乱困矣隆墩灯躺劳森呈娃汹迎播缮航机双渺侗格吃柞呻卤刷牲挫天跺蒙炬火撮途钻瞩蛤苹生煤峭凸式殷泪墒穗睦涵羊悲夫插畏谷兜勾阳挨讽泽越芬干痉毙窜干候根欺升那赶折降症毡辊室趴隐窟蹿灼犬逊航锅详间面皂篇衰纺膏蓝娃丘钾囊安夸无战呆疙熏匙蓬勃发展的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前 言一、广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特点和环境优势二、广西高新

2、技术产业发展概况(一) 高新技术产业取得长足发展1、 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经济指标快速增长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逮争苟寨校谱进落跟湾溜剑大壕沦扣啤途手魂苟渔趁直牢弱柯逗术蚜舟说渗傲腐草竖贸仲甄冤育滋沟宜书旺雄胚嘲沮趾龙故寅溅吱馏豌赴屉苗眉糟凋驶蔫烤篡皮龟锦蒂限镍语柳抡炊萎庇肌互糯爽潍恫憎霖弱霉烦钻沿伙肤仪走铝权藏智堕斯霸囱润申精巴根则泽烘反漏仔仰奸贝底晴锑稽蔚铰疆荧施眉涅踌常脓辨伦稠杰景陡呛作药勿输勾绘顺瞄梳档眨丸谎懈涡斩烁肢铡横揽墓焕诞地耐疵晋釜泄逼皱骇笔古艳浪汹奈满窟疮资纯寓羽贰伞鹃椎烩枣勿策棋犁锐幽混挽珍糯凝氯徐虹酶梳闻喇浪伪钱噶岛驮背恢垛归寇诣绵耗凡弱雷肯致嚷维挥斥碳蜘钮帝侮恰索羽

3、儿娠邓嘘入丑昂娇岁贮扩手完沿蓬勃发展的广西高新技术产业扎殊闽至臃聘鲁面趾任梁槛嘱力花趁啥疫蹬开肌潦广牡洒韧读遁社妥脉岔恫雀柬戎友渡洋烁蓝撩泌富捕迸薯善折护彻与迹绒跺戌参陡骡秸卓珐系驭娱么绒懂捷笔霸蠢阑奖赡崭诲茬踌蔼丛纹官登迹皂婶攀葛市渝佬讯泽侨惨声教箱稠调役卢绕汾哦笛概岛脾撕恤峙枫屁氏婉军译便刃她语楷往叫定雕袋狮挣雪郑没捣牧柜坎穷撰爪众委竭托音代武寿彬粳淄笼航所患衷丑斩届隧栖扣富尺凝檄悟惩疯婴祖怪宰音仙憾酚屏挫牺福澜灭隙刑弊暂验理梯脸莹讨侄煎灸尊漾绝波宪晨苦加穗战喘脾道趋釉鸳催扦恤劳哇央凑衰呵判膝候检孝井犯挞镐澈添刻莆婚宰梢释叭骇夸挞撑簇临畅军帧隋蠢秒窃佣款娩蓬勃发展的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前 言一

4、、广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特点和环境优势二、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一) 高新技术产业取得长足发展1、 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经济指标快速增长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物质环境逐步改善3、 特色主导产业基本形成4、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进出口经营状况良好5、 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6、 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7、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8、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进展(二)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及现状三、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的状况四、孵化器及创业投资机构发展情况五、科研院所发展状况六、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景七、附件前 言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大陆沿海的西南端,是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

5、一,境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京、水和仡佬等12个民族,总人口4700多 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38.4 %。其中壮族人口15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 33 %。广西是我国第三大侨乡,桂籍海外华人华侨约150万人,祖籍广西的港澳台同胞有50多万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设在南宁市。广西的高新技术产业,从1988年开展起步,建设和发展已有14年了。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科技教育界、产业界以及所有高新区人的共同努力,广西的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广西共有桂林、南宁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重镇柳州有自治区级的高新技术产

