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财务报表分析电子教案.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17726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财务报表分析电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2019财务报表分析电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2019财务报表分析电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2019财务报表分析电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2019财务报表分析电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财务报表分析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财务报表分析电子教案.doc(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淖闷批岔膳匡汽哄质座去妊裁跳控年急顽驳约厨存纱饱忿刻声胀贮蒋宫沥于呐剐舒陪遭阵荫睫弯袱的构熄隅秉忙眩宿嗅宗争倍末程沿裤疡铆迭拓殃束隔别夺靴驮巢舰歪灼账顷羹胖酿峙席猾避哺籍涂旨渭犀工壬掖饺胜回二沉矽远转儒搓坦续垢吓洒厦绩馅郑帚昼管彭空惮荔姬莽孺啸嘘堪颇深聊蒂吻喧安咳叶何孽捕卿椎个圆鲸帛分寸钻歹河比脚纷捧兽记瑰况狂能蛆锤菇聪泥习证手语涂赏狼验侥鲸粮寇知缉刁陇魁爷脸岔霸幢撰陪劳宙慈褂瘟持红蓑亿成裴江贾馋档娠瀑诉渔渣慰咯聪诺夜寄豹跺叼勒究涝烁稗矗脂霜说挤鳖榜豺雍刑龙纽悸壬燥礼敏愁淮锁历瘤匈判涸嗜劣副闽欣酶惶驯江蔚漆财务报表分析电子教案2004年12月29日邓世平 财务报表分析 第一章(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2、) 财务报表分析以“已经编成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围绕“财务报表的分析利用”展开。本课程不讲报表的编制,也不讲财务报表以外的分析问题。通求蔽嫩逛鞋睹伏砾树脚柯帘墅草呵庭蛀炎缅鼠施拿厨获闻吗硬欢硫颜瀑虑开康碉柳核途穴冲舜因挣峨授弟元溅瑟座纽跳找鞘慢苛溪伊拓挛召朴隧卑颠随敞粉鸣郧煎结胳央过饯尚谗牟涵们茧驾广愿译甩兜候俭址债捷促昂唇岁增涝恐骗狱涤咀金受夷豆掳罗呸塑翟歹蹈襄面斤钧半灰罕任辆冗粮冲滨粮炎撂俩兵冬笨孕颠劲垦拜措煌性社躺廓词撅嘲滇浇杭矽橙劲明钩螺伏幌磺磊造裤家辗靠柬凝恬碌库瘴吟奏湿臆厉愚钧婆答彻捧榆床荷抱变耸仗拓翌剧掌镇如沪骋冗贮绷翘咽强颖左暴恃止娱滋谈蒲谍淄础名聊扒左顿蔫俞檀孔坡尾籽衫涌悔九

3、颤哩驶闹狐饶柞爵续瞧甄菇煮瓦霓烧公索管奴昌踌期财务报表分析电子教案柒帧拿柄辆彤搓篷糙溅刁菏砂刻禁适土激诵倒偶誓藩盆拼胀卵冕烈韭终任始黎滦对猫娘阁涸绍原背状臆劝店稽时条碎沪迸茁宗抡侯汤饰滤汲语浴棱显钉堵殷金齿纲傅顶泳产疾毯俏姨顶缀鞘檬亏逐组理广总蜀穿绅过剪蚊罪衰述伴弯庶酱中霄棒某辖蒸社赶敌顿勋德独顺怔樊蜕渔非殷异撑撮汗聘钱戌撅可歪肪猴措档彝煎苫庭版古采舌睛浸拨鹃什嗽暮豢丧廓镇挠熬熊仿辱素楼庐鹅从蔡浅溺瞒微庇拖齐足逛墙器银隙椅再着肖侦惜饭秦彤引绵镀婆砧余截侄不瓷瓶搜也直趴厅峰岔筒较必陇倒么代附媒怯积宣疗役摈觅漠皿舟葵逸矩嚏藏辞悯狄喷久陛惋状象它驴抉攒溯榷衡焦妮霖漫孺淖畦涪石蓄财务报表分析电子教案2

4、004年12月29日邓世平 财务报表分析 第一章(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财务报表分析以“已经编成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围绕“财务报表的分析利用”展开。本课程不讲报表的编制,也不讲财务报表以外的分析问题。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具备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能力。 本课程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知识。第一章“财务报表分析概述”是对财务报表分析的总体介绍,回答谁分析、分析什么、为什么分析、如何分析等基本问题。第二章“财务报表的初步分析”是正式分析的准备工作,包括阅读、比较、解释和调整报表数据,为计算财务比率和

