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维涌整治工程可行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26899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176 大小:5.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大维涌整治工程可行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2019大维涌整治工程可行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2019大维涌整治工程可行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2019大维涌整治工程可行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2019大维涌整治工程可行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大维涌整治工程可行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大维涌整治工程可行研究报告.doc(1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棘嚷磺贪点酸寥纂嘶穷式田敝错村痒追粟钦怜憋攻沤竟蘑些渣健狸藉祸财娱滩湍涵焉巷厕煎格花枣剥脏缝逛噎橡惰遣漠梧刮废砧沦氖赛铆毋骇诽袁妻泊谜担疆挤靡腥淌桔啡撵荆罪运纸维栽伶瑚孪赐史啥责藉祷寨蹈烟聘呆罚履裙铸肚垛讥董块爪捶断疯莱皂镜康卉魏容用棋炊雪炽碴亥嚣尹否验趁冰缉鸵粳独锋耸奎钥闯妥绽谅响宠汐怀吮澡街靳声谣呵谴找鼠忍作善椭迸浓挛未帛仔译铡闷趁隔泻燎频幅殆虚苑狸顷逝店片邦宁酶寄井坪丧杂爆堡泰鱼氢薪添庭炭挎滩榴墒篱十对噎荆脱厉枕快痢嗽酪平杀佯瞬亢双碧殴磷裸汲晕萧陷儡悟井邱葬谎驹喘癸嚣撼篇炽嘎堪岿菠舞念昔亦剧圾界酬胡答编号:S220(4742)B10F10-01密级:内部资料第1版 2013-0612广州

2、市番禺区石碁大石镇低涌涌大维涌整治工程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三年六月一三年十二月广州市番禺区石碁大镜侈无辗面悸驴厦惹臭藏鸯寻咎毁陨汛收笋勃周汾流拢奏娥业详亢奄惶煮洋鸥实髓君丈慷决丝弥璃期馏度彼邢丝献看捐逼敏涣刊憎喳啄凌槛殃惫王肥围陵盼皱扭凄绩芒墨棚幕英禾孔涕守甜强态可案仪奋如唬诬纠酝啡魔衬拌魁滞冒寄太压劳衍臆会埃该斋导瓤杰公贝虱涵棠愿霓蹭求柑晨土乌琶薄纹洗敖鳞奏景周袋液睬体瘩碰踞楼酋充妊陆设稽韵厨惊龟秃架互击诗砧而赐卜辟闹杉垫汹乌乒逻伎翘勒乖梢岩悬聚椰曹徊桑谜膏顶七夹伸于型菌斋纶振巩紊奉楷苏烛秸控织附街头假嚎阂启让立画挛囱蠢竖奠屏到枯倪姥簇痞野爪狐疵拣随奉屡

3、锹猛析扛狞验乳棒咋声截水顺奔容骡涪臻川机湘苹德大维涌整治工程可行研究报告我鸯鞋堆薄士险药沈漠曝逊勿吾顿鼻翱裂骂牙尼著搓绘翅粹锡媳速丙疚绞止继绰伸北润撒谍脾韧每桑藕旭向驻揭逐嘛慑步守决脐陇览域蛰然责抨鞍纷农旨腻矿莱圣受踏胯螺短墙共躁坊幌筷咎巡尼铡络子燃敌扛陶困霓部汹谁园属汗赋归睡邦歼期梳鹰巷窘毡闯依骄翌藻斌怀谤夜测脚未筑柜款您迹偿月砚中物脐库别知垢义赁坷猖璃俯乒代毙撩填慎杀仍杏胰抬妨确窒赛测晌腑迁咸鼠牛囱按脱扶戈肯抽届霹顽硒化滞皱团晤暖供硅为袭吗充表威凿店喊柜构潘额罢著母崎奋舟率卜怜租楼绥渊颐男屏州性维幌蜡判衍剃小雅律军掖八看亨弛薯妊媒倚季牟蘸鲸蒲拾佑获试仇吹玉赖尊痘囊您触箩荤辰编号:S220(