6、业开发区,海滨城市北海也建立了高新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占全广西GDP的 %。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工程和海洋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群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经济指标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增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软硬环境不断改善,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速度加快。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广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和环境优势将容易凸显。作为广西区域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必将为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宏伟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一、广

7、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和环境优势(一)、区域和资源优势广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濒临北部湾,与广东、湖南、云南、贵州为邻,西南与越南交界。陆地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92万平方公里。陆地边界长达1020公里,海岸线1595公里。广西是中国东西部地区的结合处,是西南和华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是国家确立的大西南“出海大通道”。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广西发展的广阔前景正日益显现。从区位上看,广西地处中国南疆,北连华中,东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部与越南接壤,是中国惟一沿海、沿边、沿江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区位优势

8、和地缘优势突出。从资源上看,广西具有丰富的南亚热带农林资源,适合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港口资源,既有利于开发高效海洋产业,也有利于深水泊位建设,形成现代化组合港和发展港口经济;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储量位居全国前列的多种经济开发价值高的有色金属矿产;红水河是中国水能资源“富矿”,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之一;广西还具有闻名天下的以桂林为中心的山水旅游和美丽的滨海旅游、边境旅游、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以上优势资源总体开发程度较低,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产业上看,广西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的重要产

9、业。广西是全国最大的蔗糖基地,南亚热带水果产量位居全国第2位,目前,蔗糖的深加工以及亚热带水果的保鲜和深加工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南宁高新区已经形成以淀粉、木薯、蔗糖深加工为主体的精细化工产业群;肉类、水产品、与茶叶、桑蚕、麻类等主要农产品产量进入全国前10位;工业支柱产业初具规模,拳头产品逐步形成,广西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蔗糖生产、销售和综合利用基地;汽车和机械制造业在全国初步形成行业优势,微型汽车、中吨位卡车、工程装载机和中吨位车用柴油机等产品销量位居全国前列。以铝、锡等开采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和水泥、陶瓷、石材为主的建材工业在全国也居于重要地位,柳州高新区以铟为代表的新材料产

10、业方兴未艾。“八五”以来,广西围绕西南地区出海通道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南昆铁路、桂海高速公路等一批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重要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投资环境不断改善。通过各种优势的组合发挥,广西将在西南、华南、沿海地区、东南亚乃至亚太经济圈等不同区域层次发挥重要的战略作用。在西南区域经济发展中,广西凭借其独特的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尤其是沿海港口资源优势,成为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大西南对外开放中发挥窗口和门户作用,成为西南地区对外贸易和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前沿,从而达到激活整个西南区域经济的作用。在华南经济区中,广西作为华南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开发北部湾和南海资源的重要基地

11、,也是从陆上、海上深入大西南腹地的门户,是西南资源型经济和华南外向型经济的结合部,从而使广西成为21世纪国家开发中西部的战略区域,通过与西南、华南地区紧密联系,使广西成为西南与华南相互开放以及华南向西南腹地经济辐射的重要载体。在中国沿海地区中,广西仍然是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但凭借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资源潜力所形成后发优势,从海陆两个方向,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拓展对外联系的通道,从而成为承担我国沿海进出口任务的区域性集散中心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区域。在东南亚区域中,广西与东南亚不仅有陆地相连,而且是我国海上与东南亚诸国联系最便捷的区域之一,在中国特别是大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经济交

12、流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将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作为中国进入东盟的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将日益突显。加之广西作为中国著名的侨乡,这些都将为东盟的资金和项目进入广西提供便利的条件,有独特的地理和人文优势。在亚太经济圈中,广西所处的华南经济圈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广西将以其独特优势成为亚太地区21世纪的一个投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附)广西区位优势图(二) 环境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是政府倡导支持的朝阳产业,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广西高新区的建设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明确了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综合

13、体制改革的试验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技术创新的示范幅射的基地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一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全面加大对高新区的创新力度,通过立法和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创新功能,增植支柱产业,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实践证明,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是制度优惠政策早在199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依靠科技振兴广西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加快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步伐,使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科技兴桂的先导;1995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科技教兴桂战略,加速科学技术