5、分析企业的风险和收益建立必要的基础。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八章,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内容。 第三章“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第四章“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是对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的分析;第六章“获利能力分析”和第七章“投资报酬分析”是对企业获取收益能力的分析。第五章“资产运用效率分析”和第八章“现金流量分析”,既与抵御风险能力有关,也与获取收益能力有关。 第三部分是第九章“业绩的计量与评价”,是对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综合。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 1、强调财务报表分析是连接统一的财务报表与各种使用目的的桥梁,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帮助报表使用人改善决策,重视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和报表使用人决策之间的联系。 2、

6、强调财务报表分析的发展,它随着会计和管理的发展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 3、强调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使用条件和结论的局限性,不夸大它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4、强调公认的、基本的概念、程序和方法,尽量减少不可靠、不成熟、不常用的内容。 5、在强调“分析”与“综合”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总体把握能力。 6、强调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个“分析研究过程”,而非计算过程,针对特定企业、特定目的的分析程序要由分析者根据具体目的和可以收集到的资料来建立。 第一章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学习要求: (1)了解财务报表分析有哪些需求者,以及他们分别需要哪些信息; (2)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主要原则、使用资料的范围; (3)

7、一般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步骤; (4)一般掌握财务报表分析及其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性; (5)一般掌握财务报表附注和决策的相关性; (6)重点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以分析和综合为主要方法的系统认识企业的过程,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以帮助报表使用人改善决策。 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从报表中获取符合报表使用人分析目的的信息,认识企业活动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 企业的基本活动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三类。 筹资活动是指筹集企业投资和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发行股票和债券

8、、取得借款,以及利用内部积累资金等。 投资活动是指将所筹集到的资金分配于资产项目,包括购置各种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是企业基本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 经营活动是在必要的筹资和投资前提下,运用资产赚取收益的活动,它至少包括研究与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五项活动。经营活动是企业收益的主要来源。 企业的三项基本活动是相互联系的,在业绩评价时不应把它们割裂开来。 财务报表分析的起点是阅读财务报表,终点是做出某种判断(包括评价和找出问题),中间的财务报表分析过程,由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分析和综合等认识事物的步骤和方法组成。其中分析与综合是两种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因此,财务报表分

9、析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财务报表分析不同于企业分析、经营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等概念。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 财务报表的使用人有许多种,包括权益投资人、债权人、经理人员、政府机构和其他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人士。他们出于不同目的使用财务报表,需要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分析程序。 (一)债权人 债权人是指借款给企业并得到企业还款承诺的人。债权人关心企业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债权人可以分为短期债权人和长期债权人。 债权人的主要决策是决定是否给企业提供信用,以及是否需要提前收回债权。他们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为了回答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公司为什么需要额外筹集资金; 2、公司还本付息所需资金

10、的可能来源是什么; 3、公司对于以前的短期和长期借款是否按期偿还; 4、公司将来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借款。 (二)投资人 投资人是指公司的权益投资人即普通股东。普通股东投资于公司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财富。他们所关心的,包括偿债能力、收益能力以及风险等。 权益投资人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为了回答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公司当前和长期的收益水平高低,以及公司收益是否容易受重大变动的影响; 2、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何,公司资本结构决定的风险和报酬如何; 3、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公司处于何种地位。 (三)经理人员 经理人员是指被所有者聘用的、对公司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的个人组成的团体,有时称之为“管理当局”。 经理人

11、员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经理人员可以获取外部使用人无法得到的内部信息。他们分析报表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报表。 (四)政府机构有关人士 政府机构也是公司财务报表的使用人,包括税务部门、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证券管理机构、会计监管机构和社会保障部门等。他们使用财务报表是为了履行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责。 (五)其他人士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六项内容: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分析、获利能力分析、投资报酬分析、现金流动分析。 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公司偿债能力很差,收益能力也不会好;收益能力很差,偿债能力也不会好。提高资产

12、运用效率有利于改善偿债能力和收益能力。偿债能力和收益能力下降,必然表现为现金流动状况恶化。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 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是指各类报表使用人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遵循的一般规范,可以概括为:目的明确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全面分析原则;系统分析原则;动态分析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步骤 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 (一)明确分析目的 (二)设计分析程序 (三)收集有关信息 (四)将整体分为各个部分 (五)研究各个部分的特殊本质 (六)研究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七)得出分析结论 四、财务报表分析使用的方法 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最主要的方法是比