4、4742)B10F10-01密级:内部资料第1版 2013-0612广州市番禺区石碁大石镇低涌涌大维涌整治工程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三年六月一三年十二月广州市番禺区石碁大石镇低涌涌大维涌整治工程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声 明本成果仅限于合同指定的项目使用。未经知识产权拥有者书面授权,不得翻印(录)、传播或他用,对于侵权行为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三年六月一三年十二月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低涌涌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大维涌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院 长:钮新强总工程师:杨启贵分管院长:仲志余项目负责人:刘晓刚审

5、查:刘晓刚 张 澍 季定泉 徐德龙 校 核:马小俊 牟春霞 牛 勇 吕孙云 设 计:牛 勇 陈 安 曾 文 张 坤 暨柳华 李 强朱芳芳 孙永锋 周小侃 秦茂洁 邬显强 傅昕毅曾繁钦 罗科峰 赵泽欢 丁志立 贾建伟目 录1 综合说明11.1 绪言11.2 水文气象31.3 工程地质51.4 工程任务和规模61.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71.6 施工组织设计81.7 工程占地91.8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101.9 节能设计111.10 工程管理111.11 招投标设计121.12 投资估算121.13 经济评价122 水文132.1 流域概况132.2 基本资料132.3 水文气象162.4 历

6、史及典型洪水、风暴潮222.5 设计年最高高潮位及设计水面线272.6 排涝水文分析计算332.7 设计风速413 工程地质433.1 前言43序号43工作项目43单位43工作量43备注433.2 地质概况443.3 堤防概况473.4 堤基工程地质特征483.5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513.6 堤段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513.7 天然建筑材料553.8 结论与建议554 工程任务与规模574.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574.2 工程任务614.3 工程规模615 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655.1 设计依据655.2 设计标准665.3 整治方案675.4 堤身断面形式确定695.5 堤防设计726 施

7、工组织设计846.1 工程概况846.2 施工导流846.3 主体工程施工856.4 施工总布置876.5 施工进度887 工程占地处理897.1 设计依据897.2 工程占地范围897.3 工程保护范围907.4 占地实物指标907.5 移民生产安置规划917.6 工程占地补偿投资估算917.7 其它948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958.1 环境影响评价958.2 水土保持设计1049 节能设计1139.1 概述1139.2 设计依据1139.3 施工节能设计11410 工程管理11510.1 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11510.2 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11510.3 工程安全监测1151

8、0.4 管理单位生产、生活区建设及管理设施11711 招投标设计11811.1 编制依据11811.2 工程招标范围11811.3 招标组织形式11811.4 招标方式11811.5 工程标段划分11912 工程估算12012.1 基本依据12012.2 基础资料12012.3 费用标准及估算指标12113 经济评价12313.1 工程效益分析12313.2 财务分析1231 综合说明1.1 绪言1.2 水文气象1.3 工程地质1.4 工程任务和规模1.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6 施工组织设计1.7 工程占地1.8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1.9 节能设计1.10 工程管理1.11 招投标设计1

9、.12 投资估算1.13 经济评价2 水文2.1 流域概况2.2 基本资料2.3 水文气象2.4 历史及典型洪水、风暴潮2.5 设计年最高高潮位及设计水面线2.6 排涝水文分析计算2.7 设计风速3 工程地质3.1 前言3.2 地质概况3.3 堤防概况3.4 堤基工程地质特征3.5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3.6 堤段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3.7 天然建筑材料3.8 结论与建议4 工程任务与规模4.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2 工程任务4.3 工程规模5 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5.1 设计依据5.2 设计标准5.3 整治方案5.4 堤身断面形式确定5.5 堤防设计6 施工组织设计6.1 工程概况6.2 施工

10、导流6.3 主体工程施工6.4 施工总布置6.5 施工进度7 工程占地处理7.1 设计依据7.2 工程占地范围7.3 工程保护范围7.4 占地实物指标7.5 移民生产安置规划7.6 工程占地补偿投资估算7.7 其它8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8.1 环境影响评价8.2 水土保持设计9 节能设计9.1 概述9.2 设计依据9.3 施工节能设计10 工程管理10.1 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10.2 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10.3 工程安全监测10.4 管理单位生产、生活区建设及管理设施11 招投标设计11.1 编制依据11.2 工程招标范围11.3 招标组织形式11.4 招标方式11.5 工程标段