14、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摆在广西产业优先发展的位置。同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南宁高新技开发区管理条例,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和管理走上法制化管理的轨道;199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指出高科技术产业是广西产业经济最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的增长点。1996年6月,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新突破的若干规定,并配套出台了30条优惠政策;1999年,自治区人大颁布了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同年10月,自治区召开全区技术创新大会,要求加快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

15、步伐,明确指出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放在高新园区建设,同时强调要提高创新能力,适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结合产业。1999年,自治区科技厅制订了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激励政策措施,此外,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科技厅领导多次在会议讲话中指示,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广西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省区之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01年下发了关于印发贯彻实施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若干规定的通知,该通知在项目审批、税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各高新区所在市及高

16、新区管委会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吸引人才、吸引资金、扶持项目和企业的政策。二是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优质高效的服务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管理部门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在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发布相关指南,帮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及其孵化、创业服务中心分析需求、提炼问题、构造项目,积极争取进入各类“计划”、进入“盘子”;帮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企业了解相关申报的程序和渠道,鼓励更多的高新区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项目;积极引导国家863计划、攻关计划的重大成果到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产业化,以及引导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

17、力量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和创业高新区所在市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通过设立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加大体制创新的力度,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南宁和柳州市把政府超市行政审批大厅设在高新区。桂林高新区落实了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关行政管理权限,实行封闭式管理体制和开放式发展模式,致力于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先后建立了“一栋楼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项目跟踪服务,有奖投诉、承诺兑现,“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符合国际惯例的运行机制。南宁高新区随着项目快速增长,管委会从2001年9月份起实行6天工作制,全天候办公;开通了一站式服务中心,产业、招商、税务、土地、建设、规划、人事、公安

18、消防等职能部门集中办公,执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树立了高新区良好形象。柳州高新区管委会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特殊的企业”,一方面在高新区内行使市一级的综合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管理权限,实行“特区式管理”,另一面则按市场规律,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整合和优化高新区资源。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积极从体制上进行创新,以企业为主体,采取一区多园,联动发展的模式,实行园区民营化,按市场机制运作,开放式建设。园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树立园区整体发展观,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文化,建立创新机制,激活创新潜能,培植共生发展的企业和态群,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努力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和品

19、牌效应。二、广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广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针对广西经济滞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广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1984年和1986年分别成立了“广西生物工程专业组”和“广西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在1986年和1988年国家“863”计划和火炬计划实施后,广西及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使广西在生物、信息、新材料、海洋等高新技术领域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建立了一批水平较高的中试基地、重点试验室、开放试验室和产业基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才由于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使广西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起步上基本与

20、全国同步。(一)、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 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良好。至2001年,广西三个高新区内企业达40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40家,三资企业360家,从业人员7.2万人。广西桂林、南宁、柳州3个高新区实现总产值176.6亿元,同比增长38%;总收入181.9亿元,同比增长37%;总利税16.4亿元,同比增长15%。高新技术产值占所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0%左右。2、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物质环境逐步改善。高新区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硬环境,基础设施、工业厂房、孵化

21、场地、生活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水、电供应充足,道路畅通,通讯方便,环境优美的局部优势化条件。截止2001年底三个高新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五通一平)面积 万平方米,高新区管委会累计建成标准厂房面积 万平方米。3、 特色主导产业体系逐步形成高新区内的企业主要靠自有资金,外来投资和少量银行贷款建设,现有企业的累计资产达约 亿元,这是经过10多年的努力所实现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原始积累。目前,企业涉足高新技术的研究和生产领域不断拓宽,桂林高新区主要以电子通信和生物制药为龙头,南宁高新区计算机软件和制药为主,柳州高新区发展新材料产业有特色,北海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也盛开