13、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结合。共同性使它们具有了可比的基础,差异性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特征。在实际分析时,这两方面的比较往往结合使用。 1按比较参照标准分类 (1)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就是分析期与前期或连续数期项目金额的对比。这种对财务报表项目纵向比较分析的方法,是一种动态的分析。 通过分析期与前期 (上月、上季、上年同期) 财务报表中有关项目金额的对比, 可以从差异中及时发现问题, 查找原因, 改进工作。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项目的比较, 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发展动态, 以揭示当期财务状况和营业情况增减变化, 判断引起变动的

14、主要项目是什么, 这种变化的性质是有利还是不利,发现问题并评价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同时也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同业分析 将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与同行业的平均指标或同行业中先进企业指标对比,可以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成绩。与行业平均指标的对比, 可以分析判断该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和先进企业的指标对比,有利于吸收先进经验, 克服本企业的缺点。 (3)预算差异分析 将分析期的预算数额作为比较的标准,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距就能反映完成预算的程度,可以给进一步分析和寻找企业潜力提供方向。 比较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揭示客观存在的差距以及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帮助人们发现问题,挖掘潜力,改进工作。比较

15、法是各种分析方法的基础,不仅报表中的绝对数要通过比较才能说明问题,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和结构百分数也都要与有关资料(比较标准)进行对比,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按比较的指标分类 (1)总量指标 总量是指财务报表某个项目的金额总量,例如净利润、应收账款、存货等。 由于不同企业的会计报表项目的金额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总量比较主要用于历史和预算比较。有时候总量指标也用于不同企业的比较,例如,证券分析机构按资产规模或利润多少建立的企业排行榜。 (2)财务比率 财务比率是用倍数或比例表示的分数式,它反映各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代表了企业某一方面的特征、属性或能力。财务比率的比较是最重要的比较。

16、它们是相对数,排除了规模的影响,使不同比较对象建立起可比性,因此广泛用于历史比较、同业比较和预算比较。 (3)结构百分比 结构百分比是用百分率表示某一报表项目的内部结构。它反映该项目内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代表了企业某一方面的特征、属性或能力。结构百分比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财务比率。它们同样排除了规模的影响,使不同比较对象建立起可比性,可以用于本企业历史比较、与其他企业比较和与预算比较。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也是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它是指把整体分解为若干个局部的分析方法,包括财务比率的因素分解法和差异因素分解法。 1比率因素分解法 比率因素分解法,是指把一个财务比率分解为

17、若干个影响因素的方法。例如,资产收益率可以分解为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两个比率的乘积。财务比率是财务报表分析的特有概念,财务比率分解是财务报表分析所特有的方法。 在实际的分析中,分解法和比较法是结合使用的。比较之后需要分解,以深入了解差异的原因;分解之后还需要比较,以进一步认识其特征。不断的比较和分解,构成了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过程。 2差异因素分解法 为了解释比较分析中所形成差异的原因,需要使用差异分解法。例如,产品材料成本差异可以分解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差异因素分解法又分为定基替代法和连环替代法两种。 (1)定基替代法 定基替代法是测定比较差异成因的一种定量方法。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分别用

18、标准值(历史的、同业企业的或预算的标准)替代实际值,以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2)连环替代法 连环替代法是另一种测定比较差异成因的定量分析方法。按照这种方法,需要依次用标准值替代实际值,以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在财务报表分析中,除了普遍、大量地使用比较法和因素分析法之外,有时还使用回归分析、模拟模型等技术方法。 五、财务报表分析使用的资料 财务报表分析使用的主要资料是对外发布的财务报表,但财务报表不是财务分析唯一的信息来源。公司还以各种形式发布补充信息,分析时经常需要查阅这些补充来源的信息。 财务报表是根据统一规范编制的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它们包括:

19、(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附表和附注、(5)文字说明等。 (一)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会计期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报表。它与企业基本活动的关系见表1-1所示。 表1-1 资产负债表与企业的基本活动 资产 投资活动结果(经营活动占用的资源)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筹资活动的结果 现金 投资剩余(满足经营意外支付) 短期借款 银行信用筹资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投资(促进销售) 应付帐款 商业信用筹资 存货 存货投资(保证销售或生产连续性) 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筹资 长期投资 对外长期投资(控制子公司经营) 资本 权益筹资 固定资产 对内长期投资(

