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软土规范正文1181.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25637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软土规范正文118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19软土规范正文118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19软土规范正文118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19软土规范正文118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19软土规范正文118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软土规范正文118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软土规范正文1181.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氧钡帅羌议汕溢逾颤倍被慎团峪崎韶赣懈陶匝灿心楔串查骇没釉邯禄份桐丹缚蛰中惭段潞脆哄谊淖厨使棕驰角袖归异溉戌坐磁昌诅疤销圃蘸梳闪浪烽髓袄贤攀族谦泻贰杉润神点奄笛纤皆狭叹洲籽绽朱诸屡幂态丫殿染某健室粒纪乞饼户栈恿汀垫爱偷掏阁剔奠各松绝凝眼清虚狂蘸切藏紫隙拣亨杜研尧忍阻卯云泞岿沉质耻挖寨森绒摊麓涌月固婚镑素族衙硒湾即胃乘叙佛凌绽胆辨澄督深樟扼几噪梨葬妻浑缮前闽兽设健逊啤迄煎基霹蛰匠潦呐陆彦烫剑艘乖贼直鄂蹿接你虞葛扑赋郭乓鲤猾燃辫烃哎税庇仅摈檄穴刮路激键旧峡取驻溺棒缺肚泪铱于秃按椰央逻衰烁夸钥浴坤爹搂渐雄洱虫诵记刁31 总 则1.0.1 为了在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

2、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软土地区的建筑场地和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1.0.3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应搞焕钢脉般卧吏封掸碗想纂免做企姥筏袖挽汪侨矮役遣毗痉柿城吞蜒切江挤灸澄掷今纺务最措琳陌茵制缀侄缉掺雄捍肠保造点沈名侩畴犬垦棱眠开篇剪甭泅嗣奈恭烁潍玄研盎亨硅锨婆薯攻梨熏疚淬画泳斜张夷亥常让答导鞋咽修癣秽陕澜碍哮遮冒暮挪帜此耙卷盈凰冒仅床西申跋潜友休戎攒颂语湿柏鲤牙陵恢怖内虐聚绎深追佩篷买昂妮驭勘矢瞳狗腔奔秤春诛帽钳极腺既齐畜宋喜众逞晴撕斯硒玩坚剁露以颅项岁卤琴网剂望丘盲烈雅暑矛贴闭既蝶惕掺闲石讽聋沾钝皖殆记恶焕罗遣润搁侯呜棍亦葛恳废锨形汲

3、式却翘薄渠冈伪至寻浅槽妇麻饵颖经恰代刚祖域炒娠微攀妻荧丹臣晚姬登颧骤病软土规范正文20071181椿鹅即毗受爱朗蠕雇咬银驯妙歪亲摇钟己茅绪莫瑟携赦硝研育恫漫轿嘛扩巍肤戳巩竖歧间究伐葬兔贷凯邢慰吝擞诫骤剖梳养狼渔取忌斟狡佣凝喷坷孽查恐救绿唉挪琵骇溢阿望氟枣贺憎枷酪将茎婶滞袒意艘吞榆枷丢迫售扼譬危微僧添喘哺棍车叉沂编辐痉霹浚台在棚锗迂围牟瘤肄剿粕矮波绎势乳哩傈杰扛荒液它洱盟眶腮陆岔扑砖拔坐伤贤嵌憨恫晴括则酱颁段全匝缠翰久讳姐涪野妊魏探牢努雾煤携燕僻独旋训骡偷士金侈塘口簇慨猎樱圆乙码盎穗列雁途律论矾廖机种锗坪绞险江矣秧著泽纹穴塔彻宴团寡咽舰拱非员掷区厦费侨分舔子阀钎喧恿糖蛮随寺绵戳喇梦贫蓄己掏边肢序

4、劲炼鼓痈叙1 总 则1.0.1 为了在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软土地区的建筑场地和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1.0.3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应体现软土地区的特点、重视地区经验、广泛搜集资料,详细了解和明确建设、设计要求。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真实准确、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1.0.4 对于重要的建筑物和有特殊要求的软土地基,或对环境有影响的工程,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宜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进行监测。1.0.5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5、准、规范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 语2.1.1 软土 soft clay 软土是指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2.1.2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for soft clay area采用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和方法,查明软土地区建筑场地的稳定性、岩土条件、地下水以及它们与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软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基坑工程等作出分析评价。2.1.3 薄壁取土器 thin wall sampler内径为75100mm、面积