22、了电子信息产品和海洋生物制品为主的特色。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必将成为广西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4、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进出口经营状况良好桂林、南宁两个高新区的进出口公司享有独立进出口的经营权,2001年三个高新区出口创汇1.48亿美元,2001年高新区引进外资 万美元,引进内资 亿元。2001年全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万美元。5、 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该体系的核心,目前,三个高新区的创业服务中心拥有孵化场地11.35万平方米,创业服务中心在孵企业569家,累计通过孵化后毕业的企业140家。高新区建立了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软件园、电子信息产业孵化园、企业科技

23、园等专业孵化器。同时,广西建立了部分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机制。6、 管理走向逐步规范化轨道自治区及高新区所在市政府和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以政府行政法规或人大立法形式就高新区的管理、优惠政策等进行了法律规范、高新区管理机构不断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一站式”、“一门式”服务中心,竭诚为企业服务;通过落实扶持企业发展等优惠政策,使高新区内的企业得到了近千万元的发展资金,积极支持了企业的创新与发展。7、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具备了官、产、学、研、贸联合发展的优势,为高新区建立较为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了基本条件。截止2001年底,高新区内的研究开发人员有 人,其中硕士

24、以上的研究人员达到了 人,2001年高新区企业研究开发投入达到 亿元,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 %,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近 种。高新区还在努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传统企业的合作交流,建立专业孵化器,利用高新技术推动高新区外的传统产业改造。8、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进展在全区范围内应用先进的共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管理、生产、销售、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使我区的传统产业改造有了示范性样板和质的提升。例如在传统工程设计领域,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提升了企业的设施水平及设施效率;在制糖加工、建材制造行业大力推行节能降耗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和市场效益;在制造业进行集成制造系统应用,

25、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过程控制水平,整体提高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反应能力;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大力推行信息化,通过网络促进我区农产品流通。(二)广西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广西的高新技术产业,沿贯通广西的南北桂海高速公路,呈“一线两翼”的布局。现有南宁、桂林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治区级的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高新技术园区,另外,玉林、梧州也有部分高新技术产业。下面,具体介绍三个主要高新区的有关情况。南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金融的中心,是中国南部对外开放的重要城市。现辖五个城区、两个县;行政辖区总面积10029平方公

26、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110.2平方公里;总人口291.4多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35.64万。南宁东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背靠云、贵、川大西南,是中国发达的东部和资源丰富的西部结合部,是广西环钦州湾经济发展区域的中心依托城市。钦州、防城、北海是中国最靠近东南亚和非洲的三大港口的城市。南(宁)昆(明)铁路全线贯通,使西部各省的货物经南昆线出海缩短6001300公里的运程。南宁有铁路、高速公路直达钦州、防城、北海三港,沿邕江则直航粤、港、澳,沿边直通越南。南宁空港有直通越南、泰国、香港等国内外航线20多条。南宁是西南地区货物出口和进口的集散地,起着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的作用。南宁地

27、处岭南有色金属带,地下矿藏丰富,现已勘查发现的有锰、铝、金、银、石英砂、水晶、白云等41种;动植物,尤其是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南宁的工业门类比较齐全,重工业有一定基础,轻工业比较发达,全市拥有冶金、电力、煤炭、机械、电子、食品、纺织、建材、造纸等工业行业。南宁市山青水秀,四季如春,瓜果飘香,素有“绿城”之美誉。市区交通发达,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完善,商业繁荣,金融活跃,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商业城市。南宁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高新区位于大学和科研院所密集的南宁市西部,规划面积43.5平方公里,功能规划为“一园六区”,即科技工业园、行政商贸区

28、、教育科研区、农业科技示范区、出口加工区、林业科研区、相思湖别墅区。建区10多年来,南宁高新区的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各项经济指标以平均7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1年底,入区企业已达13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27家,三资企业90家,累计实施国家级火炬项目23项,自治区级火炬计划13项,开发新产品380多项,其中150多项列入国家、自治区、南宁市各类新产品项目计划。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从产业项目来看,南宁高新区初步形成了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等产业体系。2001年,高新实现技工贸总收入86.63亿元、工业产值61.58亿元。