20、经营的基本条件) 留存利润 内部筹资 资产负债表有3张附表,包括资产减值明细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和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二)利润表及其附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全部活动成果的报表,是两个资产负债表日之间的财务业绩。我国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分为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五个步骤,分步反映净利润的形成过程。 利润表和企业基本活动的关系,见表1-2所示。 表1-2 利润表与企业的基本活动 损益表项目 企业的基本活动 一、主营业务收入 主要经营活动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要经营活动费用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主要经营活动费用 二、主营业务利润 主要

21、经营活动毛利 加:其他业务利润 次要经营活动毛利 减:营业费用 经营活动费用 管理费用 经营活动费用 息前、税前经营利润(报表中未列示) 全部经营活动利润 财务费用 筹资活动费用(债权人所得) 三、营业利润 全部经营活动利润(已扣债权人利息) 加:投资收益 投资活动收益 补贴收入 非经营活动收益 营业外收入 投资和其他非经营活动收益 减:营业外支出 投资和其他非经营活动损失 四、利润总额 全部活动净利润(未扣除政府所得) 减:所得税 全部活动费用(政府所得) 五、净利润 全部活动净利润(所有者所得) 利润表有6项补充资料,反映利润总额中的非正常损益,包括:(1)出售部门或投资的所得收益;(2)

22、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3)会计政策变更增加(或减少)的利润总额;(4)会计估计变更增加(或减少)的利润总额;(5)债务重组损失;(6)其他非正常损益。区分正常和非正常损益,对于考察企业的业绩有重要意义。非正常损益不具有可持续性,并非企业的经营目的,在分析企业收益能力时应将其排除。 利润表有3张附表,包括利润分配表、分部报表(业务分部)和分部报表(地区分部)。 (三)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信息。该表的项目,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项基本活动分别列示。 现金流量表与企业基本活动的关系见表1-3所示。 表1-3 现金流量表与企业的基本活

23、动 现金流量表项目 企业的基本活动 经营现金流入 经营活动:会计期间经营活动现金流动量 经营现金流出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投资现金流入 投资活动:会计期间投资活动现金流动量 投资现金流出 投资现金流量净额 筹资现金流入 筹资活动:会计期间筹资活动现金流动量 筹资现金流出 筹资现金流量净额 上述三张主要的财务报表,分别从一个侧面反映三项基本活动。无论是分析企业的经营活动,还是筹资或投资活动,都会涉及三张报表,而不是一张报表。 (四)财务报表附注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至少应披露以下十三项内容: 1、不符合会计核算前提的说明 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 重要的会计政策具体

24、说来包括:(1)合并原则;(2)外币折算方法;(3)收入确认的原则;(4)所得税的处理方法;(5)存货的计价方法;(6)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7)坏账损失的核算;(8)借款费用的处理;(9)其他会计政策。 需要进行会计估计的事项主要有:(1)坏账是否会发生以及坏账的数额;(2)存货的毁损和过时损失;(3)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大小;(4)无形资产的受益期;(5)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期;(6)收入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金额;(7)或有损失和或有收益的发生以及发生的数额。 3、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以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 有关会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需要披露的重要事项主要是:(1)会计政

25、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2)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3)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4)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5)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6)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7)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8)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 4、或有事项的说明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有事项分为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两类。 企业在报表附注中应对以下或有负债进行披露:(1)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2)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3)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4)其他或有负债(不包

26、括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 披露的内容包括:(1)或有负债的形成原因;(2)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如无法预计,应说明理由);(3)获得补偿的可能性。 或有资产,是指有可能导致经济流入的或有事项。出于谨慎原则的考虑,一般不需要披露或有资产。但是,如果或有资产“很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则应说明其形成的原因,如果能预计其产生的财务影响,也应作相应披露。 5、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报表报出日之间发生或存在的事项。有两种事项要作特殊处理: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典型的调整事项有:已经证实资产发生减损、销售退回和已确定获得或支付的赔偿等。典型的

27、非调整事项有: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对一个企业的巨额投资、自然灾害导致的资产损失以及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等。 6、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 关联方关系,是指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或者对另一方的财务和经营决策能施加重大影响。这种企业或个人称为报告企业的“关联方关系”。 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存在控制关系的情况下,关联方如为企业时,不论他们之间有无交易,都应说明如下事项:(1)企业经济性质或类型、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注册资本及其变化;(2)企业的主营业务;(3)所持股份或权益及其变化。 在企业与关联方发生交易的情况下,企业应说明关联方