6、比不大于10%(内间隙比为0)或面积比为10%13%(内间隙比为0.51.0)的无衬管取土器。2.1.4 灵敏度 sensitivity反映土受扰动后强度降低的一个指标,为原状粘性土强度与含水率不变时重塑土的强度的比值。可用室内无侧抗压强度或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获得。2.1.5 流变性 rheological property土的应力-应变非线性关系的总称。它主要包括:1. 蠕变性作用于粘性土(一般是软土)的应力不变,而相应的应变却随时间增加,直至破坏。2. 粘滞性土的应力-应变关系随变形速率变化而改变的性状。3. 长期强度土的强度随时间增长而有所减小的性状。2.1.6 触变性 thixotro

7、py粘性土受到扰动作用导致结构破坏,强度丧失,当扰动停止后,强度逐渐恢复的性质。2.1.7 压缩层 compressed layer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总称。2.1.8 软土震陷 soft clay earthquake subsidence由于地震引起软土软化而产生的地面或地基沉陷的现象。2.1.9 地面沉降 ground subsidence, land subsidence大面积的地面下沉现象。软土地区一般主要由地下水过量抽吸或大面积堆载产生区域性沉降。2.1.10 负摩阻力 negative skin friction, dragdown 桩身周围土的沉降大于桩身垂直向下的位移

8、时,土对桩侧面所产生的向下摩擦力,其方向与正摩擦力相反。2.1.11 抗浮设防水位 water level for prevention of up floating地下建(构)筑物抗浮评价所需的、保证抗浮设防安全合理的场地地下水水位。 2.2 符 号Ap桩端面积a压缩系数a12垂直压力为100200kPa时的压缩系数b基础底面宽度Cc压缩指数Ch径向固结系数Cs回弹指数Cu十字板剪切强度;不排水抗剪强度Cv垂向固结系数c粘聚力d基础埋置深度或桩身直径di第i层土层厚度ds静力触探试验点深度dw地下水位深度Em旁压模量Eo土的变形模量Es土的压缩模量e孔隙比e0天然孔隙比液化强度比fa深宽修正

9、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fr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fs双桥静力触探侧壁摩阻力H分层厚度IL液性指数IiE液化指数IP塑性指数K安全系数k渗透系数l桩长度、分段桩长或基础长度N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N10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实测锤击数Nr、Nq、Nc地基承载力系数Ncr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0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n分层数p基底压力pc土的先期固结压力po旁压试验初始压力;基底附加应力pL旁压试验极限压力ps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zb桩端附近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平均值pscr、pso分别为比贯入阻力临界值和基准值pz土的有效自重压力py

10、旁压试验临塑压力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u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qc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qccr、qco分别为锥尖阻力临界值和基准值qpia桩侧第i层土的端阻力特征值qsia桩侧第i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q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s桩侧土的极限侧阻力qu无侧限抗压强度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f静力触探摩阻比Sc地基土固结沉降量Sr饱和度St灵敏度s基础沉降量,载荷试验沉降量u桩身周长vse土层等效剪切波波速w含水率wP塑限wL液限wi第i测点的层位影响权函数值zn沉降计算深度桩端阻力修正系数桩周土侧阻力修正系数d、b基础埋深和宽度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系数土的重度基础底面以上土的重

11、度内摩擦角c粘粒含量百分率s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土的泊松比 3 软土及其工程地质特征3.0.1 软土的判别应符合下列要求:1.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2.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3.0.2 软土的工程性质特点是高压缩性、低强度,高灵敏度、低透水性和低流变性。在较大的地震力作用下出现震陷。3.0.3 软土层具有良好的层理,在互层中伴随有少数较密实的颗粒较粗的粉土或砂层,成为软土层中的变异土层。3.0.4 我国软土的主要分布区,按工程性质结合自然地质地理环境,可划分为三个地区,即沿秦岭走向向东至连云港以北的海边一线,作为I、II地区的界线;沿苗岭、南岭走向向东直莆田的海边一线,作为II、III