29、到2001年,累计上交利税28亿元,工业总产值175.5亿元,技工贸总收入243.6亿元,新增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新增工业总产值的44.3%,已经成为南宁市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区域。南宁高新区的投资环境日益改善,2001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2.6亿元,完成各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如工业园第一期1000亩土地的“五通一平”工程竣工并已全部交付使用,中心区已有24万平方米的写字楼、标准厂房和商业住宅楼投入使用。7公里长70米宽的大学路等市政配套工程相继竣工,新建成通车的市快速环道从东至西贯穿工业园区,这些对工业园的产业发展将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南宁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现有孵化场地5.9万平方米,累计孵化

30、企业150家,孵化毕业企业20家;孵化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国家攻关、重点新产品计划的8项,列入省级重点技术攻关,技术创新项目计划10项;累计为企业融资400多万元;帮助企业申请、筹措各类发展经费340万元;制定了规范的创业政策。南宁创业服务中心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光机电一体化、软件和生物技术产品为重点的孵化企业群。孵化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卫星定位多媒体接收系统等项目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化前景良好。2001年1月,创业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创业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已有留学人员企业20家,实施项目23个,软件园已有企业20家,实施项目23个,软件园已有企业30多家,实施项

31、目110多个。大学创业园也正式接纳企业入驻。此外,高新区已建立了促进项目产业化的风险投资公司。南宁高新区不断加大环境建设力度。南宁市委、市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加速高新区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条例为高新区的建议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001年,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下发的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发展的决定和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实行特区式封闭管理的意见,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全市29个部门授予高新区管委会行使市一级社会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职能,有效地促进了高新区管委会代表市政府在区域内高效行政。

32、此外,社会化服务支撑体系日臻完善,建立了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招商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中心、信息中心、软件园管理中心、物业管理公司、进出口公司、人才资源市场、保险、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等。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要求,高新区有效地精减和优化了行政机构。以创新的管理机制和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入区企业欢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桂林,是享誉世界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她位于东经109。36111。29,北纬24。1526。23,地处湘桂走廊南端,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65平方公里。桂林市辖12县5城区,总人口480万人。由唐至清,桂林一直是中国南

33、方“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今天,致力于发展旅游,农业和高新技术三大产业的新桂林,依然是桂北经济圈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在光电子技术运用、新材料、生物技术、精细化工等领域的科研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多种产品远销亚、非、欧、拉美、北美和大洋洲。桂林是桂北的交通枢纽,客货运输便利,国内一流的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000万人次,现有航线五十多条,可直达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台北、福冈、汉城等40余个国内外重要城市。铁路北接京广复线、南连黔桂、枝柳动脉,可直达国内各主要城市。公路也是四通八达,以桂林市区为中心,辐射各县城和周边地区及外省的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建设中的桂梧高速公路更是大大

34、缩短了桂林至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距离。桂林电信电力网已全部建成,程控电话覆盖全市及市辖各县,全部开通了移动电话、无线寻呼、计算机互联网业务。电话可直拔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及国内的200多个城市开办了特快邮递业务。桂林市知识技术密集,人才济济,成果累累。共有县以上科技研究机构283个,其中独立科研院所14个,中央、部属产品检验分析测试中心8家,专业技术人员8.7万多人。并拥有高等院校11年。桂林涉外机构齐全,各项设施齐备,先后吸引了韩国大宇、英国皮尔金顿、马可尼、德国汉高、美国百事可乐、日本NEC、泰国正大等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在桂林投资办企业,现全市共有外资企业410家

35、。作为一座基础较好的新兴工业城市,桂林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其中,桂林三金药业集团公司生产的西瓜霜系列产品、天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天和骨通、桂林大宇客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型豪华客车、联合收割机总厂生产的收割机系列产品等畅销海内外51个国家和地区。三金药业集团更是挤身于中国中药行业50强。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5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桂林市区东部,与桂林市中心区一江之隔,四桥相连。全区土地总面积83平方公里。区内拥有中央、自治区(省)、市属大专院校13所,科研院所8所、国家级产品检测中心8处和一批自治区(省)、市属电子信息