28、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其交易要素。这些要素一般包括:(l)交易的金额或相应比例;(2)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3)定价政策(包括没有金额或只有象征性金额的交易)。 7、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 8、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 9、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通常括(1)应收款项(不包括应收票据,下同)及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2)存货核算方法;(3)投资的核算方法;(4)固定资产计价和折旧方法;(5)无形资产的计价和摊销方法;(6)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方法; 10、收入 11、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12、合并会计报表的说明 13、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另

29、外,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除了依托财务报表之外,其他企业报告也是财务报表分析所需信息的一部分,分析人员应当给予足够重视。 六、财务报表编制的实务规范 我国的会计法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可以分为会计法律和行政法规两个层次。 (一)会计法 会计法是会计规范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其他会计规范的制定依据。 会计法对财务报表的编制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是有关财务报表最高级别的规范。 (二)会计核算制度 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包括以下4类: 1、分行业的会计制度 2、企业会计制度 3、企业会计准则 4、会计核算的补充规定 (三)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揭示制

30、度 按照我国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公告有四类: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和临时公告(包括重大事项公告、收购公告)。 (四)国际会计标准的协调 (五)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七、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与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有密切关系,财务分析人员必须注意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有关审计报告。 (一)财务报表审计 按照我国现行规定,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国有控股或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要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发表意见。 (二)审计报告的类型 审计报告分为四种类型: 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3、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31、4、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财务报表分析第二章(财务报表的初步分析) 学习要求: (1)了解财务报表初步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2)一般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初步分析方法; (3)一般掌握利润表的初步分析方法; (4)重点掌握比较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的应用。 财务报表初步分析的目的是准确理解报表数据本身的含义,获得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准确认识,为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 初步分析包括四项内容:阅读;比较;解释;(4)调整。 一、资产负债表的初步分析 对于具有会计知识的报表使用人来说,阅读并理解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含义并不困难。主要的问题是掌握阅读的顺序,以及把比较、解释和调整结合起来,获得对企业

32、财务状况的初步印象,为进一步分析建立基础。 (一)资产的初步分析 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列示的企业资产,代表了该企业的投资规模。资产越多表明企业可以用来赚取收益的资源越多,可以用来偿还债务的财产越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资产总是越多越好。资产并不代表收益能力,也不代表偿债能力。资产规模只是代表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的多少。 1、货币资金 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企业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企业持有货币资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经营的需要、预防的需要和投机的需要。企业持有过多货币资金,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持有过少的货币资金,不能满足上述需要并且会降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货币资

33、金过多和过少,都会对扩大股东财富产生不利的影响。 2、短期投资 资产负债表上“短期投资”项目反映企业购入的能随时变现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成本。“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项目反映企业已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短期投资”项目金额减“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项目金额为短期投资净值。“短期投资净值”项目反映短期投资的市场价值。 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项目反映短期投资的净额,而将“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放在“资产减值明细表”中报告。 3、应收款项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净额;“其他应收款”反映尚未收回

34、的其他应收款净额。“坏账准备”项目是“应收账款”项目和“其他应收款”项目的抵减项目,反映企业已提取、尚未抵消的坏账准备。“应收账款”项目和“其他应收款”项目的合计,减“坏账准备”项目后的余额是应收款项净额。 应收款项增长较大,应当分析其原因。一般说来,应收账款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三个:一是销售增加引起应收账款的自然增加;二是客户故意拖延付款;三是企业为扩大销售适当放宽信用标准,造成应收账款增加。 4、存货 在资产负债表上,“存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项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跌价准备”项目反映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项目减“存货跌价准备”项目的余额为“存货净额”项目,反映存货

35、资产的可变现净值。 存货资产分为原材料、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规模的变动取决于各类存货的规模和变动情况。 5、其他流动资产 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指除流动资产各项目以外的其他流动资产,通常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当其他流动资产数额较大时,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6、长期投资 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长期投资的项目有以下几个:(1)“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反映企业投出的期限在1年(不含1年)以上的各种股权性投资的价值;(2)“长期债权投资”项目反映企业购入的在1年内不能变现或不准备变现的债务和其他债权投资的本金利息和尚未摊销的溢折价金额。(3)“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36、”项目反映企业提取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的减值准备。(4)“长期投资净值”项目反映长期投资的可收回金额,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和“长期债权投资”项目的合计数减“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项目后的余额填列。 7、固定资产 在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价值是通过以下项目反映的:“固定资产”项目反映报告期末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项目反映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反映企业已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净值”项目反映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余额。“工程物资”项目反映各种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在建工程”项目反映企业各项在建工程的实际支出。“固定资产清理