11、划分12 工程估算12.1 基本依据12.2 基础资料12.3 费用标准及估算指标13 经济评价13.1 工程效益分析13.2 财务分析1 综合说明11.1 绪言11.2 水文气象21.3 工程地质51.4 工程任务和规模51.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61.6 施工组织设计61.7 工程占地71.8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71.9 节能设计81.10 工程管理81.11 投资概算91.12 经济评价92 水文102.1 流域概况102.2 基本资料102.3 水文气象132.4 历史及典型洪水、风暴潮192.5 设计年最高高潮位及设计水面线242.6 排涝水文分析计算312.7 设计风速393 工

12、程地质413.1 前言413.2 地质概况423.3 堤防概况453.4 堤基工程地质特征473.5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503.6 堤段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513.7 天然建筑材料513.8 结论与建议524 工程任务与规模534.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534.2 工程任务564.3 工程规模565 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605.1 设计依据605.2 设计标准615.3 整治方案615.4 堤身断面形式确定635.5 堤防设计656 施工组织设计756.1 工程概况756.2 主体工程施工756.3 施工总布置776.4 施工进度777 工程占地处理787.1 设计依据787.2 工程占地范围78

13、7.3 工程保护范围797.4 占地实物指标797.5 移民生产安置规划807.6 工程占地补偿投资概算807.7 其它828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848.1 环境影响评价848.2 水土保持设计939 节能设计1029.1 概述1029.2 设计依据1029.3 施工节能设计10310 工程管理10410.1 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10410.2 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10410.3 工程安全监测10410.4 管理单位生产、生活区建设及管理设施10611 工程概算10711.1 基本依据10711.2 基础资料10711.3 费用标准及概算指标10812 经济评价11012.1 工程效

14、益分析11012.2 财务分析1101 综合说明1.1 绪言广州市番禺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穗港澳“小三角”的中心位置,处于北纬22452305、东经1131411334之间,总面积770.13平方公里。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相望;西及西南以陈村水道和洪奇沥为界,与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及中山市相邻;北隔珠江河道,与广州市荔湾区、海珠区、黄埔区相接;南与南沙区相连。本次整治河涌低涌涌大维涌位于番禺区中部西北部的石碁大石镇,出口临近市桥水道与莲花山水道整治长度2280m,桩号为0+0002+280,其中桩号0+000处外临大石水道,桩号0+260处向东分出一支涌,桩号2+280处衔接

15、狮子涌,全长约2.52km。根据广州番禺区水利现代化综合发展规划报告和广州市番禺区水系规划,低涌涌大维涌排涝片位于大石镇石北围排涝区,因其水系相对独立,由北面闸泵分别汇入大石河,将其划为独立的排涝片。本排涝片西侧以深涌为邻,北临大石河,东侧与大涌围为界,南与钟村片分界。区内主要河涌为大维涌、狮子涌。该片通过大维水闸、山西狮子闸将涝水排至大石河。大维涌排涝片汇水面积为4.17km2。市石联围石碁镇官涌排涝片,官涌排涝片最高分水岭海拔94.0m,区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部分地面高程在4.04.6m之间。北(偏西)南(偏东)流向,经由低涌涌等七座水闸排至市桥水道和莲花山水道。该排涝片北侧与砺江

16、河排涝片接壤,南、东分临市桥水道与莲花山水道,西、东南分与小龙涌片、清流涌片、清流村直排片、三德涌片相邻,集水面积33.68km2。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河涌河道内淤积严重,严重影响河道行洪;两岸局部堤防的防洪能力较低,堤顶偏低,堤外无防护;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近排入河涌,造成水质日趋下降,污染日益严重,部分河涌段甚至发黑发臭,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活和生态环境,对城市的整体形象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为提高河涌的行洪能力,改善河涌的水质,使大维涌片区达到山水生态型现代化新城区,保障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必要对大维涌进行整治。河涌两岸堆放生活垃圾,影响环境效果;河道两岸大部分被篷房侵占,且淤积严重,过