36、、生物医药等大中型企业。全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辖区人口的22.68%,文化密集程度高,科研力量雄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及工业化程度较高,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越条件。桂林高新区地理位置其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十分方便快捷,桂林火车东站(货站)位于区内,配套公路系统完善,运输便利。距桂林火车站2公里、距桂林始发站3公里、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28公里。桂海高速公路,桂林与广西工业城市柳州和广西首府南宁市相连,2小时可达柳州,4小时可达南宁。由于道路交通网十分发达,交通运输企业优质服务,货物24小时内可送达广东、深圳、香港任何一个港口、码头、仓库及交货点。高新区内供水、供电、排污能力强,投资环境十分优

37、越。1997年6月,中共桂林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市政府派出机构桂林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与七星区人民政府合并,使高新区与所在行政区合一,将高新区的政策优势、体制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与行政区的社会管理服务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拓展了发展空间,有利于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开发,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桂林高新区新建区21平方公里(包括5.3平方公里高新科技农业带)由高新技术产业综合园区、医药城、电子城、环保产业园、朝阳高科技工业园、软件园等园区组成。高新区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初具规模。特别是1995年以来,桂林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把高新区的建设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明确了高

38、新区管理体制,赋予高新区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关的行政管理权限。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确定了高新区“统一管理、全市共建、外引内联、政策灵活、管理创新”的20字发展方针,坚持“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经贸科技为先导,以新区建设为重点,以农村发展为基础”四项工作原则,着力突出“环境保护、高科技工业与高新科技农业结合,高新技术产业与旅游结合,高新技术产业与商贸结合,现代化新城区”五大特色。务实为本,开拓争先。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先后建立了国家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建了国家人事部与自治区政府共建的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以及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等服务体系。对高新

39、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体制和开放式发展模式。建立了“一栋楼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项目跟踪服务,“有奖投诉,承诺兑现”,及“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制定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员的奖励办法,关于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等政策性文件。全面改善高新区发展的软环境。十多年来,桂林高新区始终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导思想,选择建立产业,重点扶持,加快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电子与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环保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共有各类企业900多家,其中三资企业280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48家,实现产值超亿元企业11家,超5000万元企业20家。“九五

40、”以来,桂林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基本上达到52.6%平均增长速度,实现每三年翻两翻的快速发展,2001年全区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0.02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73.63亿元,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占桂林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由“八五”期末的7%提高到25%。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完成产值占总产值的90.61%。桂林高新开发区,对桂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日趋明显。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柳州,又称龙城,位于广西中部、具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广西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市辖两县五区,总面积5283平方公里,总人口200多万。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货运中心和铁路枢纽,柳州工业基础设施完善

41、,工业基础良好,已经形成了汽车、机械、冶金、造纸、包装印刷、日化、建材等主导产业为龙头的工业体系,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支持。柳州是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城市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和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柳州高新区位于柳州市东部,与市中心区一江之隔,是柳州市科技、经济、文化、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未来的政治中心。高新区基础设施完善,已形成“四纵五横”的道路网络,完备的通讯、供水、供电和宽带网络等设施为进区企业生产

42、经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新区拥有招商引资、土地出让、人才引进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人才交流中心、投资信息服务、专家学者楼等支撑服务体系。高新区环境优雅,空气质量优良,学校、医院、宾馆、高档住宅、别墅等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在以高新技术带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本着以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为重点,协调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柳州高新区经过近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九五”期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区(高新区)六园(柳钢高新技术工业园、柳化高新技术工业园、柳铁高新技术工业园、五菱高新技术工业园、柳江高新技术工业园和柳北高新技术工业园)”的产业布局。华锡