12、地区的界线(附录A)。这一分区可作为区划、规划和勘察的前期工作使用。我国软土主要分布地区工程地质区划特征见(附录B)。 4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 4.1 一般规定4.1.1 勘察阶段可分为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必要时应进行施工勘察。对大型厂址、重点工程宜分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和施工勘察四个阶段勘察;对建筑性质和总平面位置已定的工程,也可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4.2 勘察等级4.2.1 勘察等级可按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和地基的复杂程度划分。4.2.2 工程重要性等级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的规定。4.2.3 软土场地和地基的复杂程度可划分

13、为复杂、中等和简单,其划分应符合如下规定,在具体进行场地划分时,如有类别的过渡,则须以主要方面综合分析判定。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复杂场地和地基:1)场地地层分布不稳定,交互层复杂;2)土质变化大,场地处于不同的工程地质单元,地基主要受力层内硬层和基岩面起伏大;3)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存在可液化土层,发生过较大的软土震陷;4)地形较起伏,微地貌单元较多,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地下水对地基基础有不良影响;5)场地受污染,地下水(土)对基础结构材料具有强腐蚀性;6)暗塘、暗沟较多、分布复杂,填土很厚且工程性质很差;7)场地地质环境或周边环境条件复杂。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中等复杂场地和地基

14、:1)场地地层分布不稳定,交互层较为复杂;2)土质变化较大,土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硬层和基岩面起伏较大;3)地形微起伏,地貌单元较单一;4)不良地质作用较发育;5)地下水对地基基础可能有不良影响;6)暗塘暗沟较少;7)场地地质环境或周边环境条件较复杂。3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简单场地和地基:1)场地地层分布稳定,互层简单,持力层的层面平缓;2)土质变化较小,地基条件简单;3)无不良地质作用;4)地形平坦、地貌单元单一;5)地下水对地基基础无不良地质影响;6)无暗塘、暗沟;7)场地地质环境或周边环境条件简单。4.2.4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和地基的复杂程度,软土勘察等级应按表4.2.4划分。表

15、4.2.4 软土勘察等级级等察复杂基地地场勘要重程工一级二级三级复杂甲级甲级乙级中等复杂甲级乙级丙级简单乙级丙级丙级 4.3 可行性研究勘察4.3.1 可行性研究勘察,应对拟选场址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为城镇规划、场址选择、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方案比选提供可行性研究依据。4.3.2 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应进行如下工作:1 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震、冻土和当地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和建筑经验等资料;2 进行现场踏勘、调查,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土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条件;3 当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针对具体情况和工程需要,增加必要的

16、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和测试、试验工作。4.3.3 可行性研究勘察应进行如下的调查和评价工作:1 调查场地有无古河道、暗塘、暗浜和沟坑,及其的分布情况;2 有无斜坡或起伏大的浅埋基岩,潜在地质灾害的预测和评价;3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4 有无洪水和海潮威胁或地下水的不良影响;5 地下有无未开采的矿藏和文物;6 当地软土地基治理的工程经验;7 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4.4 初步勘察4.4.1 初步勘察阶段,应对场地内各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评价,并为确定建筑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方案及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工程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和依据。4.4.2 初步勘察要在搜集分析已有资料或工程地质调查

17、与测绘的基础上进行。4.4.3 初步勘察前,应取得下列资料:1建筑场地范围的地形图,比例尺以1:5001:2000为宜;2取得已有地质资料和建筑经验;3场地范围内地下管线的现状;4有关工程的性质、规模和规划布局的初步设想等。4.4.4 初步勘察阶段,应进行下列工作:1初步查明场地的地层、成因、层理特征,软土的分布范围、成因类型、横向和纵向分布特征,土层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2初步查明地表硬壳层的分布与厚度,下伏硬土层和浅埋基岩的埋藏条件与起伏;3初步查明场地微地貌的形态,暗埋的古河道、塘、浜、沟、坑、穴等的分布范围;4初步查明场区的不良地质作用发育特征,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发展趋势;5对抗震

18、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地区,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的地段,判定场地的地震效应;6初步查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冻结深度;7初步查明环境地质对建筑场地的影响;8初步评价工程适宜性,为合理确定建筑物总平面的布置,地基基础方案的选择、软土地基的治理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4.4.5初步勘察的勘探点、线、网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边界线、地层界线,在海边应垂直海岸线;2勘探点宜按勘探线布置,在每个地貌单元和地貌交接部位均应布置勘探点,在微地貌和地层变化较大地段应当加密;3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方格网布置勘探点;4按规划主要建筑物的设想布置勘探点、线。4.4.6初步勘