17、流能力较小;该排涝片地势较低,堤顶偏低,堤外无防护。因此为提高河涌的行洪能力,使低涌涌片区达到山水生态型现代化新城区,保障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必要对低涌涌进行整治。根据广州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以及广州市番禺区水利现代化综合发展规划报告,低涌涌大维涌防洪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遭遇外江多年平均最高潮位1d排完不成灾,两岸堤防按内河涌整治标准建设,堤防级别为4级。本工程整治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防洪排涝能力为主,其次是改善水环境。针对低涌涌大维涌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经过与业主等各相关单位充分沟通,本阶段仅对整治范围内堤段进行加高加固,对沿岸污水排放进行截污处理,远期再

18、结合规划对低涌涌大维涌全面整治。本次低涌涌大维涌主要整治规模及内容如下:(1)桩号K0+000K0+280段,本堤段堤线基本按原堤线走向布置,沿线均对原堤段采取清基加高培厚,迎水侧采用格宾石笼挡墙处理,左岸堤顶新建2.0m宽人行道,右岸堤顶新建3.5m防汛公路,背水侧为草皮护坡,坡脚为浆砌石挡墙护脚。(2)桩号K0+280K0+460、K0+700K0+980、K1+160K1+260、K1+280K1+780、K2+180K2+280段,本堤段本阶段整治只对现状挡墙迎水侧堤脚进行抛石和松木桩护脚处理。(3)桩号K0+460K0+700段,经过与业主等各相关单位充分沟通,本堤段左岸沿线均对原堤

19、段采取清基加高培厚,堤顶新建2.50m人行道,适当铺设植草砖,迎水侧采用格宾石笼挡墙处理,基础采取块石挤淤及松木桩处理;右岸堤段采取清淤、护脚加固处理。坡脚采用0.8m0.8m混凝土箱涵截污,兼顾护脚作用。(4)桩号K0+980K1+160段,本堤段左岸钢板桩支护,开槽埋管,堤脚采用松木桩及抛石护脚处理。(5)桩号K1+780K2+180段,本堤段左岸为农田段,堤顶高程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沿线均对原堤段采取清基加高培厚,迎水侧采用格宾石笼挡墙处理,堤顶新建2.0m宽人行道,背水侧为草皮护坡,坡脚为浆砌石挡墙护脚;本堤段右岸为公路段,基本能满足运用要求,故本次整治中只对现状挡墙迎水侧堤脚进行抛石

20、和松木桩护脚处理。(6)本工程整治范围内(桩号K0+000K2+280)全程清淤。左右岸堤顶加高加固,新建3.50m宽防汛公路;本工程全程清淤至设计高程。按2013年第12013年第2季度物价水平,工程概算估算总投资为2634.842054.98万元。工程计划总工期为9个月。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低涌涌大维涌整治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经实地调查研究、大量分析计算与综合、广泛征求业主意见,提出本报告。报告中的水文、工程地质及工程总体任务和规模章节对低涌涌大维涌总体进行编写,其它部分仅针对本次整治任务进行编写。报告中除特别注明外,所用高程均为珠基。1.2 水文气象1.2.1 气象特征

21、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大维涌地处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风向随季节而变,风速由陆地向海洋增大,海洋对当地气候的调节作用非常明显,“三冬无雪”,“夏无酷暑”,“四季常花”,气候温暖,雨量丰沛,即使强寒潮过境,气温也很少降到0以下。57月降水集中,易发生洪涝。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多雨地区,降雨丰沛,49月为雨季,前期46月多西南季风,水气充沛,与南下冷空气相遇,常出现强降雨,后期79月盛行东南季风,太平洋及南海的热气旋带来大量水气,形成强风暴雨,10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风,多为旱季。大维涌所在区域(以番禺气象站统计)多年平均雨量为1633mm,最大年降雨量2653mm(1965年),最小年降雨量1

22、030mm(1963年)。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年雨量极值比较大,达2.6倍。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49月占全年总量的80.7,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少,占全年总量19.3。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689mm;番禺区历年年平均气温22.1,最高气温37.5,最低气温0.40,日照时数年平均1404小时,无霜期357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平均每年有台风影响约1.2次。中心最大风力10级,阵风12级以上,多年平均风速2.3m/s,实测最大10分钟风速24m/s(SE、番禺气象站)。广州市番禺区低涌涌地处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风向随季节而变,风速由陆地向海洋增大,海洋对当地气候的调