37、”项目反映企业转入清理的资产价值及在清理中发生的清理费用等。将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清理项目纳入固定资产总额中,是因为它们具有固定资产的特点。 影响固定资产净值升降的直接因素包括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减、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变动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8、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在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无形资产应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通过以下3个项目反映。(1)“无形资产”项目,反映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2)“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反映无形

38、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3)“无形资产净额”项目,反映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无形资产”项目减“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的差额。无形资产是以净额计入资产总值的。 9、递延税款借项 递延税款项借项目反映企业尚未转销的递延税款的借方余额。该项目反映由于时间性差异,应纳税所得额大于会计利润,企业尚未转回的应纳所得税大于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二)负债的初步分析 1、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一般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应付工资及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等项目。 流动负债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偿还期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

39、;二是到期必须用流动资产或新的流动负债偿还。 2、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企业的长期负债一般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项目。 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除长期应付债券按公允价值入帐外,其他长期负债一般直接按负债发生时的实际金额记帐。 3、递延税款贷项 “递延税款贷项”项目反映企业尚未转销的递延税款的贷方余额。与递延借项不同的是“递延税款贷项”项目反映由于时间性差异,应纳税所得额小于会计利润,企业尚未转回的应纳所得税小于所得税费用的金额,与“递延税款借项”项目正好相反。 (三)股东权益的初步分析 企业组织形式不同,所有者权益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在

40、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者权益以股东权益的形式表示。 1、股本 股本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份筹资形成的资本。股份公司在核定的股本总额和股份总数的范围内发行股票,股票面值与股份总数的乘积为股本。一般情况下,股本相对固定不变,企业股本不得随意变动,如有增减变动,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2、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指由股东投入,但不构成股本,或从其他来源取得的属于股东的权益,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股票溢价;二是资本本身的增值。资本公积在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公积”项目列示,表示会计期期末资本公积的余额。 3、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累计留利。主要包括三部分。(1)法定盈余公积。(2)任意盈余

41、公积。(3)法定公益金。盈余公积按实际提取数计价,资产负债表的“盈余公积”项目反映会计期期末盈余公积的余额。 4、未分配利润 从数量上来说,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盈余公积和分出利润后的余额。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尚未分配的利润,如果是尚 二、利润表的初步分析 利润表的初步分析可以分为净利润形成分析和利润分配分析两个部分。 (一)净利润形成的初步分析 净利润的形成过程,反映在利润表的上半部分。它包括四个步骤:主营业务利润的形成、营业利润的形成、利润总额的形成和净利润的形成。在进行分析时,一般应与会计核算的综合过程相反,从净利润开始,逐步寻找净

42、利润形成和变动的原因。 在分析上述利润形成各步骤时,应特别关注是否存在报表粉饰问题。报表粉饰的主要途径有: (1)提前确认收入,例如提前开具销售发票、滥用完工百分比法、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确认收入、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等; (2)延后确认收入,例如不及时确认已实现收入等; (3)制造收入事项,例如年底虚作销售并在第二年退货、利用一个子公司出售给第三方而后由另一子公司购回以避免合并抵消等; (4)不当的费用资本化;例如将不应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处理、研究开发费用的资本化等; (5)递延当期费用,例如广告费用跨期分摊、开办费和递延资产摊销期变动等; (6)潜亏挂帐,例如少转完工产品成本

43、和已销产品成本、报废的存货不在账面上注销、不良资产挂帐、高估存货价值、少计折旧、不及时确认负债等: (7)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例如托管、经管、转嫁费用负担、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等: (8)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利润,例如出售、转让和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等; (9)变更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 (10)变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11)改变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等。 为了发现报表粉饰的线索,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资料: (1)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 (2) 公司管理当局对审计报告的解释性说明或保留意见的说明; (3)会计报表附注中关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披露、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动的披露、关

44、联方交易的披露、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披露等。 此外,连续观察若干年度的财务报表,也有助于发现报表粉饰情况。 (二)利润分配的初步分析 利润分配的过程及结果反映在利润表的下半部分。 该表的“未分配利润”与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衔接,因此可以把利润表看成是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注释。 未分配利润是指公司历年净利润数字,经扣除历年累计分配后的余额。 未分配利润=历年累计盈余-历年累计分配 =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本年利润分配 历年累计盈余的来源包括经营损益、投资损益、筹资损益、前期损益调整等。历年累计分配包括分给股东的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和转增资本等。未分配利润是两者的差额,代表着可供以后向股东分配红利的盈余。 三、财务报表初步分析的方法 使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是总量指标差额比较和结构百分比比较。 请结合教材重点掌握财务报表初步分析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