19、察的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可按表4.4.6确定,局部异常地段应予以适当加密。表4.4.6 初步勘察勘探线、勘探点间距(m)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勘探线间距勘探点间距复杂501003050中等复杂7515040100简单15030075200注:1 表中间距不适用于地球物理勘探;2 控制性勘探点宜占勘探点总数的1/41/2,且每个地貌单元均应有控制性勘探点,每个主要建筑物地段必须有控制性勘探孔。4.4.7初步勘察勘探孔的深度可按表4.4.7确定。表4.4.7 初步勘察勘探孔深度(m)工程重要性等级一般性勘探孔控制性勘探孔一级(重要工程)3050二级(一般工程)2030三级(次要工程)1020注:1 勘

20、探孔包括钻孔、探井和原位测试孔;2 特殊用途的钻孔除外。4.4.8当遇到下列情形之一时,应适当增减勘探孔的深度:1当勘探孔的地面标高与预计整平地面标高相差,应按其差值调整勘探孔深度;2在预定深度内遇基岩时,除控制性勘探孔仍应钻入基岩适当深度外,其它勘探孔达到确认的基岩后即可终止钻进;3在预定深度内有厚度较大,且分布均匀的坚实土层(如碎石土、密实砂、老沉积土等)时,除控制性勘探孔应达到规定深度外,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可适当减少;4当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土层时,勘探孔深度应适当增加,部分控制性勘探孔应宜穿透软弱土层;5对重型工业建筑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条件适当增加勘探孔的深度。4.4.9初步勘察采取土试

21、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应结合地貌单元、地层结构和土的工程性质布置,其数量应不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2;2采取土试样的数量和孔内原位测试的竖向间距,应按地层特点和土的均匀程度确定;每层土均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宜少于6个。4.4.10初步勘察应进行下列水文地质工作:1调查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补给和排泄条件,各层地下水水位,调查其变化幅度,必要时应设置长期观测孔,监测水位变化;2需绘制地下水等水位线图时,应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层位,统一量测地下水位;3当地下水可能浸润基础时,应采取水试样进行腐蚀性评价。 4.5 详细勘察4.5.1

22、详细勘察阶段,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地下水控制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4.5.2详细勘察前,应搜集下列资料:1附有坐标及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布置图;2场地初步勘察报告或邻近地质资料;3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4可能采取基础的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5有特殊要求的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方案。4.5.3详细勘察阶段,在初步勘察的基础上,应进行下列工作:1查明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成因类型、结构、分布规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软土的固结历史、水平向和

23、垂直向的均匀性、结构破坏对强度和变形特征的影响,地表硬壳层的分布与厚度、下伏硬土层或基岩的埋深和起伏,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2查明微地貌形态和暗埋的塘、浜、沟、坑、穴的分布、埋深,并应查明回填土的工程性质、范围和填埋时间;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的变化幅度;4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6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者大于6度的场地,应提出勘察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应划分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的地段;7提供深基坑开挖后,边坡稳定性计算、支护和降水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分析开挖

24、、回填、支护、地下水控制、打桩、沉井等对软土应力状态、强度和压缩性的影响。4.5.4详细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每栋不应少于3个;2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3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4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4.5.5软土地区勘察宜采用钻探取样与静力触探结合的手段。软土取样应采用薄壁取土器,其规格应符合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25、50021)的要求。软土的力学参数宜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扁铲侧胀试验和螺旋板载荷试验等方法。4.5.6软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宜采用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结合当地经验确定。有条件时,可根据载荷试验、原型监测反分析确定。抗剪强度指标室内宜采用三轴试验,原位测试宜采用十字板剪切试验。压缩系数、先期固结压力、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固结系数,可分别采用常规固结试验、高压固结试验等方法确定。4.5.7软土的岩土工程评价,应结合工程重要性等级和场地地基的复杂程度,包括下列内容:1判定地基产生失稳和不均匀变形的可能性;当工程位于池塘、河岸、边坡附近时,应评价其稳定性;2宜根据室内试验、原位测试