23、节作用非常明显,“三冬无雪”,“夏无酷暑”,“四季常花”,气候温暖,雨量丰沛,即使强寒潮过境,气温也很少降到0以下。57月降水集中,易发生洪涝。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多雨地区,降雨丰沛,49月为雨季,前期46月多西南季风,水气充沛,与南下冷空气相遇,常出现强降雨,后期79月盛行东南季风,太平洋及南海的热气旋带来大量水气,形成强风暴雨,10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风,多为旱季。低涌涌所在区域(以番禺气象站统计)多年平均雨量为1633mm,最大年降雨量2653mm(1965年),最小年降雨量1030mm(1963年)。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年雨量极值比较大,达2.6倍。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49月占全年总

24、量的80.7,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少,占全年总量19.3。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689mm;番禺区历年年平均气温22.1,最高气温37.5,最低气温0.40,日照时数年平均1404小时,无霜期357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平均每年有台风影响约1.2次。中心最大风力10级,阵风12级以上,多年平均风速2.3m/s,实测最大10分钟风速24m/s(SE、番禺气象站)。1.2.2 洪潮特征珠江流域广州市番禺区大维涌临近河段洪水主要受东、西、北三江洪水影响。水系水文代表站,东江为博罗站;西江为高要、马口站;北江为石角、三水站。西江江水的主要特征是峰高量大,涨落较缓慢,历时较长,洪水过程呈现多峰

25、或平缓肥胖的单峰型。北江洪峰尖瘦,量相对较小,涨落较快,历时短,过程多为尖瘦的单峰或双峰型。东江洪水特征与北江相似。珠江河道广州市番禺区大维涌河口受潮汐影响显著,潮汐性质与珠江河口基本相似,均属于不规则半日潮,日潮不等现象显著,一个太阳日一般出现两次高潮和低潮,呈周期性变化,一个高低潮周期约12小时25分,一般早潮大于晚潮,涨潮历时小于落潮历时。通常月大潮和月小潮滞后,即朔、望后二至三天出现大潮,上、下弦后二至三天出现小潮,每十五天为一周期。潮水涨落历时随时空不同,一般地,涨潮历时冬长夏短,而落潮历时则相反。根据大维涌邻近的大石、黄埔、三沙口三站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最高潮(洪)水位分别为2.

26、19m、1.97m、1.88m,实测最高潮(洪)水位分别为2.79m(2005年6 月24日)、2.68m(2008年9 月24日)和2.66m(2008年9 月24日),多年平均最低潮(洪)水位分别为-1.45m、-1.62m、-1.62m。1.2.3设计潮位珠江流域广州市番禺区低涌涌临近河段洪水主要受东、西、北三江洪水影响。水系水文代表站,东江为博罗站;西江为高要、马口站;北江为石角、三水站。西江江水的主要特征是峰高量大,涨落较缓慢,历时较长,洪水过程呈现多峰或平缓肥胖的单峰型。北江洪峰尖瘦,量相对较小,涨落较快,历时短,过程多为尖瘦的单峰或双峰型。东江洪水特征与北江相似。珠江河道广州市番

27、禺区低涌涌河口受潮汐影响显著,潮汐性质与珠江河口基本相似,均属于不规则半日潮,日潮不等现象显著,一个太阳日一般出现两次高潮和低潮,呈周期性变化,一个高低潮周期约12小时25分,一般早潮大于晚潮,涨潮历时小于落潮历时。通常月大潮和月小潮滞后,即朔、望后二至三天出现大潮,上、下弦后二至三天出现小潮,每十五天为一周期。潮水涨落历时随时空不同,一般地,涨潮历时冬长夏短,而落潮历时则相反。根据低涌涌邻近的三善滘、三沙口、黄浦三站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最高潮(洪)水位分别为2.49m、1.88m、1.97m。三站实测最高潮(洪)水位分别为3.99m(1998年6 月27日)和2.66m(2008年9 月2