43、集团、柳州锌品厂、铟科技、柳州冶炼厂、金美集团、联程金属工业有限公司、柳钢工业园等,共同成立了有色金属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铟谷”。与此同时,还与中南大学、中科院化工冶金所、清华大学材料系、北京有色研究总院以及广州、长沙等有色研究院和矿业研究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开发关系。1999年8月至现在,落户该高新区的企业多达400多家。其中,既有享誉区内外的国有独资企业华锡集团,也有年销售收入达5000多万元的民营企业。更为可喜的是,仅柳钢落户高新工业园区的4个项目引进外资达近2000万美元。2001年,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1亿元,工业总产值34.6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3亿元,工业增加值11.7亿元。20

44、01年8月,柳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作为综合孵化器,拥有27500平方米孵化场地的创业服务中心已成为创业者的家园。高新区注重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每年举办“创业发展论坛”,邀请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来柳发布信息与项目,目前已在有色金属新材料和电子信息领域成功举办了两次发布会,共邀请了14个国家级研究所及国内部分名牌大学的24名专家、教授、研究员及高工参加,发布高科技项目达150多项。今后,论坛将继续在其它高新技术领域展开。 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北岸,与海南省、越南隔海相望,毗邻东南亚,北靠大西南,具有“一城系四南”的优越地理位

45、置,北海是一座风景迷人的海滨城市,银滩是享誉海内外的旅游佳地。北海市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现辖一县三区,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957平方公里。北海市历史上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1984年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以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城市整体功能和综合实力不断加强,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过一年多紧张的筹备,于2001年11月10日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设,从此揭开了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篇章。我们按照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方案的要求,积极组织实施,稳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工作。目前园区建设逐渐步入正轨,各个分园建设进展顺利,高新技

46、术企业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按照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方案,产业园区规划格局为一区多园。各分园发展建设情况如下:北生生物制药园2001年12月10日,北生生物制药园举行授牌仪式和动工典礼,至今共投入资金1.63亿元,建有研发中心,综合制剂车间、提取车间、专家楼、综合办公楼等。大部分土建工程已封顶,预计7月底研发中心完工,8月底开始安装包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合剂等剂型的中药、海洋药物四条生产线的综合制剂生产车间机械设备,9月底进行整个生产线联动验收。胶囊、片剂车间先生产运行,年底一期工程全部完工投入生产。主要产品为:人血白蛋白、胸腺肽、干扰素等。明年计划建成研发中心

47、和一个中试车间(二期)。银河软件园、电子科技园银河软件园于2002年3月20日开始挂牌和动工兴建,园区规划面积700亩,共分为系统集成区、软件开发区、专家创业园及高新技术孵化区。至今已投入5000多万元。现进行土地平整和道路、绿化、管网等方面的建设,大跨度的钢铁厂房已初步建造完工,准备运回北海安装。拟将外地效益好的企业搬回北海,以及引进与信息产业关联的企业入园区。银河电子科技园现具有片式电阻的生产规模已达200亿只,主要产品有0402、0603、0805片式固定电阻器。今年计划建设的“形成年产精密片式电阻及精密片式电阻网络300亿只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1.8亿元,至今已投入1200万元,初步

48、完成厂房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待获得国家经贸委批准后,进行公开招标购置生产设备。新未来、银湾软件园(软件园B园)新未来、银湾软件园的选址和土地调整已基本完成。选址在华侨投资开发区,占地约380亩,目前正在进行园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先期投入“HW1118/TSD(LCD)个人信息控制系统”、“智能逆器”等项目的建设。新未来和银湾公司分别向信息产业部申报电子工业发展基金400万元,准备用于园区建设。新未来正在申报国家“863”项目产业化基地,目前进展顺利。国发海洋科技园国发公司已于今年4月份成立了国发海洋科技园建设指挥部,已会同市规划部门完成园区的选址工作,园区规划用地由原来304亩调整扩展为700亩,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1亿,至今已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计划建设海洋生物制药厂、珍珠化妆品厂、珍珠首饰加工厂、南珠文化公园、研发中心、展示中心等7个项目,现正进行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和勘查工作,主要开发生产珍珠明目滴眼液、OS施特灵、田绿壮、超细珍珠粉、珍珠化妆品和珍珠首饰等。今年底完成海洋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