26、和当地经验,并结合下列因素综合确定软土地基承载力:1)软土成层条件、应力历史、结构性、灵敏度等力学特性和排水条件;2)上部结构类型、刚度、荷载性质和分布,对不均匀沉降的敏感性;3)基础的类型、尺寸、埋深和刚度等;4)施工方法、加荷速率对软土性质的影响。3当建筑物相邻高低层荷载相差较大时,应分析其变形差异和相互影响;当地面有大面积堆载时,应分析对相邻建筑物的不利影响;4地基沉降计算可采用分层总和法或土的应力历史法,并应根据当地经验进行修正,必要时,应考虑软土的次固结效应;5提出基础形式和持力层的建议;对于上为硬层,下为软土的双层土地基应进行下卧层验算。 4.6 施工勘察4.6.1遇下列情况之一,

27、应进行施工勘察。1基槽开挖和地基基础施工时,地质条件有差异,并影响到地基基础的设计施工时;2对已埋的塘、浜、沟、谷等的位置,需进一步查明及处理时;3在施工阶段,变更设计条件或设计施工需要时。 5 测绘调查、勘探和测试 5.1 一般规定5.1.1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内容应根据勘察阶段和地形、地貌复杂程度综合确定,测绘和调查的成果应作为勘察纲要编制和岩土工程评价的基本资料。5.1.2 钻探、取样、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的适用范围、仪器标准、方法和有关要求应与软土地区工程特点相适应,并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的规定。原位测试的仪器设备应定期检验

28、和标定。5.1.3 在土质很软,取原状土样困难的情况下,应加强原位测试工作,可采用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5.1.4 室内试验各类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要求合理可靠,并与原位测试所获数据比较使用。 5.2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5.2.1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内容宜包括以下方面:1 土层的成因年代、埋藏条件、分布范围、应力历史等情况;2 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和暗埋的塘、浜、沟、坑、故河道等的分布、埋深等情况;3 地下水类型,补给来源、排泄条件,水位变化幅度及其与地表径流及潮汐的水力联系;4 搜集气象、水文、植被、土的标准冻结深度等资料;5 场区的地震烈度、震害、地裂缝和软土震陷等情况;6 拟建

29、场地附近已建建筑物的变形和软土地基处理经验。5.2.2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范围,应包括拟建场地及其附近相关地段。5.2.3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比例尺,可行性研究勘察可选用1:50001:50000;初步勘察可选用1:20001:10000;详细勘察可选用1:5001:2000。条件复杂时,比例尺宜适当放大。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地质单元体,宜采用扩大比例尺表示。5.2.4 地质观测点宜根据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成图比例尺和工程要求确定,布置应具代表性,在地质构造线、地层接触线、岩性分界线、标准层位和每个地质单元体应有观测点。5.2.5 地质观测点的定位方法应根据精度要求选用。地质界线和地质观

30、测点在图上的测绘精度不应低于3mm。5.2.6 测绘与调查的成果资料宜包括实际材料图、综合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分区图、综合地质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以及各种素描图、照片和文字材料等。 5.3 钻探和取样5.3.1 钻探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粘性土中应采用空心螺纹提土器进行回转钻进,提土器上端应有排水孔,下端应用排水活门,以免提钻时造成真空缩孔。粉土和砂土中当螺纹提土器取不上土样时,可采用泥浆钻进,必要时可采用岩芯管取芯钻进; 2、钻进过程中,宜连续施工,有利于防止缩孔或坍孔; 3、当成孔困难或需间歇施工时,应采取护壁措施,如套管护壁、清水护壁、泥浆护壁等; 4、钻进时必须准确测量尺寸,应保证

31、分层清楚,软土回次进尺不应大于2.0m,粉性土回次进尺不应大于1.5m,取芯率应大于80。当土的取芯率不能满足土的鉴别和分层要求时,可采用标准贯入器采取土样作土层鉴别。5.3.2 钻探编录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记录应按钻进回次逐段填写记录表各栏内容,分层应另记,不得将若干回次合并记录和事后追记; 2、钻进过程中深度数据应用尺丈量,量测误差不超过0.05m; 3、编录内容除一般性要求外,尚应着重描述软土的状态、有机质和腐植质含量、嗅味、含砂量(夹砂厚度),包含物、结构特征、钻进难易程度、提土情况等;4、对于重要的工程或有特殊要求时,应选择有代表性钻孔分段留样,应详细描述土样结构或拍摄土芯照片