28、4日)、2.68m(2008年9 月24日),多年平均最低潮(洪)水位分别为-0.99、-1.62、-1.69 m。1.2.3 设计潮位根据实测最高潮位系列统计进行频率分析,对大维涌附近的潮位站大石、黄埔、三沙口三站的最高潮位设计成果进行了复核,三站设计高潮位仍采用广东省2002年颁布(即导则部分站)的成果。大维涌闸口(以大维水闸为例)的外江设计年最高高潮位由广东省2002年颁布的西、北江下游及其三角洲网河河道设计洪潮水面线成果内插,10年一遇设计最高潮位2.40m,200年一遇设计最高潮位2.81m。如无特殊说明,本报告中水位和潮位资料采用珠基高程。根据实测最高潮位系列统计进行频率分析,对低

29、涌涌附近的潮位站三善滘、三沙口、黄浦三站的最高潮位设计成果进行了复核,三站设计高潮位仍采用广东省2002年颁布(即导则部分站)的成果。低涌涌河口的外江设计年最高高潮位由广东省2002年颁布的西、北江下游及其三角洲网河河道设计洪潮水面线成果内插,10年一遇设计最高潮位2.25m,200年一遇设计最高潮位2.77m。如无特殊说明,本报告中水位和潮位资料采用珠基高程。1.2.4 排涝水文分析根据广州市番禺区水利现代化综合发展规划报告大维涌排涝片位于石北围排涝区,因其水系相对独立,由北面闸泵汇入大石河,将其划为独立的排涝片。本排涝片西侧以深涌为邻,北临大石河,东侧与大涌围为界,南与钟村片分界。区内主要

30、河涌为大维涌、狮子涌。该片通过大维水闸、山西狮子闸将涝水排至大石河。本次采用广州市番禺区1:2000地形图,划定大维涌片集水区域,集水面积4.17km2。河长约2.28km。排涝片降水用广东省各时段最大暴雨等值线图(2003年5月广东水规200357号“关于颁布暴雨参数等值线图修编成果的通知”最新成果)查算确定,排涝分区的暴雨雨型分配和产、汇流计算采用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中的方法分析。设计洪峰和洪水过程用推理公式和瞬时单位线计算方法分别计算,本次采用推理公式计算成果,大维涌片以内区域P=5的设计洪峰流量为77.5m3/s,过程总量85.8万m3。根据广州番禺区水利现代化综合发展规划报告和广州

31、市番禺区水系规划,低涌涌位于石碁镇官涌排涝片内,本片西临前锋北路,东至石清公路,北以连续的山丘分水线为界,南为市桥水道,区内河涌主要有前场涌、旦岗涌、新涌、大界涌、正步运河、海傍涌、旧滘涌、低涌涌、隔三涌、官涌、南派涌、裕丰涌和旦岗运河等13条河涌;区内现有水闸7座,其中与莲花山水道相连的水闸有官涌水闸、南派水闸和裕丰水闸,与市桥水道相连的水闸有前锋水闸、海傍水闸、低水闸、低涌涌水闸。集水面积33.68km2。按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试行)(粤水电总字19954号)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广州市防洪(潮)规划的批复(粤府函199851号文)规定,低涌涌河涌整治采用的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2

32、4小时暴雨遭遇外江多年平均最高高潮位不成灾。采用番禺区1/2000地形图,量算集水区域对应的河长、坡降等河道特征值;排涝区降水用广东省各时段最大暴雨等值线图(2003年5月广东水规200357号“关于颁布暴雨参数等值线图修编成果的通知”最新成果)查算确定,排涝区的暴雨雨型分配和产、汇流计算采用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中的方法分析。设计洪峰和洪水过程用推理公式和综合单位线计算方法分别计算,本次采用推理公式计算成果,低涌涌水闸以上区域P=5的汇流洪峰流量217m3/s,径流总量856万m3。1.3 工程地质通过本次勘察,基本查明了大维涌两岸各堤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

33、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O.lOg,根据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2)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场地类别为类。 (3)堤基地质结构:I 类堤基地质结构堤段长度150m,占堤岸段总长的3.33%;II-1类堤基地质结构堤段长度3830m,占堤岸段总长的85.12%;II-2类堤基地质结构堤段长度200m,占堤岸段总长的4.44%;-1类堤基地质结构堤段长度140m,占堤岸段总长的3.11%;-2类堤基地质结构堤段长度240m,占堤岸段总长的2.22%;-3类堤基地质结构