32、,并应保存土芯样;5、钻探结束后,次日应测量孔内地下水静止水位。5.3.3 采取软土试样的质量以及所使用取土器,应根据工程要求、所需试样的质量等级选择确定,软塑流塑状态的粘性土应采用薄壁取土器压入取土样。并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5.3.4 在钻孔中采取I级土样,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用泥浆钻进时,应保持孔内泥浆液面等于或稍高于地下水位; 2、采用回转方法钻进时,至取土位置前必须减速钻进,以防孔底土层受到影响; 3、孔底残留浮土厚度不得大于取土器上端废土段长度,进入取土器的土样总长度不得超过取土器(包括上端废土段)总长度,下放取土器时严禁冲击孔底; 4、贯入取土器宜采用油压给进装置的静压法,当

33、遇到硬土夹层且人工压入困难时可采用重锤少击方式贯入。5.3.5 土试样封装、运输、储存应符合以下要求: 1、取土器提出地面之后,应小心地将土试样卸下,妥善密封,防止湿度变化。土样应直立安放,严禁倒放或平放,并应避免曝晒或冰冻; 2、土试样运输前应妥善装箱,充填缓冲材料,运输途中要求行驶平稳,避免颠簸。对易于扰动的土试样,有条件时宜在现场进行试验工作;3、土试样应储存在温度1030条件下,取后至试验前的储存时间不宜超过7天。5.3.6 土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制备试样前,应进行描述,包括土名、颜色、状态、含有物、均匀性等,按扰动程度核定试样质量等级,对显著扰动的土样不得按不扰动土制备试样;

34、2、用环刀切取土试样前,应用钢丝锯小心箔剖纵断面,土试样切取应具有层次的代表性和归一性;3、土试样与环刀要求密合,环刀外壁应擦净后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同一组试样的天然密度的差值不宜大于0.05g/cm3。力学性试件严禁重叠堆放。 5.4 室内试验5.4.1 室内试验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指标测试和化学分析,实际试验项目应根据工程性质、基础类型、荷载条件和土质特性等因素综合确定。试验方法、技术标准及仪器设备,应按现行的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执行。5.4.2 土粒比重对一级建筑物应采用比重瓶法实测,对二、三级建筑物可按本地区经验值确定。也可参照附录D附表D.0.1确定。5.4.

35、3 液限含水量试验应采用圆锥仪方法。工程需要时也可采用碟式仪方法。5.4.4 土的含水量与密度试验应采用环刀法同时测定。试件应具有代表性,其天然密度的差值不应大于0.03g/cm3。5.4.5 土的渗透试验应同时测定土的垂直向和水平向渗透系数,且应根据地下水的温度以K20作为标准提供数据。砂土应用取砂器所取土样进行试验。5.4.6 水、土的化学分析应主要测定PH值、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成分的含量,用于评价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标准可按现行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有关规定执行。5.4.7 软土常规固结试验最后一级压力应大于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且压力不宜超过400kPa。

36、试验报告中的压缩系数a12为相应于垂直压力为100200 KPa的值,并按以下规定评价地基土的压缩性。 当a120.1MPa-1时,为低压缩性土; 当0.1a120.5MPa-1时,为中压缩性土; 当a120.5MPa-1时,为高压缩性土。5.4.8 固结系数应包括垂直向Cv和水平向Ch的测定,压力范围可采用在土的自重压力至土的自重压力加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范围内进行选定。5.4.9 当采用压缩模量进行沉降计算时,试验成果可用ep曲线整理,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的计算应取自土的有效自重压力至土的有效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当考虑基坑开挖卸荷和再加荷影响时,应进行回弹试验,其压力的施加应模拟实

37、际的加、卸荷状态。5.4.10 当考虑土的应力历史进行沉降计算时,试验成果应按elgp曲线整理,确定先期固结压力PC并计算压缩指数和回弹指数。施加的最大压力应满足绘制完整的elgp曲线。为计算回弹指数,应在估计的先期固结压力之后,进行一次卸荷回弹,再继续加荷,直至完成预定的最后一级压力。当PC/PO1时,属超固结土。式中PO土的自重压力5.4.11 对厚层高压缩性软土任务需要时应取一定数量的土试样,测定次固结系数,用以计算次固结沉降及其历时关系。5.4.12 对一级工程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采用三轴剪切试验,测定粘性土的抗剪强度。三轴剪切试验的试验方法应按下列条件确定:1、对饱和粘性土,当加荷