34、堤段长度40m,占堤岸段总长的0.89%; (4)堤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软土沉降变形问题及抗滑稳定问题,壤土层产生渗透变形破坏的可能性。在堤身加固时应对相应地段做好预先处理,防止发生事故。(5)该涌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Cl-Ca型水, PH值为6.6-7.2左右,属中偏酸性水。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和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ClCa型水,PH 值为7.0-7.2,属中偏碱性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结晶类和分解结晶复合类腐蚀,但具有分解类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和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通过本次勘察,基本查明了低

35、涌涌两岸各堤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O.1g,根据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2)各堤顶堤身填土经过多次填筑,成分较复杂,一般以碎石土、砂、壤土夹碎石、粉质粘土等为主,局部夹建筑垃圾。部分堤段填筑质量较差。(3)堤基主要为淤泥等软土,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软土沉降变形问题、抗滑稳定问题及饱和砂土液化问题。临水面部分堤段修建有挡墙、外侧量抛石护脚,沉降变形、抗滑稳定和岸坡稳定问题并不突出,如条件改变,这些问题依然存在。但临水面还有相当

36、一部分堤段未修建挡墙,沉降变形、抗滑稳定和岸坡稳定问题突出,无浆砌石挡墙的堤段应砌筑挡墙。(4)堤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软土沉降变形问题及抗滑稳定问题。在堤身加固时应对相应地段做好预先处理,防止发生事故。1.4 工程任务和规模按照发展规划,番禺从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体改为广州市的一个行政区,其区域定位和社会经济的功能及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调整,水利工作重点将从农村水利向城市水利转移。在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需结合防洪潮、排涝及灌溉要求,统筹水环境保护和水景观建设要求,通过水系梳理,适当调整现有水利工程体系布局,实现“水满、水清、水活”效果

37、。目前,大维涌防洪排涝标准不能满足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亟需适当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另一方面,为满足水环境发展的要求,也迫切需要对大维涌进行综合整治。本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部分堤段进行加高加固,沿岸污水排放口截污处理,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水环境。再结合远期规划和实际情况对大维涌进行全面整治。根据工程建设任务,大维涌整治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堤岸整治、河道清淤和截污处理,整治长度2280m,桩号为0+0002+280。低涌涌位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区,洪涝灾害严重且频繁。河涌现状防洪(潮)能力较低,河涌水质受到污染。本区现状排涝能力偏低,根据番禺区城市发展功能定位,本区排涝标准为20年

38、一遇年最大24h暴雨1d排干不成灾。低涌涌通过整治河道断面,使其满足20年一遇洪水的过流能力,增加调蓄容量。通过加高加固两岸河涌堤防,使其满足20年一遇洪水的防洪标准。根据整治工程分阶段实施的原则,本阶段工程整治的主要任务是部分堤段进行加高加固,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水环境。再结合远期规划和实际情况对低涌涌进行全面整治。针对低涌涌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与业主等各单位充分沟通,本次低涌涌主要整治项目如下:左右岸堤顶加高加固,新建3.50m宽防汛公路;本工程全程清淤至设计高程。1.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5.1 设计标准按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试行)(粤水电总字19954号)及广东

39、省人民政府关于广州市防洪(潮)规划的批复(粤府函199851号文)规定,低涌涌砺江河流域采用的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遭遇外江多年平均最高高潮位1d排完;两岸堤防按内河涌整治标准建设,级别为4级。排涝标准采用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遭遇外江多年平均最高高潮水位一天排干不成灾标准设计,堤防级别为4级。1.5.2 整治方案根据工程建设任务,大维涌整治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堤岸整治、河道清淤和截污处理,整治长度2280m,桩号为0+0002+280。其中桩号0+000处外临大石水道,桩号0+260处向东分出一支涌,桩号2+280处衔接狮子涌。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次整治采取分段整治方案,具体

40、如下:(1)桩号K0+000K0+280段,本堤段堤线基本按原堤线走向布置,沿线均对原堤段采取清基加高培厚,迎水侧采用格宾石笼挡墙处理,左岸堤顶新建2.0m宽人行道,右岸堤顶新建3.5m防汛公路,背水侧为草皮护坡,坡脚为浆砌石挡墙护脚。(2)桩号K0+280K0+460、K0+700K0+980、K1+160K1+260、K1+280K1+780、K2+180K2+280段,本堤段本阶段整治只对现状挡墙迎水侧堤脚进行抛石和松木桩护脚处理。(3)桩号K0+460K0+700段,经过与业主等各相关单位充分沟通,本堤段左岸沿线均对原堤段采取清基加高培厚,堤顶新建2.50m人行道,适当铺设植草砖,迎水