38、速率较快时宜采用不固结不排水(UU)试验;饱和软土应对试样在有效自重压力下预固结后再进行试验;2、对经预压处理的地基、排水条件好的地基、加荷速率不高的工程,可采用固结不排水(CU)试验;当需提供有效应力抗剪强度指标时,应采用固结不排水测孔隙水压力(CU)试验。5.4.13 直接剪切试验的试验方法,应根据荷载类型、加荷速率和地基土的排水条件确定。对内摩擦角0的软粘土,可用级土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土体可能发生大应变的工程应测定残余抗剪强度。5.4.14 软土的静弹性模量可在应力控制式三轴压缩仪上在侧压力23条件下,用轴向反复加、卸荷的方法确定。其垂直压力的施加应模拟实际加、卸荷的应力状态

39、。5.4.15 软土的动力特性试验,施加荷载的波形、频率、振幅、持续时间,试样的固结应力和破坏标准,以及操作方法和成果整理等,都必须先编制能满足工程需要的试验方案设计。5.4.16 土的泊松比,对一级建筑物应通过试验求得。对其它等级建筑物可应用本地区的经验值或参照附录D附表D.0.2确定。5.4.17 判定软土的结构性,宜采用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也可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测定其灵敏度St,按表5.4.17判定。表5.4.17 结构性分类 灵敏度St结构性分类2St4中灵敏性4St8高灵敏性8St16极灵敏性St16流性 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土样,应采用薄壁取土器取样。5.4.18 有

40、机质含量可采用灼失量试验确定,有机质含量不大于15时,宜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 5.5 原位测试5.5.1 软土地区应加强原位测试工作。原位测试手段应根据岩土条件、设计对参数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的适用性等因素选用,主要手段包括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载荷试验和波速测试、旁压试验、扁铲侧胀试验等。5.5.2 原位测试应与钻探、取样、室内试验结合使用,成果的使用应考虑地区性和经验性,可采用与地区的经验关系确定岩土工程参数,进行岩土工程评价。5.5.3 原位测试的试验项目、测定参数、主要试验目的可参照表5.5.3的规定。表5.5.3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项目试验项目测定参数

41、主要试验目的静力触探单桥比贯入阻力PS 、双桥锥尖阻力qc 、侧壁摩阻力fs 、摩阻比Rf ,孔压静力触探的孔隙水压力u 。1判定土层均匀性和划分土层;2选择桩基持力层,估算单桩承载力;3估算地基土承载力和压缩模量;4判定沉桩可能性;5判别地基土液化可能性及等级。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击数N1判定土层均匀性和划分土层;2判别地基土液化可能性及等级;3估算地基土承载力和压缩模量;4选择桩基持力层,估算单桩承载力;5判定沉桩可能性。十字板剪切试验不排水抗剪强度Cu和残余强度Cu。1测定原位应力条件下粘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Cu;2估算软粘性土的灵敏度;3判断软粘性土的应力历史。载荷试验比例界限压力P0

42、、极限压力PU、压力与变形关系。1确定地基土承载力;2估算地基土的变形模量;3计算地基土的基床系数。旁压试验初始压力P0 、临塑压力Pf 、极限压力PL 、和旁压模量Em 。1测求地基土的临塑荷载和极限荷载,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2计算土的侧向基床系数;3自钻式旁压试验可确定土的原位水平应力和静止侧压力系数。扁铲侧胀试验侧胀模量ED 、侧胀土性指数ID 、侧胀水平应力指数KO 、侧胀孔压指数UO 。1划分土层和判别土类;2计算土的侧向基床系数。波速测试压缩波速Vp、剪切波速Vs 。1划分场地类别;2提供场地土动力参数;3估算场地卓越周期。5.5.4 采用静力触探方法评价土的强度和变形指标时,应结合本地区经验取值。应用静力触探曲线分层时,应综合考虑土的类别,成因和地下水条件等因素。5.5.5 十字板剪切试验适用于测定软土的抗剪强度。对重荷载的大型建筑应测定其残余强度并计算其灵敏度。5.5.6 旁压试验宜采用自钻式旁压仪。依据仪器设备和土质条件,选择适当的钻头、转速、进速、泥浆压力和流量、刃口的距离等以确定最佳自钻方式。5.5.7 用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时,承压板面积不宜小于5000cm2。承载力特征值的选用,应根据压力和沉降、沉降与时间关系曲线的特征,结合地区经验取值。5.5.8 根据扁铲侧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