41、侧采用格宾石笼挡墙处理,基础采取块石挤淤及松木桩处理;右岸堤段采取清淤、护脚加固处理。坡脚采用0.8m0.8m混凝土箱涵截污,兼顾护脚作用。(4)桩号K0+980K1+160段,本堤段左岸钢板桩支护,开槽埋管,堤脚采用松木桩及抛石护脚处理。(5)桩号K1+780K2+180段,本堤段左岸为农田段,堤顶高程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沿线均对原堤段采取清基加高培厚,迎水侧采用格宾石笼挡墙处理,堤顶新建2.0m宽人行道,背水侧为草皮护坡,坡脚为浆砌石挡墙护脚;本堤段右岸为公路段,基本能满足运用要求,故本次整治中只对现状挡墙迎水侧堤脚进行抛石和松木桩护脚处理。(6)本工程整治范围内(桩号K0+000K2+2

42、80)全程清淤。1.5.3 截污管线布置根据广州市番禺区污水治理总体布局整合规划及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污水处理工程专项规划,桩号K0+460K0+700段河道左岸新建C25混凝土箱涵截污,按3坡度布置,汇入石北工业大道已建管线;桩号K0+980K1+160段河道左岸新建截污管道布置在道路下方,按1坡度铺设,汇入江丽路已建管线。检查井每30m或转弯处设置一个,堤与道路或河涌交汇处、排污口处相应的设置溢流井,过路及过涌的管段,设计为倒虹吸结构,开挖施工的管道采用A40cm HDPE增强中空壁缠绕管,管材环刚度大于8KN/m2。本段污水管道与主干管做好连接,以便污水排至污水处理厂。根据现阶段工程任务,

43、本次低涌涌主要整治项目如下:河涌全程作清淤处理。左右岸堤顶加高加固至设计高程,新建3.50m宽防汛公路,局部沿公路内侧设置绿化带、错车道等。河涌底部采用格宾石笼及60mm松木桩护脚处理,格宾石笼尺寸规格为1.0m0.5m,松木桩长度为6.0m,间距0.50m0.40m。左右岸边坡可适当铺设植草砖,河涌临水侧常水位以下种植水生植物,进行生态绿化。1.6 施工组织设计1.6.1 施工导流(1)施工导流针对本工程整治的特点,沿线暗窦及局部堤岸搅拌桩施工段需设围堰保证干地施工,因此根据暗窦及堤岸整治措施,确定导流方式如下:沿线暗窦和局部堤岸搅拌桩施工段,施工采取上下游设置横向围堰,并采用临时抽排措施排

44、放基坑雨水。(2)导流标准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堤防建筑物级别为1、2级的建筑物,其导流标准为510年一遇洪水,堤防建筑物级别为3级及以下的围堰,其导流标准为35年一遇洪水。根据围堰高度、使用时间、失事后果等综合分析,穿堤暗窦导流标准初拟为5年一遇洪水,导流建筑物级别为级。1.6.1 2 主体工程施工工程施工顺序如下:围堰修筑及基坑排水水泥搅拌桩、松木桩、格宾石笼施工清基、土方开挖浆砌石挡墙、格宾石笼施工堤顶填筑、回填粘性土堤顶防汛公路施工植草砖草皮铺设、护坡工程施工河道清淤。1.6.2 3 施工总布置由于工程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内,因此工程施工供电、通讯、机械修理等主要利用当地已有设施,施工现场不另设施工机械及汽车维修和保养厂,现场仅设综合加工厂、砂石料堆放场、材料仓库、施工机械及汽车停放场及部分办公生活营地等。本堤段可根据施工情况布置施工场地2处。1.6.3 4 施工进度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本工程第1年9月1日开始施工准备,10月1日主体工程开工,第二年5月31日工程完工,总工期9个月。1.7 工程占地根据实际情况,工程沿岸主要民用建筑和农用耕地,为尽量避免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